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技术论文

2022-05-06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林业工程技术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节能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加。绿化造林工程受到全民关注,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通过造林绿化工程建设能够改善生存环境,对于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高度关注造林绿化工程。

林业工程技术论文 篇1:

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对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关注,而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就是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解决这两大问题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众所周知,森林对改良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作用。首先,森林可以抵挡风沙,防止水土流失。其次,森林还有制氧、消声、调节气候、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针对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达到更好植树绿化的目的。

关键词:林业工程技术;造林绿化;技术应用

0引言

因为之前人们不科学的恶意砍伐,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恢复性,从而使得植被的自然生长变得困难。因此,人工造林成为了恢复生态环境的必然途径。由于造林绿化在环境保护和改善中的作用愈加重要,林业工程技术也越来越受重视,只有林业工程技术精良,才能更好地应用于造林绿化,而将林业工程技术应用于造林绿化中,应用技术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措施就成为了造林绿化的关键[1]。

1.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的基本原则

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对于造林绿化有着巨大作用,但也是要遵循一些生态学的基本原则,不然也不能发挥出林业工程技术最好的效果。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应用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

(1)环境适宜原则

環境适宜原则是指根据对绿化目标地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状态进行勘测分析,选择出最适宜在此地种植的几种树种,再对比几种树的生存能力与经济效益进行更优的选择。在大规模种植前,要进行小规模的种植测试,若成活率足够高,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种植,若成活率没有达到预期,证明前期的适宜环境分析并不完整,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测分析。试验后,植株在该环境里就能够顺利的生长,这样就既保障了植株的成活率,也能减少因环境适宜分析不准确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2]。

(2)保护环境原有植物的原则

将林业工程技术应用于造林绿化中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在运用林业工程技术时也要考虑对该环境原有植物的保护,要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造林为辅,这就是保护环境原有植物原则。基于这项原则的造林绿化,能更好地保护原环境的生态系统,也能使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得到提高。

(3)合理用水造林原则

在造林绿化中,水资源是非常关键的。当植株还是幼苗的时候,对水的需求量很大,只有保证幼苗水量充足,才能使幼苗的成活率达到预期。而在荒山上种树,运输水需要的成本会很大。因此,在造林绿化中合理利用地表水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造林绿化中的合理用水造林原则可以分为三点:1.根据该地水量条件确定造林的规模。2.造林绿化应在离水源近的地方先开始。3.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2.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的具体措施

在遵循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应用的几项基本原则前提下,实施合理有效的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因此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措施是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应用的关键。以下几条措施更是造林绿化的重中之重:

(1)幼苗的培育、保养与移植

树木幼苗是造林绿化的基础,因此,在林业工程技术中一直将幼苗的培育、保养与移植放在研究的首要位置。幼苗的培育苗圃应建在离目标绿化地较近的地方,以避免运输距离过远,导致幼苗不能成活,并且苗圃与目标绿化地的土壤环境相似,也能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幼苗的保养是在树种萌发后,在其在芽到可以移植的幼苗这段时间对其进行各种有利于生长发育的处理,也能起到提高幼苗成活率的作用。幼苗的移植也是关键的一步,当将幼苗拔出往绿化地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对幼苗水分的补充,可以直接采用喷洒的方式。当幼苗被运到目的地时,应第一时间将树苗栽培到土里,之后进行灌溉。

(2)栽植方法的运用

栽植的区域不同,其所具有的生态系统和土壤环境也会不同,那此时所采用的栽植方法也会有很大的不同。针对每一个的栽植区域,都应有一个所对应的最佳的栽植方法。例如:常叶绿的阔叶林树的幼苗,在栽植之前应当进行适当的修剪,以保证水分与养分在栽植后能更快地进入植物体内。而对一些移植起来有困难的幼苗,可以采用带土栽植或根系覆土栽植的方法。移植与栽植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防止植物水分的流失,而有针对性的移植栽植方法,才能更好的提高幼苗的成活率[3]。

