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身边人物事迹

2022-07-11

第一篇:感动身边人物事迹

感动身边人物事迹

感动身边人物事迹 九二班

崔宗帅

我最佩服的人物之一就是雷锋,他的一生很普通,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就是他的普通成就了他的伟大,我以他的标准来实践,而我今天也有幸被评为感动身边人物,。

我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学习也很平常,我认为大家评选我有几点原因,我身为体育委员,能够尽职尽责,在训练场上,我自己努力训练的同时,会去督促哪些偷懒,不认真训练的人,当他们认真训练,并取得进步时,我会感到很高兴。身为寝室长,我每天能早点回寝室,早点洗漱,看着寝室人员洗漱,尽量不让他们说话,督促他们快速,我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他们也能遵守纪律,以更好的态度迎接明天的学习,我每天早上回去再把他们的床铺整一遍,以做到更好。身为餐桌长,我能够不说话,快速吃饭,同时督促他们快速吃饭,不要说话,快点回教室。在教室里,我能认真学习,写作业时独立自由,不与他人说废话,当别人有不会的问我时,我能力所能及地耐心与他们讲解,当我周围有人不好好学习时,我会善意的提醒一下他,当别人有需要帮忙时,我会积极地去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我做的事微不足道,甚至没人知道,但我认为如果我能坚持下去,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将来我一定能成功。

同时,我也有许多的不足,见到垃圾没有捡拾,见到老师后不能主动问好,上课不能积极发言,我认为这都是我的缺点,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到。 感动你身边的事,不必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必献出你的生命,更不必让世人皆知,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力所能及的为社会奉献出你的力量,并长久的坚持下去,带动你身边的人向你学习,我认为就可以感受你身边的人。

第二篇:感动就身边——“感动南票”人物事迹观后感

感动就在身边

—— “ 感动南票 ”人物 事迹 学习有感

“感动南票”人物评选已经历经三届了,涌现出了几十个“感动南票”个人和先进集体,他们中有辛勤的园丁、医护人员、致富能手、村民的带头人、普通机关干部、见义勇为好村民、大学生、尊老爱亲模范,遍布我们南票区各行各业,他们虽然都是普通人,但是他们的事迹确实感人至深。他们中很多就是我熟识的人,他们的事迹真实、朴实、平凡中体现出了伟大,每一个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每次看颁奖礼录像,都给我奋发向上的力量。

第二届人物见义勇为、勇救三名落水儿童的李占志就是我的小学同学、邻居。有一次,我偶遇他,问他感想,他非常实在的说,其实也没什么,谁遇到都会救的。可是,那是救了三个孩子,就是救了三个家庭啊,真的是功德无量的了不起的事情啊!然而,他一句“也没什么”把自己的功劳全放下了,我想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无私、坦荡的男子汉胸怀!

第一届人物中,有一名叫周雪松的党校老师,是一位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残疾人身高一米多点的小伙子,从来没有被疾病吓倒过,他不断的坚持着,终于在计算机行业创造了自己的天地。不但我们中国人为他骄傲,就连外国人也向他伸出赞扬的大拇指。他的家就住在我们单位对面,有时候上下班会遇见他。在被评为“感动南票”人物之前,我就知道他的事迹,非常佩服他。每次看到他小小的身影坚定的走在路上,我总会感到一种力量,那是一种对生活、对工作保持着乐观向

上的力量。想想自己有时候一不顺心就闹闹情绪啥的,工作上有时候懈怠,真是汗颜!

今年的人物中,有一个致富能手虹螺岘文君甘薯合作社的社长李君,因为工作上的关系,她经常来我们单位办事,跑合作社事务,我和她接触非常多。她是一个特别有想法和干劲的人,不但带动社员种植甘薯,还带领大家做电子商务,参加各种培训班、博览会推广自己的产品。她的合作社发展很快,在省内外逐渐有了影响,可是,她本人一如既往的热情、谦虚。这样的致富带头人,谁见到了,都忍不住要帮她、成就她,我应该多学习她的上劲和高情商,更好的为我家乡的经济发展服务。

还有很多人,比如刘新、万井冈、曹忠天、谷秀丽,都是我身边的榜样。所以说,感动就在身边,没有什么高不可攀,也没有什么高深莫测,只要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实实在在的做人,我们也会感动自己,感动身边的人。

第三篇:我身边的感动人物

九(2)

杨世萍

——憨人老三

一走进村口,便聽見大婶们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真是一个大傻瓜,自己好不容易挣的钱白白送给了别人,真是一个憨老三。

