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环境研究论文

2022-05-08

小编精心整理了《人类与环境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通过阐述自然规律性法则和农民的知识水平结构两部分内容,分析了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从而揭示出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尊重自然、完善自我的重要性,对于当今农业向着良性、和谐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类与环境研究论文 篇1: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文章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为例,探讨了任务驱动法在教学实践中需基于有效的问题情境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协作以有效地准备任务,注重任务成果的交流与多维度评价。进而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师引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整合,从而回归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初心。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教学实践

[

一、引言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由于其主要研究社会中的人(man in society)和社会情境中的人(man in the situation),[1]着重于探讨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中,人类行为模式及其适应行为与内外在环境的互动关系,[2]因而在广东海洋大学人才培养方案(2017版)中成为社会科学中的管理学与经济学等专业的跨学科基础课程,为其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学生掌握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核心概念;学生掌握关于人类行为的基本理论;学生掌握人类毕生发展的状态特征,并学会运用课程知识分析和处理人类行为现象;培养学生历史的、多层次的思维能力。

该课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课程内容学科交叉性强,课程探讨人类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因而涉及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等不同学科的内容,对学生的知识背景要求高;二是,课程内容覆盖面广,在理解课程核心视角和人类行为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上,学生还需要掌握人类从婴幼儿时期至老年时期等八个不同生命阶段的生理、心理与社会表征;三是,课程内容动态性强,随着对人类身心以及社会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课程需不断地对各种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此外,因课程面向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专业开设,不同专业的哲学假设、命题与逻辑推演、知识和运用场景有着相对较大差异,从而对课程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为实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培养目标,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应课程内容的三大表征,笔者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课程教学中采用了任务驱动法,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任务驱动法的优势

任务驱动法(task-driving method)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伴随着对实证主义进行批判的建构主义的全球影响逐渐扩张,建构主义被运用于课程教学之中,成为一种教学理论。[3]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新的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通过同化和异化,并通过与环境交互作用,形成一个新的、开放的知识结构。[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只是知识、经验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且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可以视作为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论。[5] 20世纪80年代教育学家伯雷泊(Prabhu)提出任务型教学,其目的是通过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语言。[6]在此基础上诞生的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以任务作为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的多维互动教学新策略,在国内外多门学科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将其实施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一跨学科课程中具有如下优势:

(一)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

美国教育家杜威批判传统知识观的最大不足是知行分离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其中尤以知識和实践的对立最为突出。[7]杜威认为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鼓励学生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只有学会从其经验中做出一点贡献的时候,人才真正受到教育”。[8]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力的发展是认知失衡引起有机体主动建立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的结果。[9]在任务驱动法之下,学生经历了认知的不平衡,为消减不平衡带来的不适应与困惑,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自主地利用多种渠道查阅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料与方法,此时,学生将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积极探寻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自我的思考框架与知识脉络。

(二)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立在个体的通力合作基础上,现代教育不止于知识方面的智力教育,还包括道德价值、合作意识等方面的情商培养,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团队协作能力成为大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任务驱动法所设计的任务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成员在接到任务之后需要搜集相应资料、形成分析框架、订立各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以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上述每一步都需要小组成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与探讨,正确而清晰地认识自我与他者的优势与能力,选择合适的细分任务,如有的组员擅长于理论阐释,有的组员擅长于数据分析,有的组员擅长于展示表现,并且每位小组成员的努力都需要进行整合以形成最终的任务成果,因此任务驱动法有助于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任务驱动法有助于整合教师引导性和学生主体性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强调知识的传授,教师成为课程中的主导者,学生俨然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也造成了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学生埋头它事的场景。在高等教育的“四个回归”背景之下,学生应成为课程教学中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教育的客体。任务驱动法的核心是任务的设计、任务的实施与任务结果的汇报,这一方面需要教师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精心挑选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发展水平的内容,并据此设计出任务,同时还应引导学生有效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地查阅各类资料并进行整理形成汇报材料,此时学生成为任务实施与结果汇报的主体。最后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对任务结果进行反思性探讨并做出合理考核评价,因而任务驱动法有助于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二者的有效整合,达到改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任务驱动法在本课程中的实践过程

本文接下来将从实践过程的三个步骤说明任务驱动法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中的运用。

