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论文

2022-04-17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作文是语文科目重要的内容之一,就分数比重而言占据了到总分的三分之一左右,关系到学生的总体成绩,而提升学生作文成绩的重要因素在于个性化作文教学。本文就此加以分析,并就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提出个人建议。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论文 篇1:

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研究

摘 要:网络以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不仅对传统的文本写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对我们长期费时低效的课堂作文教学也提出了挑战。本文拟在对傳统作文教学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利用网络环境,力求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网络写作;传统作文教学;网络作文教学

一、思考的问题

1.传统作文语言面临的困境:网络语言入侵学生作文

很多教师都发现,学生的作文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一位语文教学研究者的抽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学生每个班级都存在学生或多或少使用网络语言写作文的现象。

活动在网络虚拟空间、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和创新特点的网民逐渐创造和形成中国的网络语言。在网络语言语体中病句、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表达式成了正宗语言,成为网民的习惯用法,规范汉语却变成另类表达。“××帝系列”、鸭梨(压力)、“豆你玩”、“蒜你狠”、K001(酷,是cool的变体,显得更酷)、“洪荒之力”等网络热词迅速蹿红。

不同的社会形态、文化的联系往往推进了语言的发展,造成语言成分的相互借用,这就使词汇脱离了文字本身的意思,有时仅仅只是表示一个音节。这种现象在网络语言中尤为明显。例如:“杯具”,原指盛水的器具,因为和“悲剧”一词谐音,于是被网友引申开来。和“杯具”一起成名的,还有“洗具”、“茶几”等词。最经典的用法是——我的人生是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之后有网友发明出比“杯具”更凄凉的“悲催”,同为“悲剧”之意,但“悲催”显然更给力。

可见,网络词语的意思有时很模糊,当中学生在文章中写到“杯具”、“悲催”、“秒杀”等网络词语时,他们也许自己都不知道究竟要表达什么,反正就觉得有个性吧。

这些不规范的词语如果完全充斥在他们的作文当中,这不仅是对我国传统规范语言的破坏,而且将会使青少年一代的思想意识受到严重的污染。可见,网络语言给作文语言教学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

2.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

(1)由于本身受到时空的限制,传统课堂作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过于单调。它往往在限定的时间内、规定内容、规定篇幅,从而把学生的创作想象的思维限制在一个个框框格格里而无法自由延展。

(2)传统课堂作文教学,无视学生当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用同一标准来要求作文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把高度个性化的习作活动约束成高度统一的集体活动,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总是无法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练习,部分学生为了完成练习也只能是匆匆落笔,至于精心构思、斟酌修改则无从谈起,这样忙于应付甚至连应付都感困难的课堂作文训练,学生如何能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3)传统课堂作文教学,学生创作的主体意识受到严重地压抑。教师永远是权威者,从课堂作文技法指导开始,到发布作文练习要求指令,一直到最后的作文评析,教师在讲台上以权威者的身份喋喋不休,而讲台下的学生面对教师那几条冷冰冰的评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毫无申辩的自由。在这样的作文课堂上,不是“我要写”而是“要我写”。学生没有了自由空间,没有了写作的主体意识,学生感受到的只能是一种沉重的压迫感,这种压迫感压得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能乖乖地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挤牙膏似的勉强行文。

(4)传统课堂作文教学无法解决学生写作的最大困难——材料的匮乏。多年来,在传统教育的桎梏下,“两点一线”的生活,使他们完全丧失对社会生活的感悟能力;简单的人生经历使他们的生活储备单薄,缺少写作素材;仅仅依靠教师提供一些课外读物,不仅数量太少,而且还无法贴近学生生活,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往往效果不佳。

(5)传统课堂作文教学反馈往往滞后。一次课堂练习之后,教师须得化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逐本批阅,等到下一次讲评,通常要历时一两周,学生的作文期待早已被时间冲淡,这样的费时低效的作文批改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如上所述,传统课堂作文教学存在的种种缺憾,使得作文教学的改革成为一种必然。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尝试着打开作文教学的另一扇窗,去领略网络新天地独好的风景呢?

