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建设论文

2022-05-07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镇银行建设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湖南省村镇银行立足于本地的市场,积极开展面向农户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满足小微企业和农户资金需求,拓展业务发展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然而,湖南省村镇银行在成长过程中也存在政策性支农和商业性经营双重角色“悖论”问题。

村镇银行建设论文 篇1:

关于我国村镇银行建设进展缓慢影响因素及实施策略分析

摘 要: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发展农村经济、稳定社会及富强国家的重要关键,村镇银行的建立,能够健全我国的金融体制,增加农村资金的供给,建立农村金融体制,从一定程度上推进农村地区农民经济的发展,提高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但是,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尚还处在起步阶段,村镇银行建立时间不久,其内部管理存在许多不足。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村镇银行建设进展缓慢,本文從村镇银行自身以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分析村镇银行建设缓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够解决该问题,为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做出贡献。

关键词:村镇银行;三农问题;建设缓慢;影响因素;完善措施

一、我国村镇银行推广的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逐渐具备了较强的金融意识,人们开始关注资金的安全性、趋利性、流动性,这些变化逐渐影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在新的市场经济下,农村地区资金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农村的资金供求矛盾加剧,呈现出供给远远无法满足需求的趋势。这些金融问题是传统的农村金融体系所无法解决的,而通过积极推进设立以村镇银行为首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则能够很好地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供求矛盾,通过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来提高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的服务效率和水平,最终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我国村镇银行推广建设的意义

1.使广大农村地区金融市场更规范。我国农村地区的广大农民,他们的金融需求往往具有小、散、频、急等特点,并且一直以来,农村地区没有设立正规的金融机构,农民只能通过各种非正规的不被法律认可的地下金融活动达成自身的金融需求。村镇银行是一个正规化的金融机构,受到法律法规的认可和支持,能够规范化民间的金融投资活动,从而更有利于三农经济的发展。2.缓解农村金融市场出现的供给不足问题。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金融需求逐渐增长,广大农村地区传统的金融机构并不能够满足其金融需求,农村金融市场出现严重的供给不足现象,我国“三农”资金缺口几乎是以逐年递增的趋势在发展。村镇银行由于其成本低、经营灵活及运营效率高,且契合三农特点,能够充分利用本地资金来运作于本地农村金融市场,能够大大缓解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保障农村金融体系的畅通。3.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对于农村地区广大农民来说,他们的金融需求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统的贷款业务,用于满足农业生产、日常生活需求等;另一方面是存款、中间业务需求。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入也越来越高,农村地区的消费结构也相应地产生了变化,农民群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包括有票据承兑、银行卡及理财等多种方面。村镇银行的出现,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农村地区的广大农户及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三、我国村镇银行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

1.村镇银行本身结构设置问题。为了规范化我国村镇银行的管理,银监会推行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之所以银监会要求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最大股东必须为符合一定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是,村镇银行的建立的首要目的是要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金融服务空白问题,银监会的这些规定纵然可以保障村镇银行的安全运营,却也严重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建立和发展。2.村镇银行只有有限的存款来源。我国村镇银行建立时间不长,农村地区的广大农民群众对其了解较少,认可程度不高,相较而言,农民更愿意相信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如农行支行、信用社、邮储行等,更愿意将资金存入到这些传统的金融机构中。在农民群众的眼中,村镇银行更像是一些私立金融机构,从而不敢存钱到村镇银行。同时,即使农村的农民信任村镇银行,由于他们的资金以往大多数是存在距离近、支取方便的固定金融机构中,他们往往不愿意将资金取出转存入村镇银行。3.村镇银行的支付结算体系不健全。村镇银行是由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批准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为当地三农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属于一级法人机构。它不同于银行分支机构,它是一种自主经营模式,需要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及自我约束。村镇银行不需经过人民银行,有银监会批准建立,因此,村镇银行没有行号,无法发放银行卡,从而使得村镇银行无法加入到中国大、小额支付结算系统、进入同业拆借市场。4.村镇银行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首先村镇银行没有良好的国家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因有国家许多的政策补助支持,其贷款利率设置较低,迫于竞争压力,村镇银行只能降低贷款利率,基本在8%以下。在没有国家政策补助的条件下,村镇银行很难再如此低的利率实现盈利,从而不利于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税收方面,农村信用社营业税及附加是3.3%,免三年所得税,而村镇银行则是按照普通商业银行进行纳税,高达5.5%,所得税达33%。这样一种税收政策大大不利于村镇银行的发展,使其在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竞争中处于劣势。

