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育调查分析

2023-05-09

第一篇:小学体育教育调查分析

幼儿教育小学倾向化调查分析报告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情况调查(教师)

一、情况概述

(一)调查目的

以幼儿为中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关键。但是,就目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来看,很多幼儿园在保教过程中,却严重存在着某些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情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可以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一大顽疾,而且如不加以阻止,会有愈演愈烈的态势。针对这一现状,为了给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依据,让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引导和督促,让我街道幼儿教育尽快走出“小学化”的误区,我们针对这一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从调查情况入手,通过对一定量的教师的调查,了解黄旗堡街道、坊安街道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纠正和预防建议。

(二)方法与步骤

1. 对坊子区实验学校幼儿园、实验小学幼儿园、黄旗堡街道、坊安街道幼儿幼儿教师抽取32名作为样本,其中公办幼儿园教师22名,民办幼儿园教师10名。

2.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基本情况(年龄、职业、学历等)、教育理念与态度,做出数据统计。

3. 从这32名教师中,分别对他们进行专项调查,调查要点: (1)、您认为幼儿园学前安排的教学内容和现行的教学方法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吗?

(2)、幼儿园学校领导的教育理念是怎样的?您认为幼儿在幼儿园最应该学会什么?您了解《纲要》吗?限制幼儿园学前实行游戏化教学,摒弃小学化教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您理想中的学前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基本情况、教育理念与态度

被调查的幼儿教师100%表示她们所在的幼儿园都设有写字、拼音、甚至英语等科目。56.25%的教师认为幼儿园学前安排的教学内容和现行的教学方法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认为较符合的教师为43.75%,不符合的为0。

当问及“幼儿在幼儿园最应该学会什么”时,98%的公办园教师与100%的民办幼儿园教师认为,在幼儿阶段,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抑制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身心健康,探索精神,创造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艺术表现力,2%的公办园教师认为除了培养能力外,还要让幼儿学会玩。3-6岁是孩子打下一生基础的重要阶段,应该根据他的年龄特点去培养他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张扬他的个性,不应该用书本上的死知识限制他们思维的发散。调查显示,公办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民办园教师胶原观念达成一致。

当问及 “您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吗?”时,公办幼儿园91%的教师了解;民办幼儿园60%了解。此项调查显示,民办园教师对《纲要》了解与公办园有一定的差距,导致教师教育理念差距的形成。

教师年龄30岁以下:13人,31-40岁:6人,41-50岁:6人,50岁以上:4人,有两人教师年龄不详,可以看出,公办园与民办园教师组成队伍的特点皆为年轻教师和老教师组成的,年龄分布还可;教师中专学历:17人,初中学历:1人,专科学历:5人,本科学历:6人,研究生:1人,学历不详:2人,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都分布在公办园,民办园教师学历偏低,有待改善;幼教专业:27人,非幼教专业:5人,公办园幼儿教师100%为幼教专业,民办园幼儿教师50%为幼教专业,调查显示,公办幼儿园教师在学历分布上、学前专业上明显优于民办幼儿园。但是,公办园由于教育观念存在差异性,因此小学化教育方式更改存在困难;民办园幼师毕业生仅5人,而且教师流动性大,这些原因也导致教师专业培训与发展的较大困难。师资状况堪忧,成分复杂,为学前教育发展带来困惑。

(二)领导的教育理念和态度 1.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

据了解,上级主管部门就幼儿教育的教育教学、班额、作息时间等方面对幼儿园办园与管理虽然提出要求,但是不够严格,彻底,在管理要求方面存在漏洞,二教师的年轻化、专业化也就远之甚远。 2.幼儿园领导办园宗旨与思想

从访谈结果可看出,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高期望留住生源,各幼儿园在教学内容上安排小学化的知识。幼儿园领导对幼儿园开设和管理的有关要求也限于各种原因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幼儿园在学前教育领域的专业理论探讨和业务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幼儿园领导的观念首先趋于小学化,街道幼教小学化在所难免。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主管部门及相关领导、教师是两大原因:

(一)主管部门及相关领导认识不够彻底。

(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小学化”。

1.幼儿园教师年龄差距较大,他们在教育理念存在差别:民办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了解不多,教师教育素质偏低(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技能),加上她们流动性大,无法进行专业培训,教师的教育行为受到家长的左右,也导致了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行为要求过严。具体表现在日常活动中甚至教学活动中要听老师的话,不许插话;上课要专心听讲,不准搞小动作,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等等。这些要求明显具有“小学化”倾向,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守纪律、少玩少说少动;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要求“教师采用灵活的手段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幼儿多想、多说、多做”,这种做法限制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发展;更谈不上幼儿园生成活动的产生。

2.由于缺乏教育机构的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技能和水平又有限,这与《纲要》中提出的“教学内容的组织要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有很大差距。

