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建议循环经济论文

2022-05-03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发展建议循环经济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一是理念引进与理论研究阶段。二是国家重视与战略决策阶段。三是全面试点与持续推进阶段。2003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5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并与次年正式實施《循环经济促进法》。

发展建议循环经济论文 篇1:

对江苏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摘 要:在分析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专业教师;课程建设

一、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特点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是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这门课程的内容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的整个过程,包括市场调研、土地使用权的获得、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开发项目报建、领取五证、工程施工、销售、竣工验收和物业管理等。这门课与其他课程有一定交叉,需要有其他课程作为先导。同时,作为房地产专业的主专业课,本门课也为其他专业课提供了必需的基础知识。因此,“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课一般都在大三开设。另外,“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是房地产估价师职业资格证书的4门考试课程之一,如果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就能将这门课程掌握好,那么,今后无论是在工作方面,还是在考试方面都能得心应手。

房地产开发最本质的特征是综合性强、环节多、程序复杂、涉及的部门及利益相关者多、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密切。因此,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具有教学内容广泛、学科交叉性显著、认知知识所占比重大、实践性强等显著特点。

二、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路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是培养学生运用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的理论知识解决房地产开发、经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能力。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设定本课程建设思路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融入人才培养的始终。具体为:一要房地产开发岗位技能的要求联合企业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房地产估价师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二要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三要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注重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开发以企业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四要改革考核方法,实行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五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

三、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建设措施

1.教学团队建设

核心课程师资是决定核心课程质量的首要条件,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必须首先强化核心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核心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教学水平、教学研究水平、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内容。核心课程师资队伍教学团队要求是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团队。核心课程教学必须由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领衔。为此,必须多途径、多方式引进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充实师资数量;以现有在职教师为主要对象和工作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优化师资结构;鼓励参加执业资格考试;邀请知名学者莅临学校讲学,提高学术品位。通过师资的“学中干”和“干中学”的措施,切实提高核心课程师资的水平与质量,以此确保核心课程的质量与水平。

2.整合教学内容

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这门课程所包含的的内容广,交叉性、重复性较高。本课程内容与其他的课程有一定重叠和交叉,如市场营销、房地产策划、房地产投资分析、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物业管理等。因此,本课程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在充分了解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应突出本课程的重点知识,对存在与之交叉的课程内容应避免大量重复讲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课程独有的重点知识,如房地产开发的环节、程序及房地产开发报批等知识应重点讲授。针对重复性、交叉性高的内容,要通过复习提问等方式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再根据掌握程度并结合房地产开发的角度有侧重的讲授。

在过去20年里,我国房地产业的市场机制、相关制度和法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成熟,市场机制、制度和法规等也会进一步完善,这些都会导致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发生变化,因此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针对教材内容总是有所滞后的、不能反映房地产领域的最新情况的现象,应注重教材的建设与更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分依赖教材,而应该经常进行市场调查,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变化,把握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了解与房地产业相关的最新法规和制度等,并将这些反映在教学中,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3.改革教学方法

由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教材的内容大多是一些枯燥的概念、理论和需记忆的条款,吸引不了学生,另外,由于学生没有现场经验,对教材内容不能完全理解,所以使得学生上课时积极性不高,教学目的难以达到。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本课程应该有针对性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究性教学、情境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可以由教师给定一个特定的市场环境,要求学生将自己假想为房地产开发商,根据所学知识去做出判断或决策;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围绕房地产市场分析、项目策划与可行性研究、土地使用权获取、项目融资、开发建设、市场营销与房地产资产管理等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从根本上打破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定式,改变“教师越主动,学生越被动”的尴尬局面。

为帮助学生了解本学科知识发展的前沿,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些理论问题和一些新的发展内容,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进行了市场调查之后,给学生开设专题讲座。邀请房地产从业专家进入课堂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不仅可以弥补高校教师工程实践经验的不足,增加学生对房地产及房地产业的感性认识,了解房地产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企业家应该具有的素质和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业热情。

4.加强实践教学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针对这一特点,组织学生走进房地产企业、走进知名楼盘或社区、走进施工现场是解决学生缺乏工程经验、对教学内容没有感性认识的一条有效途径。争取和房地产企业合作,例如,帮助房地产企业或其楼盘做宣传,协助企业进行市场调查、可行性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组织学生去参观楼盘和社区,并对其小区规划设计、户型设计、项目市场定位等进行点评;带领学生参观施工现场,了解项目的建设实施过程以及房地产企业的业主代表在施工现场的职责和权力等。

5.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深入开展产学合作,加强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建立健全房地产沙盘实验,房地产沙盘实验室的建立和使用,有利于学生通过教学,熟悉房地产开发流程中的各项工作。还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通过与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营销策划公司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形成长期稳定的现场教学及学生实习的平台。这些校外实习基地一方面为学生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条件,另一方面为这些企业输人了新鲜血液并储备了急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谢婷,刘樱.“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

[2] 李斌.关于新建本科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5).