四、解决我国村镇银行建设进展缓慢的对策

1.提高村镇银行的认可度。为了提高村镇银行在公众心中的信任度,政府应该要摆明支持态度,鼓励农户存钱到村镇银行,将“村镇银行是农民自己的银行”这一理念深入到广大农户心中。同时,村镇银行还可通过积极引导大银行参股村镇银行,利用大银行的名气来推广村镇银行,获取农户的信任,提高村镇银行的认可度。2.合理设置村镇银行网点。由前面分析可知,村镇银行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建立时间短,并且其政策性补贴等诸多方面都步入农村信用社。为了更好地发展村镇银行,村镇银行应该合理设置网点,主动选择农村信用社覆盖较弱的区域作为网点,暂避锋芒,先将村镇银行发展起来。3.完善自身服务能力。由于村镇银行的设立不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村镇银行没有行号,无法加入中国结算系统,给村镇银行各方面的发展带来了阻碍。4.健全农村信用体系。信用是农户向村镇银行贷款的重要前提,健全的农村信用体系,能有效地保障村镇银行的资金安全。健全的农村信用体系,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充分配合。政府起带头作用,建立取信于民、服务社会的信用系统,企业通过信用评价系统、管理系统等,督促企业自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塑造优秀的企业信誉形象,个人则通过个人信用档案和个人信用报告等制度,督促和引导个人将信用、守信用。在农户与村镇银行建立贷款关系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失信行为,应严厉处罚,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相应制裁如降低信用等级、处置抵押品、不再提供服务甚至诉诸法律等。

参考文献:

[1]李晓春.我国村镇银行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经济纵横.2010年(3).

[2]刘津慧.我国村镇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时代金融.2009年(6).

[3] 陈白里、武大雪.浅析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农村金融研究.2008年(11).

[4] 吴占权、朱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管理.农村金融研究.2009年(4).

作者:曹伟

村镇银行建设论文 篇2:

基于政策性和盈利性视角下

摘要:湖南省村镇银行立足于本地的市场,积极开展面向农户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满足小微企业和农户资金需求,拓展业务发展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然而,湖南省村镇银行在成长过程中也存在政策性支农和商业性经营双重角色“悖论”问题。湖南省村镇银行应不断完善制度、政策以及设施的外在环境,优化广大农村金融、文化背景,以此立足于农村地区,发展于农村地区,并在基于政策性服务作为湖南省村镇银行业务特色的同时,推进湖南省村镇银行的现代商业化,从而实现湖南省村镇银行特色化、本地化、差异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村镇银行;湖南省;市场定位;农村金融机构

一、引言

“十二五”以来,湖南省坚持“一带一部”战略定位,2014年,湖南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048.5亿元,比上年增长9.5%,经济总量位列31省市自治区排第10名。湖南省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08年湘乡市村镇银行成立以来,湖南省先后共组建了30家村镇银行,但湖南省村镇银行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占有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农业大省,若能有效地解决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将有力地推进湖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湖南村镇银行作为农村中出现的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其存在的意义在于为湖南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需要的资金,这是湖南村镇银行存在的使命,或者说是一种自身的定位。但是湖南村镇银行的发起者绝大部门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在决定湖南村镇银行的经营和财务决策的时候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这种情形导致了湖南村镇银行在实际发展的时候目标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决定了湖南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盲目的追求自身规模的扩大化和信贷规模的扩大化。此外,湖南村镇银行的运营模式很大部分都是照搬商业银行的模式,没有考虑湖南村镇银行的特殊性。很多具体的业务操作流程都是直接引进商业银行的相关操作标准。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湖南村镇银行自身定位和盈利目标之间的冲突。因此,积极调整与发展湖南省村镇银行,并推进湖南省村镇银行的现代化转型,有利于全省经济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文献综述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村镇银行在世界各国发展情况和称呼也不尽相同,多以社区银行和乡村银行等形式存在,故相关研究都可以统筹到村镇银行研究领域。Rodrigo A.Chaves等(1992)认为组织设计是乡村银行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Berger和Udell(2003)对美国社区银行经营战略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关系型融资”是其核心。Yong和Duffy(2002)从特色服务和信息获取两个方面阐述美国社区银行的优势。Habtom和Ruys(2007)研究发现互助协会可以有效解决融资难等问题。Liverpool和Winter(2010)研究了埃塞俄比亚农村地区小额信贷对农户消费的影响。

