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医改进展情况报告

2023-03-17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区医改进展情况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全区医改进展情况报告

关于医改五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同德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

关于医改五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州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积极稳妥推进同德县人民医院改革工作,根据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指导意见》(卫医管发„2010‟2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将我县医改五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医改五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推进。继续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患者实行门诊、住院垫付直报制度,对贫困农牧民住院实行阶段性报付;2011年全县参合农牧民群众总人数为44157人,应参合44262人,参合率为99.8%;全县门诊55972人次、住院2381人次,全县总受益率为49.14%。进一步提高了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住院补偿最高支付限额,稳步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将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及重性精神病门诊费用纳入统筹补偿范围。对残疾人 1

看病就医报销提高5个百分点,进一步提高了新农合管理和服务能力,全面实现参合人员在统筹区域内自主就医和即时结算。

(二)、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绩较明显。为加快推进我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步伐,及时成立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同德县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试行)》、《同德县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实施细则》等相关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文件,并与各医疗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同德县医疗机构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标责任书》,与医药企业签订配送合同书,确保了我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落实。截止目前,我县县级医疗机构采购药品560种,其中基本药物190种,基本药物使用率为62.1%。乡镇(含村卫生室)平均采购药物270种,其中基本药物170种,基本药物使用率55.5%。同时,继续实行药品“四统

一、一加强”的管理模式。根据省、州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将全县用药目录定位在国家306种基本药物、青海省新农合、城镇居民、城镇职工用药目录范围之内,对药物品种、规格、数量、厂家进行重新核定。召开了同德县药品统一采购、统一配送跟标会议,最终确定(青海省富康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八家医药公司为我县药品配送企业。进一步完善了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

理制度,有效缓解了农牧民群众“看病贵”问题。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我县始终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以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为宗旨。积极争取项目,在国家投资1020万元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整合现有资源,重新规划、合理布局,将县医院整体搬迁,总投资达1220万元,把县医院建设成为服务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现已完成四层主体建设任务,预计10月底即可完成主体建设任务。唐谷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卫生监督所等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等待省上下达项目计划。投资220万元,建筑面积250㎡的1个6座高压氧舱项目以完成科研、两证一书、设计工作,等待省上下达计划。乡(镇)卫生院是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力度,先后对各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进行了新、改(扩)建,并配备了转诊车、B超、X光线机、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等大型医疗设备,有效提升了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村卫生室是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近年来,先后投资300余万元修建了73所村卫生室,配备了“小十件”(如血压计、听诊器、出诊包、病床等)等设备。每年给每个村卫生室2000元办公经费并一次性支付3000元药品周转金;乡村医生报酬由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至7200

元并交纳养老保险金。进一步夯实了“网底”功能。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得到进一步落实。根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及时组织县、乡、村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开展了专项培训,并建立健康档案,人均公共卫生服务费用提高至25元。截止目前,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44206人,建档率80.3%、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和咨询服务5592人次、免疫规划接种服务2582人次、传染病防治35人次、儿童保健2914人次、孕产妇保健391人次、老年人保健1566人次、慢性病患者管理628人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5人次。完成了农村生活饮用水枯水期水质卫生监测工作,共采集3乡2镇38个点38份水样。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425人次;农村妇女住院分娩268人,共计补偿13万元。根据省、州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及青海省2011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改厕项目要求,已完成2011年600座农牧区改厕项目的前期准备和申报工作。

(五)、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持续推进。根据省、州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快推进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步伐,我县及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深入试点医院宣传、讲解省、州会议精