四、纠正和预防措施

(一)上级主管部门及领导应该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意识到“小学倾向化”给幼儿带来的不良后果,懂得学前教育,了解学前教育,重视学前教育,才能起到带头杜绝“小学倾向化”这种现象,才能得以慢慢改善现状。

(二)加强对教师素质的提升是关键。

1、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发展县级学前教育事业,幼儿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因此,要通过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园本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正确把握幼儿教育的方向,把握“幼小衔接”的教学特点,改变不良的教育教学行为。

2、教师要主动开展五大领域教学活动;科学制订幼儿一日活动计划,保证幼儿每天运动达到一小时,游戏时间达到一个半小时;在幼儿园的班级里建立区域活动场所(如:探索发现室、科学活动室),让孩子自由选择区域活动的内容和材料,材料应选用本地自然资源和环保废旧物品(比如:树叶,农作物茎、杆、叶、皮和易拉罐,饮料瓶等)。

3、教师要在平时工作中,实行家园共育。

建立家园联系栏,增进家园沟通。家园联系是促进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责任引领家长了解教育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比如建立“家园联系手册”,利用该手册将教学内容、方式、教师态度、幼儿园发展等内容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孩子成长的问题。教师还可将教育心得、活动安排、幼教知识等展示在联系栏上,让家长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家长也可以将想法、意见、需要反馈在专栏上,从而与幼儿园积极配合,建立家长委员会,为幼儿的发展共同努力,也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其重要地位不容忽视。以幼儿为中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关键。愿经过教育主管层、教师、家长多方努力,使我们幼儿教育尽快走出“小学化”的误区,步入专业而健康的发展轨道。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情况分析调查报告

关键词:音乐教育

Keyword:music education

1.调查目的

在日益注重素质教育的21世纪,倡导新的教育观念,拓展新的教学领域,关注新的教学方法,构建音乐课程的体例框架等均在实验教材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在这次实习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改的鲜活生命力。对于基础教育的主体而言,这些改革是否真正适应师生的需要呢?为此,我设计了一套问卷,试图通过调查问卷,在一定范围内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以更好的了解当代小学生音乐教育的现状。

2、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得到准确、客观的答案,我在实习学校的四年级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卷从态度、情感、内容、能力和期望四个方面入手,让学生们充分、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已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获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数据。问卷选择了6个平行班,无重点班与普通班之分,每班学生随机抽了8人,共计有效问卷48份,经过统计情况如下,并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2.1问题一:你对音乐学习持何种态度或情感?

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对音乐学习所持的强烈情感倾向。58.4%的同学不约而同地表示非常喜欢音乐, 35.4%表示一般喜欢。6.2%同学表示不喜欢或者讨厌。这充分说明了基础音乐教育是具有广泛的学生基础的,孩子们也从中感受到美的享受与愉悦。在音乐教育课程存在的必要性的问题上,有66.7%的同学认为有比较好,31.3%的同学认为音乐课是必修课,2%的同学认为可有可无。那么,孩子们眼中的音乐课应该有什么作用呢?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还是很注重音乐课的学习。81.3%的同学认为音乐课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另外还有18.7%的同学认为音乐课是放松、快乐的好机会,

1因为相对其它课目而言,音乐课既没有巨大的考试压力,课堂气氛也相对活泼,让他们

感到轻松。学不学都“无所谓”或“应付”,让我们看到了极少数学生功利心的一面。

而这个比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升学压力的增强而上升,这也是基础音乐教育为什么到

二、初三会考在夹缝中生存的根本原因。我想这与当前的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如果

教育体制不改革的话,师生仅凭一腔热情和一厢情愿,素质教育也难以落到实处。

2.2问题二:你对音乐学习领域中什么样的内容感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35.4%的学生认为唱歌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孩子们普遍认为唱歌

是表达自已情感的最好途径,但对教材上的歌曲不感兴趣,他们特别喜欢唱活泼、欢快

的歌曲。他们也特别希望自己拥有美妙的歌喉。另一个热门选项是流行音乐,大多数同

学喜欢流行歌曲。科技的发展使得音乐的传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革命,音乐,从唱片和

无线广播时代的有限传播,被电视、随身听、CD-Rom、MD、DVD、互联网等媒体推到传

播的无限。在e时代里,音乐教师对音乐教材的占有权,被彻底瓦解,孩子们拥有和熟

悉的音乐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教师。而他们拥有和偏好的音乐,往往不是学校音乐教

育的主流内容,其中相当大的分量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宗旨是相悖的。

以往流行音乐不能进课堂,但事实上它对学生的影响却很大。有一项问题是学生平

时喜爱歌曲的类型,结果显示:小学生会唱的歌曲中有近65.7%的是音乐课本外的通俗

歌曲。调查结果还显示:超过25%的学生把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原因归结为音乐教材编得不

好,其中又有近12.5%学生认为音乐教材不好主要表现在所选歌曲不适合小学生演唱。

流行音乐之所以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是因为社会音乐生活以流行音乐为主,学生身处

