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2022-07-23

第一篇: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荒诞戏剧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社会的产物。这一流派产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戏剧领域,最早出现于法国,尔后流行于欧美剧坛,其影响至今未衰。

荒诞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有塞缪尔·贝克特、尤金·约奈斯库、让·捷尼等等。这个流派开始时被称为“先锋派”;一九六一年,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根据其思想和艺术特点,把它定名为“荒诞派”。此外,也有人根据这一流派作家对传统戏剧的态度,称它为“反戏剧派”或“反传统戏剧派”。

就其实质而言,荒诞派戏剧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戏剧领域的表现,但它与存在主义文学又有区别:存在主义作家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但人可以通过“存在”去“寻求自我”,人应当履行自己的人道主义的责任,因此,作品中的语言明晰,富有哲理性。荒诞派作家则看重人生的荒诞性,认为人的存在与不存在都是荒谬的,人活着就是一场梦,人的努力既无意义,也无用处。所以,他们的作品抛弃了章法结构的逻辑性,人物行为的理性原则以及语言的准确性;它仅仅设法把存在的荒诞性凝固成舞台形象,只是把丑恶、肮脏的现实在舞台上形象地表现出来。

荒诞派剧作家宣称:虚构的真实比日常现实更深刻,更富有意义。主观真实是艺术家惟一的真实。戏剧不是思想的直接语言,艺术是激情的王国,而非说教的领域。只要主题是解释这种或那种特殊的政治思想,那么表现这些主题的剧本便会随着这种意识形态的消失而死亡。因此,他们公开反对思想剧、倾向剧、问题剧、哲理剧、心理剧等等,要求戏剧表现超阶级、超时代的抽象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现象,并在艺术上造成滑稽的漫画的效果。

在戏剧形式上,荒诞派固然还保持着传统戏剧那样分幕分场的特点,但不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相互关系,不强调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不要求在舞台上展开尖锐的矛盾冲突。这类戏剧中没有英雄人物,没有典型的性格,甚至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有的演员坐在浴缸或箱子里,只露出一个人头;有的剧目没有一个演员登场,整个舞台空荡荡,只有两个乒乓球悬挂高空。荒诞派戏剧是以反理性主义而著称的,挂钟时而敲打十七下,时而又敲打二十九下。人物关系也很混乱,某小孩前天是哥哥,后天又变为弟弟。它主张把平凡的日常现实肢解开来,使之变形,引向极端,以荒诞的布景,把人物的精神加以外化,让舞台道具说话。如用满台的椅子、站在三口缸里的三个人等来表现人物的处境和心理状态,或用丑角式的动作,刺耳的叫声,或哑剧式的场面来展示理性的丧失和生活的毫无意义。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有约奈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最后一局》等等。其中《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中最早成功,负有盛名的一部戏剧。

魔幻现实主义

本世纪六十年代流行于拉丁美洲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一词,是德国文艺批评家弗朗茨·罗于一九二五年提出的。这个流派的作品借用古老神话民间传说,把拉美现实政治社会变成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因而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这种文学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拉丁美洲各国政局长期动荡,人民处在独裁统治下,只得采取隐喻虚幻的嘲讽手法抨击社会的黑暗;另一方面又继承印第安古典文学传统,熔古典神话与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于一炉。以“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为创作原则。为了取得“魔幻”的效果,他们采用了象征寓意、联想暗示、高度夸张、人鬼不分、时序颠倒、现实与梦幻交织等手法,使得作品情节荒诞离奇,跌宕起伏,充满人物的对话,回忆和独白,这种小说所要表现的,不是魔幻而是现实,是通过魔幻境界的折射,间接地反映严酷的现实生活。它或是通过鬼魂出现以暴露大庄园主的凶狠残酷,或是借神灵来鞭笞罪恶的社会现实,或以无限夸张的情节来嘲讽暴君的穷奢极欲、昏愦无能,

或描写巫术来揶揄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大都具有反帝国主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由于这种文学作品既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又有离奇引人的情节,再加上文字的口语化,所以深受读者欢迎,并对其他地区的文学创作发生了巨大影响。这个流派的著名作家有: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墨西哥的鲁尔弗和富恩特斯,智利的多诺索,阿根廷的博尔赫斯和科塔萨尔,委内瑞拉的彼特里、古马的卡彭铁尔、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等,尤其是马尔克斯创作了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百年孤独》。该流派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发展到了高峰,并对其他地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篇:魔幻冒险小说电影剧本

《与费昂里。亚瑟冒险》之第一部《魔怪之子》

剧本概论:

这部小说改编成剧本后,可以拍摄成兼有东西方特色的好莱坞魔幻大片。小说计划写成八部,对于电影市场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它的特点在于采用了西方古代神话传说和精彩的魔幻元素,同时具备东方神奇的奇幻色彩,这些东方古老传说在剧本中的设置正是基于大多数西方人对于中国的认识,从而使外国人能够看得懂,而中国人也可以完全接受。小说融合了悬疑,幽默,奇思妙想,友情和亲情,中西方的古老文化以及传统等。

人物随感:

一个生活重心突然发生巨变的中国男孩儿,他身上具备着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重视友谊,亲情,他是否能在比哈利。波特式冒险还要曲折,复杂的情形下成功完成成长的历程?

情感可以塑造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灵魂!

创作手法简介:

这部魔幻作品不同于以往相似题材的魔幻商业片,使用东方幻想元素吸引西方观众群体,使用西方幻想元素吸引东方观众 ,观众会被一个个意想不到的情节所震撼和感染,加深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和喜爱。

电影类型:

混合型。。。。魔幻,冒险,悬疑,搞笑,感人,友谊

故事简述:两个不同国籍和肤色的孩子和众多伙伴们的共同冒险,成长经历。

表现主题:世界是一家,友谊和平万岁

特色表现:魔幻元素独特,可以造成轰动的视觉效应。以情动人,运用并演绎了传统童话和古代传说,场景奇特。故事扣人心弦,不到最后一刻谜底无法解开。

角色列表:

刘彬——出生在中国沿海城市一个普通家庭中,是独子。身上有典型中国人的影子,性格稍显内向,正直善良,聪明伶俐,擅长中国武功和厨艺。他的生活原本一平如水,等到和转学到中国的外国男孩儿成了朋友后,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来到各个不同的奇幻世界,得到一块知晓过去和现在的菊花石,从古城堡逃难出来后,拥有了一口魔力棺材,为了朋友,可以牺牲自己,在历险期间,逐渐发觉有人在背后暗算他和他的朋友们,重返家园后,真相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费昂里。亚瑟——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法国人,他拥有一对儿会变色的眼睛,身上充满了神秘色彩,正是他的中国之行,彻底让哈利波特迷刘彬见识了魔法的奇妙和威力。费昂里热情善良,聪明绝顶,喜爱小动物。你很难想象一个年龄三百岁的‘男孩’有多么孤单寂寞!在旅途中,他克服艰难险阻,帮助刘彬和一群伙伴脱离陷阱,机智地识破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阴谋,保护了同伴,最后的真相是惊人和巨大的,就连这名亚瑟王的后裔也目瞪口呆,感到措手不及。。。。。。

琼斯。W。道尔——英国少年,性格粗暴,容易动怒,但本质淳朴。弱点是怕黑,怕蛇,怕鬼怪。嗜好中国功夫和美食,最后同刘彬与费昂里成为非常好的朋友,愿望是得到一只乖巧的火龙做宠物。在冒险途中,是个得力的帮手,与朋友们患难与共。

爱米。斯通——琼斯的妹妹,天资聪颖,活泼开朗,喜欢与她的表哥唱反调,恶作剧是她的拿手戏,然而,生活对爱米也并非公平,她有块心病,一个秘密,决定了她以后的人生道路。她的机智化解了很多重大的危险。是个爱美,高兴起来甩自己马尾辫的女孩子。

其他角色:

小仙子吉吉——仙女林皇后的孙子,精灵的一大分支,拥有翅膀和施小恶咒的先天能力。脾气差,喜欢自由,成为大队伍中的一员。

老小孩——全身上下一半老,一半年轻,在一处原始森林的蜂巢穴中被发现,全年基本呈瘫痪木讷状态,是个不解之谜。

施特劳斯——神奇小音乐家,冷漠。因为费昂里一行人无意砸坏他收藏的乐器,从此缠上他们,认为自己是位悲惨的债主。

水人马克西姆——水人世界中的一名少年,那里大陆世界不同,完全是由水分子构成。如果他们踏上土地,可能存在这样的危险,不会‘水’的水人会淹死在土地中。

丝丝和西西——隐避小镇中的双胞胎姐妹,蓝发金眼,是哈德族人,很好地照顾了流浪时的费昂里和刘彬,此族人擅长躲藏,爱好和平,有死对头桑基人。

阿道夫——在刘彬和费昂里眼中,他很邪恶。为了打败他,他们费了好大的劲儿。

冒牌货——费昂里的一个敌人,想置他们于死地。

伊莎贝拉——厉害的敌人,一直隐藏在他们中间。

故事介绍:

世界由谁作主,哈利。波特?不,不,不。。。现在主宰一切的是由一个中国大额头男孩刘彬和他的好朋友费昂里。亚瑟领导的魔法小团队。

刘彬之前一直过着平凡而平静的生活,然而某一天开始,层出不穷的怪事接二连三发生在他周围,先是半夜遇见一匹爱喝酒的人马;跟着外婆的十二生肖剪纸有了生命,变成活生生的动物,并帮助了他。。。。直到费昂里亚瑟,这个英法混血儿来到中国并成为刘彬的朋友,这名中国男孩儿才开始了真正彻底的不平静人生。

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两个男孩所在的这个小型集体的成员未免有些奇怪-—— 一只我们闻所未闻,具有预知能力的神奇小动物哭兽;一对个性脾气截然相反的兄妹,哥哥畏惧自己的超能力,妹妹却异常嗜好黑魔法;一个超越时间控制,集衰老和年轻混合为一体的半痴儿—老小孩儿;一个神秘而万能的小音乐家;一个骂声不断,属于精灵分支的小仙子和一个长着细长人手五指,会说人话的火红狐狸。。。。。

一群伙伴被命运操纵,或推或拉,或愿意或勉强组队在一起,由一个奇特的世界跨越到另一个奇异的现实,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奇幻之旅,救人鱼,见死神,闯古堡,斗女巫,逛魔法城,交水人朋友,甚至连喷火龙都要让他们三分,可孩子们怕的是遇见天生霉运的人,因为巨人见了他也要折筋断骨。一路上,阴谋与背叛像两个阴魂不散的幽灵始终跟随他们周围,接下来,他们有个更紧迫的任务,拯救世界?