她们说的这个“憨老三”,原名不叫老三,他是我们村的普通农民,因为在家排行老三,人长得憨,不肯说话,又常常做些让人理解不了的傻事,所以大家才叫他“憨老三”。

前些年,“憨老三”承包了村里几亩核桃地,因为人勤快,又会管理,卖了核桃之后,整了好几万,惊得全村人都羡慕,当村里人都对他刮目相看时,他却做出了傻事,按合同,他应付村里500元承包金,可他却交了1000元。家里人和村里人数落他,说他是有钱没处花,他却摸着后脑门嘿嘿的笑说:“人怎能忘本呢。”

记得去年,村里一户人家被大火烧个精光,这户人家平时非常怒恨老三,经常与老三过不去,而老三却带头第一个给他家送钱、米、面,感动的这家人热泪溢框而又满怀愧疚。老三看着他们这个样子,摸摸后脑勺,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说:“都是乡里乡亲谁没有个天灾人祸,只有互相帮扶着,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你说,这老三憨不憨。

老三家里人一直认为老三太憨,缺心眼。老三出门,家里的母亲总不放心,千叮咛万嘱咐,可最后他总吃亏,老三把别人看得很重.把敬奉别人看作做人的标准,别人说的话,他都嘿嘿一笑,就过去了。

其实,大家叫他“憨老三”,不全因为他傻,里面包含更多的是佩服和尊重。我看,“憨老三”应该改叫“好人老三”,让更多的人知道老三的感人事迹. 。

第四篇:采访身边感动人物的心得

年级:2010 班组:六班三组

学号:201050298

姓名:莫丽娴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它是我们大学以来的第四科政治理论学科,在之前的思修、现代史、马原三科中我们也都曾经进行了实践,不过大都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而这次相关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三次实践活动,分别是参观体验东盟博览会、模拟体验和关注身边感动,而对我映像最深的便是关注身边的感动人物,现就它谈谈我自己的心得体会。

刚刚知道这个任务时,我们很茫然,不知道所谓的感动的定义是什么,也完全不知道去采访谁,本来是打算去采访选修课的一位老师,结果由于时间关系,以及考虑种种因素,最后我们组决定去采访宿舍的管理员杨雅章阿姨。采访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先打电话和阿姨说明了情况,以便第二天能顺利进行。本来我们对采访完全不知,也不知道要问什么问题,害怕会冷场,结果采访的过程中阿姨很健谈,不仅仅和我们说了她们的工作,还教育我们各种做人的道理与态度。

杨雅章阿姨每天工作的时候都是坐在那个简陋的小房间的凳子上,一直关注着宿舍大门的动静,默默的为我们保护着我们的安全与财产;她在闲暇的时候,还会帮我们把凌乱的自行车摆列整齐,为我们整理出一条宽敞的通道。采访过程中阿姨告诉我们,她也有一个女儿正在广西医科大中读研,正因为作为一个女儿的母亲,她把我们都当成她的儿女一样看待。采访结束之后我们就立即制作PPT,虽然我们的技术很差,不会什么绚丽的画面与动作,但是我们投入心中的那一份感动去完成它。虽然最后我们组的成果并没有代表我们班级参加最后的比赛,但是我们依然觉得很开心。而我们采访的素材也被参与比赛的2组使用,成为了视频的一部分,看到了从心底感到高兴。

或许宿舍管理员的工资很低,就那么千把块,还不够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但是杨阿姨从没有抱怨过,她依旧坚持在她的岗位上,或许会有人说这只是她的工作,有什么好感动的,确实这些对我们来说微不足道,但正是她们这默默地付出,保证了我们宿舍安全的环境,让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全身心的投入,不必要为了宿舍安全而分神。难道这不是一种感动吗?虽然没有惊天地泣鬼神,有的只是一份浓浓的情。

总有人抱怨这世上可感动的事情越来越少。可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就会发现,其实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我们忙碌时朋友的一句辛苦了,这是一种感动;生病时姐妹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是一种感动;遇到困难时朋友不需回报帮助,是一种感动;在学校老师兢兢业业的授课,是一种感动;在家中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是一种感动;在公车上给老人让坐,是一种感动;在马路边拾起丢在地上的垃圾,是一种感动„„

我们没有权利说我们的身边没有爱,只能说人类缺少的是那一双发现爱的雪亮眼睛。生活中,在你的周围时时刻刻存在着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瞬间,是的,它们不起眼,是的,它们会被不经意地遗忘,但是,如若你多了一双爱观察的心灵之眼,你便会发觉那些短暂的瞬间,可以让你感受到温暖的存在。其实,上帝很公平,给每个人都送去了温暖,送去了感动,只是在等待有心人的发现,用心感受吧,你会发觉你是最幸福的。

自从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的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趋势。可以说,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基本上是得到了保障,中国的各方面也是欣欣向荣,人们个个安居乐业,然而国家的经济水平是上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可是道德却没有随着经济政治的步伐大步迈进,相反,在某些情况下,道德还出现了退步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人在感慨现在的社会都是那种“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个人主义思想的人,已经没有以前那种乐于助人的雷锋,然而,事实是如何呢?