(3)苗木的培育

树木幼苗经移植后,一直到其发育成苗木阶段,都应是对其悉心培育的重要阶段。幼苗被栽植后,此时的幼苗是很脆弱的,需要立刻补充水分与养分,若对此时的幼苗的培育有所疏忽,定然会造成幼苗大量枯萎的问题。当幼苗发育到了苗木阶段,对其的培育与管理也显得十分关键,在苗木阶段,树苗已经初显树形,在这个阶段,树苗很容易被强风刮倒,也很容易被病虫侵害从而患病,因此对树苗做好防风、防病虫害等措施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4)林木发育阶段的灌溉

从一颗颗幼苗发育成一片森林,这期间需要定期的灌溉,因为大多造林绿化的区域都属于干旱区,光依赖于自然降水是完全不够的,因此,基于合理用水造林原则,并根据对树种的习性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分析,对人工林地进行合理的灌溉是造林绿化工程的必要措施。需要重点注意的是,不要过度灌溉,不然会达到适得其反的后果。

(5)后续的森林管理

当造林成功后,对森林的后续管理也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的重要措施。森林成功的用人为的方式创造出来了,但不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与维护也会使森林一点点消失。对森林的管理与维护包括以下几点:1.防病虫害,人工造林所形成的森林对病虫的抗性要远远小于自然形成的森林,因此需要技术人员定期地检查病虫害。2.防火,森林的建成不在一朝一夕,而森林的毁灭却只需要一场大火。森林的防火,护林员是关键,认真负责的护林员就是森林的保障。3扩大森林规模,当一些树木已达成年,可以进行适当的砍伐,木材而所带来的资金可以用来进行森林的扩建。

以上几条为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应用的具体措施,做好这几点,造林绿化必然会得到持久性的成功。

3结束语

造林绿化是现代社会人们很关注的工程项目,因为它不仅仅带来了森林所具有的经济价值,更重的是它能给人类带来更好的环境与更美的未来,因此,林业工程技术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受重视,林业工程技术的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本文从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的应用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措施两方面进行了阐述,恰恰也证明了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重要性,随着林业工程技术的日益进步,各地造林绿化的目标也将逐步完成。

参考文献:

[1]王博.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J].吉林农业,2019,447(6):103-103.

[2]冶永平.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探究[J].现代园艺,2019,376(4):163.

[3]张海.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的应用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1):173-173.

作者简介:

兰光雄(1970-)男,汉族,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人,大学学历,中级工程师职称,主要从事研究方向:林学、林业工程造林

(作者单位:利川市林业局)

作者:兰光雄

林业工程技术论文 篇2:

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节能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加。绿化造林工程受到全民关注,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通过造林绿化工程建设能够改善生存环境,对于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高度关注造林绿化工程。林业工程技术是造林绿化工程的关键技术,通过应用该技术能够提高造林绿化质量,结合当前的造林绿化工程,需要加大对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提升效果,促进绿化造林的效果提升,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要求。基于此,针对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技术;造林绿化;应用探讨

造林绿化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但是,在造林绿化工程中受到气候、环境、土壤以及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实现林业工程技术与造林绿化工程的融合,促进造林绿化效果提升,减少外界因素对造林绿化产生的不良影响,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推进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对于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进步均具有重要作用。

1   应用原则

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造林绿化工程受到高度关注,结合出台的相关政策,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幅上升。为确保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对造林绿化的研究与分析,落实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有效应用,实现造林绿化工程的快速发展。

在造林绿化中,为了提升绿化效果,需要坚持以下原则[1]。第一,科学合理原则。针对当前造林绿化的实际情况,落实科学技术应用的准确性,满足绿化工程的发展要求,确保种植与采伐的科学合理。第二,因地制宜原则。这是推进造林绿化技术应用的关键原则,在林业工程实施中,需要结合施工区域的具体情况展开分析,落實对各项信息和数据的收集,配合制定的政策,满足林业工程技术的针对性,为树种的科学选择和培育奠定坚实基础。第三,和谐共生原则。在造林绿化中,需要根据区域内的原有树种以及造林树种是否能够和谐发展进行分析,挑选适应性较强的树种进行培育,确保造林绿化效果的提升。第四,合理保护原则。结合当前绿化区域内的树种种植,要求做好相应的维护与管理,确保在树木原有的成活基础之上提升造林效果。例如,可以针对当前的造林绿化中出现的残次林进行改造与优化,优化林区内部的水土保持能力,让更多的植物灌木等能够正常生长,达到对林区内部结构的改造,并促进环境生态的和谐共生[2]。

