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2022-07-22

第一篇: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

1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和其变化的意义

2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

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

低碳经济

含义: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绿色经济

含义: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特征:绿色经济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标,将环保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有益于环境或与环境无对抗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绿色经济既是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同之处是,

两者都是主张减少资源消耗的经济,都是主张资源节约的经济; 两者都是主张减少环境污染的经济,都是主张保护环境的经济; 两者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都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两者都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都是讲和谐发展的经济。 不同之处,

一是提出的背景不同,低碳经济是人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提出的经济;绿色经济是人类为了应对资源危机,减少人类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提出的经济。 二是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的发展形态,绿色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核算方式;低碳经济侧重的是资源的温室气体排放,绿色经济侧重的是资源节约利用;

三是低碳经济的考核指标是单位GDP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个量指标的考核; 绿色经济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式,是总量指标的考核。

四是目标不同,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减少了多少排放气体,绿色经济是净增长了多少经济。 我们既发展低碳经济,又要发展绿色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我们要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我们要减少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减少负面增长,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两者相互促进,既是发展的过程,又是个发展的结果。只要我们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的经济发展可持续,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会更加和谐。

绿色消费 低碳消费

绿色消费含义和特征

低碳消费

在目前我国社会条件下,广义的低碳消费含义: 一是“恒温消费”,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二是“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 三是“安全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 四是“可持续消费”,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 五是“新领域消费”,转向消费新能源,鼓励开发新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拓展新的消费领域,更重要的是推动经济转型,形成生产力发展新趋势,将扩大生产者的就业渠道、提高生产工具的能源效益、增加生产对象的新价值标准

“低碳消费”的含义:

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 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

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第二篇: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区别与联系分析

关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区别

与联系性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环境污染、破坏和能源需求等迫切性问题的出现,亟待地要求我们去解决。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均又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它们既密切相关,又各有侧重。因此,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三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对实现我国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本文结合我国情况从三大经济的概念开始介绍,最后论述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表明我国实施三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必要性。 关键词: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到人类发展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模式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几大热点经济充斥在媒体和大众的视野,造成了一定的混淆。其实,它们都是近几十年产生的新的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特别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陷入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

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概念 1.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和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即“3R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资源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因此回收废金属、废电子、废塑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对于企业来说,香港回收这些废品又比国内回收更具有经济意义,以为为企业减少关税支出,同时又环保节能,可谓一举多得。 循环经济的实施必须有五大体系支撑。

1、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撑。

2、技术的支撑。

3、资金的支撑。

4、管理和监督的支撑。

5、循环经济链条中的企业必须有经济效益的支撑,必须盈利,必须不断地增值扩大,才能保证循环经济持久广泛地开展下去。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主要是从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三条技术路径去实现。 在我国主要由以下几点相关研究方向:

主要观点1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抓住了当前我国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我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主要观点2 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 主要观点3 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循环经济是一系统工程。而且还必须注意连接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在时间——空间配置上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主要观点4 我们应根据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还需要经历一个资源消耗阶段。 主要观点5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注重从不同层面协调发展。即小循环(企业层面)、中循环(区域层面)、大循环(社会层面)加上资源再生产业(也可称为第四产业或静脉产业)。

总之,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强调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而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它要求人文文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社会发展的整体协调。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它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简称ECO,又称为生态经济,,“ECO”取自“经济的(economic)”和“生态的(ecological)”两个英文单词的词头,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 指导下,通过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 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 煤炭 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人类社会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化石能、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后果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随着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2]即摒弃20世纪及以前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稳定的增加。内涵低碳经济:是一种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和废物回收这一系列社会活动中实现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模式,具体来讲,低碳经济是指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增加低碳或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的比例、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同时积极探索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CO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重要途径之二,是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 重要途径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 重要途径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 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

生态资源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3.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绿色经济”由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次提出。绿色经济实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环境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可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理念和技术结合在一起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绿色经济指能够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五项准则,并且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绿色经济”既是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

绿色经济是一种融合了人类的现代文明,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市场化和生态化有机结合的经济,也是一种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经济。它是一种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有机结合的良性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绿色经济的范围很广,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环保产业、绿色服务业等。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绿色经济的价值分析:

首先,绿色经济模式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 其次,绿色经济能够体现出自然环境的价值。 再次,绿色经济的自然资源利用具有公平性。 第四,绿色经济可以引导产业结构的优胜劣汰。

总之,绿色经济是一种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主要内容,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一种经济形态。绿色经济综合性强、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明显,能够形成并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有助于创造就业和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走出危机“泥淖”和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同时,绿色经济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重要特征,以经济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为内涵,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在内的高技术产业,有利于转变我国经济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集约式发展和可持续增长。

