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实与创作——论翻译中的关系统一

2022-09-10

在翻译过程中, 我们既要讲究“忠实”, 又要起到“创作”的效果, “忠实”和“创作”并不相互对立, 而是相辅相成的。翻译中有这么几对关系, 那就是理解与表达的关系, 忠实与通顺的关系, 直译与意译的关系。然而, 一些翻译家在翻译的过程中却奉行着自己的翻译标准, 如严复的“信、达、雅”;钱钟书说翻译“要入于化境”;许渊冲的“美化之艺术”, 朱光潜的“从心所欲, 愈矩”, 江枫的“形似而后神似”。无论是谁的翻译标准, 都讲究忠实于原文, 同时也有其创作效果。可见, 翻译中的“忠实”与“创作”并不对立, 而是相辅相成的, 关键在于如何正确使用它们。

1 理解与表达

理解原文是翻译的基础, 正确理解原文才能忠实于原文, 但是, 由于不同的文化、社会、历史等因素, 译出语和译入语在表达上有各自的特点, 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翻译的过程是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运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理解是表达的基础, 错误的理解不能正确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表达是理解的结果, 是检验理解是否正确的标准。

要做到通过原文的形式来理解原文的内容, 并不是简单之事。它要求译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译入语水平和表达能力。翻译首先是要吃透原文, 超越与原作者的时间、空间、不同的文化、社会和历史上的差异。对原作理解的深刻、透彻与否, 对翻译质量的首要标准“忠实”, 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此外, 在理解原作的同时, 准备为理解的原作内容寻找相应的译文表达形式。例如:

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如果理解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玫瑰和刺。”那就是只理解了原文的形式, 没有理解原文的内容。玫瑰是纯洁爱情的象征, 拥有美好爱情的世界是甜蜜的, 是人们所向往的。而玫瑰上长着的刺并不美丽, 还会伤害人们。“玫瑰”就转而取得“甜”的意思。“刺”也转而取得“苦”的意思。了解了句子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这样才算“理解”了原文。如果译成“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甜有苦。”那就通过原文的形式深入到内容了。

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

误译:天上下了许多的猫和狗。

正译:倾盆大雨。

“To rain cats and dogs.”是英语中固定的搭配。其含义就是:下着倾盆大雨。这样翻译既忠实地表达原作, 又灵活地展现原文的精神风貌;既传神又达意。

汉语具有意美、音美、形美三大特点, 而英语中形美的优点却比汉语少。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译文:读书, 足以怡情, 足以博采, 足以长才。

在译文中, 译者将原作的意美和语句结构的排比美、声韵美, 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汉语在语法上不如英语精密, 因此, 在英译汉时, 可用加词、减词、正说、反说、分词、和词、置前、置后等方法来表达英语的内容。例如:

He said:“these ideas which are not new but which are renewed.”

译文:他说:“此书所述并非创新之见, 而是旧话新说。”

译文中就是用了“加词法”, 将定语从句中修饰ideas的new译成“创新之见”, 将“renewed”译成“旧话新说”。

He’s still in bed.

译文:他还没起床。

Please tender exact fare.

译文:恕不找赎。

以上两个句子的翻译都把肯定词译成否定词, 运用了反译法。

I won’t keep you waiting long.

译文:我一会儿就回来。把否定词译成了肯定词, 运用了正译法。

2 忠实与通顺

严复翻译标准的“信、达、雅”中, “信”指的是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 “达”指的是译文语言通顺畅达。所谓“忠实”是指忠实于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 也就是说, 把原文的信息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 使译文读者得到的信息与原文读者得到的信息大致相同。内容上除了原文所叙述的事实, 说明的道理外, 还包括作者在叙述、说明和描写过程中所反映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感情等。例如:

习语join the heavenly choir, pass away, kick the bucket所表达的意思都是die, 但是由于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文体, 译文就必须体现出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色彩。因此, 它们可以译成“升天”、“与世长辞”、“蹬腿儿”。

再如:Putting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译文1:把手拉车放在马的前面。

译文2:本末倒置。

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

译文1:说到魔鬼, 他就出现了。

译文2:说曹操, 曹操到。

以上两个句子的译文1在内容上都忠实于原文, 但文体风格上与原文相差太大, 原文都是谚语, 所以译文2在文体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但是, 相反过来, 如果形式上与原文一致了, 但与原文的意思相差太大, 过多地迁就原文的字面和结构, 就不可能有创造与突破, 不能做到文字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统一。例如:

get the upper hand硬译成“占上手”, 还不如译成“占上风”。

试比较下列例子的两种译文:

Dr.George Smith has a research paper in hand.

