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2022-07-29

第一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案

第一周

一.走进社会科学

1.1社会科学概述

社会科学的内涵及形成

社会科学市中心以人类的经济活动 政治活动 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归路的科学。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对社会的认识形成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形成远远迟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是欧洲社会大变革的产物,是工业话、城市化的产物,是近代西方自然科学与技术变革兴起与迅速发展的产物。机器大工业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欧洲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也是社会科学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阐明社会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本质 第二:揭示社会各种现象发生发展的旋律

第三:探索社会活动的特殊形式——文化 科学活动

第四:研究社会中人的自身状况

新兴科学包括“三论”(系统论 控制论 信息论) 公共关系学 领导学 科科学学 情报学 行为等等。

社会科学的作用

第一:社会科学对促进物质和精神产生的作用 第二:社会科学在确立人的价值观上的作用 第三:社会科学在国家决策中的作用

第四:社会科学在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方面的作用

1.2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学号社会科学知识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如何学好社会科学知识 第一: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第二:联系实际进行学习 第三:课内课外相结合 第四:身体力行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社会科学的知识的重要性 第一:新时代要求人与自然 社会 他人 和谐相处

第二:学前教育的目标和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社会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自由通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 不断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 才能够使自己更好的胜任学前教育工作

1.3社会科学与生人的价值

人生的目的与意义

所谓人生目的 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活动或者行为的对象性的自觉意识 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人生所追求的目标 是人们为改造客观世界所呀的结果 人生目的决定着人生的根本方面 根本态度 人生价值的实现 正确的 积极人生观

所谓的人生态度 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引导下通过生活实践和自身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

所谓的人生价值 是指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和社会对他的评价和认可 是人生对满足社会 他人和自身需要所具有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要实现人生的价值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共产主义人生价值目标

第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人的素质 是创造人生价值的必要手段

第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 是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条件 人的存在方式和使命

社会是人的活动本身 也是人有目的的性活动的产物 人在历史性的活动中创造了社会 同时也创造了人本身 人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也创造; 社会的交往关系

实践的基本特征是 客观性 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社会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三种: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科学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得以存在的前提 人与人的友好相处是人类得以存在的关键

人与社会的融合关系是人类存在的核心内容

人与科学实验的关系是人得以存在的保障

职业高中的学生什么的历史使命?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称为一个道德高上的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人类自制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是自己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1.4社会科学与人格培养 人格美的内涵

健全人格可以理解为道德人格、美的人格,它包含了对人格真善美的要求。所谓健全人格就是能够促使人发展的的人格,是认识(知)、感情(情)、意志(意)三方面高度平衡发展的结果。而人格没就是健全人格表现出魅力,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具有较高的认识判断能力,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鱼油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意志坚强,能根据一定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有效的调控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较强的自制力和适应能力。人格美的内涵,是以个体的发展为核心的,具体而言大致包含以下基本

(一)自信

一是相信自己肯定具有某种才能;二是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实现这种才能的途经;三是坚信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力可以改变客观事物和环境,即俗话说的“事在人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自信是成功的起点。

(二)独立自尊

独立人格应有以下特点:

一是坚定的道德信念和明确的是非标准,不符合他人说长道短。 二是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能自己主宰自己,不依附于任何人。 三是不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做人的基本原则。

(三)追求个性自由

追求个性自由常常和周围环境发生冲突。当个性自由与社会、他人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应有一个基本原则,即任何人的个性自由均不能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每个人都有追求个性自由的权利,在这方面人人平等。同时,在实现自己的个性自由时,不能妨碍他人的个性自由。

(四)创造与进取

(五)顽强的意志

意志表现为持久力和忍耐力两个方面。

(六)宽容、豁达、幽默

宽容、豁达的人格特点,在当代显得更为重要。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风云变幻的市场行情、复杂的人际关系、多元的价值观。如果没有较大的心理空间和承受能力,缺乏派遣化解消极情绪的有效心理机制,就会导致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崩溃。只有养成健全的人格种种人生难题。

(七)自我调控能力强

要有刚的一面,又要有柔的一面。

(八)强力的社会责任感

一个人格健全者,对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有明确的认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不矛盾,在为真理、正义和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过程中,个人的才能与个性也能得以充分展示。尽管有时需要牺牲一些个人利益,甚至献出生命,但总的说来,为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努力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个性和才能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人格美的形成

人格的形成,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人格最终的形成是外观教育与自身修养相结合的产物。

(一) 外部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人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群体生活。家庭、学校、社会是人生经历的三个主要环境。在这三个环境中受到什么样的熏陶和教育,往往对人格的形成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教育对人格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一生下来,就是社会的成员,直接或间接地受社会的影响。

(二) 人格的自我修养

除了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外,还需要坚持进行自我教育与培养。

人格的自我教育要从知、意、情三方面进行。人格培养的首要问题是提高认知能力。认知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要靠间接知识的积累,即读书明理;另一方面要靠社会实践中直接经验的积累和观察、分析、判断能力的提高。

意志的磨练是人格自我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有两种途径:一是生活的磨炼、二是自己锻炼。

情感是人格不可缺少的部分。认知和意志如果没有美好情感的配合,就会形成冷酷、自私、专横的人格,使人变成极端的功利主义者、实用主义者、没人情味的智能机器人。人格的培养离不开健康、美好的情感。自然、社会、艺术的美,能陶冶人的情感,激发人对真善美的向往。在人格的自我培养中,要主动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体会返璞归真的境界与感受;自觉向诚挚、热情、善良的人们靠拢,接受他们的精神熏陶;积极阅读、欣赏人类的优秀艺术品。用美来提升自己的情操,塑造自己的灵魂。

作业:社会科学的内涵?

第二周 第二单元 政治制度史

2.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至情操的政治制度 夏朝:公元前21世纪—前17世纪 商朝: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 周朝:公元前1046年—前221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一)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此自称“始皇帝”。他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总揽全国军政一切大权。第二,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辅佐皇帝处理全国军政要处。“三公”之下还有“九卿”。实行郡县制。郡下设县。

秦朝是中卫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为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又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开通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修筑抵御匈奴的长城,进行大规模的移民。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公元前202年—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 隋朝:281—618年 唐朝:618——907年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

(一) 中央制度的演变 “汉承秦制”,西汉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皇帝与丞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与是西汉武帝起用布衣为相,并加强尚书令等人权力,以分解相权。到东汉光武帝时,进一步夺“三公”权力,扩大尚书台权力,气势大权由皇帝总揽。 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史 户 礼 兵 邢 共六部 这样 三生六部制的关系本制被确立了 此后 历朝基本用这种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度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宋初 实行分封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 下令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所有子弟 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 不就 王国威胁就解除了 这就是著名的“推恩令”

汉武帝后期 未为监察的地方 派刺史代表中央出行 到东汉 刺史权力暗中扩大 演变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称“州牧” 于是 地方行政区划也变为“州 郡 县 ”三级

隋唐只建州 县两级制 到唐后期 地方军阵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 权力越来越大发 最终导致了唐灭亡

北宋初年 宋太祖分解节度使权以收归中央 设文官做知州 管理行政 令牌运使管理地方财政悦收 直接上级中央 又派通判监察地方 中央集权加强了

元朝在地方实行省制度 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 蒙古贵族担任 行省之下 分别为路 府 州县 管理 行省制度的创立 是中国古代地方在行政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1368------1644年 清朝:1636------1912年 一.废丞相 设内阁 明清两朝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 明太祖于1380年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以六部分管理全国政务 直接对皇帝负责 他规定 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君主专制的顶峰

八旗旗主“共治国事”后发展成为仪征王大臣会议

倘熙亲征后中区结构一分为三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方书房 三足鼎立 互相制约 最后集权于皇帝 正时 有设军机处 军机大臣拟写命令 经皇帝审批后 在送达给中央各部地方官员去执行 后相集撤销南书房嘿内阁 全国均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

2.2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0 0

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1---1945年 日本侵华战争

人洪秀全 将西方基督教教义 中国思想和农门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教”从1851到1864年

1853年太平天国《天朝田庙制度》 但是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 实现平均社会财富

这是脱离社会实际的空想

戊戌变法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 康有为 梁启超 同等人 实行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公商业 文化上学西方等主张 1898年 维新派联合光发动了《百日维新》 但是由于以慈善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太强大 发动了 “戊戌政变”是这场资产阶级改良失败

一. 三民主义

二.1894年 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明朝专制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奋斗目标 1905年 在孙中山推动下 各革命团体在日本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同盟会 提出了 “恢复中华(民族) 创立民国(民权) 平均地权(民生)” 的口号 主张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进行政治 革命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保障人民的生活主义

革命:变革天命 1912年2月清帝退位 2.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成立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了 这一年是农历幸亥年 因此成为“幸亥革命” 到11月 全国10多个省宣布独立 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1912年1月1日各省代表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成立了中华民国去、临时政府 定都南京 改用公历 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为民国元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步资产阶级祝宪法 但革命成果被袁凯窃取

新民主主义革命

1.1919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 德国战败 英法等列强无视中国政府的正义要求 无理决定 将德国在山东特权交给日本 5月4日北京大学等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 打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标语 要求惩办卖国贼 此次运动史称“四五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诞生 “四五运动”后 大批青年以俄为师 开始接受马列主义 1920年初 各地共产党主义小组纷纷建立 1921 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海上举行 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张国焘 毛泽东 刘仁静等人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1922年7月中共“大二召开 ”

三.国民大革命

1924年 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 国共实现了第一次

国民党革命的运动兴起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192年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陆军官学校 简称“黄埔军校” 1925年 孙中山先生逝世

逐渐觉醒的中国人阶级 资产阶级 和学生联合翻起了反帝爱国的运动

四.1927年 中国共产打动了“八一”南昌起义 打响了中国共产主义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

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1931年 日本发动武装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7年7月7日人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

1945年夏 国民党对中原等等 解放区发动了进攻 解放站爆发了 到1949年4月 渡江站设打响后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的国民政府彻底摧毁

作业: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

第三周

2.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949年3月23日上午 毛泽东与中国中央机关前往北平。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共同纲领”还规定了国家各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它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大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代表对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1954年宪法规定,1959年和1964年相继召开二届人大和三届人大。

(三)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治的践踏

20世纪50年代,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到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已经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为此,他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1967年1月,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等合谋非法夺取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二)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宪法做了明确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审议和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项,选举和决定各级政权的领导成员,行驶对各级政府和法院、检察院的监督权利。人民代表必须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

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立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国家还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里民主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到2004年年底,全国成立了内蒙古、广西、新疆、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 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二)香港、澳门回归 1987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年4月中匍两国签署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正式回复行使主权。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祖国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在此共识上,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汪辜会谈”。1995年,江泽民为推动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2.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的民族思想、古罗马的法治思想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奥运圣火就诞生在希腊,“法西斯”一次发端于古罗马。奥运精神中释放的“重在参与”的理想已为世界人民所认同。 古代希腊的民族制度 “木马计” 罗马的法制建设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共和国的执政官有很大的权力,他们出行时有12名扈从跟随,扈从肩上扛着象征权力的棍束和斧头,叫“法西斯”。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共和国的“元首”,独揽大权,实际上称为皇帝。从此,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罗马法是罗马的政治制度发展的程碑。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由贵族组成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在12块铜表上,称为《十二铜表法》。 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婚姻中妇女的地位得到相应的保障。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最高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2.5欧美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确定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这场没血的宫廷政变在英国历史上称作“光荣革命”

(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内阁制

为了限制新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过往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不经一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再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这样,过往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开始在英国确立起来。

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平民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787年,来自北美各州的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习惯上称为7987年宪法。将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国家立法权归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部分组成。参议员由各州一会选出两名,任期为6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1/3,体现出“州权平等”的原则。参议院议长由副总统担任。众议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人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任期2年。法律需经过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方可生效。只有国会拥有宣战权。行政官员任命、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必须得到参议院的批准,方可生效。宪法还规定,在职的美国联邦政府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

1787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各州先选出于本州出席国会议员人数相等的选举人,再由他们组成选举团选举总统。总统权力很大,他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以行使独裁大权。总统任期最多两届,每届四年。总统制是美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故称为总统共和制,或简称总统制。

根据宪法,美国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除非读职,终身任职。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一)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六十余年间,法国尝试了君主立宪政体和共和制政体。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政权在两者之间反复易手,出现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知道1875年,国民议会才以一票微弱的优势,通过法案,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度。

1875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职7年,可连任连选,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议会。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议会。众议院由普选产生,众议院议员任期4年;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代表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9年,每3年改选其中的1/3.总统和参议院有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二)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法

在“铁血宰相”卑斯麦的领导下,经过三次王朝战争,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终于建立起来了。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他由皇帝任命。内阁中的各大臣们并非各部首脑,知识宰相的助手。联邦议会相当于上议院,议长由宰相担当。它的代表不经选举,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他们均来自保守贵族和大资产阶级。未经联邦议会同意,任何法律均无效。帝国议会实际是下议院,参议政权力较小。

2.6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实践

(一)《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842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1867年,在伦敦成立了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

(二)巴黎公社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此期间,为了保卫巴黎,巴黎人民组织了民国自卫军。资产阶级掌握的临时政府同德国签署了割地赔款的条约,并决定武力解决人民的武装。1871年3月18日凌晨,巴黎警钟长鸣,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开始了。巴黎人民赶走了临时的政府。3月28日,在巴黎公社正式宣告建立。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917年二月革命,仅用几天的时间就推翻了统治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控制的临时政府没有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同年7月工人和士兵示威游行遭临时政府武装镇压,“七月事件”的鲜血使布尔什维克党在8月的会议上通过了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的决议。11月6日,列宁亲自领导起义。7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突然发出震耳欲聋的炮声,这是进攻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的信号。

十月革命的胜利,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了现实。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一) 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基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得以巩固。到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为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政治基础。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为新中国建设赢得了和平的环境。

(二)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宪法的制度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由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改造。

(三)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

从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发展。

作业:四人帮是哪几位?

第四周 第三单元 经济发展史

3.1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一)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二) 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三) 土地制度的演变

(四) 小农经济模式

小农经济也称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主要有三种经营形态

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军事武器或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供民间消费;

家庭手工业:农户法副业,主要用于自己消费和纳赋税。

(一) 高超的冶金技术

代表作品有商朝的四羊方尊等。

(二)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中国是世界最早发明的国家。景德镇瓷窑,到元代发展称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以生产青花瓷闻名。

(三)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古代西方一直称中国为“塞里斯”,就是“丝国”的意思。苏州的杭州是最著名的。 中国古代的商业

(一) 商人的出现和商业兴起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因此将买卖人称为“商人”。

(二) 宋元商业的繁荣

北宋时,益州开始发行“交子”即世界上最早的软币。元朝实现国家的空前统一,疏通大运河,开辟了海运,大都称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三) 明清的徽商和晋商

明清时期,其中实力最强的徽商和晋商。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一)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明代中后期,在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

(二)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这主要是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

3.2近代中国经济构成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一) 自然经济的解体

1840年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外国人的棉纱大量涌入东南沿海地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的“织”与“耕”分离。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中国逐渐不错了外国商品输入的市场。

(二) 洋务运动

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这部分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运动又打出“求富”的旗号。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19世纪中期起,洋务派逐步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为适应需要洋务派还创办了京师通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他们主要分布住在东南沿海地区。 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到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把“振兴实业”,提倡“实业救国”论。

(二) 民族工作的短暂春天

民国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以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最快。纺织业的分布,也由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地区,变为上海、天津、武汉三大中心。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如张謇、周家熙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三)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很快就实现全国的形式上统一。

(四) 民族工作的萎缩

3.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949-1952年 恢复经济时期

1953-1956年 社会主义公有制全面确立

1956-1966年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探索前进时期 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76年-改革开放时期

(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953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 探索与失误

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励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最终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明确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978年

(二) 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1984年后,以城市为重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所有制改革方面,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全国全面展开。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诞生了。

3.4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绳子抢掠国境商旅。因此,西欧人开始探索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到好望角,为以后开辟到达亚洲的航路奠定了基础。1492年起,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1519年-1521年,西班牙王室支持的另一位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路队,沿海伦布开辟的航路,到达南美洲。然后,绕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6世纪时,荷兰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地区。拥有庞大的舰队,号称“海上马车夫”

(二)日不落帝国

英国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入海外贸易竞争。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和荷兰一样,英国也组织了垄断性贸易公司,其中以东印度公司最为著名。殖民势力遍布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逐渐成为自诩的“日不落”殖民帝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三)市场的拓展

为了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欧洲殖民者在非洲掳掠大批黑人,贩卖为奴隶,这种黑奴贸易从15世纪至19世纪,持续近400年。 两次工业革命

(一) 蒸汽时代的来临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一中一次能放出多根纱线的“珍妮机”。英国人瓦特经过多年的钻研,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1785年正式在工厂投入使用。人们因此把第一次工业革命称为“蒸汽时代”。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用蒸汽机驱动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从此,交通运输也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

(二)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三)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灯、电车、电话和电影放映机等众多的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由此进入了“电气时代”。

(四) 垄断组织的出现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重工业取代轻纺丁业在工业中占主导地位。典型的如“托拉斯”(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 先进的物质条件。特别是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大大缩短了远洋航海的距离。电报、电话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更加健康。 作业: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形态?

第五周

3.5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一)“大萧条来临

1929年10月下旬,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票狂跌。股票持有者疯狂地抛售股票,股市崩溃。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代来临了。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美国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大国,这场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资本主义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劫难逃。 罗斯福新政

(一)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1933年,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他推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拆正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二) 罗斯福新政的意义

“新政”使美国避免像德、日、意等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使社会弱势群体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美国经济逐步进入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或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①美、英、法、德、日等国普遍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②资本主义发展的另一个变化是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

③第三个变化是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美国出现的“新经济”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变化 3.6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英、法、美、日等国派军进攻苏维埃政权,扶植苏俄国内的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叛乱。苏俄进入了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一面组建红军,一面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这些措施由于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一) 新危机

(二) 指明道路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标志着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1922年,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外高加索联邦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斯大林模式”

(一) 优先发展重工业

1924年1月列宁逝世。随着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苏联的经济政策也逐渐发生了变化。1925年,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7年,实行农业集体化

(二)“斯大林模式”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 赫鲁晓夫的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

(二)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1964年阶梯赫鲁晓夫上台的勃列日涅夫,继续推进改革。在政治方面,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在经济体制方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1975年以后,进入停滞时期。

(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影响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他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了政治领域。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苏共党组织瓦解。12月21日,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共同签署了建立“独联体”的《阿拉木图宣言》,苏联解体。经历74年历史的苏维埃政权不复存在。

3.7经济全球化趋势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协定》:美金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英、法、中等44个国家举行了联合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据此,第二年,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

这两个国际金融机构的总部都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拥有1/5的投票权。这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947年,在美国一再建议下,联合国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法》。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它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 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 欧洲联盟的建立

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组织三大区域集团。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标志西欧国家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195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签订了《罗马条约》,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1965年,六国又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三个共同体机构合并,同城欧洲共同体。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欧洲联盟正式建立。1999年元旦,欧元正式启动,2007年,欧盟增至27国。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88年,美国和加拿大签订了《美甲自由贸易协定》,墨西哥后加入进来,就商品、劳务、金融、投资等自由化作了明确规定。1994年元旦,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三)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1989年,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新加坡等12国在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一) 共用一个规则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从关税贸易总协定发展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到2011年年底公有156个成员,它为世界各国制定了统一的、有约束力的国际经济规则。

(二) 中国与世界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中国开始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艰难历程,知道2001年才正式加入。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作业: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第六周 第四单元

4.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

从“百家争鸣”到儒家形成

(一) 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有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

(二) 孔子及儒学的勃兴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出生于鲁国。优秀者72人,称为“七十二贤人”。孔子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六中教本,后人统称为“六经”。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三)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

战国时期如家的代表主要有孟子和荀子。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为“仁政”。荀子是战国末期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生活在西汉,董仲舒提出“春秋一大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天人感应”。 董仲舒还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钢”、“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宋明理学

(一) 程朱理学

北宋时期的儒家代表是程颢、程颐兄弟,号称“二程”。他们建立了理学。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二程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源,认为“人伦者,天理也”。

朱熹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家思想家,他进一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二) 王守仁心学

明朝中期的王守仁挣脱理学的束缚,宣扬“心”学,“心即是理也”。他主张要“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人之父”。 明清进步思想家

(一)“离经叛道”的李贽

明朝后期的李贽,用于破除对孔子的迷信,认为时代变了,就不能再拿孔子过去的话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三) 三大进步思想家

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构建起新的思想体系,反对重农抑商,主张“经世致用”,即研究学术要为显示所用,反对君主专制。王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是客”的崭新思想命题。顾炎武反对道学的空疏浮泛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则主张物资是第一性的。

4.2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文化

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一) 四大发明变世界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二) 十进位制和割圆术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被称为“科学之王”。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一是逢时进一。后世称这个定数为圆周率。

(三) 赤道坐标和浑仪

中国古代测定天体位置的仪器叫浑仪,是世界上最早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四) 人工选种和杂交育种

(五) 体系完备的中医

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

(六) 建筑和造船及航海

古代中国建筑主要用砖瓦木料,著名的建筑有万里长城、赵州石桥、明清皇宫和陵墓。中国古代造船业和航海业也领先于世界。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所乘的宝船和运用的航海技术,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 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

(一) 辉煌灿烂的文学

西周至春秋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间的语言的精华,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到汉代流行一种新的文学体裁,称为“赋”。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代,各种诗体也臻于完备。李白、杜甫是盛唐诗坛最具光彩的双子星座。宋代主要文学形式是“词”。苏轼与幸弃疾为豪放派代表;柳永、李清照为婉约派代表。到了元代,散曲与杂剧合称为元曲。

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是《窦娥冤》此外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等。

乾隆年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剧种,称为京剧,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

明清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四部长篇小说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二) 充满魅力的书画

按照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发展演变。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宋代张泽瑞的《清明上河图》,元代王冕的《墨梅》,清代郑燮的《墨竹》等作品,既有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又体现出高远的精神境界。

4.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他们是—魏源、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毛泽东…..

(一) 开眼看世界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和张之洞未收的洋务派开始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用”,是以中国的钢常理学作为建设国家、社会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改造国家、社会。

(三) 维新变法思想

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代表人物有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他们主张变革政治制度,设立议会制度。认为推行君主立宪制度就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理想,他们还主张发展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时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标志戊戌变法开始。可是,新政治推行了103天,因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而失败了。

(一)《新青年》的诞生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新文化运动兴起。

(二)“德先生和“赛先生”

德先生即“民主”赛先生即“科学”。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是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三)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

在中国,第一位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1918年。

(四) 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潮流。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也都在这是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俄为师”,探索无产阶级救国之路。

1920年春,他们开始酝酿组织工人阶级的政党。同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随后,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知道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4.4 20世界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

1894年,孙中山组织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8月,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即“三民主义”

(二) 从思想论战到“临时约法”

1912年春,孙中山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 旧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毛泽东思想

(一) 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建党后,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

(二)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及影响

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规定中国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他还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同年,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成立以后,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报告。 两个凡是的方针,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一) 伟大转折的宣言书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支持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1978年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

(三)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从理论上作出新回答。“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并形成体系。 1992年秋召开的当的十四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了新的科学概括。1997年,当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简介的科学的概念,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郑重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

4.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中国科技—“两弹一星”直入云霄;中国文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教育—从小到大,迅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 科技战略的发展

(二) 从“两弹一星”到载入航天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 1970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2003年10月15日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神州5号)。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着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再次飞上太空。

(三)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做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一) 春天的信息

(二) 春天的硕果

(三) 历史的教训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 开创基业

1949年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经验,借助苏联经验”。

(二) 探索道路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科教兴国”的战略。

同时,邓小平又对教育改革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三) 迎接挑战

1993年,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即面向21世纪,在全国重点办好100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

作业:四大发明是哪几个?

第七周

4.6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 文艺复兴

14、15世纪时,意大利出现了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市,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顺应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开始创造一种新文化。这场运动因为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因而被人们称为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首先在文艺艺术领域表现出来。意大利的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恨。薄伽丘的小说《十日谈》。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被称为“艺术三杰。”

从文学艺术领域发展到自然科学领域,当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一)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的兴起

(一) 理性时代的到来

(二) 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伟大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议的领袖。他称天主教教士为“恶棍”。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驶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分属议会和法院;三权分立,彼此制衡,防止腐败。他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卢俊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杰出的思想家,《社会契约论》是他的主要著作,他使“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思想广泛流传。

(三) 启蒙运动的发展

4.7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 经典力学的建立

16世纪末17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对物理学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他发现了落体定律,并确定了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两个新概念。1687年牛顿发表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二) 相对论和量子论

19世纪,科学飞速发展,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打破了绝对时空观。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的产生 蒸汽和电的革命

(一) 整齐时代到来

18世界60年代,瓦特经过仔细研究,发现早期蒸汽机热量浪费大的问题所在,研制出了新的蒸汽机。

(二) 电气时代

1867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实际可用的大功率发电机。不久,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美国的爱迪生是著名的电器发明家,他一生有1300多项发明,但最有影响的是电灯的发明。 互联网络与信息化社会

(一) 互联网诞生

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二) 知识经济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得到全面发展,当时美国率先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

(三) 面临问题

4.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繁荣

雨果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还有大仲马,他的代表作《基督山恩仇记》。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海涅,他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

(一) 浪漫主义文学

(二) 现代主义文学 法国出现了巴尔扎克、司汤达和莫泊桑等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

(三)20世纪的西方文学 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和美国德莱赛的《美国的悲剧》美国作家海明威,他的代表作品是《老人与海》。

(四)亚非拉美的文学

泰戈尔是印度一位跨世纪的文学巨匠,他的代表作品是《戈拉》。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 美术的辉煌

(一) 新古代主义美术

19世纪初,法国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法国画家大卫是杰出代表。代表作有《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

(二)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美术

(三) 印像画派

19世纪60年代起,早起印象派画家以法国莫奈为代表。莫奈的代表作有《日出·印象》,印象画派因此画而得名。19世纪末20世纪初,涌现出了荷兰的梵·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印象派代表塞尚以画静物著名,如《樱桃和桃子等》。

(四) 现代主义美术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艺术大师。代表作有《亚威农的少女》和《格尔尼卡》。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

(一)19世纪的音乐

19世纪,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兴起。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被誉为“乐圣”。《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和《合唱交响曲》。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创造出清新流畅、柔肠百转的《小夜曲》等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奥地利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以《蓝色多瑙河》”最为著名。

19世纪,歌剧也取得了辉煌成就。罗西尼的作品旋律优美。威尔第创作了《茶花女》等作品。普契尼代表作有《蝴蝶夫人》和未完成稿《图兰朵》。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作品《卡门》。他的芭蕾舞曲《天鹅湖》、《胡桃夹子》等。

(二)20世纪的音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流行音乐风靡摇滚、蓝调和爵士乐等。摇滚乐“猫王”普莱斯利成为他们的青年偶像。 影视艺术

(一) 电影艺术

19世纪末,法国人米卢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

5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发展了电影构图与剪辑效果,被称为“电影艺术之父”。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拍摄成功有声影片,融对白、音乐、歌唱为一体,电影进入有声 期。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摆设成功。

(二)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1925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机。

作业:文艺复兴的概念?