第三篇:外国现代主义小说及其阅读

吴晓东教授在北大开设有“20世纪外国小说经典选讲”,这门课的讲稿曾于2003年由三联书店出版。2008年7月,吴晓东教授的新书《漫读经典》再次由三联书店出版。作为研究20世纪外国现代主义小说的专家,吴晓东教授对现代主义小说有着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中学新课程实施以来,外国现代主义小说(如卡夫卡、沃尔夫、马尔克斯等作家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中学语文课堂。从阅读感受上来说,现代主义小说与传统小说迥然不同,借用吴晓东教授的话来说就是:“现代主义小说使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既然这样,中学生还要不要读,该读哪些、如何读,中学语文老师该如何讲?吴晓东教授对上述问题的观点和建议是什么,解读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关键是什么,让我们来倾听吴晓东教授的观点。

1.可否先请您谈一下什么是现代主义小说?

答:这首先要简单了解一下是什么“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通常指20世纪初叶在西方开始集中出现的各种各样具有先锋性和实验性的文学流派、思潮的统称。现代主义文学与现代哲学和心理学有范畴深的关系,如尼采、威廉·詹姆斯、弗洛伊德、柏格森、荣格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影响了现代主义的精神内涵。现代主义文学在内容方面比较突出地表现了人与世界、他人以及自我的矛盾好断裂,所以往往被视为具有颓废悲观的情绪甚至虚无主义的色彩。而弗洛伊德心理学又为现代主义文学挖掘人的内在心理甚至无意识提供了所谓科学的根据。现代主义文学另一个重要特征则是在形式上的大胆试验,对传统文学样式采取的是彻底摒弃的激进姿态。这种激进的文学姿态的形成原因要到20世纪的社会历史中去寻求。我认为,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个世纪。与此相适应的,是20世纪的文学也必然跟着复杂。这也正是20世纪从形式到内容都趋于复杂的现代主义文学占据了主潮地位的重要原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流派纷呈,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具有自己在体式、风格、美学、技巧诸种方面的特殊性,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的独特视角,甚至有自己不同的哲学、心理学背景。具体说来,现代主义文学主要包括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黑色幽默、存在主义等文学流派。在这些流派中,都有很多作家致力于小说创作。这些小说也可以笼统地称为现代主义小说。

2.您认为阅读和欣赏现代主义小说的关键是什么? 答:我喜欢捷克小说家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的一句话:“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的精神。”说句玩笑话,有时读者和研究者理解起现代小说甚至比理解现代世界本身还要困难。但也许这恰恰表明了现代小说的价值之所在。所以我个人觉得,阅读和欣赏以及理解和阐释现代主义小说的重心也应该开始转移,一方面我们想看到小说家表达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另一方面我们更想了解小说家是怎样表达世界的。这就是二十世纪小说研究的一个根本转变。阅读和欣赏的重心也从内容偏向了形式。

3.您的新书叫做《漫读经典》,请问您认为什么样的作品算得上是经典,哪些现代主义小说已经成为经典?

答:我认为,衡量所谓的文学经典有两个最重要的尺度,即现代小说经典一方面是那些最能反映二十世纪人类生存的普遍境遇和重大精神命题的小说,是那些最能反映二十世纪人类的困扰与绝望、焦虑与梦想的小说,是了解这个世纪最应该阅读的小说,正像了解中世纪必须读但丁,了解文艺复兴必须读莎士比亚一样。另一方面现代小说经典则是那些在形式上最具创新性和实验性的小说,是那些具有小说形式的开放性和探索性的小说。这就是现代主义小说经典。对于了解20世纪文学的整体面貌以及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世界,20世纪的现代主义经典绝对是无法绕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我们认识二十世纪人类生存境况的重要途径。 我在讲稿《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二十世纪的小说与小说家》(三联书店2003年出版)中选讲的九部小说是:《城堡》(卡夫卡)、《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尤利西斯》(乔伊斯)、《白象似的群山》(海明威)、《喧哗与骚动》(福克纳)、《交叉小径的花园》(博尔赫斯)、《嫉妒》(罗伯-格里耶)、《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本来还想讲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及讲。此外,以后如果有时间,我还想讲一下德国的托马斯·曼、黑塞,英国的伍尔夫、毛姆,法国的加缪、纪德,前苏联的帕斯捷尔纳克,日本的川端康成的小说。当然,西方现代主义经典还有很多,漓江出版社1988年出了一本书,是康诺利、伯吉斯合作的《现代主义代表作100种提要·现代小说佳作99种提要》,这本书对于我们认定和选择什么是20世纪经典很有帮助。

4.您认为现代主义小说对传统的小说观念产生了什么影响,相应地人们的阅读应如何适应?

答:我在课堂上曾经讲过,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对传统的小说观念产生的最大的冲击就是对反映论的颠覆。人们把十九世纪以前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小说观称为反映论,这种反映论认为小说可以如实地反映生活真实甚至反映本质真实。读者在小说中最终看到的正是生活和现实世界本身的所谓波澜壮阔的图景。所以马克思有一句分析巴尔扎克的名言,称巴尔扎克的百部人间喜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依据的正是反映论。反映论有一种坚实的哲学依据,就是认为生活背后有一种本质和规律,而伟大的小说恰恰反映和揭示了这种本质和规律。而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小说观则不同,小说家大都认为生活是无序的,没有本质的,没有什么中心思想,甚至是荒诞的。小说不再是对生活、现实和历史某种本质的反映,它只是小说家的想像和虚构。这就是20世纪小说观念的重要内容。

而读者也需要调整自己的阅读习惯,把现代主义小说看成一种虚构,一种人工制作,是小说家人为的想像和叙述的产物,同时把小说看成是小说家个人精神的漫游与形式的历险。 5.可否谈谈您个人阅读外国现代主义小说的经历和体会? 答:我读现代主义小说是从84年入大学开始。到了1987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浪潮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达到顶峰的时期。我们这些读中文系的学生,对现代主义经典的阅读,也进入了狂热的阶段。我那时固执地认为,想要了解二十世纪人类的生存世界,认识二十世纪人类的心灵境况,读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经典是最为可行的途径。八十年代影响中国文坛的最后一个西方作家可能是昆德拉,昆德拉在他的影响了中国读者二十年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写道:“我们都是被《旧约全书》的神话哺育,我们可以说,一首牧歌就是留在我们心中的一幅图景,象是对天堂的回忆。”套用他的话,我们这一代读书人也曾经被二十世纪的外国现代主义文学哺育。我们对文学的经验,对什么是经典的领悟以及对二十世纪人类生存图景的认知,都与这些作品息息相关。

这种对西方现代主义经典的爱好,使我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学生时代一度成为一个法国哲学家巴什拉所谓的“熬夜人”,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漫无目的地阅读二十世纪外国现代主义文学经典。到了1997年前后,已经当了教师的我开始十分怀念那些已经过去了的读西方现代主义经典的时光,我就决定在北大讲坛上讲授“二十世纪外国小说经典选讲”的课程,2003年由三联书店出版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二十世纪的小说与小说家》就是这门课程的整理稿。我把这部书稿的问世,看成是一种以我个人的方式向现代主义经典所表达的缅怀和致敬。

6.您讲现代主义小说时用了“小说诗学”这个词,可否给我们的读者解释一下这个词的意思?

答:法国理论家托多洛夫指出:“诗学”概念首先关涉的是“文学的全部内在的理论”,按这个说法,“小说诗学”则通常研究的是小说的内在构成方式,尤其是小说的叙事、结构、形式究竟是怎样生成的。传统的小说研究往往侧重于对小说内容的研究,如主题、时代背景、人物类型等,着重点在于小说写了什么,并且进一步追问小说的社会文化根源,但很少关注小说中的这一切是怎样被小说家写出来的。而诗学更倾向于追问“怎样”的问题,或者追问“怎么会这样”。这并不是说忽略了对小说中的内容、意识形态和文化哲学方面的重视,而是强调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等外在因素是怎样落实和具体反映在小说形式层面的。

7.外国现代主义小说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中国有没有现代主义小说?