二、网络课堂作文教学的几种尝试

1.创设写作情境,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课堂网络作文教学,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作文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传统作文理论认为,把学生置于一个具体的场合、景象或境地,让学生观察、思考、想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人们的语言表达离不开情境,需要有情境的诱因。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的学生不可能人人能够亲自仰观天都奇景,俯看九寨秀色,不可能亲历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而教师言语所描述的“情境”,显然又是十分苍白。多媒体网络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则可以使我们摆脱上述困境。其一,网络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以及自然环境等进行多媒体视听再现,可以笼于地于形内,撮万物于“屏”前。其二,网络对关系作文素材或能够激发学生创作激情的事物进行虚拟,设置出多维作文环境。通过听觉、视觉、说话、操作、角色扮演和体验等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深切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2.创设热点问题,将社会生活引入课堂,拓展学生写作思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中学生的一大特色。但在传统作文教学中经常是老师布置一个题目,而无视学生对作文题目的兴趣程度。学生常常面临苦思冥想,最后只有用几段空话、套话完成作文的情况。学生真正关心的话题教师一无所知,而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一直停滞不前,其思考能力并未得到提升。能否让学生在作文课上有兴趣,使学生真正思考,并且能夠有话可说呢?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把时事热点事件引入作文教学中,拓展学生写作思路。

3.创设新颖的作文点评方式,作文教学由课堂向课外延伸

傳统作文,写完后,学生唯一的评价人是自己的语文老师。讲评课往往是教师选定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在课堂上宣读,然后组织学生评说,这样讲评课指向性非常明确,也容易讲清问题,但覆盖面太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学生审视作文的角度与教师往往有一定的差异,老师选定的例文往往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从学生写作的实际需求看,学生最喜欢的作文指导方式是学生间的讨论交流。交流是创作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艺术创作的原动力。

网络课堂作文,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快捷性,可以让师生、生生互相阅读、点评、批议,进行及时的多向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借助网站论坛的形式,然后要求学生以实名登录论坛,把自己写好的作文评语以帖子的形式发送到论坛里的相应位置。于是在作文点评课上,只要打开相應网页,就能浏览到全班每个同学作文评语,再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同学作文精读品评,或与小组内同学共同讨论,提出批改意见,将批改评语以回复帖子的形式送到网上。

可见,广泛、及时的点评交流是网络课堂作文的突出优势,也是作文讲评方式新的突破口。

三、让多种教学手段相互融合,增强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尽管网络作文教学已把它诸多的优势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在纷呈变化的视听新感受下,我们必须承认它在语文教学面前也有其局限。因为事物总是如一把双刃剑,网络作文教学也不能例外。诸如:网络作文教学必然会受到的实施技术的限制;精彩纷呈的视听刺激有时也难免限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然而,任何一种新兴事物都是利弊并存的,我们可以结合不同的课堂授课特点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打造更为完美的教学效果。传统的与现代的教学手段是教学上相互融合的伙伴,他们拥有共同的发展空间,应当在冷静的思考当中大胆尝试,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将会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方式,而网络作文教学也将为解决作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增强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探索出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阮笑嫣.作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探索[J].语文天地,2013(10).

[2]黄明丽.让生活体验与作文教学同构共生[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3]刘海燕.网络词汇[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04).

[4]林忠.浅谈网络语言对作文教学的影响[J].中学教学参考,2009(10).

作者:马维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论文 篇2:

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

摘 要:作文是语文科目重要的内容之一,就分数比重而言占据了到总分的三分之一左右,关系到学生的总体成绩,而提升学生作文成绩的重要因素在于个性化作文教学。本文就此加以分析,并就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写作;创新

一、“个性化”作文概述

(一)“个性”及“个性化”作文

每个人均有着自身的个性,反应的是个人的精神面貌或行为方式等,而个性受到先天因素以及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巨大的差异,也就由此给予了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基础。在个性化作文教学阶段,应重视学生的特点,发现去个性特征并适当加以引导,使之在个性化作文的学习与创作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在践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重视个性化教育。就个性化作文而言,指的是学生通过感受世界的万事万物并通过自身喜爱文学表达方式内心的真实感受表现出来的一种文本。然而,个性化作文要求具备新意,具备别具一格的形式、情趣、观点、方式等,能夠从传统的作为之中脱离出来,给予大众耳目一新之感。个性化作文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意思以及独特的思维能力,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之上进行创作。个性化作文教学则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顺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制定一系列完善且符合教学原则与规律的教学策略。教师在开展个性化作文过程中,运用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使之充分展现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作文写作思路与方式等,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

