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作文

2022-08-18

第一篇:12年广东高考作文

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

2009年广东高考试卷作文题:对常识的认识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

专家分析:

今年广东高考作文自广东独立命题以来首次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但实际上是话题作文的翻版,可以说又一次与呼声一直很高的所谓新材料作文失之交臂。但正如柯汉琳教授所说,今年广东的高考语文作文题内涵丰富,外延宽广,有利于考查考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体验,以及对社会、人生的观察与思考。

“常识”指的是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和(或)掌握的知识,即普通知识,而这个范围是很广的,比如:人是要吃饭的,人总是要死的,作为学生要好好学习,农民要种好庄稼,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诚实经营是企业的本分,还有象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轮转,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红灯停、绿灯行,雨天要打伞,1+1=2等,这些“普通知识”是“知识”的初级形态,它来自社会实践,亦即“经验知识”。 作文审题要抓住“常识”普通性一面,写出对“普通知识”看法即可。思考层次可由小到大,常识与生活,与人生,与社会的发展都有很大关系。

但在审题中,要特别注意挖掘、分析、思考材料中的信息。从材料来看,材料中给出来两个有倾向性的观点:常识虽易知而难行,常识须推陈而出新,由此我们可以确定两个基本信息:一是常识虽然平常,人所尽知,但有时知道了不一定能做到,如有人不按常识做事,这就是“难行”的表现之一;二是,有时某些常识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而显出其不合理性,我们就要打破常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其中,考生只要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来写即可,但也可另外选择新的角度作文,甚至反向立意,象今年广州一模作文“一叶落而知秋?”就是对常识的反向思考。从命题立意上看,本题眼界开阔,我们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常识,而且社会中的许多人或常常忽视甚至无视常识对生活、人生的作用,甚至囿于生活常识,不敢创新,若能如此思维,文章就会更有深度和广度。作文立意的思辨色彩是广东近年设题的一个关注点,广东今年高考作文命题也沿袭这一特色,去年的“不要轻易说‘不’”只是强调思维的一面,而今年就宽泛得多,只要抓住“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看法”这个关键信息,就能够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来。当然要想写深刻和有创新,就正如一名考生所说“就看谁写的对日常生活的常识认识深,平时看问题深的学生会写得比较好”。 要注意的是“常识”这个概念,最好不要用“知识”、“认识”等近义词来代替“常识”,否则会被误解离题。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有自己学科内的“常识”,也有我们生活的“常识”,应该都有话可说。如果拟题,我觉得可以有《常识ABC》《这也是常识》《品味常识》《再见常识》《XX的启示》等,可以在“常识”的前后添加一些信息,以缩小写作范围,更有利于中心表达。

从写作文体看,材料说明中也提示可以“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中的“经历”暗指记叙文,而“看法”自然倾向议论文;考生最好以这外两种规范文体,不要过于求新、求奇,搞的“四不象”。

个人见解:

这个作文命题较为平易,像一个话题作文。此题既涉及了道德,也涉及了文化,还有自然科学等,方面广泛。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有话可说。也就是说,命题者只提供了一个话题范围,学生只要在话题范围内作文便是符合题意。和去年“不要轻易说‘不’”这一作文题相较,广东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审题难度显然有所降低。只要抓住“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看法”这个关键信息,就能够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来。

“常识”即普通知识。“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来自社会实践。“普通知识”是“知识”的初级形态,亦即“经验知识”。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哲学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知识的总体在社会实践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作文审题要抓住“常识”普通性一面,写出对“普通知识”看法即可。

但要写出彩,对于“常识”这一话题就要理解透彻,思想深刻,有个人见解。常识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方面,但是我们往往遗忘掉,不注重离自己最近的、当下的事务,反而只注重一些很遥远的事情,这就是常识需要被重视的原因。