[3] 张颂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核心课程建设研究[J].科技信息,2011,(12).

[4] 孙海燕,高清冉.《机械设计基础》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Discussion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courses

HE Hong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henyang 110136,China)

Key words: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courses;professional teachers;course construction

[责任编辑 仲 琪]

作者:唐建

发展建议循环经济论文 篇2:

加快发展兰州市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一是理念引进与理论研究阶段。二是国家重视与战略决策阶段。三是全面试点与持续推进阶段。2003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5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并与次年正式實施《循环经济促进法》。自此,全国范围内的试点工作全面开启。2009年国家将甘肃省列为当时全国唯一的循环经济试点省份后。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国函〔2009〕150号,以下简称《批复》),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现了循环经济由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形成了四种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循环型企业模式、以丹麦为代表的循环工业园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废弃物回收模式以及以日本为代表的循环型社会模式。这些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有:1、政府发挥推动、调控和引导作用,制定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制度。例如德国1986年制定《废弃物管理法》,1991年制定了《包装条例》。2、政府奖励政策。美国1995年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英国的环境奖和日本的资源回收奖等;对发展循环经济有贡献的企业,政府给予税收优惠、优先采购以及价格优惠政策。3、发挥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瑞典环境经济学者托马斯提出生产者延伸责任的概念,即企业要承担产品废弃后的环境责任、生态责任和社会责任;4、公众的广泛参与。号召全体国民节约资源、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消费绿色产品、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4、民间组织的支持。非营利组织负责废品回收,协助政府立法,自愿制定一些行业标准,积极开展培训与宣传。

兰州曾经是国家西北的主要工业基地,如今面临许多问题。兰州市地处特殊的地理环境,多年来实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工业布局不合理,再加上陈旧的工业设备和老化的技术,这一切都要求发兰州市必须发展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可替代”为原则得循环经济,促使兰州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1、构建企业绿色管理模式,促进企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使用,推广可替代资源的开发使用技术成为兰州市政府的重大课题。兰州应当大力开发太阳能产业,并使之成为兰州市的新兴重大产业。兰州地区太阳光照时间长,是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研究基地,具有基础矿产资源、原材料、光伏产品和应用市场,劳动力成本小,拥有一批太阳能产业配套企业,具有继续发展的产业规模和条件;能辐射周边地区的太阳能应用市场,这些都是把太阳能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产品输出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2、构建生态工业园区。例如鼓励兰州西固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项目为支撑,全力做好企业项目跟踪服务,依托兰州石化等大企业,大力发展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城市矿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和新能源及能源高效利用产业链三大循环型工业产业链。连海经济开发区和宛川钢铁产业园等成为兰州循环经济的示范园区。

3、构建静脉产业发展宏观层次的循环经济

①制定促进静脉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必须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保证。而我国,这方面的立法存在着很大的法律空白,有待于修改和完善。兰州是省会城市,拥有地方立法权,市人大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来填补法律的空缺。②培育静脉产业产品市场。兰州市政府应借鉴国外经验,应优先购买有利于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用材和循环利用等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特别是对可再生能源、再生产品和环保产品,应强制性规定一定的采购比例,实行优先采购,为循环经济发展搭建平台。同时兰州市政府应大力宣传让公众树立选择环保商品的理念,提倡企业、消费者积极购买使用静脉产业产品,抓好静脉产业产品的环境标志认证,以此推动整个兰州接受和使用静脉产业产品。③制定扶持静脉产业发展的政策。兰州市政府可制定可返还的抵押金制、资源回收奖励制度、废弃物处理收费制、征收原生材料税等政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④鼓励全民参与。政府引导支持全社会采用健康环保生活模式,开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推广使用太阳能,推动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在整个社会层面上,逐步形成循环经济运作机制。综观国外,循环经济的推动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兰州发展循环经济,兰州市政府同样责无旁贷。

作者:张凤英

发展建议循环经济论文 篇3:

交通运输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摘 要:在现代化工业、城市不断发展进步的状态下,对交通运输有了较大的要求,交通运输的需求也在增强,为此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还需要认清未来和现实的道路,决不能走使用环境效益换取经济效益的问题,因此秉承生态环保的原则,走循环经济道路是一项正确的决策,本文对交通运输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做出分析研究,希望可以更好的增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关键词:交通运输;发展;循环经济;对策建议

在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的主题发展之下交通运输业也要先找到一条属于自己发展的特色之道,交通运输对城市发展和国家经济都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在此环境下做出正确的决策,发展交通运输的循环经济,使其可以長期的延续和拓展,因此本文对交通运输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做出分析研究。

一、循环经济指导思想在交通运输发展中的运用必要性

(一)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之要求

首先,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中需要很大的资源,资源的大量消耗让交通运输的承载力更重,如要在土地、能源、水资源还有木材等方面产生消耗,这些资源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可持续性发展无法继续。

其次,环境问题在交通行业发展中十分突出。交通运输对于整个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方面,交通运输会排放大量的化学污染物质,产生噪声污染等等,另外交通运输对沿线的历史建筑,名胜古迹也产生不利影响,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去危害,极大的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在这样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过程中还需要循环经济的指导。

最后,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共同瞩目的严重问题,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影响非常广泛,也可能给社会家庭带去较大的损失。

因此在解决安全问题上也要走循环发展之路,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渐进也要关注安全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做好交通运输工作。

(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结果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每一个项目的建设也令人瞩目,这其中要有更多人力物力资源的运用。由此后续逐渐的出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环境压力日益增加。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当中就充分的展示出我国经济每年在持续性的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但是能耗度超过了很多国家,如是日本的10倍、是美国的5倍。这个数字触目惊心,因此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趋势,未来能够减少出现的电荒、油慌还有地慌现象,在循环经济的驱动之下,自然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用环境去约束经济方式。循环经济一方面解决资源矛盾,另一方面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现象,经过事实证明,循环经济用低资源换取高效益,这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关键性任务。

二、交通运输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借鉴循环经济的良性经验

其他国家在交通运输方面已经进入循环经济当中,因此我国还要虚心学习他国的成功经验,例如,清洁生产,这在循环经济中属于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行业的循环经济是将经济交易和社会效益以及环保效益结合在一起,充分的运用已有物质,并且注重不同物质之间的循环和使用,另外在交通设备的生产和使用与设计中要尽量减少对人身体的危害和影响,如拒绝使用有毒原材料做科学合理的排放设计,争取减少尾气污染,让交通运输行业和循环经济之间更加和谐。依靠于交通行业的科学技术进步更要使用新工艺手段还有新技术,这样就能够降低原材料的使用和消耗也能够做到少投入,高产出,进一步的降低污染的产生,争取能够将环境污染放在有效信息的使用之内。对交通运输行业的资源做综合性的使用,可以将废弃物做循环转化,将有害物质剔除,运用有用的一部分。科学严格的管理也成为工业污染排放得到合理整治的一项措施,因此减少有毒物成为明显的循环经济发展特点,在交通运输行业得到较大的运用。

(二)建立循环经济交通政策

交通政策的运用要协调好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综合去分析有限资源的使用。在制定交通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的考虑到环境成本的内部转化,争取能够使用多种运输方式做定价,从需求、交通影响、人员健康方面做价格的估测,将内外成本结合在一起做市场定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鼓励各种交通运输的有效结合,如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原材料的能耗也要让生态交通环境保护机制建立起来,对社会生活有更多的保障。发展循环经济更要关注其中的激励和约束性,争取能够深化改革,使用多种措施促进循环经济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与使用。如综合财税、投资还有信贷与价格等等因素对交通运输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调整和约束,也争取能够建立起自觉性的环境保护机制,如鼓励使用绿色电力汽车,实行优惠政策等等,对交通运输行业进行科学的引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交通运输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循环经济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化交通运输发展使然,因此在发展中就需要注重对其他成功国家的经验借鉴,结合着自我的特点去粗取精,然后建立起交通运输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机制,运用鼓励的相关政策使交通运输行业有自己的绿色方式。最后,强化节能节约机制,降低能好建立节约性交通,绘画未来美好蓝图。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生态低碳环保建精品打造高速公路新典范——访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常晓春[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6,12(1):1-6..

[2]张年,张诚.旅游经济—交通运输—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11):1367-1371..

[3]栾利玲.基于环保理念的生态公路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10):3724.

作者:占松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技能大赛英语教育论文下一篇:金融产业发展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