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2022-07-27

第一篇: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习作,就是用笔描述生活中的事,歌颂生活中的人,抒发生活中的情。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运用生活中的材料。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积淀素材。

一、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积累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镜头,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出现的丰富多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事件和人物,用随笔的形式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如课堂中随机发生的事情,校园、班级里开展的各项活动,邻里间的故事等。现在我们学校修了塑胶跑道,校园变的比以前漂亮了,可以让学生看看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等景物有什么变化?老师和学生在校园干什么?他们做的事你看了有什么想法?还有自己到学校后做了什么事?怎样做的?还有今天老师讲的什么课,有什么变化?同学与同学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再如星期天节假日把你看到、听到的都记下来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在下雨时,引导学生观察下雨时,下雨后的变化,记下自己观察到的情景。打针时,注意观察医生是怎么做的,打针时你的心情,打针后自己的感受。冬天来了,让学生观察天气的变化,校园景物的变化和人们衣着的变化。然后把自己看见的,自己想到的记下来,学生因为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亲自体验的,所以都写的很好。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数不尽的新鲜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

我在一个下雪天指导学生即兴作文时,让学生到操场上去观察雪花,学生观察了五分钟,仍然不肯进教室,然后让学生以《雪》为题写一篇短文,描写雪中的景色,还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古今中外,历代的作家诗人写了不少赞美雪的诗文,但诗人与孩子的感受不会相同,学生们各自的感受也不会完全一样。有的学生写雪花自由自在地飘在空中,希望自己也能像雪花一样自由,不受拘束;有的学生写雪花落在地上不见了,我伸手去接,雪花碰到我的手就化了,我真想让它在我手中多呆一会儿;有的则由雪想到了那些纯洁如雪的人;还有好动的学生希望雪花快快落,多多地落,好出去打雪仗;„„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景物,观后却有着不同的感受。由于这些都是学生内心的真实体验,因而每篇文章都真实感人。

二、积极开展活动,拓展学生生活的空间积累素材。

教师要紧扣教材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活动,如小饲养、小制作、放风筝、野炊、跳绳、拔河、田径赛、球赛、故事演讲会,有教育意义的专题会及各种有趣的活动等等。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应常“换”常“新”,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活动“情有独钟”。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喜欢的魅力在于不断更新”吧!在活动中多观察,教师一定要现场指

导,先让学生说观察到的事物后,纠正观察的不足及语言组织的不足,使学生及时、准确、生动地把观察到的事物“翻译”成语言,使他们养成仔细观察、捕捉观察素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其次是多动,课堂上教师如能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自编自演课本剧,多练习口语交际等让他们学会说恰当的话等。人教版第五册第三单元都是描写秋天的文章,在语文园地三中,口语交际和习作中要求学生说秋天的快乐,写秋天的美丽,就可以组织学生去郊游,寻找秋天的足迹,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观察,参与活动中,积淀习作的素材。

三、从大量阅读的书籍中积累写作素材。

大量的阅读有益的书籍不仅能使我们获得许多课外知识,还能帮助我们积累写作素材。我们可以分类摘记。譬如,恰当的词、优美语句、精彩片段等。在摘记时还可以加进去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这些在作文时自有妙用。

四、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从而积累写作素材。

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周围生活的敏锐观察力,而且学生能迅速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而且从日记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家庭情况一一得到反映。对学生而言,日记成了他们吐露心声的朋友。学生通过写日记,懂得了更加细心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人,他们的思想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自我锤炼。对生活、身边的人、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更多的理解和关爱。日积月累,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就积累了素材。只要我们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学生那种“腹中空空,无话可说”,的局面就会得到改善。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第二篇: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第一,做生活的有心人。

鲁迅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写作来源于生活,而生活需要用心观察、体会,否则,写作的源泉将枯竭。同学们要走出教室,融入大自然,融入社会,多看、多听、多思。如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时节,仔细观察田野、路边、草地、校园等万物复舒的景象;夏日炎炎时节,仔细观察狂风暴雨,观察烈日,观察高温下人们的活动;秋风送爽的时节,寒风凛冽的冬日,留意周围事物的变化;在清澈见底的溪边、湖旁,观察鱼类的安闲、游戈;在马路旁观察车辆行人的繁忙景象;在商店里、市场上,观察顾客、售票员之间怎样买卖商品„„从各个角度广泛地积累材料。

第二,积极参加活动,努力创造素材。

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创造素材,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如

“六·一”国际儿童节、元旦的游园活动或文艺晚会,及各种节日开展的“献爱心”等演讲或活动,在庆典中不断观察、思考,积累素材;秋天,积极参加老师组织的秋游,留心周围事物,用心记下所见; 科技活动开展的科技制作竞赛,说话课开展得到诗歌朗诵或故事演讲比赛,写字课开展的书法比赛,语文活动课开展的拼音拼读比赛、成语比赛等,在各种活动中将所获得的素材储藏在自己的脑海。当写作时,就能从丰富多彩的素材中选取合适的材料,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第三,坚持多读书,吸取素材。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坚持多读书,在读书中不断接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熏陶,并不断积累,一个好词、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一个优美句子、一个精彩片段、一篇有教育意义的文章,都可以成为我们积累的素材。而且,我们可以把语句、片段摘录下来,甚至把整篇好文章剪下来,日积月累,便成了一本很好的“作文选”。它将为学生提供用之不竭的素材。通过读书,学生还可以学习各种写作方法、文章结构等,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指导。总之,多读书,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写文章便有“源头活水”,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四,及时记录。

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及时地记录在本子上,也可以写成日记、随笔等形式,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动笔写作时胸有成竹,自然就能水到渠成。