第二篇:2011年广东高考零分作文

拒绝平庸

看到这个题目,我差点笑岔气过去。

窃以为,这是有高考史以来最平庸的考题。如果再算上1300年的科举史,估计也能排上前三甲。

因为“拒绝平庸”这种事,既是人的本能、也是天地万物的必然法则。拿这个当考题,比“我要吃饭”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饭尚且可以暂饿一顿,平庸却是一刻不能的。我的同桌小丽就说过“饿死事小,丰胸事大”的豪言壮语。虽说全丰到腹部去了,但她坚持不懈的努力却是值得肯定的。

我身边的女生都不平庸,至少看起来不平,哪怕做假也要做得连绵起伏,至于垫了几层海绵,我就不知道了。她们不会让我数,我也没兴趣数海绵。

拒绝平庸的不止是MM们,也不止我们这些读书考试的人。还包括世上每一个小商小贩、工人农民。前几天有个不平庸的农民做了件不平庸的事,让我汗颜之至:像我们这样的泛泛之辈,虽然放过炮仗,但只有除夕才舍得。而且燃放数量少,非但舍不得几处同时燃放,其威力也小得仅限于听听声响。可是那位不平庸的抚州农民却在三个地方同时燃放,其声音大到连汽车和门窗都炸碎了。

拒绝平庸的不止是我们人类,还包括其它动物,比如猪和狗。连猪都知道肉不可以长得太平庸,太平庸的肉不好吃,于是拒绝平庸的猪们就努力地多长瘦肉、少长肥肉。猪长瘦肉说到底还是为了给人吃,而狗却从另一个高度成就了它们的不平庸:它们是不甘心被吃的。这不,它们召集了几百名粉丝把高速公路给堵了。就算顶着强买强卖的帽子也要做一群不平庸的、不被吃掉的狗。

拒绝平庸的不止是生物界,还包括自然界,比如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注定是不平庸的,面对别人的质疑,他很冷静地说了一句:“如果没有我,干旱更严重。”这足以让两千年前舌战群儒的孔明先生立刻失去威风。别人质疑三峡的存在导致了干旱,可是谁都无法证明这个论题,因为历史是不可以重来一遍试试的。换了那些平庸之辈,明知别人无法证明,最多会说“你拿出证据来”,可是三峡不说这样平庸的话。它的一句“没有我更干旱”的精彩反驳,气势恢弘地反将一军,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招数用到了极致。

由此可见,拒绝平庸的不只是MM、不止是人类、也不止是动物界„„拒绝平庸是宇宙天地万物存在的最基本法则。如今把这个话题拿到高考试卷上,俨然当成一个崇高的追求、当成一个奋斗的目标,那简单让人笑掉大牙。

回到原点

苦读寒窗十二年,今日始坐此桌前。一看作文题目够犯贱,我一路千辛万苦走过来你叫我回到原点?你以为我是屈原?高考作文不让写诗歌就潜水两千多年?真的回去你保我本科线?真的回去你保我重点?真的回去你保你妹心甘情愿?

废话不连篇,试卷见真言。出题专家大过天,我一届考生安敢妄断言?欲书真情一片片,无奈真情不值钱。锋芝端午传婚变,回到原点谁不羡?可叹那踪迹渐行渐远,要是那么轻易能回到从前,六天前我还想小过个童年。既然想拿分又不能以真情赚阅卷老师个涕泪涟涟,

那么就只能随随便便写写感言,拼个八百字来凑一篇。

如果可以回到原点,中国的教育制度会不会还这么贱?大热天的整一帮人呆在考场上玩试卷。如果可以回到原点,中国的监考老师会不会还这么闲?大热天的盯着一帮人在考场上怎么玩试卷?如果可以回到原点,中国的高考考生会不会还这么癫?大热天的被两只狗盯着继续玩试卷。

