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采中油井防蜡技术综述

2022-09-13

1 概述

在油井生产过程中, 对于溶有一定量的原油, 在开采过程中, 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和气体的析出, 溶解在油气中的石蜡便以结晶体的形式析出、变大聚集并沉积在油管壁等固相的表面上, 这时即出现所谓的结蜡现象。这使得油井结蜡成为油藏开采的一个突出矛盾, 油井结蜡的危害有多方面, 一方面影响着流体 (在开采中主要指油气) 举升的过流断面, 增加了油井生产过程中的流动阻力, 另一个方面就是影响了油井生产中抽油设备的正常运转, 造成油井停产或者产量降低的情况。如何防治?如何清蜡?成为主要的解决难题。本文将对油田开采中的油井结蜡进行一个分析。

2 影响结蜡的主要因素[1]

2.1 原油的性质及含蜡量

原油的性质及含蜡量是造成原油结蜡的一个内在因素, 原油中的含蜡量越高, 则油井在生产中就越容易结蜡。而原油中的轻质馏分越多, 则越容易结蜡, 蜡体不易析出。很多室内试验表明, 如果在含蜡量相同的前提下, 原油中的轻质成分越少, 越不容易结蜡, 则蜡很易析出。

2.2 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

原油中的胶质为一种表面活性物质, 它可以吸附在石蜡结晶的表面上而组织蜡结晶变大;而原油中的沥青质是胶质的进一步聚合物, 它对石蜡的结晶体起到的作用是分散作用, 这是对油井的防蜡和清蜡有利的一面。而由于原油中胶质和沥青质的存在, 使得蜡在油管内壁上的沉积强度变大, 从而不易被原油冲走, 这就是对油井防蜡和清蜡有弊的一面。因此, 我们认为原油中胶质和沥青质的存在对原油防蜡和清蜡是有利有弊的。

2.3 压力和溶解气油比

从压力和溶解气油比对蜡的初始结晶温度的关系曲线中可以看出, 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 当压力高于油层油的饱和压力时, 随着压力的降低, 原油不会脱气, 则蜡的初始结晶温度会随着压力的降低而降低, 即从B到A;反之, 当压力低于油层油的饱和压力时, 则蜡的初始结晶温度会随着压力的降低而升高, 即从A到C。 (如图1所示)

2.4 原油中的水和机械杂质

原油中的水和机械杂质对油井结蜡的影响最小, 当油井的含水量上升时, 油井的结蜡程度会有所减轻。

2.5 液流速度、管壁粗糙度及表面性质

目前油井生产中的油管内壁的管材不同, 不同的管材使得结蜡量也不同。油田生产的实践证明, 油管内壁越光滑越不容易结蜡, 且油管内壁表面的亲水性越强也越不容易结蜡。

3 油井的防蜡方法

要对油井结蜡现象进行治理, 首先必须全面的了解造成油井出蜡的主要因素, 所谓“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就是这个道理。前面对于油井出蜡的原因已经进行了总结, 而且经过多年的室内研究, 影响结蜡的因素科研人员已经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油井防蜡的方法主要要从三方面下手:首先是防止蜡晶的析出;其次是抑制石蜡结晶的聚集;最后是创造不利于石蜡沉积的条件。具体的操作方法[2]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油管内衬和涂层防蜡

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就是在油管内衬做涂层, 为了改变油管内壁的润滑性, 使油管内壁表面越光滑越润湿, 则蜡就不容易在内壁聚集。

3.2 化学防蜡

这种方法就是在油井的生产管柱内加入液体的化学防蜡剂, 防蜡剂在生产管柱内溶解后达到防蜡的效果。

3.3 磁防蜡技术

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原油在强磁防蜡器的作用下, 使得石蜡分子在磁场的作用下抑制蜡体的结晶聚集, 另外还能使蜡体变软, 从而易于清蜡。

3.4 微生物防蜡技术

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微生物主动向石蜡、碳氢化合物等方向游动, 将原油中饱和碳氢化合物、胶质沥青质降解, 降低原油中的含蜡量, 从而抑制石蜡的沉积。

摘要:伴随着石油行业的极速发展以及我国对石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 而且针对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的问题, 各个油田对于砂岩油藏的开采不断加大。但由于油藏的地下状况较复杂, 而对于溶有一定量石蜡的原油, 在开采过程中, 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和气体的析出, 就会出现油井开采过程中的结蜡现象。油井结蜡后会堵塞出油层, 降低油井产量, 同时也会增大油井负荷, 造成生产事故。如何解决这种问题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油井结蜡,结蜡危害,结蜡因素,防蜡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清兵, 白会来.浅谈清防蜡工艺技术的应用[J].中国化工贸易, 2013 (8) :42-42.

[2] 郭文才.三种新清蜡防蜡方法[J].石油石化节能, 1989 (1) :8-1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助推文化通许建设下一篇:4种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学经济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