现代社会,流行音乐和他们的心几乎是“零距离”,更主要的原因是,流行音乐具备了

青少年喜爱的特点,音乐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当代青少年所思所想,用他们喜爱的方式说

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因此他们对流行音乐的理解没有困难。

流行音乐能否进课堂的问题已讨论了若干年,事实表明围堵不如疏导。学校音乐教

育不能生活在真空地带,现实不容回避,音乐教育把流行音乐拒之门外,有如掩耳盗铃。我们不否认有些流行音乐的内容不适合青少年,会对他们产生消极的影响,但看待问题

应该是辩证的,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都是唯心的、不客观的。流行音乐中不乏一些优秀

作品,教材中完全可以选择那些歌词内容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经过精心制作的流行音

乐让学生演唱和欣赏。针对学生滥听流行音乐的行为,由教师正面引导,使学生形成对

艺术音乐和流行音乐的鉴别力,对学生审美判断的学习和发展方向起主导作用,这也是

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泰戈尔在《我的学校》中写到:“教育的目标是心灵的自由,这只能通过自由的途径才能达到——尽管自由就像生活本身一样是有危险和责任的。”当孩子们长大成人,能够真正懂得鉴赏与审美,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热爱音乐的时候,普及音乐教育的目的便已达到了。

关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有43.8%的学生选择了“欣赏音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因为欣赏音乐不需要技能技巧,这一点也正是从前的基础教育和教材欠缺或者说是忽略了的。从前的音乐教材过于专业化、系统化,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对于我们的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不必要成为贝多芬的,而只要能够欣赏音乐的美,将音乐的美融入生活中就够了。欣赏什么?如何欣赏?这也是新课改在音乐教学内容改革中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另外有41.7%的学生希望器乐内容增加,器乐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想真正使器乐教学不流于形式,更好地发挥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就需要不断充实器乐教学内容,尽量满足学生在器乐教学方面新的需要。

2.3问题三:你希望通过音乐学习获得何种能力的发展?

表示希望“演唱”能力提高的占37.5%。希望提高“演奏”能力的占25%,希望提高“鉴赏能力、音乐素养”的能力的占6.3%,希望培养“乐感”和“音乐知识”能力的有31.3%,这些选择与音乐有关的相关能力发展的比例竟高达98%,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们真正渴望得到的是什么样的能力。这实际上为新的课程结构提供了来自学生的选择。在此之前我们的基础教育不断地在探讨:我们的音乐课程是应该让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知识,还是发展学生的能力。知识和能力二者难道是对立的吗?事实上两者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联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取决于知识技能掌握的多少,它为学生参与音乐欣赏和表现活动提供了必需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掌握知识技能是为了掌握一种学习音乐艺术的工具,架起一座通向音乐艺术的桥梁。

2.4问题四:你对常规音乐课有其它怎样的要求?

当被问及你对现在使用的音乐教材有何看法时?调查结果显示,55.3%的同学对教材总的评价“好、可以、认同”,说明我们的新教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新教材的使用,使学生们对音乐的灵性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展现,为小学音乐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认真反思。

23.2%的同学觉得教材有待改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所选歌曲不太适合学生演唱或好听的歌不多、老歌太多,跟不上时代等,他们希望多一些喜欢的歌以及流行歌曲。我们应该组织一流的作曲家,词作家为我们的学生写好歌,谱好曲。根据时代发展和艺术教育的需要,调整扩大教材编选的思路,精选更新现有教材内容,便之不断优化。我们要让孩子们有歌唱,让孩子们唱属于自己的歌!(2)配套声像资料缺乏:多媒体课件融电、光、声、图像为一体,其绚丽多彩的画面、生动形象的演示及化小为大、化静为动的特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完美的声音、文字、图像互相结合又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同时,它还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古今中外、风土人情、世间万象都可以身临其境,大大丰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生活的范围和音乐视野,大大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但目前我们的教学配套光盘仅仅是简单的谱例加声音,比从前的磁带仅仅多了一个画面而已,没有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从前的基础教育,我们的教材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确有它重要的作用,但问题也存在:“教育有两个弱点――第一个弱点是忽视了(不是单纯的否认了)个人所具有的微妙复杂的作用,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各样的表达形式和手段,第二个弱点是它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和才能。我们是否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他们需要什么?今后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都是音乐课程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音乐课程改革以及音乐教材建设必须思考的问题。

2.5问题五:家人是否经常与你一起参加音乐活动?