从村镇银行诞生起,国内学术界和业界就对村镇银行给予了高度关注。纵观国内的已有的研究,其探讨主要围绕在两条主线:一是村镇银行的经营管理方面,主要包括风险防范、经营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等。二是有关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村镇银行的经营风险方面。自村镇银行成立以来面临着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杨照泽(2010)、胡忠良(2011)、刘波和刘亦文(2012)则提出了各种风险的管理策略。王伟宁、乔宏(2013)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出村镇银行信贷风险主要来自于贷款农户信贷知识匮乏,应在农村地区普及信贷风险知识以及建立信用制度。赵婧瑶,王宏伟(2014)认为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已经成为村镇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最为主要的风险,通过传统的专家打分法和一般综合评价法建立的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模型可以为银行管理者进行流动性风险控制提供帮助。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刘姣华(2014)认为村镇银行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性风险也随之加大,实行差别化战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控机制,调整业务结构,增强产品创新能力才能保证村镇银行的稳健运营。

村镇银行的经营绩效方面。刘渝阳(2007)、吴少新等(2009)分别对四川、湖北的村镇银行经营效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董晓林等(2014)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主发起人类型、设立取址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认为主发起人为农村金融机构且选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镇银行绩效更优。

村镇银行的发展困境与对策方面。张鸣鸣(2007)、杨晓敏等(2008)认为解决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可以采取以政策性扶持为基础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张蕾蕾、刘向前(2010)认为村镇银行应探索更为清晰的盈利模式。李惠乾(2011)认为村镇银行需巩固存款基础、疏通结算渠道、优化资金管理。崔宏伟(2013)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影响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各个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提高盈利能力最为重要。张郁(2014)认为我国村镇银行可定位于“农村社区商业银行”。

关于村鎮银行市场定位研究。杨建光(2008)认为村镇银行应坚持差别化发展。赵方、王建中、杨海芬(2011)认为村镇银行应在价值创新的基础上错位竞争和互惠合作。王煜宇(2012)探讨了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主体与发展定位。柴瑞娟(2013)认为定位于覆盖农村绝大部分经济主体的社区型商业银行是村镇银行的应然之选。陆红军和王兰凤(2014)提出了我国四种类型村镇银行的分类管理思路。刘培勤和王小康(2015)基于“三农”视角探讨了新疆村镇银行发展的市场定位思路。还有学者(黄汶桥,2011;胡聂风,2013;麦拉苏,2014;李洁,2015等)基于不同视角对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进行了思考。

然而,在理论界,湖南村镇银行发展相关研究并未得到重视,相关文献寥寥无几,且多以定性分析为主,探索了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与问题,缺乏与湖南村镇银行发展具体问题相联系,本文将村镇银行置于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的宏观思路中加以解读,分析了湖南村镇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形成原因,提出湖南省村镇银行基于政策性与盈利性综合考虑的发展定位,为湖南村镇银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湖南省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一)湖南村镇银行分布状况

截至2015年6月,全国已经组建村镇银行1270家。湖南省共13个市(除怀化市外)和1个自治州设有村镇银行,总计30家村镇银行开业。从地域的角度计算,湖南现有的30家村镇银行,其中,湘南共计10家,湘东8家,湘北湘中均为5家,湘西2家。具体可见下表l。

湖南省村镇银行的分布基本上符合农林牧渔业生产的金融需求。但是,具体而言,湖南省村镇银行的分布仍存在些问题。例如,湘东地区(19%)的农林牧渔生产总值份额均比湘北(21%)、湘中地区(21%)要低两个百分点,但是,湘东地区(24%)的村镇银行市场份额均比湘北(17%)、湘中地区(17%)高七个百分点。另外,怀化市农林牧渔生产总值份额和郴州市的差不多,均为6%左右,但是郴州有5家村镇银行,而怀化市却没有1家村镇银行。

(二)湖南村镇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南省村镇银行经历了6年多的运营实践,在實际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

1.经营模式迥异,盈利能力较差。不少湖南村镇银行简单复制母行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湖南村镇银行盈利模式的创新;我国政府对利率的严格管理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湖南村镇银行在盈利模式上的创新;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镇银行的懈怠性,阻碍了湖南村镇银行盈利模式的创新。

2.政府政策性扶持落实不到位限制了村镇银行的发展。村镇银行成立于特殊时期,并没有享受诸如财政税收方面的国家优惠政策。而信用社和村镇银行同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却享受一些相同的税收政策,这是国家考虑到信用社经营时间长,且处于向农村商业银行转型阶段,必然有更多的税收优惠,但村镇银行却没有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从湖南村镇银行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湖南村镇银行从试点到现在,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些扶持政策,但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例如,按照优惠政策,湖南村镇银行应享受各类补贴及奖励资金累计3.27亿元,但实际到位1.7亿元,到位率51.99%;当地政府在引进村镇银行时承诺开办费、提供办公场所、财政村存款支持和税收减免等措施,在开业后却不能完全兑现。村镇银行完全按照商业银行来经营,没有出台税收优惠法规,相关政策支持没有到位,经营环境还不如农村信用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镇银行的发展。