第八周 第五单元 对外交往

5.1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 开创丝绸之路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试着、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技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西汉末年,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浙江省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

(二) 与亚欧的往来

东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与西汉往来密切。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两地,丰富了三韩与大秦(罗马帝国)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大获其利。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一) 对外交往扩大

(二) 与亚飞欧的往来

双方交往突出的代表有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高僧鉴真等。 在中印文化交流中,高僧玄奘和义净起了重要作用。 在中亚和西亚,隋朝时,和波斯已互谴使节。 宋元的对外经济交往

(一) 政府的重视

北宋政府在广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征收商税。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

(二) 旅行家的往来

宋元时期,中国同欧洲.非洲国家也有人员交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到大都。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 继续主动开放

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洪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二) 抗击外来侵略

元末明初,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经过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被称之为倭寇。明朝派年轻将领威继光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后来,他与另一位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重创倭寇。到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名族英雄威继光永载史册。

1553年,葡萄牙移民者通过行贿等手段,接租澳门为咱居贸易地。后来,他们又擅自筑城.设置“自治”机构,任命官吏、派驻军队,强行租占澳门。

明末,荷兰移民侵占我国台湾。清初1661年,郑成功率战舰三百多艘,在台湾登陆,打败荷兰移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祖孙三代在台湾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

明清之际,俄国趁清军入关,东北边界空虚,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康熙帝决定自卫反击。1685年和1686年,康熙命令清军两次出击,打败俄军。1689年双方代表在尼布楚正式签订了第一中俄边界条约<布尼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规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5.2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 鸦片战争

面临鸦片泛滥造成的严重危害,从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差禁鸦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英美走私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英国政府问询,决定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英军侵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二)鸦片战火再燃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1856年秋,英国、法国以修约受阻为名再发动侵略战争。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由于英法等国不满足既往侵略权益。1859年6月,英法联军对大口炮台再次发动袭击。1860年侵略联军疯狂洗劫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北京条约》。 俄国以“调停”有功有名,强迫清政府与俄国签约《北京条约》,至19世纪80年代俄国共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三)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7月,日本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运送清军的船只,挑起战端。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军签订《马关条约》。

(四)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为救亡图存,山东等地农民发动了义和团运动,打起“扶清灭洋”的旗号。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匈八国侵略联军,借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封建社会。

日军的滔天罪行

1937年12月,日军进行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超过30万人被害。

(一)抗战

1937年7月7日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发动“卢沟桥事变 ”

(二) 抗战的胜利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进行了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1945年8月15日,在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5.3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一边倒”,即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三) 步入世界外加舞台

打开外交新局面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联合国 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1971年4月,中国政府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同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8年年底,中美发表了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建交公报》,1972年,田中角蓉出任日本首相后,明智地采取了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方针。1973年年初,中日两国或派大使。这样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的外加

(一) 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

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

(二) 开展已联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三) 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非正式会议。

1998年成功地举行了“中国—欧盟”领导人会语

5.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一)巴黎和会

1919年1月,作为战胜一方的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合约,并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会议,历史上称“巴黎和会”。 1919年6月,协和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合约》

(二)国际联盟的成立

根据和约定规定,1920年1月成立了国际联盟,总部在日内瓦 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代表在华盛顿会议上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5.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

两级格局的形成

(一) 美国的冷战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敌对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这就是所谓的“冷战”。

苏联和东欧国家,美国还组织军事集团。1949年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简约北约。

(二)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俄威胁,为了稳定东欧,使东欧国家进一步团结在苏联周围,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1955年,正式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约 华约。

(三)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主要半岛的北部和南部。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四) 东欧剧变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局势发生激烈动荡。

(五) 苏联解体 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1991年8月“八一九”事件爆发了。1991年年底,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哈萨克的阿拉木图签署文件,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世界走向多计划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西欧六国在罗马又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西欧六国建立了三个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二) 迅速崛起的日本

(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统尼赫鲁举行会谈,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菜德举行。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

(四) 多极化趋势

作业:丝绸之路的概念?

第九周

第六单元 地理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利用

6.1宇宙资源的利用和宇宙环境保护

宇宙探索的发展 1957年 10月,苏联用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 宇宙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1 空间资源 2太阳能资源3矿产资源

6.2气候资源

人类利用的气候资源是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 气候资源有不同与其他自然资源的某些特点。1气候资源的普遍存在性。2气候纸团的数值特征性。3气候资源是一种变化,有较大的变率。

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 气候资源与农业

(二) 气候资源与建筑 1日照与街道方位.2风于城市规划

(三) 气候资源与交通

6.3大气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气体,会增加大气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的能力,使气温升高

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生产重大影响。首先变暖会引起海面上升。这一方面,因极地增温强烈,会照成部分的降水和干湿就状况的变化,而进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的结构变化

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臭氧层一旦遭到破坏,射向地面的过多的紫外线辐射就给损害人体免疫能力,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病危害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生存。

造成平流层臭氧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在使用冰箱,冰柜,空调时释放出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氟氯氢化合物),进入平流层后,通过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

酸雨

(一) 酸雨的危害与防治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所致。二氧化硫排放的90%是由于燃煤引起的。如乏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煤技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二) 中国酸雨的问题

在中国的大气污染重,酸雨和浮尘是最主要的污染。

6.4海洋资源利用

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

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 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

深海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 海底油气的开发 还养它空间利用

可利用的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

作业:气候环境问题有哪些?

第十周

6.5海洋环境保护

(一)海洋环境污染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们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1953-1970年, 九州岛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事件。

(二)海洋生态破坏

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144个沿海国家除了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家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

6.6陆地环境组成

陆地环境的组成

(一) 岩石

(二) 地貌

(三) 陆地水

(四) 生物

(五) 土壤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一)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1) 陆地环境个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二)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6.7陆地自然资源

陆地资源的特点

(一) 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二) 陆地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三) 陆地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四) 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陆地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资基础 陆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

陆地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6.8自然灾害和防御

气象灾害

(一) 台风

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8~11级或以上称为台风;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称为飓风。 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造成。

(二) 暴雨洪涝 (1) 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2) 气流强烈的上升运动

(3) 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三) 干旱

(四) 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这样的冷空气过程称为寒潮。 地质灾害

(一) 地震

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里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二) 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一是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称为活火山;

二是在人类历史以前喷法国,迄今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被称为死火山; 三是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称为休眠火山。

(三) 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崇礼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地质灾害和关联性

(1) 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他们在成因上是由关联的。 (2) 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3)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能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的防御

(1)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2)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灾害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作业:陆地环境的组成有哪几部分?

第十一周 第七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地理环境

7.1农业生产活动与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生产的特点

(一) 地域性

(二) 季节性和周期性 农业的投入和生产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选择

(1)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 (2) 地形。 (3) 土壤。 (4) 市场 (5) 交通运输 (6) 政策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7.2世界农业生产

农业的分类

(一) 按生产对象分类

将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

(二) 按投入多少分类 粗放农业 密集农业

(三) 按产品用途分类 自给农业 商品农业

世界农业发展不平衡

(一)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差异

(二) 发达国家质检农业发展的差异

有些发达国家,由于国土广大。劳动力不足,农业现代化侧重于高度机械化;发达国家由于人多地少,地形复杂,因此农场规模较小,并使得农业现代化只能向生物技术和水利化发祥发展。

(三) 发展中国家之间农业发展的差异 我国农业开发潜力 1.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 因地制宜,全国发展农业 3. 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4. 科技兴农

7.3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世界上的水稻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有一下几方面特点。 (1) 小农经营。

(2)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3) 机械化水平低。农民凭着自己的劳动能够完成农活。 (4) 水利工程量大 (5) 科技水平低 大牧场放牧业

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不适合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畜。

为出金木牛的发展,阿根廷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培育良种牛。 (2)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3) 开辟水源 (4) 种植饲料。 种植园农业

种植园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它广泛分布于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美国的中部有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1) 优越的自然条件 (2) 便利的交通运输 (3) 地广人稀

(4) 高度发达的工业 (5) 先进的科技 混合农业

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将饲养牧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

7.4中国农业生产

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

(一) 自然条件

(1)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中、低纬度地带,光热条件比较优越。可种植各种喜温作物。 (2) 雨量充沛,且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3) 地形类型多样,有利于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

(4) 耕地的质量比较好,但由于农垦历史悠久,耕地后备资源为数不多。

(5) 生物资源种属繁多,品种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许多地方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二) 社会经济条件 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和分布

(一) 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的种类繁多,可分为稻谷、小麦和杂粮三大类。 1. 稻谷

稻谷的原产地之一,也是世界上生产稻谷最多的国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 以秦岭、淮河为界,可分为南方稻谷集中产区和北方稻谷分散产区。 2. 小麦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稻谷的重要粮食作物。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主要以冬小麦为主。 (1) 北方冬小麦区。以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六盘山以东地区。 (2) 南方冬小麦区 (3) 春小麦区。

(二) 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又称技术作物,是除粮食、饲料、绿肥等作物之外的各种农作物的统称,包括纤维。 (1) 棉花

棉花喜温、好光、生长期长的作物,我国有三个主要棉区。

(1) 黄河流域棉区。六盘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其中又以华北平原、淮北平原、汾渭洛河谷地最为集中。

(2) 长江流域棉区。指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以长江及其支流沿岸的河湖平原和滨海平原最为集中。

(3) 西北内陆棉区。指新疆和河西走廊地区,以南疆的阿克苏和吐鲁番盆地最为集中。 2.花生

山东半岛最为集中 3. 油菜籽

油菜是我国第二大油料作物。长江流域为主的广大南方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油菜籽产区。 4. 甘蔗和甜菜

5. 甘蔗和甜菜是我国两种主要的糖料作物。甘蔗是热带、亚热带作物,具有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的特点。甜菜喜温凉气候、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等特性。 我国主要的农业基地

(一) 东北平原农业生产基地

大豆、玉米、高粱和甜菜在我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二) 华北平原农业生产基地

小麦、棉花、花生等喜温。我国小麦、棉花、花生、烤烟等的重要产区。

(三) 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基地 一年两熟。盛产稻谷和淡水鱼

(四)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基地

盛产水稻,甘蔗、蚕丝、热带水果以及淡水水产的重要生产基地。

作业:农业的分类?

第十二周

7.5工业生产活动与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生产活动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等。

(1) 原料指向型工业。 (2) 市场指向型工业。 (3) 动力指向型工业。

(4)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5) 技术指向型工业。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在逐渐加强。 工业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交通运输,因此,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就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了。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7.6世界工业的发展

工业的发展

① 工业革命初期,发生了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出现了棉纺织、钢铁等工业。

② 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生了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出现了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汽车与飞机制造等工业。

③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术产业。20世纪70年代以前,世界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上升。

工业仍然表现出集中分布的特点:就世界而言,工业集中分布在欧洲、北美的少数国家和日本;就国家而言,工业往往集中分布在少数地区或少数城市。 工业布局的主要类型

(一) 资源密集型工业

如采掘工业和一些农产品加工工业

(二) 劳动密集型工业 如纺织、普通服装制作。

(三) 资金密集型工业

如钢铁、化工等工业就属于资金密集型工业。

(四) 技术密集型工业

微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等。 科技革命对工业城市区位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由于蒸汽动力代替了水力,使工厂能远离河流峡谷,在煤、铁产地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形成和发展起一批新的工业城市,使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煤铁复合型”。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内燃机和电力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工业企业仍然属于“煤铁复合型”布局方式,原料缺乏的日本等国出现在沿海地区建立大型工业联合企业的“临海型”布局方式。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知识、技术、清洁的环境和高速交通运输条件。出现“临空型”的工业布局。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的工业中心有:美国西南部的斯坦福工业区(“硅谷”),日本的九州岛(“硅岛”),英国苏格兰电子工业基地,德国南部慕尼黑工业中心。

7.7世界主要的工业区

工业联系

世界主要工业区域

(一) 西欧工业区域

(二) 北美工业区域

美国东北度和加拿大东南部为中心,包括美国和加拿大。

(三) 东亚工业区域

包括日本、朝鲜和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与港澳地区、东盟各国等。

7.8中国的工业生产

我国工业的发展

(一) 工业生产以较高的速度发展

(二) 工业部门比较齐全

(三) 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四) 工业布局更趋合理

(五) 工业结构不断变化 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地带

(一) 沪宁杭工业基地

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南京等工业中心。

(二) 京津唐工业基地

(三)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四) 沿海工业地带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五)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于长江沿岸及其附近,包括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大型工业中心。

(六) 陇海、兰新工业地带

陇海、兰新工业地带包括陇海、兰新铁路沿线及附近的一些工业中心。

作业:工业布局的主要类型?

第十三周 第八单元

人类活动地狱联系的主要方式 8.1人类联系的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 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邮电通信

(一) 邮政通信

主要任务是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

(二) 电信通信

通信的主题要任务是利用头衔点、无线电光等滇池心痛,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 商业

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

8.2世界的交通运输

世界的铁路运输

自1825年英国建成了世界第一条现代营业铁路后,目前世界拥有的铁路总长度已达140多万千米。

世界的公路运输

世界公路里程总长度达2000多万千米,是世界上告诉公路最长的国家,中国高速公路昌都居世界第一。 世界的海洋运输

海洋运输你是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的主要形式。鹿特丹港年屯年吐量达3亿吨以上,是世界第一大港。 世界的内河航运 世界的航空运输

世界最早的民航运输始于20世纪20年代。 世界的管道运输

目前,全世界共有各种管道180多万千米 大陆桥

“大陆桥”是把本大陆东、西两侧的个海上运输,用横亘在陆上具有国际意义的铁路大干线链接起来的交通大动脉。 8.3中国的交通运输 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铁路为骨干,公立为基础,充分发挥水运,包括内河,沿海和远洋航运的作用,积极发展航空托运书,适当发展管道运输。 我国的铁路运输 铁路运营里程达到8.6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二。高速铁路已经达到6.552营业千米,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的公路运输 我国的海洋运输

港口和集装箱吞吐量从2003到2010年连续保存世界第一。 我国海运一般分为沿海航线和远洋航线。

北方沿海航线以大连、上海为中心,南方沿海航线以广州为宗新。 我国的内河航运 我国的航空运输

全球第二大航运输系统

8.4贸易概述

贸易

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产品。 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

商业中心西城、发展和分布,主要受一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 工农业向生产水平的高低,是商业中心形成,发展和分布的决定因素。 (2) 人口数量多少和密度高低是商业中心形成、发展和分布的基本因素。

(3)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是商业中心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4) 社会和历史因素对商业中心的兴衰和迁移也有重大影响。 地理环境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面积大小、资源多少,以及地理位置,对于其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8.5国际贸易与金融

日益密切的全国经济联系 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 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

纽约、伦敦、苏黎世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巴黎、法兰克福、东京和香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8.6世界经济全球化

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在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就处于核心地位,发展中国家相对处于边缘。 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生产全球化 第二, 贸易全球化 第三, 金融全球化 第四, 投资全球化

第五, 企业管理的全球化 第六, 交通和通信的全球化 第七, 协作的全球化 第八, 生活方式的全球化 第九, 经济危机全球化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① 经济全球化首先得益于科技进步 ② 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8.7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规划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欧洲联盟(EU)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非洲经济共同体(AEC)

为什么出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

① 首先,在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内,各国由于交往便利,经济联系密切,易于找到利益的共同点,从而达成某种协议,建立某种一体化组织。

② 其次,一些大国为了以世界市场化组织为依托,极力扩大势力范围,实现竞争优势。 ③ 最后,面对发达国家的竞争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相互间的政治协调和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以集团在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主要区域经济集团

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 欧洲经济和政治的一体化

① 1948年,经济互补性强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5国率先成立经济联盟。

② 1951年,法、德、意、荷、比、卢成立欧洲煤钢联营,共同管理6国的煤铁产销。 ③ 1957年,上述6国又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欧洲煤钢联营和欧洲原子能联营被并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并改称欧洲共同体。

④ 1995年,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欧洲共同体国家启动欧洲联盟。 世界贸易组织(WTO)

8.8中国贸易

其中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南京和沈阳等。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特点

(一)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古代“丝绸之路”。明代郑和下西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近30年期间,进出口贸易额很小。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出口总额高于进口总额,对外贸易有顺差,及对外贸易输出超过了输入。

(二) 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特点

从总的趋势来看,我国出口的初级产品比重明显下降,工业制成品则有了很大幅度的上升,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贸易的利润比重提高,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与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特征相同,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也呈现出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的趋势。对新兴市场出口量的比例进一步增加。 主要贸易伙伴

日本、美国、韩国、德国等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与大陆也有着较为密切的贸易关系。

东南亚国家以及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埃及和巴西等国。

作业:人类主要联系方式有哪些?

第十四周 第九单元 城市和城市化 9.1城市的起源和发展

城市的起源

①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形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大分工的重要意义在于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聚落,为城市的出现笃定了基础。

② 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交换。商业和商人的出现,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便出现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城镇居民点。农业剩余产品的出现,是城市产生的物质基础。 城市的发展

① 早期城市因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分布在灌溉农业发达的地区。许多城市都是行政、宗教、商业或军事中心,但最为明显的是军事防御功能。 ② 贸易扩大,水陆交通发达的地区城市扩大了

③ 工业化带动了城市的迅速发展,是近代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城市发展的显著特征: ① 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 ② 大城市不断涌现

9.2城市区位与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分布与城市区位因素

(一) 世界城市分布

① 大城市的分布,明显集中在气温适中的中纬度地带。低纬地区大城市的分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分布在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另一种类型是分布在能收到海洋调节的滨海低地,如新加坡、印尼的雅加达、秘鲁的利马等。原因是中纬度地带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利于人们进行各种经济活动。

② 世界城市分布的另一个特点是,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特别是平原地区的沿海、沿河地带,许多大城市都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地区。

(二) 城市区位因素

从世界城市分布的特点可以看出,气候条件与地形条件对城市的宏观分布起到很大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不断追求健康舒适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优越的自然条件能够为人们节省城市建设费用。河流也是城市重要的区位因素。城市区位除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外,主要还受防卫、交通和区域政治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 城市景观与城市空间布局

(一) 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中,最引人注目的城市的建筑。细腻的歌剧院、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北京的天安门等。

(二) 城市空间布局 (1) 城市中心区。 (2) 工业区 (3) 居住区 (4) 商业区

9.3城市化和城市问题

城市化及其进程

城市化是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边农村人口为人口以及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一) 城市化增长迅速

(二) 世界城市化的主流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三) 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四) 世界城市化水平还存在着很大的地域差异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 城市化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二) 城市环境问题 (1) 城市环境的污染

(2)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 绿化面积少。

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始控制城市人口的发展,制定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管理,采取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具体措施如下: (1) 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和卫星城。 (2) 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

9.4我国的城乡化道路

新中国城镇化进程及特点

(1) 城镇化的进程是一个有计划逐步发展的过程 (2) 大中小城市(镇)都有发展

(3) 城镇人口的地区分布有了一些合理的改变,但仍不平衡。

(4) 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经济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城镇化的重要特点。 我国城镇建设的前景

(一) 我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① 富余劳动力是涌进大中城市,还是就地转移,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② 我国的城镇化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曾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诸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及社会治安不稳定等问题。

(二) 我国城镇发展的方针

我国城镇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使城镇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农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作业:世界城市的分布?

第十五周 第十单元 旅游活动 10.1旅游和旅游业

旅游活动的三要素

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构成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 旅游活动的发展

旅游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2)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3) 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4) 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旅游活动的作用

(一) 满足人类需求

(1) 人们创造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也是体力和脑力的消耗过程。

(2) 人们累积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往往是在闲暇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接受培训来实现的。

(3) 人们为了丰富文化生活,锻炼身体,而进行旅游。

(二) 促进经济发展

(1) 发展入境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

(2) 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3) 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就业。 旅游业

旅游业是为旅游活动服务的综合性产业部门,包括旅行业、园林管理、饭店旅馆、交通通信、旅游商店等许多行业。

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10.2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综合营造的产物,常可进一步划分为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气候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等。

(一) 地质旅游资源

(二) 地貌旅游资源

(三) 水体旅游资源

(四) 气候旅游资源

(五) 生物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一) 古人类遗址旅游资源

著名的遗址有云南“元谋人”遗址、陕西“蓝田人”遗址、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二) 古墓葬旅游资源

原始社会时,人死后一般是“墓而不坟”。陵墓通常分为帝王陵墓,如埃及的金字塔、我国的秦始皇陵等;名人陵墓,如我国孔林、昭君墓等;民间特色陵墓,如悬棺、东北临葬等。

(三) 古建筑旅游资源

古建筑按使用材料常划分为土木建筑、木结构建筑、砖石建筑三大类。 今日全国遗存的大小城池的城墙。

著名的有北京故宫太和殿、天坛祈年殿、颐和园佛香阁、故宫角楼,陕西恒山悬空寺等。 非洲的金字塔,欧洲的教堂、神庙、城堡,我国的万里长城和宗教石窟工程等。

(四) 古园林旅游资源

(五) 宗教旅游资源

宗教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宗教建筑、宗教文化艺术和宗教活动。梵蒂冈圣彼得教堂、意大利弗罗伦萨的圣玛丽亚教堂、米兰的杜奥莫教堂、英国的圣保罗教堂和威斯敏特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等。沙特阿拉伯有伊斯兰教圣城麦加,兼有面颊大清真寺。

(六) 城市西安村旅游资源

(七)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保护

旅游资源的破坏,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战争 (2) 自然破坏 (3) 人类生产活动 (4) 三废污染 (5) 旅客恶劣行为

为了保护旅游资源,我们要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第一是立法保护,做到有法可依。第二是制定具体的保护规定。第三是旅游密度。第四是采取加固、排污、修复、防护等技术保护措施。第五是建立保护区,对林伟资源加以保护。

10.3我国的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我国自然旅游资源中,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其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我国高达山峰集中分布在西部青藏高原。喀斯特地形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尤以桂林山水、云南路男石林最负盛名。火山遗址主要分布在东北、云南、台湾等地。沙漠戈壁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干旱区。我国海岸线漫长,大连、北戴河、南戴河、烟台、青岛、普陀、汕头、深圳、北海、海口、三亚等地的沿海海滩,沙细浪平,是理想的海滨浴场和避暑胜地。 我国的水体旅游资源分布较广,但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我国气候旅游资源丰富。东北地区冬季严寒,呈千里冰封的冰雪景观;夏季凉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南方地区普遍暖热,户外活动时间长。

我国生物旅游资源数量多、分布广。野生珍稀动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深山老林、草原荒漠、湖泊沼泽区。 人文旅游资源

古建筑群有北京的故宫及其他建筑,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届,曲阜的孔庙、孔府。著名的古陵墓有陕西黄帝陵、秦始皇陵,北京十三陵,沈阳北陵、东陵,河北清东陵、清西陵,山东曲阜孔林,长沙马王堆汉墓,内蒙古昭君墓等。古代工程以万里长城、大运河、都江堰、赵州桥最富盛名。著名的石窟有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古园林则以北京、承德的皇家园林和苏州园林最为典型。我国革命纪念地很多,著名的有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藏族的浴佛节,傣族的泼水节,回族,维吾尔族等的开斋节、古尔邦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云南大理白族的“三月街”,山西五台山的骡马大会,广州、成都的花市等。

我国著名的四大工艺品是雕刻、刺绣、瓷器、漆器。

中国园林大致可分五类。一位皇家园林。二为坛庙园林。三为寺观园林。四为私家宅园。五位公众园林。

中国园林从风格上可分两大派系,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北方多帝王园林,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多野趣,具雄伟的阳刚之气。江南多私家园林,历史上是文人墨客、名士商贾云集之地,私家园林小桥流水,玲珑精巧,清秀淡雅。

10.4.我国旅游分区

旅游区划

(一) 旅游区的概念

旅游区是专门指根据区域发展的各方面条件,为了有利于开发区域旅游资源,规模建设旅游点与旅游地,统筹交通运输与接待服务设施,组织协调与管理旅游活动,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而划分的旅游区域;也是以旅游资源特征为基础,即自然风景发生的自然地理基础和人文景观形成的人文地理基础具有相对一致性和共同联系,并以某些城市为旅游经济中心而形成相对独立的旅游网络。

(二) 旅游区的特性 1. 系统性 2. 地域性 3. 优化性 4. 客观性 旅游区

我国划分为八个旅游区。

(一) 东北旅游区

本区包括黑、吉、辽。冬季呈北国冰雪景观,夏季为避暑胜地,白山黑水以及大面积的原始森林为其特色。

(二) 华北旅游区

本区包括京、津、陕、晋、冀、鲁、豫。自然风光以山地最为突出,五岳中的东、西、北、中岳四个分布在本区。人文旅游资源更是丰富。

(三) 长江中上游旅游区

本区包括湘、鄂、川、渝。拥有举世闻名的三峡风光以及王朗、卧龙、九寨沟等自然保护区和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人文旅游资源中以古代楚文化和三国遗迹最具特色。

(四) 华东旅游区

本区包括苏、浙、皖、赣、沪。区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拥有庐山、黄山、雁荡山、九华山、普陀山等一批名山和长江、钱塘江、富春江、太湖、鄱阳湖等一批秀水。有古都南京、杭州及一些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西湖风光、苏州园林、京杭古运河均在本区。

(五) 东南旅游区

本区包括闽、粤、琼、台、港、澳。以热带。亚热带风光最为突出,特别是阳光海岸、沙滩、珊瑚岛礁独具特色。广东、福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港、澳、台等地还是国际上著名的旅游胜地。

(六) 西北旅游区

本区包括新、甘、宁、内蒙古。以黄土、高原、戈壁沙漠、森林雪山、塞外草原和片片绿洲构成我国的西部风光。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沿线有大量珍贵古迹,有著名城市敦煌。

(七) 西南旅游区

本区包括黔、滇、桂。以喀斯特地形最具特色,著名的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均在本区。有西双版纳、焚净山、玉龙、草海等自然保护区。本区少数民族众多,民俗风情资源甚为丰富。

(八) 青藏高原旅游区

本区包括青、藏。坐落于“世界屋脊”,以高原高山、雪山冰川、大江大河源头为特色。以藏族宗教文化为主,有古城拉萨。

作业:旅游资源的种类?