(二)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特点和原则

在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的原则

1.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追求。在个性化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陪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为开展个性化作为教学奠定基础,使之在后期的教学中更具优势。

2.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作文是一个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在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同时更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真善美。

3.强化学生创新意与多元化意识的培养,使之在个性化作为的教学与写作过程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身优势。

4.整体推进。个性化作文属于语文科目教学的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之与其他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不应该作为独立的单元进行教学,把握好整体教学。

(三)个性化作文教学应该具有的特点

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体现在个性化作文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在首位,推动学生发挥其主体性和能动性。

2.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个体差异性是与生俱来的,作为教师应当给予尊重并据此加以利用,帮助学生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思维能力。

3.发扬民主精神。学生是教学的主题,民主在个性化作为教学当中尤为重要,以提供学生最佳的写作环境和前提。

4.倡导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在任何学科的学习中均具有重要影响,在个性化作为教学中更需要学生具备创造性思维,以突破常规思维的限制,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初中语文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探讨

(一)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输入”

就个性化作文的内容而言,需要学生具备充分的素材、词语、语言方式等,是一个动态的积累过程。材料的丰富性是提升个性化作文的基础、语言的独特性是个性化作文的重要特色,起到支柱的作用、思想则是个性化作文写作的灵魂所在,三者相辅相成,是构成个性化作文的基本要素。在教学的“输入”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积累材料、提炼语言、创新思想,引导学生在日常写作过程中充分加以运用,尤其是在模仿写作过程中加以创新,形成个人的独特性。在方法上,应该采用“开源”与“导流”相结合的方式。生活是源,阅读是流。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而古人又说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指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事物来提升写作素材,为个性化写作提供无穷资源库。此外,还需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养成自由阅读的习惯。

(二)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输出”

无论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输入”还是“转化”,其目的都是为了最终的“输出”,只有较好地完成“输出”才能被视为达成了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目标,也只有完成了“输出”,前面的准备也才是有意义的。唯此才能真正将个性化作文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区分开来,也即与单纯的模仿和格式化作文加以区别。在个性化和创新性方面,不其衡量标准应是多样化的,可从多个层面加以判断。例如,题目的个性化与创新、形式上的别具一格、语言上的独特性、情感上的独创性等,这些方面均可用以判断是否具备个性化作文的要素。同时,在判断过程中不可割裂上述因素,要相互结合,整体性进行考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转化”

由输入到转化的枢纽应该是总结和思考。面对“输入”阶段积累下的大量的信息和资料,要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使之为我所用,变成自己的技能。在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帮助学生把积累和学习到的知识及时地转化为自己的技能,以此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语言、表达方法、思维方式等,避免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盲目的模仿他人,到时个性化丧失。同时,此举是帮助学生从个性化写作的量变转向质变的重要基础,是完成“输出”的重要阶段。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庆华.关于作文课程化的系列思考[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12).

[2]王丽红.论作文教学的科学化[J].《校园英语》,2014(9).

作者:秦怡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论文 篇3:

“微博式作文”是这样生成的

李仁甫,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首届教学名师,江苏省青少年现代写作学会常务理事,苏派作文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生成课堂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十一五”教科研先进工作者,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专题课程主持专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兼职导师,荣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2年江苏省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等。发表教育论文500多篇,主持十多项省级以上课题,出版《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你的语文课也可以这样灵动》《好作文是这样生成的》等专著。

蒋婷婷(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蒋):李仁甫老师,您好!今天非常高兴能邀请到您来我们“名家访谈”栏目做客。我们知道您关于“生成课堂”的研究极具影响力,而刚刚与各位读者面世的新作——《好作文是这样生成的》,正是您在作文教学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在这本书当中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名词——微博式作文,呼应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写作观、交流观、展示观,借鉴新媒体——微博“此在性写作”“多向度交流”“高频率展示”的隐性特征,在写作、交流、展示上做到一体化。接下来,我们就依据这三个理念展开交流吧!

