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TAUT模型的移动图书馆残障人士接受行为研究

2022-09-11

一、引言

研究发现当前国内外对于残障人士图书馆建设情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性化服务、无障碍技术、用户关怀以及服务模式等层面。而对于用户使用行为的研究大多数也都集中在如高校和公共图书馆等普通群体。同时国内关于图书馆用户技术接受行为以及移动图书馆用户技术接受行为的实证研究较少。而对比国内与国外的研究结果, 可以明显看出国外较之国内, 其研究更为丰富。

而至于国内外关于残障人士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其相关研究较多, 但在UTAUT模型的基础上对移动图书馆残障人士接受行为的研究以及基于用户画像对残障人士移动图书馆用户层的细分研究较少, 这对也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相当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

因此, 本文通过对武汉地区残障人士及各种弱势群体的研究, 得出的问卷和访谈提纲。以研究模型自变量为依据, 为每个自变量设计测量项, 最终形成残障人士移动图书馆接受行为测量表。

继而对所获的调查数据进行信度以及效度的检验;其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AMOS对原始模拟模型检验结果验证分析, 归纳总结实证研究的结果。

二、文献综述

(一) 移动图书馆

随着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移动图书馆应用技术也逐渐兴起。移动图书馆使得部分资源可以在移动端查看与借阅, 它的产生使阅读更为轻便。移动图书馆的产生有利于提高图书馆资源由藏到用的转化效率, 另一方面将有助于提升用户对于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

(二) 技术接受整合理论

UTAUT (技术接受整合理论) 是综合了多种行为研究模型, 为探索用户对于新技术的接收能力的模型。模型以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便利条件和社群影响为核心变量, 以性别、年龄、经验和自愿性为四个控制变量[1]。从学者们过往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发现技术接收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检测用户的实际技术接收能力, 其符合度高达70% (如图1) 。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UTAUT模型的四个核心变量基础和对残障人士用户群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 根据残障人士的用户属性以及移动图书馆的使用特征, 引入残障类型、残障信息素养、服务移动性并将变量划分为内部主观变量和外部客观变量, 内部主观变量包括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残障类型和信息素养;外部客观变量包括社群影响、便利条件、服务移动性和信息价值性。通过引入特征变量, 对模型进行拓展, 得出移动图书馆残障人士接受模型。

(一) 内部主观变量

(1) 绩效期望

是指某信息系统能够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服务, 以改善其工作或学习的状态。系统用户若认为使用该信息系统后工作效率提高的越多, 这种行为意愿就越强。

(2) 努力期望

是用来衡量用户使用信息系统以及技术的难易程度。使用者会更加倾向于较为简便的操作, 以及对于用户而言更易接近的的系统与技术。

这样便使得用户对其的使用态度就会表现的更加正面与主动。

(3) 残障类型

依据GB/T 26341-2010《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分类标准, 残障类型等级越高, 其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意愿越差。不同的残障等级群体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具有不同接受程度。

(4) 信息素养

其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 包含信息检索以及评价, 涉及更宽的方面。高信息素养人才既要有过硬的信息理论知识, 也需要娴熟的使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信息素养越高, 移动图书馆接受行为倾向越显著。

(二) 外部客观变量

(1) 社群影响

是指一定的社会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作用。如个体用户发现周围残障朋友等或者使用移动信息服务的时候, 为了“合群”个体用户会自觉开始使用或者模仿使用移动信息服务;反之, 当个体周围没有人使用该服务, 并且该服务没有适当的宣传, 用户无从知道移动信息。

(2) 便利条件

实际调查发现, 当前智能终端设备多为智能手机, 便利条件则指图书馆在提供移动信息服务过程中, 移动信息服务是否具有普遍的技术支持。

同时, 很重要的一点是, 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 用户是否可顺利的找到解决措施。

(3) 信息价值性

信息价值性一方面是指用户从移动图书馆中获取的信息可获得性和可利用性, 另一方面是指图书资源的使用是否需要支付一定的报酬。一般来说, 用户信息获取的可获得性和可利用性越大, 则倾向于支付的报酬也越多。

(4) 服务移动性

相对传统图书馆服务, 移动图书馆使得用户借阅图书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控制, 所以对于移动端的这一特性在研究中不可忽视。研究学者中不乏有人提出, 在移动图书馆使用过程中, 用户越是感受到移动服务所带来的益处, 越是愿意釆纳其服务 (如图1) 。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此次调研时间自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 为了丰富样本容量, 尽可能覆盖研究群体, 保证研究过程的科学性, 调研方式上倚重具有覆盖面广、成本低廉且能与参与者即时互动等优势的网络调查, 特设电子问卷与纸质问卷比例, 同时鉴于调查对象的特殊性, 采用访谈法的方法深入武汉残疾人士康复中心、武汉残疾人协会和阳光家园等残疾人士聚集区, 共发放问卷150份, 回收问卷107份, 有效问卷102份, 回收率为70%。