3.湖南农村经济环境制约村镇银行发展。村镇银行往往被要求设立在相对欠发展的农村地区。相比于城市地区或发达国家农村地区,湖南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水平、金融环境都十分落后且不够完善,这就使得村镇银行所位于的经营背景是十分被动的。其次,村镇银行成立时间短,营业网点少,缺乏吸引力。据中国人民银行郴州市中心支行曾彪(2013)的农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其调查的11个县市区中,有47.96%的人表示不了解村镇银行,48.69%的人表示不会去村镇银行存款,而偶尔会到村镇银行存款的比例仅34.79%。

4.政策限制商业化。虽然村镇银行的准入门槛较低,但是,有关政策并未完全对村镇银行实行自由、开放、市场化的管理与协助。村镇银行现在处于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无完全独立性的尴尬局面,这都会阻碍村镇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过渡。

5.规模限制经济效益。由于限制跨区域经营,作为商业银行的村镇银行只能用“小的可怜”来形容,同时伴随着规模不经济、公信力偏低,直接导致村镇银行吸储困难,个人存款占比小。一方面,这种狭小的银行规模会限制资金来源,从而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资金单一聚集于某一区域会不利于风险的分散,存在巨大的系统性风险。调查显示,多数亏损村镇银行认为,经营规模是制约其盈利的主要因素,随着规模的扩大,其经营状况会越来越好。另外,全省除了上海农商行、哈尔滨银行批量设立的村镇银行使用母行统一品牌借记卡、网银业务,浦发银行及华融湘江设立的村镇银行代理母行借记卡外,其他的村镇银行均未开通借记卡、网银业务;大部分的村镇银行未加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如汩罗国开村镇银行,因其主发起行为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母行在网银、银行卡及支付结算等方面不能给予直接支持,制约了该行业务的发展。

6.资金流动性缺乏。村镇银行资金来源不稳定,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由于县域(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村镇银行盈利的难度较大,且村镇银行存款以企事业单位存款为主,而且活期存款较多,资金来源不够稳定。目前,湖南村镇银行企事业单位存款占比在60%以上,与此相反,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储蓄存款和单位存款基本持平。这也说明村镇银行在吸收居民存款和定期存款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7.名义“支农”,实际服务宗旨出现偏差。2014年底,全省村镇银行存款余额逾200亿元,贷款余额突破130亿元,成为服务“三农”、支持小微的金融生力军。但据中国人民银行郴州市中心支行曾彪(2013)对湖南省郴州市4家村镇银行的统计,郴州市4家村镇银行在2012年末“三农”贷款余额52329万元,仅占各项贷款总数的39.67%。郴州市4家村镇银行只是湖南省村镇银行发展的一个缩影,不难发现,湖南村镇银行无法完全履行其“三农”责任。

8.支农产品缺乏创新能力。比如湖南省五家浦发村镇银行所开发的关于农、林、水、电、养殖、矿等多个产业客户集群的“银林通”“银农通”“银电通”“银矿通”等近二十个“通”系列产品,这些“创新”产品的原型都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农业生产资料贷款业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农业小企业贷款业务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业务。长沙沪农商银行业在金融产品上面进行了创新,通过与所在地的政府部门的沟通协商,开发出“小微企业流动贷款”等新的金融产品。但是从总体宏观层面来说,湖南村镇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产品还是比较的单一,主要是集中在借贷业务上面,中间业务缺乏。目前湖南村镇银行的主要的业务都集中在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这些传统的金融业务上面,而且贷款成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其他中间业务带来的收入对于湖南村镇银行来说是微乎其微的。这样的产品结构对于湖南村镇银行的发展来说是相当不利的,借贷业务带来的收入不具有持久性,不利于湖南村镇银行的长远的发展。