(一)基于有效的问题情境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

任务驱动法就其本质而言是以任务为核心驱动力的教学方法,因此学习任务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直接决定了任务驱动法的成效高低。由于本课程涉及到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人类生命不同阶段的特征,故笔者依据课程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进度安排,设置了三大部分:视角、理论与生命阶段。

视角即看待问题的角度,其决定了如何看待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本门课程的核心视角为:“人在环境中”和“生命历程”,因此笔者设计了运用两大视角分析电影中主人公行为的两个任务,并且是在笔者讲述完这两大视角之后,由两组学生围绕相应任务进行分享与汇报,从而确保学生对相关任务具有一定的理解基础。

理论即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的一般性经验,其对于认识各类人类行为现象具有指导性作用,本门课程主要讲解认知行为学派、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网络学派,围绕于此笔者设计了三个任务:运用认知行为学派的相关内容分析视频主人公的行为;讲解论文《组织中的圈子分析——组织内部关系结构的比较研究》;讲解论文《信任溃败与圈子解散:田园茶业公司的集体离职事件研究》。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门课程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因此在论文的选取上,笔者会从各专业的核心刊物中挑选出契合学生知识水平、富有意味的文章,确保学生有兴趣、有能力阅读与分析论文,从而保障任务设计的效果。

按照埃里克森的生命发展阶段理论,人类行为在不同的生命时期呈现出相异的行为特征,因此笔者会选择学生有着感受性认识的生命阶段来设计任务,如:分析婴幼儿时期的依恋形态对个体一生发展的影响;分析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养模式对个体一生发展的影响。最后一个任务是对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体现,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即由学生拍摄一段人类行为的视频,并运用课程知识进行分析,其中视频主题不加以限制,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协作以有效地准备任务

在第一次上课课堂上,笔者向学生公布任务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各个小组依据其自身的知识与职业志趣分别从上述八个任务主题中选择一个,此时便已进入到任务准备阶段。随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分析任务、探讨解决路径以及进行任务分工。每名学生在明晰个人具体任务时,需通过多种渠道查阅与任务相关的各类资料,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原有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将自己为任务所准备的资料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充分讨论,以确保最终任务成果的逻辑顺畅、自洽,在组员间的多次沟通之下,各个学生认识到不同生活背景所造成的对问题理解的差异,也意识到个体的能力如何在团队中得到充分发挥,增强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如在第七项任务中,家庭教养模式在学界有多种界定,学生首先需要分工查找并阅读多篇文献,对比其划分的依据,辨识不同划分依据的合理性,从而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后续分析的理论依据,此过程则涉及小组内部不同学生间的深入讨论,最终方能拟定完成任务的方案。

在任务的准备阶段,教师并不是将任务布置后就放任不管了,这样的旁观者角色难以达成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当学生对任务的理解产生偏差、资料搜集方式有欠妥当等时候需要为学生重新厘定任务方向、提供更为多元的信息渠道,协助学生解决在任务准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在任务四和任务五中是由学生讲解论文,笔者向学生分享如何阅读文献以及如何呈现所思所想;在任务六中,笔者向学生强调的是分析依恋形态和家庭教养模式对个体一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而不仅仅局限于婴幼儿时期或儿童时期。同时,通过向学生分享如何有效组织好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才能确保任务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学生掌握团队协作的能力与技巧。

(三)任务成果的交流与多维度评价

在任务经过小组充分准备之后,各组学生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以多媒体方式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在某一小组汇报完之后则针对展示内容和展示过程进行批判性提问,这有助于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笔者会在第一次小组汇报时进行提问示范,包括概念是否清晰界定、概念与观点之间是否兼容、观点的逻辑陈述上是否自洽、理论对现象的解释力度等,从而指引学生进行有效提问以增进双方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就历次实践经验来看,每一次的汇报之后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提问。

同时,笔者也设计了相应的多维小组评分表,以展示过程中的逻辑性与吸引性为要点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以理論分析的准确性与深入性作为要点评价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迁移运用能力,以各组针对其他小组所提出的高质量批判性问题为要点评价学生的创新与交流能力,从而反映出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能力水平。在汇报与答辩结束之后,笔者还对各个小组的展示表现进行点评,包括故事导入、展示节奏和叙事逻辑等,随后与学生一同反思在该任务主题上还存在哪些可以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地方,而其对于我们认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何裨益,从而深化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水平;也与学生共同反思这一任务主题与所学专业之间的关联何在,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有何铺垫与启发,从而增进学生对其所学专业的认识,达到跨学科基础课程的定位目标。

四、结语

为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本研究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为例,进行了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实践。本研究认为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基于有效的问题情境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教师应扮演引导者角色协助学生进行团队协作以有效地准备任务,方能确保任务实施的效果;教师也需要注重任务成果的交流与多维度评价,与学生共同反思任务本身、任务与课程以及课程与所学专业间的关系。如此则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现教师引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整合,从而回归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初心。

参考文献:

[1]沙依仁.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83.