神,召开座谈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医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县实际,起草了《同德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及《同德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领导小组对《实施方案》开会研究2次,《实施意见》也已提交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并制定出台了6个相关配套文件、13项管理制度。重点做了三项工作:一是人员经费足额拨付。县财政每年投入60余万元对县级医疗单位人员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人员工资由财政100%拨付。对县级医疗单位副高、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按照30%和20%的比例兑现专家和骨干津贴,并落实了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上浮一级工资的待遇,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全县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为确保全县农牧民群众能够享受到药品“零差价”带来的实惠,今年重点加强了对乡村药品实行“零差价”的监管力度,并由县财政对药品15%差价进行补助。三是实行“药房托管”新模式。为切实做到“医药分家”,改革试点医院与青海省华泰医药公司签订了“药房托管”协议,迈出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关键一步。经过近一年的运行来看,对公立医院改革还是很有成效,为我县顺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的各项重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县、乡(镇)医疗单位设备缺乏。根据我县目前医疗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县县、乡(镇)医疗单位设备明显不足,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紧缺,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与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相适应,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二是人员编制少且专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受编制限制,我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及重要科室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出现“断层”现象,现有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相适应。三是乡、村两级医疗单位无生活用房。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支持力度的加大,乡、村两级医疗单位的业务用房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没有生活用房,给基层工作人员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同德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

二O一一年七月十二日

第二篇:医改进展情况汇报汇报

拉孜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进展情况汇报

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西藏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各部门积极行动,协调配合,精心实施,紧紧围绕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原则,突出惠民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改革实效,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现在,我把我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做简要汇报。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部门的监督与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指导下,我县医改办把农牧区医疗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得民心工程来抓紧抓实,使合作医疗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保证了合作医疗基金使用的公开、公正、公平,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服务制度和管理规范。农牧区医疗制度是以免费医疗为基础,具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性质,符合西藏实际的农牧区医疗保障制度。截至目前,我县农牧区医疗管理制度已经落实,初步构建了为民提供优质服务的医疗管理制度体系。2010年6月份开始,我县所有参加新农合的农牧民都可以享受“先住院,后结帐”的优惠政策,对于病情严重,需转入地区医疗单位的,可以到县级医院开转

院证,卫生局开转诊证,到地区医疗单位后也可先治疗后结账,较大程度地减轻了我县农牧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解决了农牧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使农牧民真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提高了农牧民基本健康水平。

医改实施以来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仍保持100%,参合率平均达到了96%以上;到2010年,各级财政对农牧区医疗制度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80,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到20元,农牧区医疗制度最高支付限额由2万元元提高至5万元;参合农牧民住院报销比例为:乡卫生院95%,县医院90%,地区以上80%。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

我县作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于2010年7月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1个乡(镇)卫生院均实行零差价销售,今年7月我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部执行基本药物销售。

2010年10月18日下午,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李路平等领导莅临我县指导和检查我县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情况,发现我县查务乡卫生院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自治区提出的问题,我县制定了相应整改措施。

我县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情况:一是各乡(镇)卫生院已经上挂和执行药物零差价销售的价目表,我县从

2010年7月1日开始执行零差价销售,失效药品的统计、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价目表的制定已经完成。二是全县老百姓用药普遍得到实惠,执行制度后,销售价格大幅度下降,群众在卫生院的用药负担明显减轻。我县11个乡(镇)卫生院2009年药品销售总金额为:3157008.31,其中国家基本药物为:1584232.72元,非国家基本药物金额为:1572775.59,2010年总药费金额为:2745224.62,其中国家基本药物为:1377593.67元,非国家基本药物金额为:1367630.95;失效、过期、发霉、损坏的药品品种共29种,失效药物金额为:43223.31元,失效药物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1.57%; 2010年

7、

8、9月份与2009年同期药品销售总额相比总药费下降411783.71元。三是严格规范了进药渠道,药渠道把关严不严,直接关系到药品正不正。制度实施后,自由采购受到限制,地区所有医疗单位用药实行统一招标采购,进药渠道明确指定,从根本上杜绝了假冒伪劣药品充斥市场,有效保证了老百姓能够用上放心药。

三、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开展规范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管理及新农村卫生室建设情况:

我县为了规范和加强乡(镇)卫生院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农牧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地区卫生局关于开展乡(镇)卫生

院规范化管理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今年,我县11个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已经全部达标,并新制定与建立健全了农牧区卫生政策和有关制度。