不管回不回得到原点,悲剧地是我已坐在这个地点,望穿试卷数着钟点,饱含深情地书写着零星点点,期待着高考后新的人生起点。

忆往昔峥嵘岁月无限,伤今朝似水年华缺钱。回到原点,青春又该如何演变?忽觉两道猥琐目光闪过视线,转回眼前,两狗盯着我嘴角偏,意必奸。你妹的老子正郁闷间,要不是在考试你俩绝对遭扁。 考场碎碎念,太上老君灵感速速现。助我才华横溢迈步跨天堑,文思敏捷昂首过深渊。回到思绪原点,继续文章铺垫,落笔生花花惊艳,笔走龙蛇蛇蜿蜒。震撼乾坤磨灭英雄剑,睥睨天下凋落玉人颜。

回到原点,我用一颗倔强的心重新载入盖世神篇„„

回到原点,又是一个艳阳天。风轻拂过你发边,缠绵于我指尖。我抬起你下巴末端,绽放一段惊世情缘。不要说我太过善变,我只是想体验一下断背之恋。

回到原点,又是一个艳阳天。我嘴里叼着半根烟,徐徐喷吐缭绕于你面前。我以我万世泣鬼英姿赌你千秋骄人容颜,惊起赌坛腥风血雨连连。不要说我太过疯癫,我只是想了却一桩豪赌之愿。

回到原点,又是一个艳阳天。我鼻孔还有些许粉末流连,眼眸在你的抚摸下越发憔悴内敛。我很享受地汲取着最后一滴灵魂甘泉,世界兴奋得和着悦耳的音弦。不要说我太过沦陷,我只是想感受一次神仙之玄。

回到原点,又是一个艳阳天。你将**要义铭记在心间,我在你身后为我们布置完美升天。你我功德圆满模糊了生死的界限,风吹过卷起熊熊火焰。不要说我太过短线,我只是想领悟一些众生之源。

回到原点,再续缘„„

终于写到作文终点,抬头依旧碰到两双狗眼,俯身看表时间还剩一点点,于是风声席卷,讲台那头突兀泛起一波潋滟:

“老师交卷——”

老师: 回到原点,又是一个艳阳天,我拿着红笔,改着今年高考试卷。看得我眼泪连连,大笔一挥考生回家耕田。不要说我太过贱,我只是想改多几年试卷。

“跑题太远——”

回到原点

尼玛!你们这些阴险的出题者,就这样对待我这么一个复读生吗?上一年以为“与你高考为邻”已经结束的我,仅仅因为改卷人犹如“海豹特种部队”作案之神速,秒杀拉登叔叔一般,秒杀了我的文章《与你为邻》,而回到高考的原点,参加浮云似的的高考。到底这是肿么了?

神马是“原点”?听老子说“道”还不如听“老子”说道:诗云——

苏丹红,吊白块,福尔马林,瘦肉精。

地沟油,敌敌畏,无根豆芽,孔雀绿。

毒黄瓜,塑化剂,齐齐抢购工业盐。

毛发酱油,三聚氰胺,墨汁薯粉嗨翻天。

大头娃娃何须怕?神州遍地化学家。

日本核漏何须怕?百毒不侵是中华!

看吧,改卷官,你吃了那么多好东西,腰不酸腿不疼了吧,尿尿也大力些吧!你回不去原点了,锋芝恋也回不到原点了,药家鑫也回不到原点了,貌似房价物价也回不到原点了。

除此之外,我纳闷,我苦恼:中国人口之多,竞争之大,想凭借一次高考跻身堂堂“重本大学生”之行列简直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越像机器人的考生却越容易进。喜爱追求真理的高中生却难以被大学发掘。我们求知若渴的心一次又一次都被“深宫老嬷”般的老师浇来冷水——理由是“这个知识高考不考。你还是多把时间花在高考题上吧!”