[2]栾俪云.视频案例引入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教学为例[J].社会工作,2010(5):15-17.

[3]Michael R. Matthews constructivism and science education: a further appraisal[J].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2012,11(2).

[4]罗纯,吴先勇.案例教学的学习理论解析[J].教学与管理,2018(9):12-15.

[5]周云峰.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缘起及其价值取向[J].学术交流,2008(2):183-185.

[6]樊玲.任务型教学的借鉴意义及其局限性[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7-70.

[7]郭法奇.借鉴与超越:度威教育理论的现代解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1(4):20-25.

[8]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9]贾彦琪,汪明.从皮亚杰平衡观看智力发展之内在机制[J].集美大学学报,2015(6):36-39.

(责任编辑: 杜家和)

作者:郭浩

人类与环境研究论文 篇2:

农业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

摘要 通过阐述自然规律性法则和农民的知识水平结构两部分内容,分析了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从而揭示出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尊重自然、完善自我的重要性,对于当今农业向着良性、和谐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人类活动;自然环境;自然规律;农村教育;农业

Key words Human activities; Natural environment; Natural law; Rural education; Agriculture

农业发展距今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还是铁犁牛耕的传统农业,乃至以高科技为主的现代农业,无一不是遵循自然环境规律发展农业生产的,而农业发展作为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它的每一次历史变迁都体现出人类社会的进步。

自然环境包含了环绕在人类活动周围的自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总称,通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日常活动。我国农业发展强调的“尊重自然环境”,是指农民的生产生活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本性,尊重事物变化的规律,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西方社会则更多地强调征服自然,但在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大自然报复之后,西方国家也涌现了环境保护的思潮。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最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之一,他曾在著作《新工具》中阐述了要如何处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新工具》主要是培根讨论研究方法问题的,他认为只有建立新的方法和科学体系,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在他看来,这种新的方法就在于使哲学和环境科学相结合,使理性与经验相结合,这也是《新工具》一书的亮点内容。

培根的《新工具》的根本出发点是承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这一唯物主义原理。在他看来,科学的任务主要是认识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他在《新工具》第一卷开首就明确提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他这样说道:“人类知识和人类权力归于统一,因为凡不知道原因时即不能产生结果。”[1]培根认为,人类之所以会遭受无穷的痛苦和折磨,都是因为人类缺乏知识造成的,致使人类活动不能充分掌握自然环境的规律,在实践中软弱无力。人们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把握事物因果关系,只有服从自然环境,才能支配自然环境;人们要获得功效,就要综合分析自然环境物体,因为自然界是根据自己的规律而运行的。

农业是一个对自然环境具有极大依赖性的产业,农业发展实质上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人类只是一味索取,一旦超过自然界的负荷,脆弱的自然资源必定会被毁灭,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所以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前提就是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充分掌握理论知识,遵循自然界规律。

1 人类活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环境问题,从广义上说,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2];从狭义上来说,是指由于人类在生产过程中的疏忽造成的农业破坏现象,既污染了农业环境,又威胁了人类健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拓展,在探讨农业环境问题时,不能仅仅局限在满足人类生存需要方面,应从生存理性的高度思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充分表明在人类活动与农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仅要把握人与农业社会的关系,更要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首先,培根在《新工具》开首就明确提出了人类生产活动需要尊重自然规律的观点。他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臣相和解释者,他所能做、所能懂的只是如他在事实中或思想中对自然环境进程所已观察到的那样多,也仅仅那样多:在此之外,他是既无所知,亦不能有所作为[1]。人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自然而独自生存,也不能否认自然环境的规律性。同时,培根还强调“要支配自然环境就必须服从自然环境,而凡在思辨中为原因者在动作中则为法则”[1]。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要想改造自然的前提,首先要服从自然,这意味着要寻找自然环境的真正原因——人类实践中的规律性法则。所以人类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人类活动都要以自然界的规律性法则为前提,比如农业生产应当遵循因地种植,不误农时等自然规律。

