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南昌经开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论文

2023-01-11

城镇化水平是反映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 南昌经开区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功能明显增强,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由于服务业发展滞后、中心城区集聚效益不强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因素制约了就地城镇化的快速提升, 影响了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机结合。针对南昌经开区城镇化现状、存在的问题, 就提高城镇化水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南昌经开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的设立, 将赋予南昌经开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多的新的内涵。为全面了解南昌经开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探寻南昌经开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就近五年统计数据做一个比对分析研究。

1.1 从发展阶段看, 城镇化在加速

一是从就业结构看, 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从2012年的1.85%、73.22%、24.93%调整到2016年的0.86%、60.98%、38.16%, 一产业、二产就业比重下降0.99和12.24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提高13.23个百分点, 就业人数正加快向三产转移, 服务业落后现状正在逐步改善。二是从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性看, 2012年城镇化率63.78%、工业化率65.45%, 城镇化慢工业化水平, 两者差距1.67个百分点, 而2016年城镇化率快于工业化率0.93个百分点, 这充分表明南昌经开区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协调发展。

1.2 从纵向看, 人口集聚正在加速

从2012-2016年, 人口逐步向区管委会中心片区、黄家湖片区、江西财大片区转移, 人口集聚功能基本实现。城镇人口由2012年的16.2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20.84万人, 年均增加0.93万人;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63.78%上升到2016年的66.95%, 年均提高了0.97个百分点。

1.3 从公共设施看,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一是基础设施投资高位增长。2016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638.96亿元, 同比增长16.9%,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为72.95亿元, 同比增长35.1%, 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8.1个百分点。二是公共服务支出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与民生关系密切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和环境保护6个领域累积支出4.34亿元, 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和农林水事务分别增长28.66%, 10.09%、20.23%和37.11%。

1.4 从公共服务看, 城镇保障日趋完善

一是教育稳步发展。2016年全区有各类学校中小学23所, 在校学生近2.5万人。幼儿园36所, 小学入学率100%, 初中入学率100%;省优质高中———南昌十中已落户, 结束了没有高中的历史。辖区还有19所高等院校, 7所职业技术学校, 在校学生近20万。二是医疗卫生不断改善。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5个, 医院床位378张, 共有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756人, 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11人。

2 南昌经开区城镇化建设的隐忧

2.1 服务业发展滞后不利于城镇化提升

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主要是以主导产业的支撑为基础。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是失地农民能否顺利地转移到城镇或企业并实现稳定就业。南昌经开区长期致力于发展制造业, 制造业更多需要技术工人, 且容纳就业人口有限, 由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不利于失地农村劳动力转移至为主导产业服务的服务业上。从三次产业结构看,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18.22%调整到2016年的20.11%, 低于南昌市22.69个百分点。2010-2016年第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仅提高了1.89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影响了城镇化进一步提升。

2.2 中心区域集聚能力不强不利于城镇化提升

以区管委会为中心2km范围内人口18万, 其中学生约10万人, 但中心区域公共服务和文化体育等配套设不完善, 商业配套起步较晚, 处于人口规模集聚阶段, 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弱。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 致使中心区域不明显, 功能不全, 服务业发展及人口集聚能力不强, 影响了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2.3 城镇人口偏小不利于城镇化提升

近年来, 南昌经开区帮助失地农牧民就地建设了高标准安置小区, 并配套建设相应的公共基础设施, 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2016年虽然南昌经开区城镇化率达到66.95%, 但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34个百分点。全区现有城镇人口20.84万人, 同比增长2.15%, 低于全市0.41个百分点, 总的来说是全区城镇人口过于分散, 集聚度, 也不利于成片商业开发。

2.4 城乡收入差距不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

纵向看, 南昌经开区居民收入增长高于GDP增幅。2016年全区城镇居民收入26 759.12元, 增长9.7%;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6 558.77元, 增长10.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在缩小,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但与城区比仍有一定差距。横向看, 全区城镇居民收入仍然不高。2016年, 虽然全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1 607元, 城镇可支配收入与全市比差距较大, 低于全市7 857元, 城乡收入差距还有待于进一步缩小。

3 加快南昌经开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3.1 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

一是加快推进中心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打造区管委会为中心、以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为支点的行政商务经济圈;以绿地、万科、正荣、恒大等楼盘为基础, 逐步改造现有基础设施, 加快优质教育落户, 着力抓好三甲医院和商业综合体项目引进和建设。对现有老企业实施腾笼换鸟, 建设一批总部企业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 为中心区域人口集聚奠定基础。二是支持企业员工区内购房。全区有各类从业人员13万人, 其中30~40%员工属于工作在区内, 生活区外, 主要是因区内教育、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在打造良好环境的同时, 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员工在区内购房, 留住这部分消费群体。

3.2 加快推进产城融合

人的城镇化关键在就业, 城镇化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一是突出工业产业主导作用。强力实施“工业强区、三产富区”发展战略, 以现有“3+X”产业为基础, 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投资环境, 强化招商引资力度, 狠抓项目推进。重点抓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医药食品产业、家电产业等主导产业, 支持现有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延伸产业链, 提升产业集聚度。二加快发展商贸业。充分发挥铁、公、机、水综合立体交通优势, 以江西钢城、邮政物流、顺丰物流为龙头,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发展;以国际汽车城、下罗旧城改造、紫荆路商业街为抓手打造好一批全区特色商业中心。

3.3 加快培育新消费热点

一是挖掘智力资源。利用北大科技园、清华科技园等国家级双创基地的优势, 发挥高校智力资源为区内企业开展产品创意设计、文化传播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强校企合作, 协助科研单位做好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二是开发旅游资源。利用梅岭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 加快推进前进片区开发, 打造乡村休闲购物、旅游渡假、消费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商业区。

摘要:近年来, 南昌经开区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功能明显增强, 城镇化水平不高的现状, 深入分析了影响城镇化主要因素, 就如何做好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机结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南昌经开区,城镇化建设,思考

参考文献

[1] 马晓红, 黄艳芹.冀中南经济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邢台学院学报, 2015 (2) , 39-40.

[2] 牛瑞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三化”协调发展——关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内在关系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决策探索, 2013 (2) :33-35.

[3] 陈丽华.推进沈阳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沈阳干部学刊, 2014 (3) :56-5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试析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下一篇:关于高考冲刺阶段政治学科的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