目前,我县共有196个村医,每个村配备2名村医,已建成村卫生室94个。

(二)农牧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情况

根据日喀则地区卫生局相关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我局制定了医务人员培训方案,于2010年7月份起各乡(镇)分期到县卫生服务中心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乡(镇)卫生院医学综合培训,人数达64人次,41名村级卫生员在地区职业技术学校医学基础培训3个月,并按照地区的要求对培训人员兑现了培训补助;此外,通过争取意大利资金,派3名大专以上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人员至西安进行为期75天的初级卫生保健、医疗急救培训,派3名工作满五年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人员至北京进行为期75天的初级卫生保健、医疗急救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综合技术水平。2010年11月27日至28日,我县卫生行政单位在县中学对11个乡(镇)的乡村医生进行了培训和考核。参加此次培训和考核的乡村医生共87人, 87名乡村医生全部通过考核。

2011年2月22日,我县卫生局在卫生服务中心三楼会议室召开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实施方案》和

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医疗改革培训会议,11个乡镇卫生院院长及所有村医参加,共计100余人。2011年4月15日至4月17日,日喀则地区疾控中心在拉孜县卫生服务中心会议室举办了免疫规划培训班,培训的对象是西部五县109名防疫人员和乡村医生,我县共有35人参加了此次培训。2011年5月17日,上海市嘉定区卫生系统对口支援巡回医疗队到我县考察指导工作,当日下午,嘉定区卫生系统专家分别结合各自专业领域,有针对性地对我县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参加此次培训的人数共有101名县、乡、村医务人员。 今年,我县16名村医到日喀则职校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基础医学知识培训,这大大提高了我县村级卫生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农牧民提供了健康保障。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完善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落实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一) 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

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覆盖率和叶酸服用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水平。今年的“降消”项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极大地提高新发接生率和住院分

娩率,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得到大力保障。

医改实施后全县产妇建卡率达69%以上,产前检查率达 69%,住院分娩率为79%,高危住院分娩率达100%,产后访视率为4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9‰。2010年至2011年我县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孕产妇叶酸服用率达34.5%(服用叶酸可预防神经管缺陷)。

(二)开展计划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情况;

2011年计划免疫接种应种12342人次,实际接种12289 人次,接种覆盖率99.6%,乙肝疫苗应种人数为1552人,实种人数为1535人,接种率为98.9%。及时接种率为98%。

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应种人数为3495人,实种人数为 3402人,接种覆盖率达到97.3%。麻疹强化免疫应种人数为 3643人,实种人数为3629人,接种覆盖率达到99.6%,甲流疫苗接种人数达6458人。

(三)健康体检工作

为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各类疾病的发生与传播,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切实加强我县农牧民群众健康档案工作,2011年开始我县卫生部门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对全县农牧民进行健康体检,截至2011年9月30日,我县农牧民建档36702人,建档率达73%,超出地区年初提出的“到2011年年底农牧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50%”的工作目标。

(四)健康教育工作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的相关精神,将积极开展农村健康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农民健康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广大农村居民中大力普及卫生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的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今年,送健康教育下镇乡活动覆盖率达100%,百姓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大8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47%,通过演讲、咨询、展板、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爱国卫生、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知识,把卫生科普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五)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监测;进一步落实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措施,抓好预防接种规范建设和疫情管理建设,提高疾病预测能力,有效控制疫病的流行和传播。

结核病防治情况:我县在区结防所、地区卫生局和疾控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上级方案要求认真落实结核病防治项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结核病治疗率达100%。

开展HIV和CVT工作方面:预防艾滋病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今年,我们在我县从事服务行业人员中进行了艾滋病知识宣传,对服务行业人员进行了预防艾滋病和性病的相关知识讲解,发放了艾滋病和性病知识的卡通宣传画册和读本(双语),发放了450盒安全套。与此同时对285名我

县的服务行业和干部流动人员的高危人群和群体进行了CVT检测在检测过程中没有发现病例和可疑病例圆满的完成了拉孜县2010年CVT检测工作。

(六)组织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和农村改厕和农村饮水水质监测项目。

目前,已免费为335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全面完成改水25处,改厕1178户,对现资金:454708元。

(七)公共卫生监督情况

2011年我局在全县范围内进行5次专项整治和平时卫生监督,其中对农牧区进行了2次卫生监督检查,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98.4%;更换卫生许可证232家,办证率达到100%;从业人员体检285人,发放健康证284人,其中呈阳性1人,办证率达到99.6%,健康上岗率达到100%。