另一方面,培根也在《新工具》中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他认为从因果关系上来看,只有当人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原因时,才能在行动中产生结果,而人们对于原因的认识便是人类的知识,在实践中产生的结果则是人类权力的证明[3]。基于此,后人将培根的这一思想概括成了一句经典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用培根的思想来看待今天由于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知识水平欠缺,理论基础薄弱,盲目开采利用,所以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冲突越发明显。人类要想早日摆脱这种尴尬的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获取知识。人们进行田间劳作的时候,应该充分掌握自然变化规律,把观察的结果与经验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把复杂的自然环境现象加以解析和研究,应用到农业生产和耕作方面。人类一旦找到了自然环境变化的内在原因,拥有了丰富的农学知识,就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使其服务于人类活动,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

2 人类活动的演变过程需要遵循自然环境规律

人类为了生存,对自然界进行实践活动的改造,于是产生了农业。农业经济活动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活动,要遵循经济增长的普遍规律。一切经济规律就其最终的物质根源来说,就是自然环境规律。追溯农业发展史可以发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经过了早期的恐惧和膜拜、中期的利用和改造、后期的征服与战胜这3个演变过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逐渐从统一走向对抗。

2.1 “天人合一”的农业生态思想

自从进入原始农业时期,人与自然环境的界线就非常模糊,人类主要是利用而不是改造自然界。自然界主宰人类的命运,表现为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敬畏,人类只能被动地顺应自然变化以求获得生存;表现在农业生产生活层面,意味着人们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处于服从与被支配的地位。比如在古代,农业生产时特别强调“不违农时”,即尊重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要根据土质、气候、地域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古代培养土壤肥力的技术主要依靠施农家肥和作物轮作,采用以草制草、以虫治虫的办法,而间、复、套种这些耕作方式,其作用在于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光照、空气流通,有效积温和对土壤肥力的不同需求,在利用自然条件方面,以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力求产量最优化[4]。

由于早期人们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为了获取自然界现成的资源,主要依靠徒手与自然环境抗争,加上人类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的认识水平有限,所以原始阶段人们只能盲目地适应自然环境,被动地受自然环境支配,因为产生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心理。这时期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处于一种初级的和谐共生状态,矛盾尚不突出。

2.2 “顺天时、量地力”的耕作制度

伴随原始社会的发展和解体,人类社会逐渐从采集狩猎的原始社会过渡到以精耕细作为主要耕作方式的农业时代。传统农业时期,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深度和广度也都有所增加,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分化,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开始有了明确的界限,但人类依然依附于自然界,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人类活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始终保持着相对统一的状态。人类基于自己对自然的最初感知,学会运用培根思想中的归纳法,通过观察和经验不断积累知识,找寻自然环境的真正规律,对自然采取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态度。

由于人类活动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开始懂得根据自然变化的规律选择适宜的耕作制度,同时使用的农具也从原始的刀耕火种过渡到铁犁牛耕,人们学会了农耕和养殖,人口大量增加,特别是进入农业文明时期以后,人们开辟了大片的荒山草地,将其转为农田,这为农业的丰收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其中“顺天时、量地力”就是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一大特点。顺天时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按照时令、气候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农业生产,量地力是根据水分和养分条件的基质选择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地方。在农业生产领域,人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农作物的播种时间,并由此产生了指导农事的特色补充历法——二十四节气。这充分说明人们已经开始积极主动地掌握自然规律性法则,对“天时”、“地力”进行有机调控,促进优良品种的培育,既提高农业生产率,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然而,在精耕细作的农耕制度背后,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也凸显出来。随着人口数量的激增,人们需要通过不断扩大农业规模来增加食物产量,于是砍伐森林、焚毁草原等破坏环境的现象随之而生。虽然农业产量得到了提高,食物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水土流失、荒漠化、耕地退化等不和谐的现象也随之出现。这就是早期的环境问题。遗憾的是,人们尚未意识到这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报复,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阶段性的不和谐。

