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教育案例教学论文

2022-04-19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媒介素养教育案例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新媒体的发展、媒体格局的变革以及社会舆论的多元化发展,使政府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给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在新形势下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已成为加强其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

媒介素养教育案例教学论文 篇1: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建设与研究

【摘要】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既是时代发展带来的要求,也是高校教育必须面对的教育课题。本文主要针对内蒙古科技大学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提出一套适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力争把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打造成为广大学生喜爱上并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

【关键词】大学生 ; 媒介素养教育 ; 课程体系

【课题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Y2014083。

大数据时代下,媒介成为社会大众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而大学生是利用媒介获得、使用、传播、制造信息的高发群体,因此,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显得尤为迫切,重要的是,高校还应顺应时代发展,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课程结构,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超凡驾驭媒介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目前,国外许多国家正在积极的研究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媒介素養教育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甚至已经将此教育纳入到了正规的教育系统中。香港和台湾地区,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相对迅速和完善。从高校到中小学,都采取专业研究人员、媒体从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协同努力、开放办学的新课程模式。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先后发起了发展和推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国内相关机构也积极开始开展了一些媒介素养会议,对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内蒙古科技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现状

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从2013年11月份开始,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在学校作为公共选修课开课。虽然阅读和研究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和学术研究成果,但缺乏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建设系统的研究,教学内容主要停留在媒介素养的认知知识和学科知识等相关的理论层面上,缺乏创新实践课程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比较单一,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媒介实践教育开展不够,不能针对性的改进存在的问题。

在两年课程实践过程中,我们对学生开展了大量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的学生与媒介保持高度接触状态,但同时对媒介素养相关概念知之甚少,在媒介接触过程中处于被动,并无意识的受媒介控制;同时,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主要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媒介获取信息、娱乐和社交,对手机媒介依赖严重,但同时又缺乏对手机信息的思辨能力;制作媒介产品的能力缺乏,媒介技术的掌握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大部分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认为在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希望能够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升自身媒介素养,促进自身发展。

针对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实际情况,课题组尝试着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这几方面出发,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接受和参与媒介素养教育,解决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问题。

二、课程目标

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定位为通识必修课。以期通过这样的媒介素养课程,使当代大学生在媒介使用过程中取得控制权,可以自由地遨游在媒介世界里,获取需要的信息和经验。并具备保护自己远离媒介危害以及能够利用媒介达到自我完善的能力。

(一)批判意识

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提高对媒介的分析思辨能力。当学生面对媒介信息时,能够利用课堂上所学分析质疑媒介所传达的“常理”,并能够帮助学生探知媒介信息话语权和话语体系是课程教育的基本目标。

(二)解构媒介

在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海量增长,面对这些数据挑战时,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当务之急就是要教会学生“解构媒介”,熟知每种媒介的特性和优势,使他们能够分析信息内容、规范、制作过程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利用媒介技术更好地为自己服务。

(三)表达自我

媒介素养教育的另一核心是利用微信、微博、社交网站、视频网站、BBS论坛等媒介,满足自我娱乐、消磨时间,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学习知识、推销自我。当学生们能够通过各种媒介述说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媒介素养教育的真正作用才可以凸显出来。

三、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选择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媒介认知;二是对媒介内容的理解;三是新媒介的理解和使用;四是媒介的道德、美学、情感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围绕某一特定内容展开,将学习内容分成10大模块,每个模块内容相互独立,同时,又安排相关讲座,来补充课堂内容。

(一)媒介认知

媒介认知是课程的必选内容,让学生了解每一种大众媒介的起源、特征及其发展,包括设立“媒介素养教育导论”、“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互联网媒体”等4讲专题。每一讲中,都会讨论一类媒介的产生、发展及面临的挑战,每一种媒介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教学中,选择学生们熟悉的影视剧作品或综艺节目做为案例,分析媒介是如何运作,媒介文本构建的规律;在“互联网媒介”一讲中,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围绕“人与媒介”主题,畅想未来媒介的发展。

