浅谈实施ERP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2022-09-12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英文缩写, 根据英文意思, 我们一般翻译为“企业资源计划”, 它是在现代化企业管理理论基础上开发的应用软件, 在企业中, 由于该应用软件集成了企业各种基础数据, 系统应用企业定制的算法, 以便能够实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与统计的作用, 同时由于系统集成企业各部门的真实数据, 因此便能全面、及时地将数据传输到企业管理层, 便于企业管理工作的快速响应。

相比于传统企业管理工作理念, ERP可以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劳动效率, 将原来由多人完成的工作通过业务流程梳理, 甚至优化为一人完成, 企业运营效率提高好几倍, 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一、实施ERP建立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方式, 提高企业整体运行效率

纵观各企业ERP的实施过程, 在系统初始化阶段主要是通过企业静态数据的归整及流程梳理, 建立标准化、程序化的科学管理方式, 通过ERP设置满足企业的业务集中运行的效果。在ERP项目预研阶段主要是收集公司的组织结构、部门及人员信息、客户及供应商档案、存货及物料档案、会计科目、采购及销售价格、BOM信息、业务及单据类型、部门职责、权限及业务范围等基础数据信息, 并对所有收集的基础数据进行全方位的信息规范、流程优化, 精简冗余环节, 达到将供、产、销、技术、财务等各部门业务高度集成于ERP统一数据平台, 使各业务在系统中相互衔接、相互钩稽生成, 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共享。

ERP系统的运行使整个企业的所有员工能在同一平台上协同工作, 企业各项管理信息的共享使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大大提高, 系统提供的数据链条, 使企业各部门的工作得以协调规范, 改变了以往各部门各自为政, 工作协调联系差, 信息处理滞后等现象, ERP的实施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效率。

二、实施ERP提升采供环节组织效率。

(1) 全流程系统化。从需求提报到合同—订单—到货—入库—发票—付款全流程查询业务情况, 实现采购业务与核算的一体化。

(2) 用系统完成采购结算, 提高了物料结算价格准确性, 序时跟踪采购订单进度, 减轻人工工作量。

(3) 强化采购数据分析。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 加强采购价格的波动分析, 尤其对价值较大物资建立序时分析表样, 为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持, 建立库存占用和周转的分析, 对重点物资进行及时分析并查找原因、进行改善, 降低库存资金占用。

(4) 降低零部件库存数量。使用ERP系统之后, 解决了生产单元与管理单元业务互为孤岛的现象, 实现了各部门业务的无缝对接, 销售接单后系统根据库存数量生成生产计划, 再依据生产计划和零部件库存结合在途数量计算生成采购订单, 企业可在生产经营的各个时点提前计划对应数量的零部件数量, 从而降低零部件库存占用, 减少库存资金, 节约成本。

三、实施ERP提升销售环节效率

(1) 销售业务流程化。将销售接单—发货—出库—开票—收款—记账全部纳入到了ERP系统中进行管理, 实现了销售业务和财务处理的紧密衔接和可追溯。

(2) 销售价格控制。通过客户价格表, 实现销售价格跟客户匹配, 发货单自动带出客户合同价格。

(3) 销售业务过程数据和统计数据跟踪。销售业务数据的及时查询和统计, 包括销售订单执行查询、销售出库执行查询、发货执行查询和销售日报等。

四、实施ERP提升生产管理效率

通过MRP计划模式的应用, 转手工计划为系统计划。各部门依据运算结果进行计划调度, 建立生产线现场仓, 动态了解生产一线物资库存, 制造部结合仓库库存分类进行计划下发, 各仓库按照各自的计划指导业务运作, 提高效率, 降低了库存差错率, 同时实现了按订单跟踪, 达到整体最优。

五、实施ERP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通过ERP平台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 一方面实现与业务系统关联的大部分单据的自动生成, 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可追溯、可稽核。

(1) 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 财务数据由业务数据关联对应生成, 大大提高了财务核算的准确性, 加强了财务与业务的融合。加强对账协同, 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对账, 包括与存货、库存、固定资产等, 及时核查数据的准确性。尤其需要关注与库存实物管理的对账工作, 加强协同, 出现不符时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纠正。

(2) 成本从核算精细化向管理会计转变。生产领料单由系统关联产品BOM自动生成, 提高了发料控制;产品BOM与生产计划一一对应, 提高了产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3) 财务职能转变。通过财务凭证和记账数据, 及时透视业务运营状况, 行使财务审核和监督职能。

六、实施ERP提高企业基本业务工作效率

(一) 企业的基本管理业务做到日清日结。

ERP的实施使企业管理者能及时掌握及获取库存情况、销售情况、往来结算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为企业的日常高效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撑。在企业的基本管理业务中, 由于信息系统数据的集成性, 企业管理者能够时时了解各种管理业务数据, 根据设置的管理计算方法, ERP系统还可定时自动进行运算和分析, 通过系统自动运算做到企业基本管理业务日清日结。

(二) 工作计划由事后被动承担优化为事前主动计划。

ERP的实施实现了部分业务由事后被动承担转变为事前主动计划, 在生产计划方面, 系统根据零部件库存、在途物资及生产线情况, 事前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 大大提高生产计划的执行率;在成本及费用控制方面, 系统可以根据预算情况, 分析各项费用指标的使用情况, 从而降低费用, 提高效率。

七、实施ERP, 通过建立ERP系统报表, 可以发挥数据管控作用

通过设置ERP自定义报表体系, 完成对基础数据的多纬度组合分析, 特别对影响公司效益的核心业务建立序时对比分析报表, 超警戒线系统自动预警提示, 促进问题及时进行控制处理, 充分发挥了大数据管控作用。

ERP信息化的实施实现了企业业务与财务共享平台, 通过规范公司基础业务, 提升业务及财务的运作效率及数据质量, 推广应用ERP可以有效地促使企业管理朝着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的一种具体手段和方法, 随着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ERP的应用将更加全面和广泛。

摘要:ERP是全面提升企业现代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 其主要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将销售、计划、采购、生产、技术、售后等业务融为一体。同时ERP把市场需求、企业生产经营以及资源等进行全方位整合, 能及时地按照用户要求进行个性化生产, 达到量身定做, 从而使企业能快速应变市场与客户需求,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及运营效率。此外, ERP系统还能动态反映瞬息万变的实际情况, 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以下主要对运用ERP促进企业运营效率提升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ERP,企业管理效率,提升,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李浒.基于ERP管理系统对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8 (33) .

[2] 李骁楠. ERP系统实施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16.

[3] 盛伟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ERP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18) .

[4] 盛伟瑜. ERP系统对企业运营效果评价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土地复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下一篇:现代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