29.2%同学表示常常,43.8%表示偶尔,27%表示表示很少甚至是几乎不。这也反映出我国小学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也提出:“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学生主体性人格的生成和确定才有了根基和现实基础,学生的学习才有真正的意义。舍此,任何教育都只是外在于学生生活世界的装饰。我想,以往那种长期忽视学生兴趣爱好的情况将不复存在,从这一点来说,孩子们是幸福的。

第三篇: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调查与分析

以儿童为中心、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是儿童教育的灵魂。但是,在现实的儿童教育中却存在着一些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现状,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是幼儿园教育的一大顽疾。这种背离规律的教育会妨碍儿童的正常发展,酿成恶果。幼儿园应该是孩子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应以玩为主,然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现在不少爱子心切的家长支持孩子在幼儿园直接捧起小学课本。他们认为,这样会使孩子将来上学后对课程不陌生,因此,导致了现在的幼儿园教育越发的倾向小学化。这对孩子们来说,无形中,增加了压力,也让他们在入学后,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对知识的渴望。

从07年便逐渐的有报道称“幼儿园教学出现小学化倾向”,据调查显示,强行让孩子提前学习,一旦上小学真正接触这些知识,孩子会开始厌倦,挫伤学习兴趣。幼儿园教育应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注重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将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单单给孩子讲授知识,对于老师和幼儿园来讲是轻松的事儿,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篇调查报告,对某地区内的300多户家庭通过一张调查问卷,对‘择园标准’‘教学要求’等内容作了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家长都选择了近小学化的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而幼儿的选择却是非常明显的反映了孩子自身的年龄特点和需要:开心的、随意的、好玩的、多彩的。幼儿问卷中,有这样几个问题。你最想到哪一家幼儿园去?为什么?其中298名幼儿选择了幼儿园大;好漂亮;玩具多;小朋友多;老师会跳舞;有演出的幼儿园。第二个问题是,你喜欢写字、算算术吗?为什么?其中有243名幼儿回答不喜欢:太吃力了;我怕写不好的。有50名幼儿回答喜欢:可以和哥哥姐姐一样能干;有5名幼儿回答随便:妈妈说写我就写;有2名幼儿不回答。第三个问题是,你喜欢唱歌跳舞画画吗?为什么?有283名幼儿回答喜欢:开心;可以上台表演:脸上化妆;我要做个画家。有13名幼儿回答不喜欢:跳不好;不会画;别人要笑我的。有4名幼儿不回答。

从这样的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的幼儿们,都想在一个轻松、漂亮、愉快的环境中来度过自己的幼儿园生活,而且,刚进园的孩子们,其实什么都还不懂,让他们一下接触到这些文字,算术,他们刚开始或许会觉得新鲜,可是等到他们上到小学2年级以后,发现学的东西都是以前学过的,就立刻没有了激情,成绩随之也会一落千丈。所以,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是在扼杀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新《纲要》解读一书中,对幼儿情感体验及尊重孩子最初选择愿望,作了大量的阐述。在孩子性格形成期及品质形成阶段,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内容,环境,将影响孩子终生。让孩子生存在一个明朗的、快乐的、五彩的、充满着美丽梦的环境,孩子便具有健康的心境。能善待别人,欣赏世界,构思未来,创造幸福。作为我们幼教工作者,要做一个‘爱他人孩子的天使’,不盲目地施教。而我们也好,家长也好,往往就忽视了孩子的情感与心灵世界。

而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愈演愈烈,首先就是要做好家长的工作。有资料显示,些幼儿园之所以“拔苗助长”,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期望值是分不开的。首师大的杨老师就指出,不少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是来学数学、背诗读书的。特别是大班家长,每日

接孩子时第一句话便是今天学了几道数学题,识了几个字„„这恰恰是拔苗助长,过早地让孩子进入强制的学习对他的身心发展不利,到小学很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一些小学教师反映最难教的是那些没有学习兴趣的孩子。

所以,为了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家长们的“拔苗助长”风。一些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为小学化教育模式不仅会增添幼儿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在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过程中,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上的体现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和健康、轻松的心理状态。而家长们对孩子过高的期望,让他们在本应该玩乐的年纪,就过早的接触到这些知识,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学了小学课程,就会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等到进行正式的小学课程学习时,会不认真听讲。这对小朋友们以后是发展是非常的不利的。

由此,我们得出了一下几点结论:

首先,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地进行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的产生。

其次,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学习过于吃力,幼儿必然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抑制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削弱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导致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第四,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儿童在幼儿阶段,如果过多地学习了一些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会使这些儿童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当他们进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会产生不适应的状况,易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急躁,甚至厌学等情况。

所以,我们为了真正避免盲目的小学化倾向,不能只是关门做事,也不是根本的排除小学的教育方式。只是因年龄身心发展阶段不同,所采取的方法不同而已。目前,小学教育中,纷呈出更多的优秀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幼教工作者学习研究、妥善应用。不仅可以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更有益于幼儿园教育方式的改革。国家基础教育司朱慕菊教授就指出:幼儿园应与小学做好衔接工作,为孩子入小学做好准备。在小学低年龄阶段开展游戏教学与两者教学方法的互通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例如,识字、画字游戏的开发利用;分类游戏发展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设置阅读、识字等只是区角,满足个别孩子发展需要;建立家园互动平台,促进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成长。