五、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较大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卫生基础设施滞后,服务设施不配套,服务功能不完善。虽然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我县卫生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农村卫生工作基础仍然薄弱,房屋、设备、人才、技术还不配套,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保障水平较

低。二是我县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编制少,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应急机制仍不健全。结核病、不明原因猝死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三是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优势资源相对向上集中,农村公共资源不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下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县将按照“落实医改任务,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医德医风,增进人民健康”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省、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吃透医改精神、明确医改任务、理清医改思路,进一步加强调研,科学合理制定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督促医改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强大合力。认真落实国家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各项卫生投入政策,调整支出结构,转变投入机制,切实保障改革所需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医改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

(二)继续加强宣传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制定分步骤、分阶段的宣传方案;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

式,广泛宣传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逐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使改革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宣传改革经验,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

(三)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医保基金管理水平。不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确保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全省统一集中招标网上采购和统一配送的基础上,引导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逐步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

(四)健全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注重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和段炼,加强县医院、妇保院、疾控中心、11个乡(镇)卫生院、98个村卫生室项目建设及配臵所需的设备设施,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五)巩固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落实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工作按计划扎实推进,不断加强完善医疗保健和卫生防预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

等化。

(六)继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进一步健全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七)继续加强医改各部门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医改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各位领导,虽然我县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顺利,但离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对针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的存在问题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确保领导到位、投入到位、整改到位、督促到位,促进全县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的问题,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拉孜县医改办公室 2011年11月03日

第三篇:仁怀市医改工作进展情况

遵义市卫生局:

2009年,我市医改工作在仁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遵义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改”的思路,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使各项医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医改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何勇任组长、相关单位领导为副组长和成员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卫生局同时成立了由局长杨水方任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明确了目标及责任。自启动医改工作以来市政府召开医改工作领导小组会4次,市级主要领导听取医改工作汇报8次,调研医改工作3次,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医改工作地顺利实施。

二、主要做法

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我市的医疗保障体系已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真正实现了全民享受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惠及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逐步完善,2009年底,为保证合医工作顺利推进,市合医办已升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0人,2010年筹资工作已基本结束,截止2月10日,全市共收缴合疗基金8609160元,共计430458人,占农业人口94.01%,目前,各乡镇都在进行缴费扫尾工作。

2、积极准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我市自遵义市召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专题会来,已召开中心乡镇卫生院专题会议,安排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相关事宜,目前已对全市19个乡镇卫生院的药品及设备进行盘点和造册登记,摸清药品库存品种、数量,并对乡、村两级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明确了茅台镇卫生院和茅坝镇卫生院为全市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单位,明确茅台镇卫生院为药品零差率试点单位,为我市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奠定了基础。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全市卫生系统共落实建设项目85个(其中市级医疗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17个,村卫生室67个),建设面积19377平方米,总投资2097万元;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项目建设全部完成。

设备配置项目2个,100万元设备已全部分发到19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院50万元的设备已到位。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为推进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服务能力,2009年经遵义市卫生局、遵义市人事劳动局批准,招考29名医学院校本科和大专毕业生,充实18个乡镇卫生院,市医院和市中医院也根据业务需要招考23名本科学历的专业人员,极大地充实了城乡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为提高市乡两级医疗单位人员业务素质,今年市级医疗单位共派19人(次)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各乡镇卫生院派出业务骨干33人次到省、市两级医院进修学习,村卫生室156名村医中专学历教育结束。各医院对所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岗位培训及“三基”考核。市人民医院与浙江省建立了长期对口协作关系,每年固定免费提供3个进修名额,并长期提供技术支持;市级2家二级医疗机构分别与3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协作关系。逐步形成了省、市、市(县)、乡四级之间的传、帮、带业务平台,使我市在医疗队伍建设上得到可持续发展。

2009年底,我市加大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力度,出台了《仁怀市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仁怀市乡村一体化管理制度》、《仁怀市村卫生室准入管理规定》、《仁怀市乡村医生准入管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并对全市村医生进行了清理核实,对全市的乡村医生进行了规化和编制核定。