第三篇:如何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大部分学生对作文都少不了“怕”字,是何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材料写,绞尽脑汁还是“老鼠咬龟,无从入手”。那么,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积累,丰富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是我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丰富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这就要求学生的脑子里积存有各种生活画面,积累各种写作素材、并能形成自己的感受。为此,平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去参观旅游,做有趣的游戏、集体劳动,班与班体育活动比赛等,让学生去接触自然,体会集体生活的乐趣,克服作文教学脱离生活、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毛病,使作文教学处于各种实际生活之中,如我在教学第六册第七组的作文《写一个有趣的游戏》之前,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添鼻子”游戏。让学生亲身参加活动,把在游戏中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如实地运用语言文字在文章中反映出来,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了!这次作文大部分学生都写得比较好,让人看了有如身临其境的感受。这证明了写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

二、留心观察、捕捉材料

生活中许多事情是很平凡的,并不引人注意,有些良好的作文素材,如不是有意识地去注意,认真去思考,那即使是学生耳闻目睹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也会感到没什么好写的。“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何愁没材料写呢?如在教学第六册第五单元中“写一个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时,我将在一次大扫除的劳动中,林国威主动挑艰巨的任务——擦风扇来干这件事告诉了学生,不少同学以“关心集体的同学”为题,将林国威同学关心集体的事写了出来。因此,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处处都有作文的材料。

三、抓住特点描写

观察事物除了要按一定的顺序外,还要抓住特点,如写水果要注意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写人要注意观察人的外貌、神情、推测心理等。如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作文,写“你喜欢的水果”时,就指导学生以”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为例,让学生把水果带回学校,抓住你喜爱的水果的形状、颜色的特点观察其水果,再尝尝水果的滋味。然后按从外致内的顺序说说其水果的形、色、味及其吃法。有个同学是这样写西瓜的:西瓜有的像个墨绿色的皮球,有的像个淡绿色的冬瓜。切开西瓜,熟透的瓜瓤红红的、鲜红的汁水„„熟透的西瓜甜滋滋的,吃到嘴里沙甜可口,叫人吃了还想吃。这位同学抓住了西瓜的特点具体地写出来,让人清楚地了解其水果。

要使学生写好文章,就要培养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那执笔写作时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

第四篇:农村初中生如何有效积累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初中生如何有效积累写作素材我在十多年的教学中,一直有个困惑:农村初中生的作文素材(也就是作文中用运的材料)缺乏如何做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多年的作文批改发现,学生们所写的人和事大多是从小学写到中学,材料陈旧,没有新意,通俗而不客气地说“老炒旧饭”。向学生们了解,他们也显得为难,想写好但无丰富积累的材料应用,平时也很少机会与外界接触,更谈不上亲近自然与社会;同时还很多学生家里没电脑,无法上网查找或浏览;此外,学校设备跟不上,很多学校根本无法向学生及时提供上网学习的机会,从而就产生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面对现实,应如何做更有效?敬请各位同学分享分享自己有高招,如何?

姚汉立平时可叫他们看报纸,应用好学校广播,老师讲点时事新闻,讲点诸如“感动中国”的故事给学生听。与时俱进,才能做到新!关键得让学生记录积累!

蒙宝丽多读书多看报多听新闻,加上老师平时也多给他们讲讲新闻、趣味故事等等,多少都有点作用的吧。

罗第信平时多点培养学生的生活中的人文素养,多点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多点文章语言丰富性及语句哲理性的训练会好点

对,正如这句话所云:处处留心皆学问,事事洞悉皆文章!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她寻找光明。”我想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引导学生用双眼去观察社会,用心灵去感悟生活,用双手去描绘感动,这样应会对学生的写作及素材的积累有更大的帮助吧?

第五篇:写作如何积累素材:课内外结合厚积薄发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本资源对学生免费开放

写作如何积累素材:课内外结合厚积薄发

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经不完全调查:现在百分之八十的小学生不喜欢习作,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小学生没有自觉写日记或习作的习惯,甚至把写作文看成是一种压力。其实不是学生不想写,而是学生不知道写什么,这是大部分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苏轼曰:“写作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可见,“物”的积累是写作的前提。如何积累?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着重做了以下几点:

1、读写结合注重课堂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我就时常用教材为例子。如在教学中,我每教到精美范文,就引导学生或仿其开头,或仿其结尾,或仿其结构,或仿其立意,或仿其精彩片段,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迁移联想,学生在模仿借鉴中就学会了写作的窍门,拨动了情感思维的琴弦。同时,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也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练笔。如每次学完课文之后,我都让学生即兴说上三五句,写上一两段话。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有了提高,而且习作兴趣也浓了。

2、注重课外阅读积累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写作经验之谈,因此我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语言。

首先我以学校的图书室为载体,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在积极鼓励学生个人借读之外,又佐以集体借阅、专题阅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加大阅读量,为积累语言拓宽路子。其次,班级借书由老师去筛选,把好质量关,这样便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择定适合本班学生的书籍。再次,采取各种方法激发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本资源对学生免费开放

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约定每个星期三下午,每个同学都带一本课外书来学校,大家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后互相交换书。又如:我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采蜜集”,并把积累起来知识进行不定时的强化和运用。如安排了课前谈话5分钟,开火车请几个学生把刚积累的古诗或成语说一遍等。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讲出自己积累课外知识的同时,又收获了其他同学讲的自己不曾看过的知识,效果很好。

3、不拘一格在日记训练中积累

让学生平时多记日记,不要求什么格式,只要求把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更丰富了,很多内容还在运用到习作中,从而减轻写作的难度,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是一个孩子。但是在帮助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情感、语言、素材后,学生的习作就不再是干巴巴的了,看着学生一个恰如其分的诗句引用,看着学生标新立异的布局谋篇,心中难免暖暖的。我想这是习作的真正用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建立文化强国下一篇:如何让客人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