第十六周 第十一单元 人口、种族和宗教 11.1世界的人口

世界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稠密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这一地带平原面积广阔,大部分地方气候温暖湿润,众多的人口。这一带工业、交通、城市不断发展,便逐渐成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11.2世界的人口问题

人口过快增长

(一) 人类社会人口增长历程

发展历史,人口增长成绩出现过三次大的浪潮。目前,世界正处于第三次人口浪潮之中。 第一次人口增长浪潮出现在距今6000-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第二次人口增长浪潮在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时期。第三次人口浪潮是20世纪后半叶出现的。

(二) 人口过快增长造成的问题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的过快增长必然要增加粮食及各种资源的消费。人口过快增长还会抵消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但没有随经济发展而有所提高,反而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出现某种程度的下降。

(三)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

第一, 人口过快增长使经济成果大打折扣

第二, 人口过快增长及大地加重了劳动就业的压力

第三, 人口过快增长不利于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第四, 人口过快增长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第五, 人口过快增长降低了自然环境的质量。

(四)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途经 人口老龄化

(一) 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与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达到一定程度并不断上升的现象。

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重超过7%,就属于老年型国家或地区。

(二) 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① 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老年人数量的增长和比重的提高,必将大大提高退休金、养老金等的支出,从而增加国民经济的负担

② 人口老龄化造成的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可能使劳动力短缺的现象日益严重,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因此而放慢速度。

③ 老年人口增加使医疗保险方面支出费用迅速上升,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④ 另外,人口老龄化会导致消费市场特点的变化。 ⑤ 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⑥ 同时,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是,应制定相应人口政策,并根据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及时安排好老年人口的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设施的建设。

11.3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人种

主要的人种: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 世界的民族 世界的语言

全世界大约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语种有文字,有的语种没有文字。

主要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较广的语言。 世界的宗教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清真教。信奉伊斯兰教的全世界有12亿多人。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徒主要分布在亚洲,有2亿多人。

作业: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

第十七周 第十二单元 粮食问题和资源问题 12.1世界粮食问题

粮食问题的产生于现状

当粮食生产、供应与人口增长状况不相适应、不相协调时,就会出现粮食问题。 世界粮食生产与消费

按达州来说,亚洲粮食产量最多,欧洲和北美次之。按国家来说,中国、美国、印度三国粮食产量最多,年产量都在1亿吨以上。如果按人口平均计算,粮食产量最多的是北美洲和大洋洲。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每人年平均产量1500千克左右。亚洲和拉丁美洲每人年平均产量较低。发达国家每人年平均粮食消费量(540千克)是发展中国家(230千克)的两倍多。

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

粮食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① 自然灾害对于粮食生产的影响是很显著的。 ② 除了这些“天灾”之外,“人祸”造成的粮食产量下降也不可忽视。战争使人民流离失所,给粮食生产带来毁灭性的严重后果。此外,由于一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生态坏境受到破坏,致使粮食产量下降。

③ 从粮食消费方面看,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粮食消费呈不断上升趋势。 ④ 粮食消费的不平等更加剧了粮食问题。 解决粮食问题的途经

(1) 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都可以达到粮食增产的目的。

(2) 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主义保护生态环境,是不断增加粮食生产的基础和前提。

(3) 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环节。

(4) 建立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新的粮食分配和消费机制,以改变营养过剩与食不果腹现象并存的不合理状况,也是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

我国分中央、地方、农民三级粮食储备体系

12.2资源问题

资源问题的产生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人类离不开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可再生资源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再生,使生产不断扩大,逐步形成资源的良性循环,人类社会就能健康发展。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资源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矿物能源、破产等资源占有量逐渐减少。同时,由于自然资源的国度开采和滥用,造成了某些自然资源的退化,甚至枯竭,出现了显著的资源问题。 土地资源问题

土地资源问题包括许多方面,如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生活,交通、城市用地不断增加,造成更地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资源的砍伐致使林地面积减小,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等。土地资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此外,气候变化对土地资源也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土壤侵蚀是全球性土地资源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土壤侵蚀一般是指在风和水的作用下,土壤被剥蚀、迁移或沉积的过程。土壤侵蚀影响到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很多方面,主要是破坏土壤肥力,危害农业生产及水利、交通、工矿等生产部门。由于土壤侵蚀,大量泥沙流入河川,造成水库淤积、河道阻塞。由于河水暴涨,下游很容易泛滥成灾,淹没城镇、村落、冲毁大片耕地,造成重大损失。 矿产资源问题

① 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是有限的。

② 对矿产资源掠夺式的开采,还使一些宝贵的矿产资源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办法:要解决矿产资源短缺与破坏的问题,应加强地质勘探工作,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不断开发新的替代性资源,对矿产资源必须要倍加珍惜,高效利用。在开采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保护矿产资源,节约、合理利用资源”的方针。坚决制止破坏性的开采,减少矿产资源开采中所付出的环境代价。 水资源问题

① 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性给人类的利用带来了困难,由于水资源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使得一方面一些地方降水稀少,严重缺水。

② 另一方面世界上许多大河的淡水资源却得不到充分利用,白白地流入大海。由于水资源时间分配上的不均衡,造成了丰水季节大面积的洪灾,而枯水季节却又较普遍缺水。

③ 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① 一方面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更加充分利用水资源

② 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和治理水污染,节约和珍惜用水,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从具体方法上,可以采用跨流域调水工程、海水淡化、人工降雨、植物造林、涵养水源以及流域的综合整治等有效措施,不仅能保证我们自己有充足的水资源,而且保证子孙后代也有充足的水资源。 生物资源问题

生物资源是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进化过程而形成的。许多物种具有比人类更悠久的历史。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目前生物五中正在迅速灭绝。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第十三单元

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13.1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人类与环境

人类社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环境自净能力。 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莽荒纪也会把它收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代替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境问题主要变现为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一) 环境污染

(二) 生态破坏 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①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这主要是因为:

其一,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处于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其二,限于经济、技术水平,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而且在环境问题发生后,不能及时、充分解决;其三,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② 有些环节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13.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人口压力

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资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西苑的环境问题。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3.3协调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

(一)崇拜自然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恐惧和依赖的关系

(二)改造自然

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某些局部地域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三) 征服自然

人类试图称为自然就的主宰,以写生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在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成社会公害。在全球范围,大气保温效应和臭氧层被破坏等则危及人类的生存。

(四) 谋求人地协调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环境和发展问题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持续发展做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 公平性原则 (2) 持续性原则 (3) 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时间

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因此,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

13.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一) 庞大的人口压力

(二) 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自然资源虽然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压力和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加上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的落后,使得我国的资源利用率低,长期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三) 深刻的环境危机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1) 调整产业结构 (2) 开展综合利用

(3) 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作业:环境问题的两大类?

第二篇:社会保障基础知识、社会保障法规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含义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1.一般定义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旨在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经济生活安全的各种项目总和。

2.国外对社会保障定义的理解

由于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对社会保障的界定有所不同,并且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本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西欧福利国家将社会保障理解为一种公共福利计划,人人都能够享受。

更多的国家则认为社会保障是一张社会安全网,为需要的社会成员特别是劳动者的生老病死及其家属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3.我国对社会保障定义的理解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因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失去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碍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安全制度。

二、社会保障概念的含义

对社会保障的概念要给予比较全面的、准确的、科学的概括,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社会:补偿弱化的家庭保障功能,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以稳定社会。

2.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一是基于人的生存权的保护,二是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3.社会保障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社会成员只要符合社会保障的条件,就应该无一例外地成为社会保障的对象。 4.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法律法规:即国家以立法或制定行政条例的形式来确定社会保障的范围、资金来源及支付标准等基本内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其得以实现。法和行政条例的法律效力是不同的。所依据的法律有两类:形式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规和实质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规。在具体操作时“小法必须服从大法”。

三、社会保障的范围和对象 1.保障的一般对象

按社会保障的定义,社会保障的一般对象应是全体社会成员。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实现社会保障的原则不同,从而社会保障的对象也有所不同。

2.具体的保障范围:视各国保障的原则及国情而定。 实现普遍性原则国家:保障对象为全体社会成员;

实现特殊性原则国家:保障对象有选择,为部分社会成员;

我国的社会保障范围:许多项目只面向城镇的工薪阶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在建设之中,由我国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决定。大多数地区农民是家庭保障。但如果进城打工,就应该受到保障;

发展趋势:随保障内容的完善而不断扩大。但何时扩大到更广的领域,要视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经济承受能力而定。 本节重点:

1、社会保障的一般概念

2、社会保障的含义 选择题:

1. 社会保障制度旨在满足人们什么水平的生活需要?(单选)

A.小康生活需要

B.基本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

D.现代化生活需要

2 .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依据是什么? (单选)

A.社会立法

B.企业和个人的自觉性 C.思想教育 是非题:

1、社会保障不是一项社会安全制度

(1) 错,社会保障是一项社会安全制度。

(2) 因为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保障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使社会成员不至于因为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陷于贫困。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特点与作用

一、社会保障的目的和意义 1.经济目的

通过社会保障,使社会成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维持生命的安全; 2.政治目的

通过社会保障,保证国家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和实施,维持社会稳定,巩固现存的社会制度。 3.最终目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二、社会保障的特点

一是社会性

社会保障对象具有社会性,即其保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社会保障组织管理机构的社会性;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社会性。社会共同承担制。

二是强制性

各国均用法律的形式将社会保障制度固定下来,以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避免了主观随意性。社会保障所规定的某些保障项目,不论个人或雇佣单位愿意与否,都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参加并接受其保障;社会成员个人无权选择所参加的社会保障的项目、待遇,社会保障机构也无权拒绝社会成员享受其权利的要求;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以立法形式保证实施,符合缴纳条件的个人和团体,都必须按要求缴纳,否则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目前仍有不少企业拒绝参加社会保险,违反了劳动法第七十二条中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三是普遍性

保障项目普遍: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险又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多个方面; 保障对象普遍:覆盖至全体社会成员; 四是公平性

符合保障的对象能够均等地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和权利; 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和进步。 五是互助性

横向互济: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遵循的是一种大数法则,也即是多数成员实现对少数遭遇风险成员的收入补偿; 纵向互济:代际之间的互济。如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部分。 六是储蓄性

一部分社会保障项目的资金是先行扣除、缴纳和储存,然后分配和使用。其实质是“取之于已,用之于已。”

三、社会保障的功能

1.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的特点:一是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于社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市场机制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盲目性、外部不经济、无法协调效率与公平等。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有效手段之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由竞争性的市场体系与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调控体系两部分组成,二者相互作用,进行资源配置。国家运用社会保障干预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共利益。

2.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功能(对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的作用)

社会保障的补偿功能:是对因为市场竞争造成失业、下岗者的一种经济补偿。

社会保障的稳定功能:通过保证劳动者乃至国民在特殊情况下的生活问题,从而实现整个社会乃至统治秩序的稳定。被誉为“社会安全网”和“社会减震器”。国际劳工组织在总结各国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时指出:“没有社会的安定,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社会保障,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客观地描述了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稳定机制的重要性和功能。

2、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对应于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调节投融资功能:社会保障的资金直接来源于社会保障费、国家资助(财政补贴)以及资金运营收入,经过长期积累,数量巨大,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成为国家调节投资的一大支柱。

平衡需求功能:经济要保持健康的发展,就要保持需求与供给的总体平衡。在经济扩张时期,就业比较容易,失业率低。在经济紧缩期,找工作困难,失业率高,可支配的收入减少,容易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社会保障被称之为调节经济的蓄水池,具有非常有效的平衡需求的作用。

当经济衰退而失业增大时,由于失业给付,抑制了个人收入减少的趋势,给失去职业和生活困难的人们以购买力,从而具有唤起有效需求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复苏。

而当经济高涨失业率下降时,社会保障支出相应缩减,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因此增大,减少了社会需求急剧膨胀,最终又使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 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通过税收的环节,在一次分配的时候,将高收入者以征税的形式收上来,通过财政手段转移支付,再分配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 保护和配置劳动力功能

维持劳动力再生产:通过失业救助,使失业者能够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就业培训,又使得失业者得到了新的技能,重新就业。

促进劳动力有效配置:通过社会保障调控,劳动者无后顾之忧,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要素的有效配置。部分劳动力则通过失业救助,找到了最能发挥其能量的工作,也即实现了有效配置。 本节重点:

1、社会保障的特点

2、社会保障的功能

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内容和体系

一、社会保障的体系构成

一般大致划分为核心(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两大层次。社会保险是核心保障,因为社会保险覆盖了人口群体中最重要的部分—劳动者群体,因此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主导地位,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纲领。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为补充保障。

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最低生活;

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后仍能享有基本生活; 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居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社会保障;

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受尊敬的军人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

三、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及社会优抚。

1、社会保险

定义: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作用: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主导地位,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纲领。

2、社会救助

定义:指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作用:社会救助是每一个公民应享受的权利,其目的是保障公民享有最低生活水平,社会救助是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要实现的最低纲领和目标。

3、社会福利

定义: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和举办各种福利事业的总称。包括一般的社会福利、职工福利和特殊的社会福利。

作用: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的最高纲领和目标。

4、社会优抚

定义:是指政府和社会对军人等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及其家属予以优待、抚恤和妥善安置的一类社会保障制度。 作用: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的特殊构成部分,属于特殊阶层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的特殊纲领。社会优抚目的在于安定军心,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稳定。 本节重点:

1、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第四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给付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含义

定义:社会保障基金是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所建立起来的、法定的、收支平衡的、专款专用的经费。这种基金一般是按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分别建立的,如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社会优抚基金等。

特点:社会三大基金体系(补偿基金、积累基金、消费基金)中消费基金的组成部分。它属于社会消费基金,与个人消费基金有所不同,个人消费基金一般是通过劳动报酬的形式分配给个人,由个人掌握。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掌握在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手中,按照保证基本生活需要或最低生活需要的原则分配给那些暂时或永久性离开劳动领域、需要帮助的人们。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

1、定义: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又称社会保障基金的征集,是指由专职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机构按照法律规定的比例向计征对象征收社会保障费(税)的一种法律行为。

2、筹资的总原则:社会共同责任制原则,也即由三方合理负担。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坚持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出资的原则,主要资金来源是企业(雇主)和个人的双投保,政府以目的税(一般是薪给税或社会保障税)形式从企业和个人那里收取用作社会保障的资金,然后再分配给那些需要保障的人,不足部分由政府以非目的性的各种直接税和间接税补足或补贴。

3、筹资渠道:各类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渠道有所不同,社会救助基金与社会福利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和社会捐赠,而社会保险基金则采用国家、企业和个人多方筹集的模式。

国家的资助:国家对社会保障的资助和补助,可分为三种方式:财政拨款(根据预算的事前拨款和事后拨款)、国家让税(根据政策对税收让利使社会保障基金增加,分为三种形式:税前征收、免税、享受的待遇也不征税)、国家让利(社会保障基金的存款利率、投资的收益不征税)。个人和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都是税前的,个人帐户的利息收入也免征利息税。

用人单位(企业或雇主)缴纳的社会保障费: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缴纳。 社会成员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法律规定按个人收入一定的百分比缴纳。

4、资金的构成

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出,来源于一般税收; (2)社会保障费中由企业(雇主)缴纳的部分; (3)社会保障费中由个人缴纳的部分;

(4)社会保障基金的资产运作收入;

(5)社会保障基金的自身增值部分,如利息、红利等; (6)其他来源:包括各种捐助和借款等。

三、资金筹集的模式

1、现收现付制

原则:采用的是近期横向平衡原则。即先作出当年或近一二年内社会保障所要支付的费用预算,然后按一定比率分摊到参加该保障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当年提取当年支付。如生育保险。

特点:以支定收,收支平衡,收费的比率必须根据支出的需要而加以调整,费率调整灵活但不同的年份之间波动较大。

2、完全积累制

原则:采用的是长期纵向平衡原则。即在对未来较长时间的宏观预测的基础上,预计保障对象在保障期内所需享受保障待遇的总量,据此按一定比例将提供保障所需费用分摊到保障对象的整个投保期间。换句话说,本代人需要的保障金靠其在职时自身的储蓄积累,其本金和利息作为保险金。

特点:在较长时期内收费率保持相对稳定,并在计划初期形成大量的储备金。

3、部分积累制

原则:综合了上述两种原则,即一部分资金的筹集采用现收现付方式,以保证当前开支的需要,另一部分资金采取积累的方式以满足支付增长的需求。

特点:以支定收,略有积余。收费率分阶段调整,一般初期低些,以后逐步提高,以保持相对稳定。

此外,还有个人帐户储存制模式,如新加坡的基金积累模式。在自愿储蓄基础上加以法制化。发展中国家较普遍。

四、社会保障资金的保值和增值

1、意义:是一种刚性支付,是保命钱。

2、只有积累制基金才需要保值增值

3、如何运作才能保值与增值

(1)储蓄:消极、保守的保值手段。特别是在银行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容易导致贬值;

(2)投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或受其委托的机构,用社会保障储备金购买国家政策和法律许可的特定的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以期获得适当预期收益的基金运用行为。是一种主动、有效保值增值的手段,但风险相对较大。

五、社会保障资金的支付

1、给付形式

一律定额型:只要被保险人符合规定的某些统一的资格条件,如缴纳保险费的期限和数量,就业年限,等等,就可以领取同样数额的保险金以保障最低生活水平。如生育津贴、保健津贴、价格补贴等采用的就是这种支付方式。

所得比例型: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不同的保险项目,确定各个保险项目的保险金支付方式,然后根据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前的收入情况,确定具体的给付标准。这种支付方式适用于享受社会保险前有劳动收入的社会成员,具体的社会保障项目包括养老、失业等。

二阶层型:结合了前两种制度的优点,也即在给予符合条件的居民基本保险金,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再按收入比例发放另一部分的补充津贴。旨在在保障所有国民最低生活水准的基础上,使在职劳动者能尽可能维持过去的生活水准。

3、支付的形态

一是实物形式,是指政府直接为社会成员提供特定商品或劳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基金支付形式。

二是货币形式。货币支付比较简单,但有时名义货币与实际货币会有出入,就是有钱买不到或不够买想要的东西。

4、支付的水平

(1)生存需要是确立待遇支付水平的立法基准;

(2)社会保障待遇水平适当调整的原则:第一,随物价上涨而调整待遇水平的原则:只是保值。第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原则:是实实在在的增长。

五、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专款专用。

案例分析:某企业领导社会保险意识差,不愿缴纳社会保险费,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工作,仍拒不缴费。为处罚该企业,社保经办机构采用了停发该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做法,请问这样的处理是否妥当?

分析要点:

(1) 不妥当。

(2) 国务院明确规定“要严格实行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也就是说缴费和养老金支付是不能挂钩的。

(3) 按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办法,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为在职职工缴费,与退休人员毫无关系。如果不缴费就不拨付养老金,等于拿退休人员做人质,是错误的。

案例分析:某地政府在于2000春节期间,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企业职工的关怀,要求劳动保障部门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拨20万元,用于慰问职工。请问:该地政府的要求是否正确,为什么?

分析要点:

(1) 该地政府的要求是不正确的。

(2) 这一要求违反了《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暂行规定》中关于社会保险基金“要保证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的规定。 本节重点:

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

2、社会保障基金如何保值和增值。 第五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英国:世界上第一个颁布社会救助法规,称《济贫法》。

贫民救济:具有恩赐性和惩罚性的特点,1601年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俗称《旧济贫法》),该法具有强迫劳动和福利救助的性质,成为未来社会保障的雏形。 社会救济:1834年颁布了新的《济贫法》,认为救助不是一种消极行为,而是一项积极的福利举措,新《济贫法》被看成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德国: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形式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

2、美国:最早颁布《社会保障法》。

三、现代社会保障的制度模式

世界各国由于保障的项目和内容不同,所以保障模式也不尽相同。从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分,主要有四种不同的模式。

1、传统型保障模式。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社会保障基金筹集采用国家、雇主和雇员三方负担的原则,社会保障待遇给付标准与劳动者个人收入和保障缴费相联系。这种模式更注重效率目标的实现。

2、福利国家模式。以英国、瑞典、挪威等国为代表。为全民保障,保障项目无所不包,社会保障费用主要来源于国家税收,保障水平偏高。其资金筹措方式是课税资助下的现收现付制。这种模式更注重公平目标的实现。但国家的财政负担严重,目前这些国家也正在实行改革。

3、国家保障型模式。以东欧及前苏联为主要代表。与计划经济相适应,受保人个人不需要缴纳费用,保障水平较高,保障待遇与劳动贡献相联系。而且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中央集权管理体制。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把公平与平均主义相混淆,不但牺牲了效率,而且助长了社会保障负功能——惰性和依赖性。

4、储蓄保障型模式。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国家通过强制储蓄方式进行。实行个人账户积累制。保险费由劳资双方按比例缴纳。政府不提供资助,职工之间没有互助互济也不共同承担风险,完全是一种“自助式”的保障模式。

我国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的一体化多途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保障模式。

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阶段,国家保障模式。建国初期到1966年,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阶段。与前苏联的国家保障模式相类似,低工资、高保障;社会保险金在全国范围内由总工会统筹调剂,但农村没有社会保障。

第二阶段,企业保障阶段。1966至1976年十年**时期,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被解体成为企业保险制度,“企业办社会”成为这一阶段的特征。企业保险制度导致了两个严重的直接后果:一是社会保险金的统筹调剂工作停止,社会保险的调剂职能丧失,造成行业间、企业间负担的不平等;二是社会保险基金停止积累,由企业实报实销,加重了企业负担,加重了企业办社会的责任。

2、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障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主要是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实施,县以上大集体单位参照执行, 社会保障层次单一 :只有国家法定保险一个层次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单一 :个人不交保险费,容易养成依赖思想,缺乏自我保障意识,不利于群众参与社会保险,也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保障资金的社会化程度低,保障不力:不仅影响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而且阻碍了劳动力在企业之间的正常流动。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分散,政出多门:我国社会保险工作由政府不同部门分别管理,效率不高。 社会保障制度办法及待遇结构不合理。管理上存在某些混乱和漏洞。 我国的社会保障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就作为国民经济改革的配套措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开始迈开改革的步伐;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是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改革的一个历史性标志。把历来实施的国家统筹模式,改革成为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强制劳动者个人也缴费的投保资助模式; 党的十四大以来,是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阶段。 本节重点:

1、社会保障的发源地;

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有哪几种模式,各有什么特点?

3、我国社会保障的构成与特点。

3、我国社会保障的构成与特点

2、我国养老社会保险的类型 传统的养老社会保险

建立:1951年开始到“文革”前,我国初步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不仅规定了统一的支付条件、待遇标准和缴费比例,而且规定劳动保险金的30%上缴全国总工会做为社会保险总基金,对各地和各企业进行调剂,实际上实行了全国统筹。 1966年起,取消了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使之变成了企业保险。 特点:起点高,发展快。从1951至1957年覆盖面达到94% 作用:前半段主要是改善人民生活,巩固新生政权。后半段主要是为计划经济体制服务。没有预积累,全部转为建设基金。企业统负盈亏,无自身利益可言,也不承担最终责任。 现行的养老社会保险 产生: 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

老社会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社会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社会保险相结合的制度我国机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大部分地区仍沿袭原有的模式;

构成:我国企业职工养老社会保险由三个部分(或层次)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养老社会保险;第二部分是企业补充养老社会保险;第三部分为企业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社会保险。

基本养老社会保险:亦称国家基本养老社会保险,它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保证劳动者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

企业补充养老社会保险:它是在国家法定基本养老社会保险的基础上由企业为提高本企业职工的养老社会保险的待遇水平,用自有资金而设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社会保险。

个人储蓄性养老社会保险:它是在国家法定基本养老社会保险的基础上由企业为提高本企业职工的养老社会保险的待遇水平,用自有资金而设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社会保险。

作用:在多层次养老社会保险体系中,基本养老社会保险可称为第一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 性质:企业补充养老社会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社会保险以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为目标,国家提倡但不强求。

二、建立养老社会保险的意义和作用

(1)养老社会保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进步的标志;

(2)养老社会保险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不仅有利于老年群体的稳定,也有利于其子女群体的稳定; (3)养老社会保险有利于职工队伍的正常更替;

(4)养老社会保险是应付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有效手段。

判断题:1.实行多层次的养社会保险制度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 答案要点:(1)对。

(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稳,应该允许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的养老社会保险水平在国家统一政策下存在一定差别。

(3)建立多层次的养老社会保险体系可以减轻国家基本养老社会保险的负担,适应不同经济条件企业的需要,满足不同企业不同层次、不同水准的多种保障需求。

工以及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纳入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实际上,目前,一些地区已经按此办理。

◇简单一句话,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包括在城镇就业的所有劳动者,包括户籍不在当地的城市户籍职工和农民工。 本节重点:

1、我国为什么要实现多层次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

第二节

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

一、资金筹集的模式

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也即部分积累制,个人帐户部分预积累,社会统筹部分现收现付制。

社会统筹部分在省级乃至国家层面上按退休前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一般较低,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实行平等分配,其基金来源为企业缴纳和国家财政支持;个人账户积累金额则完全归属个人。

二、资金的缴付及费率的确定

原则: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明确规定,将企业和职工缴纳的养老社会保险费按规定计入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两种不同类型的账户。职工所缴纳的部分全部计入自己的个人账户,企业所缴纳的部分则分为二个部分,一部分计入个人账户,另一部分划入社会统筹账户。

案例分析:小王在某市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工作,每月基本工资1000元,补贴7000元,企业只按1000元/月的标准为其代扣养老保险费,对此,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老板称:6000元是补贴,不必缴纳养老保险费,请问这种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1) 错误。缴费工资基数包括固定的津贴和补贴。

(2) 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应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收入的组成部分计算,即:计时或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3) 照此计算本人工资低于当地企业职工平均工资60%时,应按60%计算,高于300%时,只按300%计算。

(4) 小王的缴费工资基数应为:1000元×300%=3000元。

小贴士:单位逃避社保缴费的招术

一是迟缴:最普遍、最典型的表现是不为试用期或见习期内的职工办理参保手续。提醒:建立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就该为职工办理社保缴费手续,试用期和见习期不能排除在缴费期内。

二是漏缴:因为一个单位只办理一个社保登记证,这就为部分企业漏缴提供了方便之门。如用临时工不缴;没鉴订劳动合同,不缴;只为核心层员工缴,不为一般员工缴。更有甚者,将参加社会保险做为单位内部的激励机制的奖励。声称只有考核合格或工作达到一定年限者,单位才会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提醒:用人单位和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所有劳动者都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单位不缴社保费,其性质与不支付劳动报酬相似,员工随时可解约,不用缴违约金。

三是少缴:也即用人单位不按劳动者上月平均工资确定劳动者的缴费基数。提醒:劳动者每年的缴费基数根据本

人上的月平均工资性收入确定。如劳动者发现缴费工资低于实际工资,可以要求补缴,如单位拒绝补缴,可在结束劳动关系60日之内通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方式追讨。 小贴士:别不在乎你的缴费基数

在现实中,企业故意压低职工缴费基数的现象较普遍。事实上,职工的缴费基数越高,其所享受的社会保险待遇也越高。尤其应该注意:缴费基数与生育期间的待遇、工伤待遇等直接有关。此外,还会影响到职工本人的公积金缴纳。

例:王女士去年的平均月收入为4200 元,单位为其确定的今年的缴费基数为2000 元。王女士本月难产生下女儿,按规定可以享受4。5个月的生育生活津贴。月生育生活津贴标准为本人生产当月城镇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照此计算,因为单位违法少缴了王女士的社保缴费基数,因此,王女士每月的生育生活津贴少了望2200元,总计少收入9900元。

如职工不幸工伤,则少缴社保基数的损失则更大。

小贴士:劳动者对付企业不缴或少缴社保费的招术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让企业补缴;

单方解除合约:按《劳动法》规定,单位不缴社保费,其性质与不支付劳动报酬相似,员工随时可解约,不用缴违约金;

写匿名信: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反映,劳动警察会立即上门查处,适用于职工人数较多的企业;

秋后算账:为怕报复,或因企业员工人数较少,写匿名信容易招致怀疑。在这种情况下,可暂时忍让,待结束劳动关系后60日内再通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方式追讨。

2、缴费的年限 ◇ 缴费的年限新人15年以上;缴费年限至退休年龄时不满15年的,不发放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支付。 ◇《规定》实施前参加工作的职工,此前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满10年,不足10年者个人账户一次支付。 ◇参保人员因工作流动在不同地区参保的,不论户籍在何地,其在最后参保地的个人实际缴费年限,与在其他地区工作的实际缴费年限及符合国家规定的视同缴费年限,应合并计算,作为享受基本养老金的条件。 △如何计算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

用人单位和职工本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为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已参加统筹的国有和县以上集体企业固定工,缴清了社会统筹基金的,1993 年12月31日以前的实际连续工龄视为缴费年限。

企业职工在实行养老保险人个缴费制前的工龄按国家规定一律视同缴费年限。其视同缴费的 年限与实际缴费的年限合并后为职工计算退休养老待遇。

案例:某女,1978年1月1日参加工作,先是在一企业工作,1988年1月1日调入当地政府机关工作,1995年1月1日进入一家企业任职,2000年1月1日开始缴纳养老金,2018年1月退休。问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各为多少?

分析:2000年以前没有缴费,要计算视同缴费年限的时间。

1978年至于1995年期间的16年工龄可作为视同缴费年限,1995年至2000年期间5年应该缴而没有缴,因此应该扣除。

2000年1月1日到2018年1月1日18年为缴费年限。

因此该女士视同缴费年限与缴费年限合计为34年。

国外替代率=刚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临退休前在职工资 中国替代率:可分为传统模式和现行模式。

在传统的养老保险模式下,替代率是按照退休时职工工资计算的;替代率偏高,平均在88%左右;国外一般在50-60%左右。

而在现行养老保险模式下,社会统筹部分以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个人帐户部分则是以职工本人历史缴费工资为基数的。

基础养老金替代率=退休人员的平均退休金÷在职人员平均工资收入;现行规定为20%。

个人积累部分月退休金=11%*缴费年限*缴费基数*12/120 ,按一个人缴费年限满35年算,在不考虑工资增长、物价上升以及积累资金能够保值的前提下,一个中等收入者的个人积累替代率为38.5%左右,合计为58.5%,即其退休金相当于社会平均工资的58.5%。假定其一生的平均工资是退休前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80%,则个人积累部分的替代率降为30.8%,全部退休金收入的替代率大约为50.8%。

按最低限额缴纳的人员,其替代率只有38.48%,按最高限额缴纳者,其替代率达到112.4%。

养老金调整机制:主要有两种办法:一是根据指数变动,自动调整养老金金额,二是参考指数变动,经审议或立法措施而改动养老金额。 △参加养老保险,退休后基本养老金如何支付?