虽然确实有一部分是人情冷漠,以狭隘替代了宽仁、利欲替代了爱心,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泛滥蔓延,道德沦丧、诚信缺失,其中最近最让我们震撼的便是“小悦悦事件”,在陆续经过的路人中没有一个人上去帮忙或者呼叫救护车,最后是一个清洁工阿姨伸出了援手。但是同样的也不缺乏感动我们的人,最让我真实感受到的便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悉数他们的先进事迹,从自强不息到明礼诚信,从孝敬老人到爱岗敬业,无不是凡人善举;纵观他们的社会角色,从普通工人到科学巨擎,从医院职工到解放军战士,从教育家到理论实践者,无一不是社会各行业的普通劳动者。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他们用真善美写就了人生之歌,用高尚的品德谱写精神文明建设的绚丽诗篇,无愧于当今社会“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旗帜与标杆。从这些人身上我们不是看到了令我们敬佩的精神吗!正是这些社会普通劳动者的价值追求与人生境界,使我们悟出了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使我们心灵一次次经受道德甘霖的滋润。

现在社会中极端事件虽然多了,但社会慈善组织、志愿者正雨后春笋般地生长,社会中助人为乐者也在不断涌现,这些有良知的人永远是中国社会的“脊梁”,他们的道德行为也给我们社会提供着积极的向善力量和信心。有那么一些人,他们默默地做着也许只是自己本份的工作,但他们尽职、尽责。也会出现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无私地帮助别人,甚至不要求任何回报。他们言出必行,一诺千金,为了责任,为了一个“诺”字,他们无怨无悔„„

这样的人,总是能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震撼。真正的感动,总是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震撼我们的心灵,但更多的时候,感动又可以让人坚强、让人充满希望,因为当你看到你的身边还有那么多人与你共行,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其实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当我们为他们感动,因他们震撼的时候,你可否想过,你,其实也可以成为他们。以这些人的行为以及精神作为我们的榜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会上的“小悦悦事件”会越来越少,而感动我们的各行各业的人会越来越多。践行奉献精神,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们大家。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也无法让每一个人知道我们做的对社会集体有益的每一件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这些责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我们的举手之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事虽小,但积少成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会越来越好。

我虽然只是中国十三亿中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医学生,但是我能在同学朋友有困难的时候向他们伸出援手,我能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我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捐出我那微不足道的零花钱。而我们医学生在以后更是从事救死扶伤的工作,这与其他职业相比更需要我们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如果我们心中只有利己主义,眼中只有金钱,而不顾病人的健康与权利,那将是被社会所反对的,这是对医生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高尚的医德应该是医生的灵魂,是医生在各种工作过程中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也许不是每个好人都能成为一个好医生,但好医生必须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高尚的人。

第五篇:身边人物事迹

任劳任怨

无私奉献

——港发客运分公司现场队长邓伟事迹材料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社会是个功利的社会,人都是现实物质的,有的只是买卖与交换,哪里有什么无私奉献。但我们身边却有这样一位职工,他是明镜滩货场的现场队长,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敬业,什么是奉献。

他工作卖力,任劳任怨。明镜滩码头最初条件很差,刚拖来的趸船,没有水也没有电,他和一班工人,用水要到岸上去挑,晚上用蓄电池电筒发的光来照明。到了夏天,趸船上的温度有40多度,甲板被太阳晒得烫脚,他却依然坚守岗位,一把蒲扇是他唯一的降温工具。但条件再艰苦,他仍然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没向领导抱怨过一次,他鼓励那些有意见的同志:现在刚起步,公司也很难,慢慢就好了。