2   林业工程技术现状

随着林业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从以往传统型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转变为科学保护,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推进林业的进步与优化。我国政府部门结合林业生态发展状况制定出了调整战略,满足林业工程技术的变革需要。在造林绿化工程中,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应用到非常多的机械化设备,实现了林业的机械化生产,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林业方面应用的机械化生产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通过相关调查发现,我国很多院校取消了林业专业,办学规模不断缩小,让专业型人才数量逐渐下降。另外,很多造林绿化的工作人员薪资水平并不高,工作量却非常大,无法满足人才的建设与管理。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造成了林业工程技术发展缓慢,结合当前的市场形势,很多社会群众对造林绿化并没有更加清晰的认知,管理理念也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需要结合这些问题制定恰当的管理制度,落实相应的完善政策,促进林业工程技术合理应用,满足造林绿化工程科学开展[3]。

3   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

3.1   林木种苗的培育和移栽

在造林绿化工程实施前,需要根据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状况合理选择幼苗,并且将培育好的幼苗移栽到造林地,满足造林绿化的任务。因此,在造林绿化前,需要科学选择幼苗,以健壮型幼苗为主,在移栽过程中可以采用直接播种法、扦插法或者根部繁殖法等多种形式,直至幼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再将其移栽到造林绿化区域。为了提升幼苗的成活率,达到良好的造林绿化效果,需要确保幼苗有更高的成活率,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所以在进行种苗培育时,需要对移栽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特征等进行分析,科学选择移栽时间,确保幼苗能够健康稳定生长。比如,在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中,一般选择在春季进行苗木移栽,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在3—4月中旬进行移栽其成活率更高,天气回暖,苗木能够更好地适应种植环境,而且春季种植时的施肥量和灌溉量更好控制,减少了因根系生长不良导致死亡,进而更好满足造林绿化的目标[4]。

3.2   选择最佳的移栽方法

对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中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层深度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土壤结构和微生物含量,在苗木移栽过程中,选取最适宜的栽种方法,满足造林绿化的目标。比如,在阔叶林树种的移栽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及时修剪树木,保障植物根系的完整性,并且剪除植株上部的叶子,减少叶子的蒸腾作用,保留养分与水分,确保其能够到达植物生长的关键部位,提升树种的成活率。在苗木种植过程中,如果根苗木运输时间较长,在种植前需合理浸泡植物根系,确保植物根部有充足的水分,然后再进行植物定植,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因水分损耗过多而影响苗木的成活。为了提升苗木存活率,在运输之前需要对苗木的根系进行分析,做好科学的保护措施,如果条件允许,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带土球运输和移栽,防止在运输中出现植物根系的水分过度损耗。

3.3   土、肥、水管理

种苗移植后,需要针对造林区域进行科学管理,为确保苗木管理的科学性,提升成活率,需落实完善管理制度。在管理过程中重视对苗木种植区域内的松土和除草,及时清理苗木周边的杂草,防止杂草汲取过多的养分。由于种植区域的空间比较开阔,极易造成杂草丛生,如果杂草过多将会增加水肥管理的难度,所以,在种植过程中可以套种沙地柏、涝峪苔草、牡丹等或农作物油葵、花生、钙菜等,既提升经济收益,又大幅度降低田间管理的难度。在苗木移栽后,需要结合土壤的具体情况进行判定,保持每年松土3次,在种植两年之后依次进行树木周围土壤的松动工作。灌溉过程中需要根据植物的需水量进行判断浇灌量,设置合理的浇灌方式,可以采用漫灌、沟灌、畦灌等多种方式控制好灌溉水量,达到植物正常生长所需。比如,采用畦灌时可以将土梗修成畦,使引入畦内水分渗入土壤,达到水资源节约的目标,同时避免土壤沼化。

