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反思的实践与思考

2022-09-11

有人认为, 写一辈子教案的教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 如果写三年的教学反思, 那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七分理解三分教”, 强调的就是要不断学习教材、研究教材, 任何教材都是一个客观载体, 教师必须边教边思考。教后再思, 思后再教, 这尤如沙中之金, 越淘越多。教学反思, 是教学实践中一个过程的结束, 同时又是新的教学实践的开始, 只要对教学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思, 就一定能不断提高对教学的认识, 在“反思-实践-反思”的循环中收获喜悦。

1 内容与切入点的选择

教学反思并不是抽象的思辨活动, 它的反思对象是真实情境中发生的教学事实, 这些事实不一定完美, 或许还包含了一些随机的偶发的教学事件, 但它最能直观地展现教学的完整过程, 教师和学生所经历的困惑、愉悦、疑虑等表现和心理感受。同时, 教学活动具有过程的整体性和时间的延续性, 作为一种理性的教学反思, 要想洞察其全部有很大的难度, 所以只能是选好切入点, 从教学活动的局部入手加以把握。选好切入点, 有利于找到反思的着力点, 顺利打开思路, 为进行深入的反思打下基础。

1.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与精彩之处

开学初我要求学生专门准备一本练习本用来做绘图作业, 经过一阶段的实践,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写下了如下教学反思:绘图作业非常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和创造性。如有的同学在绘画方面有自己的特长, 每次绘图作业的美工特别好;有的同学画得很有创意;有的同学画得非常幽默。在写批改作业时分别写了如下评语:“你的美工真棒!”“你的绘画功底真的很雄厚!”“你真幽默!”“很有创意哦!”等等。我发现学生对这样的作业是特别的喜欢, 如学习完日界线和日期计算后, 给学生留下这样的作业:画图表示当北京时间为2点、8点、14点、20点时, 地球上新日期和旧日期所占的百分比, 并用一名话表达自己对时间流失的感慨。学生从计算、画图中发现了旧日期流失与新日期诞生的规律, 效果很好。而由此引出的感慨语又成为本次作业的亮点之一, 这些感慨语以积极向上为主, 但也有悲观或无所谓的, 也有调侃的。显然, 在这次作业里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时间和日期的计算。我在写评语时, 有鼓励的、有批评的、也有模仿学生的语气调侃的, 如:“谁也没有资格挥霍自己的青春!”“你这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吧!”等等。在教师节时, 我收到学生的一张贺卡, 上面写着:老师, 我喜欢您的上课方式和您留下的作业……这大概是作为一个教师最大的幸福了吧!

思考:一堂成功的地理课或得意的做法, 往往给人以自然, 和谐, 舒服的享受。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 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 在教学过程会出现闪光点。教学反思需要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 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 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 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 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1.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以下是我在上完必修I第一章第一、二两节后写下的教学反思:学生对天文知识的痴迷让我非常感动, 也让我在上课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穿插了更多的课外知识, 结果未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否有一个妥善的方案, 既能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热情, 又不耽搁教学任务呢?带着这样一个思考, 本人以2009年被国际社会确认为“国际天文年”、2009年7月22日本地可见日全食, 以及当前学生中很盛行的星座算命为中心, 以天文观测为主题, 结合我校的天文圆顶, 开了一个天文知识讲座, 在学生中引起一股学习天文知识、学习地理的热潮, 事后有许多非本人任教的学生来我这儿咨询有关天文方面的知识, 其中有一位还要去了我的电话, 说她即将参加中央台三星智力快车节目, 有三个求助电话, 让我到时帮她一把。从以上结果看, 运用天文知识讲座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也许是解决上述矛盾的一个好途径。

思考:在教学过程中, 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于这种情况, 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 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 然后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 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中的经验教训, 做出日后的改进措施, 可以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避免产生同样的遗憾。

1.3 及时记载教学过程中的灵感行为

无意中发现学校附近的新城广场上正在举行“奇石节”, 各种奇石或造型奇特、或色泽美丽、或手感细腻, 美不胜收。这个意外发现让我倍感兴奋, 因为过两天我就要上到必修I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能否利用“奇石节”这一资源, 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光添彩呢?回来后我就着手准备,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去“奇石节”现场逛逛, 再回头查找各种奇石的成因, 然后到课堂上进行交流。课堂上我又把本人的个人收藏品展示给学生看, 其中有形态较好石英晶簇、玄武岩、珍珠岩, 有澡类化石、恐龙蛋化石、响石 (产自仙居响石山) 等, 这些收藏品再加上学生在“奇石节”上的所见所闻大大的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整堂课下来自然流畅, 成效斐然。

思考:课堂教学中, 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 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 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 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 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去捕捉, 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令人遗憾不已。