三、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1.三大经济的联系

(1)产生背景相同。它们都是近几十年来产生的新的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陷入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它们都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2)理论基础相同。它们的理论基础都是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以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核心,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研究对象,借鉴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这几种经济形态都强调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的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3)依靠的技术手段相同。它们都依赖于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清洁生产的生态化技术,如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能效技术等。

(4)发展环境相同。它们都需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都需要市场机制、法律制度等为保障条件。

(5)其他相同点。他们在消费观念上都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都强调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反对盲目、奢侈、过度的物质消费。

2、三大经济的区别

(1)研究的角度不同。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 低碳经济主要针对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点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建立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机制和发展模式。

绿色经济通过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满足。

(2)核心内容不同。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利用,通过各种物质的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费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化。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形态,包括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GDP、绿色核算、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绿色资本、绿色网络等。

(3)实施控制的环节不同。循环经济从资源的输入端和废弃物的输出端来研究经济活动与自然系统的相互作用。同时,循环经济还关注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低碳经济强调经济活动的能源输入端,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再发生显著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绿色经济更多关注经济活动的输出端,即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重点在环境保护。

(4)推动力不同。循环经济: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使投入成本降低,为进行循环经济活动的个体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使循环经济具有推动其自身不断发展的内生力量。

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在目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还不够、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的大背景下,推动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介入方能实现。

(5)评价体系不同。

循环经济:根据《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发改环资[2007]1815号),我国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从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4个方面入手,在宏观和工业园区两个层面上分别规定了22个和14个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宏观层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要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园区内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低碳经济:目前中国没有一个专门针对低碳经济的评价体系,但从低碳经济的定义上就能很直观的看出,其主要从社会生产的结果入手,以碳排放量作为评价指标。

绿色经济:鉴于绿色经济本身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对其评价必然包括生产、生活、生态等多个领域。目前中国也没有一个专门针对绿色经济的评价体系。据悉,目前广州发改委正研究制定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生产领域绿色化主要通过人均GDP增速等8个指标来反映;生活领域主要通过轨道交通运量占公共交通总运量的比重、人均日产生活垃圾等7个指标来反映;生态领域包括空气质量优良率等7个指标来反映。

(6)政府干预不同。低碳经济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全球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各国都对温室气体排放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从1997年签署、2005年才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到2009年发表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都说明国家的政治意愿决定着低碳经济的实现幅度和推广程度。只有通过国家政府间的合作,才能实现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主旨的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则更多是在无国界限制的话语体系下推行绿色环保经济模式,没有蕴含政治色彩。

四、总结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市场机制的建立,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地对待,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也就是说,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 国际经济评论,2010. [2] 袁男优.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 天津: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 [3] 杨运星.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之辨析[J], 前沿,2011. [4] 李伟.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 西北大学,2009. [5] 刘旌. 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 天津大学,2009. [6] 任勇,吴玉萍. 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 [7] 朱婧,孙新章,刘学敏,宋敏. 中国绿色经济战略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 [8] 王金南,李晓亮,葛察忠.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与展望[J], 环境保护,2009. [9] 苏振锋.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联系与区别”等三则[J], 中国集体经济,2010.

第三篇:绿色环保,低碳经济

绿色环保,低碳经济 - 绿色环保

摘 要:新能源汽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其目的是降低环境污染、节约不可再生能源,促进全球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新能源;环保;低碳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人们开始对生活质量和物质需求的要求也日渐提高。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人们乐此不疲地创造物质财富,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缺乏,甚至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这一系列问题都是由于工业的发展,人类的肆意开发所造成的,概括而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全世界工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如今,人们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开始提倡新能源的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开发。

新能源一般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包括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为了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开始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同时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

所谓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以及生物乙醇动力车等。新能源的汽车提倡节能减排,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性。

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优化内燃机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目前最新的代表技术是蓝色效能综合环保科技。其主要是通过优化发动机、降低车重、减少空气阻力、减少摩擦阻力、能量管理和能量回收等一系列手段,有效降低能量损耗与提升燃油效率。这种技术可以使一系列车在十年中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0%。与此同时,汽车污染尾气的排放量也大幅减少。现在市场上推行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有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动力汽车。其中,燃料电池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有很多优点。

为了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减少污染,从长远看,环境和技术两大因素将主导汽车工业的未来,汽车生产企业如果仅仅只依赖于传统燃料汽车,那么在当今环保要求愈加苛刻,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中就将难以生存。同时,大规模发展汽油或柴油动力汽车,在资源方面也会遇到很大压力。因此,必须寻求汽车工业发展的新道路,采用先进的技术,开发生产低污染的清洁汽车。目前首先要加速燃油汽车的清洁度,重点在主导轿车、微型客车和轻型客车产品上推广应用闭环电喷技术,筛选、优化和合理匹配三元催化转化装置,使新生产的轻型车排放水平达到标准;对在用车,也要采用电控技术和催化转换器实行技术改造,减少尾气排放污染。所以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是刻不容缓的。