也难怪,一切为了“升学率”的学校强迫一切为了“薪水奖金”的老湿去强迫一切为了“出路”的孩子变成一切为了“高考”的考试机器。制度让我们消去了角,抹去了棱,一板一眼,愚昧无知,浑浑噩噩,碌碌终生。让不同的人变得一个鸟样。社会问题我们熟视无睹,个性心声我们置若罔闻。学校培养我们为了个所谓“功名前程”而甘于变得自私自利,变成行尸走肉。

钱学森爷爷您就看着吧!国内就算有您说的“人才”,就算能突破应试制度的桎梏,也难以逃避食物百毒的侵蚀。官场腐败,学术腐败,楼价坚挺,食品有毒,人心功利,面对一个又一个绝望,小弟我虽然拍砖但仍然表示鸭梨很大——我们黎民百姓伤不起,我们黎民百姓回不到原点„„

我知道我写了改卷爷你不喜欢看的东西,此时此刻我也明白自己回不去拿到卷子时的原点。但希望您打个零分给我吧,这样一来拙文就可以和它的姊妹篇《与你为邻》团聚咧。

另外,感谢您,希望您吃多点无害的食物。我还是送首小诗给考官您:

傲枝虽立天涯处,不敌污浊天万里。

葱茏青春已不再,捡尽寒枝泪沾衣。

身心受害的我们回不到“原点”了。但我还是能放弃考试,放弃束缚,回归本心,回到——原点。

最牛四川高考零分作文 ——最美的青春

最美的青春

当喝着知名厂商毒奶粉长大,

当庆幸自己身体没有得结石,

却依然固执地认为这是意外,

我暗自侥幸写下:相信未来!

当上学花掉十几万血汗钱,

当一年奋斗买不到放马桶的地方!

我依然固执地认为这是暂时困难,

在蜗居的简棚里写下:相信未来!

当女朋友成为别人的二奶 ,

当发现新交女朋友是小三 ,

我依然固执地沉默这是巧合 ,

在凄凉的墙壁上写下:相信未来!

当富二代朋友开着宝马驶过,

当学好物理化不如有个好老爸!

我的骚动心扉有些动摇,

忍着抱怨写下:相信未来!

当天上人间大款们抱着美女作乐,

当发现一晚消费抵得我一年薪水,

我的内心无比愤慨!

吞着泪水写下:相信未来!

当富士康男女接连十多连跳,

当知道一跳能换到四十万元,

我才知道那些人的勇气,

什么让他们别了最美的青春!

当地震天坑到来的时候,

却发现穷人没有惊慌,

世界在此刻是多么祥和,

此刻,没有了不公,没有了不平,也没有了例外! 最美的青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来,

我轻轻的招手,告别美丽世界!

毒奶粉、地沟油、高房价,

都将一一离我远去,

我将去另一个完美的世界,

不要说我无情,其实都是无奈。

别了,最美的青春,

从明天起, 我进入另一个世界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第三篇:2011年广东高考零分作文

网上找的,况且我又不是河北的

包涵包涵啊

感恩的心作文1000字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老人在去世时将她留下的遗产分给了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人,这些人中有的是她的好友,有的只是在旅行途中给过她滴水之恩的陌生人。

雨中行,小雨下不停,仿佛要浇灭这个世界的浮躁。晚饭过后,已经天黑了,唯有此时走在校园梧桐路上,才是忙碌的一天中得以稍稍喘息的机会吧。四周的沉静如智者的双眸窥视着你,直渗透到你的良心,你无法回避这无声的提问,尤其是在感恩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老人在去世时将她留下的遗产分给了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人,这些人中有的是她的好友,有的只是在旅行途中给过她滴水之恩的陌生人。她从15岁起就把帮助过她和她的家人的人的名字记录下来,至此这个名单已经有两百多个名字那么长了。

我想,每个看到这个故事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动。老祖宗很早就说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人尽皆知的话语在实际上被摆在何种地位?感恩,是否应该成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我要非常坚定的告诉这个世界:感恩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之一!