2.3 “人定胜天”的错误指引

到了现代农业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越来越多。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图创造自然界,试图通过自身日益增长的科技知识来掌控自然,突出人在自然界的权威性,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口号,这必然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水质和土地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滥伐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等,致使农业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变得脆弱不堪。然而人们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依然坚定地跟随“人定胜天”的错误指导思想,这让人们饱尝了各种污染、破坏和灾难带来的痛苦。比如我国在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充分表现出人类似乎无所不能、无往不胜,为了实现农业的高产,在“改天换地”、“人定胜天”的错误口号下,人们狂热地、不自觉地投入了大规模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生产活动中[5]。实践结果证明,“人定胜天”思想是在人们忽视自然规律、缺乏科学精神的前提下盲目提出的,人们把自然界当作无形的敌人,妄图在这场争斗中战胜自然,统治自然,结果给自己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从培根的《新工具》思想来分析,在对待农业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时,人类被利欲蒙蔽双眼,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农业产量最高,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班门弄斧,做无谓的挣扎,结果遭到了自然的报复,给自己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3 农民的知识水平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业环境

荷兰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尽管农业资源贫乏,但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比如荷兰温室农业、花卉种植、畜牧业都一直居世界领先位置,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荷兰拥有一批懂经营、有文化的高素质农民。

在荷兰,农民的教育问题被看作是一项重要的事业。体现在行动上,早在1901年,荷兰政府就实行了义务教育;体现在高投入上,2004年该国教育和研究的经费占国家总预算的19%;体现在完整的农业教育体系上,荷兰的农业教育包括初等、中等、高等和大学4个层次[6]。4个不同的培训层次保证了农民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最初的职业技能培训到中期的农业经营,到后期的互联网应用,荷兰的培训系统几乎覆盖了全部农村。当地农民在培训之余,还会自发组织经验交流活动,通过互联网了解农业信息,把握农业市场变化动态。正是这种完备的教育体系,使得荷兰农民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主动根据农业发展动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调整生产方向,使得荷兰农业的发展一直遥遥领先。

日本劳动力老龄化是日本农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由此导致大量耕地无人耕种,农产品无法完全自给自足。为了协调经济的平衡发展,稳定农村秩序,提升农业的商品价值,日本政府始终把发展农业教育,大力培养职业农民作为振兴农村和农业、挽回农业经济地位下降局面的根本措施[7]。

日本政府为普及农业教育,专门设立政策研究室,负责制订务农者的培养方针,指导农民培训工作的规划。目前,日本的农业教育分为5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培养对象都有所不同,分别是专门务农的人群、从其他岗位转到农业生产的人群、从事农产品经销的人员、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城市失业人员。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普通教育中也开展农业教育,就是说不管以后是否从事农业,日本国民均要接受一定的农业基本常识教育,并把它看作是国民是否具有教养的一部分[8]。此外,日本在农民教育方面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要培养能够志愿务农、掌握农业知识、对市场变化敏感、适应现代化节奏的高素质农业经营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无偿举办讲师面授课程,主要培训农业种植技术、海洋水产养殖技术、市场调查与分析技能等,另外还定期组织去国内外考察交流,拓展视野。

相比之下,中国的农村劳动力知识水平普遍偏低,以小学和初中水平为主,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201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占农村劳动力人口的76.8%,高中程度为12.1%,中专及大专大学程度仅占5.3%[11],与发达国家农民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都相差甚远。目前,城市教育在日益提升和完善,农村教育却在不断边缘化,教育体制落后、教育资金匮乏、失学辍学现象严重等诸多的现实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中国还面临着由于人口老龄化而导致数十年后无人耕地的困境,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受到城市的吸引,纷纷进城务工,而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就成为了主要的劳动力,多数老年人经营农业已是力不从心,更加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机械化发展。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人类的生存之本,而农民的知识结构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为此,党中央曾多次提到要通过培养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来满足现代农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这一方面有利于农民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推广农业耕作技术,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生产方向。另外,农民的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环境保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问题,其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完善农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目前,我国因为农民缺乏环保意识导致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焚烧秸秆的环境污染问题比比皆是。农民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片面追求产量最大化,单纯看重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忽略了农业本身的生态效益,所以在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时,提高农村教育和农民文化水平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4 结论

漫长的农业发展过程中,人类从最初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到适应自然环境,按照自然规律进行农业生产,再到改造环境、征服自然。历史表明,人的能动性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体现,但这种能动性是有一定限制性的,即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性法则为前提。现如今,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已经战胜了自然,相反地,人类要想在自然界永久地生存下去,必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摒弃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

培根《新工具》思想表明,自然的更替有其客观必然性,无论在任何时代,人类活动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们无需回到原始时期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的境地,但在自然面前要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科学合理地改造自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也应当通过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思想,深刻认识到农村教育和农民的知识水平对于当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知识教育不仅可以直接改变人们的思维观念,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可以间接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农业产量,改善农村环境。

所以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当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经验,培养职业性农民,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实现资源与环境系统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使自然环境朝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

[2] 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 李蜀人.弗兰西斯·培根及其《新工具》1620年[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4] 苏靖雨.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的阐释——以技术哲学的视角[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5):297-299.