其次,依法实行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幼儿园主办单位必须招聘具有任职资格的园长和教师,对不符合任职资格的园长、教师,责令主办单位和个人予以调整。今后,凡未取

得园长和幼儿教师任职资格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切实规范保教行为,避免无序竞争出现“小学化”、“学科化”倾向。

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随着义务教育高标准、高质量的逐步实施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加强幼儿园管理、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无论你是幼教工作者,还是家长,为了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为了还孩子们一个纯真、愉快的童年,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请不要再让这些孩子们在这样的年纪,就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应该让他们在自己应有的时间里,做他们该做的事,这才是幼儿教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幼儿园管理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意见》潍教字[2006]5号

2.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http://.cn)

3. 《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小学化倾向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的实践研究》 作者:大源镇中心幼儿园谢晓军

第四篇:汕头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概要

汕头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林沛汕头市教育学会

【摘要】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问卷法对汕头市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做了一次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此来了解汕头市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探求提高其能力的方法和措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育信息化;教师培训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在“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章节中强调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其中《纲要》所提出的“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各地各级学校在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早在2004年底,教育部就颁布实施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层面规定了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和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应该达到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

根据《纲要》精神,结合《标准》内容,笔者对我市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做了一次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此来了解我市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探求提高其能力的方法和措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过程

1.研究背景

笔者曾多次被邀请到中小学校为教师作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讲座,在讲座中发现,许多教师对教育技术的了解和掌握还不够深刻,运用方面也不够娴熟。在此基础上,觉得很有必要调查和分析我市各中小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状况,以此来探索有效策略,促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于是作出这项研究。

2.调查问卷设计

按照《标准》内容,从教育技术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和教师培训五个方面来设计调查问卷初稿,并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原广东教育学院的教育技术专家进行修改和完善。问卷一共由50个结构化问题(单选题和多选题组成。问卷编制主要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调查。

3.调查的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本市中小学教师,包括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为了保证调查对象的代表性,调查问卷第一部分为教师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历、任教科目、所在学校区域、所在学校级别等。

4.调查的实施

本次调查是通过纸质问卷和电子文档问卷两种方式获得研究所需数据。纸质问卷通过本人亲自发放和回收及委托一些学校教师进行发放并回收问卷;电子文档问卷采用网络方式(QQ好友,QQ群、校友录、微博、SNS,E-Mail等进行发放并回收。整个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从2011年3月份开始到10月完成,历经8个月时间,共收到纸质问卷104份,网络问卷239份,经过甄别与整理,得到有效问卷316份,有效率为92.1%。对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运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1.教师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教师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其中小学教师占42.4%,中学教师占57.6%。 教师基本情况表 教 龄

1-5年19.9% 任 教 学 科 语文

11.7% 性别男(141人 44.6% 6-10年32.9% 数学14.6% 女(175人 55.4% 11-15年29.1% 英语12.7%

年龄

20-29岁30.4% 16-20年11.5% 政治/品德10.1% 30-39岁51.6% 20年以上 6.6% 物理7.9% 40-49岁15.2% 职 称

小学一级19.3% 化学7.0% 50岁以上 2.8% 小学高级13.6% 生物 5.4% 学历

本科以上 2.2% 中学二级24.7% 地理 6.0% 本科64.2% 中学一级27.2% 历史8.8% 专科26.6% 中学高级 5.4% 信息技术9.5% 中师或中专7.0% 其它职称9.8% 其它学科 6.3% 被调查的教师所在学校所属区域分布如图1所示。学校级别分布为:国家示范性学校(6.6%,省一级学校(17.7%,市一级学校(27.5%,区(县一级学校(29.4%,其它类型学校(18.7%。

图1 教师所在学校所属区域分布 2.教师教育技术意识与态度分析

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意识与态度的调查从四个方面进行: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教育技术

应用意识,教学评价与反思,终身学习的情况。被调查教师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统计分布如图2所示。

45.3% 30.1%

91.5% 71.5% 52.8% 61.4%97.8% 57.9%0% 20% 40% 60% 80% 100% 1 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促进教育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丰富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教师的职业技术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优化教学过程 图2 教师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统计分布

在教育技术应用意识方面,被调查教师的选择如图3所示。 26.3% 42.1%21.5%10.1% 31.3%16.1%

23.4% 43.7% 20.3%12.7% 30.4% 39.2% 23.1% 13.6% 38.9% 7.3% 0% 10%20%30%40%50%有,且经常应用 有,有时应用 有,但很少应用 从来没有

您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您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您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 您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应用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图3 教师对教育技术应用意识的认识统计分布

在教学评价与反思方面,被调查教师的选择如图4所示。 13.0% 29.7%34.5% 22.8%25.3% 36.1%22.5% 20.9%32.3% 29.4%16.1% 17.4% 0% 10%20%30%40%50%有,且经常进行 有,有时进行 有,但很少进行 从来没有