提高乡村两级医务人员的工资及补助,财政补助乡镇卫生院人头工资已达90%以上,乡村医生补助标准已达200元,稳定了乡村医卫生队伍。

三、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

1、市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专题会议,制定并下发了《仁怀市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和10个子方案,对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4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明确了工作目标及责任。目前,全市已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

2、全市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工作,下发了《仁怀市2009年乙肝疫苗补种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各医疗卫生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层层落实责任。全市设立了87个接种点、250名接种人员,累计培训各类人员350人,下发宣传单4万余份,悬挂横幅57条,设置宣传专栏17个,张贴标语60多条,群众知晓率达95%以上。

3、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及时召开了启动会,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仁怀市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文件,针对不同级别的助产机构制定了详细的服务要求及管理制度,建立产科急救中心,制定乡级产科建设评审细则,制作住院分娩补助各种表册, 开展了业务培训,进一步规范了助产服务。

4、氟中毒改炉改灶项目工作已结束,共完成改建任务30000户,完成率达100%,并通过省和遵义市的验收。

在下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医改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规范运作,加大管理力度,不断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扎扎实实按照省、遵义市的相关政策,认真落实好医改各项工作。

仁怀市卫生局 二0一0年二月十日

第四篇:关于基层单位近期医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医改政策,切切实实让百姓能够享受到医改新政带来的实惠,我中心在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和李克强副总理关于医疗改革的讲话后,重新理清思路,明确下一步发展的道路,坚定不移的走医改新政的路线,坚持不断深入的为社区居民健康服务,不断丰富社区卫生服务概念,不断诠释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不断细化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在践行新医改的同时,以不断拓宽的思路,带来新一轮的创新发展。

一、认真学习,明确改革重点。

5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医药卫生发展趋势和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问题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5月21日,2010年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暨省部级领导干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题研讨班中,李克强强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社会领域的一项深刻变革,是惠及13亿人口的重大民生工程。

两次讲话指出现阶段医改的方向和最终目标,同时也指出新医改的重大意义和最终目的。为了让中心全体职工都明确了解新医改的方向,都能积极参与到改革中来,中心组织了不同层次的学习和探讨活动。首先是领导班子带头学,深刻理解会议讲话精神;中层干部率先学,将讲话精神落实到各科室的行动之中;全院职工广泛学,人人都能以践行新医改为己任,在工作中体现出践行新医改的新风貌。

二、明确思路,落实五项措施。

1.统一采购,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

2009年以来,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和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大力推进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目前,我中心根据自身情况将药品采购按药品性质进行分类采购,对于499种基本用药目录以内的药品进行网上采购,集中配送,统一管理。对于百姓需求量大,但不在目录以内的药品,通过卫生局药采中心,进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以满足百姓的看病需求出发,以解决“看病贵、看病难”为目标,在基本用药实施的基础之上,以药房托管工作为补充,不断改革发展,以求进一步让更多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2.分步实施,大力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

今年二月初,我中心就已经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开始全面使用基本用药。在此之前,为了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中心能够更好的推进,中心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是将基本用药的目录进行深入研究,选择适合中心辖区内百姓的需求,对药品目录进行筛选,一方面要改变医生原来的用药习惯,另一方面要满足百姓对药品的需求;二是对基本用药的整理,以及库存中非基本用药的处理等;三是通过信息化医生工作站的使用、以及相关制度的要求等,鼓励医生全面使用基本用药。通过四个月的运行,基本用药使用在我中心已逐步完成磨合期,走向平稳。下一步我中心将继续加大基本用药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3.加强管理,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中心对实行不当处方进行院内公示和点评,对于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等,使用医生工作站进行每日的跟踪和登记,将销售前三名的药品进行月公示,在中心网站内设有相关的投诉平台,中心内部、中心所属辖区内均设有相关投诉箱,公示投诉电话。从内部的管理到外部的监督,两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对药品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规范处方行为。大力推进临床路径和单病种收费制度改革,规范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控制医疗费用。在中心电子屏及社区流动岗内定期公示,群众关心的医疗服务和药品、耗材价格的情况,做到让百姓“明明白白就医,真真实实看病”。同时,认真落实费用清单和费用查询制,严格执行医院财务制度和物价收费制度。 4.力正行风,加强宣传反商业贿赂。