[5] 罗见今.对“人定胜天”的历史反思[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5):68-73.

[6] 张艳莉,王雅文.荷兰农民教育经验对我国提高农民素质教育的启示[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7(2):94-95.

[7] 杨慧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日韩经验及对我国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2(4):94-95.

[8] 倪慧,万宝方.龚春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国际经验及中国实践研究[J].世界农业,2013(3):134-137.

[9] 周应恒.新型职业农民现状及培育途径[J].农民科技培训,2012(5):15.

作者:丁雪 栾胜基

人类与环境研究论文 篇3:

教学视角下环境哲学与人类新文明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严晓静(1989.09-),女,四川遂寧人,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哲学,环境哲学。

摘要:在工业文明的成就达到高潮之后,社会的主要问题转变成为了随之而来的生态危机,这种危机成为了时代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代表着人类工业文明的时代开始陨落,而生态文明取而代之,成为了新时代的新文明,即社会的主流文明。环境哲学简单来说就是将哲学的思想融入到环境保护当中去。社会转型的期也是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形式,环境哲学为人类建设新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研究环境哲学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为人类新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然后用生态文明去引领社会的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环境哲学;生态文明;建设

1.前言

人类不惜代价地发展工业文明,一心追求经济的发展,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环境,使自然失去了原本的价值。根据研究数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地球的再生产能力在不断的缩减,中国的生态足迹已经严重超支,超出了地球再生产能力的200%-600%,这就表明传统文明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够再继续发展,否则地球的生命系统将耗之殆尽,因此,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就应运而生,甚至可以说生态文明就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超越与拯救。

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程度与它距离哲学的距离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一门学科越成熟,那么它与哲学之间的距离就越近。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并由此衍生出了相关的哲学思想,即环境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环境哲学思想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史和自然史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他们为哲学由人类的思维历程转变为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这一完整的生态系统做出了重要贡献。行动哲学的大门由此开启,为通往环境哲学的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服务于人类的新文明建设。

2.环境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形式

环境哲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传统的哲学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二元对立,或是分离,而环境哲学则讨论的是关于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它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模式的转换,即从以前的旧的哲学模式转变成为现在新的哲学模式。但是,这种转变并不是一味地批判或完全否定原本的哲学模式,只是根据现在时代发展的需要,将以前的一些过时的观点和思想淘汰掉,而将其中的合理的、有建设性意见和思想加以保留,并且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来重新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先进思想,这是对旧的哲学模式的一种完善与超越。

2.1环境哲学本体论—关于世界的存在

从环境哲学的观点来看,世界是以人、自然、社会这一复合、完整的生态体系而存在的,纯客观的自然界和纯粹的人都不是世界的本原,真正的本原是人、自然、社会这一复合、完整的生态体系。环境哲学从存在观出发,对于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分离的观点是持否定的观点,而一个完整而复合的生态系统,即人、自然与社会的相互统一才构成真正的世界。

环境哲学存在论由三个部分构成,关系存在论,过程存在论和整体论。

关系存在论是指现实世界的存在,是由各种关系组成的,其中有两种最主要的关系包括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社会关系涉及到的主体是人与人之间,生态关系的主体是人与自然。而世界的整个发展进程都是围绕这两种关系展开的。

过程存在论是指世界的发展过程,在政治课上我们都学过,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世界的发展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过程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

整体论是指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所以说环境哲学所倡导的观点是与“中心论”的观点相反的。

2.2环境哲学的价值论—关于人和自然的价值

环境哲学的价值论主要是研究自然的价值问题,自然价值包含两种,一种是它的外在价值,另一种是内在价值。外在价值是指自然界对人有很大的价值,内在价值是指它自身的价值,即生存主体的价值,这两种价值就构成了比较完整的自然价值论。环境哲学的基础理论就是自然价值论,这就决定了对自然价值的肯定,是了解环境哲学基本理论的首要要求。