译文1:乔治史密斯博士有一篇研究论文在手里。

译文2:乔治史密斯博士正在写一篇研究论文。

Biological parents.

译文1:生物父母

译文2:亲生父母

We shall not want for food.

译文1:我们不想什么食品。

译文2:我们不会缺乏食品。

以上两例的译文1都是在形式上忠实于原文, 但内容上却是错误的。

严复三大翻译标准之一“达”指的是译文语言通顺畅达。所谓“通顺”是指译文语言必须通俗易懂, 符合汉语规范, 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例如:

The study site, a 7 ha field located in Franklin County, Idaho, has been cultivated for many years.

译文1:实验地设在爱达荷州富兰克林县一块7公顷的种植多年作物的地里。

译文2:实验地点在爱达荷州富兰克林县面积为7公顷, 已耕种多年了。

Historically, city life has always been a m o n g t h e e l e m e n t s w h i c h f o r m a civilization.

译文1:历史上看, 城市生活一直是构成文明的方面之列。

译文2:从历史上看, 城市生活始终是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And because so many of those“best ma n”h av e re tu rn ed a s am pu te es a nd quadriplegias to lie in rancid hospitals which f ly t he fl a g t h at Mr.A gn e w h ol d s so cl ose.

译文1:也是因为那些“优秀分子”中有这样多的人缺臂断腿, 四肢瘫痪地回来, 结果是躺在飘扬着阿格纽先生如此珍视的那面旗帜, 腐臭之气冲天的医院里。

译文2:因为那些“优秀分子”缺胳膊断腿, 甚至四肢瘫痪回来, 结果却躺在臭气熏天的医院里, 而医院上空飘荡的正是阿格纽先生无比珍视的那面旗帜。

以上两例的译文都紧扣原文的形式, 但译文1读起来却不通顺。翻译时, 如果形式与内容有矛盾时, 就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 而且不受原文形式的拘泥。例如:

You are wanted on the phone.

译文1:电话里有人找你。

译文2:您的电话。

Our policies are limited.

译文1:我们的政策是有限的。

译文2:我们的政策是有局限性的。

He is as stubborn as a mule/pigheaded

译文1:他犟得像头骡子/猪。

译文2:他犟得像头驴。

以上例子的译文2对原文的理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译文1表达时没能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 所以读起来感到句子不顺畅, 甚至逻辑不清楚。

忠实与通顺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两者互为依存, 不可分割。 (1) 忠实是通顺的前提, 通顺反过来又是对忠实的完善。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在只追求忠实而不顾通顺, 译文就会变成死译, 使读者更糊涂;只追求通顺而不顾忠实, 译文就会与原文相去甚远, 两者都是不可取的。在“忠实”和“通顺”不可兼得的情况下, 宁愿选择“忠实”, 力求准确地表达出原作者的意思。

3 直译与意译

直译与意译是最常见的两种翻译方法:直译就是即保持原文内容, 又保持原文风格和形式的翻译方法, 而意译则是只保持原文内容, 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3) 两者都把对原文内容的忠实置于第一位, 如果只追求忠实于原文的形式, 而不追求原文内容的忠实, 那也不是直译, 而是硬译。如果只追求通顺的译文形式, 而不追求忠实于原文的内容, 那也不是意译, 而是滥译。在翻译实践过程中, 不可能都只用直译, 或者都只用意译, 大多情况下都采用直译, 必要时兼用意译, 直译与意译是相对而言的, 没有一个绝对的严格界限。这需要译者很好地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做到恰如其分才是水平, 这样才是正确的翻译。

原文结构与汉语的结构是一致的, 照译即可。但是, 能用直译而且效果很好, 此时要用意译, 与原文相去甚远, 反而失去了原作的效果。例如:

Smashing a mirror is no way to make an ugly person beautiful, nor is it a way to make social problems evaporate.