(二)媒介内容

将“大众媒介内容的理解”作为一个专题,以“新闻”、“娱乐”、“广告”3种媒介为代表讲解大众媒介内容的构建和真实性。教学过程中,老师抛出问题,让学生依据自身经验,选择新闻、娱乐、广告的内容哪个更可信。大部分学生认为新闻是真实的,而娱乐和广告提供内容是虚假的。通过选取新闻素材、娱乐节目和广告,逐一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媒介所呈现内容的特点、叙事模式,面对媒介信息时应该如何进行分析和理解。

(三)新媒介的理解和使用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具有时代特征,特别是要对当前流行的媒介如网络、手机、微信等新媒介,选取说服力强的案例,或辅以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包括设立 “互联网那些事”、“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生态环境的变迁”、“安全素养—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 “新媒体实践”等4讲专题,教学中,引入互联网热词“OTO”、“互联网+”、“大数据”,让学生展开讨论,列举出与上述相关联的现实生活案例;对近年来网络舆论环境的变迁进行了梳理,采用近年来网络经典案例如“抢盐风波”、“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四川会理PS事件”等事件,加深学生对网络舆论的理解,更好地使用新媒体表达自我;个人网络信息安全是大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安全素养—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以“棱镜门”事件为切入点,以2014年网络信息安全安全事件为例,由学生讨论得出如何保证个人网络信息安全的有效方法;“新媒体实践”这一专题中,让学生利用手机、DV等设备拍摄短片,邀请校电视台专业人士指导他们利用后期软件编辑作品,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简单的新媒体制作技术,更重要的是对新媒体内容的形成过程有了正确的认知。

(四)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美学教育

教学内容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应将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美学教育等方面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之影像观看、愉悦与认同”专题就是通过观看电影《搜索》,并开展讨论,对影片从道德、情感、美学等多维度进行解读,尤其是影片中体现出当前流行的“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现象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媒介素养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的設置体现了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又因为课程内容贴近大学生生活,教学方法同样要遵循生活化、具体化原则,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生活中实际案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专题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两种教学方法,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实践教学法。

课堂上,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主要通过老师列举案例,针对具体案例进行讲解,然后抛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参与式教学”是由老师抛出问题,让学生课下准备,课堂阐述自己观点,促进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

媒介素养教育课外教学主要是参与式培训。培训主要针对大学生不同群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我们主要选择优秀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培训对象,以大学生关注的话题“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变迁”的专题讲座作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有效补充。

媒介素养教育课外教学通过广泛利用新媒体资源拓展教学。教学中,通过播放音频、视频等信息扩充教学内容;让学生利用手机或相机拍摄视频或照片,经过后期编辑和修改,制作自己的作品;还可以通过学生广泛使用的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与学生互动,在线进行课堂教育。

五、结论

本文根据内蒙古科技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现状,从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制定了一套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力争把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打造成为广大学生喜爱上并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所呈现的专题教学内容,辅以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创作实践活动,激发选修课程的学生,及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等不同的大学生群体的能动思维,在不断地使用媒介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媒体,善用媒体。

参考文献

[1]陈晓慧,张哲,张博.高等院校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状况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6):50-56.

[2]张博. 高等院校媒介素养课程建设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教育技术学,2013.

[3]张明海,龙献忠.基于课程群视角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教学改革[J].现代传播,2014(9):133-136.

[4]刘远军.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以长江大学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34):158-160.

[5]王天德.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9):51-53.