答:现代主义在20年代就开始影响中国现代文坛,鲁迅这样的作家就深受尼采哲学的影响。到了30年代如戴望舒、何其芳等“现代派”诗人的作品中都有艾略特的《荒原》的影子。受当时西方的意识流、存在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中国现代小说领域也出现了一些现代派的作品,如鲁迅、郁达夫、郭沫若等人的小说都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40年代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复仇》等,就既有意识流的影响,又有存在主义的痕迹。40年代冯至的中篇小说《伍子胥》,也受到了存在主义的巨大影响。

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对80年代之后的中国文坛影响更大,80年代后期出现在文坛的先锋作家马原、格非、余华、孙甘露、苏童、叶兆言等人的创作,都有鲜明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痕迹。但他们的小说到底是不是现代派,在80年代文坛曾经出现激烈的争论,有相当一部分人研究者认为他们的创作是“伪现代派”。我个人认为80年代的先锋小说不能说是文学史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小说,因为产生现代主义的历史条件已经过去。而西方迎来的也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时期。

8.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一直选有外国小说,比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巴尔扎克《欧也妮与葛朗台》、契珂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等传统小说。2003年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在原来基础上,几种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中,都选择了20世纪外国现代主义小说,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节选和《饥饿艺术家》、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节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节选等。您怎么评论现代主义小说进入中学?

答:我刚才说过,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占据的是一种文学主潮地位。让中学生多少了解一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主潮的简要图景,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今天其实生活在20世纪的造成的某种结果之中,20世纪的阳光和阴影其实都在笼罩着21世纪,在这个意义上,加强对刚刚逝去的20世纪的了解,有助于认识我们今天是怎样走过来的。而这种了解,应该从中学语文教育开始。

9.在众多现代主义小说中,中学所选入的只是冰山之一角。您认为其他像普鲁斯特、乔伊斯、昆德拉等现代小说大师的作品是不是也可以让中学生在课上有所了解呢?

答:并不是所有的现代主义文学都适宜中学生阅读的,比如昆德拉是个很深刻的小说家,对极权主义制度和媚俗的母题都有深刻的揭示。不过他的小说,就不适合进入中学教材,比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托马斯这个人物形象就对自己所生存着的世界有一种既沉迷又游离的姿态,而昆德拉是通过这个人物对待性爱的态度来表现的,尽管其中具有一种升华了的审美意绪,但依然对中学生不太适宜。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名著《尤利西斯》也如此。倒是乔伊斯有几篇短篇小说可以考虑作为中学生的读物。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开头部分也可以。

10.如果请您来为中学语文编选外国文学单元的话,您会选择哪些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据说您参加了山东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不知您在为中学生编教材的时候有哪些想法?

答:我参加的是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的编写,这套教材据说目前已经被北京一半的中学采用。我负责编选了三个单元。关于外国文学部分有两个单元,其一是外国古典文学,另一个就是20世纪外国现代主义小说单元。我选择的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第一章,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博尔赫斯的《沙之书》以及法国女作家尤瑟纳尔的《王佛脱险记》。我首先想在这一单元中传达一种现代小说观。我前面说过,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观与19世纪以前的反映论有所不同,反映论认为生活背后有一种本质和规律,而现代主义小说家认为生活是无序的,所以现代主义作家更把小说看成一种虚构。我想把这种虚构的文学意识传达给中学生。比如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写的就是一个虚拟的可能性的世界。所谓可能性的世界,就是说它在生活中并非真实存在,但是又有逻辑上存在的可能性。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写的就是人的某种可能性。小说开头就写格里高尔早晨起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大甲虫,这就是卡夫卡对人的可能性的一种虚构。在现实中人当然是不会变成甲虫的,但是,变成甲虫却是人的存在的某种终极可能性的象征。同样,《饥饿艺术家》中的一连几十天不吃不喝的饥饿表演也写的是一种可能性的情境。所以读卡夫卡的小说,靠现实主义的反映论的逻辑是很难解释的。卡夫卡的小说表现的正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这只能借助于文学虚构才能实现。当然,虚构不是说胡编乱造,它也是以真实生活为基础的,但它最终指向的是一种虚构中内涵着的某种人类的可能性的真实,或者说是一种终极性的哲学情境。

11.您认为节选的方式会不会影响学生对整部作品的理解呢?您是否建议中学生读整部的现代主义小说,您会给他们推荐哪些作家,哪些小说?

答:节选的方式对学生理解整部作品当然会有一定的影响,不过像《百年孤独》第一章自身比较完整和自足,同时整部小说有不少课堂不宜的内容,并不适宜在课堂讲授。在中学阶段只读第一章其实是可以的。而相当一部分现代主义长篇小说,还是读整部为好。我个人建议下面一些小说比较合适作为中学生课外读物: 《气球》(美)巴塞尔姆 《笛梦》(瑞士)黑塞

《我们的祖先》(意大利)卡尔维诺 《局外人》(法)加缪

《日瓦格医生》(俄)帕斯捷尔纳克 《白象似的群山》(美)海明威 《死者》(爱尔兰)乔伊斯 《喀布尔人》(印度)泰戈尔 《看不见的收藏》(奥地利)茨威格 《阿莱夫》(阿根廷)博尔赫斯

12.记得您在《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中曾谈到,您在上小学和中学语文课的时候,老师总要为每篇课文概括中心思想,不管讲什么课都有一个基本定式,就是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揭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我也是听着这样的语文课长大的。)您说,反映论从小就奠定了您的思维方式,以至于到了大学,您不得不一直与反映论做艰苦的斗争。不知您在北大给大学生讲现代主义小说时,是不是还要先给学生“洗脑”,先改变他们的文学观念?

答:我近几年接触了很多中学语文教师,感到中学语文教育在近些年有了很大的改变,中学生的文学阅读状况也有很大改观,就我所接触的大学生而言,已经不大存在您说的需要“洗脑”这类问题了。这和他们对现代小说的阅读多少有点关系。而读现代主义小说本身就是一个改变既有文学观念的过程。

13.在您的书里,您说“我们这一代读书人曾被20世纪的外国现代主义文学哺育。”不过,您也十分诚恳地指出, 20世纪的现代主义小说没有金庸、古龙、王朔那么轻松有趣,阅读和讲述20世纪的现代主义小说是一个困难的事情。请问您认为应该如何让中学生(可能也包括中学语文老师)对现代主义小说产生兴趣呢?

答:现代主义小说也不是铁板一块,不能一概而论。有些现代主义小说,如罗伯-格里耶的《嫉妒》,的确是令专业研究者也感到不那么轻松有趣的。但是,文学阅读不能只读轻松有趣的读物,相反,倒是更应该读一些难读的有挑战性的东西,如卡夫卡的小说和散文,加缪的《鼠疫》、《局外人》等等,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这类作品对我们的心智的培养,对我们的思想的洗礼,对我们的纯正的文学趣味的形成,都是那些通俗读物,包括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不能替代的。所以关键是你是否面临着思想甚至自身生存的困扰,是否力图求索20世纪人类生存命题和生存处境。有困扰,才会有进一步钻研的动力;有问题,才会在现代主义小说中致力于求解。这时就会觉得现代主义小说也许不是那么晦涩枯燥的。所以首先还是阅读观念的改变。

但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现代主义小说都那么枯燥难读,我建议可以从一些好读的作品入手,比如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就是很好看的小说,收了三个关于“祖先”的故事,其中第一个故事叫《分成两半的子爵》,写一位子爵在战争中被炮弹一劈为二,但分开的两半却都各自存活了下来,一半善良,专干好事;一半邪恶,只干坏事。人性的善与恶就这样形象鲜明地反映在分成两半的子爵身上。所以您能听出来,这是一种寓言式的写法,很适合少年人的思维习惯。但是小说的思想却很深刻,它以寓言的方式告诉我们,真实的人性其实是复杂的,是善与恶的统一,所以到了小说的结尾,作者就安排分开的那两半再度合而为一,而恢复完整的子爵则“既不坏也不好,善与恶俱备”,就像我们常人一样。这一结尾可谓意味深长。

再如尤瑟纳尔的《东方奇观》,都是从东方包括中国古代选择素材,她的《王佛脱险记》写的就是一个中国古代的童话故事,很像《神笔马良》,非常有可读性。从这些有可读性的小说入手,完全可以培养出对现代主义小说的兴趣。

14.中学语文课讲文学的方法是不对头的,而这一套方法用在讲西方现代小说上显然更不对头,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么办呢,您觉得他们该如何准备在课堂上向中学生开讲卡夫卡、沃尔夫和马尔克斯呢?

答:我觉得增加新的知识储备,更新文学观念是首屈一指的任务。多读一些现代主义小说家自己谈创作的书籍,多读一些关于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专著,都有助于教师以新的姿态和新的认识进入现代主义小说世界。比如讲授《百年孤独》之前,可以读一读马尔克斯的谈话录《番石榴飘香》。那也是我在八十年代读过的最有趣的几本书之一。书中有一个细节给我深刻印象:据马尔克斯回忆,1981年12月,当时身为法国总统的密特朗在爱丽舍宫为马尔克斯佩戴荣誉骑士勋章时发表的简短的演讲辞中,“最使我感动的、几乎使我热泪盈眶的,是这样一句不但使我、而且也使他本人深深感动的话:‘你属于我热爱的那个世界。’”我读了密特朗总统的这句话后,就特别想看看这个被密特朗视为属于他热爱的那个世界的《百年孤独》到底有什么魅力。而《番石榴飘香》也有助于对《百年孤独》的写作背景、创作技巧、思想内涵等方面内容增加许多理解,其中也有很多挺有趣的例子,在课堂上介绍给中学生,也会活跃课堂气氛。此外,国内有不少现代主义研究专家写的研究专著,也有助于对现代主义小说的理解。

15.假如请您在中学开设一门现代小说的选修课,您会怎么讲?