被保险人按《规定》条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止个人缴费。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按月支付基本养老金时,个人帐户的余额部分继续参照银行规定的同期居民一年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

按《规定》标准支付的基本养老金,其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综合性补贴在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帐户养老金由个人帐户中支付,并按企业与个人缴费的比例分别冲抵。

离、退休人员个人帐户养老金,在个人帐户储存额支付完毕时,由养老保险基金中继续支付,至死亡时止。

企业和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企业和职工必须依法参加养老保险,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 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和职工,有依法参与和行使监督的权利。

企业有权通过当地社会保险监督机构,要求社会保险机构合理有效地管理使用养老保险金。

职工有权随时查询本人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情况,有权在退休后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费,职工认为其养老保险权益受到侵犯时,有权举报,或提请劳动监察机构或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依法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四节

补充养老社会保险(企业年金)

一、补充养老保险的产生及其作用 1.补充养老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早在19世纪80年代,补充养老保险就在一些欧美国家产生。在基础养老金没有普及之前,补充养老金曾起到主要的养老保障作用,基础养老金在很大的范围之内适用之后,企业养老金才明确作为补充基础养老金的配角位置。

我国提出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在1991年。概念: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它居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由国家宏观指导与企业内部决策执行。

《国务院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1年33号)中指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能力为本企业职工建立。

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规定:“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确定了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年26号)再次提出: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2004年6月,《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实施,在管理上进一步加以规范。

截止2003年初,全国共有17000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650万职工参加了企业年金,积累资金300多亿。但参保企业不足10%。原因:税收优惠覆盖面不偏小,且不明确。

2、补充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区别

(1)水平因企业而异。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职工补充养老保险水平可以高些,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可以低些,甚至可以不参加,是否参加由企业自行决定,国家不强制统一。

(2)办法比较灵活。经济效益好时可以多补充,经济效益不好时可以少补充或不补充。

3、补充养老保险的作用

(1)可以缓解因人口老龄化而造成的养老金的支付危机。由于退休人数逐年增多,致使退休金的支付迅速增加,从而使企业负担加重,补充养老金的实行相当于退休金的事前分期积累,使负担均衡化;

(2)企业实行补充养老金制度,可以吸引人才。

(3)可以鼓励职工在企业长期连续工作(中途退职不予支付),以增强企业活力和稳定性。

二、补充养老保险的类型

1、国外补充养老保险的类型

一种是自愿性的,以美国、日本为代表,国家通过立法,制定基本规则和基本政策,企业自愿参加;企业一旦决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运作;具体实施方案、待遇水平、基金模式由企业制定或选择;

另一种是强制性的,以澳大利亚为代表,国家立法,强制实施,所有雇主都必须为其雇员投保;待遇水平、基金模式、筹资方法等完全由国家规定,雇员不必缴费。 共同点:保险待遇水平高于基本养老保险。

2、我国补充养老保险的类型

采用自愿的方式,是一种企业行为; 补充方式、待遇标准、发放形式等由企业与职工以协议形式确定;

企业可以自主选择经办机构,实行利益调节,允许经办单位之间的平等竞争; 国家和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指导和宏观调控,以及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三、补充养老保险的资金渠道与待遇水平

1、资金渠道

国际通行的做法:补充养老保险的资金渠道来源于企业,补充保险费允许计入成本,个人缴费不计入个人所得税征缴基数。

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有两种:一是由企业全部负担,根据其经营状况的好坏而确定提取数额;二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出资,计入个人账号,国家不负担任何费用的供给。

2、筹资模式:现收现付制、部分积累制和完全积累制。

3、待遇水平

国外的补充养老保险一般不控制待遇水平,有的国家雇员退休后得到的补充养老保险金高于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金,二者之间完全脱离,没有直接联系。

我国一些地区的补充保险方案中,对待遇水平的上限规定均高于一个月工资总额的水平,一般规定为一个半月至两个月。

2、失业主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一是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二是具有劳动能力,三是愿意工作,四是没有工作或虽有工作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失业的定义就不完整。

3、衡量失业的指标

衡量失业的状况用失业率来表示,失业率是失业人口占社会劳动力人口的比率。失业率高说明失业问题严重,否则相反。在西方国家,当失业率为4%-5%时,则视为实现了充分就业,适度失业率是调节劳动供给的蓄水池。

二、失业社会保险的概念和含义 什么是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再就业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概念的含义:

失业保险仅限于非自愿性失业,不包括自愿失业;

失业保险中的物质帮助,不仅指失业救济金,也包括组织生产自救、转业训练等其他物质帮助形式; 失业保险具有双重身份,既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又促进失业者再就业,从而减少失业。 失业社会保险的目的是什么?

对暂时不能实现就业的劳动者给予帮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提供再就业服务,失业保险是一种竞争与保障相结合的制度。

失业保险与养老保险有什么不同?

(1)对象不同,养老保险的对象是依据退休年龄的规定,被视为失去劳动能力,从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失业保险的对象则是具有劳动能力,暂作为劳动力市场剩余形态的失业人员。

(2)目的不同,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了向劳动者年老时提供基本生活需要费用,而失业保险的目的则不仅是为了向失业人员提供基本生活需要,其另一项重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就业。使失业人员尽快找到工作。

(3)保险金给付期限不同,失业保险有期限限制。对失业人员起作用只是在市场竞争中暂不能劳动的情况下维系这一部分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基本需要,但决不包一生,而养老保险则是要长期给付,包到底。

三、失业社会保险的产生

法国最早于1905年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但是一种非完全强制性的失业保险制度;也即是否参加取决个人意愿,但一旦参加必须接受失业保险法律规定的管理,包括承担一切义务和享受相应的权利。

1911年,英国颁布国民保险法,第一次将失业保险纳入强制性社会保险范畴;到1997年初,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已增至68个,其中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为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

我国的失业社会保险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传统的就业保障制度到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 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办法》,建立起我国的待业保险制度;1993年4月12日,国务院又颁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同年5月1日起施行;

1994年开始,我国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将待业改为失业;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同时废除1993年的规定。

《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本节重点:

1、失业的概念

2、失业保险与养老保险的区别 第二节

失业社会保险的类型、特征与作用

一、失业社会保险的类型

(1)由政府实行的强制性失业保险。凡符合失业保险条件的人员,都必须参加失业保险,其基本内容都包括保障范围、资金来源、资格条件、给付标准、给付期限和管理体制等。

(2)非强制性失业保险。目前实行这种制度的有丹麦、瑞士和芬兰三个国家,其特征是并非由国家管理,而是由工会自愿建立的失业基金会管理,政府则给予大量的补贴,但自愿加入失业基金的各工会委员,必须加入失业保险;

(3)失业补助制度。这种失业保险只适用于符合经济情况或收入情况调查规定的失业者,以及无资格享受正常保险的失业者,带有一定的社会救济色彩,目前澳大利亚、匈牙利、南斯拉夫和新西兰等四个国家采用的便是这种类型的保险制度; (4)失业补助制与强制或非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并存的双重失业保险制度,目前只有德国实行双重性的失业保险制度,也即既有强制性的失业保险制度,也有失业补助制度;

(5)由政府机构或雇主支付一次性失业救济或一次性解雇费。

二、失业社会保险的特征

1、普遍性:主要是保障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失业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其覆盖范围包括劳动力队伍中的大部分成员。故参保单位不分部门和行业,不分所有制形式,不分用工形式。 只要本人符合规定条件,都有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

2、强制性。国家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向规定范围内的用人单位、个人征缴社会保险费,缴费义务人必须履行缴费义务,用人单位和职工没有选择的自由。否则构成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互济性。失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社会筹集,由单位、个人和国家三方共同负担,缴费单位筹集的失业保险费,全部并入失业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统一管理、使用。

三、失业社会保险的作用

(1)能够有效地保障失业人员在失业期内的基本生活,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2)有利于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3)增强了企业职工的竞争和风险意识,并对企业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本节重点:

1、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2、我国失业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 第三节 失业社会保险的对象和适用范围

一、失业保险的适用范围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只面向城镇地区。主要是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决定本条例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城镇企业及其职工、事业单位含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城镇企、事业单位及其农民合同制工人。

案例一:在一次社会保险执法大检查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某公司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与其工资总额存在很大的差距。企业是按支付给本企业所招用的城镇职工的工资为基数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中未包括支付给农民合同制工人的工资。

分析:农民合同制工人也是失业保险的参保对象,应该补缴这部分的缴费基数。

案例二:某市一所小学属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颁布施行后,小学所在区的劳动保障部门到学校宣传失业保险政策,并要求学校教职员工参加当地的失业保险,而该校校长则认为,学校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部门,不可能有人失业,所以,不愿意参加失业保险。请问该校长的认识对吗?请说明理由。

分析:

(1) 不对。 (2)《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失业保险。而该小学属事业单位,所以,应该无条件地参加失业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

(3)社会保险是一种互助互济行为,不以风险的大小来决定是否参加社会保险。

案例:职工小林在一家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工作比较辛苦,且企业经济效益滑波,收入一年不如一年,她于是辞职回到家中,并在职业介绍所登记要求重新工作。过了不久,职业介绍所为她介绍了一份工作,但她借口拒绝,一连几次都是如此。为此,职业介绍所向当地劳动保障机构报告,要求停止其失业救助,小林知道后大吵大闹,她认为她在工作期间按时缴纳失业保险费,现在她也有工作的愿望,政府没有理由不给她享受失业保险。 ▲失业人员失业期间是否需要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费?

失业人员失业期间停止缴纳,但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可以将档案存放在职业介绍中心或人才市场,以个人名义缴纳。

第四节 失业保险金的筹集和给付

一、失业保险金的筹集

各国主要采取的是征缴费用、建立基金的方式。这一基金的来源分为几种,一是全部由企业和被保险人双方负担;二是企业和被保险人双方负担,政府资助;三是全部由企业负担,如美国。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建立以来,一直实行基金制,在基金来源上采取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和财政补贴的方式。 ▲用人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标准?

1、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

2、职工个人按本人工资总额的1%缴纳。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总额高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的300%以上部分,不作为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

3、用人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 失业保险待遇有哪些?

失业保险待遇包括失业人员按照失业前累计缴费时间领取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医疗补助金、死亡丧葬补助金和供养直系亲属的抚恤金等。

三、失业保险基金的构成

(1)失业保险对象缴纳的保险金; (2)失业保险基金的利率与利息;

(3)财政补贴,即失业保险费经办机构所需经费由财政补助;各省市有“失业保险调剂金”,各省规定从财政中拿出一定比例组成调剂金,目的是协调各地的失业保险金;

(4)依法纳入失业保险金的其他资金。

这是我国1999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所作的规定。

本节重点:

1、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采用何种方式?失业社会保险基金由哪几部分构成? 第四节 失业社会保险发放的标准及程序

一、失业社会保险的发放标准

(1)在统筹地区采用统一的发放标准,不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失业人员失业前的收入状况及个人缴费时间等因素; (2)参加失业保险并符合其他条件的失业人员才有资格领取失业保险金; (3)根据失业人员的累计缴费时间确定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期限; (4)采取按月发放的方式。

二、失业社会保险的待遇

1、确立失业社会保险待遇的原则

给付标准无论如何不应该高于失业前的工资标准;

给付标准无论如何不应低于,甚至不宜等于享有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收入。

三、失业社会保险的申领条件

1、申领手续

(1)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告知其按照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7日内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2)到当地规定的失业登记管理机构进行失业登记。 (3)领取失业保险金。

2、申领期限

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是由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决定的:

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 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 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

再次失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案例:王女士自工作后依法缴纳失业社会保险费,工作6年后失业,按规定享受失业社会保险,半年后重新就业,2年后又失业。请问:她现在可领取多长期限的失业社会保险金?

分析:

(1)王女士在第一次失业前已缴费6年,按规定可以享受10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但其在领取了6个月后重新就业,按规定未领取的4个月可以保留;

(2)王女士第二次失业前工作了二年,按规定可以领取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3)王女士总共可以领取的失业保险期限为:4+4=8个月。

第一节

医疗社会保险概述

一、医疗社会保险的概念

1、一般概念

是指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

2、与其他社会保险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他保险均是一种对收入的补偿,但医疗保险仅是对职工医疗费用的一种补偿,并不承担职工患病期间及非因工负伤期间的生活补助。医疗期内的生活补助(病假工资)由所在企业负担。

3、我国的医疗社会保险构成 传统的医疗保险制度

公费医疗制度:是我国对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学生实行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属于国家保险。始于50年代初,后历经改革,但仍存在公费医疗制度。

劳保医疗制度:是对国有企业职工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属于企业保险。合作医疗保险:是农民群众依靠集体力量在自愿和互助互济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属于一种初级的医疗社会保险模式,层次较低。 现行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多层次的医疗社会保险模式。

由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个人补充医疗保险三个层次构成。 1998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国家为公务员建立了医疗补助制度。

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各地还普遍建立了大额医疗互助基金制度,以解决门诊、急诊大额医疗费用以及社会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之上的医疗费用。

二、我国建立基本医疗社会保险的目的意义

(1)通过建立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的机制,实行社会化管理,更好地解决医疗保险基金的稳定来源和职工医疗保障苦乐不均的问题,切实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能够落到实处。

(2)通过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水平和给付水平,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和个人自我保障的作用,形成医、患、保三方制约机制,并通过加强医疗保险费用的支出管理和基金管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遏制医疗服务中的浪费现象。

(3)通过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引进竞争机制,给职工提供方便、优质、放心的医疗服务,扩大广大职工的就医选择权,使职工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医院,选择医生。

三、医疗社会保险的特点

(1)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的关联性强;

(2)服务面广量大。医疗社会保险的对象是广大的工薪劳动者; (3)带有较强的福利性;

(4)具有短期的、经常性的特点; (5)按实际需要提供服务。

四、医疗社会保险的建立原则

(1)医疗保险的待遇实行机会均等原则;

(2)医疗保险应该体现社会共同责任和分担风险原则。

五、我国的医疗社会保险改革 1998年12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基本思路及遵循的原则是:“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基本保障”是指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根据目前我国财政和企业的承受能力确定,只能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

需求;“广泛覆盖”是指基本医疗保险要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负担”是指实行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合理负担;“统帐结合”是指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合理负担;“统帐结合”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建立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并明确各自的支付范围,统筹基金主要支付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账户主要支付门诊医疗费用。

六、医疗社会保险的对象和范围

■ 那些企业和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适用范围:包括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也即企业(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外资以及其他城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

2004年7月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关于推进混合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做作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意见》,

案例:某企业共有职工和离退休人员1202人,其中在职职工1000人,退休人员200人,离休人员2人。则该企业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时,所有1202人都应参加并相应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错误。该企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应为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之和,即1200人。因为按照有关规定,离休人员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其医疗待遇不变,医疗费用按原渠道解决。

(2)缴费人数应为1000人。因为退休人员本人及单位均不另外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2、社会统筹医疗帐户基金 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剔除记入个人医疗帐户基金后的剩余部分,进入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帐户,形成医疗保险的社会统筹基金。 ■个人帐户记载那些款项?

1、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2、按规定划入个人帐户的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3、个人帐户存储额的利息;

4、依法纳入个人帐户的其它基金。

案例:老李现年46岁,在上海一家企业工作,上一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假定宁波市上一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水平为1500元。请问今年他应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月工资基数是多少,到年底,他可支配的个人账户资金总额将达到多少?

解答:个人应该缴纳的月基数:4500元(超过300%部分不作为工资基数); 个人每月的缴费额:4500 × 2%=90元;

每月单位缴费划入:4500×2%=90元;

年底时可支配帐户总额由二部分组成:(90+90)*12=2160元。 个人医疗帐户为什么要做到专款专用?

A.保证个人账户里的资金属于职工自己专用;

B.可使职工养成关注医疗费用的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支出,防止医疗资源的浪费,防止个人账户里的资金很早就用完;

C.保护账户拥有者的利益,如果个人账户的资金未用完,可以累积使用,以解决将来的可能较高的医疗费用。

第三节 医疗社会保险基金的发放

一、基本医疗保险的享受资格

1.在职职工在缴费的次月即可享受;

2.退休人员有最低缴费年限的要求:各地不一样。宁波:医保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计算方式同养老保险);实限缴费年限满5年;但近年退休人员只要连续缴费就没有5年的限制。医保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不足的,可在办理退休变更手续时补缴,按补缴当年的基数补,一次性补足缴费年限或实际缴费年限。

二、医疗社会保险的支付范围

社会统筹基金和职工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和标准各不相同。 1.社会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

支付范围: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包括参保人员住院(含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和门诊大病(含重症尿毒症透析、恶性肿瘤化疗和放疗)的医疗费用;在职职工一般的门、急诊费用,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支付标准:统筹基金的支付设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称封顶线):医疗费用在起付标准以下,由个人账户或个人支付;起付标准以上、封顶线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从统筹基金中支付;超过封顶线的医疗费用,主要通过地方附加医疗保险等途径解决,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起付标准:就是准予进入统筹基金支付的门槛。国家规定为当地城镇职工上一年年收入的10%;之所以定这个比例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目前各地均采用“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和新人新办法”。如上海:退休人员为当地城镇职工上一平均工资的5%;中人为8%,新人为10%。

最高支付限额:指的是统筹基金所能支付的最高限额。目前的标准为当地城镇上职工工资收入的4倍,这一比例根据大额医疗费用人群分布情况的测算而定。4倍的比例能够解决绝大部分职工的医疗费用问题。由于工资与经济发展相联系,因此最高限额随当地平均工资的波动而波动。 分担比例:在社会统筹支付部分,个人仍需承担一定的比例,具体的比例视年龄而定,上海:45岁以上承担30%;35-45岁承担40%;35岁以下承担50%。此外还同医院的等级有关。

特殊处理:在职职工的门诊大病(含重症尿毒症透析、恶性肿瘤化疗和放疗)和家庭病床医疗费用,统筹基金的支付不设起付标准,但设最高支付限额(封顶线),最高支付限额同上。

例题1:某统筹地区医疗保险基金的起付标准为800元,最高支付限额是2.5万元,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个人自付比例为10%。现假定某职工一次住院所花费的医疗费用为3万元,其中2000元为非《药品目录》所列药品发生的费用。试问,该职工的医疗费用如何支付? 1)该职工自付段费用:800元;

2)个人需承担的非《药品目录》所列药品发生的费用:2000元 3)属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发生的费用: 30000-800-2000=27200元 4)可以用统筹基金支付的部分:27200*90%=24480元; 5)该职工承担的自付部分:30000-24480=5520元。

■个人帐户余额能否跨使用?

基本医疗个人账户内的金额可以跨结转使用。

三、医疗社会保险待遇的支付方式 世界通行的做法:

(1)直接支付。也即当患者生病,其医疗服务费用由医疗社会保险机构统一支付;

(2)报销医药费。也即患者在看病时先垫付全部医疗费用,然后凭单据到医疗社会保险机构进行报销;

(3)向患者提供服务。也即病人必须在医疗社会保险机构定点的医疗服务点就医,享受其指定的免费医疗服务。 我国的支付方式:采用直接支付和患者报销两种方式。

三、医疗社会保险准许及不予支付的规定 准允支付的项目种类

(1)在指定的可选择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就医或购药; (2)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范围; (3)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范围;

(4)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标准范围。

符合上述规定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将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予以支付。 不予支付的服务和医疗项目

第一类是服务项目类:挂号费、院外会诊费、病历工本费等;出诊费、检查治疗加急费、点名手术附加费、优质优价费、自请特别护士等特需医疗服务。

第二类是非疾病治疗项目类:各种美容、健美项目以及非功能性整容、矫型手术等;各种减肥、增胖、增高项目;各种健康体检;各种预防、保健性的诊疗项目;各种医疗咨询、医疗鉴定。 第三类是诊疗设备及医用材料类: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装置(PET)、电子束CT、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等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的检查、治疗项目;眼镜、义齿、义眼、义肢、助听器等康复性器具;各种自用的保健、按摩、检查和治疗器械;各省物价部门规定不可单独收费的一次性医用材料。

第四类是治疗项目类:各类器官或组织移植的器官源或组织源;除肾脏、心脏瓣膜、角膜、皮肤、血管、骨、骨髓移植外的其他器官或组织移植;近视眼矫形术;气功疗法、音乐疗法、保健性的营养疗法、磁疗等辅助性治疗项目。 第五类是其他类:各种不育(孕)症、性功能障碍的诊疗项目;各种科研性、临床验证性的诊疗项目。就(转)诊交通费、急救车费;空调费、电视费、电话费、婴儿保温箱费、食品保温箱费、电炉费、电冰箱费及损坏公物赔偿费;陪护费、护工费、洗理费、门诊煎药费;膳食费;文娱活动费及其他特需生活服务费用。 准予支付的药品类:只有纳入《国家基本医疗药品目录》的药品,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哪些情形下发生的医疗费用不予支付? 具体包括:

(1)工伤(含职业病)、生育及其并发症;

(2)因犯罪、打架、斗殴、酗酒、自杀、自伤自残、蓄意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3)交通事故;

(4)出国、出境期间;

(5)各种不育(孕)症、性功能障碍的诊疗项目; (6)各种科研性、临床验证性的诊疗项目; (7)医疗事故;

(8)其他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

案例:小李是某企业的一名职工,其所在企业参加了企业基本医疗保险。小李最近外出时遭遇了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而受伤,经有关部门鉴定小李负主要责任。小李在医院接受治疗,康复后隐瞒了交通事故的事实,医疗费用在社会医疗统筹基金报销。请问小李的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不对。

(2) 根据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相关规定,因交通事故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不属于医疗社会保险费用的支付范围。 (3)小李隐瞒发生交通事故事实的做法,违反了我国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医疗支付范围的规定,是错误的。其由统筹医疗基金支出的费用应该予以追回。

四、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付费方式

1、一般的门、急诊费用:按规定,由个人帐户支付,用完后自负,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在支付了自付段后,超过部分由统筹基金和个人共同支付。宁波:分为三段:个人帐户段、个人自负段、统筹基金与个人共付段。

2、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分为三段。 第一段:在统筹起付标准以下,称为自付段。

第二段:当自付段结束后,就进入了社会统筹段。此阶段个人仍需负担一定比例的费用,称为共付段。 第三段:超过统筹支付标准范围,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这时可参加大病医疗保险。 本节重点:1.世界通行的医疗社会保险待遇支付做法有哪些? 2 .我国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待遇采用什么样的支付方式? 第一节

工伤社会保险概述

一、工伤的概念

1、概念:工伤是国际上通用的术语,内容包括因工意外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2、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上,关于工伤的范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1921年国际劳工大会的公约中提及的工伤不包括职业病,仅即“由于工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伤害事故为工伤”。1964年第48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工伤事故津贴公约》将职业病纳入工伤的范围。所谓职业病,从广义上说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性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有毒有害环境而引起的所有疾病。

在法律上,职业病有一定的界限,只有国家主管部门明文规定了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二、工伤社会保险的概念

1、工伤社会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概念

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在生产、工作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为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的劳动者的供养亲属提供遗属抚恤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工伤社会保险的产生

最早实施工伤社会保险的是德国,于1884年通过了《工人灾害赔偿法》。

现代工伤保险中,保险事故即广义工伤,包括狭义工伤和职业病。历史上最早的工伤保险立法,仅以工伤为保险事故,而不包括职业病。把职业病作为工伤保险事故的,始于英国1906年的法律。

3、我国工伤社会保险的演变

我国的工伤保险一直就是社会保障的主要项目,建国初期制定的《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对“因工负伤”的待遇等做了具体规定;

1957年卫生部制定和颁布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首次在我国将职业病伤害保险列入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

1987年11月5日,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1996年3月14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80-1996); 1996年8月12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2003年4月颁布并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为职工利益的保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工伤社会保险的目的和意义

(1) 是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伤职工基本权益的重要条件; (2) 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 (3) 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4) 是促进建立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防范机制的重要手段; (5) 有利于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6) 有利于妥善处理事故和恢复正常生产,维护社会安定。 本节重点:工伤社会保险的概念。

第二节

工伤社会保险的适应范围与实施原则

一、工伤社会保险的对象和适用范围

国务院颁布和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后,各地均先后制定了实施办法,在工伤实施的法律效应、认定的标准以及申请和鉴定的程序方面与国务院的基本一致,但在实施范围及工伤的待遇方面,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

1、工伤社会保险的对象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2004年6月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农民工同样享受《工伤保险条例》的保障。

2、工伤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内的企业:中国境内的各类企业,包括国有、集体、三资、港澳台资、私有、民营、联营、乡镇企业等,均是《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对象。“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适用范围内的“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

在现实生活中,工伤认定后,还须认定工伤赔偿责任人主体?

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案例分析:某集体砖厂职工与单位签订了承包合同,合同中注明:“......如发生伤亡,砖厂概不负责......”。不幸的是,该职工在工作时被砸伤,花去医药费3000元。砖厂以合同中已有规定为由,拒绝支付费用。请问,这种做法对吗?

分析:(1) 不对。

(2) 根据规定,企业与职工个人签订承包合同,是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并未改变企业和职工的劳动关系,也未改变承包者的职工身份,因此企业应按照国家现行政策保障职工的社会保险权益。

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案例:杨某原系某厂职工,经厂方安排借调到某公司工作,并由某公司向杨某支付劳务费。99年2月,公司派杨某出差,途中杨某遇车祸身亡。其后,杨母向某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某厂支付丧葬补助金6030元、一次性因工死亡补助金6657元。但某厂认为,杨某与公司形成聘用关系,杨某因公死亡,工伤保险责任应由某公司承担,请问某厂的看法是否正确?

分析:不正确。杨某与某厂形成劳动关系,因此其工伤责任应该由某厂来承担,但因为杨某生前是在某公司受的伤,因此某厂可与某公司协商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原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

二、工伤社会保险的实施原则

工伤社会保险实施的原则很多,着重要掌握以下几大原则: (1)保障与赔偿相结合的原则

(2)资金筹集采用企业一方负责及差别费率的原则 (3)工伤社会保险与工伤预防及工伤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 4)无责任补偿原则,又称“无过失补偿”原则 (5) 确定伤残和职业病等级原则 (6)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赔偿不重复享有的原则 本节重点:

1、工伤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

2、工伤社会保险的实施原则 第三节

工伤认定与职业病的确定

一、工伤的界定与工伤、职业病的鉴定

1、工伤和职业病的界定

工伤:是指企业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从事与生产劳动有关的,或由于劳动条件、作业环境所致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职业病等。其他特殊情况下遭受的意外伤害不能视为工伤。简单讲,是指与工作有关的急性伤害。 工伤与非工伤的界限:一般有时间界限、空间界限、职业界限、主观过错界限、法定特殊界限。 时间界限:一般只限定于工作时间之内; 空间界限:一般只限于工作场所之内;

职业界限:即只限于因执行职务所受的伤害,如是因私事受伤,即使发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也不算工伤;但若是因公,即使是发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之外,也算工伤;

主观过错界限:即除了职工本人故意造成的伤害不属于工伤以外,一般而言,发生在职工本人有过失或无过失的主观心理状态下的伤害,只要符合其他工伤条件,都应该属于工伤;

法定特殊界限:也即立法上明文规定,在工伤的一般界限之外应属工伤的特殊情况。

职业病:从广义上说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性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有毒有害环境而引起的所有疾病。但是在法律上职业病有一定的界限,通常是国家主管部门明文规定了的才能称为职业病。

2、工伤的认定

工伤的认定。目前鉴定工伤的政策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保险条例》等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在七种情形下发生的伤害可以认定为工伤,另有三种情形可以视同为工伤。

关于职业病的确定。必须以职工工作的环境及诱发职工致病的成因作为依据。应具备4个条件:一是必须有企业确认是因为生产工作中长期接触职业病有害因素造成的意见,二是经市以上职业病防治所(小组)诊断,三是属于国家规定的102种职业病名单中的病种,四是报经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审批并认定工伤。

因此,对钱某的申请做出了不认定为工伤的决定。请问是否正确?