9.股权结构不合理。截至2015年底,全省村鎮银行总数已经达到30家,已覆盖除怀化市外的13个市(州)的37个县(市)。其中,上海农商行、浦发银行、哈尔滨银行、国开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汇丰银行、包商银行、广州农商行、安徽桐城农商行等银行业机构来湘开办26家村镇银行,我省的长沙银行、华融湘江银行开设4家。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湖南村镇银行的股权多半都由发起行掌控,很容易出现一股独大所带来的一系列公司治理问题,尤其是当作为大股东的发起行,在对本地经济金融情况与相关的金融业务还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决策与管理方面的失误。例如,武冈包商村镇银行的发起行是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包商银行,包商银行既不是湖南省本地银行,也不是农村地区的银行机构,在武冈县的县域经济环境下的经营绩效可想而知。其次,村镇银行其他当地企业法人股东与村镇银行之间也存在关联交易的可能性,尤其在对企业法人的上(下)供应(销售)商开展的存贷业务。如珠海格力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与珠海横琴村镇银行就爆出此方面的问题,湖南村镇银行虽暂未发现此类问题,也应防患于未然。

四、湖南省村镇银行发展的市场定位选择

湖南省村镇银行的政策性市场定位主要是基于国家对于村镇银行的政策制度设定,将目标客户定位于特定贫困群体、小微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体现出政策性银行的基本特征;在盈利性市场定位主要是基于村镇银行同样是以商业性为目的银行业机构,必须通过市场竞争,以商业可持续的方式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根据湖南省村镇银行的政策性和盈利性两个方面的市场定位,本文从湖南省村镇银行的目标客户选择、经营区域和业务产品等三个方面进行细化讨论,其中,目标客户选择体现了湖南省村镇银行的政策性市场定位,经营区域和业务产品又凸显了湖南省村镇银行的盈利性市场定位。

(一)湖南省村镇银行的目标客户选择

作为农村信贷产品的提供者,向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是湖南村镇银行的重要功能和主要职能。根据程昆等(2009)的研究,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主要包括农户、农村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考虑到湖南省村镇银行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其目标客户应定为特定贫困群体、小微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

一是要增加服务特定贫困群体的小额信贷产品供给。农村贫困群体由于缺乏抵押品而被排除于正规金融服务之外,使得他们难以借助金融服务去把握更多的经营与发展机会,而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湖南省目前以贫困群体为目标的小额信贷机构还相当缺乏,而不同的贫困群体因生产生活特点的不同导致存在不同的贫困根源。因此,湖南省村镇银行需要针对性地提供适当特定目标客户的小额信贷服务模式和产品来适应不同贫困群体的金融需求,进而实现帮助他们缓解贫困的目标。可以尝试借鉴典型国家的经验,针对贫困群体的不同需求,开辟贫困群体住房建设与维修小额信贷项目、就业创业小额信贷项目、人力资本投资小额信贷项目、大病扶持小额信贷项目、灾后重建小额信贷项目等诸多消费方面的信贷服务。同时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确定不同的授信机制和还款方式。

二是完善小微企业多维金融支持体系。小微企业是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转移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湖南省村镇银行需要坚持小微市场定位,从小微企业多元化、差异化的融资需求出发,建立健全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以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一方面可以借鉴美国扶持小微企业的做法,加强湖南省村镇银行小微信贷业务专营机构建设,构建小微企业“一站式”信贷服务模式,在巩固提升湖南省村镇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基础和能力的同时,有效增加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优化小微企业信贷服舞另一方面创新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从授信方案、还款方式等方面创新,构建多层次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此外,也应大力推进小微企业征信平台与信息库建设,建立小微企业信用奖罚制度,督促小微企业诚信借贷与守信还贷,使之成为一个合格的信贷主体。

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农村合作组织的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仅有利于优化农村资源要素配置,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而且对其发展壮大极为有利。因此,加大湖南省村镇银行对农村合作组织的信贷资金支持力度,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湖南省村镇银行的经营区域

一是以“村镇”为特色。湖南省村镇银行应该充分并灵活应用国家、当地政府的有关农业以及农村金融经济的各项政策,但是,利用政策并不是意味着依靠政策来经营和发展村镇银行,而应该是利用这些独有的政策形成其他金融机构所无法达到的、仅村镇银行拥有的特色,从而展现以“村镇”为特色的、具有独特性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二是本地化发展。湖南省村镇银行的发展道路、开展业务的途径以及银行具体的人才建设都应该坚持本地化发展。湖南省村镇银行的发展不应该搬照江西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也不能仅仅参照湖南省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每一个省份、每一个地区都有属于当地自己的金融、经济、生产环境。只有充分了解并吸收本地的一切资源,湖南村镇银行才能真正地实现在本地的可持续发展。

(三)湖南省村镇银行的业务产品

一是差异化改变。湖南省村镇银行的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始终要明白自己的市场定位并与其他金融机构保持相对的差异性。差异化发展是现阶段中国银行体系的要求,努力引导湖南省村镇银行区别于湖南省其他金融机构的差异化改变,是填满农村地区的低端金融空缺的有效途径,也是打破农村地区金融垄断、促进金融市场自由竞争的综合手段。