您是否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您是否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您是否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图4 教师进行评价与反思的认识统计分布

终身学习方面,在回答“您是否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的素质结构?”时,61.4%的教师表示可以,38.6%的教师选择很少或者从来没有。在回答“您是否能够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时,56.6%的教师表示可以,43.4%的教师选择很少或者从来没有。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我市的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已经意识到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在

教学实践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还相对较弱,特别是非中心城区的教师。大部分教师仍然缺乏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以及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意识。

3.教师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分析

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完善的知识体系有助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当问及您是否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时,只有1.3%的教师回答非常了解,16.1%的教师回答比较了解,53.2%教师回答略有了解,居然有29.4%的教师表示不了解。而问及是否熟悉教育理论时,近六成的教师对教育理论都不熟悉,结果令人意外,如图5所示。

58.2% 3.5% 1.9%5.7%7.0%15.2% 32.0% 19.9% 23.1% 0% 15% 30% 45% 60%

1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发现教学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都不熟悉

图5 教师对教育理论的熟悉情况

掌握信息技术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其中计算机操作是应用信息技术最主要的部分。在被调查教师当中,大部分掌握了Word 、Excel 、PowerPoint 等办公软件的使用,但是对Flash 、Photoshop 、FrontPage 等处理图片、动画、网页的软件掌握程度不高,具体情况如图6所示。 教师对常用软件情况

2.2%12.3%28.2% 4.1% 21.2% 76.3% 64.6% 87.3% 0% 20% 40% 60% 80% 100%

1 Word Excel PowerPoint Flash Authorware Photoshop Frontpage Premiere 图6 教师掌握应用软件的情况

教学媒体作为教师的辅助手段和传播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逼真、生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媒体的使用方面,被调查的教师选择如图7所示。

从以上调查数据可知,在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方面,我市中心城区的教师和非中心城区重点学校的教师比起非中心城区普通学校的教师应用能力要强,但还没有达到《标准》的要求,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也只是停留在基础层面,只能够简单的操作和使用常用设备。大部分教师也只具备了教学中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但对一些辅助工具和相关网站以及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尤其是资源利用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选用教学设备的情况 14.9% 61.4% 13.6% 28.2% 21.2% 33.2% 74.4% 22.8%

0% 20% 40% 60% 80% 1 实物、挂图、标本

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CD/VCD/DVD 摄像机、录像机计算机 多媒体网络教室

图7 教师选用教学媒体的情况 4.教师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分析

应用与创新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组成,由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科研与发展、合作与交流四部分组成。其中,教学设计与实施是教学的最重要环节。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会考虑哪些因素呢?如图8所示。

53.2% 48.1%55.7%92.1% 100%80.1% 0%

20% 40% 60% 80% 100% 1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征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资源 图8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考虑的因素统计分布

在教学中,有效的支持与管理包括利用技术来了解学生,为学生学习构建良好的环境,提供丰富实用的学习资源,优化教学环境。被调查教师的选择如图9所示。

39.9% 45.9%11.7%35.8%9.8% 12.0% 20.3% 27.8%38.3% 4.1% 51.9%9.2% 3.2%2.2% 54.4%33.5% 0%

15%30%45%60%经常能够 有时能够 很少能够 不能够

您是否能够利用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境?您是否能够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您是否能够在教学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您是否能够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图9 教师在教学支持与管理方面的情况

在科研与发展方面,被调查教师的选择如图10所示。

40% 30% 20% 10% 0% 经常能够 有时能够 16.8% 6.6%8.2% 28.8% 26.6% 26.9% 34.2% 32.0% 27.8% 32.6%31.0% 28.5% 很少能够 不能够 您是否能够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 您是否能够针对学科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 您是否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 图 10 教师在科研与发展方面的情况 在利用技术和学生、家长、同事、专家进行合作与交流方面,被调查教师的选择如图 11 所示。 60% 45% 30% 15% 0% 经常能够 有时能够 很少能够 不能够 11.4% 2.8% 3.8% 29.4% 54.4% 33.5% 14.2% 58.9% 47.5% 39.2% 21.8% 16.5% 9.8% 11.7% 2.2% 42.7% 您是否能够利用技术与学生就学习进行交流? 您是否能够利用技术与家长就学生情况进行交流? 您是否能够利用技术与同事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 您是否能够利用技术与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就教育技术的应用进行交流? 图 11 教师利用技术进行合作与交流的情况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市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方面相对薄弱。虽然大部分教师都 能进行科学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能够运用传统的方法对教学资源、学习活动和教学过程进行管理,但 在利用技术与学生、家长和专家合作与交流方面都不够积极。对于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科研,由于条件 限制,大部分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都相对较弱。另外,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较高的 热