分析: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认定是错误的,钱某所受伤害应该认定为工伤。理由是:

第一,钱某遭到全某殴打的原因是没有按照全某的要求为其修理设备,而是按照车间主任的要求修理其它设备,这是由于工作而发生的伤害。而且钱某遭受伤害也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之内。

第二,钱某与全某打架是违反了劳动纪律,但事端是由全某引起的,钱某是属于自我防卫。

(四)患职业病的;

这一条比较清楚,只要是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围,均可认定为工伤。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案例:职工见义勇为受伤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

某运输公司的班车遇车祸,职工邓某下车协助现场的交通民警抢救伤员时被另一解放牌卡车撞为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脾破裂,进行了脾切除手术等治疗。邓某所在运输公司不同意按工伤给予待遇,邓某诉至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受理后,经过调查,裁决邓某胜诉。

分析:这是一起因是否工伤引发的劳动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伤害发生的地点不在工作岗位算不算工伤?邓某是在上班途中帮助料理事故时被撞成重伤的,虽不在工作岗位上,但却是在为社会做好事的现场,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应该认定为工伤。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案例:职工因工陪酒死亡是否属于工伤?

某日某企业上级领导来视察工作,厂长请下属小李代为出席宴请,席中小李因陪领导饮酒过量,不治身亡。事后其家属要求厂长按工伤处理。请问不李家属的要求是否合理?

分析:不合理。小李虽然因工陪酒死亡,但因为是醉酒死亡,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不属于工伤范围。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总结:根据以上条例推断,工伤的发生必须是在法律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在清醒的意识下,非主观的伤亡行为。

总结: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发生伤害的类型:事故伤害、暴力伤害、职业病以及疾病。事故伤害和职业病因工作原因引发;暴力伤害必须是履行工作职责;突发疾病不管什么原因,但必须在48小时内死亡才算工伤。 本节重点:如何确定工伤和职业病? 第四节 工伤社会保险的基金制度

一、工伤社会保险的资金筹集

1、国外通行的资金筹集模式

社会统筹方法。即由政府立法规定企业必须参加工伤社会保险,按时、足额地向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缴纳工伤社会保险统筹费用,并由工伤社会保险机构负责进行工伤待遇的给付。 由政府规定统一的待遇项目与标准,由企业行政自行支付的办法。

2、我国的做法

我国企业正处于第二种模式向第一种模式的过渡阶段。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和依照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规定。

3、工伤社会保险费率的确定

费率确定原则: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费率确定的模式:目前通行的主要有三种方式

(1)统一费率制。特点是可以平均分散工伤风险。

(2)差别费率。体现对不同工伤事故发生率的企业、行业实行差别性的负担,以保证该行业、企业工作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包括行业之间及同行业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别。差别费率确定所依据的指标:包括工伤事故发生次数、因工负伤总人数、因工伤残、死亡人次数、工伤事故频率、工伤死亡率、职业病发生率、职业病患病率;职业病总死亡率等。

(3)浮动费率。是在差别费率的基础上,每年对各行业或企业的安全卫生状况和工伤社会保险费用支出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由主管部门决定该行业或企业的工作保险费率上浮或下浮。 ■ 单位交多少工伤保险费?

△ 工伤保险费根据各行业的伤亡事故风险和职业危害程度的类别实行行业差别费率。目前,我国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行业划分为三个类别:一类为风险较小的行业,二类为中等风险行业;三类为风险较大的行业,费率分别为0.5%、1%和2%。但实际上,各地区在实际操作时更多的是执行基础费率和浮动费率制。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此处的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 职工个人交不交工伤保险费? 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一节 生育社会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一、生育社会保险的概念

生育社会保险是妇女劳动者由于生育女子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从社会和国家得到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

作为社会保险组成部分之一,生育社会保险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妇女就业、保护妇女健康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生育社会保险的特点

从目的看,生育社会保险是为了弥补女职工生育期间的收入损失,更重要的是对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和人类的世代延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带有一定的福利性质;

从起因看,生育社会保险属于正常的生理性原因而进行的保障,因生育造成的收入丧失是一种暂时性的丧失; 从对象看,生育社会保险实施的对象主要是已婚的妇女工作者,相比其他的社会保险,其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 从内容看,给付项目比较多。在国外,生育社会保险的给付项目包括生育假期、生育收入补偿、生育医疗保健和子女补助金等项目。

从保障水平看,不仅要弥补女性职工生育期间的收入损失,还要对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起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其保障标准高于基本医疗保险。

从时间上看,生育保险实行的是产前与产后均享受的原则。 第二节

生育社会保险的产生和作用

一、生育社会保险的产生(略)

二、我国生育社会保险的立法情况

我国企业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生育保险制度分别建立。

1、企业女职工的生育保险建于195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一个组成部分;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的生育保险建于1955年,其政策依据是前政务院的《关于女工作人员生育假期的规定》;

2、1988年7月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1998年第9号令);统一了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生育保险待遇。

1994年12月,原劳动部颁布了《企业职工生育社会保险试行办法》; 2001年,国务院颁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

三、我国传统的生育保险制度的特点及弊病

改革前,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特点:一是按照前苏联的模式,产假期间发基本工资;二是企业或单位自行管理,不设专门的生育保险基金;三是生育医疗费用与医疗保险没有本质的区别,分别从公费医疗与劳保医疗经费中开支。

弊病:属于企业自保型,加大了企业用女职工的成本,不利于女性职工的就业;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保护。

二、生育社会保险的作用与意义

(1)实行生育社会保险是对妇女生育价值的认可。

(2)实行生育社会保险能够保障女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力的再生产。 (3)实行生育社会保险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 (4)实行生育社会保险可以促进计划生育的贯彻执行。 (5)实行生育社会保险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

三、生育社会保险的对象和范围

1、参加生育社会保险的对象

我国适用范围主要是城镇企业和职工; 城镇企业及职工的口径同基本养老保险; 浙江省规定为所有企业和职工。

案例:李先生是厦门一家商场的员工,户口在厦门,所在单位也为他投保了生育保险。他妻子的户口在泉州。李先生以为他已经投保了,生小孩是夫妻两个人共同的事,应该能享受自己所交的生育保险。但是答案却是不能。那么李先生作为一个男性为何也要缴纳生育保险?

分析:一个企业即使都是男员工,也要参保生育保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统筹,避免企业用工上的女性歧视。女员工的生育费用不再由企业单独承担,而是由社会统筹支付,这样就为那些女性员工多的企业减轻了负担。案例中李先生的妻子所在的泉州单位如果也参保了生育保险,那么就按泉州的规定办理。即使夫妻双方都在厦门,先生单位投保了生育保险,而妻子单位没有,则妻子生育仍不能享受生育保险的待遇。 本节重点:实行生育社会保险制度有什么意义? 第三节 生育保险基金的筹集、支付与管理

一、生育保险资金的筹集

1、原则

生育社会保险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由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社会保险费,建立生育社会保险基金。

2、筹集模式

用人单位缴费:上海不另外缴纳,采用在已经缴纳的基本养老缴纳基数中扣除的方法,共划转0.5个百分点;浙江省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规定:企业按照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0.5至1个百分点的比例缴纳。宁波市统筹区范围为0.5个百分点。以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基数作为缴费的基数。 职工本人不缴费。

二、生育社会保险享受的资格条件及待遇

1、生育社会保险享受的对象

从生育保险的概念及作用来看,生育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应为妇女劳动者。

我国的生育社会保险享受对象只限于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并生育的女职工。

2、生育社会保险享受的资格条件

世界各国规定有所不同,我国现行的规定:

(1)具有城镇户籍并参加社会保险的从业或失业妇女; (2)规定被保险人在享受生育保险补助金时,必须缴纳保险费已达到规定的最低期限。宁波为3个月。不满3个月的,由所在企业按生育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负担;

(3)计划内生育、符合第二个孩子生育条件获批的、计划内生育或计划内妊娠后流产的女性职工。

二为生育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可以享受一定的物质补助。国家标准为上一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但各地包括宁波在实际操作时规定为本人生产当月的缴费基数,由社保机构发放,但由于缴费基数的原因,也即不能按实缴费者,不足部分由所在企业补足。生育津贴领取的时间:顺产三个月,难产增加半个月,多胞胎,每增加一胎增加半个月。

案例1:王某工作后一直参加社会保险,近日计划内难产,生育一子,其生产当月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800元,问王某能享受多长的产假,领取多少生育津贴?

答案:105天;2800元。

案例2:张某计划内生育,顺产一女。生产当月的工资为6000元,基本养老保险金缴费基数4000元,问其生育津贴能享受多少,分别由谁支付?

答案:每月的生育津贴为6000元,其中4000元由生育保险基金支出,剩余的2000元由企业补足。共可享受3个月,故从生育保险基金获得12000元,企业给付6000元。

三为医疗服务。生育医疗服务是由医院、开业医生或合格的助产士向职业妇女和男工之妻提供的妊娠、分娩和产后的医疗照顾以及必须的住院治疗。我国生育社会保险医疗服务项目主要包括检查、接生、手术、住院、药品、计划生育手术费用等。只有符合规定的生育及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生育保险基金才准以支付,超出规定以外的,需自己承担。

宁波市采用定额补偿的形式,为2300元。2300元以内,实报实销,超过2300元的,超出部分,个人负担10%。 案例:某女职工,计划内生育,生育期间共向医院支付各类医疗费用5600元,其中,4800元为按规定的检查、接生及手术费,请问生育保险基金和个人各付多少元? 分析:按规定可以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中,超过2300元以外的部分须有个人自负10%,即:(4800-2300)*10%=250元,个人共需自负:5600-4800+250=1050元

生育保险基金支付:5600-1050=4550元

从业妇女与失业妇女的生育社会保险待遇有什么区别?

从业妇女月生育生活津贴标准是本人生产当月城镇基本养老金缴费基数。但如果生育职工享受的生育津贴低于用人单位按有关规定应发的产假期间的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

生育妇女如为失业妇女,享受当地同类人员一定期限失业保险或失业救助的标准。失业已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妇女,按照本人失业保险享受一定期限的标准; 按照《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失业妇女,在失业期间生育,可领取相当于本人三个月失业保险金的补助,在医疗补助金中列支。 男性是否享有生育保险的待遇?

父亲育儿假。假期安排在母亲坐月子期间;

部分地区对参加生育社会保险的企业中男职工的配偶,给予一次性津贴补助。 用人单位应尽的生育保险义务 按时足额地缴纳社会保险费;

从业妇女在领取生育津贴期间,所在单位和个人仍应按规定缴纳社保费。缴纳后月生活津贴扣除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后低于企业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的,由生育保险基金补足。

单位在确定下一月缴费基数时,应将生育妇女按规定享受的生活津贴和享受期间剔除。

用人单位不得以非过失性条款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对妇女三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给予特殊的保护。三期内合同满后,自动延续至相应的期限。

用人单位在提供相关待遇时,不得歧视请产假的女职工。如年底双薪和全勤奖照发。

如果因缴费基数所限,生育妇女领取的生活津贴低于本人上一月平均工资的,低于部分由所在企业补足。

第二,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因此,该公司按70%的病假工资支付曹女士的产期待遇,也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 总结:我国生育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

(1)覆盖面比较窄,截止2002年底,参保企业不足一半;

(2)基金结余较多,支付标准不规范,不少地区没有将产前检查等纳入支付范围;生育津贴计发标准不统一;保费来源单一,社会化程度低。

(3)生育社会保险立法滞后。

本节重点:生育社会保险基金应如何筹建?

一、都是社会保险所具有的共同点

1、计算职工缴纳各种保险费的工资收入组成部分相同

职工个人缴纳的各种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应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收入的组成部分计算,即:计时或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2、均必须以货币形式全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十二条明确规定:“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应当以货币形式全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3、保障的目的中有四种是对职工收入损失的一种补偿,只有医疗保险不是;

4、基金的管理模式相同 收支两条线管理 专款专用

二、作为某个具体的社会保险类型的比较

1、适用范围

养老基本保险: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概括:城镇企业及企业化的事业单位。

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城镇所有用人单位。

上述两保险同时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规定将城镇个体工商户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的范围。

失业保险: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规定将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以及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纳入失业保险的范围; 工伤保险: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及其职工。全体企业。 生育社会保险: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企业。

2、资金筹集的原则

基本养老社会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结合; 基本医疗社会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结合;

失业社会保险:参加保险单位、个人征缴和财政补贴。 工伤社会保险:以支定收,收支平衡; 生育社会保险: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

3、资金来源

基本养老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最高不超过8%;

基本医疗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

失业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财政补贴。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按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工伤社会保险:职工个人不缴费;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根据各行业的伤亡事故风险和职业危害程度的类别实行差别费率。

生育社会保险:职工个人不缴费;以支定收,并可根据费用支出情况适时调整,但最高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1%。 上海企业缴纳36.5%,浙江企业缴纳33.5%,个人都是11%。

4、享受对象

基本养老社会保险:参保企业的在职职工、退休职工; 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参保单位的在职职工、退休职工; 失业社会保险:曾经参保并达到一定要求的失业人员。 工伤社会保险:参保企业的工伤职工;

生育社会保险:参保企业符合生育保险享受资格条件的生育女职工、曾经参保符合享受生育保险资格的失业生育女性。

4、享受待遇

基本养老社会保险:维持基本生活,与收入相关联; 基本医疗社会保险:维持基本生活,与收入不挂钩,按需要享受; 失业社会保险:维持基本生活,与收入不挂钩,体现社会公平; 工伤社会保险:维持基本生活,按伤残等级享受补助;

生育社会保险:维持基本生活,收入补偿,与自身工资不挂钩。 第一节

社会福利概述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与含义

1、社会福利的概念

广义的概念:主要是指社会为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在享受基本生存权利的基础上,由国家及各种社会团体提供各种公共福利设施、社会性津贴、社会服务和保护性的福利措施;

狭义的概念:指国家和社会专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所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如儿童福利、老人福利以及残疾人福利等, 一般称“社会福利服务”或“社会福利事业”。

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主要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所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而作出的制度安排。

二、社会福利与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的联系与区别

1、共同点

都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渠道和形式,都属分配范畴。

2、不同点

也即社会福利的一般特征。

三、社会福利的一般特征

(1)社会福利的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2)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不同于社会保险资金,是“单向性”。 (3)社会福利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4)社会福利的享受对象是全体公民,充分体现出社会福利权利的一致性。 本节重点:与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相比,社会福利具有哪些特征? 第二节

社会福利的内容与分类

一、社会福利内容与分类

1.从社会福利的供体或主管部门划分 企事业单位提供的职工集体福利; 民政部门主管的特殊福利;

街道、居委会举办的社区社会福利服务。 2.从社会福利采取的给付形式划分 一为以货币形式给付的社会福利; 二为以实物形式给付的社会福利;

三为以社会服务形式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如对失业工人实行的免费就业咨询,教育与职业训练项目如在职者的业务培训、义务教育、残疾儿教育等; 四为假期形式,如探亲假期。

3.从享受福利待遇的不同对象进行划分

未成年人福利。泛指劳动年龄或学校毕业年龄以前的人员福利,包括妇幼保健、优生咨询、义务教育,以及未成年人的各种补助,等等;

老人福利。对象为属于老龄和长寿年龄的老人,而不管是否享有退休金。包括敬老院和托老所、老人俱乐部服务,等等;

残疾人福利。包括向残疾人供应就业训练、福利生产以及康复服务和学校教育,等等; 妇女福利。指专门面向妇女保护的福利待遇,如例、产假等;

劳动者福利。指在业和失业者享受到的社会福利服务,探亲补助、交通费补贴以及企业举办的种种集体福利事业,等等;

家庭福利。是指有关机构向家庭关系不合及有纠纷户提供的咨询、帮助,帮助家庭中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项目。 4.从按服务对象的福利设施划分

可以分为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养老院、敬老院; 以儿童为服务对象的---儿童福利院等; 以残疾人为服务对象的--精神病院等。 5.从社会福利的层次上划分 国家福利。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而举办的福利事业,是福利的最高层次; 社区福利。是指在一定地域以该地区的居民为对象的福利业;

职工福利。是指在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范围内以职工为对象而举办的福利事业,也可叫做集体福利或单位福利。

6、从福利服务内容上划分

则包括医疗卫生、文教、劳动住宅、犯罪矫正、感化心理、便民、地方、职工等多种服务。

二、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社会福利种类

(1)社会津贴,又叫社会补贴。如副食补贴、物价补贴、交通费、洗礼费、快报费、取暖费等等,这是一种明帖;还有一种暗帖,如住房、粮食、食油及疏菜等方面由国家直接给予的补贴。

(2)职工福利。一是以货币形式的补贴,包括生活困难、夏季防暑、托儿、独生子女、取暖等等;二是为职工生活方便而提供的公共设施。

(3)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如托儿所、幼儿园、托老所等等。 (4)社会服务。主要是指社区提供的福利性服务。 第四节

其他社会福利

一、职工福利

1、职工福利的概念

职工福利是国家和职工所在单位通过举办集体福利设施,建立补贴制度等,为职工提供生活上的方便,减轻职工经济负担和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一种保障制度,它是消费基金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2、职工福利与其他福利层次的区别与联系

主要区别:主体和享受对象不同。职工福利举办的主体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国家和地方福利则是由国家、社会以及地方政府举办的;职工福利的享受对象是本单位职工及其家属,而国家和地方福利的享受对象则是该区域范围内的全体成员和社会上某些特殊成员。

主要联系:当某些单位的福利设施对社会开放时,就成为国家和地方福利的一部分。

3、职工福利的内容与构成

(1)集体生活福利设施。目的在于减轻职工生活负担,并为职工提供方便生活的种种集体设施。这个大项目涉及的范围广,诸如,企业举办的饮食价格较低的职工食堂,这是最主要的,它由企业财务给予资助;企业用自有资金为改善职工居住条件的兴建的低房租住房,以及为职工举办的免费和低费的托儿所、幼儿园。哺乳室等,这些都是集体生活福利。

(2)文化福利事业。企业用自用资金为职工兴建和的诸如文化室、俱乐部、图书室、体育场、游泳池、阅览室、电影院、电视室等,免费或低费向职工提供服务,以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养,统称为职工文化福利事业。

(3)福利补贴。企业用有资金为职工谋取生活福利而提供的种种现金补贴,诸如探亲假期工资、科委取暖补贴、交通费补贴以及生活补助。

5、建立职工福利制度的意义

我国的职工福利制度是适应计划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计划经济时期为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其作用包括: (1)增强单位职工的凝聚力;

(2)提高职工觉悟,促进其努力工作; (3)有利于提高精神文明;

(4)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职工福利也是一种投资而且能长远地取得效益。

二、住房保障制度

传统的住房保障制度无疑是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我国传统住房保障制度的特点

(1)福利性。我国的住房是国家投资兴建后以极低的房租分配给职工使用。因此我国住房分配实际上带有福利性的特点。

(2)供给性。在房改之前,我国城镇职工绝大部分的住房是国家分配的,职工基本无法根据自己的经济力量和实际需要确定自己的住房面积。完全取决于国家能分配给自己多少住房,因此我国的公房分配具有供给制的特点。

(3)非商品性。我国的住房产业虽然是最重要的民用产业之一,但它不实行商品化经营,它只有投资,没有资金的回收。因此住房产品与住房产业具有非商品性的特点。

(4)产权模糊性。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城镇住宅几乎全部为国家所有。

2、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动因

福利性实物分配的体制更是暴露出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

(1)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难以实现住房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抑制了城镇居民有支付能力的住房要求的发展,不利于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抑制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2)不利于贯彻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难以解决住房分配不公,苦乐不均问题;

(3)以实物形式直接把住房分配给职工使用,缺少约束机制和调节手段,不利于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容易出现以房谋私等不正之风;

(4)限制了职工在住房消费方面的投入,不利于加速解决职工住房问题。 3.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

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 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

三、社区服务

1.社区与社区服务的概念

社区: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具体地说,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 社区服务:是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以一定层次的社区组织为主体或依托,发动和组织社区内的成员,组建完整的、系统服务网络,开展互助活动,为人们提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 社区服务与一般的社会服务的区别:

(1)从服务目的上看,社区服务是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以保本微利向社区成员提供低费或免费服务,而一般社会服务都以经济效益为目的;

(2)从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看,社区服务的重点是有生活困难有群体,而一般的社会服务面向社会全体成员;

(3)从组织机构上看,社区服务是在政府指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主体或依托,而一般的社会服务则是在一定的经济组织经营下开展服务的。 2.社区服务的内容

(1)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

(2)为残疾人和精神病患者提供的服务。 (3)为少年儿童提供的服务。

(4)为成年居民提供文化活动和社会心理咨询服务。 (5)为社会优抚对象提供优抚服务。 (5)为各类居民提供的便民利民服务。

3.社区服务的功能与作用

(1)补充国家和单位福利的不足,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 (2)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稳定社会秩序。 (3)增进居民团结,改善社会风气,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本节重点:

1、我国现阶段实现职工福利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

2、我国为什么要对职工住房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第一节

社会救助概述

一、城市贫困的界定分类

1、从贫困所造成的后果界定:贫困是由于资源不足,致使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陷入贫困;

2、从贫困的直接原因看,贫困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收入来源,以致无法达到起码的生活水平;

3、从深层次原因看,贫困产生的原因有二种,一是有劳动能力但被剥夺了参与的机会,或参与一定的社会劳动但所得有限,不足以维持个人或全家最低生活水准。

4、我国的界定:一是比较强调有无劳动能力,二是基于社会公平的资源分配。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分绝对贫困与低收入贫困两个标准。2003年绝对贫困标准是年收入637元以下(恩格尔系数占80%以上,国际标准为60%),低收入贫困标准为637-882元之间。贫困人口分别为2900万和5617万。

二、社会救助的概念和含义

1、社会救助的概念

所谓社会救助,是指社会成员在其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有权要求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和实物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社会保障网络体系中处于最初级、最基本的层次。是国际反贫困的要求,2003年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80万。

2、社会救助的含义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向公民提供的援助;

社会救助所保障的对象,往往是处于生活底层的最困难群体; 社会救助的形式很多;

社会救助是公民应得的权利。这是《宪法》所赋予的权利; 社会救助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支付,其财政来源主要是税收。

三、社会救助的特点与意义

1、社会救助的特点:

(1)社会救助的对象是有选择性的;

(2)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和流向是单向性的;在我国,社会保障以“社会扣除”的形式将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到政府预算,通过转移支付来保障一些特殊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3)社会救助的标准是低层次的; (4)社会救助一般是短期性的;

(5)社会救助的水平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6)社会救助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

2、社会救助的意义和作用 (1)有利于安定人民的生活; (2)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 (3)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

3、社会救助的产生

产生:社会救助是从传统的贫民救济和社会救济这一对范畴中演变而来的。

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之前,所有的社会救济行为无不具有下列特征:恩赐性、惩罚性;

我国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当时称社会救济,1996年正式改称社会救助。

4、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制度分类:自然灾害社会救助制度;贫困地区扶贫制度;低收入家庭救助制度:包括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和城市失业救助制度。

特点:以无偿救助为基本特征,主要由民政部门实施。

从1999年国务院发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开始,全国普遍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代了原有的的失业救助制度。

失业救助与失业社会保险的区别?

失业救助,即为享受失业社会保险的失业劳动者提供生活救助的措施,是失业保险制度的必要补充,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失业机制的完善;

失业救助与失业社会保险相比较,前者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保障水平低;后者的资金来源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保障水平相对较高;

两者分工负责,相互协调,均是解决失业问题的社会保障措施。 本节重点: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有哪些内容和特点? 第三节

社会救助的原则和内容

一、社会救助的原则

(1)保障最低生活需求的原则; (2)普遍性原则; (3)法制化原则;

(4)维护个人尊严的原则。

二、社会救助的对象

面向社会全体成员,但由于是以社会成员的生活条件及状况为出发点,因此并非所有的对象能够享受社会救助的标准。 可按造成贫困的原因分 也可按救助对象的年龄分 哪些人有资格享受社会救助? 一是无依无靠、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主要包括孤儿、残疾人以及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且无子女的老人; 二是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法定最低标准的人;

三是有劳动能力、有收入来源,但由于意外的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而使生活一时无法维持的人。

三、社会救助的内容

(1)贫困救助。城市确保最低生活,救助方式有定期定量及临时救济两者兼而有之;农村以临时救助为主。 (2)灾害救助。城乡都有。

四、社会救助资金来源

主要来源:国家财政拨款;

其他来源:慈善机构提供的慈善基金、各级各类单位组织的帮困基金、信贷扶持、国际援助等等。

五、社会救助对象的资格审定

1、社会救助申请制:指需要救助的家庭应当向有关社会保障机构递交申请书,填写清楚家庭人口数、无劳动能力人数、工作人数及家庭收入和支出状况,以作为社会保障机构审批救助的根据。

2、社会救助调查制:社会保障机构在受理了社会救助申请后,向申请家庭以及其所在社区和工作者单位进行详细调查。 第四节

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

定义:是指维持城市居民中无收入或低收入人群最低生活的水平。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作为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性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是一种绝对保障。数量逐步减少。

二、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建立和意义

1、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市场经济下因下岗失业致贫、因病致贫等推动。93年在上海率先实施,1999年在全国普及。 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3年6月至1995年5月,试点阶段。 第二阶段,1995年5月至1997年8月,推广阶段。

第三阶段,1997年8月-1999年底,普及阶段。1997年8月,国务院颁布发了《国务院关于在各地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到1998年底,中国已经有581个城市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城市最低保障线制度由此发展成为中国覆盖面最广、最基本的社会生活保障措施。

2 .我国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

(1)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2)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

(3)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证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4)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符合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3.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

适用范围:“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哪些人有资格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

(1)三无对象,即无固定收入、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

(2)家庭中有在职人员,因赡养、抚养系数高或所在单位经济效益差,收入而生活困难有居民;

(3)失业保险期满仍不能就业而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居民;

(4)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生活低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其他居民。 如何理解全额享受和差额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

“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抚养人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

“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

案例分析:小王下岗后,每月领取失业保险金260元。家庭成员共三人,无其他生活来源。小王所在城市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标准是每人每月120元,小王找到街道领导,街道领导说,你已经领取了失业保险金,不能申请低保。请问,街道领导的回答对吗? 参考答案: 1) 不对。

2) 按照《条例》规定,失业人员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按照规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从上述情况看,小王一家人均生活费不足120元,可以按规定申领最低生活保障金。 3)按规定,可差额领取。也即全家人可每月领取:360-260=100元。

三、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的现状

截止到2002年2月底,中国有近2000万人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条件,全国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数已达1300多万。其中,大部分是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下岗职工、退休人员及其家庭成员。 本节重点:我国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

第三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文学知识竞赛题

文学知识竞赛题

1、《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何人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B) A.王安石 B.司马光 C.欧阳修 D.苏 轼

2、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以诗歌为主的作家是:(B) A.郭沫若 B.艾 青 C.郁达夫 D.朱自清

3、下列不是莎士比亚的作品的是:(C) A.威尼斯商人 B.仲夏夜之梦 C.茶花女 D.王子复仇记

4、《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又叫作什么?(A) A.《天方夜谭》 B《圣经》 C《玩偶之家》 D

5、老舍的戏剧作品有: (A) A.《龙须沟》 B.《日出》 C.《四世同堂》 D.《子夜》

6、下列不是俄国作家的是:A A.泰戈尔 B.普希金 C.高尔基 D.契诃夫

7、不负民族气节,在苏门答腊被害的现代著名作家是:B A.沈从文 B.郁达夫 C.徐志摩 D.柔 石

8、请问拜论是哪个国家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C A法国 B瑞士 C英国 D意大利