继续深入扎实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加强对职工职业道德、纪律法制和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牢固树立依法执业、廉洁行医的理念。截止目前,我中心已完成相关主题的职业道德继续教育2次,组织党员职工,开展相关专题的学习活动,以《天使之路》为蓝本进一步整风正风,以“红五月”为主题进一步树立行风。通过院内、院外两支行风监督员队伍对中心行风进行监督,对重点科室,重点人员定期组织学习。

三、践行改革,做好绩效制定。

绩效考核是中心践行新医改集中体现的方式之一。中心通过绩效考核公平分配制度,从而有效激励士气、为中心在改革中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

通过不断的调研和讨论,中心绩效考核已拟定好初步模型,试行版本也呼之欲出。绩效考核的三个根本元素,数量,质量、满意度。对于数量的考核可以分为完成数量和未完成数量的考核,在完成数量后再进行质量的考核。也就是说,首先根据岗位情况,指定应完成任务的数量,再完成数量的前提下,进一步考核质量。这种方式有利于考核的客观性,可执行科室进行直接的考核,但仍有许多科室不能进行数量的统计,如行政、后勤科室,则它们使用标准考核方式,也就是说是否在工作中按标准操作,也是直接考核质量的一种。

总之,绩效的大前提是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激励士气,让更多的职工觉得“有干劲、想干事!”,而成功的绩效制度将有利于中心的下一步发展。

中心在践行新医改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也是促使我们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动力,做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也是医改的最基本单元,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突破难关,踏踏实实的践行医改道路,让更多的百姓得实惠,从而让中心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第五篇:凉州区医改五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凉州区卫生局 (2011年5月20日)

去年以来,全区卫生系统医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医改领导小组总体部署下,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本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行基本药物制度为重点,细化方案,完善措施,夯实责任,各项医改任务有序推进,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现将我区医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凉州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831个,其中区级医疗卫生单位8个,中心卫生院9所,一般乡镇卫生院29所,卫生分院9所,村卫生室44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所、社区卫生服务站20所。城区医疗卫生单位共有在职职工2058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824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88.6%,卫生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1235人,占67.7%,其中博士2人,硕士27人,中级以上职称534人,占32.1%。招聘人员895人。47所乡镇卫生院加3个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人员1156人,其中47所乡镇卫生院在编干部581人;在编工人170人;招聘人员324人;全区农村取得职业资格的乡村医生有800多人,开设

病床1892张,每千人拥有病床数1.8张。

二、全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一)突出重点,不断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医改工作开展以来,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严格管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医疗保险运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全区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4708人,占目标任务47970人的114.05%;城镇居民参保人数120510人,占目标任务121579人的99.12%;新农合参保人数710238人,参保率99.11%。区内5964名大学生纳入居民医保范围。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2%、52.2%、63.53%。中医药起付标准降低30%,报销标准提高20%,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17万元、8万元、5万元。并将糖尿病等12种慢性病种纳入门诊报销范围。全面落实了特殊疾病门诊补贴政策,全区937名特殊疾病患者因此获益。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提前完成全省医改方案中提出的三年达到和超过90%的目标。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行。全区38个乡镇卫生院、9个卫生分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48所村卫生室《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全面实行 “四统一”配送、收支两条线管理、零差率销售。截止2011年4月30日,全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累计优惠患者人数约297.7万人,药品零差率销售总金额2369万元,药品零差率优惠总金额400.9万元。全区药品集中采购、 2

统一配送后,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5%,并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且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提升。2009年以来,我们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等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对 14个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农村卫生院应急救治能力建设明显加快,在全省率先实现了“120”医疗急救网络全覆盖,医疗废物处理等辅助配套设施建设已初步完成。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不断强化,通过集中培训、网络教学等方式,全区共培训区、乡、村三级卫生技术人员达2000余人。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逐步落实。严格按照国家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6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准,为全区城乡居民建立了统

一、规范的健康档案50多万份,城乡居民平均建档率达50%以上。认真实施了国家免疫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健康宣传网络,向辖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平台。为15岁以下儿童补种了乙肝疫苗;为全区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常见病检查,对重点人群进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免费为8896个新婚及准备生育的对象发放叶酸片73107瓶;为122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发放、高坝等10个乡镇人口计生服务站和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成并投入。建设农村卫生厕所124560 座。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项目实施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逐步趋于均等。