二是商业化经营。湖南省村镇银行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商业化经营模式。中国几十年实践证明:只有实现银行业机构的公司化、商业化、市场化才能实现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银行业的生机勃勃以及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其次,湖南省村镇银行的商业化需要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村镇银行的经营规模上,规模太小不利于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商业化,规模过大也就会诱导行业同化。最后,有关扩大村镇银行规模的途径,为了避免农村地区的“虹吸效应”,应该有条件、有步骤地实现湖南省村镇银行的跨区域经营。

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方面要创新湖南省村镇银行信贷产品,增加信贷种类、创新信贷投放方式。如针对农村消费性信贷的强烈需求,积极研发适销对路的消费信贷品种;结合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根据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融资“量小、频高、随意性大”的特点,创新村镇银行抵押贷款等模式,尝试开发无实物抵押小额贷款、多主体联保小额贷款、分期偿还小额贷款等模式,建立由信用担保、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多种模式相结合的信用担保体系。另一方面要推进湖南省村镇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创新金融服务间接渠道。湖南村镇银行可利用自身优势,将城市金融业务中发展相对成熟的金融咨询、投资理财、信托基金、结算、汇兑、租赁、信用卡、有价证券买卖等各类现代金融服务产品逐步向农村市场推广,提升湖南省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消费层次。同时,也可以积极推进农产品期货新品种开发,引导和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有序进入期货市场,推进套期保值业务拓展,探索设立期货投资基金等。通过推进湖南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拓展湖南村镇银行金融服务渠道,延伸湖南村镇银行服务湖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触角,提升湖南村镇银行服务质量与消费层次。

五、结语

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有机结合体,湖南省村镇银行根植、服务于湖南农村经济与社会并不同程度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在肯定其成效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其自身依然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和不足。新常态下,有必要进一步针对村镇银行的特点,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市场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切实发挥湖南村镇银行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户增收的撬动和支撑作用。

一是明确湖南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的原则。即明确湖南村镇银行市场定位为以“村镇”为特色、本地化、差异化发展。村镇银行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发展”,明晰湖南村镇银行的市场客户群体主要针对农户和小微企业,确立自身的战略目标和具体的经验政策和财政政策。其次,湖南各地的村镇银行应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目标市场定位,不能单纯地求大求全。

二是明确湖南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的内容。湖南村镇银行明确市场定位可以帮助湖南村镇银行找到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体,在激烈竞争的金融市场上形成自身真正的核心競争力,从而提高湖南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可以明确湖南村镇银行的目标客户群体主要应该是湖南农村中拥有一定偿付能力的小微企业以及拥有一定资金能力但是资金能力又不是特别大的农村居民,其业务市场定位主要是针对小农户的个人金融业务以及湖南中小企业的借贷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可能既涉及到了传统的借贷服务又涉及到了新兴的中间业务,湖南村镇银行应该根据湖南农村经济的具体的特点,开发出真正适合湖南农村经济发展的中间业务,在注重创新性的同时兼顾实用性,通过中间业务的合理开户,提高湖南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中小企业的借贷业务是银行的传统业务,湖南村镇银行在明确这一业务范围之后,需要在借贷业务的流程、技术等方面不断完善,使其在传统业务上以优质的服务和完善的产品来增加这一项业务的稳定性。

三是完善支持湖南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的配套体系。一要建立健全湖南省村镇银行外部政策支持机制。首先,相关部门要出台专门法律法规,给“三农”以全方位的政策扶持。有关政府部门要把握好村镇银行的设立门槛,虽然银监会规定,村镇银行注册资本的最低要求是300万元,有效地维持支农惠农和财务运营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村镇银行作为我国特有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一,政府有关部门要逐步对湖南省村镇银行定位发展部署持续的、特色的路线。例如,放宽民间资本投入等措施;然后,适当地增加对村镇银行扶持性的政策,村镇银行毕竟作为新兴农村金融机构,在与其他成熟的农村金融机构相比,在制度、规则等方面都不可避免的位于劣势,这就需要国家、当地政府对湖南村镇银行的扶持。二要完善湖南省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正如最近银监会要求的一样,湖南省村镇银行应逐渐降低发起行在其控股的村镇银行的股权比例,并适当且有条件地引进并增加当地民间股本。同时,应该充分利用村镇银行两大类股东的优势,避免其劣势。在湖南省村镇银行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首先,主发起银行要加强涉农金融产品的创新,针对城市商业银行丰富的管理决策经验进行有效的村镇化、当地化,使其高效地适应湖南省村镇银行的管理;其次,要设立监督机制,防止参股企业权力的利益化,即避免参股企业向自己或利益相关人提供投融资便利。三要促进湖南省村镇银行业务全面发展。湖南村镇银行在不断创新、完善以及方便基础存贷业务的同时,也要向现代银行模式转型。在通过各项调研以及实验后,充分挖掘当地其他业务的发展潜力,尤其是中间业务。目前,为适应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需要,我省积极开展农村“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农房产权)抵押贷款,村镇银行依然也需要创新金融工具、金融产品来满足“三农”发展的资金需要。其次湖南村镇银行需要加大力度研发中间业务,将自身对于借贷业务的依赖转移到中间业务上来,开发出适合农村客户全体的中间业务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群体的需求。增加中间业务的不可替换性,培养客户群体对于湖南村镇银行中间业务的依赖性。参考文献:

[1]Alexander sarri.Rural informal credit markets and theeffectiveness of policy reform[M].Food and Agriculture0rganization 0f the United Nations.1996.

[2]sR khandker.Microfinance and poverty-evidence usingpanel data from Bangladesh[J].Policy Research WorkingPaper,2003,19(2).

[3]S Qureshi,I Nabi,R Faruqee.Rtmal finance for growthand poverty alleviation[R].Policy Research WorkingPaperSeriesfromTheWorldBank,No 1593.

[4]Jacob Yaron.Successful rural finance institutions[R].WorldBank discussion papers,1992.

[5]Peterson,M.and R.Rajan.The Benefi~0f Small BusinessLending:Evidence from Small Business Data[J].TheJournal of Finance,1994,49(1).

[6]Allen N.Berger,Gregory F.Udell.Small Businessand Debt Finance[J].Handbook of EntrepreneurshipResearch,2003,(1).

[7]R De Young,D Duffy.The challenges facing communitybanks:In their own words[J].SociM Science ElectronicPublishing,2002,26(4).

[8]LSO Liverp001,A winter-Nelson.Poverty Status andthe Impact of Formal Credit 0n Technology Use andWellbeing among Ethiopian Smallholders[J].WorldDevelopment,2010,38(4).

[9]吴玉宇,唐意红.我国村镇银行经营风险与防范[J].求索,2009,(9).

[10]刘波,刘亦文.我国村镇银行风险控制研究[J].经济纵横,2012,(5).

[11]刘姣华.利率市场化的风险防范与现实应对:村镇银行个案[J].改革,2014,(1).

[12]吳少新,李建华,许传华.基于DEA超效率模型的村镇银行经营效率研究[J].财贸经济,2009,(12).

[13]武晓芬,邱文静.村镇银行普惠性信贷资金运行效率以及扶贫效益的提高与创新——以云南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1,(12).

[14]李惠乾.村镇银行需建立可持续商业经营模式[J].中国金融,2011,(2).

[15]刘培勤,王小康.新疆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三农”市场定位的视角[J].时代金融,2015,(6).

[16]麦拉苏.基于SW0T分析框架下的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研究[J].中国市场,2014,(33).

作者:刘亦文 黄静寅

村镇银行建设论文 篇3:

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现状及监管建议

自2007年3月首批村镇银行在国内6个试点省开展以来,村镇银行这一新兴金融实体就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为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截至2014年4月底,山东省滨州辖区已开业4家村镇银行,存款余额为218195万元,贷款余额为211293万元。自开业至今,4家机构累计发放贷款金额为608413万元,其中支持中小微企业为406196万元,有力地支持了辖内小微企业的发展。村镇银行业务得到一定发展,但支撑业务运转和发展的信息化建设却相对滞后,突破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现状

滨州辖区的4家村镇银行分别是山东邹平青隆村镇银行、邹平浦发村镇银行、山东博兴新华村镇银行和无棣中成村镇银行,发起行分别为山东青州农村商业银行、浦发银行、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和成都农村商业银行。目前4家村镇银行已初步建立信息科技制度,制定了相关的内控管理制度,如机房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柜面设备维护等,推动村镇银行信息管理向流程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辖区内村镇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邹平浦发村镇银行、山东博兴新华村镇银行和无棣中成村镇银行的核心系统采用依托发起行模式,由发起行提供的核心业务系统进行业务处理,本行机房已无生产数据,发起行完成核心数据备份、系统运维等操作。山东邹平青隆村镇银行则通过外包建立核心系统,核心业务系统托管在东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数据备份、系统运维也由该公司完成。