9、18世纪早期,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反映了资产阶段上升时期敢于进取追求财富的冒险精神,请问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么?A A《鲁滨孙飘流记》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10、我们都知道《老人与海》是美国当代文学大师海明威的顶峰作品,那小说中的主人公老渔夫是在等待了多少天之后才捕到鱼的?哪年获得诺贝尔奖的?D A86天,1952年 B85天,1953年 C80天,1950年 D84天,1954天

11、我们平时常说“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请问,这句名言出自于英国的哪位作家?C A雨果 B拜论 C雪莱 D普斯金

12、现在的中学生都喜欢看侦察小说,那《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谁的作品呢?哪国人?A A柯南道尔,英国 B哈代,英国 C柯南道尔,美国 D哈代,美国

13、“一枝红杏出墙来”,打一《红楼梦》里的人名? 探春

14、中国四大名著中哪些是合力创作的(BD)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15、哪本书并非韩寒体作?(BD)

A《三重门》 B《三重门外》 C《像少年啦飞驰》 D《绝对零度》

16、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写出哪一时间段(A)

A 1896-1931 B 1931-1949 C 1842-1896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17、李白的诗风是 B A、沉郁、雄浑 B、豪迈、奔放 C、通俗、易懂 D、狂傲,不训

18、下列哪把宝剑是王勃《滕王阁序》里提到的 C A、莫邪剑 B、干将剑 C、龙泉剑 D、鱼肠剑

19、名著《呼啸山庄》是采用了一种什么叙述方法B A、倒叙 B、插叙 C、补叙 D、顺叙 20、下列不是吝啬鬼的是 C A、严监生 B、葛朗台 C、 希礼 D、阿巴贡

21、鲁迅对泰戈尔拜什么态度(B)

A赞扬 B反对 C既不赞扬也不反对 D鲁迅不认识泰戈尔

22、《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C)

A断代体 B编年体 C记传体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3、“闻鸡起舞”是我国哪代人哪的事故。(D、D)

①A明,B宋,C唐,D晋,E汉;②A戚继光;B岳飞;C李白;D祖逖;E司马迁

24、我国第一个女诗人是C。(A李清照;B朱淑真;C蔡文姬)

25、这部小说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杰出的作家,作者是《米盖尔·德·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26、他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和欧洲最伟大的戏剧家,他在剧院打过杂,演过配角。他的喜剧代表作是《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

27、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歌德他的创作生涯长达六十多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他青年时最出色的作品。

28、他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他才情横溢,诗歌、戏剧、小说、文论等方面都成就卓著。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九三年》。他的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小说的女主人公是爱斯梅拉达,作品名叫《巴黎圣母院》。 (雨果)

29、他是19世纪法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最杰的代表之一,他不愿服从父母的意志去当律师,而是立志要做“法国文坛上的拿破仑”。雨果在他的葬礼上致词说: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他的巨著《人间喜剧》以编年史的方式全面、真实、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 (巴尔扎克)

30、他是19世纪挪威最卓越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他开创了“社会问题剧”。他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他的代表作是《琉偶之家》。 (易性)

31、他是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他是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他童年开始定诗,12岁进入皇村学校,因《西风颂》等政治抒情诗而被流放,死时年仅37岁。(普希金)

32、她是最早写“问题小说”的女作家,她的诗歌深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主旨是对“爱的哲学”的咏唱。她的诗歌格调清新,意境恬淡、清秀蕴藉,被誉为“春水体”或“繁星体”。

33、他也生于北京一个贫农家庭。他的小说堪称典型的市民文化小说,具有浓厚的“北京味儿”,以通俗化的幽默为重要特征的讽刺色彩,是他的小说的又一个重要特色。他的代表作是《骆驼祥子》。 (老舍)

34、下列词序调整后意思变化最大的一项是(C)

A.你仔细看——你看仔细己救 B.有话跟你说——跟你有话说 C.你去了就回来——你回来了就去 D.看完书再吃饭——书看完再吃饭

35、下列诗句中的红并非表示“红色”的句是(A) A、千里莺啼绿映红 B、半匹红绡一丈绫 C、风掣红旗冻不翻 D、映日荷花别样红

36、名著《呼啸山庄》是采用了一种什么叙述方法B A、倒叙 B、插叙 C、补叙 D、顺叙

37、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B。(A谢灵运;B陶渊明;C王维)

38、《汤姆叔叔的小屋》以哪场大战作背景 C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美国南北战争 D、海湾战争

39、下列属于金庸先生所著的是 A A、《白马啸西风》 B、《金蛇郎君》 C、《孤独求败》 D、《孤星剑》 40、标志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最高成就的作家是A。(A苏轼;B王安石;C范中淹;D欧阳修;E晏殊;F黄庭坚)

41、先秦两汉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通过人物描写来反映历史面貌的是B。(A《左传》;B《史记》;C《国语》;D《汉书》;《战国策》)

42、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ABC)

A《麦克白》 B《奥赛罗》 C《哈姆雷特》 D《罗密欧与朱丽叶》

43、高尔基是苏联文学的奠基人,下面哪三部名著是他的自传三部曲C A《童年》《在人间》《海鹰》B《在人间》《高老头》《我的大学》C《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44、《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在孤岛上生存了多少年?C A、八年 B、十二年 C、二十八年 D、十九年

45、20、四大吝啬鬼之一的普柳什金出于何人笔下?(D) A巴尔扎克《高老头》

B马克·吐温《败坏了赫德来堡的人》 C 莫里哀《吝啬鬼》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46、下列哪些是李白所作(ABCD) A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B群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D吾爱盂夫子,风流天下闻

47、下面诗句中的哪一句,选自曾被称为唐绝句“压卷之作”的诗中:②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在; 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8、欧洲文学的四大名著是《荷马史诗》、《神曲》、《哈姆莱物》、《浮士德》。

49、接句能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0、永安封王中,太平天国的将领有哪些?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51、连线,将诗词中的名句与作者相连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①李煜 A② B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②白居易 B⑦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夏承焘 C⑥ D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④岳飞 D④ E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⑤辛弃疾 E① F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⑥柳永 F⑤ G投死易,度生难,有谁忍泪问凋残 ⑦毛泽东 G③

52、将作品中的人物与作品连线

A思嘉 ①《飘》 A① B陆逊 ②《红与黑》 B③ C于连 ③《三国演义》 C② D华生 ④《童年》 D⑤ E阿廖沙 ⑤《福尔摩斯探密集》E④ F亚瑟 ⑥《牛氓》 F⑥

53、曾被人称作“擂鼓诗人”的是A。 A田间;B郭小川;C贺敬之;D闻捷;E艾青

必答题,题目形式:判断

1、《洛神赋》的作者曹 是建安时期成就卓越的作家.×

2、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陈子昂。√

3、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诗作留存最多的大诗人。×

4、古代作品《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记》,被金圣叹称为“六才子书”。√

5、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赌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是资产阶级文学社团新月社的代表诗人。√

6、《好一计鞭子》是《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三个短剧合在一起的总称。√

7、“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是孙犁。√

8、《忏悔录》不是奥古斯丁而是卢梭的作品。√

9、《卖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著名童话故事。×

10、 在欧美现代派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派别要推象征主义。√

11、1857年法国象征派的先驱人物波德莱尔发表诗集《恶之花》,在西方诗歌界开拓出新的路子。√

12、马雅可夫斯基的诗作《我们的进行曲》是对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热情礼赞。√

13、“垮掉的一代”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小说家杰克·凯如阿克和诗人艾伦·金斯堡。√

14、美国当代作家海勒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年)是最早出现的一部黑色幽默代表作。√

15、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16、明、清时期由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有施耐庵的《水浒传》、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17、在我国,现代戏剧主要指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和舞剧等,话剧是其中的主体。(√)

18、杂剧在元代文学中有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等。(×)

19、《楚辞》收集了春秋战国时代楚国人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这些诗歌运用楚地诗歌形式、方言声韵,状写楚地风情,有浓厚地方色彩。(×)

20、生活于同一时代的陆游创作和辛弃疾代表着南宋爱国主义诗词的高度,但陆游创作以诗为主,如书愤》、《钗头凤》,辛弃疾则以写词为主,如《永遇乐》、《丑奴儿》(×)

21、屠格涅夫是俄国著名作家,《猎人笔记》使他一举成名,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这些优秀作品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

22、某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法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顶背。(×)

23、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在家都拭目以待。(√)

24、意识流小说所描写的对象是现代西方人(主要是艺术家、知识分子)离奇复杂、变化多端的感性活动,写作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和旁白等。√

文学史知识竞赛是非题

1、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人物分别是关汉卿、郑光祖、王实甫和马致远。×

2、《搜神记》是一部志怪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干宝。√

3、《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主要作者是曹雪芹。√

4、我国第一位以山水诗著名的诗人是曾做过永嘉太守的谢灵运。√

5、“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句中,“王”指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

6、张君瑞和崔莺莺是元曲戏曲《西厢记》中的主要人物。√

7、《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8、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一生创作颇丰,其诗歌主要表现了渴望统一的爱国主义热情。√

9、文章《捕蛇者说》、《黔之驴》和《伤仲永》皆出于唐散文家柳宗元之手。×

10、“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语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李清照的《虞美人》。×

11、婉约词人苏东坡为文明白畅达,气势开阔,其词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12、明清著名长篇小说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

13、杜甫的诗显示了唐由盛到衰的历史的过程,被世人誉为“史诗”。 √

1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指白居易的诗风。×

15、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包括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16、被誉为“靖节先生”的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17、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祝福》、《孔已己》都出自小说集《呐喊》。×

18、汉乐府是我国乐府诗的第一个高潮,其代表作是《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

19、我国现代作家“冰心”的笔名源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歌《芙蓉楼送辛渐》。√ 20、我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专著是南朝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 《文心雕龙》。√

21、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属”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22、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他的 《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篇,又是书法名帖。√

23、《诗经》以其浪漫主义风格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它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24、《窦娥怨》、《西厢记》、《牡丹亭》和《桃花扇》都是著名的元杂剧。×

25、《孙子兵法》是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作者孙膑。×

26、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诗风慷慨悲凉,刚健有力,被称为“建安风骨”。 √

2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自珍的诗句。√

28、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人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作者分别 为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

29、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作者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

30、唐有两大文学运动,分别是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 “新乐府运动。√

31、“苦吟诗人”是指唐代的孟郊和贾岛。√

3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自珍的诗句。√

33、唐“传奇”是唐代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代表着唐代小说的新水平。√

34、《指南录》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诗集。√

35、被闻一多称为“诗中之诗,顶峰之项峰”的一首初唐诗是《春江花月夜》。√

36、我国被称为“四史”的史书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资治通鉴》。×

37、“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孟浩然诗歌的评价。×

38、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如虎。”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吟作。√

3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语出一人。√ 4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名句。√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题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 C )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 1月1日

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 B ).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国家机关以( B )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

4.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C ) . A.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C.规范汉字

5.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 B )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6.对联的上联应贴在门框的( B ) A.左边 B.右边

7.异体字在( C )中可以保留使用. A.地名 B.姓名 C.姓氏

8.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05年9月12日至18日是第 ( B )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七 B.八 C.九

9.清朝有一位皇帝于公元1728年发布上谕,要求各级官员在公务中说官话(当时的普通话),这位皇帝是 ( B ). A.康熙皇帝 B.雍正皇帝 C.乾隆皇帝

10.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曾经使用汉字,目前( C )仍在部分地使用汉字. A.日本,越南 B.日本,朝鲜 C.日本,韩国

11.国家公务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C ) . A.二级甲等(87-92分) B.二级乙等 (80-87分) C.三级甲等(70-80分) 12.普通话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部分是( B ) .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13.普通话在台湾地区一般称为 ( B ). A.普通话 B.国语 C.华语

14.用大写字母拼写电视栏目《今日新闻》,正确拼法是( B ) . A.JINRIXINWEN B.JINRI XINWEN C.JIN RI XIN WEN 15.下列数字使用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 ) A.20世纪80年代 B.5百万 C.正月15日 D.七,八个

16.下列3组词语中,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C ) A.拓展,拓片 B.检查,检察 C.标识,标志

17."她唱得真好啊!""啊"在此处应当读作 .( C ) A. a (啊) B. ia (呀) C.wa (哇)

第四篇:社会保障基础知识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含义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1.一般定义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旨在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经济生活安全的各种项目总和。 2.国外对社会保障定义的理解 由于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对社会保障的界定有所不同,并且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本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西欧福利国家将社会保障理解为一种公共福利计划,人人都能够享受。 更多的国家则认为社会保障是一张社会安全网,为需要的社会成员特别是劳动者的生老病死及其家属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3.我国对社会保障定义的理解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因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失去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碍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安全制度。

二、社会保障概念的含义

对社会保障的概念要给予比较全面的、准确的、科学的概括,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社会:补偿弱化的家庭保障功能,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以稳定社会。

2.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一是基于人的生存权的保护,二是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3.社会保障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社会成员只要符合社会保障的条件,就应该无一例外地成为社会保障的对象。

4.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法律法规:即国家以立法或制定行政条例的形式来确定社会保障的范围、资金来源及支付标准等基本内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其得以实现。法和行政条例的法律效力是不同的。所依据的法律有两类:形式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规和实质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规。在具体操作时“小法必须服从大法”。

三、社会保障的范围和对象 1.保障的一般对象

按社会保障的定义,社会保障的一般对象应是全体社会成员。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实现社会保障的原则不同,从而社会保障的对象也有所不同。

2.具体的保障范围:视各国保障的原则及国情而定。 实现普遍性原则国家:保障对象为全体社会成员;

实现特殊性原则国家:保障对象有选择,为部分社会成员; 我国的社会保障范围:许多项目只面向城镇的工薪阶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在建设之中,由我国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决定。大多数地区农民是家庭保障。但如果进城打工,就应该受到保障;

发展趋势:随保障内容的完善而不断扩大。但何时扩大到更广的领域,要视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经济承受能力而定。 本节重点:

1、社会保障的一般概念

2、社会保障的含义

选择题:

1. 社会保障制度旨在满足人们什么水平的生活需要?(单选) A.小康生活需要 B.基本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 D.现代化生活需要

2 .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依据是什么? (单选)

A.社会立法 B.企业和个人的自觉性 C.思想教育 是非题:

1、社会保障不是一项社会安全制度

(1) 错,社会保障是一项社会安全制度。

(2) 因为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保障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使社会成员不至于因为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陷于贫困。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特点与作用

一、社会保障的目的和意义 1.经济目的

通过社会保障,使社会成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维持生命的安全; 2.政治目的

通过社会保障,保证国家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和实施,维持社会稳定,巩固现存的社会制度。

3.最终目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二、社会保障的特点

一是社会性

社会保障对象具有社会性,即其保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社会保障组织管理机构的社会性;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社会性。社会共同承担制。

二是强制性

各国均用法律的形式将社会保障制度固定下来,以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避免了主观随意性。社会保障所规定的某些保障项目,不论个人或雇佣单位愿意与否,都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参加并接受其保障;社会成员个人无权选择所参加的社会保障的项目、待遇,社会保障机构也无权拒绝社会成员享受其权利的要求;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以立法形式保证实施,符合缴纳条件的个人和团体,都必须按要求缴纳,否则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目前仍有不少企业拒绝参加社会保险,违反了劳动法第七十二条中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三是普遍性

保障项目普遍: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险又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多个方面; 保障对象普遍:覆盖至全体社会成员; 四是公平性

符合保障的对象能够均等地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和权利; 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和进步。 五是互助性

横向互济: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遵循的是一种大数法则,也即是多数成员实现对少数遭遇风险成员的收入补偿;

纵向互济:代际之间的互济。如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部分。 六是储蓄性

一部分社会保障项目的资金是先行扣除、缴纳和储存,然后分配和使用。其实质是“取之于已,用之于已。”

三、社会保障的功能

1.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的特点:一是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于社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市场机制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盲目性、外部不经济、无法协调效率与公平等。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有效手段之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由竞争性的市场体系与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调控体系两部分组成,二者相互作用,进行资源配置。国家运用社会保障干预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共利益。

2.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功能(对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的作用)

社会保障的补偿功能:是对因为市场竞争造成失业、下岗者的一种经济补偿。 社会保障的稳定功能:通过保证劳动者乃至国民在特殊情况下的生活问题,从而实现整个社会乃至统治秩序的稳定。被誉为“社会安全网”和“社会减震器”。国际劳工组织在总结各国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时指出:“没有社会的安定,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社会保障,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客观地描述了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稳定机制的重要性和功能。

2、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对应于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调节投融资功能:社会保障的资金直接来源于社会保障费、国家资助(财政补贴)以及资金运营收入,经过长期积累,数量巨大,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成为国家调节投资的一大支柱。

平衡需求功能:经济要保持健康的发展,就要保持需求与供给的总体平衡。在经济扩张时期,就业比较容易,失业率低。在经济紧缩期,找工作困难,失业率高,可支配的收入减少,容易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社会保障被称之为调节经济的蓄水池,具有非常有效的平衡需求的作用。

当经济衰退而失业增大时,由于失业给付,抑制了个人收入减少的趋势,给失去职业和生活困难的人们以购买力,从而具有唤起有效需求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复苏。

而当经济高涨失业率下降时,社会保障支出相应缩减,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因此增大,减少了社会需求急剧膨胀,最终又使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 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通过税收的环节,在一次分配的时候,将高收入者以征税的形式收上来,通过财政手段转移支付,再分配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 保护和配置劳动力功能

维持劳动力再生产:通过失业救助,使失业者能够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就业培训,又使得失业者得到了新的技能,重新就业。

促进劳动力有效配置:通过社会保障调控,劳动者无后顾之忧,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要素的有效配置。部分劳动力则通过失业救助,找到了最能发挥其能量的工作,也即实现了有效配置。 本节重点:

1、社会保障的特点

2、社会保障的功能

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内容和体系

一、社会保障的体系构成

一般大致划分为核心(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两大层次。社会保险是核心保障,因为社会保险覆盖了人口群体中最重要的部分—劳动者群体,因此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主导地位,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纲领。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为补充保障。

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最低生活; 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后仍能享有基本生活;

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居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社会保障; 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受尊敬的军人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

三、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及社会优抚。

1、社会保险

定义: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作用: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主导地位,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纲领。

2、社会救助 定义:指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作用:社会救助是每一个公民应享受的权利,其目的是保障公民享有最低生活水平,社会救助是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要实现的最低纲领和目标。

3、社会福利 定义: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和举办各种福利事业的总称。包括一般的社会福利、职工福利和特殊的社会福利。

作用: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的最高纲领和目标。

4、社会优抚 定义:是指政府和社会对军人等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及其家属予以优待、抚恤和妥善安置的一类社会保障制度。

作用: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的特殊构成部分,属于特殊阶层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的特殊纲领。社会优抚目的在于安定军心,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稳定。 本节重点:

1、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 城镇用人单位应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多少缴纳失业保险费? A.1% B.1.5% C.2% D.3% 2. 城镇失业保险,个人需要缴纳的比例占其工资额的百分比为多少? A.1% B.2% C.3% D.不需要缴纳

3. 城镇职工一次核定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几个月? 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24个月

4.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自谋职业的,能否继续领取失业保险金? A.继续按月领取 ??? B.停止领取 ??? ?C.一次性领取 5.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不能超过几个月?

A. 10个月 B. 12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6.在失业保险基金5个支出项目中包括下述哪项补贴?

A.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 ???B.接受成人教育 ???C.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7.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患病就医的,可以按照规定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领取医疗补助金。医疗补助金的支付渠道是哪一个? A.医疗保险基金 B.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

C. 失业保险基金 D.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 8. 失业人员与下岗人员的根本区别体现在哪里? 下岗人员原为国有企业职工 B.下岗人员与原企业保留劳动关系 C.下岗人员有机会回到原企业工作

9.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什么标准核定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

A.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累计缴费时间 B.失业人员失业前的工资收入水平 C.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时间 D.失业人员失业前的累计工龄

10.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如何计算? A.缴费时间重新计算 B.缴费时间累计计算 C.缴费时间不再计算 D.缴费时间加倍计算 11. 城镇所在单位和职工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履行缴费义务多少时间才有资格享受失业社会保险?

A.3个月 B.6个月 C.一年 D.二年

12.我国失业保险条例所指的失业人员是指下列哪一类失业人员?

A.全部失业人员 B.城镇失业人员 C.城镇就业转失业的人员 13.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内因为某种原因停止享受的,其未领完的失业保险期限作何处理?

A.给予保留,下次失业时合并计算 ??? B.作放弃处理 ??? ?C.其余期限一次性领取 参考答案:1C,2A,3D,4C,5C,6A,7C,8B,9A,10B,11C,12C,13A

二、多项选择题

1. 失业人员必须同时满足下述哪些条件?

A.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 B.具有劳动能力 C.没有工作且正在寻找工作 D. 有求职愿望并在劳动保障部门登记

2.我国建立失业社会保险制度的目的有哪些?

保证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 B.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C.创造就业机会 D.减轻社会的救助负担

3.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参照当地对在职职工的规定,对其家属按月发给哪些补助?

A.丧葬补助金 B.抚恤金 C.家属抚养费 D.一次性生活补贴 4.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A.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B.生活的确困难,需要依靠失业保险金维持基本生活的 C.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D.不论何种原因中断就业的

E.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5.失业保险基金可用于以下哪些项目支出?

A.失业保险金 B.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 C.失业人员的住房公积金 D.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 6.失业保险基金由哪几个部分构成?

A.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B.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 C.财政补贴 D.社会捐款 7.失业保险待遇包括哪几个部分?

A.失业保险金 B.医疗补助金

C.丧葬补助金、抚恤金 D.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 8.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包括下述哪些单位及其职工?

A.城镇企业 B.国家行政机关

C.事业单位 D.外商投资企业 9.下述哪些有关失业保险基金发放标准的说法是正确的?

A.失业保险金按失业人员失业前的缴费基数发放 B.根据失业人员的累计缴费时间确定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期限; C.失业保险金一般按月发放 D.只要缴纳过失业保险就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10.失业人员不能继续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情形有哪些?

A.重新就业 ???B.应征服兵役 C.移居境外 D.家庭平均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参考答案:1ABCD,2AB,3AB,4ACE,5ABD,6ABC,7ABCD,8ACD,9BC,10ABC

三、是非选择题(简要说明理由) 1.凡是有工作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成员,在一定时期内失去工作机会和相应报酬的,都算作失业。 答案要点: (1) 不完整。

(2) 失业的条件有五个:一是在法定的劳动年龄内,二是具有工作能力;三是失去了工作正在寻找工作;四是有工作但收入低于当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 2.失业保险基金不完全用于发放失业保险金。 答案要点: (1) 对。

(2) 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渠道包括:失业保险金、医疗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的补贴等等。

3.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重新再就业,其未领完的失业保险期限可以保留。 答案要点: (1) 对。

(2) 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重新再就业,其未领完的失业保险期限可以保留至下一个失业期限累加,但累加的期限不能超过规定的最高期限。

4.向失业人员支付失业保险金体现了社会保险的社会互助原则。 答案要点: (1) 对。

(2)失业保险遵循的是保险的大数原则,的大部分投保人员对遭遇了失业风险的社会成员的一中互助行为。

5.失业社会保险金的发放需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和个人缴费时间的长短。 答案要点: (1) 错。

(2) 失业社会保险基金的发放在统筹地区采用统一的发放标准,不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3) 个人缴费时间的长短只同失业保险金领取的期限相关,与失业保险金的水平无关。 6.有工作但收入低于城镇生活保障线的部分人员视同失业人员。 答案要点: (1) 对。 (2) 去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失业的定义作了重新调整,将有工作但收入低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人员纳入失业的范畴。

四、论述题

1.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城镇失业社会保险制度?

答案要点:我国建立城镇失业社会保险制度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有: (1) 能够有地保障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2) 有利于促进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3) 增强了企业职工的竞争和风险意识。

2.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采用何种方式?失业社会保险基金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案要点:

(1)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建立以来,一直实行基金制,在基金来源上采取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和财政补贴的方式。

(2) 我国的失业保险基金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是失业保险对象缴纳的保险金。包括城镇企事业单位、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二是失业保险基金的利率与利息; 三是财政补贴,即失业保险费经办机构所需经费由财政补助;各省市有“失业保险调剂金”,各省规定从财政中拿出一定比例组成调剂金,目的是协调各地的失业保险金;四是依法纳入失业保险金的其他资金。

3.请你谈谈我国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要点:我国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只要答出三点即可):一是保障的范围较窄,目前仅覆盖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职工,失业人员仅限于就业转失业的人员;二是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没有同职工的缴费基数相挂钩,没有体现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三是不利于缴费基数低的人员在失业期间的再就业;三是失业保险金的待遇偏低,一般为最低工资的70-80%;四是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偏短,一次核定的失业保险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年。

五、案例分析题 1.在一次社会保险执法大检查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某公司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与其工资总额存在很大的差距。劳动保障部门询问其原因,企业解释说,该企业是按支付给本企业所招用的城镇职工的工资为基数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中未包括支付给农民合同制工人的工资。请问该企业的做法是否合法?其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不合法。

(2) 理由:一是《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缴纳失业保险费。”二是工资总额是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2.某市红星电机厂属特困企业,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1998年职工工资欠发半年多,1999年春节前,厂职工商议要集体到市政府“上访”,得知这个信息后,市政府马上召开由劳动、财政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决定社会保险中心从失业保险基金中一次性的给该厂支付困难补助金20万元,由于处理问题及时,该场风波终于得到了平息。请问,该市政府的决定是否妥当,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该市政府及时采取措施是完全正确的,但所需费用的出处不妥。

2) 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特困企业职工困难补助,违反了《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失业保险基金支付范围,该笔资金应由地方财政予以解决。

3.老张是立新小学的校长,立新小学属事业单位。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颁布施行后,小学所在区的劳动保障部门到学校宣传失业保险政策,并要求学校教职员工参加当地的失业保险,而老张则认为,我们学校是完全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部门,不可能有人失业,所以,不愿意参加失业保险。请问老张的认识对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不对。

(2)《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失业保险。而立新小学属事业单位,所以,应该无条件地参加失业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

4.某省失业保险基金结余3亿多元,而实际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则只有几千人。考虑到本省就业状况及基金结存情况,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从2001年8月1日起,将全省失业保险费率下调0.5个百分点。请问,省政府这样做符合法律规定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不符合。

(2)《失业保险条例》对单位及职工个人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比例已作出明确规定,各地区都应遵照执行。

(3)《条例》明确规定,报经国务院批准,才可适当调整失业保险费率,省级政府无权自行决定这一事项。

5.张光今年60岁,正在办理领取养老保险金的手续。1986年以来,除了单位按规定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外,张光个人也按规定缴纳了失业保险费658元整。张光在办理退休手续时找到经办机构负责人说,我参加失业保险这么多年,缴了这么多失业保险费,可我没享受过一次失业保险待遇。他认为这笔钱属于他自己,要求经办机构如数退还本人。请问这种要求成立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不成立。

(2) 失业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带有明显的互济性。单位和个人缴费全部进入基金。基金按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的原则筹集,统筹使用。 6.张教授是一家高新技术公司的聘用人员。此前,张教授已从某大学退休。在该公司参加失业保险问题上,经办机构的小王认为,包括张教授在内的所有人员都应该参加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请问,小王的看法正确吗?请解释原因。 参考答案: (1) 不正确。

(2) 失业保险的对象应是在劳动年龄内,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劳动者,张教授已经退休,有养老金保障生活,不必参加失业保险。

7.小张、小李家住河南农村。两人同在某市一个机器加工厂做工,并与厂方签订了劳动合同,期限为3年。在该厂执行《失业保险条例》过程中,厂劳资部门将他们纳入了参加失业保险的范围,并同其他职工一样,每月从其工资中扣除个人应缴的失业保险费。请问该企业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分析要点:

(1)按照《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所以,单位从小张、小李的工资中代扣代缴失业保险费的做法无法规依据; (2)条例规定了农民合同制工人被解除劳动关系或不再续签劳动合同时,符合条件的可以领取一次性的生活补助,而不是按月领取失业保险金,这说明农民合同制工人同其他参加失业保险的城镇职工是有区别的。 (3)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应该参加失业保险,单位应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但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费。

六、实务操作题

1.按照某地失业社会保险的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一年不足二年的,可享受3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累计缴费时间满二年不足三年的,可享受6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累计缴费时间满三年不足四年的,可享受9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累计缴费时间满四年不足五年的,可享受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及5年以上的,每满一年增发1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梅女士自工作后依法缴纳失业社会保险费,工作6年后失业,一年后梅女士重新就业,重新就业二年后又失业。请问:她第二次失业可领取多长期限的失业社会保险金?前后总共享受了多少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答案要点:

(1) 梅女士在第一次失业前已缴费6年,按规定可以享受1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但其在领取了12个月后重新就业,按规定未领取的2个月可以保留;

(2) 梅女士第二次失业前工作了二年,按规定可以领取6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3) 梅女士第二次失业总共可以领取的失业保险期限为:6+2=8个月。 (4)其前后总计领取的失业期间为:20个月。 第四章 医疗社会保险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逐步建立的城镇职工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以什么制度为核心? A.基本医疗保险 B.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C.个人医疗保险 2. 国家规定城镇哪一类型的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A.企业 B.企业、事业单位???C.所有用人单位

3.《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哪些主体缴纳?