答:新课标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精神,我很赞赏这一精神。如果我开这样一门课,我可能会多给中学生一点探究的自主性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领悟解析现代小说中呈现给读者的关于人类的现代体验,鼓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他们自己对20世纪乃至今天人类所遭遇的基本生存问题的理解,在现代小说中去寻求共鸣并寻求解答。当然最终标准答案是肯定没有的,而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对自主探究精神的最好的贯彻。

16.现在大学教授对中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了。据我所知,您也参加了山东版语文教材的编写。而钱理群先生和孙绍振先生一直在《语文建设》、《语文学习》等教学类杂志上写文本解读类的文章,帮助中学语文教师提高文学素养,提供教学上的参考,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写一些深入浅出的小文章,给中学语文老师看,以帮助他们提高对中外现代文学的欣赏水平?

答:其实长期在中学第一线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积累了更多关于怎样讲授外国文学的经验,我从他们的经验体会中学到的更多。如果有机会与他们通过写作的方式加强交流,是我感到非常荣幸的事情。

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

专家简介

吴晓东教授,黑龙江省勃利县人,1984年至199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7月留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赴日本、新加坡、韩国访学与讲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现代诗歌、20世纪外国小说。出版有《阳光与苦难》、《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合作)、《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镜花水月的世界》、《从卡夫卡到昆德拉》、《漫读经典》等专著。

(此文发表于《语文建设》) 100% (1)0% (0)

第四篇:科幻小说发展简史与现实意义

科 幻 小 说 发 展 简 史 与 现 实 意

我们对科幻小说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误解解——不是贬损过低,就是吹捧太高,甚至认为科幻是一种完全超现实的存在。在此通过对科幻小说的发展,与作品的分析,展现科幻小说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消除我们对科幻小说常见的误解。

提到科幻小说,我们总认为这类小说是描写一堆太空人,经历一场陈词滥调的冒险,碰到一些新奇古怪的科技玩意,并同地球外的起义生物进行怪诞接触,而太空船上老是有着各式各样看起来新奇却毫无意义的仪器。将科幻小说冠上“妄想、虚构、不足为信”等评语。另一些人,则对此持完全相反的态度,他们将科幻小说中的那些新奇技术和构想直接当科学看待,把科幻小说当科普读物,而忽略其小说的虚构性,认为科幻小说家们都是全知全能的预言者。这两种观念都是对科幻小说极大的偏见。两种误解,其实都指向一个问题,长久以来,人们把科幻小说当作一种脱离现实创作出来的存在——不是荒诞妄言,就是如神谕一般的未来天启。

然而科幻小说并不是如此简单的读物,在其发展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它并非妄想亦不是神谕,科幻小说家的创作都与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作品中所展现出的思想也是当时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只不过作家们使用了科学幻想的手段,让一切现实中故事变得看起来超现实了。

一、科幻小说误读——妄言?预言?

人们对科幻小说的误解就是两种:

1科幻小说只发生在未来的故事,甚至是对未来的预言。其实科幻并不能遇见一个真实的未来世界,它只是常常把现实的情况放进一个将来“可能会”的情况去,把未来以历史的观点去处理,甚至把历史当作一种循环来处理。

然而正如牛顿所言:人类受想象力的限制,远多于他受物理定律的限制。任何的想象都是建立在个人已知的经验之上的,想象是无法脱离事实的存在。科幻作家们的创作也不例外,他们所设想出来的世界都是以他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为依托的,他们所幻想出的新科学新技术新理论都是在现实发展的基础上扩展延伸的。

2科幻小说就是传奇、民间神仙故事、荒诞奇幻故事、神话套上高科技外衣:科幻小说常常写到神秘的旅程、英雄的启蒙,并强调行动而不强调主角的性格,因此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传奇类作品。

其实不然,神仙故事最大特点,是不理会经验法则,完全依靠想象力自给自足,用魔法和神秘力量来推动情节。而科幻它有自己特殊的组合因素,有一定程度的认识逻辑和事实证明,将可能性变为现实,而非借助超能力。并且它的描述也非常写实,科幻小说家们总是尽可能把他们建构起来的虚拟世界变得现实。不注重人性阐述,在初期的科幻小说中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但20世纪60年代新浪潮的科幻小说已经回到重新注重小说人物的个性发展了。20世纪这种强调个人化的小说发展,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一种意识形态、社会结构和哲学系统。

朱迪丝·麦里尔用“推测小说”这一术语来解释“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一种‘推测小说’,其目的是通过投射、推断、类比、假设和论证等方式来探索、发现和了解宇宙、人和现实的本质。”“什么是科幻小说” 李伟才 ——《科幻,后现代,后人类》 P53正是解释出了科幻创作的内涵“用幻想艺术的形式,表现科学技术远景或者社会发展对人类影响甚至是对现实的隐喻。”由这个定义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科幻小说虽然是种幻想、是对现在未知事物、科技发展的描写,但它又扎根于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这就提醒了我们在研究科幻小说时,不仅要看到它对未来的构想,也要看到它与现实的联系。这是因为科幻小说是来源于现实却又有别于现在的,它通过借用未来设定的外衣,反映了现实中人类最迫切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未来可能造成的影响。下面列举科幻小说历史上的几个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正显现了这一点。

二、社会发展与科幻小说创作

(一)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工业化下的人造人

两次工业革命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导致真正科学幻想小说的中兴。蒸汽机、轮船、火车的发明,电气的使用;以及在这之前,哥白尼确立了太阳的中心位置,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牛顿找到了万有引力定律。所有这一切,都强烈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冲击着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也冲击着人类的心灵。人们禁不住要问道:科学到底带来了什么?还将带来些什么?

正是在种种情况下,文学,这个作为社会现实的一个晴雨表的意识形态领域里,一种新的门类——科幻小说产生了。1818年,年仅20岁的英国女子玛丽·雪莱(Shelley Mary Wollstonecraft)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纯粹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标志着这个影响深远而又饱受误解的文学品种正式诞生。当代英国科幻作家奥尔迪斯(Aldiss,BrianW)在自己的科幻史著作《万亿年的狂欢》(1973年出版)中,最先把科幻文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追溯到雪莱夫人这部作品的出版。

没有看到这本书的人常常把“弗兰肯斯坦”误认为是书中那个丑陋的人造人,其实,那是作者给作品里的青年科学家起的名字。弗兰肯斯坦可以说是早期的唯科学主义者,颇似今天执着于培养克隆人的雷尔教徒。他为了制造生命,从停尸房等处收集不同人体的器官和组织碎片,利用当时的生物学知识,拼合成一个人体。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雷电使这个人体拥有了生命。人造巨人天性善良,但由于面貌丑陋,被社会视为一种威胁,无法融入正常社会。他要求创造者为自己制造一个配偶,答应事成之后,与同伴双双远离人间,隐居生活。弗兰肯斯坦答应了怪人的请求,但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又担心怪人因此繁衍出自己的种族,反过来对人类社会构成危险,遂毁去了尚未成活的女性人造人。怪人杀死弗兰肯斯坦的未婚妻作为报复,从此与人类决绝。弗兰肯斯坦追踪自己的造物一直到北极地带,最后双双消失在冰天雪地之中。

史料中记载,玛丽创作《弗兰肯斯坦》的时代,恰恰是电学大放异彩的时代。《弗兰肯斯坦》确实有资格被视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因为它具备了太多的科幻文学的本质特点。它用自然观解释故事里的超现实情节:是雷电而不是魔法令怪人拥有了生命。它体现了科幻文艺的重要主题:科学进步与宗教、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书中对技术的态度,使人想到一个进退维谷的人类代表,站在新时代的十字路口时,所可能具有的种种复杂心态。一方面,科学向上帝挑战,创造了奇迹;另一方面,这奇迹又与人类的传统本性格格不入。近200年来,这种尖锐的冲突在人类与技术进步之前一直没有停止。但是,在当时这部作品最大的意义并不是在其后一个方向,而是认为它在勇敢地证明,技术可以向上帝挑战。在雪莱夫人笔下,科学家成了造物主,《弗》的主题就是上帝不再造人了,人于是接管了下来。这是E达尔文(进化论创始人C达尔文的祖父)的准进化观点,即一旦人被造出来了,进步的工作就留给其后代的活动,上帝不再干涉了。

早期的科幻小说最核心的问题,即人类利用技术改造自然,人取代神成为宇宙的中心,科学的发展带给了人类无限的可能性。这正是那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带给人们无限膨胀的自信心,虽然对于未来带有恐惧、未知,但是那时的人们乐于利用发展科技去挑战传统,去创立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而科幻作家们运用自己无限的想象力,去刺激着人们对强大技术的渴望与探索。如果说当时的科幻小说家对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引导作用,这种作用的原动力仍然是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赋予的。