如今不同种类的新能源汽车已经频频问世,但没有得到普及,原因比较复杂。多年来的汽车消费习惯导致人们对汽车新事物――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存在着诸多偏见,例如价格太贵,先进的技术导致其高昂的价格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性能不稳定,使用不方便和维修太贵等使得很多人甚至把新能源汽车当成怪物看待。所以笔者认为,国家应采取一些有效政策调节,对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进行补贴,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使新能源汽车能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出现,无论是政府还是汽车厂家都应该从各个方面去正确引导消费者,让他们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个正确而客观的认识,让汽车消费更加理性和科学地发展。逐只有新能源汽车日渐普及,人类才能真正地做到低碳经济,绿色环保。

研究表明,在国外汽车工业发展相对发达的欧洲国家,新能源汽车在政府和消费者的支持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际上,只要政府扶持政策到位,民众消费观念得到正确引导,加之自身技术不断更新,完善,以及生产制造形成规模化,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一定十分广阔。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和期望,对于挑战我们要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让新能源的路走得更远、更长。

参考文献:

[1]胡卫军.工业产品设计.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年.

[2]程能林.工业设计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第四篇: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绿色崛起

“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让草原牧歌欢唱……这就是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顶层设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实践表明,物质资料再生产、人的再生产和环境再生产的统一是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大量资源耗费和环境成本为代价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已难以为继 ,出路在于走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通过产业的生态化改造,构建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崛起。

产业生态化改造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对特定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实现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产业生态化要在三个层面上推进:微观层面上要通过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技术改造,切实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从而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约束的矛盾;中观层面上要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等,使资源在产业系统内循环利用,降低CO2等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减轻产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宏观层面上要形成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管理立法,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的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产业生态化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经济功能空间布局体系。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特点、经济发展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结合国家的主体功能定位,构建生态经济主体功能发展区划。建议把全省统筹规划为碳排放控制区、减碳引导区、零排放发展区、生态碳汇区四种类型的生态经济功能区。四类区域内按照主体功能有选择、有区别地构建包含产业链、生态链和价值链互补共生、具有循环功能的空间产业集群布局;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域分别实施不同的产业规划、选择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贯穿于产业活动的全过程,从源头上减少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构建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减少产业发展以及相应的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空间的占用,提高生态资源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不断增加绿色、无污染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形成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全新生活方式。在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保护环境的同时,增加绿色、生态产品的市场需求,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破解“资源与责任不对称性同构”难题。科学确立资源环境产权的归属权、份额以及对产权相关权利的分割或分配、产权人获得收益的制度保护体系,平衡环境外部经济的贡献者和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发展产业化的机制。主要包括 “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支撑、公众参与”协同推进的低碳经济发展机制,有效矫正生态环境保护或破坏行为主体的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实现生态外部性内部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科学评价生态功能价值以及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价格形成机制等。

建立科学的发展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理念,GDP、收入、物价是政绩,平安和谐是政绩,青山绿水也是政绩。建议试行绿色GDP核算模式,建立配套的产业生态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政策体系。在统计指标中除了常规的耕地保有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等外,增加“森林、草地、湿地面积比例”“水质达标率”“空气质量达标率”“碳汇”“生态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金”“新兴产业”等反映自然生态现状、改善或损害的指标,使有关统计指标能够反映绿色发展的要求。

在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中,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发挥好考核评价的硬约束作用。施本植院长充满建设性的发言,无疑为解决云南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施本植,男,云南大学经济(会计)学院院长,经济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云南省政府金融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昆明市政府咨询委员。曾任中共云南省委第九次党代会宣讲组成员,云南省委组织部联系专家。教育部世贸组织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是云南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与贸易。1992年-1993年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管理学院学习,2003年和2010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先后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和加州大学研修。云南大学经济学博士点、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重点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国家级特色专业带头人之一。1999年被遴选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一层次后备人才,2005年被授予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2007年被授予云南省“五个一批” 理论创新人才称号。

第五篇:发展低碳经济倡导绿色生活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宣传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战略,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模式,按照四川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和省教育厅的安排,我校于9月11日—14日举行了一次节能科普展。

本次展览紧扣“发展低碳经济、倡导绿色生活”这一主题,内容包含气候变暖、全球关注;节能减排、人类行动;科技引领、低碳生活等多个板块。通过展板展示、互动参与等形式,向师生展示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事实和所造成的危害;国家领导对发展低碳经济的高度重视;全国各地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的举措和所取得的成效;普及低碳理念和环保知识。

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需要。通过本次展览,使全校师生进一步增强了“节能减排、从自身做起”的意识,把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生产生活中,自觉成为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践行者。

后勤服务中心

(撰稿:袁思放 李莉 初审:阳先锐 审稿:陈良民)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四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律所合伙人申请书下一篇:老师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