?? A.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 B.用人单位全部 C.个人全部 4.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个人需要缴纳的比例占其工资额的百分之几? A.1% B.2% C.3% D.不需要缴纳 5.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来源于哪里?

A.用人单位依法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总额?? ?B.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总额?? ?C.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扣除划入个人帐户后的余额部分

6. 按国家规定,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划入职工个人帐户的占百分之几? A.30% ??? ?B.20%??? ?C.40% D. 50% 7.国家公务员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还享受什么样的医疗制度? A.公务员医疗补助 B.公费医疗 C.劳保医疗 D.疾病补贴

?? 8.一般而言,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主要支付哪一类医疗费用? ? A.门诊和急诊 ? ??B.急诊、住院 ? ???C.门诊、住院

9.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设有起付标准,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上年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几?

?A.5% ?? ?B.10%? ???C.8% D. 6% 10.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多少倍左右? A.4倍?? ??B.2倍 C.6倍 D.5倍

11.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及相应管理规定的医疗费用,能否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A. 不允许??? ?B. 允许 C.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12.哪一类医疗费用,可通过实行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办法等途径得到解决?

A. 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 B.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

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个人自付部分

13.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中,按照规定覆盖范围最大的保险项目是哪一个?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工伤保险

参考答案:1A,2C,3A,4B,5C,6A,7A,8A,9B,10A,11A,12A,13B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哪些诊疗费用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准予支付的范围?

A. 院外会诊费 B.挂号费 C.急救车中发生的费用 D.点名手术附加费 2.以下哪些药品不能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

A.进口药品 B.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泡制的各类酒制剂 C.各类药品中的果味制剂、口服泡腾剂 D.非处方药

3.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从在哪里开支? A.个人帐户 B.社会统筹基金 C.个人负担 D.大额医疗费用补助 4.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基金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A.个人缴费 B.国家财政注入 C.单位缴费划入部分 D.个人帐户的利息 5.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基本保障 B.广泛覆盖 C.双方负担 D.统帐结合 6.超过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A.大额医疗费用补助 B.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C.公务员医疗补助 D.商业医疗保险 7.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划入个人帐户的比例根据哪些因素确定? A.统筹地区 B.职工年龄 C.职工健康状况 8.下列哪些属于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的主要支付范围?

A.门诊治疗费 B.住院费用 C.购买医保定点药房的药品费用 D.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 9.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可以享受哪些方面的照顾? A.个人不缴费 B.个人帐户计入比例高于在职职工

C.优先住院 D.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个人自付比例比在职职工高 10.以下哪些对象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的对象?

A.公务员 B.退休人员 C.离休人员 D.家庭保姆

??参考答案:1ABD,2BC,3AC,4ACD,5ABCD,6ABCD,7AB,8ACD,9AB,10AB

三、是非选择题(简要说明理由) 1.我国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包括用人单位及职工按规定的费率所缴纳的费用,国家财政不加以补贴。 答案要点: (1) 错。

(2) 我国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采用医疗费三方分担体制:三方是指国家、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坚持三方合理负担医疗费用,主要是体现了医疗保险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3) 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目前是缴纳本人年工资总额的1%;用人单位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缴纳,国家财政补贴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在税前列支,二是当基本医疗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发生了困难时,由财政补贴。

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职工,其在同一个医保内发生的住院费用全部由统筹基金支付。 答案要点: (1) 错。

(2) 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对门诊发生的医疗费用的支付有明确的规定,设起付标准和封顶线,起付标准以下的费用由个人自负;起付标准以上封顶线以下的费用由统筹基金按一定的比例支付;封顶线以上的费用可通过大额医疗互助基金等方式支付。

3.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其职工因工伤或职业病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可以在基本医疗保险中支付。 答案要点: (1) 错。

(2) 社会保险费用的支付实行专款专用,职工因工伤或职业病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基本医疗社会保险不予支付,如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由所在单位负担。 4.基本医疗个人账户内的金额可以跨结转使用。 答案要点: (1) 对。

(2) 按照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职工个人帐户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支付范围包括一般的门、急诊的医疗项目费用以及按规定必须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如果当年的费用有积余,可以跨结转使用和继承。

5.城镇事业单位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答案要点: (1) 错。

(2) 国家规定,城镇所有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均必须参加基本医疗社会保险。事业单位也属于基本医疗社会保险的征缴对象,因此必须参加, 6.基本医疗社会保险按实际需要提供服务。 答案要点: (1) 对。

(2) 基本医疗社会保险不同于基本养老社会保险等项目,它只有当投保人需要接受医疗服务时才产生支付行为,具有短期、经常性等特点。

7.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纳入基本医疗统筹基金。 答案要点: (1) 错。

(2) 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统筹基金,另一部分按30%比例划入个人医疗账户。

8.只有纳入《国家基本医疗药品目录》的药品,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答案要点: (1) 对。

(2)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是根据国家<<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制定的,目的是对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进行管理,以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用药,合理控制药品费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收支平衡。

四、 论述题

1.世界通行的医疗社会保险待遇支付做法有哪些?我国基本医疗社会保险待遇采用什么样的支付方式? 答案要点:

(1)世界通行的医疗社会保险待遇支付做法主要有三种:一为直接支付。也即当患者生病,其医疗服务费用由医疗社会保险机构统一支付;二为报销医药费。也即患者在看病时先垫付全部医疗费用,然后凭单据到医疗社会保险机构进行报销;三为向患者提供服务。也即病人必须在医疗社会保险机构定点的医疗服务点就医,享受其指定的免费医疗服务。

(2) 在我国,主要采用前二种方式,也即采用直接支付和患者报销两种方式。医疗保险统筹支付所依据的是实际发生基本医疗费用,即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基本药品、必须的检查费用、住院费用等,而自费药品、“非基本”药物及检查费用等,则不在报销之列。社会医疗保险住院费用的报销凭证是医院出具的正式收据或发票,凭票报销。如果采用“打卡”付费,则只需医院输入药品清单等即可报销。

2.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中所要建立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案要点: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中所要建立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 基本保障。是指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根据目前我国财政和企业的承受能力确定,只能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

(2) 广泛覆盖。是指基本医疗保险要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 (3) 双方负担。是指实行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合理负担; (5) 统帐结合。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建立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并明确各自的支付范围,统筹基金主要支付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账户主要支付门诊医疗费用。

3.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要点:目前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只要求答出三点) 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比较窄,只包括城镇地区的用人单位的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其他人群尚未纳入;

法定范围内的企业对医疗保险的认识不足,欠费的现象仍存在; 医疗保险是政府购买服务,而政府对医疗服务的监管不力,尤其是一家人用一个医疗帐户的现象仍存在;

医疗保险基金的来源渠道不够广泛,社会化程度还不够高。

五、 案例分析题

1.职工王女士患有慢性病,需要经常吃药,其个人帐户内的金额已用完,但其爱人及家中其他亲属的个人账户里还有余额,她认为既然是一家人,因此她也有权使用其家人个人帐户内的余额。请问她的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王女士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资金用完后,不能使用其他亲属的个人帐户。

(2) 由于每个人身体健康状况不同,个人的医疗需求也不同,必然导致每个人的医疗支出存在差别。我国现阶段实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的个人账户是建立在每个职工名下的,实施的个人账户不是家庭账户,每个人的医疗账户只能自己来使用,一旦个人账户的余额已用完,则在当里以后需要由个人账户来支付的医疗费用,应由本人自费支付。 (3) 这样做的目的是:A.保证个人账户里的资金是属于职工自己专用的;B.可以使职工自己养成关注医疗费用的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支出,防止医疗资源的浪费,防止个人账户里的资金很早就用完;C.保护账户拥有者的利益,因为实施个人账户的目的是要纵向积累,即如果个人账户的资金未用完,可以累积使用,以解决将来的可能较高的医疗费用。

2.小王是某企业的一名职工,其所在企业参加了企业基本医疗保险,但没有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在最近的一次工伤事故中,小王不幸受了伤,住院治疗花费了很大的一笔费用。企业给了小王一笔补助费用后,建议小王的医疗费到社会医疗统筹基金去报销。请问企业的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不对。

(2) 根据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相关规定,因工伤发生的医疗费用不属于医疗社会保险费用的支会范围。

(3)该企业虽然没有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但应该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按工伤的待遇支付医疗费用。

3.某企业共有职工和退休人员1200人,其中在职职工1000人,退休人员200人。则该企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200人,缴费人数为1000人。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正确。

(2) 按照有关规定,企业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均需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因该企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应该为1200人;

(3)企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基数为在职职工的工资基数之和,因此无需承担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故缴费人数应为1000人。

六、实务操作题

1.小王现年32岁,在上海一家企业工作,上一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假定上海市上一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水平为1500元。请问今年他应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月工资基数是多少?按规定,企业缴纳的工资基数中按0 . 8%的比例划入小王的帐户,则到年底他可支配的个人账户资金总额将达到多少?

参考答案:

(1)个人应该缴纳的月基数:4500元(超过300%部分不作为工资基数);

(2)个人每月的缴费额:4500 × 2%=90元;

(3)每月单位缴费划入:4500×0 . 8%=36元;

(4)年底时可支配帐户总额由二部分组成:(90+60)×12=1800元。

2.某职工在一个医保内在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一次住院发生医疗费用2.2万元,其中发生超出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等费用2000元;所在统筹地区上一职工的平均年收入为8000元,统筹支付范围费用的支付比例为90%,起付标准及封顶线标准与国家的规定相同。请问:统筹基金应为其支付多少元?该职工自付或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多少元?

参考答案: 按照规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不予支付起付标准以下部分,超出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的部分及最高支付限额以上部分。起付标准为:8000*10%=800元;封顶线:8000*4=32000元; 所以统筹基金支付的金额应为(22000-2000-800)*90%=17280元。

(2) 该职工自付或通过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途径解决的部分则为:22000-17280=4720元 3.某统筹地区医疗保险基金的起付标准为800元,最高支付限额是3万元,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个人自付比例为10%。现假定某职工一次住院所花费的医疗费用为4万元,其中5200元为非《药品目录》所列药品发生的费用。试问,该职工的医疗费用如何支付? 参考答案:

该职工自付段费用:800元;

个人需承担的非《药品目录》所列药品发生的费用:5200元; 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发生的费用:40000-800-5200=34000元 按规定统筹基金支付的部分:34000*90%=30600元; 统筹基金实际支付:30000元;

该职工实际承担的自付部分:10000元。 社会保障基础知识 习题(含答案要点)1 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哪一个?

A.国家

B.企业

C.个人 D.其他社会组织 2.社会保障制度旨在满足人们什么水平的生活需要?

A.小康生活需要 B.基本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 D.现代化生活需要 3.实行特殊性保障原则的国家,其社会保障的对象面向哪一层面? A.全体社会成员 B.部分社会成员 C.全体劳动者 D.部分劳动者 4.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依据是什么?

A.社会立法 B.企业和个人的自觉性 C.思想教育

5.现阶段我国城镇职工按规定需要缴纳保险费用的社会保险有几种?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6.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形式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哪一个?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7.下述哪一个不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

A. 单位缴费 B.个人缴费 C.财政补贴 D.社会捐赠 8.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保障是什么项目?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9. 现阶段我国法定的社会保险有几种?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10.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主要保障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A.年老、失业、下岗、工伤、生育? ???B.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 C.年老、失业、下岗、疾病、工伤

11.我国建国早期所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哪种社会保障模式? A.储蓄保障型 B.福利国家型 C.传统保障型 D.国家保障型 12.以下哪个国家是储蓄保障型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代表?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新加坡 13.最高颁布《社会保障法》的是哪一个国家?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新加坡

14. 按照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的规定,职工个人的缴费工资基数如何确定? A.本人当月工资

B.本单位职工当月平均工资

C.本人上一月平均工资

D.本单位职工上一月平均工资

参考答案:1A,2B,3B,4A,5C,6C,7D,8C,9D,10B,11D,12D,13A,14C

二、多项选择题

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以下哪些基本功能?

A. 实现共同富裕 B.维护稳定社会 C.保持社会公平 D. 促进经济发展 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 法定性 B.互助性 C.盈利性 D. 特殊性

3.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资金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方式保值和增殖? A. 存银行 B. 买国债 C. 证券投资 D. 期货投资 4.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哪些保险项目?

A. 养老保险 B. 失业保险 C.生育保险 ??D.医疗保险? E.工伤保险 ?F.企业补充保险 ??G.财产保险 5.现代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模式有哪几种?

A.现收现付制 B.完全积累制 ?C.部分积累制 ???D.社会统筹制

6.按社会保障的给付原则分类,社会保障资金的给付一般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A.一律定额型 B.所得比例型 C.就业关联型 D.二阶层型 7.下列社会保险项目中,职工个人必须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有哪些? A.养老保险 B. 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 工伤保险

8.下列社会保险保障项目中,哪些保险项目依法必须建立个人帐户? A.基本养老保险 B. 失业保险 C.基本医疗保险 D. 工伤保险 9. 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A.受保人不需缴费 B.社会保险待遇较高

C.保险待遇与劳动贡献挂钩 D.社会保险覆盖全体社会成员 10.在我国,由国家财政支撑的保障项目包括哪几类?

A.养老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优抚 D.社会福利 E.失业保险

参考答案:1BCD,2AB,3ABC,4ABCDE,5ABC,6ABD,7ABC,8AC,9ABC ,10BCD

三、是非选择题(简要说明理由) 1. 社会保障是社会的稳定器。 答案要点: (1) 对。

(2) 因为当社会上有许多人因为基本生活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社会就会不稳定;而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保障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使社会成员不至于因为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陷于贫困。

2. 世界各国对社会保障定义的理解有所不同。 (1) 对。

(2) 社会保障由国家来主办,世界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建立社会保障的原则不同,加上人类对社会保障概念的认识本身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对社会保障的定义的理解自然也有所不同。

3. 我国的社会保险项目面向全体劳动者。 答案要点: (1) 错。

(2) 从社会保险实施的目的和发展方向看,确实社会保险应该覆盖社会全体劳动者;但由于受制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所实施的各类社会保险项目仅限于城镇劳动者,尚不包括农村的劳动者。 4. 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答案要点: (1) 对。

(2) 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主要包括:一是社会保障受制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二是社会保障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社会保障必须与社会经济保持协调发展。 5. 所有社会保障项目的资金筹集均采取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分担的原则。 答案要点: (1) 错。

(2) 社会保障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四大方面,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取决于社会保障项目的目标,不完全一样。现有的各类社会保障项目中,只有社会保险的基金筹集采用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分担的原则。社会救助基金主要源于政府和社会的募捐;社会福利基金主要来自于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社会优抚则主要由各级政府承担。

6. 社会保障范围的大小取决于各国建立的社会保障原则。 答案要点: (1) 对。

(2) 各国建立社会保障的原则分为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种,建立普遍性原则的国家保障的范围为全体社会成员,建立特殊性原则的国家保障的范围往往只是部分社会成员。 7. 现代社会保障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手段。 答案要点: (1) 对。

(2) 社会保障具有公平性的特点,按照收入的一定百分比缴纳费用,高收入者多缴纳,低收入者少缴纳,因此具有劫富济贫的作用,是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手段。 8. 社会保障具有调节投资和融资的功能。 (1) 对。

(2) 社会保障的资金直接来源于社会保障费、国家资助(财政补贴)以及资金运营收入,经过长期积累,数量巨大,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成为国家调节投资的一大支柱。 。

四、 论述题

1. 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何在?如何运作才能保值和增值? 答案要点:

(1) 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社会保障基金是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所建立起来的、法定的、收支平衡的、专款专用的经费。按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设立,专款专用。社会保障各项目的运作均需要一定的资金,因此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是确保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顺利运作的基础。

(2) 可主要采用两种基本途径保值和增值。一为储蓄。由于国家规定社会保障基金的储蓄享受同期银行利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保值的作用。但当银行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会导致贬值。二为投资。是保值和增值的积极方法,但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因此必须选择稳妥的投资途径。目前常用的投资途径:有形资产投资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证券投资、信贷投资。

2. 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有哪几种不同的模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要点:主要有四种不同的模式。

(1) 传统型保障模式。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社会保障基金筹集采用国家、雇主和雇员三方负担的原则,社会保障待遇给付标准与劳动者个人收入和保障缴费相联系。

(2) 福利国家模式。以英国、瑞典、挪威等国为代表。面向社会所有成员,保障项目无所不包,社会保障费用主要来源于国家税收,保障水平偏高。

(3) 国家保障型模式。以东欧及前苏联为主要代表。与计划经济相适应,受保人个人不需要缴纳费用,保障水平较高,保障待遇与劳动贡献相联系。

(4) 储蓄保障型模式。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国家通过强制储蓄方式进行。实行个人账户积累制。保险费由劳资双方按比例缴纳。

3.为什么说社会保障是调节经济的自动稳定器?

答案要点:社会保障通过平衡社会总需求,对经济的稳定产生作用:

(1) 当经济衰退而失业增大时,由于失业给付,抑制了个人收入减少的趋势,给失去职业和生活困难的人们以购买力,从而具有唤起有效需求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复苏。 (2)而当经济高涨失业率下降时,社会保障支出相应缩减,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因此增大,减少了社会需求急剧膨胀,最终又使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

(3)可见,社会保障支出自动地随着国民经济运行变化情况呈现出反方向增减变动,这就是社会保障支出手段的“内在稳定器”功能,以支出为手段,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自动地平抑经济过热或过冷的现象,维持社会安定,促进和保持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4.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答案要点:(1)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四个方面的内容。

(2)社会保障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补充,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居主导地位,其他保障项目是社会保险项目的补充。

(3)社会保障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具有一种递进的关系。社会救助属最低层次,主要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保障,属基本纲领;社会福利属最高纲领,主要是为了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而社会优抚属特殊纲领,是国家对以军人为主的特殊群体的一种特殊保障制度。

四、 案例分析题

1.一外商投资企业在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规定员工只领取货币工资,社会保险费包括在工资之中,由员工自行参加社会保险。请问该外商投资企业的上述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1)该外商投资企业在工资中支付社会保险费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违反了我国有关社会保险费征缴的有关规定。

(2)依照现行的相关条例,外商投资企业应当依法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和缴纳社会保险费。其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应由企业从其本人工资中代扣代缴。

2.田某系城镇户口,从西北某县城来到东南沿海某城市的一个企业求职。企业与田某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明确约定:企业不为田某缴纳社会保险费。请问该劳动合同中有关社会保险方面的条款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无效。

(2) 我国社会保障相关法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该企业与田某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有关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约定,是违反劳动法和国务院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属于无效的约定。

3.某外商投资企业拒绝参加社会保险。外方老板的理由是:“我已经在保险公司花钱给每个员工买了两份商业保险。员工已经很有保障了,就不用参加社会保险了。”问外方老板的话对不对?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不对。

(2) 基本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范围中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因此,外商投资企业应按规定参加基本社会保险。

(3) 参加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是应参加企业的义务,是其职工应享有的权利,因此并不能以商业保险代替社会保险。

4.某市企业经济效益很好,职工工资、奖金照发,但由于企业领导社会保险意识差,就是不愿缴纳社会保险费,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工作,仍拒不缴费。为处罚该企业,社保经办机构采用了不拨付该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做法,请问这样的处理是否妥当? 参考答案: (1) 不妥当。

(2) 国务院明确规定“要严格实行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也就是说缴费和养老金支付是不能挂钩的。

(3) 按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办法,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为在职职工缴费,与退休人员毫无关系。如果不缴费就不拨付养老金,等于拿退休人员做人质,是错误的。

5.我国西部地区某市长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对欲到该市投资的外资企业家说,“到我市投资可以给你最优惠条件,其中包括可以根据投资的数额来降低社会保险费的缴费比例。”请问该市长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不正确。

(2) 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的有关条件,社会保险费的缴费比例是法定的,不得减免。该市长无权做出减征社会保险费的承诺。

六、实务操作题

1.小李在某城市某企业工作,按规定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现假定:小李上一平均工资收入为1000元。试问:按国家现行的标准,其每个月最多应缴纳多少社会保险费?至年底,其养老个人帐户的社会保险费储存总额应该是多少?

解答:社会保险共有5项,按规定个人必须缴费的有三项,分别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失业社会保险,小李每个月的缴费基数为上一平均收入,分别为:

(1)基本养老保险费:

个人每月最高缴纳本人月工资基数的8%: 1000* 8% = 80元

(2)基本医疗保险费:

个人每月缴纳保险费 =本人工资的2% = 1000* 2% = 20元

(3)失业保险费:

个人每月缴纳保险费 =本人工资的1% = 1000 * 1% = 10元 综上所算:

小李个人每月缴纳保险费: = 应缴养老保险费 + 应缴医疗保险费 +应缴失业保险费 = 80 + 20 +10 = 110元

个人帐户每月基本养老保险费总额为本人工资的11%:1000 *11% = 110元 故,小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本年保险费储存额 = 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每月储存额 *12 = 110*12 =1320元

2.假定某年某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0%,通货膨胀率为5%,年初社会保险基金期初投资额为1000万元,要确保社会保险基金有5%的增值,则该投资的期末收益应达到多少万元? 解答: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只与通货膨胀有关,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无关,因此要确保社会保险基金有5%的增值,不仅投资收益要能够抵消通货膨胀率,而且还要有5%的增长,故该投资的期末收益应该达到:1000*(1+5%+5%)=1100万元。 第二章 养老保险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采用哪种形式?

A.完全积累制

B.部分积累制

C.现收现付制 D.预收预付制

2.现阶段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规模占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几? A.7% B.8% C.10% D.11% 3.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之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其享受基本养老社会保险待遇的最低缴纳年限规定为多少年?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4.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的比率最终将达到工资总额的百分之几? A.5% B.6% C.7% D.8% 5.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的下限为当地上一职工平均工资的多少? A.40%

B.50% C.60% D.70% 6.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的上限为当地上一职工平均工资的多少? A.150%

B.200% C.250% D.300% 7.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渠道有哪些?

A.国家、企业、个人三方负担 B.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

C.由企业负担,个人可以负担,也可以不负担

8.按国家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百分之几? A.15% ???B.20%??? C.25% 9.基本养老保险采用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结合的模式,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作何处理?

A.全部纳入统筹基金 ???B.全部纳入个人帐户?? C.部分纳入个人帐户,部分纳入统筹基金

10.职工退休后,个人帐户养老金的月领取额为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多少? A.120 ???B.150??? C.180 11.在养老保险资金筹集方式上采用储蓄公积金制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A. 日本 B.英国 C.新加坡 D.波兰

12.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什么类型的养老保险? A.商业 B.补充养老 C.个人储蓄

13.职工跨统筹地区流动时,其个人的养老保险关系和帐户应该进行如何处理?

A.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 B.只转移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C.同时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和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14.职工或退休职工死亡后,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余额是否可以继承?

A.全部可以继承 B.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继承 C.按储存额的半数继承 D.不能继承 15.职工本人无法确定上一月平均工资的,其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如何确定? A.按上一当地职工的平均工资缴纳 B.按上一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的最低限缴纳 C.按上一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300%的最高限缴纳

参考答案: 1B,2D,3C,4D,5C,6D,7C,8B,9C,10A, 11C,12B,13C,14A,15A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用人单位属于国家法定的企业基本养老社会保险的参保对象?

A.城镇国有企业 B.城镇私营企业 C.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D.外商投资企业 2.我国城镇职工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A.基本养老保险 B.商业养老保险 C.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D.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3.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的待遇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A.基础养老金 B.个人储蓄养老金???C.个人帐户养老金D.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4.我国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面向哪些劳动者?

A.国家公务员 B.城镇企业职工 C.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 D.农民 5.对企业职工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A.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B. 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C.保障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D.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6.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A.统一和规范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 B.统一个人帐户规模

C.统一基金财务管理制度 D.统一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

7.《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的企业职工,退休时基本养老金包括哪几个部分?

A.基础养老金 B.各项生活补贴 C.个人帐户养老金 D.过渡性养老金 8. 企业职工退休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符合下述哪些条件? A.符合规定退休年龄 B.缴费年限满15年

C.按规定办理退休 D.一直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

9.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哪几个方面? 职工缴费基数 B.职工缴费年限 C.职工年龄 C.职工工作年限 10.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具有下述哪些特点?