李仁甫(以下简称李):好的,欢迎提问!

一、此在性写作

蒋:李老师,在您的微博式作文理念中,首先提出的就是“此在性写作”。“此在”其实是海德格尔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的是人和世界的不可分割性,那写作也是如此,需要关注到“当下的生活”“切己的生活”。在这一方面,我们的写作教学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呢?

李:微博式作文教学,是我最近几年重点探讨的一个研究话题。微博式作文,它重视三个环节——此在性写作、多向度交流、高频率展示。其中的此在性写作就是针对我们当前作文教学的一些弊端来的。当前的作文教学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我觉得就是语文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当下生活,用“普适性”的写作来应对学生。什么叫普适性写作呢?就是这样的写作话题内容是普天下而适用的,或者说放四海而皆准的。比如我们江苏卷考过的,如怀想天空、忧与爱、拒绝平庸。尽管命题人也用了一些作文材料来诠释这样的一个话题,但是这样的话题适用于某一个学校,某几个学校,适用于这个地区,也适用于那个地區,适用于过去的学生,也适用于现在的学生。

这种普适性的话题往往导致我们学生“向后看”“向空中看”。“向后看”就是面对这样的题目,学生容易去打捞过往的渣滓,仅靠回忆来写文章,于是想到了童年、青年,想到家乡。这没错,但是我们普适性的话题就容易往这个方向去搜肠刮肚。如果这个路径不成功,学生就有可能向空中看,胡编乱造和虚构。比如让自己的妈妈很轻易的被车撞死了,让自己的家轻易的就失火了,这样奇奇怪怪的故事很容易在作文当中出现。

除了“向后看”和“向空中看”,还有一个就是“往地面看”,要接地气,要看当下的生活,能够代入到某种当下的情境。比如我们今年高考全国卷的三个作文命题就是任务驱动型的,当然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叫情境作文。它就是有意引导我们考生把一个普适性的材料,代入到当下的生活。

蒋:高考的指挥棒对一线教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李老师您能结合高考全国三套作文题同我们分析一下“普适性写作”向“此在性写作”的转变吗?

李:好的。比如高考全国Ⅰ卷提到管仲列传当中的三个历史人物:齐桓公、管子、鲍子,哪一个人物令你感触最深?如果就这样问的话就是普适性的。但命题人现在觉得应该快速打开我们考生的写作思路,能够让他们跟生活进行无缝对接,零距离对接。于是就在后面设置了一个情境——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在读书会上围绕那个问题来进行讨论,请考生写一篇发言稿。这样一个作文题目就有意的设置了考生的身份,要求他们把自己的身份代入到特定的情境当中。什么身份?你就是讨论会上的发言者,这就是一种身份感。第二个是一种对象感,你的对象不是社会上的大众,不用找不到自己的身份感。你是有身份的,就是班级的一个参与讨论的学生,而且必须写发言稿。对象也很清楚,就是班级内部大部分的同学或者老师。于是第三个真实感就出来了,有一个真实的情境,以及一种存在感。你在班级这样的读书会上发言,你因此而存在,不仅存在你的见解,还存在你当时的一种人情人性,那种生命,情感等等。

因此,当学生考虑到语言是否得体,考虑到人际关系,老师在场,同学在场。在这样一个内部的空间里应该怎么讲话,这就使得本来一个普适性的话题增添了一个情境,大为不同了。我称这种让考生有了身份感、对象感、真实感和存在感的写作,叫代入性写作。在考场作文当中,我们不得已必须这样做。因为在考场上,其实真实身份就是考生,作文的情境当中,考生还是一种虚拟的身份,但是代入进去以后就拥有了一种临时的正式感和存在感。

蒋:考场作文写作同平时的自由作文训练有区别吗?