3.4   强化抚育管理

在造林绿化中,落实科学的林业工程技术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优秀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调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引入人才,让林业工程技术应用更加科学。根据苗木生长的具体情况判断良好的苗木生长环境,确保肥力、含水量均能够达到正常的生长状态。在苗木的正常生长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一般分成幼龄阶段、中龄阶段、近成熟阶段与成熟阶段。针对不同阶段需要开展相应的管理方式,做到管理优化与调整。为了满足林业生产需求,可以采用适度间伐的方式满足树木更好生长,促进森林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让森林内部养护结构得到优化,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再达到间伐指标时,需要根据林业的发展状况制定科学的间伐计划,落实严谨的管理机制,确保林业工程建设的科学性,满足造林绿化的目标。

3.5   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工作人员的能力与素质直接关系到造林绿化的水平,林业管理部门需要加强与高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定期将优秀工作人员输送到林业工程中。同时在人才队伍内部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实现考核与薪资挂钩,提高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落实完善的林业工程技术应用。

3.6   提升技术的应用

首先,在病虫害治理方面,要求工作人员掌握更多的防治技术,落实科学的技术选择与应用,结合病虫害的出现原因,选取恰当的治理技术,一般来说,目前病虫害治理包含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为了达到良好的病虫害治理效果,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所有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减少病虫害对林业生长的阻碍。

其次,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养,满足其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不断的工作过程中积累经验,促进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满足管理理念要求,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造林绿化管理水平提升[5]。

4   结束语

落实造林绿化目标,引入恰当的林业工程技术,实现造林绿化效果。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对先进工作技术的探讨,结合实际情况将先进技术应用到管理中,满足管理效果,确保所有树木能够稳定生长,为我国的林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尹艳飞.林业工程建设中的林木种苗培育技术[J].现代园艺,2020,43(7):96-97.

[2]张太平.浅谈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J].花卉,2020(6):201-202.

[3]刘欣.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20(9):139-140.

[4]杨刚锋.探析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种子科技,2020,38(6):56,58.

[5]申文亮.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J].山西农经,2020(5):68-69.

(编辑:张玲花)

作者:李静

林业工程技术论文 篇3:

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呈现较快的发展趋势,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也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恶劣的影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人为行动下逐渐被破坏,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和改善。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关键点在于绿化造林,通过绿化造林我们可以人为地创造较好的生存环境,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造林绿化工作,通过提升林业工程技术,提高工作的工作质量与效率,让造林绿化工作具备较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让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工程技术;造林绿化;应用探讨

引言

林业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持续化发展战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绿化造林工程开展过程中,通过将林业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其中,能够大大提升造林的成功率,加速恢复破坏的森林系统,恢复改善林地资源短缺的现状。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大众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林业产业健康发展大背景下,以园林绿化工程为重要手段,旨在改善林业生态环境,发挥林业产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作用。但是在造林绿化工程开展过程中,必须依托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各项因素,将林业工程技术充分应用其中,切实做好造林管理工作,避免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造林成效产生不利影响,以便达到更加完善的造林效果,推动林业生态工程的健康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绿化造林与林业技术概述

绿化造林是建设生态环境的关键。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各地区的生态平衡被打破,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造林,增加绿化面积。林木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资源,在给人们提供优质居住环境的同时,对空气和大气环境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森林资源种类丰富,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林木的增长和消耗也一直维持在平衡状态。简单来说,我国的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在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其质量也在逐渐提升。所以,做好造林绿化工作,充分利用林业技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于实现持续发展目标具有积极的作用。虽然我国林业技术发展极为快速,并且该技术自身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然而林业技术自身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时还会影响该技术今后的发展。当前,我国林业技术贯穿在树木和植被种子选择及造林管理中,但是该技术的实际应用缺少科学合理的指导,不完全符合我国的发展理念。