(一) 信度分析

本文根据德威斯利提出的信度指标的准则作为检验标准:低于0.6, 不能接受;0.6-0.65不理想;0.65-0.7, 可接受的最低程度;0.7-0.8, 可观;0.8-0.9, 非常好。经过SPSS的检验, 本研究所用量表整体信度为0.848, 说明问卷整体信度良好 (如表2) 。

(二) 效度检验

本次效度检验借助于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当KMO值越大接近于1时, 说明数据在提取共同因素时的效果会显著。根据一般观点, 当KMO值大于化8时, 则表示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强, 说明数据适合做主成分分析;当KMO值小于0.5时, 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弱。

最终得出数据KMO>0.8, 各个数据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 (如表3) 。

(三) 相关分析

结合SPSS中的相应工具, 将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对其进行描述统计, 以便得出各个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数据分析结果显示, 变量均值在3.2293-4.0674之间分布, 标准差在0.57674-0.90483之间分布, 样本分布集中且离散状态良好, 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经由SPSS的分析, 本研究因变量与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 (P值) 如表4所示:

数据显示,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呈正相关, 而与信息价值性呈负相关。数据分析结果与假设不一致, 因此对模型进行修正, 去掉服务移动性这一因素。

(四) 结构模型分析

在相关分析结果的基础上,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宄思路, 深层次分析各变量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 进而实现对模型的全面验证。模型结构见表5:

由表可知, 在检验结果中, 变量社群影响与接受行为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007, 低于最低标准, 可见二者之间关系并不显著, 其假设也并不成立。除此之, 外其他假设均成立。本次研究的假设最终结果如下所示:

五、结论与建议

除去H5、H8没有通过检验外, 其它的假设都通过了检验。本文在通过实证调研证明:努力预期、效能期望、残残障类型、信息素养、便利条件和信息价值性与用户移动图书馆接受行为显著相关;与社群影响和信息价值性无显著影响。原因在于信息价值性对于残障人士作用并不大, 残障人士真正需要的是信息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而社群影响主要是由于移动信息服务在图书馆残障用户中的使用范围并不广, 福射范围也不大, 因此亲身体验便利条件相关因素的机会不多, 再加上目前图书馆提供的移动信息服务系统较为完善, 因此便利条件因素并没有过多的影响残障用户的选择意愿。因此结合数据结论总结如下建议:

(一) 增强服务理念, 创新服务模式

图书馆与残障用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尤为重要, 残障用户不会主动提供反馈意见, 因此图书馆需要对使用者的使用中、得进行挖掘, 才能设计具有良好残障用户体验的服务系统, 提高残障用户努力预期与效能期望, 赢得所有使用者的信任, 最终才能够増强残障用户使用意愿的持久性。

(二) 注重残障体验, 保证服务安全

考虑到移动设备的特点, 目前残障用户的移动设备多为智能手机, 图书馆在开发移动信息服务客户端和网页的时候应该要考虑到移动设备的屏幕大小, 相关网页及软件的设计要简洁大方而不失美观, 导航要清晰明了, 符合用户检索习惯, 同时软件的设计也要符合残障用户类型区分的标准。

摘要:本次研究在了解武汉市残障人士特征基础之上,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并结合残障人士移动图书馆接受行为特点构建残障人士移动图书馆接受行为模型, 提出要增强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注重残障体验保证服务安全和完善残障需求丰富服务内容三大建议。

关键词:UTAUT,移动图书馆,残障用户,行为接受

参考文献

[1] 刘思杭.基于UTAUT的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用户使用意愿研究[D].黑龙江大学, 2018.

[2] 陈鹤阳, 谭宏利.基于UTAUT和TTF模型的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研究[J].现代情报, 2018, 38 (01) :60-68.

[3] 明均仁, 张俊, 杨艳妮, 陈康丽.基于UTAUT的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模型及实证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17, 37 (06) :70-77.

[4] 李慧.基于UTAUT模型的移动图书馆高校学生采纳意愿分析[J].情报探索, 2016 (01) :98-102.

[5] 王伟赟, 侯茂文.基于UTAUT的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意愿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5 (04) :51-5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总监理工程师从业素质对监理工作的影响下一篇:开展“四联四共”增强大学科技园基层党组织活力——以北农大学科技园直属党支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