(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探索富有中医特色的医改之路 结合我区中医工作基础扎实、氛围浓厚的特点,通过突出中医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设施设备配置,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开展中医业务技术,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中医特色的医改之

路。一是加快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步伐。启动了区中医院三级乙等中医院创建和省级重点专科“风湿骨病科” 、糖尿病科”创建为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凉州医院中医科建成全国综合医院中医特色专科示范单位,肿瘤医院中医科建成省级专科医院中医特色示范单位。二是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工作。38所乡镇卫生院和9所卫生分院全面开展中医药服务和中医适宜技术,实现了中医药“三个三分之一”的目标。西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为全省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乡镇卫生院创建为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11个村卫生室创建为中医特色村卫生室,全区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服务提供率达100%。三是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大力开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和中医药宣传普及工作,在全区医疗机构积极推广和应用推拿、火罐等10种中医适宜技术。组织全区省、市、区级名中医提出疗效显著、价格低廉的10个验方,免费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为人民群众提供中医药特色服务,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工作。四是积极开展中医药工作的继承和创新。认真开展中医师承教育工作,组织指导老师和继承人参加全市中医师承教育拜师大会。全区有42名中医专家确定为甘肃省中医师承教育指导老师,61名中医工作者确定为中医继承人。五是承办了全省中医药进基层现场会,会后,先后有省内外71个代表团1050人次到我区参观交流医改及中医药工作经验,通过相互交流沟通,促进了我区中医药工作发展。六是加强中药材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利用全区独特的地域条件,加大对地产中药材种植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扶持中药材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三)创新体制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医改工作

一是创新机制,开展绩效考核。科学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任务,实行按服务质量、数量、效果、居民满意度“四位一体”的绩效考核,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在全区建立“双挂钩、双考核”的绩效考核模式。通过加强绩效考核,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进一步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二是以人为本,稳妥安置分流人员。按照医改进度安排,分步推进农村卫生院324名临时聘用人员解聘工作,截止目前,各乡镇卫生院按照“谁聘用,谁清退”的原则,在发清所有工资,适当给予补偿,已清退临时聘用人员273名,剩余的“第三批乡镇政府、部门以正式文件招聘的51名临聘人员”在近期按要求正在进行分流。三是开展城乡融合,促进医疗卫生均衡发展。按照区政府办公室批转的《凉州区开展城乡融合、促进医疗卫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在卫生系统开展了城乡融合、促进医疗卫生均衡发展的活动,城区凉州医院、武威肿瘤医院、凉州区中医院、凉州区三院分别与清源、永昌、黄羊、丰乐四个中心卫生院和城市荣华街、西关街、西大街、东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接对帮扶,城区各医院选派内、外、妇、儿、护理等专业的高年资医护人员帮扶农村重点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农村重点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促进全区医疗卫生工作均衡、协调发展。同时为了加强与全省兄弟县区的业务协作,在城区区属四家医院和解放军第十医院各抽调一名业务专家,与酒泉市瓜州县医院建立了医疗协作共建基地,一方面帮助瓜州县医院的业务建设,另一方面也展示凉州卫生的雄厚实力和精神风貌。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乡镇卫生院、分院存在对医改政策领会不深刻,医改工作信息反馈不理想;二是对药品零差率销售的检查监督机制和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三是收支两条线管理还有待于加强;四是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工作落实中,重数量、轻质量,绩效考核、绩效补助等还做的不实不细;五是乡镇卫生院4422万元的历史欠帐现在已经到了还债高峰期,从2010年6月1日起乡镇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药品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卫生院收入急剧下降,历史欠帐无法偿还,债务问题困扰着卫生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其中乡镇卫生院垫付的卫生院新改建项目配套资金欠帐对卫生院尤其影响较大);六是全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了药品加成收入,由于财政补助经费普遍不足,而且到位时间滞后,绝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出现经费紧缺现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常运转出现了困难。七是从2010年12月1日起,全区农村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村卫生室的收入急剧降低,财政补助每所村卫生室的6000元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远远低于其原来的药品加成收入(每所约2-4万元),影响了村医工作的积极性,因而基本药物制度及药品零差率在村卫生室进一步推行困难较大。