(二)弗兰克·赫伯特《沙丘》——后技术时代人类的生存境遇

进入20世纪,人类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人类在这百年内发展到了之前几个世纪都无法达到的高度,但是社会急剧的变化、科学飞速的发展在带来各种便利和优长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各种弊端并埋下了各种隐患。旧体系的崩溃,智慧和财富用于战争,世界交流更加频繁但各种族间冲突却日趋严峻。在人类还来不及对新事物进行完全消化的同时,社会却不断加速向前,人们再也无法像前人一样感受科技社会发展带来的信心与希望,更多的则是对动荡社会的不安和各种威胁的恐惧。

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旧的世界格局全然打破,到了20世纪60年代,世界进入了以美苏为首两大阵营以核军装备和发展太空技术竞赛为标志的全面冷战时代。由于冷战压力,革命思潮席卷全世界,原战前殖民地国家以民族主义加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手段争取民族解放。妇女争取女权、西方黑人争取种族平等,环保者争取绿色和平,同性恋者争取特殊权利。意识形态对当下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对抗,使全世界每个角落都笼罩着冷战阴影。两大阵营的科技竞赛,带来了进一步改变人类宗教、道德、文化和思维习惯的“礼物”——多弹头核武器、彩色电视、改变基因的生物工程、登月计划和太空航行等等。“核威慑”的暗示正好使人类在其他领域陷入“疯狂”(同归于尽的英文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缩写为MAD恰好是英文疯狂一词)的裂变。人口爆炸、信息爆炸、消费爆炸、性爆炸,一切东西都在裂变,而能源在枯竭、道德在沦丧、思想苍白无力、环境日益污染。然而讽刺的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科幻小说却处于黄金时代。现实中种种危机反而成为科幻小说创作的最佳素材,科幻作者把现实问题嫁接到了未来或者是外太空,将现实中的种种敏感话题用虚构的手段在作品中呈现,引起了读者的热烈反响。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部集大成的科幻作品,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1969年)。美国科幻作家赫伯特在《沙丘》中塑造了一个完全沙漠化的行星阿拉基。这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但因为出产能使人形成预知能力的香料而成为宇宙间的宝藏。在类似于中世纪的银河国家里,皇帝和贵族都在谋取这个行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

不同于过去的作家,通过科幻小说,弗兰克*赫伯特试图探讨诸如哲学、宗教、心理学、政治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复杂问题。赫伯特小说最大的特色是对人的生存与进化问题的深入思考。弗兰克*赫伯特在《沙丘》小说中涉及的关键主题有:*对领导权的关注。他深入研究了人类容易盲目跟随拥有超凡人格魅力的领袖的倾向,并且钻研了官僚组织和政府机构的各种优缺点。*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循环发展理论,通过人类对“沙丘宇宙”的建设将自己的生态观念实施。*宗教、政治和权力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进化。*人类的潜能和人性的诸种可能的表现。*理性和疯狂的本质。*能够改变人的意识的化学物质所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后果。语言怎样影响人们的思考方式。*社会生态学、我们的本能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行为和社会。*学习、教育和思考。《沙丘》中文译版前言对此作的概述

有一群几乎狂热的读者,他们阅读赫伯特写过的所有小说和非小说类文章,并将赫伯特奉为精神领袖。他的很多读者都认为是赫伯特引导他们了解了哲学和心理学。正因为受到一部分爱好者如痴如狂的崇拜,赫伯特也时常被人指责说他试图通过小说制造宗教狂热。

在科幻小说发展史上,《沙丘》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 在《沙丘》之前,科幻小说想要成功,就必须具备精彩的技术构思,人物和情节往往都被忽视了。《沙丘》将更多的文学元素诸如了科幻小说之中,通过主人公保罗的成长和宇宙中各个利益集团的斗争探讨人性。同时《沙丘》是第一部“生态科幻小说”,赫伯特是第一个普及“生态学”和“系统思想”这两个概念的科幻作家,他强调人的思维必须有系统性和预见性。通过《沙丘》,赫伯特使得“生态学”这个科学名词委大众所熟识。在《沙丘》广受欢迎后,赫伯特开始在许多大学中举行讲座,向学生们探讨沙丘居民和我们人类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方面的相似性。最后,《沙丘》构建出了一个宏大的史诗般的世界。《图书馆杂志》评价说:“沙丘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就如同《魔戒》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弗兰克想象出了“沙丘宇宙”中的几乎每一个方面,包括术语表、引文和历史资料等,给读者以无比生翔实的感觉,而在《沙丘》之前,没有一部科幻小说能营造出如此细致入微的真实感。而对于“沙丘宇宙”的构想,正是他对现实社会体系深入研究后的复刻,在这个虚构的社会体系中存在着现实中的各种阶级体制,并且仿照现实的政治制度建立了“沙丘宇宙”的“议会”,通过借用主人公保罗之手,赫伯特指出了这个制度的弊端,并在小说中进行了革命斗争,重新塑造了他的“理想国”。

没有深奥的科学名词,没有惊人的技术预测,“不安全和压力,是由于我们生存的世界充满了战争、怀疑和憎恨的结果。”——这种观念是《沙丘》最重要的主题。在赫伯特的“沙丘宇宙”中,他故意抑制了技术描写,以便能着重探讨人性,并思索人类和人类制度的变迁方式。

(三)卡德“安德”系列——全球化下的异文化沟通困扰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两极分化的格局终于也抵挡不住时代的洪流面临崩塌的命运。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学发展一日千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所有的一切都能以数字化信号在整个宇宙时空中传播,人类沟通方式发生了本质变化。但是这一科技显示效益和光辉的年代,人类又面临更为严重的问题:国际恐怖主义盛行、霸权主义的军事干涉、贸易竞争和保护主义带来的地区间敌视和纠纷。国际关系的复杂化、社会流动的加剧以及各种观念、物质、人员的“大流通”,大的区域隔绝正土崩瓦解,逐渐失去强大联盟依靠造成更多的区域文化冲突,人们一方面渴望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又更加封闭保守。

对于这样纷繁复杂的社会局势,科幻作者再次将现实搬到未来的太空进行了思考和回应。奥森·斯科特·卡德的“安德”系列小说的核心命题——智慧生命种族间的沟通和理解,正是以文明冲突为背景创作的。首部作品《安德的游戏》(1977年、1985年)的科幻内核是模拟战斗室的设想。但炫目的科学技术、未来的战斗发展不是小说的主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肩负人类存亡使命的少年英雄的成长,更有对未来世界政治的思考和对战后(星球大战)文明毁灭的担忧。在《安德的游戏》中,正是因为两种智慧生命间交流的障碍造成了几近种族灭绝的战争,主人公开始思考为了保护自己的种族而去毁灭其他种族的做法是否正确,是否是真正的正义,最后作者得出之所以会产生冲突是因为无法沟通造成的误解,所以如果两种文明在行动前进行努力交流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到了第二部作品《死者代言人》(1986)中,星际战争结束后三千年漫长岁月中,人类再没有发现另外一个智慧种族,——直到发现卢西塔尼亚星球。一个文明初生的智慧种族给人类提供了赎罪的机会。为了让这个称为坡奇尼奥的种族正常发展,星际议会严令:只有外星人类学家才能接触他们。 但是,种种严格的禁令仍然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人类和坡奇尼奥的种族还是发生了流血事件,而愤怒的人类再次想到屠杀异族。作者借用主人公姐姐之手提出了系列的核心理论“异生物学”,即将不同于己的生命形式分类为:生人——人类,与我们同处一个星球,一个世界,只不过来自外地;异乡人——来自不同星球的人;异族——另一种族的智慧生命;异种——一切动物,人类无法与之交流的别种智慧生命也包括在此,使真正异化于人无法沟通的生命。此为“安德”系列 作者 奥森·斯科特·卡德 原文中的 分类。卡德通过这个划分影射了现实中人群的隔绝,造成的文化沟通的障碍。而作品中高高在上的人类,虽然标榜着保护初生智慧的旗帜,其实却以一种统治者的姿态出现。作者借用主人公“代言”被毁灭的文明对毁灭者的控诉,暗示了现实中文化霸权主义对非我文化的控制和破坏。

(四)特德·蒋短篇——科学向哲学的回归

20世纪这100年,在机械世界观主导下,工业文明和衍生的商业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具有深远影响的物质革命,给人类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革和巨大的社会福利,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这些恶劣的后果直接戕害到人类的道德、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的各个领域。而世纪末的末世预言,很大程度加深了人类生存的恐惧感。到了21世纪,比起物质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精神上的需要,人们逐渐将发展重心从不断地去征服自然、开拓外部环境,转向到关注人类自身的变化,尤其是思想和意识的自省。而客观科学的发展也不再与主观意识相对立,转而向哲学回归。

科幻作家们的创作也越来越脱离固有的技术外壳,转而向人的内心、思考方式去探究新的科幻定义。不在只是实事层面上的技术的狂欢、社会问题的忧虑,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对人类信仰、价值的探索和思考,甚至很多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人类千方百计改变自然、发展科技,最后仍不过是自然变化一环的宿命感和无助感。

而特德·蒋的创作正是这一代科幻作者的典型。特德·蒋的作品不多,自1990年发表处女作《巴比伦塔》至今,总共发表的作品只有8篇,且都是短篇或中篇。尽管如此,他在美国科幻界却享有很高的声誉。个中原因很简单:他的作品虽少,却几乎篇篇称得上精品。8篇小说让他捧回了包括雨果奖、星云奖、斯特金奖、坎贝尔奖在内的所有科幻大奖的奖杯。