李:一定是有区别的!我刚刚说了考场必须要代入性写作,但是在平时自由作文的训练当中,我们也可以不必这样做,可以尝试进行“此在性写作”,让学生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就写此时此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生活同行,从当下出发,由切己开始。这就是海德格尔说的“此在”,不是在过去,也不是在未来。平时经常这样进行“此在性写作”训练,到考场上你自然而然就会进行代入式写作。面对情境,考生就可以进入到一种此时此刻的一种状态。

高考全国Ⅱ卷的作文题,在某一个论坛上,受到邀请的中国青年的代表要去发言,写一篇演讲稿。这也是对一个话题的思考,即关于青年未来的思考。命题人放到当下这个框架中,让你进行代入式写作。高考全国Ⅲ卷的作文题,前面是一个普适性的话题,即关于自我的认知问题,但是命题人设置了一个此在性的情境——毕业前夕,你受到邀请写一封信,给下学期将要入学的高一新生谈谈对自我的认识。本来关于自我的思考,古今中外有很多文章在写,你可以有所启发,可以逆向思考,但是你的身份和对象都不明确,写的时候也不能进入真实的状态,没有一种存在感。现在有了此在性的情境设置,你的感觉立刻就不同了,考生很容易就进去,有一种代入感。所以平时我们经常进行此在性写作的训练,考试的时候,那种代入性的写作就能够十分轻松了。

蒋:谢谢李老师,您基于一定的问题意识提出了“此在性写作”。另外我们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落实“此在性写作”呢?

李:如何去落实“此在性写作”呢?我认为第一个要点就是要设置好此在性话题。这个话题可以是老师来制定,也可以师生一起来制定,也可以每次委托一个同学,比如课代表,或者其他同学来提供一个鲜活的话题。

蒋:可以同我们举一些此在性话题的例子吗?

李:话题还是要从当下出发,从切己开始,至于走多远,完全由自己决定。比如我在开学的时候就出了一道题目:“作为高一新生,你们有的来自我校初中部,有的来自我市不同县区的初级中学。课余饭后,或独自一人,或伴随他人,你常常漫步在美丽的校园里,渐渐对高楼、场馆、花径眼熟起来却又未失新鲜感。也许熟悉到旮旮旯旯、彻头彻尾时,你反倒会觉得‘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所以入学一月有余,你不妨以‘盐中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和他们的生活空间有关,能够启发学生对身边多姿多彩的世界有一定的体认。还有以“九十周年校庆”为话题展开的,10月29日对海内外直播的庆典把纪念活动推向高潮,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独特的经历、新鲜的见闻、深刻的体验和深沉的感慨写出来,最后我们发现学生很有话说,也产生了很多体现批判性思维的佳作,有思想,有深度。我们也可以就身边的社会话题进行此在性写作,比如盐城前段时间有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响水化工厂爆炸。这个事件爆发后,对于是否应该公布死难者名单,大家看法不一,你如何看?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理性思维得到了一定发展,这样的题目一定是适合他们的。学生平时可能对这些事件也会积淀一些想法,但是往往放在肚子里闷声不响,或者不再去深入思考,或者逃避思考这样的问题,但是此在性写作能够给予他们自由、大胆、真实言说的机会。

蒋:所以教师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善于挖掘教学资源,提取适合学生写作的此在性话题。除了设置此在性话题,还有其他需要落实的要点吗?

李:第二个比较重要的我认为是写作训练的频率。我的作文课是一周两次,通常放在星期二和星期四。我想如果一周微博式作文训练了两次,一学期大概有二十多周,这样就有四十多次,减掉放假最起码应该有三十到三十五次。我们过去的大作文训练一学期下来,也不过是六到八次。

蒋:但现在很多老师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阅读上。

李:是的,大部分是阅读。比起阅读教学来,我们在作文教学上耗时有多少?我想各位同行都是明晰的,一周或数周下来,恐怕是课时寥寥,一般作文训练平均下来只有6-8次。学生写得很艰难,痛苦极了,搜肠刮肚。而现在呢,我每次作文训练都立足于当下,让他们进行“此在性写作”,次数也增加了,有30-35次,这是第二个要点。