2.3环境哲学的方法论—生态学思维

什么事生态学思维呢?也可以叫做生态方法,就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观察和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现实事物,并且运用生态学观点去解决问题。

生态学思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有人称之为有机论思维或群体思维。它是普通系统论创立人贝塔朗菲提出的。他强调,生命不能简单的只作为单个有机体来认识,而要把有机体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或系统来考察。因为生命是有机体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及信息传输的过程,生物体不能与环境分开,生命是有机体与环境统一的有机整体,生命只是在它与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才能存在、发展和表现。用这样的观点来思考生命的问题,是生物学家思想模式的变化。运用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思考与生命现象有关的问题,研究各种生物学过程和关系,是在更深的层次揭示生命过程和关系,有利于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在生物学领域,而且对各类生态系统的认识,包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具有普遍方法论的意义,因而成为环境科学最重要的思维模式之一。

3.人类新文明—生态文明

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文明,它是人类在生产更高级的阶段所形成的产物。我们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过程,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3.1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特征

工业文明的主要特征就是人类主宰者自然,统治自然。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剥削与破坏已经达到了顶峰,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范围覆盖到全球,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所以,传统的工业发展方式已经超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因此,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开创的呼声越来越高。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生存,共发展。有人认为生态文明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重视绿化;或是通过绿色教育,拥有绿色思想,环保意识。这对生态文明的解读是不全面的,以上所说的只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哲学和历史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它是指人类超越以前旧的思维形态,创造出的一种先进的、积极的、正面的社会文明形态。

3.2人类新的生存方式是生态文明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通过两者的对比,生态文明的优点与先进性显而易见。

1)生产方式的转变;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这是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它形成了一种由原料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非循环的生产,结果就是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并且很多原料以及废弃物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最终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就是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它所形成的模式是由原料到产品再到剩余物,再由剩余物到产品的一种循环的生产。在原料加工生产出产品后,其剩余物可以再利用,作为另外一种产品的原料,这个过程会一直循环下去,知道各种资源得以全部利用。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而且造成的环境污染也相对较少。

2)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原则是物质主义,其特征就是高消费,追求享乐主义,理所当然地认为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就是要不断地消费资源。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原则是简单质朴,其特征是适度消费,主要是为了达到基本的生活需要,他们不再一味地进行物质消费,而更多地是偏向精神和文化上的消费,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因此,人类新的社会形态就是生态文明。

4.环境哲学为建设人类新文明服务

按照我们的一贯思维,生态文明首先应该兴起于发到国家,因为他们爆发生态危机的时间较早。但事实却不是那样,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他们的环保做的很好。发达国家拥有很强大的工业力量和高科学技术,他们有能力去建设环保产业,去处理废弃物,改善环境质量,所以环境问题就没那么严峻;其次,他们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时间较早,比较完善,所以他们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短时期内不会得以转变。

这样就给中国提供了机会。我国在短时期内快速发展经济,使得工业化得以迅速实现。但各种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能源不足等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是我国转变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中共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这实际上就是推动我国走向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

五千多年前,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农业文明,使中华民族在很长的一段时期成为世界的中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闭关锁国和故步自封,中国失去了向工业文明前进的先机。但这个世纪,中华民族又在重新觉醒,凭着中华民族的勃勃生机,以及中华人民的智慧,中華民族拥有率先走向生态文明的实力。

首先,我们有动力。我们拥有“中国梦”。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因此,走向关于文明使我们整个国家和人们的热切需求。其次,我们有条件。“和而不同”是我国古代哲学的精髓,使我们的优秀传统。这就为我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最后,我们有实力。我国现在经济的发展已经在向循环经济迈进,相信在不就的将来,这一目标就会实现。

5.结语

环境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形式,它的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都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也是生态文明思想的结晶。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的新文明,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与传统的工业文明有很大的差别,这是一种积极的、先进的新文明。环境哲学的研究,服务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新中国,是在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前社会的实际条件下,并通过人民的生产实践来完成的,人类新文明之光可以用生态文明来点燃。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晓菊.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道德教育探析[J].东南学术,2013(4).

[2]于恒奎,王玉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升社会生态文明水平.[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3]马世俊.生态工程原理及应用[J].中国农业生态工程科学出版社,2011(3).

[4]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5]余谋昌.生态学方法是环境科学的重要方法[J].中国环境科学,2010,(2).

作者:严晓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农业产业化论文下一篇:现代行政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