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你就在接受着恩惠,来自养育你的父母;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无时不在接受着恩惠,来自给你快乐的朋友,来自给你知识的师长;在你“跌入”低谷的时候也有人给予你恩惠,那是和你相濡以沫的伴侣„„纵观人的一生,真的无时无刻不存在被

帮助的可能性,上面的故事也印证了这一点。这是由人与人的相互依存的性质(最简单的一点是没有农民我们就没法吃了)决定了的。因而感恩的存在便是人之常情了。

可是,感恩仅仅作为一种人们主观上的感转载自中国作文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第四篇: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分析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陈妙云

尽管妙云教授说这是陈老师最后一份试题分析因为她去年已经退休了,明年就不写了,评卷也不参加了,但主持广东高考作文评卷10余年,她对作文的分析依然具有风向标的作用。

一、作文题型分析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题型,与2012年的作文题型基本相同,依然采用“材料引……”的题型。

但2013年的作文题与2012年的作文题略有变化,其不同处有:①2013年“材料”引出的是“写作要求”,而2012年“材料”引出的是“写作范围”;②2013年的作文题没有了“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及“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的范围设定,而提出了“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的写作要求。

从审题的难易度作比较,2013年的作文题所提供的材料,考生对其阅读与理解难度低,审题明显比2012年的作文题容易。“材料引……”这种作文题型,有效地弥补了以往命题“限制过于宽泛”的缺陷,较好地抑制了套作、抄袭和模式化写作等不良的应试行为。但是,“材料引……”这种作文题型,又客观存在着考生不能直接进入写作或可能受阅读影响而不能正常发挥写作水平的问题。降低阅读和理解材料的难度,让考生既受“范围”限制,又能尽快进入写作,这是“材料引……”题型最理想的命题效果。可以说,2013年的作文题比2012年的作文题显得更为成熟。

2013年的作文题取消了“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及“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的范围设定,这很可能是有意避免大多数考生因没有捐助和受捐助的亲身经历而无法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感悟”。2013年作文题提出“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与含意的范围”的写作要求,其写作范围实际上是被进一步限制了。因为“含意”是指“所包含的意思”,考生只能在“材料”的“内容”和“材料”所包含的“意思”范围内写作,而不能由“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而引申出相关的“含义”话题。从对材料的把握方面论,2013的作文题比2012年的作文题“在材料的内容与含意的范围内”提供给考生自选角度还是不少的。

二、材料内容与含意分析

整体理解2013年作文题“材料”的内容,主要说的是捐助与接收捐助的问题。具体的内容有:

1、富翁捐助贫困家庭;

2、家庭一感激地高兴地接收捐助;

3、家庭二犹豫着接受捐助;

4、家庭三感谢富翁好意,但拒绝施舍。

2013年作文题“材料”的“含意”有:

1、慈善

(1)富翁捐助贫困家庭,是一种善举,没有恶意。

(2)慈善不仅仅是扶贫,更重要的本质是传递爱心。

(3)接受慈善,不仅接受捐助,而且接受爱心。

(4)感激慈善就是释放爱心,回报慈善更是扩大和传递了爱。

(5)慈善要讲究方式,讲究智慧,才能把爱意传递。

2、接受捐助的心态

心态一:受之无报。如家庭一,这种心态源自于他们认为捐助是无偿的,感激即可。

心态二:受之必还。如家庭二,这种心态源自他们认为无论捐助者有无要求偿还,受助者都应该偿还,这即对得起捐助者,也证明自己不贪不懒,有借有还,接受别人的捐助才能心安理得。另外,这种心态也含有知恩图报的意思。

心态三:只谢不受。如家庭三,这种心态源自自尊,他们认为人穷志不能短,接受施舍就丢弃了尊严。因此,这种心态也含有自立自强的意思。

3、贫富关系

从数量关系看,富人少,穷人多。从社会经济学角度看,这种经济结构不理想,难奔小康。

从捐与受捐的关系看,捐助的富人少,需要受助的穷人多,捐助扶贫显得杯水车薪。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看,捐助只能帮助一些人解决暂时的困难,但不能使整个社会脱贫致富。

从富翁的善举与家庭三的拒绝施舍看,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关系不和谐。

三、自选角度分析

(一)从“材料内容”可选的角度:

1、富翁角度

2、家庭一角度

3、家庭二角度

4、家庭三角度

5、接受捐助角度

6、家庭一与家庭二比较的角度

7、三个家庭对比的角度

(二)从“材料含意”可选的角度

1、慈善(慈善是中华传统美德、慈善的本质、慈善的方式……)

2、接受捐助(应该接受捐助、知恩图报;不应接受捐助、自立自强、有尊严地活着、有骨气……)

3、贫富(富人应该怎样做,富人应该怎样捐,富人为什么要捐;穷人应该怎样做,穷人应该怎样面对捐助;富人与穷人的关系……)

四、作文要求(2)的评判细则

2013年作文题的要求(2)明确规定“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如何评判?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评卷作文题组经过认真研究,制定出以下五条评判细则:

1、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自选角度,判“符合题意”。

2、在“材料”范围内的其他内容自选角度,判“基本符合题意”。如“白手起家”“慷慨”“帮助”……

3、仅以“材料”为由头引申话题,然后离开“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判“基本符合题意”。

4、完全离开“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判“偏离题意”。

5、暗合写法不判“偏离题意”。

五、考生应试作文分析

(一)考生已熟悉“材料引……”作文题型

自2012年高考作文实行“材料引……”题型后,经过一年认真备考训练,2013年的考生,已掌握这种作文题型的应试步骤与方法,大多数考生能在“材料内容与含意范围内”自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角度写文章。不少考生选富人角度,探讨慈善的方式与方法,强调慈善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呼吁慈善要尊重受施者。也有不少考生选接受捐助的角度,对三个家庭或赞或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还有不少考生轻视“材料”主旨,离开“捐助与接受捐助”这个主题,随意去引申,例如,将“捐助”引申为广义的“帮助”,帮助做作业,帮助改掉坏脾气,等等。又如,由“材料”中富人白手起家,引申出“奋斗”的角度,写出一篇若干穷人经过奋斗而成功的文章。这类文章,审题被判“基本符合题意”。

还有不少考生以“材料”为由头,宽泛地引申话题,完全离开“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如由三个家庭接受捐助的三种心态,引申出“选择”的角度,然后将“材料”丢弃,独自去论他的“选择”。还有由家庭二为由头,引申出“回报”的角度,然后天马行空地去论与接受捐助完全无关的回报。这类考生写出来的文章,大多有明显的套作痕迹。这类文章,审题被判“基本符合题意”。内容项一般在三等评分,发展等级分也随之大受影响,表达项水平再高,也只能在二等下或三等评分,总体得分肯定不高。对于具有一定写作水平的考生,一定不能采用这种简单由头谈后套作的投机方法,这会影响其写作潜力的发挥。至于对自己写作能力缺乏自信的考生,企图用这种方法蒙混得分,应该觉醒此法不灵了,老老实实给力学写作吧,凭真才实学得分,才是正道。

还有不少考生采用扩写来应试,就“材料”的某个细节作合理想象编故事;还有的采用续写应试,就富人或某个家庭作合理想象,写散文或记叙文。扩写合续写都不是“材料引……”所提倡的应试方法,得分都不会高。至于没有“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及“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的要求,在“材料内容与含意范围内”扩写或续写究竟行不行呢?窃以为,目前命题方尚未考虑此问题。假如允许的话,扩写与续写将是容易得高分的写法。但是,在命题方没有明确指示可以“在材料内容与含意范围内”续写与扩写前,应该引导学生不扩写不续写为妥。

(二)原创作文明显增多

2013年的高分作文,都是原创的文章。在这些高分的原创文章中,表达出考生对慈善或接受捐助的深刻见解。尽管考生不一定有慈善或接受过捐助的亲身经历,但不少关注社会的考生,对这个公共话题,还是有话可说的,并且提出了新颖的建议。在这些高分的原创文章中,还显示出考生较丰富的知识面与较广阔的生活阅历,古今中外关于慈善与接受捐助的言论事例异彩纷呈,还能运用贴切有说服力的论据展开具体论证,文章内容充实。在这些高分的原创文章中,完全不见套路额痕迹,文章思路畅达清晰,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在这些高分的原创文章中,语言比较流畅,有些句子还有文采。