特德·蒋在《巴比伦塔》中用一连串令人惊叹的细节,舒展自如地将一座只能存在于想象世界中的通天塔永久地矗立于读者心间。小说中恣肆张扬的想象、凝练传神的语言,充分展现了人类想象力的奇伟。 《巴比伦塔》还探讨了好奇心对人类的左右。一代又一代,我们一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寻。科学在突飞猛进,我们的狂妄在与日俱增,正如同那些努力凿穿天底的工匠。特德·蒋在小说结尾给出了向上帝挑战的结局,当然,更恰当地讲,这个结局只是我们作为人类一员自省的开始。

《你一生的故事》是一篇少见的以语言学为核心的科幻小说,对于那些热衷于描写地球人与外星人交往的科幻作家来说,智慧生物之间交流所必需的语言本是他们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但是很显然,绝大多数作家都狡猾地回避了这个问题。在他们的故事中,语言障碍总是被一笔带过:故事开始不久,他们就让地球科学家拿着自动翻译器出现在了外星人面前。 从语言学角度切入描写两种智慧生物的交流是对想象力的挑战。科幻有史百余年来,只有特德·蒋在应对这种挑战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你一生的故事》在将语言学的魅力表现到极致的同时,更奠定了特德·蒋科幻名家的地位。 《你一生的故事》中的外星人被称为“七肢桶”。七肢桶文字,颇有几分像中国的象形文字,所不同的只是,七肢桶不是靠一个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字词来表意,而是将所有需要表达的语意都统一在一个字内。语意越是繁复,这个字就越是复杂。 更奇妙的是七肢桶语言背后的感知世界的方式。那种方式与我们完全不同。我们依照前后顺序感知世界,将各个事件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因与果;而“七肢桶”则同时感知所有事件,过去、现在、未来在他们眼中没有界线,恰如一本完整的史书,既可以先看“因”,也可以先看“果”。 这种感知世界的方式深深影响了故事的主人公(她受政府委托掌握七肢桶语言的过程,就是她感知世界的方式发生改变的过程),她因而洞悉了自己,以及她那个暂时还不存在的女儿的一生。虽然我们很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是,当读到“然后,突然间,我已经在太平间。一个勤杂工掀开罩单,露出你的脸。我看见的是25岁时的你(她的女儿)”时,那种惊悚,还是让我们猝不及防。

小说独具匠心地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与第二人称视角交替推进的手法,字里行间充溢着科幻小说特有的奇异感。读者在感受七肢桶语言独特魅力的同时,更感受到一种缘于宿命的忧伤:那忧伤融合着诗一般的意象,最终凝聚成女主人公的感叹——“一瞥之下,过去与未来轰然同时并至,我的意识成为长达半个世纪的灰烬,时间未至已成灰。我的余生尽在其中。”

同《巴比伦塔》一样,《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写的都是一个完全由想象力创造的假想世界。小说讲述了天使下凡在给人间带来恩惠的同时,所引发的灾难与信仰冲击;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想到灾难,自然会联想到无辜的普通人在这种灾难中所遭受的痛苦。对于这种人,人们必定会从宗教上多方开导他。但不可能所有遭受痛苦的人都能接受这种开导。能抚慰一个人的方式用在另一个人身上,很可能会让他怒不可遏……最后我想到,可以把天使当成一种具有可怕威力的现象,天使下凡跟自然界发生的其他灾变一样。”《你一生的故事》——特德·蒋 P273通过对尼尔宗教情感心路历程的追寻,探讨了爱与回报以及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仰的问题。这些探讨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想空间。

三、科幻小说——超越了现实的现实

从最初的科技变革带来的无限自信,人类开始挑战上帝的权威;到过度发展带来的忧患意识,人类力图通过自己的手创造出所谓的“理想国”;再到看清一切皆是历史发展的阶段,人们打破宗教崇拜后,却又发现冥冥中自有天意,物质高度发达而信仰缺失带来的恐慌和再寻找。科幻小说作者顺应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用不同于主流文学的别样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既虚幻又真实的世界。

科幻小说发展到今天,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但把它作为脱离现实的写作仍是大众对科幻的认识,如前面所说,要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借用遥远的未来“逃避现实”太虚假;要么另一些科幻小说的簇拥者,却认为科幻文学完全就是神谕,科幻作家们都是超凡脱俗的预言师。可回顾科幻小说发展史——

如果说科幻小说果真是逃避主义的话,那么他可真是算是逃避现实的文学中的一种奇特形式了。它既然采用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太空探索、遗传工程以及其他许多现象作为素材。科幻小说提出这些问题不过是比现实世界处理这些问题要早,这些问题在现实中不是不存在,而是在一定时期内未被人重视。所以如果说科幻小说逃避的话,它正是逃进现实中取材!而与主流小说相比,借用外星环境或者未来预言,科幻小说更容易触及社会的敏感话题。事实上,我们在科幻小说中所碰到的,正是我们应强调的高瞻远瞩和人类生存意识。这常比那些自称是谁会现实主义的作品更接近世界的真实,更具有深远意义。

另一方面,其实科幻家们之所以是预言家,并不是说他们真的能够预言未来,他们的幻想也是从前人的知识中发展而来的。正如有了现代医学解剖学,才有了雪莱作品中人造人的结构图,正因为了解到了电的存在和运用,才有了她对由电产生激活人动力的想象。科幻作品中那些神奇的机器,那些超越当代科学的技术,在科学的领域中同样有人正在研究,甚至很多科幻作家本人亦是科学家,而科学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需要长期的实验和探索。但是这其中的奥妙不是一般人可以接触和理解得到的,正是他们通过科幻这种通俗易懂的文学把隐藏在这个现实世界表象下的本质浅显地告诉大众。正如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布赖恩·奥尔迪斯指出:“科幻小说不是为科学家写的,就像鬼怪小说不是为鬼怪写的一样。”当然不可否认,他们的幻想也给了实际研究这些问题科学家们以启示和将幻想变为现实的途径。但亦不能说是他们过去的预言直接形成了今天的世界。

所以说科幻作品并非空中楼阁。它们都是根植于现实世界这个基座之上的超凡创作。甚至可以说,每一代科幻作家的作品上都有着那个时代深深的烙印。他们投身于想象世界,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为我们创造出与现实完全相异的图画,可是他们关注的重心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不论他们所强调的是什么,他们所关注的热点一定与现实世界的发展相通。只是他们看到的是现实世界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而非一个个独立的外部表象。科幻小说不仅关心即将发生的或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更重要的是它同样关注正在发生的事以及现在发生的事对将来的影响。它既是超现实的亦是现实的;科幻作者既是时代的先知亦是历史的信徒。如果说科幻作家可以预见未来,并不是他们比同时代的人走得更远,而是在同样的问题上他们思考的更深。

科幻小说家强调着一种科学世界观的意识。他们注重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描写各种可能出现的变化,探索发展变化的后果,表现敏锐的思维和洞察力。深刻地揭示人们的理想、希望,恐惧以及对时代的内心压抑和紧张感。以丰富的内容把社会的要求和理想戏剧化,使人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社会中的种种反常现象。

结论

科幻小说是现实的反映,但对现实又有预见性,即科幻小说是现实生活的未来预见。科幻小说家所关注的是现实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从最早反神学回归人性到关注生态环境与未来人类面临的思想困境和灾难的警示等,都是借用幻想、未来的镜子折射出人类现实“真实”的生存状态。

[参考文献][1]吴岩,吕应钟.科幻文学入门[M].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2]王建元,陈洁诗.科幻、后现代、后人类[M].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6.

[3][英]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M].陈渊,何建义译.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4][美]弗兰克·赫伯特.沙丘[M].顾备译.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

[5][美]奥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的游戏[M].李毅译.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6][美]奥森·斯科特·卡德.死者代言人[M].段跣译.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7][美]奥森·斯科特·卡德.外星屠异[M].王荣生译.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8][美]特德·蒋.你一生的故事[M].王荣生译.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英]特里·布劳斯.20世纪看得见的历史[M].周光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0][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北京[M].董书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五篇:第二讲 19世纪浪漫主义小说

第二讲

19世纪浪漫主义小说

第一节

19世纪浪漫主义小说

一、概述

 19世纪浪漫主义小说在法国和美国成就较高,英国、德国、俄国等其他国家也出现了一些浪漫主义小说家。

二、法国浪漫主义小说  夏多布里昂

“世纪病”

 史达尔夫人  地理环境决定论  缪 塞

 缪塞( Musset 1810——1857)浪漫主义作家。有影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1836)。以他和乔治·桑的恋爱故事为中心内容。作者指出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和对拿破仑英雄主义的幻灭,是产生主人公沃达夫的“世纪病”的根源,表达了对复辟王朝的不满。

沃达夫的精神苦闷形成了法国文学史上典型的“世纪病”。  乔治·桑  乔治·桑的创作特色  田园小说家  大仲马

 《三个火枪手》(1844)  《基度山伯爵》(1845)  电影改编《基度山伯爵》

三、德国浪漫主义小说

1  耶拿派

  海德尔堡派

1805年在海德尔堡出版的《隐士报》是这时期浪漫主义运动的中心,称作海德尔堡派。代表作家有阿尔尼姆,布伦塔诺。他们重视发掘民族文化遗产。对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感兴趣,搜集整理民间诗歌。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合编了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

