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的“四读”教学法探究

2022-09-10

小学语文教材中推荐的古诗, 都是历代名篇佳作, 不仅内涵丰富, 而且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们短小精悍, 语句优美, 韵律和谐, 节奏性强, 易读易记, 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然而, 现在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却存在不尽人意之处, 很多教师误认为学古诗主要是理解诗句的意思, 只要扫清字词障碍, 会翻译诗句的意思即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翻译诗句过程中, 认为学生还不具备解释古诗的能力, 所以在学生将古诗读几遍后, 教师便句句串讲, 将诗意抄在黑板上, 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显然是片面理解古诗教学任务, 将和谐的韵律, 敏锐的观察, 奇妙的联想, 精巧的构思, 艺术的表达, 浓缩的精华等这些因素抛而不谈, 更谈不上学生自学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大家知道, 古诗的特点是韵律美、意境美, 每首诗读起来都是朗朗上口, 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我坚持古诗要以读为主, 在读中品味, 在读中理解, 一个“读”字贯穿于教学始终。“诗者,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只有在朗读 (或吟诵) 中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也只有在朗诵中学生才能感受诗的语言, 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

钱正权老先生曾说过:“经典诗文教学要牢牢抓住一条主线, 那就是诵读甚至吟唱”。这个读, 是分阶段有层次地读。就朗读的指导而言, 我认为应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认知性朗读。学习古诗伊始, 在知作者解题意后, 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采取范读、指名读、多人读和集体读等多种形式, 重点指导学生把每一个字音读准, 把句子读通顺。如教《清平乐·村居》时, 应注意指导学生把“白发谁家翁媪”中的“媪”, 还有“剥”、“莲”等多音字、生僻字单独标出来, 提醒学生读正确。

第二阶段, 初步感受诗意的朗读。古诗朗读要抑扬顿挫, 轻重快慢, 长短平仄, 第一、二声为平, 第三、四声为仄, 比喻出自唐代翁宏的《春残》中的名句“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落”和“立”要抑, “微”和“飞”要扬, 仄声读短, 平声读长, 平仄相错, 就形成了顿挫。在抑扬顿挫中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让学生有所感受, 有所意会。师生共同将诗句长短、轻重标上识记符号进行练读。如“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朗读时, 指导学生按标记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还有执教《清平乐·村居》时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连贯后, 指导学生用手打节奏再读, 接着教师按节奏唱读, 学生随读, 课堂上兴趣盎然, 读出了古诗的韵味, 读出了古诗的节奏美。

第三阶段, 理解性朗读。初读是感受, 那是较为朦胧的理解;第三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发现一些问题, 紧扣诗眼, 让朗读与分析相结合, 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在理解中巩固朗读, 螺旋式交替纵深发展。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三万里河山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在朗读中体会祖国河山的壮丽, 然后经过分析得知这样美好的河山已被金占领, 再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悲愤之情, 直到体会对祖国深沉的爱。在这个阶段, 通过分析朗读使学生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对诗歌的理解。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中, 学生通过描述美丽庐山瀑布的美景, 讨论站在如此美丽的瀑布下感受是多惬意、舒坦, 然后让学生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古诗, 有利于调动情绪, 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接着老师再次让学生欣赏庐山瀑布壮丽的画面, 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 带着美的感受练习朗读, 凭着身临其境的感受, 吟诵时学生就会真切体会到作者当时欢快的心情。

第四阶段, 情感性朗读。在深入了解了诗意后, 作者要通过古诗来表现怎样的情景和场面, 表达怎样的感受和愿望, 赞美什么样的人物和景色, 歌颂什么样的生活和社会等, 都需要让学生去掌握和体会,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诗人在古诗中所流露和洋溢的思想感情, 即诗人的所爱、所恨、所憎、所怨。如教学《小池》一诗, 在学生感受初夏“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勃勃生机, 进而介绍杨万里的另一首写荷花的诗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比较两首诗, 分别写了不同季节的荷花小池, 让学生充分地读, 通过多读, 感受诗的艺术感染力,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同时, 感悟诗的和谐韵律, 积累消化, 成为随时可提取的有用材料。在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诵读中, 学生自然会不断有新的“意会”。即使这种“意会”学生一时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于其自身, 优秀的诗歌作品对个人修养的影响已不可低估。

熟读之后即可成诵, 在学生理解诗文大意后, 指导学生低声漫语吟读诗句, 仔细品读赏析诗中的意境, 在低声诵读中感悟, 在感悟诗情意境后品读, 读出诗文抑扬顿挫、回旋曲折之美, 悟出诗中所写景物那生机勃勃的情趣。

简而言之, 反复朗读是古诗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指导朗读时必须要有目的, 有层次 (不光是把诗背熟) , 要循序渐进, 教师要明白, 更要让学生明白。

摘要: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也是相对薄弱的环节。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讲, 学生听, 效果不显著。本文立足古诗教学特点, 以读为本, 历经四个阶段的朗读, 达到《课程标准》中古诗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古诗教学,认知性,感受性,理解性,情感性,朗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强化数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下一篇:资产评估价值类型与会计计量属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