作者简介:田芳(1977-),女,河北省唐县人,助理研究员。

作者:田芳

媒介素养教育案例教学论文 篇2:

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探析

新媒体的发展、媒体格局的变革以及社会舆论的多元化发展,使政府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给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在新形势下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已成为加强其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和媒介素养含义的基础上,解析了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内涵,归纳了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现状,最后从宏观-环境与制度、中观-媒介素养基石、微观-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层面提出了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建议。

一、 新媒体与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利维斯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学界对其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但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的定义影响最为广泛:“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反应能力。”媒介素养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一是媒介素养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具有认知的、情感的、美学的和道德的维度;媒介素养是一个连续统一体,这个连续统一体没有上限和下限,每个人都在这个连续统一体上占据某个位置,这个位置基于他们有关媒介的综合眼界的能力。虽然其定义表述不一,但更多学者对媒介素养的内容基本形成共识:对媒介的特点及其中特定问题的认知、了解媒介内容的影响因素、辩证看待与运用媒介内容、利用与改善媒介。

二、 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内涵

领导干部是社会不同分工的产物,是社会公共治理方面的主要信息源。当作为信源时,他们是媒介的使用者;当作为受众时,他们是信息的采集者;同时,他们还是媒介的管理者,也是被报道和监督的对象。被监督者和管理者是媒介沟通中领导干部有别于普通公民的角色差异,由于其承担的特殊角色和责任,其媒介素养有着特殊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正确认识媒介,包括媒介的功能、特点、传播规律等;准确理解媒介的各种信息;正确与媒介进行沟通,认真履行媒体管理职能;利用媒介提高执政水平,如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发布信息、设置议程、引导舆论和舆论监督等。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简单地说,就是懂网、用网、驭网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识和使用新媒介的知识和技能,善于利用新媒体去获取信息、建构知识,要在不断强化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去选择判断信息、去理解诠释信息、去研判和评估信息、去最大限度地享用信息。二是对新媒介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辩证思维能力,要积极培养真假信息的辨识、反思和质疑的能力,要主动借助新媒体发出主流声音,加强与媒体打交道、与社会公众双向沟通的频次和能力,要巧妙地向媒体和公众借力、借道、借光,积极引导主流舆论,整合社会民意,通过有效的媒介运作和媒体公关来不断提高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三是新媒介沟通交往中的法理与伦理道德修养等。2013年3月,人民日报刊发文章“官员应有正确的’网络观’”再次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与时俱进,带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主动触网、学网、懂网、用网。既要克服面对网络突发事件时回避、遮掩的鸵鸟心态,主动回应网上关切;又要善于运用网络,营造绿色和谐的网络生态。

三、 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分层现象严重

每个人都在媒介素养这个连续统一体上占据某个位置,这个位置基于他们有关媒介的综合眼界的能力。一个人眼界的能力,基于其知识结构的数量和質量,知识结构的质量则基于一个人的技能和经验的水平。因为人们的技能和经验差别很大,所以他们在知识结构的数量和质量上也有差异,其媒介素养水平也就千差万别。这本是正常现象,但目前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却出现波峰波谷巨变趋势,分层现象严重:少数领导干部媒介素养较高,比如拥有2078万粉丝的中央政法委宣教室副主任陈里、有1030万粉丝的浙江省委前组织部长蔡奇、云南红河州宣传部长伍皓、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等,他们能积极、主动、灵活运用微博进行问政,对事件及时反应,与网友直接沟通;大部分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意识态度层面到位,但在行为层面和实践层面落实不足;极少数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很低甚至缺失,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官员雷言雷语事件、对敢于揭露事情真相的记者进行跨省追捕事件、微博直播开房事件等无一不反映出这一现状。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呈现出极化趋势,一个人的不当言行就可能将政府陷于舆论的深渊,这对提升新媒体治理社会能力、提高政府公信力显然是不利的。

(二)对自身与媒体的关系认识不到位

对媒介的认知主要体现在对传播环境、传播事业、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认知上。日新月异的新媒体以网络传播、电脑传播、手机传播等多种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传授关系、传播理念、传播规律。新媒体中的舆论也呈现出丰富性、互动性、即时性、民意表达真实性、匿名性、冲突性、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群体性、难控性等特点。但部分领导干部对这些熟视无睹,他们仍然习惯于传统信息传播环境,习惯于唯我独尊,习惯于异口同声,而不习惯新媒体环境,不习惯放低姿态,不习惯多个舆论场。他们对新媒介本身属性和功能不了解,对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传播理念、传播规律缺乏认识或认识不充分。

