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综合艺术课程

2022-09-11

如果说全球化呈现出的是人才竞争的白热化,那么其内在的驱动力就恰恰表现在教育的竞争。世纪之交,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则是对全球化现象的有力回应。在2000年,我国开始了一场全面深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一个令人瞩目的新亮点和新突破即:艺术教育改革中,新增设了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亦称“综合艺术课程”。它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等方面,都能生动活泼的体现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最新科学理念;既继承和发展了国内外艺术教育的先进思想,又纠正了以往艺术教育中的不足,还汲取了国际先进的艺术教育经验。作为一名高师艺术教育工作者,深入解该课程对实践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笔者以下从三方面浅谈对本课程的认识。

1 我国综合艺术课程诞生的国际背景

正如西方学者巴赞(Jacques Barzun)所说,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人同艺术结婚时,就有了文化;而当他与艺术离异时,野蛮随之来临。目前,教育领域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旨在促进智慧的集成,使人获得能灵活切实的把握社会、文化、经济等各种因素的能力,最终让健全的人格、创造力与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得到完美统一,从而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使国家获得一种持续性的竞争力。

教育,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缩影,艺术则是时代文化的影像。而艺术教育则作为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方式,其内在形态、教育理念等也都受到文化与艺术的影响。按照后现代学者丹尼尔.贝尔对后现代文化的研究,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在文化领域,其核心原则是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在这样的文化状态下,引发了各种艺术领域的巨大变化并影响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当今国际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 把艺术教育引向广义的艺术领域,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促进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和其他人类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教育,构建一种各门艺术互补互生的、综合的艺术教育。

(2) 艺术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丰富的艺术体验和综合人文素养的人,培养的是具有完善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人。

(3) 艺术教育将成为艺术与人的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知识连通一体的教育,使艺术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和自然。

受上述艺术教育发展趋势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的艺术教育相继进行了改革。各国都摒弃了以往对艺术教育的狭隘、功利性的理解, 纠正了“技能教育”的偏颇理念, 认识到艺术教育可以建构人的健全的人格, 促进智慧的集成, 造就完善的人, 从而促进社会进步与生活和谐。

因此,我国综合艺术课程的诞生,也是我国艺术教育对国际艺术教育发展的回应。同时,在国际艺术教育视野下我国综合艺术课程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基础。

2 我国综合艺术课程的意义

教育变革首先是一种观念的改革,受到新课程观的影响,设计侧重艺术、文化及社会的联系,既能容纳又能扩展,既有国际性又具备民族特征的的艺术课程,则成为世界各国艺术教育改革的焦点。我国综合艺术课程的出现,是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

从哲学与文化上说,我国综合艺术课程的诞生,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首先,艺术教育在我国先秦的“乐教”中就可以得到全面体现。古代乐教思想所强调的“乐善民心、乐以安邦”等教育功能,都与现代艺术教育的意义基本相同。其次,一方文化养一方教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文化的灿烂就在于它的多元与包容。不仅如此,在民间文化、风俗礼仪中,还蕴含了许多内涵深刻的哲理,这些,都可以成为中国艺术教育的丰沃资源。而我们的民族精神也将获得现代性的基因,在多元文化时代中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的改变,促使艺术教育本身不断向综合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各艺术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的大趋势。在国际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建构多样性、立体式的课程与学习模式已成定局。然而,中国目前艺术教育现状是,艺术学科各自分裂的课程结构,使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艺术体验,有时艺术教育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艺术教育的人文价值没有发挥出来。显然,我国目前的艺术教育与国际艺术教育发展趋势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综合艺术课程的出现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的体现,是现代教育改革的结果。它不仅令人耳目一新、益智乐神,而且符合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3 我国综合艺术课程的特征

综合艺术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亮点。艺术课程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征。下面我从四方面对综合艺术课程的特征进行简要说明。

3.1 综合艺术课程的观念

课程的综合化方向。课程的综合化方向,体现在四大艺术领域之间的一种联通。综合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学科间的综合,他不是简单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的单科叠加,而是强调各种学科之间的一种联系与联通;各种教学因素的综合,包括学生、教师、情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之间,形成沟通、相互融合、相互对话的教育环境;各种知识与信息之间的融合,将大大拓展艺术教育的辐射能力,提升艺术教育的潜在功能。

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与赋予探究性的教学单元结构。本课程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四个领域,多视角开发艺术课程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丰满的艺术语境。这种教学单元结构,其内部有一个人文主题做支架。在一个人文主题之上,将艺术的审美、创造、评价,以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

促进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综合艺术课程的目标定位是通过艺术学习经历,培养具有综合艺术能力的人,学生在丰富的艺术创作经历中,不断获取艺术能力,提升人文素养,追求人格的不断完善。

在审美体验中体现技能创造。只有技能没有审美决不能称为艺术教育。而创作、表现、知识的运用只有在艺术的实践中才有意义。技能和审美的完美结合,才能演变成艺术能力。

特色的艺术课程评价。评价方式的改变不仅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同时也是艺术课程的特点之一。该课程的评价倡导教育与评价、终结性评价与随机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融通。综合艺术课程的评价是多种多样的。

3.2 综合艺术课程的结构特征

艺术本体的综合和艺术范围的扩大。该课程是融听觉艺术、视觉艺术、戏剧艺术、舞蹈艺术、影视艺术为一体。这些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四个领域发生的连接形成跨学科的状态。该课程以艺术本体的内容融合为基础,同时通过文化、情感、生活、科学四个领域发生联接,形成一种跨学科的状态。这种人文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呈现出艺术本体的综合和艺术与跨学科学习的综合。

3.3 综合艺术课程在教学和学习上的特点

由于综合艺术课程要通过艺术学习来生成学生的艺术能力, 达到人文素养目标,所以在教学与学习方式上都有其独特性。课程创设了艺术学习情境,同时强调学生的自然天性。该课程非常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主张教学在人文艺术活动中进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具有综合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能力,艺术的课堂设计能力,还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艺术修养。

3.4 艺术课程标准的特点

《艺术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对艺术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做出了规定,并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从学生主体切入,规定学生在学习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要求。我国《标准》改变了以往单纯以某一学科的单一知识体系课程建构的思路,而重视艺术学科间融合的趋势。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为此,《标准》强调了课程与学生生活密集联系,旨在促使各种教育资源与各种教育因素相互沟通、相互依存。由此营造了一个综合的教育环境。

一门课程的诞生,是一个国家艺术教育回应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表现。这个现象背后引发的一系列变化中,很值得高师艺术教育的关注。笔者认为,从基础教育到高师艺术教育,都有必要关注国家艺术教育的发展,以形成合力,发展我国的综合艺术教育。

摘要:新一轮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诞生了一门综合艺术课程。这门课程带有强烈的21世纪国际艺术教育特色。作为一名高师艺术教育工作者, 深入探究本课程对实践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本文中阐述了对本课程的理解。

关键词:综合艺术课程,背景,意义,特征

参考文献

[1] 滕守尧.理解与实践高中艺术新课程—与高中艺术教师的对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滕守尧.艺术与创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 胡之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4] 邢煦寰.“艺术课程”:艺术与艺术教育新理念的成功体现[J].中国艺术教育, 2004 (1) :22~2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中地理教学反思的实践与思考下一篇:浅析西方近现代设计史对艺术风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