直译:砸镜子不能使丑八怪变漂亮, 也不能使社会问题烟消云散。

意译:砸镜子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Hitl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 launched the Second World War.

直译:希特勒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武装到了牙齿的。

意译:希特勒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全副武装的。

但是当原文结构与汉语的结构不一致时, 仍然采取直译的方法, 就成“死译”了。如下面的一些例句。

The earth acts like a big magnet.

误译:地球作用着像一块大磁铁。

正译:地球的作用像一块大磁铁。

The milky Way.

误译:牛奶路。

正译:天河/银河。

It was an old and ragged moon.

误译:那是一个又老又破的月亮。

正译:这是一弯下弦残月。

字对字的翻译就是死译, 这样的译文往往不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原文的意思反而寓意不清, 晦涩难懂甚至不知所云, 令读者费解。但如果脱离了“忠实”于原文的原则, 而只追求“通顺”, 那势必会造成滥译。例如把rub one’s hands译为“摩拳擦掌”就是一例。

可见, 死译与滥译都是在翻译时需要防止的两种偏向。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 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民族、文化等差异的因素, 当译入语里无法找到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 必须在译文上作些调整或变动, 借用意译法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试比较下列各例的翻译: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直译:把珍珠扔在猪面前。

意译:对牛弹琴。

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gain.

直译:损失的结果可能是收获。

意译: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翻译过程中, 如果用直译达不到效果时, 意译是唯一的解决办法。这样意译把原意表达出来, 读者看了以后才能接受。如果本国语的表达形式比外国语的更精确、更有力时, 则可以意译。 (3) 应注意的问题是:直译决不是字对字的死译, 意译也决不是按译者的主观愿望、随心所欲地翻译。 (4) 英语谚语虽然在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方面和其相对的汉语谚语之间存在着某些差异, 而且所比喻的事物并不一样, 例如以上例子“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gain”, 如果直译为“损失的结果可能是收获”的话就不如汉语里的“塞翁失马”比较贴切, 而且“塞翁失马”的寓意大家已经很熟悉, 所以采用意译才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意译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再现原文的风貌、意境等。

4 结语

翻译中的几对关系, “理解”与“表达”, “忠实”与“通顺”, “直译”与“意译”, 它们之间并不相互对立, 而是相辅相成的, 关键是如何把握度的问题, 做到“忠实”与“创作”相互统一。片面追求“忠实”, 势必会失去原作者意思的深化, 片面追求“创作”, 势必会使译文与原文的意思相去甚远。所以, 在翻译实践中, 我们应首先要通过原作了解原作者, 了解他创作的心路历程, 与作品心物交融, 领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精神和意义, 心悦诚服地做原作忠实的追随者。然后回到自我意识中, 进行原作的二次创作, 但是, 创作最终都是以原文本为依归, 然后完成“外化一内化—外化”这一过程。《郭沫若论创作》中说到:“好的翻译等于创作, 甚至超过创作。”可见, 一篇优秀的译文要处理好上述几对关系, 寻求统一, 做到“忠实”与“创作”相辅相成。

摘要:在翻译过程中, “忠实”与“创作”并不相互对立, 而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主要体现在“理解”与“表达”、“忠实”与“通顺”、“直译”与“意译”这几对关系中。本文主要论述上述几对关系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实现“忠实”与“创作”的统一。

关键词:翻译,忠实,创作,关系,统一

参考文献

[1] 李学术.实用英汉翻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15.

[2] 郭富强.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65.

[3] 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97.

[4]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33.

[5] 赵桂华.翻译理论与技巧[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3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我国证券市场风险和规避措施下一篇: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汉字图形风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