 格林兄弟

四、英国浪漫主义小说家司各特  《艾凡赫》  司各特小说特点

五、美国浪漫主义小说  华盛顿·欧文  库柏  霍桑  《红字》  麦尔维尔  爱伦·坡  斯托夫人

第二节

雨果

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雨果

法兰西杰出的传记大师莫洛亚在给雨果写传时,说过这样一句精辟的话:时间可以淹没大海,但淹没不了高峰。雨果这位在文学上雄踞时空的王者,无疑是人类精神文明领域里难以超越也不能淹没的高峰。

一、生平创作

2  前期创作(20-30年代)

美学论著《克伦威尔〃序》(1827.12),主要内容是反对古典主义,要求艺术的完全解放,提出艺术主张和对照原则。它的发表震动文坛,成为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浪漫戏剧《欧那尼》(1830)、浪漫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

 后期创作(50-70年代)

 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大的诗人,诗歌贯穿整个创作生涯。法国人视他为民族诗人。诗《九三年》(1872)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 歌基调是关怀祖国命运,向往自由解放,憎恨专制暴政。代表作是政治讽刺诗《惩罚集》(1853),共有98首诗。

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    

二、浪漫主义理论和创作特色

1.《短歌与民谣集·序》:反对模仿,主张创作自由

2.《秋叶集·序》:强调作家创作的主观精神和心灵的能动作用 3.《莎士比亚论》:推崇天才和创造,强调虚构和想象

4.《克伦威尔·序》:提倡对照,从正反方面把握现实生活。提出。

5. 《莎士比亚论》:反对美的超功利性,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诗人的社会职责

三、人道主义思想特点

 3.歌颂人民革命

 《悲惨世界》1832年6月起义街垒战。

 《九三年》法国大革命题材,肯定革命暴力 

4.主张仁爱感化教育

雨果的人道主义理想追求博爱,主张用感化教育解决社会问题。加西莫多被感化,冉阿让被感化。

四、雨果的四种身份

 

(Victor Marie Hugo)

(1802—1885)法国著名诗人、

戏剧家和小说家。

3  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一)诗人雨果

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而且,就其创作量之大,诗歌创作内容之丰厚深广、色彩之绚丽灿烂、气势之雄伟恢宏、诗艺之高超精湛,也要算是人类历史上少数几个超级诗歌大师中的一个。他的诗歌集生前发表了19部,身后又整理出版了6部,共约22万余行的篇幅,已成为世界诗库中一份巨额财富。

雨果诗歌集

• 《东方集》(1829) • 《秋叶集》(1831)

• 《暮歌集》(1835)

• 《心声集》(1837)

• 《光影集》(1840)

《惩罚集》(1853)

7.《静观集》(1856)

8.《凶年集》(1872)

9.《历代传奇》(1859-1883)

半睡

暗影沉冷的气息充盈住房,

夜已深,万籁俱静,黑暗的形 在入睡者身旁来回游荡。 当我化为物,我感到 身边之物变为人,

我的墙是一副面孔,在探望灰暗天空,两扇苍白的窗窥视我的梦境。

杜青钢 译

 风暴

 啊,我们头上吹号的风,  你用狂暴的长翼,突然

撕碎透明的深渊,

我们像你,是过客,是游魂,

如同你,我们走向阴影指示的地域, 如同你,我们没有归宿。

杜青钢 译

 既然我把我的唇……

 既然我把我的唇放进你永远充溢的酒樽,

既然我把我的苍白的额贴近你的手心,

既然我有时呼吸到你的灵魂里温柔的气息, 一种沉埋在暗影里的芬芳;

既然我有时从你的话语里,

听到你散步的你那神秘的心声;

既然我看见你哭泣,既然我看见你微笑,

我的嘴对着你的嘴,我的眼睛对着你的眼睛: 既然我看见你那颗星在我头上光芒闪耀, 哎!它可老是深藏不露,觌面无由; 既然我看见一瓣花从你那年华之树上 掉下来,坠入我生命的波流;

现在我可以向急逝的韶光讲了:

——消逝吧,不断地消逝!我将青春永葆! 你和你那些憔悴的花儿一齐消逝吧, 我心灵里有朵花儿谁也不能摘掉!

我这只供我解渴的玉壶已经盛满,

你的翅膀掠过,也溅不起其中的琼浆半点。 你的灰烬远不足以扑灭我的灵火! 你的遗忘远不足以吞没我的爱恋!

 莎士比亚

 迎着耻辱和嘲讽,莎士比亚

跃出,头带风暴,冲破云层, 幽晦的诗人写了一部作品,那 样艰涩,那样壮丽、恢宏, 光彩夺目,满是深渊,眩晕, 光焰射向山顶,

在未闻的幽境,那么阴沉、丰富, 三百年来,思想家迷蒙,

凝视他,惊愕,那是一切的归宿, 那是人类心灵深处的一座山峰。

杜青钢 译

5

——闻家驷 译

  如果我看不到你的红润、强壮和欢笑,

如果你沉入忧伤的梦境, 如果你不随手关掉 身后那扇门;

如果我看不到你像美女一样 健康、欢笑、矫捷而行, 如果你像

不愿留下的弱小精灵,

我会认为在这个世界,裹尸布有时 与襁褓同道,

你来为了离去,你是带我远离的襁褓。

 --维克多·雨果《致世纪病孩》译者杜青钢 

(二)剧作家雨果

 在戏剧方面,雨果完成了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1927年发表的《〈克伦威尔〉序言》,文字非常漂亮。他提出反对古典主义,主张扩大艺术表现范围,提出丑、美结合的对照原则。雨果的戏剧作品五光十色、起伏跌宕、故事浪漫而有趣。雨果的浪漫剧到20世纪,在法国国家剧院还在不断上演。

 在世界戏剧史上,雨果算不上是戏剧巨匠,然而,他却是世界戏剧史上不可或缺的大人物,没有他,世界戏剧史将有重大缺憾。他的戏剧创作以其开拓性的作用与轰动性的时事效应而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要说雨果作为戏剧作家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不论在创作内容与社会效应上,他都具有巨大的戏剧性。

 ——柳鸣九

(二)戏剧

 《克伦威尔》

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

 主要观点是: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主张创作自由;提出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主张使用丰富多采的人民语言。

 《欧那尼》之役 又称一八三0年运动。是围绕着《欧那尼》的上演而展开的一场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决战。《欧那尼》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情节曲折,结构自由,兼容悲剧与喜剧成分;地点转换,时间跳跃。演出获得巨大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最后胜利。

(三)小说家雨果

 雨果是世界少有的伟大小说家之一。一般认为小说是现实主义占优势的领地,如巴尔扎

6 克、狄更斯、托尔斯泰就是代表,读者也喜欢这类小说。雨果不按现实主义路子写,但他的小说也可以与上述几位巨匠媲美。《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在全世界有亿万读者。这些作品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四)画家雨果

 雨果还是一位出色的画家,钢笔画、水彩画都很有特色。法国还出了雨果的画册。 “雨果不仅是诗人,还是画家”,是法国作家、评论家戈蒂耶(Theophile Gautier)早在1838年写下的一句话。法国公众晚了一个半世纪,才认识雨果的绘画天才。1838年,雨果的一幅题为《利埃尔的钟楼》,被收入一本《各国画册》出版,戈蒂耶为此画写了评论:《画家雨果先生》。

 法国1838年6月27日的《新闻报》予以转载:“雨果先生不仅是诗人,还是画家,而且是 [2] 转引自《雨果光荣展》国立博物馆联合出版社,巴黎,1985年,第483~484页。

[3]同[2],第484页。 布朗热、洛克普朗和于埃可以视为同道的画家”。[2]1852年,同一个戈蒂耶为巴黎的雨果家具拍卖会写的报道更是断言:“维克多·雨果如果不是诗人,则会是第一流的画家。”[3]戈蒂耶真是好眼力。因为,雨果一生最好的绘画作品,是在1852年以后,尤其是在流亡期间创作完成的。

雨果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的关系

 时至1850年,抒情诗人雨果在连年生活忧患和政事忙碌之后,似乎才思枯竭,不见有佳作发表。但正是这1850年,今天的读者才知道雨果正在画他的几幅“大制作”。例如,《鹰首雨果城堡》、《有十字架的古堡》、《三棵树的风景》等,甚至还有没有主题的墨渍画。雨果的创作冲动部分从诗歌向绘画转移,诗歌创作出现的空白由绘画部分取而代之。

 雨果和20世纪艺术的关系

 在某种意义上,雨果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先驱之一。早在布勒东评论雨果绘画之前,一些人已经看出了雨果画中不同寻常的特色。19世纪画家布尔蒂(Burty)和雨果有过交往。他认为:“事情真古怪,我们不怕强调这一点:这24幅绘画作品,以独特的方式重现了《(克伦威尔)序言》对1830年文学流派所起的作用。这些画里包括了全部的新理论……”[36]

 [36] 达索:《超越时间超越必须》,《维克多雨果》,别样出版社,1983年,第8页。

 这等于说,雨果的画预示了一场新的绘画革命。20世纪评论家达索(P.Dassau)说得干脆:“他放任想象力自由驰骋,超越了整个造型艺术的运动:印象派,超现实主义,点彩派。他在还没有名称之前实践过折叠画,剪贴画,粘贴画。”[37] [37] 雨果1862年10月5日致卡斯特尔信,同[4],第12卷,第862页。

 雨果故居

 位于法国巴黎的雨果雕像

7 

五、《巴黎圣母院》 (Notre-Dame a Paris)

 雨果的早期小说,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作品。  主要活动时空是15世纪的巴黎圣母院。

 主要人物: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弗罗洛;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卫队长弗比斯。 The Funeral of Victor Hugo, a painting by Jean-Georges Beraud.