(三)媒体使用意识和技能有待提高

一是对新媒体技术不熟悉,不能熟练地掌握网络新技术,只满足于一般新闻信息的读取或网络游戏的娱乐,对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新的媒体传播方式还有些陌生,或对其抱有否定和抵触情绪,或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二是不能灵活运用多种媒介搜集群众意见和建议,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导致信息不灵,与公众的沟通不畅,以致处于被动地位,延误时机。三是对真假信息的辨识、反思和质疑能力不够。信息的高速增长与把关人作用的弱化导致大量虚假信息的产生,它们会弱化人的思考、蛊惑民众、扰乱社会秩序。领导干部对此应该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在新兴媒体中的主体意识,不断提高对媒介信息的识别、判断和反思能力。四是不善于主动借助新媒体表达意见,传播态度。

(四)媒体应对态度不端正,应对方法不恰当

尊重与重视媒体是媒介素养中不可或缺的态度与道德成分,也是领导干部个人素养与风度的体现。但目前仍有相当部分领导干部缺乏应对媒体的正确态度,缺乏与媒体沟通的经验和技巧。他们往往会出现敌视媒体、轻视媒体、忽视媒体、畏惧媒体、滥用媒体、逃避媒体的态度,采取躲、推、踢、送、告等方法去应对媒体,或封锁消息,或弄虚作假,或者一味否认,或姗姗来迟,或自相矛盾,或出言不逊,或回避矛盾,或警力过度等等,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出现“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那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 ”、“采访前能否先溝通下”等不当言辞了。这难免给公众造成政府对不重视民意,一味打压封堵的感觉。究其原因,主要与思想认识不到位、官本位思想严重、个人修养不高、责任态度缺位、方法手段不适应等有关。

四、 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建议

(一)宏观层面:健全相应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营造良好媒介环境

信任是任何社会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新媒体时代,对公共事件的处理稍有不慎,或者日常工作中出现疏漏,都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如若政府公信力丧失殆尽,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再高也无济于事。当然,政府的公信力与其基本主体——领导干部的形象是相辅相成的。不得不说目前政府公信力的下降较大程度上与官员的贪腐、滥用权力、不恰当决策有关。如果政府官员形象良好了,百姓自然相信,自然能促进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反之,如果政府公信力高了,有一个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领导干部的执政也就容易了。

在制度保障方面,一是要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二是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直接路径。三是建立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长效机制。我国自2003年全面推广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举办过各种专题培训,以提升他们应对和运用媒体的能力。但媒介素养不仅仅是新闻发言人的事。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院长董关鹏认为,“每个单位如果只有发言人懂得跟媒体打交道,这是件悲哀的事情。只有决策者具备媒介素养之后,在信息沟通方面,才会依照新闻规律来作出决策。”因此,应建立面向所有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培训长效机制,促进其媒介素养的持续提升。

(二)中观层面: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夯实媒介素养三大基石

詹姆斯·波特认为,媒介素养有三大重要基石:个人定位、知识结构和技能。个人定位由目标和动机构成。知识结构是存在于个人记忆中的经过精细建构的一套有组织的信息。它为我们理解新的媒介信息提供了语境。技能是人们通过实践培养起来的工具,与媒介素养最相关的技能就是分析、评价、分类、归纳、演绎、综合和提炼。这些技能不是媒介素养任务所独有的,媒介素养的挑战不在于如何获得这些技能,而是在面对媒介信息时,如何更好的运用每一项技能。一个人的定位与其价值取向有关,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和技能经验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伴随着人的一生,故我们将其置于中观层面。因此领导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和充实已有知识、积累更多经验、夯实三大基石、提高个人修养,才有助于媒介素养的有效提升。