第三个要点,就是这个写作的具体时间是星期二和星期四的晚上。那么通常在白天的语文课上就布置了任务,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可以带着这个话题随时随地思考。晚上也没有给他们设置一个小时的特定的时间进行写作。我们过去的大作文训练经常会现场训练一个小时,认为荷枪实弹这样做是比较好的。但我们要想明白了,考试是考试,平时是平时,如果把平时当成考试,每次都这样花一个小时写,每次都是搜肠刮肚,又有什么意思呢?学生的材料库还没有丰富呢,生活面还没有广阔呢!不如就让他随便一点,自由一点,有弹性一点,可以在某一个晚上,随他什么时候写。在数理化作业之前还是之后,还是穿插,这个不作具体规定。

第四個要点涉及到了批改。因为每周要写两次,频率比较高。如何批改呢?我认为写作主要是同学自己的事,如果他们释放了激情,唤醒了记忆,召回了创造性,这些本身就意义非凡!好作文不是改出来的,好作文是通过这个手段(注意,不是目的)能够真正地激发他们兴趣、爱好、热情和创意,那就是最大的成功!关于批改,学生今天晚上写好,第二天就交给我,我花不到一个小时把全班的作文就改好了。我基本上不写评语的,就写个日期。如果我发现哪一篇文章写得比较好,就打一个五角星。我和学生约定了,这叫“特别推荐”。以上就是我落实“此在性写作”的四个要点。

蒋:您在“此在性写作”实践中感受到学生有哪些变化呢?

李:我从2019年9月正式尝试微博式作文教学,一开始也对“微博式作文”提出篇幅要求的,可以只有140个字,当然允许有所突破。刚开始学生特别有原则性,绝对不超过140个字,字迹工整,把小作文练习当成了练字。后来随着我的此在性话题越来越和他们的生活相联系,能够使他们有代入感,学生越写越长,开始达到了七八百字,甚至超过一千字,逐渐变成大作文了。在我的书中也有提到,一位学生在文后标注“写于深夜12:23”。看到这样的反馈,我一方面感到愉快,感到得意,仿佛学生真的进入了我的“圈套”,他们逐渐想要说话,想要写作,爱上了写作,甚至玩出瘾来了,有了热爱,便获得了原动力,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同时我又心生负罪之感——微博式作文教学这一新举措竟让学生如痴如狂、不能自拔!

二、多向度交流

蒋:感谢李老师与我们分享了“此在性写作”落实的四个要点。那么我们接着来谈第二个理念——“多向度交流”,这也符合新浪的那句宣传语“分享你想表达的,让全世界都能听到你的心声”。您之前说过好的课堂应该做到“大开大合”,所谓大开就是让学生敢为“师”先,敢为人先,另一方面也需要大合,教师要对学生生成的部分即时应对。在微博式作文讲评课当中,您是如何做到“大开”和“大合”的呢?

李:我们首先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同学不热爱写作,却很喜欢在微博、朋友圈等平台每天更新文字呢?有一部分原因便是公共平台的文字不是用来自娱自乐的,也不是用来尘封雪藏的,它随鼠标的点击而立即发送出去,给每一个愿意刷微博、刷朋友圈的人阅读,在茫茫人海中可以寻找自己的知音。这是我从微博中探寻到的第二个隐性特征——“多向度交流”。

如果按照我的操作措施来看,大开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我在微博式作文讲评课上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过去谈到作文讲评,大部分都是教师讲教师评,或点赞佳作,或升格病文,不断渗透写作技法,常常站在绝对的制高点上征服讲台下的每一个学生。但是在我的教改领域当中,讲评是共同讲评,有同学,也有老师。而且也有先后之分,先同学后老师,这就是所谓的先学后教。在作文领域也要落实我们阅读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先学后教,不学不教,学在教前。

那么如何把教和学结合起来呢?我课堂有三个环节。我俗称第一个环节叫做“上帝之手”。什么叫上帝之手呢?课前课代表把同学们的微博本统一放到讲台上,分成三组。我就从这三组本子当中摸同学的学号,摸到哪个学号就被抽出来。抽出来的这位同学就到前面来读自己的文章,让所有同学能听到这篇文章是什么,然后其他同学就这篇文章进行评议。之所以称为上帝之手,是因为虽然是我的手在抽的,但是我却不知道会抽到谁。可以说我这个手是代上帝来抓阄的,或者是摸彩的,哪个中奖了便是天意!这是第一个环节。