更可喜的是,原创作文越来越多。尽管有些原创作文还显得思想稚嫩,有些论据欠准确,但比起那些用早已背熟的材料和文段来牵强附会的套作,“原创”更值得鼓励和肯定。例如,在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中,写陈光标高调慈善的很多,但评卷时强调,这是“不约而同”,评分绝不能因写的人多而判其雷同平庸;应首先充分肯定考生关注社会并贴切选用论据的能力,同时强调应客观地根据其论证水平评分。2013年广东高分作文评分,强调对原创作文宽容,对原创文章给予鼓励性评分。

六、2014年作文备考建议

(一)依纲备考,落实考点

依纲备考,是最科学最奏效的备考。每年,教育部下发语文考试大纲,广东教育厅下发语文考试大纲说明,这些事全国或全省统一考试的纲领性文件,出题的依纲出,备考的依纲而训练,评价的也必须依纲而评,环环紧扣考试大纲,有条而不紊。因此,教高三的语文老师,应该关注和钻研考试大纲和省考试大纲说明,科学而及时地发现考试动态,科学地设计备考方案。

(二)强化审题训练

“材料引……”这种作文题型已经考两年了,学生对这种题型日渐熟悉,对这种题型的审题方法也已基本掌握。在此基础上,应该将审题训练的重点落实在对“材料内容与含意范围”的准确把握上。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提供给学生训练的作文题,其质量要高。有些人备考喜欢搞“题海战术”,在网上搜寻一大堆作文题,不筛选就印发给学生训练,结果是越训练越糊涂。根据以往曾对“材料引……”作文题型提出的疑惑来看,多数是由质量差的“材料”引出的。

另外,审题训练的重点也要落实在角度的选择上。确保“在材料内容与含意范围内”选择角度;并且要处理出“单一”的角度;尽量甄别出“有价值”的角度。

(三)强化原创作文“中心突出”的训练

沿着2013年的命题趋势,以后的“材料引……”作文题,其审题将会控制在考生易于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审题难度降低后,作文分数的区分度,就自然回归到考生应试作文水平的比拼上了。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评分,主要看两方面:其一是判审题;其二是判作文。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对审题划定的等级为“一等的符合题意”“二等的符合题意”“三等的基本符合题意”“四等的偏离题意”。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对文章评判的项目是很具体的,评“内容”项的细目有“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评“表达”项的细目有“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书写工整”。这6项细目,便是作文评价的得分点或失分点了。

所以,作文备考不能只训练审题,还要训练写文章,按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所制定的评分细目,认真训练学生,达到能写出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以及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书写工整的文章。但是,目前学生写文章的水平,距离评分标准所定细目还挺远。比如,文章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材料欠丰富,结构混乱,语病较多,等等。还有些学生甚至连“原创”的信心都没有。确实,作文备考任重道远。正视困难重重,不是放弃而是重视。套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越来越多人写原创作文了,再不原创“蒙”不到分了!

面对学生作文诸多问题,建议在培养学生“原创‘写作能力时,试试以训练“训练中心突出”为突破口,辐射性地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

1、训练想清楚才写

造成写文章中心不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乱写”,不是想清楚了再写,而总是“边写边想”,于是写到哪想到哪,想到哪写到哪,写好写不好全平凭运气。这种不好的写作习惯,是中心不明确的“罪魁祸首”,必须先解决!