情,渴望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可是重“技”轻“教”的现象却十 分严重,即重视学习技术而忽视教育理论的学习。进一步分析表明,大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于教学的作用持正面态度,但觉得与传统教学相比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大多数教师使用技术是 为了公开课或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此结果也说明我市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 面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层次,如果没有足够的鼓励措施,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很难得 到提高。 5.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分析 根据《标准》要求,教师应用教育技术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公平利用、有效应用、安全使用 和规范行为四个方面。主要调查情况如图 12 所示。另外,教师在回答“您是否了解信息技术应用有关 的卫生、安全、法律和伦理等问题”时,选择非常了解的占 7.6%,比较了解的占 24.4%,略有了解的 占 39.9%,不了解的占 28.1%。 6 60% 50% 40% 30% 20% 10% 0% 经常能够 有时能够 很少能够 不能够 27.2% 47.5% 33.5% 31.0% 20.6% 48.1% 47.2% 41.5% 36.7% 27.5% 20.9% 18.4% 13.6% 13.6% 29.4% 13.9% 9.5% 10.4% 5.7% 3.8% 您是否能够将您的教学资源共享给其他教师? 您是否能够将您的学习资源共享给每一位学生? 您是否能够使不同的学生在利用资源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您是否能够促进学生正确的使用学习,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您是否能够向学生示范并传授与技术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 图 12 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情况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在社会责任方面,我市中小学教师在资源的公平利用和有效应用方面做得较 好,但仍然缺乏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卫生、安全、法律和伦理的相关知识,在安全和规范使用教育技术 方面有待加强。特别是对指导青少年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方面更应该引起注意。 6.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分析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在被调查的中小学教师中, 91.5%的教 师接受过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其中,有 98.3%的教师是因为要评职称的原因而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 35.8%的教师认为培训对教学帮助很大,43.4%的教师认为略有帮助,15.5%的教师认为没有帮助,另外 5.4%的教师表示不清楚有没有帮助。被调查教师中,最想通过培训学习到的内容分布如图 13 所示。对 于培训方式的选择, 教师比较期待的是专家讲座 (51.6%) 教师研讨交流 , (39.2%) 函授学习 , (30.4%) , 其次是

校本培训 (28.2%) 校际观摩学习 , (24.4%) 最后是案例教学 , (23.1%) 和网络远程学习 (12.0%) 。 30.4% 70.3% 76.9% 1 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最想学到的内容 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 教学媒体的选择、开发与应用 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发与制作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教学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56.0% 48.1% 64.9% 33.5% 18.0% 0% 20% 40% 60% 80% 图 13 教师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最想学到的内容统计分布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大部分的教师持肯定态度,但培训形式和方法单一, 几乎所有的培训都是为了评职称而进行的,很少是由学校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邀请教育技术方面的专家 到学校给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从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来看,对技术方面的培训已经达到要求,教师普 遍感觉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有所提高,但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未发生根本转变,有很多教师对教育技术 理论部分了解甚少,且大多数教师只听说过理论的名称,并未真正理解理论的含义,更不知道如何将 其应用到教学中,因此也希望能够改进传统的培训方式以及培训内容。 7

四、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 如何能让中小学教师成为具有扎实的教育技术能力的新型教育教学人才。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合格教师?这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都应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通过调查 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革新教学评价体系,树立现代教育技术理念 新课改呼唤教育理念的提升,教师必须逐步改变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揉合全新 的教育教学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四方面深入考虑,创建体现先进教育 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这需要将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并 建立具体的评价标准。学校领导应该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加强学校的教育技术建设,创设 教育技术氛围。同时,各科教师和技术人员也要树立全新的教育技术观,要意识到信息时代教师角色 的改变,认识到教育技术对提高课堂教学绩效的重要性,要用全新的理念和视角去审视教育改革。 2.创设相对完善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 良好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基础,因此,创设相对完善的教育技术应用 环境非常必要。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把教育技术环境

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看待,兼顾硬件投资、软件 建设和人员培养等,应有规划地进行硬件建设,注意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健全使用制度,大力加强软 件资源的建设,有规划地进行教学资源的配置。比如,引进与教师课堂需要真正相匹配优秀的资源; 制定符合实际的资源共享计划,共享远程教育资源;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学科骨干教师与技术人员组成 学习共同体,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组建学科教学资源库,促进学校教育软件资源建设。 3.强化信息技术考核标准,提升教育技术能力 对教师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效果。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中 需要融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但是受现行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教师的考核标准大多还集中在学生的 卷面成绩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更多地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而非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因 此,要创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将考核的重点放在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方面,如利用信息技术整 合教育资源能力、设计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的能力、自我提升的能力等,并将考核结果与职 称评定或考核结合起来,对愿意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教学的教师给予鼓励,在学校范围内逐步 形成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的风气。 4.加强教育技术理论及策略培训,加大校本培训 加强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培训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尤其要加深教师对发现教学理论、教学最优 化理论论等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理解,帮助教师逐步树立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 另外,继续教育培训虽然对教师的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但是由于实践机会较少,针对性不强,不能使 教师在培训后继续提高。而校本培训立足于教师工作岗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可以结合本学校 实际教学的需要,围绕新课改要求进行设计和研究,因此在教学中可方便验证它的有效性,使培训的 内容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现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所以提议有条件的学 校应该邀请教育技术方面的专家,多为教师举行校本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