(一)译本推荐

 1)《巴黎圣母院》,管震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 2) 《巴黎圣母院》,陈敬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二)追随雨果游巴黎圣母院

 据说,在170多年前的某一天,雨果在巴黎圣母院的北钟楼的一个暗角里,发现墙上刻着一个希腊单词:命运。这个单词触动了他的灵魂,激发了他的灵感,于是写下了《巴黎圣母院》 (Notre-Dame a Paris﹚这部与这座教堂一样不朽的著作。于是,巴黎圣母院就与卡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的故事一起驻留于人们的脑海,成为人们欲罢不能的向往。

巴黎圣母院不仅因雨果的同名小说而出名, 更因为它是巴黎最古老最宏伟的天主教堂.

这座哥特式的巨石建筑物, 历经两百年, 建成于1345年. 教堂形体方正, 仪态庄严. 正面朝西分三层, 高69米, 底层并排三座桃形大门洞, 左为圣母门, 右为圣安娜门, 中为最后的审判. 门上布满了雕饰, 描述圣经的故事. 门卷上是长条壁龛, 一字排着28座雕像.

 巴黎圣母院建筑上的精美浮雕

 人们首先看到的,是教堂底层的三座哥特式大门,它们还像雨果描述的那样,门侧和门柱上布满雕像,精致而神圣。门扇外面包着皮革,钉着镶金的钉子,内侧镶着金属板,中间是厚实的木板,看上去结实而稳固,一旦关上便如同铜墙铁壁。难怪那些去搭救爱斯梅拉达的“奇迹王朝”的弟兄们以数百人之力抬起巨型梁柱,也难以将其撞开。当然,现在的门扇早已不是路易十一时代的产物了,说不定某个部位还装着最先进的监控仪器呢。

进了大门之后,游人们急于要去的,是位于教堂第三层的走廓。这走廊连接着南北两座钟楼,两座钟楼之间是一个宽阔的平台,平台的外沿是漂亮的雕花栏杆,全是由白色大理石制成的,看上去既精致又牢固。

在雨果的小说中,这里是卡西莫多最重要的表演舞台――为了给爱斯梅拉达报仇,他将那个道貌岸然却心怀鬼胎、极度自私的副主教从这里扔了下去,使其得到应有的报应;为了保护美丽而善良的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以这里为制高点,以石柱、石块儿和烧沸的铅水为武器与那些企图闯入教堂的人展开激战,并多次击退了“敌人”进攻。 

 这个地方也曾给卡西莫多带来过美好的回忆,在爱斯梅拉达最为寂寞的时候,他带她到

8 这里来感受阳光,并冒险跃过走廊的雕花栏杆,猴子一样在距地面200多英尺的墙壁上攀来爬去,最终在玫瑰窗的花格里为她采摘了一朵不知名的野花。爱斯梅拉达捧着花开心地笑了,这是卡西莫多第一次博得美人一笑――也是惟一一次。对卡西莫多来说,这是他有生以来的最大成就,也是他人生的最幸福的一刻。可怜的卡西莫多!

 寻找小说中副主教的密室

卡西莫多的天地当然不只是这个走廓。他从小就生活在这座教堂,在巴黎人的眼中,他就是教堂活的灵魂。14岁起就成为钟楼的敲钟人,直到为爱斯梅拉达殉情为止。受故事情节的煽动,游客来到这里少不了要进南北两座钟楼去看一看卡西莫多敲过的大大小小的钟。

站在圣母院敲钟人卡西莫多敲钟的地方俯瞰巴-黎

在雨果的小说里,那些钟可都是赋有灵性的,因此他也给她们起了动听的名字,如南钟楼的“玛丽”、“雅克琳”,北钟楼的“加布里埃”、“蒂博”、“吉约姆”等等,她们都是卡西莫多最信赖的朋友。那口叫“玛丽”的钟最大,就是她的声音震破了他的耳膜,关上了他与世界沟通的大门。所以,沉浸在故事中的人们进了钟屋总是惦记着这口叫“玛丽”的大钟,当然也希望能给其他的钟对号入座。 

 巴黎圣母院钟楼滴水兽  巴黎圣母院钟楼滴水兽

 巴黎圣母院南钟楼的大钟

 对于钟楼而言,引起人们好奇的,并不只是那些钟,还有副主教的那个神秘的密室和密其实,我们如今所看到的早已不是1482年巴黎圣母院用过的钟了。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圣母院遭到严重破坏,钟楼的铜钟也未能幸免。现在的这些钟都是在拿破伦统治时期重新铸造的。据说,现在挂在南钟楼的那口重达13吨的巨钟可不是一般的铜钟,它是由全巴黎的妇女捐献的金银首饰熔铸而成,可谓价值连城。凭此一点,也足以引起人们的好奇。

(三)人物圆形结构 室墙壁上那个寓意颇深的希腊单词:ANATKH。尽管密室完全是雨果的虚构,现实中的钟楼里并没有这样一个密室,但对寻找故事的人们来说,还是愿意相信它的存在。至于那个意为“命运”的希腊单词,早在雨果时代就没有了。这一点雨果在《巴黎圣母院》原作的序言里就说过:“已经弄不清究竟是哪一种原因,字迹就不见了。”虽然如此,人们还是抱着侥幸,希望出现奇迹。

音乐剧唱段:把她还给我

 圆形结构的象征意义

 人物形象的圆心结构和多层次对照网的表现方式是象征性的,它充满法兰西民族的结构性精神,体现了作者通过几何图形把握时代和生活的艺术功力,追求审美的终极完满与和谐。

9

 西方美学史上,圆形历来有代表完满与和谐的含义。小说中,作者有很多关于圆形的描写和暗示。诸如绕之而舞的五月柱,围着圆柱旋转的人流,声音的圆柱,圆拱形的天花板,菊形蛛网,半圆形的市区,绞台的轮盘,命运的圈套,脖子上的活绳结,一圈苍白的脸,一圈白色的星,小鼓,裙子,带斑点的袍子,等等。

 圆形象征完满和谐

 在所有的图形中,圆是几何学的代表图形,其他图形则可以说是圆形的变体,或对圆的分割。方形是化圆为方,三角形以圆的直径为底边,矩形是从三角形的顶点引出一条通过圆心的直线与其它点的连结,多边形是顺次连接圆周上若干个点所成,圆锥形是一个平面与圆锥面所围成的立体。

(四)从《巴黎圣母院》看“美丑对照原则”

“美丑对照原则”是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 (Cromwell)中提出的新美学原则: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共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     美丑对照原则

对比中突出社会矛盾

两个王朝、两种法律、两个法庭; 人物之间的对比;

人物自身外表与内心的对比。 对比中强化性格美丑

1956年8月3日

电影《巴黎圣母院》公映

梅拉达,影片全长110分钟,由法国巴黎影片公司/意大利帕尼塔利亚影片公司联合摄制。 相貌丑到极点的敲钟人卡西莫多

阴险刻毒的副主教克洛德与敲钟人卡西莫多

敲钟人卡西莫多与纯洁美丽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  《巴黎圣母院》由让-德兰诺瓦导演,安托尼-奎恩饰加西莫多,吉娜-罗洛碧吉达饰埃斯  

 豪爽的乞丐王克鲁班

纯洁美丽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

10  作者的美学追求

 以上对照归纳起来,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对照,它反映了作者的美学思想,体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雨果早在《〈克伦威尔〉序》中指出:“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崇高与崇高很难产生对照,人们需要任何东西都要有所变化,以便能够休息一下,甚至对美也是如此。相反,滑稽丑怪却似乎是一段稍息的时间,一种比较的对象,一个出发点,从这里我们带着一种更新鲜更敏锐的感受朝着美而上升。鲵鱼衬托出水仙;地底的小神使天仙显得更美。”

 美在心灵

在追求美的对照中,作者通过加西莫多的一段歌唱提出了衡量人的美的价值标准,加西莫多为了开导因法比负心而产生痛苦的爱斯梅哈尔达,反复唱道

“别望着脸形,

少女啊,要望那心灵。 

漂亮少男的心往往丑恶, 

有些心灵里不存在爱情。 

少女啊,枞树并不美丽, 

并不像普通树木那么美丽,

但它能保住它的树叶,在寒冷的冬季。”

的不公反证美在心灵的观点。  音乐剧唱段《人世何其不公》

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根据原著编写了加西莫多的唱段《人世何其不公》,从批判人世 思考题

 1.雨果的浪漫主义创作特色  2.雨果的人道主义特点  3.雨果人物塑造特点

 4.举例说明雨果对照原则的运用  5.《欧那尼》的文学地位和意义  6.分析《巴黎圣母院》

 7.建筑描写在文学叙事中的作用  8.雨果创作与电影、歌剧改编

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蘑菇该奖给谁原创下一篇:满分作文因为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