高考作文与平时写作不同,平时写作文可以先写初稿,然后修改,再定稿,如果不满意还可以重写。但高考作文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一写即定稿,因此,想清楚了才动笔表达,这是管住思路,“中心突出”的保障。现在学生普遍处于“不写思路出不来”的状态,总是写了一句才想得出下一句。这种状态实质就是一种写作习惯,这种习惯是经过了好些年悄悄养成的。这种不良的写作习惯,只保证了能写出800字,却保证不了“中心突出”,所以必须要改。而较长时间养成的不良写作习惯,要在较短的备考日子里改掉,确实不容易,需要强化训练,由不习惯训练到习惯,由“乱写”训练为“清清楚楚地写”,由“动了笔才逐渐清楚”到“动笔前就清清楚楚”。

2、训练动笔前确立“中心”

许多学生,审题选择了角度后,就动笔写作文了。他们不知道,还需要确立文章“中心”,才能动笔写,这才有可能写出“中心突出”的高分文章。什么是文章“中心”?文章“中心”指的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看法。例如,《点亮万家灯火》这篇文章的“中心”是:赞扬家庭一“感激地接受”好。

动笔前确立“中心”,就能避免东拉西扯。角度与“中心”有密切关系,往往一个角度可以确立出N个“中心”。例如,《点亮万家灯火》的角度是“家庭一”,这个角度,可以写“接受捐助好”的中心;也可以写“接受捐助不好”的中心;还可以写“知恩图报”的中心……800字的文章,一般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写,才有可能写得深刻,才能写得“中心突出”。

确立“中心”是在动笔前,选定角度之后。这是个构思的思维步骤,一定要通过训练,让学生习得并形成写作的好习惯。

3、训练动笔前想清楚怎么展开“中心”

怎样将“中心”展开,形成800字的文章,这需要在动笔前想清楚。例如,“赞家庭一感激地接受好”,这一“中心”如何展开?《点亮万家灯火》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通过三个家庭作比较展开的。“家庭一”为什么好?其一,家庭一没有家庭二的多余顾虑;其二,家庭一没有家庭三的无谓戒心;其三家庭一接受了善意,温暖了他人,学会了感激,点亮了内心。这就围绕“中心”展开了三个分论点。

动笔前花时间去想清楚怎样展开“中心”,“中心”更清楚了,全文的思路也呈现了,结构也就随之有眉目了。

4、训练动笔前想清楚了用哪些题材表现“中心”

目前不少学生在考场上写作文,靠的是将考前准备好的那几个材料,不管它贴不贴切,只管往题意上“扯”,专注着怎样“扯”的靠“近”些,“套”的痕迹淡一些,这样的“写作”(这是制作)哪还有“中心”?

在“中心”确立前就准备好的“题材”,被称之为“万能题材”“口袋材料”,用这些题材制作文章,一般写不出“中心突出”的文章。科学的写作过程,应该是想好了“中心”及其展开,然后才根据“中心”及其展开的需要选用题材。这样的题材才能有效地表现“中心”。

在训练学生选择题材时,除了强化围绕“中心”选材的原则外,还有必要辨正以往对题材甄别与评价的误区。甄别与评价题材好与不好,不是看其数量或掌握材料所体现的知识面,也不是看其用的人多人寡,而主要评价器与“中心”的逻辑关系,主要评价其对“中心”的表现力。

5、训练动笔过程中将“中心”表达清楚

表达过程如何紧扣“中心”写作,这是“中心突出”的重要环节。如何将想清楚的“中心”表达得清楚,同样是需要下大力气训练的。

第五篇:2013年高考广东卷作文题目《理想与现实》及广东历年高考作文真题(2012-2006)

2013高考作文:广东历年高考作文真题

(2012-2006)

2013年题目《理想与现实》 2012广东高考作文题:你想生活的时代2011高考作文题目——广东卷:《回到原点》

2010广东省高考作文题:《与你为邻》2009广东省高考作文题:谈谈你对常识的认识

2008广东作文:不要轻易说“不”2007年广东卷作文题目:传递2006年高考广东作文题:“雕琢心中的天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15课钢铁长城教案下一篇:一封求职信300字

热门文章

广东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