二、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业务发展、轻科技建设,高管层对信息科技风险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辖区内村镇银行成立时间短,业务拓展压力较大,高管层对信息科技风险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导致村镇银行对信息科技风险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充分。从检查情况看,村镇银行信息科技治理架构不到位,银行高管对科技风险的概念认识模糊,董事会高管层缺乏长远的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信息科技风险“三道防线”构建不完整,未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银行全面风险的框架中,信息科技审计部门未配备专业的科技审计人员进行行内科技审计。

(二)支付渠道匮乏、业务系统开发难度大,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村镇银行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由于村镇银行规模小,难以大量投入进行系统开发与建设。目前系统开发普遍存在效率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发起行或外包商系统开发是针对所有村镇银行的共性需求,针对个别村镇银行的特色需求则需要排队等候。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农民对新兴电子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辖内4家村镇银行电子化金融服务尚未起步,造成支付渠道少。

(三)机房基础设施不达标、设备单点故障隐患大,机房建设仍是信息科技风险的薄弱点。4家村镇银行机房建设仍是信息科技风险的薄弱点。其中1家村镇银行尚未建立独立机房,网络设备、UPS、机柜等位于营业室内,进入营业室的工作人员均可接触上述设备,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从设备配备上来看,4家村镇银行机房供电仍为单路供电、2家村镇银行核心交换机设备没有实现热备份,一旦设备故障,将导致核心业务系统停运、业务全面中断;4家村镇银行机房没配备机房专用精密空调、自动消防设施和部署环境监测系统,科技人员无法及时了解机房环境变化,在没有安排机房值班的情况下,若发生突发情况,科技人员无法及时处理,从而造成大的损失。

(四)未设立独立的科技部门,科技人员配备不充足,日常科技风险防范压力大。辖区村镇银行都没有成立独立的信息科技部门,信息科技工作职能设置在综合部,与日常科技工作开展、中心机房设备维护和保障业务连续性工作方面的高标准要求不相适应,科技岗位人员同时还有其他业务指标考核的压力。受人员配备影响,村镇银行都没有安排中心机房7×24小时值班,机房夜间出现突发事件,易因联络机制不健全造成紧急事件处理不及时。机房日常巡检未实现规范化,未搭建机房环境检测系统,机房空调发生故障造成机房温度异常,或空调发生漏水故障时无法及时发现,从而造成风险的进一步升级。同时,日常科技风险防范不健全。3家村镇银行都未实现移动存储设备的规范管理,易造成数据泄露。1家村镇银行网络管理不规范,使用网线切换器在同一台办公机器登录办公网络和互联网络。4家村镇银行均未采取技术手段实现对电脑进入办公网络的准入控制。

(五)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演练不主动,业务连续性保障工作不到位。辖内村镇银行组建了应急管理组织架构,制定了应急管理制度,但是普遍存在应急预案场景不全面、应急演练开展不主动的问题。应急预案多套用发起行版本,未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自身制定应急预案的机构多存在情景模拟不足、预案流程不细、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在日常的应急管理中,科技部门与业务部门联动较少,应急演练只是局限于科技层面,演练范围也只是局限于电力、消防、网络方面,缺乏业务应急与科技应急的综合演练。

三、加强村镇银行信息化监管的建议

(一)村镇银行应进一步完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架构。村镇银行应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纳入银行整体风险管理框架中,在科技治理上应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和相互制衡。高管层要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充分考虑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制定符合村镇银行总体业务规划的信息科技战略、信息科技运行计划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从人力、财力资源上保证信息系统能够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行。村镇银行应努力克服信息科技管理制度整体移植所产生的水土不服问题,在参考发起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细化落地措施,针对本行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规章制度。

(二)村镇银行应进一步规范机房建设和日常运维管理。村镇银行应建立独立的中心机房,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管理,配备足够的信息科技设备。制定机房管理制度,定期巡查机房环境并做详细记录。加强移动介质管理,有效防范数据泄露。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对接入内部的网络要采用技术手段经过多重认证进行规范。加强机房环境检测系统布控,做好机房温度、湿度、消防等监控工作。加强病毒防控,及时采用技术手段升级杀毒软件病毒库并制定病毒防范相应策略和处理流程。

(三)村镇银行应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和业务连续性的保障工作。村镇银行要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架构,提高自身开展应急演练的主动性。制定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充分考虑应急场景,并明确部门分工,加强科技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联动,逐步转变信息科技风险只存在信息科技部门的理念。应急演练中要验证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滨州监管分局)

责任编辑:欣闻

作者:王晋 魏胜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黑色电影创作论文下一篇:资金运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