第二个环节是“自己之手”,是同学的自己之手。第一个环节当中,三位同学都到前面来读自己的作文,然后其他同学再评议这三篇作文。这个环节有个优点——出其不意,所有同学都是候选人,哪怕你作文再差,你再不想交流,摸到你就是你,这是游戏规则。而那些作文偷懒的,发言不积极的,参与热情不高的同学,他们不适应自由竞争的交流氛围,或常因犹豫不决而错失机遇,现在也有机会被交流了。但是这个环节的弊端就是让那些发言热情比较高的,自信度爆棚的同学失去了机遇。抽签形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发言冲动,甚至这种形式有可能永远不能使他们获得表现自我的机遇。所以在“自己之手”的环节,你可以举起自己的手,抓住机会。当然可能会面对很多同学举手,老师还是要筛选一下的,要讲究公平。比如最先举手的几位,老师先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上来读自己的文章,之后其他同学评议。通常这些主动来阅读的文章,往往就是有亮点的,写得较好的,当然也有可能是有争议的。

我一直認为,课堂上师生纵向交流并不稀奇,而生生横向交流却极为弥足珍贵。交流的过程同时培育、催生了新的学习内容,在写作体验的相互交流和写作经验的共享氛围中,学生就像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所说的那样“用其眼,用其唇,用其心,用其魂,调动全部的身心”,也就顺势生成了许多新的价值和新的意义。由此观之,通过这两个环节——上帝之手和自己之手,同学交流了以后,老师在一边静观旁听,观其亮点,听其不足。如果有亮点,老师记在心头,有不足,老师也铭记在心,心里再琢磨一下,合计一下,和这次训练的目的相对照一下。所谓亮点,所谓缺点,究竟应该怎么去引导。亮点究竟怎么去放大,让更多同学能够接受,让他们能够借鉴。如果不足,如何让更多的同学能够避免,怎么克服。

于是第三个环节就叫“老师之手”。我刚刚提到了,在前天晚上要进行批改,并且打五角星作为特别推荐,通常有3-5个,这是由我的“老师之手”选出来的。特别推荐,加上同学的自我推荐,以及被“上帝之手”抽中的两三篇文章,在这堂课当中就进入了交流的渠道,流通的渠道。信息流通才有生命力,否则信息就是封闭的。我在特别推荐的时候就结合这几篇文章进行助学,帮助他们引领提升,再达成作文的目标。

蒋:您刚刚提到了“三只手”教学方式,那我们是否可以把前面两个环节“上帝之手”和“自己之手”看作大开,第三个环节“老师之手”看作大合呢?

李:可以这么说。但我想提醒的是,第三个环节固然需要老师通过特别推荐的方式来收拢,要聚焦于这堂课的目标的价值所在,但是偶尔也可以来让学生大合,借学生之手达成自己的目的。比如我事先跟课代表约定,这堂课请他做小老师,代我来大合,来总结和特别推荐。其实学生大合了以后,老师们还可以继续大合,只不过又多了一个环节,更能充分地让学生交流。

如果从对话的角度来看,传统的作文教学是“1+1”的对话模式。同学写文章是自我对话,老师跟作者再进行对话,对话参与者只有两个,作者跟老师,完全是“1+1”的对话模式。这种对话模式严重浪费了文本本身。我们要把这个作文进入更大的课堂范围,让它流通起来,让更多同学用自己的耳朵听到同伴们的文章是怎么写的,让更多同学能够有机会去发言,去评定。这样有较多的文章进入流通的领域,信息就流动起来了。习作的亮点和不足都最大程度的绽放出来,显示出来了。这就是我讲的大开与大合!

三、高频率展示

蒋:谢谢李老师,您刚刚强调的交流观非常重要。在书中您还讲了,做到交流还不够,还需要教学链的最后一个环节——高频率的展示。其实您真的是身体力行,公众号“咱们的语文课”几乎每天都会更新多篇文章,其中就包含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舞台,这也符合马斯洛说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被承认;包括写作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交际性和社会性。很多老师也意识到了“展示”的重要性,但不知怎样合理开展,您能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给大家一些指导吗?