2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原则

2.1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是林业工程技术应用的首要原则,在植树造林过程中,林业单位必须对植树造林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进行综合性考量。在数据分析及长期观察的基础上,科学选择植树造林所用的树种及工艺,保证树种成活率。巩义市在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前,会对当地气候条件及降水概率进行长期观察及数据收集。在科学精准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准确选择树种及技术。这样不仅能够大幅度提升树种存活率,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植树造林成本,达到生态效果与经济效益相平衡的效果。

2.2保护原有植被

然开展造林绿化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我们一定要对区域内的已有植被进行保护,让已有植被可以产生与正常情况一样的积极作用,我们一定要重视这项原则的落实工作。对原有植被进行有效保护不仅可以降低人为建设工作对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的破坏,还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发掘造林绿化工作产生的价值与作用,提高建设工作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2.3经济性原则

某某市在造林绿化过程中,始终坚持经济性原则。这不仅保证了植树造林的效率,同时也最大程度上节约了公共资源。经过大量的实践,巩义市已经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林业工程技术应用体系。各个地区可依据自身情况,在树种种子库中选择适合区域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树种进行种植,从而提高植树造林技术水平及总体效率。在当前的植树造林工作中,充分掌握树木生长规律,在标准化育种前提下,针对地区特点开展科学植树工作。

3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分析

3.1提升森林免疫力

森林病虫害通常具有较大的传染性,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该情况,相关人员必须及时开展森林虫害防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林区的免疫力,从而实现隔绝树木和植被病虫害的目的。在提升我国林业综合免疫力方面,营林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主导作用和指导作用。利用营林技术防治森林病虫害,需要从基础做起。在抵抗虫害能力方面,选择生命力强和抵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对树苗进行严格把关与筛选,以便从根本上降低虫害危害树木的可能性。在育苗阶段,相关人员还需要对幼苗的生长环境进行优化,将病害林区和幼苗区进行区分和隔离,因为树木幼苗相对脆弱,采取好的隔离手段能够预防幼苗被有害生物侵袭。树木移栽之后,相关人员需要对病区和树木进行隔离,还需要正确处理带有病虫害的树叶,对树木进行科学施肥,从而提高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3.2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造林绿化工程开展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素质直接决定了造林的水平和造林的成功与否,所以要注重提升整个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林业主管部门应该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有效沟通合作,加快构建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基地,将内部的员工定期安排到培养基地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了林地情况调查、林业生产、林业管理、林业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内容。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切实提升整个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快构建完善的人才队伍考核机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考核制度,用制度来对整个工作人员的行为做出有效的规范。每次接受培训之后,都要求相应的技术人员接受专业技能考核,只有通过考核之后才能够持证上岗。

3.3科學使用林木资源

科学地使用林木资源可以让森林的成长变得更加健康。对于结构已经产生失调情况的森林资源我们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培育工作,开展科学采伐。对于森林覆盖率已经明显减少且自然生态平衡已经被破坏的区域,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科学的办法进行人工干预,使培育模式和自然情况相近,建立专业性强的自然保护区,保障森林资源不会出现浪费或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的情况。使用已经成熟的技术成果与技术经验,对不同地区的造林绿化工作进行技术与模式上的更新,提高推广工作的力度,让科研成果可以进行良性转化。造林绿化过程要和林业工程技术的推广进行同步的设计和实施工作,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设造林绿化工程的动态监测和评价系统,让造林绿化工程实现现代化管理。

结束语

合理应用林业工程技术,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而言具有关键性作用。近年来,中国积累了丰富的林业工程技术应用实践经验,并且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在传统的林业工程技术应用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必须对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模式进行分析,解决林业工程技术应用中的技术问题,找到适用于中国的林业发展模式,从而为中国的环保事业提供可靠的方法性依据。

参考文献

[1]兰光雄.浅谈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01):145+148.

[2]张瑜.林业工程监理在造林绿化中的作用与地位分析[J].现代园艺, 2019(10):160-161.

[3]王博.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中的绿化应用[J].吉林农业,2019(06):103.

[4]方雪莉.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河南农业, 2016(08):43.

[5]陈永迪.林业造林主要质量问题及措施的探讨[J].花卉,2017(10): 126-127.

作者:胡元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化学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餐饮营销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