四、基层医疗机构对医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充分认识医疗卫生单位行业特殊性,强化乡镇卫生院自主经营能力,增强卫生院经营活力,放宽卫生院经营权、自主用人权、工资分配权、绩效考核权,加大绩效考核权重,增加医务

人员收入,特别是业务骨干收入。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干事创业激情,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2.切实增加公用经费投入,保障乡镇卫生院正常运转,强化服务质量管理,满足患者服务需求。建议财政按照卫生院实际支出核算卫生院运转经费,进行核查审计决算,而不应参照其他行业测算公用经费,确保卫生院运行顺畅,促进卫生院发展。

3.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实施。可运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在做好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同时,彻底解决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我区医疗市场混乱问题。真正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任务落到实处。

4.合理测算医疗成本,保证乡镇卫生院运行正常。建议实行医疗耗材区上招标采购制度,医疗耗材由卫生院领用,区财政直接结算。

5.建议落实药品零差率补贴,加大乡村医生补助力度,保障乡村医生合法权益,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医改制度的顺利实施。

6.临时人员核定数量不足,工资标准偏低,无法保证后勤服务。例如:《凉州区2011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财政补偿方案》只补助1名炊事员工资,根本无法保证卫生院几十名职工和几十张床位病员就餐,1名驾驶人员根本无法保证救护车24小时执行急救任务,卫生清洁人员辞退后无法保证卫生院卫生保洁及安全工作。建议应根据国家《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和卫生院实际情况配备后勤人员,保证卫生院正常运转。

五、下一步医改的重点工作

2011年是我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关键年,国家省市区确定的2009-2011年三年改革的五项重点任务已全面实施,尤其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工作已进入到十分紧迫的阶段,涉及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管理、运营等体制、机制全方位的改革,需要综合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分配、补偿、药品采购等系统改革。时间紧、任务重。下一步,我们将以市区“卫生工作会议”和“医改工作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和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全力做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继续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这一中心任务,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重点,稳步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一是进一步规范执行省市区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各项制度措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基层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保证基本药物质量和供应,使群众真正得到药品价格下降带来的实惠。二是加大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建立电子监管和供应信息系统,规范基层医务人员用药行为,引导群众转变用药习惯,促进临床首选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三是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事、管理、运行等综合改革,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的原则,落实政府投入,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能转变,全面建立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充满活力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继续做好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

提高保障水平。巩固基本医疗保障参保人数,扩大参保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2011年我区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分院,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行新农合门诊统筹。新农合报销比例再提高10%,患者自费药品比例在2010年的基础上下降5%。探索城镇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积极落实地产中药材、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在新农合和医保中100%报销的政策,争取把“120”急救服务纳入新农合、医保报销范围。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开展恶性肿瘤、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付费方式,控制成本费用,最大限度降低群众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

3.健全服务体系,启动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加快建立全科医生的培养制度,继续为乡镇卫生院安排定向免费医学生,有步骤、分阶段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任务。完善各类对口支援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一是强化人才和科研教育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选拨力度,组织开展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评选活动,加强重点学科和学科骨干的选拨、培养,充分调动临床一线人员参与应用性学科研究和先进业务技术的引进。二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制定全区卫生系统人才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区卫生学校

培训基地,开展急诊急救、住院医师、公共卫生、护理知识、医技检查等方面的培训。完成1500名区属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在职村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任务。

4.全面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推动卫生服务模式向以维护群众健康为中心转变。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和完善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稳步推进5类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工作,实施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启动实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严格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考核办法,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项目实施的效率。

5.积极做好核编定岗和人员分流安置工作。我们按照已拟定的进度和阶段性目标,争取在今年5月份以前彻底完成人员分流工作;6月份以前完成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竞聘工作; 6月份完成卫生工作人员的竞聘上岗工作。

总结近一年多来的医改工作,我们体会最深的是: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是医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是医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广泛宣传、全民参与是医改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医改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克服困难,把医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为全区人民提供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青年职工安全文化建设下一篇:全球净水器哪个牌子好

热门文章

全区党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