A.国家立法强制企业参加 B.企业有权决定参加还是不参加

C.补充水平可以根据企业经济效益调整 D.企业一旦参加就不能中止 ?参考答案:1ABD,2ACD,3AC,4BC,5ABCD,6ABD,7ACD,8ABCD,9AB,10BC

三、是非选择题

1. 当城镇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时,可以少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答案要点: (1) 错。

(2) 城镇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是国家依法规定的,缴纳费率的高低也是法定的。按照现行的相关法律条文,企业无权选择,也不能因为经济效益的好坏而调整缴费的基数和标准。 2. 从业人员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不管缴费时间长短,均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答案要点: (1) 错。

(2) 按照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城镇企业职工必须个人缴费和视同缴费的年限达到15年后,才能享受基本养老社会保险的待遇。当职工到达法定的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少于15年的,只有一次性领取退职费。

3. 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实施前参加工作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答案要点: (1) 对。 (2) 由于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实施前参加工作的城镇职工没有基本养老保险金积累,因此统一制度后,对实施前参加工作的职工采用老人老办法,也即其实施前参加工作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可以累计到个人缴费的年限,作为其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社会保险的依据。

4. 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社会保险费全部纳入个人帐户。 (1) 对。

(2) 我国基本养老社会保险采用社会统筹帐户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方式,按照现行规定,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社会保险费全部纳入个人帐户,最终达到职工工资总额的8%。 5. 城镇企业职工不论其收入高低,均以上一月平均工资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 (1)错。

(2)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设上下限限制。当企业职工月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职工月平均工资60%时,按60%的标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当企业职工月工资收入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时,应该按300%的标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6. 企业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答案要点: (1) 对。

(2) 实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社会保险,能够扩大养老社会保险经费来源,多渠道筹集养老社会保险基金,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有利于消除长期形成的保险费用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观念,增强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和参与社会保险的主动性。 7.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模式。 答案要点: (1) 对。

(2) 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模式具有以下优点:社会统筹部分能够确保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体现社会保障的互助互济特点;采用个人帐户体现了保障待遇与劳动贡献相结合的原则,能够激励在职职工参与基本养老社会保险的积极性。

四、论述题

1.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为什么要采用部分积累制? 答案要点:我国采取部分积累制模式的具体理由包括: (1) 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资金紧张的压力。采用部分积累制既能保证已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资金来源,又能适当积累以应付人口老龄化的危机。

(2) 部分积累制能够在承认各地保障水平差别的前提下实现全国统一制度的目标模式,也即通过缴费基数与个人账户储存数额的差别来承认收入水平与保障水平的差别,有利于实施统一的制度。

(3) 部分积累制通过利益机制强化了受保人的自我负责精神与参与意识;

(4) 个人积累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就好比是储蓄,多一份储蓄多一份保障,职工乐于接受这种保障; (5) 部分积累模式兼有其他两种模式的特点,具有较为灵活的制度特征。社会统筹部分使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个人账户即便大幅度贬值,可以取消,恢复现收现付制。 2.我国现行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由哪三个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要点:

我国企业职工养老社会保险由三个部分(或层次)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养老社会保险;第二部分是企业补充养老社会保险;第三部分为企业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社会保险。

基本养老社会保险:亦称国家基本养老社会保险,它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保证劳动者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 企业补充养老社会保险:企业补充养老社会保险。它是在国家法定基本养老社会保险的基础上由企业为提高本企业职工的养老社会保险的待遇水平,用自有资金而设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社会保险。

个人储蓄性养老社会保险:企业补充养老社会保险。它是在国家法定基本养老社会保险的基础上由企业为提高本企业职工的养老社会保险的待遇水平,用自有资金而设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社会保险。

五、案例分析题

1.某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监察执法中发现,个别私营企业在缴纳养老保险费时,擅自将应由企业承担的缴费义务转嫁到职工头上,或自行降低单位的缴费比例,提高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请问,企业的这种做法对吗?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2) 理由:一是,它违反了国家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规定,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在内的各项社会保险义务都是法定的,并带有强制性。依法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和职工都应当按时,并以货币形式全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二是国家相关法规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包括划入个人帐户部分),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与职工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其授权部门以法律形式加以确立,任何单位,无论国有、集体,还是私营企业都必须依法承担缴费义务,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某地政府在2000年春节期间,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企业职工的关怀,要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从养老保险基金中拨出30万元用于慰问困难职工。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为政府的要求不合法,请你说明具体理由。 参考答案:

(1) 该地政府的要求是不合法的。

(2) 我国的各类社会保障基金是按照不同的保障项目分别设立的。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实现的是专款专用的原则,也即养老保险基金只能用于职工养老保险,不能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

(3)对困难职工的补助属于社会救助的范畴,应当视困难的程度从社会救助基金中支出。 3.小王在某市的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工作,其上一全部收入为60000元,所在地区上一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000元。但企业今年按其基本工资2000元/月的标准为其代扣养老保险费,请问该企业的做法是否正确,小王的缴费基数应该是多少? 参考答案:

(1) 该企业的做法是错误的。错误的理由是:按照现行的规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上一的月平均工资,工资收入应该为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全部收入之和,而并非是标准工资或基本工资。 (2)现行的政策同时规定,当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企业职工平均工资60%时,应按60%计算,高于300%时,只按300%计算。小王上一的全部收入为60000元,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标准,因此,按规定只需按上限缴纳。

(3)因此,小王的缴费工资基数应为:1000元×300%=3000元。

4.某厂每月应缴基本养老保险费100万元,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每月应支付该厂离退休费用80万元,该厂厂长主动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联系,愿意为本厂企业离退休人员代发养老金,并提出采用差额结算的方式,每月只缴20万元,剩余的80万元由工厂直接发给退休人员。请问这种方式是否正确,并分析这种行为的后果。 参考答案: (1) 错误。

(2) 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十二条明确规定:“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应当以货币形式全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企业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采用差额结算的方式。

(3) 差额结算方式会产生以下弊端:首先,在差额结算方式下企业可能挪用或不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造成企业内部拖欠,难以从根本上保障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其次,实行差额缴拨,不利于将企业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中剥离出来,不利于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

5.冯先生是某机械企业职工,其所在企业没有按规定为其办理养老保险,为此他找到厂领导,厂领导对冯先生说:“你要参加养老保险,我们可以帮你办。但厂里目前有困难,你先将厂里要缴的养老保险费一起缴纳,以后等企业经济效益好了再还给你。”请问厂长这样做对吗? 参考答案:

(1) 这种做法不对。

(2) 国务院1999年1月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费义务主体是企业(单位)及其职工,企业和职工是共同缴费主体。 (3) 该厂长的做法是把企业应尽的义务全部转嫁到职工身上。这种行为侵害了冯先生的合法权益。

(4) 即便该厂长承诺以后会归还,但在法律上也是不允许的。

六、实务操作题 1.小江是2000年8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公司工作,从参加工作的当月起就在北京市海淀区参加了养老保险,并按照规定缴纳了养老保险费。一天,他向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咨询,问将来在什么情况下才能领取养老金。假如你是北京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养老保险的工作人员,你应如何回答? 分析要点:

(1) 如果一直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且退休时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可以按月从社会保险机构领取基本养老金。

(2) 如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帐户储存额本息一次支付给本人。

2.老李、老张和老梁同为某市工人。老李上一月平均收入5000元;老张所在企业经济效益不好,其每个月仅能获得当地的最低工资400元;老梁没有固定工作,不知道自己确切的收入。他们所在城市上一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000元,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8%。请问,三人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工资基数是多少?并请计算出具体缴费额。 分析要点:(1) 老李的工资收入超出了本地平均工资的300%的标准,超过部分不缴费,也即缴费工资基数为3000元,缴费额为3000元×8%=240元/月;

(2) 老张的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按规定按职工平均收入的60%作为缴费基数,缴费额为1000元×60%×8%=48元/月; (3) 老梁因不知道确切收入,按规定按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作为缴费基数,缴费额为1000元×8%=80元/月

第五篇:小学科学基础知识汇总

三年级:上册

1、植物的页由叶片、叶柄构成。 蜗牛具有头、嘴、眼睛、触角、腹、尾。

2、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3、人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上肢、下肢)。

4、青少年怎样保证正常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要吃好早餐,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加强体育锻炼,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5、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

6、液体——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米饭中甜的部分是淀粉分解而成的。

7、糙米比精米有更多的营养物质(维生素)。 植物种子中能发育成小芽的部分就是胚芽。

下册:

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物质的混合。混合后各种物质都保持它们的特性,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有些物质混合后生成新的物质。

2、石头、水、空气的比较:石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的形状会随着装它的容器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水的体积不会变化。空气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它会自动充满任何容器。 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3、流动的空气就是风。流动慢成微风,流动快就会刮大风。 地球上的空气大约1/5是氧气(21%),4/5是氮气(78%),还有1%左右是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等。洁净的空气是无色味的。 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环绕地球的大气层约1000千米左右。

4、凤仙花的身体有六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属于一年生植物。

5、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有些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它们幼年期与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除了桑叶可养蚕,莴笋叶也可以养蚕,只不过茧较薄,产卵少。

6、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跟物体的大小、轻重无关,而跟物体的比重(密度)与形状有关,比重大于水的物体,一定会下沉;比重小于水的物体,一定会上浮;比重接近水的物体容易出现悬浮水中的现象。比重大于水的物体,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结构,也可以使物体上浮。通过改变物体形状或借助其它物体,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7、马铃薯在清水中会沉下去,在盐水中会上浮。盐水的浮力比清水大些。

8、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人的正常体温37度,酒精沸腾78度,水结冰0度。

四年级上册:

1、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包括动植物。

2、怎样加快溶解:搅拌、加热(热水)、磨碎(研磨)。

3、水里的动植物呼吸的就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4、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记录。

5、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铁的磁极。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1 握住磁铁的一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30次,钢针就能变成磁铁。东南西北方向分别用E、S、W、N表示。鸽子靠地磁来寻找回家的路。地球南北极天空产生的极光现象与地磁有密切关系。

6、声音是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声音在空气中、水中、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分别是340米/秒、1440米/秒、5000米/秒。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当物体快速振动时,声音就高;当物体慢速振动时,声音就低。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声音的传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蝙蝠是靠听超声波感觉的,并通过鼻腔发出超声波。 医学上利用超声波可以碎石。

7、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份、养份的作用。 植物的茎有运输养份、水份的作用。 植物生长的养份靠它的绿叶来制造。

8、植物的茎有爬行茎(红苕)、攀援茎(丝瓜)、直立茎(莴笋)等。

9、植物的共同特点:都有根、茎、叶、花、种子(果实);都能繁殖后代;都有生命周期;能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都需要水分、养料、空气、阳光。

10、动物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都会繁殖后代;都要吃食物并排泄废物;都能自己运动;都有生命周期;都能对环境作出反应。

11、动植物的共同特点: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都能繁殖后代;都有生命周期;都能对环境作出反应。

12、像食盐、砂糖、高锰酸钾在水里变成很小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沉淀、过滤的方法分离,叫溶解。像沙子、面粉在水里叫不溶解。 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盐、味精、砂糖、高锰酸钾等;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沙、石头、面粉、饭等。

四年级下册:

1、小电池一般1.5V一只,家用电压220V左右,高压电380V以上。由电池、电线、 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做电路。

2、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做导体。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

3、油菜花的结构上分为萼片(4片)、花瓣(十字花科 4片)、雄蕊(6根)、雌蕊(1根)。

4、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如油菜花;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做雌花。它们都是单性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雄蕊由花药(内有花粉)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具有粘性)、花柱和子房组成。 雄蕊产生的花份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植物种子的成长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适当的温度。 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 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长后变成根。

生鸡蛋分为壳、蛋黄、胚、蛋清。 熟鸡蛋分为蛋白、蛋黄和气室、蛋壳。孵出小鸡大约需要三个星期。 青蛙卵能在十天左右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能在几星期内长成为青蛙。

5、电路有并联和串联两种方式。 丝绸摩擦玻璃棒产生正电,用“+”表示;毛皮摩擦橡胶棒产生负电,用“-”表示。

6、膳食营养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吃适当的蔬菜和新鲜水果等。

7、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动植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使食物不再是原

2 来的样子,而腐败变质了。

8、储存食物的方法:放进冰箱冷冻;晒成鱼干;用盐腌成咸鱼;做成罐头(排除空气后密封、高温或低温灭菌)。

9、地球构造:地壳、地幔、地核。 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石英、长石、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 矿物还有煤、硫磺、方解石、赤铁矿等。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风化。

五年级上册:

1、动物的生活环境叫做动物的栖息地,包括它生活区域内的各种生物、非生物。动物 的生活受到很多条件的影响,如其它动物、植物、气候、水、光、空气、避难的地方及生活的空间。栖息地是能满足动物生活需要的地方。

2、太阳的光线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太阳是光的主要来源。太阳光通过三棱 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为赤(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色光。 颜色越深吸收光线的能力越强,反光能力越差,黑色(深色)物体的吸收光线能力最强;颜色越浅吸收光线的能力越弱,反光的能力越强,白色(浅色)物体的反光能力最强。 太阳每时每刻都在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着能量。

3、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4、像棉花、树木那样可以直接用来制成物品的材料叫做天然材料。像钢铁、塑料那样 经过加工合成而制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5、人体的消化系统路线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6、健康食品是指安全、无污染、优质、有营养的食品。 食品中残留的农药、细菌、 重金属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不能超过规定。要尽量选用有绿色标志的“绿色食品”。 人体的水损失20%以上就不能维持生命了。水占身体体重的比例大约是60%—70%。

生活中的水主要分为:纯净水、蒸馏水、白开水、矿泉水等。 生命除了需要食物、水还需要新鲜空气。

7、一切动物都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一切植物都能够通过叶片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释放出氧气和养分。 大脑如果缺氧3-4分钟,脑细胞几乎会全部死亡。

8、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它在全身循环流动,把氧气和营养输送到全身,又把二氧化碳和废物运送到一定的部位排出体外。

9、运动有哪些好处:能使骨骼和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增强体质,少生病;保持充沛精力;增强竞争意识;磨练意志;延缓衰老等。 为了我们的身体,除了加强锻炼,科学饮食外,还应注意不吸烟、不饮酒、远离毒品等危害物。

五年级下册:

1、像橡筋这样产生的力叫弹力。 由于摩擦,物体运动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物体的摩擦力与物体的重量、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生活中有时需要加大摩擦力,如冰雪路上轮胎装防滑链;又时需要减少摩擦力。

2、在发明钟表以前,古代的人们用时辰来计时。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分别是:子时(晚上11:00-凌晨1:00)、丑时(凌晨1:00-3:00)、寅时(3-5时)、卯时(5-7时)、辰时(7-9时)、巳时(9-11时)、午时(11-13时)、未时(13-15时)、申时(15-17时)、酉时(17-19时)、戌时(19-21时)、亥时(21-23时)。每个时辰有两个小时。

钟表有日晷、燃油钟、水钟、沙漏等计时器。现在主要是机械钟、石英钟、原子钟。

3、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植食动物,以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肉食动物。两种食物都吃的动物叫杂食动物。

4、蔷薇花丛和栖息在它周围的各种动物、植物、地下的微生物一起形成一个群落。群落里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把它们叫做生态系统。 草地、森林、沼泽、农田、城市、矿区等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5、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人们根据食物链中不同生物的食物来源,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把吃别人制造的食物的叫做消费者。食物链一般从植物开始,结束于动物。几条食物链之间交错形成了食物网。

6、在各种水域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叫浮游生物。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主要是各种藻类,像绿藻、蓝藻,它们能够利用太阳光制造自己所需要的食物,并释放出氧气。浮游动物主要是纤毛虫、鞭毛虫、小瓜虫、环毛虫、草履虫、长颈虫等。浮游动物的食物是比它们更小的细菌。细菌能够分解水生动植物的尸体和粪便,使它们成为动植物的养料。浮游生物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当水质受到污染,一些浮游生物就会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浮游生物是水生动物食物链的开始。

7、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4万只蝗虫。 有害生物不能没有天敌。

野生动植物是我们的朋友,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主要有:扬子鳄、大熊猫、珙桐树、银杏树。

8、由于地球的运转和形状,世界上同一时刻各地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国际上设立了标准时区,按照经度的不同共分为24个时区,每15度的范围划分为一个时区,以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时间作为标准时区。 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白天和黑夜)交替现象,地球的公转形成了四季(春夏秋冬)交替现象。 我国从西到东横跨5个时区,统一以北京首都东八区的时间作为标准时间。除此以外还特别设立了乌鲁木齐时间。

9、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是1.5亿千米。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天论》确立了地球是球体,但错误认为“地心说”,托勒密进行了发展,影响达1000多年之久。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日心说”),著有《天体运行论》,布鲁诺、伽利略分别予以支持。 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著有《八十天环游地球》。

极地的白天往往长达半年之久。

六年级上册:

机械和常用工具

1、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不省力。如省力的杠杆:开瓶器、螺丝刀、斧头、榨汁机;不省力的有:医用镊子、缝纫剪刀、筷子、钓鱼竿、烤肉夹子等。

2、像打开油漆桶的铁片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都有三个点:用力的点叫力点(用F表示),承受重物的点叫重点(L),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E)。 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重点距支点的距离近时,杠杆省力;反之,费力;力点和重点距支点位置一样远时,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保持平衡(如天平)。

3、像螺丝刀这样,由一个较大的“轮”与一个较小的“轮”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规律: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轮轴有: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门把手、螺丝刀等。

4、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轮子叫做动滑轮。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够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本质上也是一种杠杆。 用来提起重物的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结合了两种滑轮的优点,因此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5、斜面:像人行天桥的斜坡一样,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在同一高度的不同

4 斜面上,斜面越长(坡度越缓)越省力,斜面越短(坡度越陡)越费力。 斜面有:盘山公路(S型)、螺丝钉、剪刀刀口、斧头„„

形状与结构:

1、在同样材料的情况下,物体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大;在纸张大小和厚度不变的情况下, 将“—”字型结构改成“U、V、M、W、L、口、工”等异形形状时,纸的抗弯曲能力明显增强。 这样还可以大大节省材料。

2、拱形可以承受较重的压力。 圆顶型、圆弧形的物体,抗弯曲能力最大。 如:蛋壳、油罐、天文台穹顶、贝壳、乌龟、塑料瓶、人的足弓等都是圆顶型或圆弧形,结实、耐用、保护性好。

3、框架结构的物体,既省料又结实。三角形比四边形更具有稳定性。 如:发射塔、埃菲尔铁塔、井架、竹椅子等。 框架中四边形内的斜杆主要起支撑、稳固作用。

4、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一般都在框架中增加了斜杆;一般埋在土层的地基较深;都是空心的框架结构。 这样的好处省料、美观、坚固耐用,抗风、抗震能力强。

5、桥:拱桥(拱可在桥面上下)——如隋代赵州桥有1400年历史了。 拉索桥(有悬拉索和斜拉索),主要由桥面、拉索、立柱组成。 如江阴长江大桥,跨度达1385米,桥面重约2万吨,吊起桥的钢缆每根都由2万多根钢丝组成。钢缆可承受6.4万吨的拉力。

热和燃烧:

1、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跑步等运动;多穿衣服;烤火;晒太阳;吃点高热量的食物等。 多穿衣服更暖和,并不是衣服可以产生热,而是衣服可以保温,既可以大大减缓身体产生热量的散失速度,又可以避免周围冷空气接触身体而使身体降温,从而感觉到温暖。

2、冷热水混合后的水温介于原来的冷热水水温之间,一般低于冷热水水温的平均值。

3、热的传递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 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传导。 热的对流是因为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的冷热空气交替形成的。

4、任何物体都能传递热量,只不过传热的本领(性能)有强弱之分。铝、铁、不锈钢等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叫做热的良导体。它具有吸热快、散热也快的特点。 塑料、木头、陶瓷、泡沫的传热性能弱,较热的不良导体。具有吸热慢、散热也慢的特点。

5、几种燃料的燃点:蜡 250度;纸 183度;干木 350度;酒精 425度;红磷 240度;打火机气体 460度。

6、同一种物质形状大小不同,所达到燃点的时间也不相同。 粗细木头同时点,细木头要先燃起来就是因为细木头热量传导面积小,热量迅速均匀分布后,达到燃点就可以燃烧。

7、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实验证明: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占1%;燃烧原来是能燃烧的物质跟氧气发生作用时,产生的发热发光现象。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1)可燃物;(2)一定的温度(即达到燃点);(3)有支持燃烧的气体(一般是空气中的氧气)。

8、“蜡烛能燃烧多久”实验证明:杯子中的蜡烛熄灭是由于杯子中的氧气不足;不断补充空气,保证空气的流通,是保持蜡烛在杯子中继续燃烧的必要条件。

9、灭火的基本原理要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来定。主要是隔绝空气(氧气)。灭火的方法主要是:人力法(扑打等);降温法(用水、干冰等降低燃点);隔绝法(灭火器、加盖法、捂法、沙灭)。 特殊材料和电源灭火不能用水灭火。 油锅着火一般可用加盖子、倒入冷菜的办法进行,特殊情况也可用沙灭(但灭火后油锅不能再用)。

10、古人怎样取火? 敲击火石取火,钻木取火,闪电取火。

11、远古时期的人们,只能利用火来取暖、驱赶野兽或者烧烤食物。直到大约公元前

5 6500年时,学会了烧制陶器;到公元前4000年时,学会了熔炼铜和锡的合金——青铜;大约到公元前1000年的时候,能够从矿石中炼出铁来。

能 量:

1、风(机械能)、流水(机械能)、电(电能)、汽油(化学能,在燃烧时表现出来)都具有能量,简称“能”。 热空气会体积膨胀而上升。 激光可以像钻和刀一样打孔或切割材料。 “水刀”(超高速的水柱)也具有神奇的切割、打孔功能。

2、能量有多种形式,声、光、电、热、(化学能、机械能)都是能量的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潮汐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都是新型能源。 生活中的一切家用电器都是能量转化器。 机械能分为动能(运动就有)和势能(有高度就有势能)。

3、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小磁针靠近通电的导线,就会有偏移现象。说明通电的导体周围有磁性(产生磁场作用)。 小磁针南极用S表示,北极用N表示。

4、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的。电磁铁也有南北极,极性与它的线圈缠绕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利用通电的电磁铁有磁性,断电的电磁铁无磁性,可以制成电磁起重机帮助人们搬运金属类重物。

5、增强电磁铁磁力的方法:增加串联电池的数量,即加大电流强度;增加缠绕线圈的圈数(匝数)。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数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串联电池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缠绕线圈的圈数越多。

6、水的三态变化模式图:冰(固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

冰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水放出热量变成冰,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释放热量变成冰或水。

7、大自然中水不断往复循环,水是生命之源,水循环给我们带来了:吃的用的水;清洁的用不完的能源;食物。 地面、海洋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热量,蒸发成水气,进入高空遇冷变成小水珠或冰晶,云与云撞击形成雨水或冰雹等,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降落汇聚到江河湖海,又蒸发从而实现水循环。

8、煤的形成:亿万年前,地球上生长着大片茂密的森林。在湖泊、沼泽等低洼地区,植物生生死死,大量堆积,渐渐被泥沙覆盖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泥土、沙石堆积,植物被埋得越来越深,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植物慢慢变成了煤。 能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前三种为不可再生能源,必须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

9、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几亿年前,在江河湖泊海洋里的低等生物,随着地壳变化,逐渐被泥沙层层覆盖,经过复杂变化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石油和天然气。 六年级下册:

微小世界

1、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再小就只能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 工具了。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凸透镜能放大物体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2、不仅是放大镜,凡是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而且球形透明体的放大效果最好。 放大镜的凸度越大(即焦距越小),放大倍数越大。也就是说,放大倍数和放大镜的凸度(即焦距)有关。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

3、物体的放大倍数=明视距离/焦距。 (正常人的明视距离为25厘米,焦距一般为1-10厘米) 除了用公式法,还可以用放大镜直接测量估算。

4、昆虫:像蚂蚁、蝗虫、蚕蛾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 昆虫约有100多万种,占动物种类的80%。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

6 著有《昆虫记》。 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蝴蝶的翅膀上有许多小鳞片(扁平的细毛)。

5、昆虫具有的特性:趋光性、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 蚜虫的天敌是草蛉(“批壳的狮子”)。草蛉虫的幼虫和成虫都能捕食蚜虫及其它有害农作物的小虫。

6晶体:在高倍放大镜下晶莹、剔透且有一致几何形状的微粒,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或离子具有规则、同期性的排列,这样的物质叫晶体。一般是固体。

常见的晶体有:维生素C、盐、味精、砂糖、碱、冰花、雪花、矿物、岩石、常见的各种金属及合金制品(排除开不是晶体的松香、玻璃、珍珠、琥珀、塑料等固体物)基本上都是晶体。 晶体有的肉眼可见,有的则必须经过放大才能看清楚。 晶体是重要的、美丽的而又具有特殊的结构和用途。红宝石晶体属于激光晶体,用于做手术;随身听、笔记本电脑都应用了半导体晶体(光纤通讯技术)。 人类对晶体的认识仅仅是冰山一角。

自制晶体的方法是:减少水分法(主要靠风干或加热蒸发干水分)和降温析出法(先把物质溶液加热至饱和溶液,再降温,使物质析出的办法)。

7、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是由基座、曲臂、物镜、目镜和载玻台等组成的。物镜的凸度一般比目镜大(即厚些)。 物距可以通过调节螺母进行调节。 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最早制成了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除了以往的普通光学显微镜,现在人类陆续制造出了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乃至于利用纳米电子学与纳米生物学结合产生的生物分子机器,从而实施基因治疗癌症。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可以纵切或横切,必须切成很薄而透明的薄片。

8、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英国物理学家胡克是第一个发现和命名“细胞”的人。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鱼缸里的水发绿是因为绿藻的原因。 宝石花耐旱是因为根系发达、叶片上的气孔少、叶肉像海绵一样疏松多孔储水多。

9、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是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的人。 有的微生物对人类有益,也有的微生物对人类有害。 馒头面包疏松多孔好吃,是因为生面时糅入了酵母,酵母菌使面团内的糖类分解,获得养料和能源,排出二氧化碳,在面团内积聚,蒸面团时,内部的二氧化碳受热体积膨胀,而形成疏松多孔的状态。 人类利用酵母发面历史达5000多年。 豆类植物根部有根瘤,具有固氮的作用。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使它们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 世界著名的水稻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人是我国的袁隆平院士。他已经带领科技人员开发了优质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稻,多养活了世界上的几亿人口。

环境和我们: 周围的环境主要有阳光、空气、水、土壤、植物、动物等。

1、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填埋、焚烧、堆肥。 怎样有效解决垃圾问题?(1)减少垃圾制造量;(2)做到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重新使用;(3)科学合理无害化处理垃圾。

2、环境污染最严重的主要是:白色垃圾污染(主要是塑料等不可降解的物质)、重金属污染(铅、汞、铜、铬等金属污染)、有毒有害物污染(过期药物、废旧电池、废旧医疗用品等)。 一节7号电池可以污染600吨水,可供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可以使1立方米的土壤颗粒无收或重金属超标。

3、防止物品的过度包装。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废纸、废金属、废玻璃、废旧塑料制品、橡胶、布类等)、有害垃圾(电池、医疗废弃物、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等)、厨余垃圾(茶叶、剩饭菜、果皮、蔬菜茎叶等)、其它垃圾(除以上三类垃圾以外的垃圾:建筑垃圾、渣土。)

4、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回收1吨钢可以炼好钢0.9吨;少开采矿石20吨;节约炼钢用煤1.2吨;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水污染和固体废物97%。

每回收利用1吨再生资源,可以减少4吨垃圾处理量。

5、怎样保护环境? 爱护树木;捡拾白色垃圾;拒绝一次性筷子;尽量不使用塑料袋;

7 节约用纸;给垃圾分类回收;举报环境污染者;宣传环保措施、方法等。

6、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淡水为主)资源缺乏;气温逐年升高,全球变暖(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加大);生物品种加快灭绝;地球臭氧层破坏逐渐加剧;土地荒漠化;“三废”(废水、废渣、废气)污染加剧等。

面对人类日益恶劣的环境问题,我们应采取的环保行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山育林;建设防风防沙林带;设立休耕休牧休渔区域;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进行烟囱除尘;对重点区域设立自然保护区;减少噪声污染、噪光污染;减少白色垃圾的使用量;举报环境污染者;避免旅游污染„„

宇宙: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每逢农历初一(朔月)开始,依次是新月(初一)、峨眉月(初三左右)、上弦月(初

七、初八)、凸月(农历十一左右)、望月(农历十

五、十六)、凹月(农历十八左右)、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残月(农历二十五左右)。一个朔望月29日12时44分3秒,将近30日。 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月球环形山的形成最科学的推测是撞击形成(“撞击说”)。

2、日食的形成: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就发生了日食。 日食分为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 一般发生在农历的初一白天。

3、月食的形成: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就发生了月食。 月食分为月全食、月偏食。 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的晚上。

4、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相对太阳由近及远是:水星(无卫星)、金星(无卫星)、地球(卫星是月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太阳(质量占99.8%)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含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大熊座上有北斗七星,将梢柄处延长5倍距离,可以找到一颗北方的最亮的一颗星——北极星。 银河系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大约由1000亿到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1光年=9.46*1012千米。 银河系外还有类似银河系的100亿个河外星系。比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

目前人类利用天文望远镜能够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但仍然没有见到宇宙的边缘。宇宙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和消亡,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有的恒星自身还在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些恒星还不断向外抛射物质„„

5、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火箭发源地。神舟五号、六号载人飞船的发生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07年下半年还将进行“嫦娥奔月”探月工程的探月探测器发射。 爱因斯坦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发现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改变了人类的诸多领域。

信息:

1、科学探究的过程:观察发现——根据自身知识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利用以前的研究成果——提出可能的解释——使用技术与数学方法收集证据——形成自己的解释——收集新的证据——补充原有的解释——发表研究成果。

2、为了得到可靠的观察结果,科学家往往采取重复观察、重复实验的方法。

3、存储信息的方法有:表格记录、文字叙述、画图描绘。甲骨文——竹简、帛书——纸质性书——磁盘——光盘、硬盘等。

4、交流信息的方法有:对话交流、肢体表情交流、书信来往、张贴告示、发电报、发传真、打电话、网上聊天、发电子邮件、报刊杂志„„

5、电报发明者是美国莫尔斯。收发电报要经过编码、传递、译码三个阶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上海外国语大学英下一篇:社会团体财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