李:我这个微博式作文教学是一个套改,也就是系统化的改革。写作、交流和展示是一体化的。过去很多老师往往会把三者割裂开来,有人会重视写作这个环节,有意引导学生来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评说生活。比如写日志,写周记,写随笔,这个是跟此在性写作差不多的工作。但是他们重视了以后,比如周记或者随笔搬到老师办公室,老师就简单看一下,打个阅或者写几句评语,就发给学生了。这样的措施没有进入流通的领域,没有交流起来。一篇文章没有最大程度让读者和它的对话,这是一个缺陷。所以我由写作延伸到了交流的领域,最大程度让文章曝光,最大程度让文章进入大家的眼球。但是我仍然不满足,如果课后所有的讲评就结束了,后续性措施就会没了。课后有的老师会找个别同学开小灶,谈谈你这篇文章应该怎么改进,或者罚他重做,但依然还是个别的交流,后续的措施就如此而已。而我强调后续性措施一定要跟上,就是高频率地展示它。这个正是我们新课程标准强调的,要展示学生的成果,不断地展示它们。有人说刷微博,便是刷存在感。“刷”,意味着我们的微博在高频率展示;“存在感”,意味着展示时有成就感、获得感。其实就作文教学来说,我们的学生并非天生的沉默者,他们的内心同样渴望拥有舞台来充分展示自己。对于作者来说,展示是一种尊重,可以使其劳动成果得到承认;展示是一种机遇,使其作文有可能被报刊编辑看中;展示是一种动力,可以促使其在写作上做到“更快更高更强”。于是我就把这个前面写作和交流环节所发现的好的作文,或者一般作文当中的好的片段,把它拿出来,继续盘点。比如我会帮助学生投稿,高一高二两年时间,我们班有十多位同学,三十多篇文章发表,我的书里面就收录了他们的30篇,也有相关的技法揭秘。

蒋:您会主动联系报刊和杂志帮助同学们发表吗?

李:对的,我会帮他们联系,这就是“高频率展示”操作的方式之一——荐稿。我一般会给佳作写写点评或推荐语,积极寻找投稿线索,帮助学生在全国作文类报刊上发表,至少争取在校刊校报上发表,从结果来看,可谓“硕果累累”。

除了荐稿以外,最基本的方式,我相信很多学校也在做的,就是印发文章,这也是“高频率展示”的一种体现。我一般会把佳作转化成电子稿打印出来,或者直接复印出来,然后发给每个学生阅读、参考;与此同时,也可以贴一份到教室的墙壁上,让各学科任课教师都有可能看到。另外,在新媒体时代,网推也不失为一个很热门且有效的方式。我们可以建立班级博客,或者班级微信公众号,把每一次佳作都展示在那里,不仅让本班学生看到,也让更多读者看到。因为我的生成语文教学研究团队有影响甚大的“咱们的语文课”微信公众号,我经常把我班学生的佳作推荐到此公众号“生成好作文”专栏。推送出来的佳作往往点击量很高,不少被《中学语文》《全国优秀作文选》《江苏教育报》《现代写作》《作文与考试》等报刊编辑选用后发表。

蒋:我觉得您的教学实践真正践行了高中新课标所倡导的“创造更多展示交流学生作品的机会或平台,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的成就感”。

李:对,其实高中新课标在多处都强调了写作交流这个问题。但是很多教师往往忽视“高频率展示”这个环节,不注重“后写作”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看不到作文教学的后续效应,以为给学生分数和评语便可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写作教学的成功不全是智力因素的作用,往往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功效。就像你刚刚提到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其实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是被尊重、被承认,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实践证明,学生的佳作被教师通过印发、网推、荐稿等不同形式“盘点”“热炒”“疯传”,一定会给他们的写作带来积极的影响!这种积极影响,又叫“良性循环”。如果更多的教师看到这种良性循环,那么作文教学的效率之光就会照射到“最后一公里”——展示环节上。

蒋:非常感谢李老师的分享,“微博式作文”是您在教改之下的一次成功探索。教育的变革,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教师的理念革新与行为方式的改良。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能够吸收新课改的理念,勇于探索,不断生成更好的课堂!

作者:李仁甫 蒋婷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团体文化活动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语言教师专业社会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