(三)微观层面: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工作

加强教育培训是解决现存问题、提升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最直接的方式。一是以各级党校为主阵地,在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中开设相关课程,全面铺开媒介素养培训,在解决了“面”上问题之后,再通过开办有针对性的媒介素养专题培训班等方式解决“点”上的问题,重点提升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分工的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二是加大媒介素养专业化培训力度。目前社会上有众多针对新闻发言人、基层官员的培训机构或培训班,但乱象较多。可喜的是,2013年4月11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联合建立的首个“全国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基地”成立,并在5月份迎来了第一批学员。三是在学校中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为后备干部培养奠定基础。在具体培训中,我们还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秉承“技术是偏方,人本是正道”的培训理念。“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 媒介素养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把人培养成为一个在新媒体环境中能了解、掌握、利用媒介的人,更要帮助人们成为有创新性的生产者,从而更好地传递他们的思想,更好地为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新媒体的变化日新月异,非智者不可为,人和社会的发展是仁者追求的“正道”。新媒体时代的领导干部必须是仁智之士。在培训中,我们不能仅重视新媒体新技术的学习,成为工具和技术的奴隶,偏废了人与社会的发展。

坚持分级分类的培训形式。一是培训环境的分类,即常态环境下的媒介素养与突发事件状态下的媒介素养。二者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前者更注重媒介使用技能的提升,后者更注重媒体应对与沟通技巧的积累。二是培训对象的分级分类,即根据地域特点、干部级别、工作分工、媒介素养基础等进行区分。如东部和西部、省市和乡镇、宣传部门和非宣传部门、新闻发言人与一般领导干部的区分。三是培训目标与内容分级分类。培训对象不同,其需求就不同,对应的目标与内容也不一样。故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零基础开始模式,而应将内容按难易程度分为几个档次,比如初级、中级、高级或普及型与提高型。

建立模块化、积木式的培训内容体系。 通过培训,我们希望领导干部有重视媒介素养的意识,能正确认识媒体特性和媒介环境,掌握信息传播策略和新媒介使用技能,正确、全面理解并鉴别媒介信息,有效地使用媒介信息,学会与媒体和公众的良性互动、诚信沟通,进而形成良好的反应能力、舆情辨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和网络执政能力。我们的培训应围绕这些目标建立一个持续更新的内容体系。可考虑分为态度意识(如服务意识、终身学习意识)、知识技能(如各种新媒介的功能特性与使用方法)、过程方法(如如何应对记者、如何筛选评估信息、如何面对负面报道、如何引导网络舆论)、情感与价值观(如媒体使用的伦理道德)四个部分。每个部分设置相应的课程,每门课程设置不同的难度,条件具备时可将部分课程制作成网络课程和多媒体教材。培训时教师可根据对象的不同需求在内容体系中选择合适的课程,学员也能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自主学习,较好地满足培训教师和学员的个性化需求。

运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一是根据课程需要和不同对象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例如对于媒体沟通技巧类课程,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是很好的形式。二是虚实结合的培训方式。领导干部不可能长时间参加面授培训,故可采用网络远程教学的“虚”方式与实际面对面培训的“实”方式相结合。可通过实时网络远程教学,也可以提供优质网络课程以供随时自学。利用网络学习本身就是新媒体的运用过程,运用新媒体学习新媒体不愧为一种内化的好方式。

重视培训效果的评价与运用。培训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的目的在于提高执政能力和促进个人发展。针对培训本身可建立一个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效果进行评估。建立资格认证体系对个体的媒介素养水平进行评估和认定。在运用上可将评估结果用于前述的干部考核、媒介考评与干部选聘结合制度。

正如詹姆斯·波特比喻的一样,媒介像天气一样始终存在我们周围,并有着多种表现形式。面对不能摆脱的媒介,最好的方法就是正视它、运用它为我们服务,这对领导干部来讲尤为重要。

作者单位:重庆市委党校应急管理培训中心

责任编辑:胡 越

作者:潘娟

媒介素养教育案例教学论文 篇3:

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经验探索

【关键词】媒介素养;《大众文化概论》;新闻学;传播学;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2017年引进人才科研项目“高等教育系统重建以来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变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CSH036),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GZQN17)。