五、结语 随着教育信息化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对我市中小学教师而言, 8 要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掌握教育技术能力的必要性。建设幸福汕头需要有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 教育环境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必备的一个条件就是能够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武装自己,提 高教育信息技术实践与运用的能力,

利用教育信息技术支持, 提升个人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加注新的活力。因此,广大一线教师应更加重视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让 自己成为一名既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又掌握教育技术的学科教育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中国电化教 育,2006,(11:20-21.

3、胡小勇,徐旭辉.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网络课程的调研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4:62-65. 作者简介: 林沛,男,汕头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科研资源中心计算机讲师,汕头市教育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 云计算和教育信息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2011 年通过对汕头市中小学 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做了一次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撰写此文章。 9

第五篇:茶陵农村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此次下乡实践期间,我们对茶陵的农村教育进行了一些浅入深究的调查。通过调查了解,茶陵某些中学面临如下几方面的挑战现象。

一、生源降低。

例如:茶陵某所农村中学在2003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只有六个班。在2004年秋季报到五个班。今秋入学减到四个班,人数上有很大下滑。不仅低年级生源滑坡,对于初

二、初三学生也出现中途缀学或转学的现象。

主要原因在于:(1)计划生育政策使农村人口降低,该年龄段的学生基数低。(2)随着农村打工热的急剧加温,许多家长考虑家庭生活经济状况由子女的将来定位,早早将子女推入打工热潮或学艺行业中。(3)农村因打工经济的推动加速了发展的脚步,富裕的家庭越来越多, 许多家长带上了子女上外地求学或送孩子上教学质量高级点的学校。(4)因农村中学在近几年中考成绩不甚理想,重点中学升学率大幅降低,导致许多学生迁至交通便利的县城中学。

二、经费紧张。

茶陵某些中学比较大的开支在于学校基建、日常办公、教师奖励补贴、学生生活常备。这两年,这些学校常常资不抵债,亏空甚大。学校的基础设施停滞不前,办公费用拖欠现象严重,教师奖励迟迟不能兑现且数额偏小,学生生活条件差。

主要原因在于:(1)国家将在校学生的学杂费的标准定的很低,虽给学生家长减轻了不少负担,但对于学校来说经费上主要收入也相应减少,教师工资由财政直发,使得资金没有到学校,资金流动也给学校的经营造成影响。(2)生源的降低也大大的降低了学校的收入,学校承包给私人的几家小卖部经营滑坡从而上交给学校的利润也相应降低。(3)校方的经营管理不善也是造成学校经费紧张的重要因素,据群众反映,校方的个别领导不以学校发展为大计,坐待时日流逝,错过许多发展机遇,碌碌无为、自私保守,使得学校没有往昔的生机勃勃之景象。

三、教学质量滑坡。

还是以那所学校为例,该所中学每年中考升高中率逐年下滑,03年有56%,04年只有47%,重点中学升学率人数04年度加上指标后只有6人,在每次与县城中学的教学比赛中,该中学总是略显下风。

原因分析:(1)因学校各方面综合因素,生源质量总体下滑,据查,04年向该乡小考的前20名学生大部分去了县城的中学,优考生生源不足。(2)师资力量整体滑坡:因学校经营不景气等学校因素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许多学校的骨干教师选择另择良巢,如今留下的老师或年高事繁或年小稚嫩,导致教学质量滑坡。

整体看来,该所中学的状况是令人担忧的。与学校的低迷不同的是,打工回来的家长们对子女的教育愈加重视,舍得花钱与精力。可见,这正是该中学重振旗鼓的大好机会,我们建议:(1)重视初

一、初二年级的基础教育工作,这是全校教师的工作重点,集中集体智慧和人力物力打好初三年级中考一役,尤其是初三年级实验班的工作更是重中之重,重点中学的升学人数与升学率将是决定学校是否回有转机的一个重要参数。(2)形成对学校生活、工作各方面经费的统一管理,科学规划学校的发展大计,开发宽、大、细的学校商业,自主的掌控学校的生存与发展。(3)给予教师更宽和和优厚的待遇条件,招凰引凤,吸引优秀人才,加大从严的抓好教师工作评比,优奖劣批,整合师资,重振学风校风与教风。(4)更好的定位自己,重视与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与贡献,发挥文化主导作用,推动当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学校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我们相信,只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事求是,开拓思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当地人民的努力,该中学一定会走出困境,迎接一个崭新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未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校网络宣传工作计划下一篇:小学体育教学单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