1.4 及时记载课堂上学生的创新思维

今天的课堂里, 有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火星表面形态是否像地球表面形态一样?这是一个很有创造性的问题, 学生的思维从地球表面发散到火星表面。考虑到这个问题的难度并不大, 于是我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 而是引导其他同学来帮助解答。有一位同学这样回答:火星表面形态肯定也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 我不知道原因, 但它肯定是这样。对于创新教育, 教育学和心理学上尚有很多争议, 也许, 教师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最重要的一步, 是让学生知道, 他们的创造性会受到赞扬。所以对学生的这一回答, 我的回答是:当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候, 有谁能证明它是对还是错?从学生脸上喜悦的表情中我看到我这一做法是对的, 既鼓励了学生的创造性, 也调节了课堂气氛。

思考:心理学告诉我们, 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第一个发现者。无论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都想在课堂上好好表现自己。因此, 教师应顺其特点, 鼓励学生自己去归纳、猜想、论证。事实证明, 学生的好奇心理一旦激发起来, 其注意力就最集中, 思维就最活跃、最积极, 其智力就处于“超常”状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 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相长”。因此, 将其记录下来, 可以成为今后教学的素材。

2 关于教学理论的运用

实践中发现, 教学反思在坚持一段时间之后, 容易出现感觉好像再也没什么可写了这种情况, 除了少数反思有一定的“含金量”外, 绝大多数的反思往往流于浅表, 缺乏对问题较为连贯、系统、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反思的效果也不明显, 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改进更是微乎其微。究其原因, 反思缺乏理论的指导应是最主要的因素。教学反思需要理论的参与, 在反思中借助相关理论, 可以拓宽教学反思的思路, 避免反思活动简单化, 从而探讨出“隐藏”在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道理、智慧, 促进对课堂实践的指导。

在湘教版必修Ⅱ中, 区位是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之一, 为此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长作业:制作一个网页课件, 帮助下一届同学理解区位含义。学生分组完成作品并进行了交流, 事后我写了如下的反思:学生的作品以及交流讨论中, 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有些观点很稚嫩、甚至是错误的。但无论如何, 这毕竟是学生自己的东西, 教师应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所以在交流过程中教师的点评不要吝啬使用称赞语言,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有时甚至可以夸大学生的成就, 如有一个小组作品制作得并不突出, 但他们在主页中用一个卡通人物小丸子来引进“区位”的概念, 所以我在点评时称他们是最富于幽默感的小组, 该组的负责人事后在论坛中发了一个帖子, 原文如下:……老师, 是您教会了我自信与竞争, 是您让我大胆地表现自己, 是您让我在众多优秀的同学之中举起手来, 当我把那个很烂的作品展现出来时, 我紧张, 我不自信, 但是我克服了, 我对自己那天的表现很满意, 因为我知道背后有您在支持着我……这次教学设计是本人对“长期作业”的一种探究, “长期作业”相对于传统的家庭作业而言, 传统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可称之为“短期作业”。这种“短期作业”虽然具有让学生在短时期内巩固、掌握大量知识和培养学习习惯的作用, 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情感的发展以及积极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长期作业”以问题为中心, 能充分激发学生聪明才智, 而且这种“长期作业”往往需要学生花一番艰苦努力才能完成, 因而更能促进学生健康有效的发展。

思考:反思并不等于闭门苦思苦想, 也不等于自我检讨, 反思应该是在某种理论和观念的引领下进行的思维活动过程。也只有引入新观点才能打破定势和平衡, 激活反思思维, 拓宽反思思路, 开启反思智慧。否则, 我们的反思只能是简单的回顾和浅层次的检讨, 没有触及灵魂, 不能革新自己的思想观念, 那我们的专业水平自然也就无法上档次。教学反思中的理论不同于一般理论文章中对理论的阐述, 它是在吃透理论基础上的理论运用, 或许只是“只言片语”, 但价值与意义却不可忽视。它必须与教学活动的分析阐释结合在一起, 提示出教学活动中隐含的教育真理和实践智慧, 总结出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发挥理论在教学反思中的“点拨”价值。教师们只有提高了理论水平, 才会脱离“匠气”, 才会反思得深、反思得透。“只要你善于观察、用心思考, 其实真理就在你身边。”

摘要:教学反思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内容和切入点的选择是多方面的, 可以是成功之处, 也可以是不足之处, 还可以是灵感行为或创新思维;教学反思需要新的教学理论来指导, 促进反思更深入、更透彻,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反思,实践与思考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 (日) 岸根卓郎, 何鉴[译].我的教育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 钟启泉, 张超, 段玉山.地理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翻译教学中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完善下一篇:浅谈我国综合艺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