一、媒介素养教育:改善《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个切入视角

随着商业电影、电视肥皂剧、流行音乐、通俗小说、网络文学等休闲娱乐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全面渗透,大批量模式化生产的大众文化已成为了当代社会最为瞩目的文化现象之一。作为对大众文化现象进行系统解读和理论剖析的《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是不少高校新闻学、传播学、汉语言文学、文艺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从知识目标来看,这门课需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大众文化理论知识,这包括既要了解大众文化的内涵定义,以及和大众社会、大众传媒之间的概念勾连,又要了解大众文化的类型、功能以及具体表征如身体文化、视觉文化、消费文化;从能力目标来看,这门课需要学生能够根据相关原理对大众文化现象的生成过程进行一般性分析,运用恰当理论对各种流行的大众文化事件进行批判分析,以及对大众文化中的不同成分进行科学甄别、合理评判和选择性利用;从情感目标来看,这门课需要满足学生对大众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在学习大众文化理论知识过程中的掌控感,以及完成大众文化相关媒介内容作品制作的成就感。

那么如何完成这些教学目标呢?从既往经验来看,《大众文化概论》这门课比较适合采取案例教学法,通过大量的案例呈现和剖析来帮助学生了解大众文化理论知识,但教学中过于强调案例呈现,虽然课堂可听性强,但容易沦为单纯的案例堆砌,如果相应的知识总结与理论归纳做得不到位,学生一学期听下来可能只是记住了一些碎片化的案例材料。比如,粉丝文化现象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但到了期末考试让学生们运用相关理论解释粉丝文化现象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能从个人感想的角度谈粉丝文化的利与弊,只见现象描述,不见理论剖析。传统讲授式教学在《大众文化概论》课程上也常被采用,它的知识讲解更为系统,能够详尽地梳理和呈现大众文化理论知识点,但学生接受度差,一学期听下来只记住了一些理论术语,如文化工业、消費文化、媒介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等,而结合理论分析相关大众文化现象则有点云里雾里。比如,文化霸权理论是理论讲授的重要知识点,到了期末考试让学生运用文化霸权理论解释某类文化现象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只会从文化霸权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列举的现象或案例也是千奇百怪,与文化霸权理论本来的内涵相去甚远。总之,这门课在案例阐释和传统讲授的平衡上存在着一些难点,要么容易走向“娱乐化”,要么容易走向“玄学化”,它“下接地气易但上接天线”难,这迫切需要一个视角将理论讲述和案例阐释两者勾连起来,而在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融入媒介素养教育或许是解决相关难点的可行之道。

所谓媒介素养,在詹姆斯·波特看来“指的是一种视角,我们积极地运用它来接触媒介,解释我们所遇到的消息的意义”。[1]媒介素养教育其实就是在教会人们如何避免受到媒介控制的同时学会利用和驾驭媒介。随着媒介化社会的加速渗透,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通识性教育。而对大众文化的认识、理解和批判均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大众文化是一种经由大众传播媒介而得以广泛扩散的文化类型,从本质上看“大众文化是一种媒介文化”,[2]可以说媒介是理解大众文化的核心,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了《大众文化概论》这门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从媒介素养教育的视角来看,《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媒介素养为主线,让其学会正确地接触和使用媒介,正确地辨别和筛选媒介内容里的有效信息,准确地解读媒介文本背后隐藏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及利用各种媒介特别是新兴媒介制作信息的能力。这个过程既包含了对大众文化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囊括了大众文化内容生产实践能力的提高,可较好地弥合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案例阐释和传统讲授的缝隙。

二、媒介素养教育视野下《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如何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呢?或者说如何在某一特定课程教学体系中贯穿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呢?英国电影研究院确定了一个基本方案,它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接触各种不同媒介,了解各种媒介传播的内容”、“培养分析和评估媒介产品质量的能力”、“培养媒介方面的创新技能”,最后一点又包括如下方面,即“获得进入多种媒介和接触各种媒介传播内容的路径,并能对此做出明智的选择”、“了解各媒介使用的独特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懂得媒介的产品制作过程、制作目的,以及媒介如何应对其受众的反应”和“利用媒介表达思想和传播信息”。[3]以上介绍稍显繁琐,我们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核心环节简要归结为“媒介视听体验”、“媒介文本解读”以及“媒介内容生产”。现以贵州大学的探索为例,展示媒介素养教育给《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带来的可能性。

《大众文化概论》课程自从贵州大学2014年创立旨在进行通识教育的阳明学院后便开始实施,至今已有六七年的开设历史了,是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类专业大一新生的学科必修课,在相关课程培养体系中具有较高地位。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探索出了以“学生分组研讨+教师串讲精讲+集体反思总结”为核心的基本做法,其中“学生分组研讨”是后两部分的基础,也是课程教学实施效果的关键。一般设五人为一个小组,由于贵州大学的常规班级建制为五十人,这样就至少形成了十个小组,与此相应的是教师会在学期初拟定十种大众文化现象让各小组选择并依序进行课堂作业汇报。在著名文化研究学者陶东风主编的《大众文化教程》教材里,对商业电影大片、电视肥皂剧、电视真人秀、通俗小说、流行音乐、商品广告、网络文学、粉丝追星一共八种大众文化现象进行了介绍,根据日常生活体验和学生反馈意见,再加上软新闻、电子游戏两种,由此构成了供课堂讨论的十种大众文化现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加入某一具体大众文化课程学习小组,然后组内的具体任务分工为,一名小组成员负责该种大众文化现象的外国发展史回顾,一名小组成员负责该种大众文化现象的中国发展史回顾,一名小组成员负责搜集该种大众文化的中外影像资料和文本材料以供文本解读之用,一名小组成员负责整合搜集到的资料做成课堂展示PPT,最后一名小组成员负责熟读所有材料并在课堂上做公开展示,不仅负责汇报本组成果,还需要接受老师和其它同学的现场提问。学生分组研讨大约会持续30分钟,此后转入教师串讲和精讲环节,50分钟后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即集体反思总结,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进一步回顾和归纳,对学习效果进行随机测试,此处的反思总结由于需要学生参与进来,大约会耗时20分钟。这里,我们从三个方面展示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基本经验。

(一)媒介视听体验

媒介素养教育建立在一定量的媒介视听体验基础上。在课程预习阶段,我们会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媒介接触与使用活动。具体做法为,每个小组在课前一周进行与小组学习任务有关的媒介视听活动,比如选择了电视真人秀的小组,要观看一期当下比较流行的真人秀节目,而选择了通俗小说的小组,要阅读一部当下或历史上有一定显示度的通俗小说作品,然后在接触与使用媒介的过程中,反省性地观察自身的媒介视听体验。可能要观察空间体验,比如建议学生在电影院观看最近刚上映的商业大片,在对电影院这一特定观影空间的沉浸中,让其感受电影院里的光线、声响、上座情况以及自身的观看心理活动;也可能要观察时间体验,比如建议学生在观看电视肥皂剧的时候,关注自身对时间流逝的感受以及媒介内容中印象深刻的记忆点;还有可能要观察交往体验,比如在欣赏流行音乐或八卦新闻的时候,关注如何融入人们的谈论之中,或者一个人独自看网络文学和与同学集体玩电子游戏相比,对人际交往的体验有何不同。总之,媒介视听体验不是单纯的娱乐活动,而是一种带有反思性的感知活动。

(二)媒介文本解读

媒介素养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做被动的“阅听人”,还要让他们做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解读者”。在课程研讨阶段,学生需要展示与所选大众文化现象相关的媒介文本以供课堂解读。比如选择了商业大片的小组,就需要一名小组成员负责搜集中外商业电影大片的影像资料,截取其中的经典片段,并针对镜头语言、经典台词等文本材料进行解读,分析商业电影大片是如何讲故事和造梦的?商业电影大片是如何营造视觉盛宴的?又比如选择网络文学的小组,需要一名小组成员负责搜集网络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分析网络文学爽文的爽点在哪里?它们是如何制造消费快感的?等等。此外,学生不仅要分析大众文化一般性的生产机制,还要分析文本背后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问题,教师应要求学生就这些影像或文本体现了什么权力关系、反映了哪些文化价值观、呈现了何种社会心理、折射了什么意识形态等问题进行追问,在此过程中实现大众文化理论知识的引入。当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大众文化现象进行一定的价值探讨,鼓励学生就大众文化现象当中的争论点进行充分辨析,比如如何看待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风行,好莱坞大片到底是文化交流还是文化入侵?电视真人秀有没有剧本?电子游戏到底是电子鸦片还是青少年实现社会化的一种手段?粉丝行为中理性与非理性的界限在哪里?在不同观点都得到呈现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

(三)媒介内容生产

利用合适的媒介技术工具生产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是检验媒介素养教育成效的重要方面。在课后复习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学生不能仅仅只是满足于解读现有的媒介文本,还应根据自己的理念去制作理想的媒介信息。比如选择了软新闻的小组,对针对某一特定社会事件的某则新闻报道不满意,可根据已有的背景素材并结合自己的采访,去做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新闻报道;比如,选择了商品广告的小组,可能对当下许多影视广告里的性别歧视形象进行了批判,课后则可在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生可利用文案和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性别价值主张,并在广告创意中实现对性别的正常化表达。总之,如果学生对某些媒介内容产品不滿意,就自己动手去制作一个满意的媒介作品。而当下学生可利用的媒介内容生产平台也比较多,一些学生加入了校记者团、电视台、广播站、校园网等机构,完全可以利用在校媒工作的机会,结合适当的时机去生产理想的媒介产品,如可策划反对性别歧视、倡导性别公平的公益广告;另一方面,在自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有机会接触和应用各类自媒体,学生可在微信公众号、知乎、豆瓣等平台上结合经典论述或当下文化热点,就相关大众文化现象撰写影评、剧评、乐评、书评或回答提问,也可在B站、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上发布原创内容,或对相关已有素材进行整合、剪辑和二次加工,改变其原有的内涵指向,再造文本意义。

三、媒介素养教育之于《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实践价值

《大众文化概论》这门课程关注的是小说、电影、电视、音乐等大众文化现象,与日常生活具有较好的贴近性,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很接地气,但从教学过程中来看,它又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文化主义范式、批判理论范式、能动受众理论范式、文化霸权理论范式、政治经济学范式、结构主义符号学范式,以及各种研究范式下面的一系列具体理论,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门槛。不管是以案例阐释为中心的案例教学,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它们均存在着知识记不牢、记了不会用的困境。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入,统摄了《大众文化概论》教学中的案例阐释和理论讲授的呈现,进而带动了课程教学效果,经过几年来的探索,我们发现它对《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具有如下实践价值。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众文化概论》本身就是一门“接地气”的课程,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入,使得传统课堂讲授与媒介艺术审美相结合,进而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寓教于乐。学生们本来就是媒介文化产品的积极体验者,通过娱乐方式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并使得他们的学习过程充满乐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增进了学生的批判意识

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入,使得《大众文化概论》课程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来统摄案例阐释和理论讲授。通过对各类案例的呈现,并援引相关理论对大众文化现象进行解读和分析,使得学生不仅能够理解那些“前台”看得到的媒介文本表现形式,也能理解那些看不到的“后台”媒介内容生产机制,进而增进了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大众文化批判的意识。

(三)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的引入,使得《大众文化概论》课程不仅仅停留在媒介文本解读层面,还驱动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借助机构媒体或自媒体平台进行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媒介内容生产活动。尽管不少媒介内容作品在形式上还比较粗糙,但这种运用媒介技术生产内容信息的应用导向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注释:

[1]詹姆斯·波特.媒介素养(第4版)[M].李德刚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9.

[2]周宪.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15.

[3]凯丽·巴查尔格特,张开.媒介素养与媒介[J].现代传播,2005(02).

(作者: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编:周蕾

作者:张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业学校教育技术管理论文下一篇:榜样教育相关问题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