经过大家的努力,明镜滩货场的作业量渐渐上去了。他作为现场队长,工作也越来越忙,通宵加班那是常有的事。有段时间,公司的货运量特别大,他干脆就在货场岸边租了一间小房子,作为他和工友们休息的地方。我们曾去过那间小屋,简陋得让人辛酸。小屋十来平米的,因为年代已久,漏水严重,墙面班驳得很厉害,墙角有一张小床,因为靠近货场,粉尘很大,大伙又都太忙,床单很久都没换了,脏脏的满是汗渍。听工人们讲:邓伟一个月有20多天都是睡的这张床,而且所谓的睡觉,大多数时候就是和其他工友挤在一起打个盹,闭上眼休息一下。后来还出现了这样一件事,邓伟因为工作太忙,曾

经有一个月都没回家,他的妻子不得不来货场,找这个“不顾家”的丈夫。当看到丈夫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态度,她什么都明白了,默默的擦干泪水,以后每天都会来小屋收拾一下,帮丈夫洗洗衣服,做做饭,尽量照顾这个工作忘我的丈夫。

去过几次明镜滩,看到邓伟的情景都让人记忆深刻。其中有一次是大年三十的时候,我跟随公司领导去给基层职工拜年,冬天的库区水位下降得厉害,他正带领着一班工友们在缴船,穿了一件旧的军用棉袄,脸上是一层厚厚的黑机油,头发被江风吹得很乱,嘴唇干裂得全是血口子。看到我们提着糖和瓜子来慰问他们,咧嘴笑得特别开心,连声说:谢谢,谢谢。我们心里一热,鼻子酸了,大年三十,正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我们的工人为了工作,仍坚持奋斗在一线,怎能不令人感动?我们才应该对你说一声:谢谢。

从他当现场队长以来,只要货场在作业,他都在现场工作,保证每一批货都能保质保量、高效率的完成装卸。由于货场人员有限,他们几个人要充当水手、维修工甚至搬运工的角色,浮吊坏了,他要带领大家去检修;水位涨了,趸船要移动,他要带领大家去缴船。虽然工作是那样的繁杂和辛苦,但他从没有抱怨过。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他和一群吃苦耐劳的工人,把明镜滩货场从一个荒芜废弃的小坝子,发展成现在拥有货场面积18000平方米,拥有一套完善的港口装卸作业设备,经营大宗(煤、盐、砂、石)、散杂货等业务,年吞吐量200万吨,年产值500万元的现代化作业区。

考虑到他工作特别辛劳,公司给他批了公休假,让他好好休息,

他却总是拿过段时间再休息为借口,坚持在货场工作;公司给他评了“十佳职工”作为奖励,公费送他出去旅游,他说货场忙不过来,想都没想就放弃了。他和工友们聊天,常常念道:领导和大家瞧得起我,选我当现场队长,不卯足了劲干,怎么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单位!

当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不断富足,越来越多的人都迷失在社会的物质泥潭里,要求回报,不断索取,他却依然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做那个最朴实、最无私的自己。

勤字当头苦练功

平凡岗位显身手

——记万州港红溪沟作业二区电器管理员向真勇先进事迹

“这是我该做的。”这是一句朴实的话,却是向真勇同志的心里话,正是这句话,使他十几年如一日,始终兢兢业业,刻苦钻研,锐意进取,精益求精,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成长为公司电器管理员乃至整个集团公司的技术骨干。曾多次获得集团公司生产先进个人、“十佳”职工称号,并连续两届被评为万州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员工。

2001年,向真勇原先所在的船厂因不适应市场需要破产关闭,由于他在船厂工作积极,技术过硬,被转调入红溪沟装卸公司当电工。红溪沟装卸公司是万州港最大的货运港区,承担着万州港超过60%的货物吞吐量。因为是新建的现代化货运港区,港区内配置的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和科技含量都处于长江上游领先水平,很多设备都是由PLC微电脑控制,这些设备不仅资料繁多,许多新名词连听也没听说过,更不用说复杂的电路图,就连一些设备的说明书都不能够完全看懂。面对新的工作岗位和巨大的技术压力,向真勇没有退缩,为更多地了解设备尽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尽快掌握装卸机械的修理技术,他天天泡在现场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虚心请教,利用空余时间刻苦钻研《PLC编程基础》、《现代电工技术》、《港口装卸机械技术》等相关的书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熟练地掌握了钳工、焊工、铆工和现代化港机设备PLC程控技术等专业技能,成为了港口现代化大型装卸设备维修首屈一指的维修技术骨干。他也因工作出色被提升为担负红溪沟港区40多台大型设备维修组长和电气管理员。

近几年随着港口货运的发展,港区作业量已经大大超过设计能

力。由于超负荷运行,港区的装卸设备几乎处于无休眠的状态,这就大大增加了维修难度,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没有双休日,没有白天黑夜,每天他都跟班组人员奔走在近一公里多岸线的货运港区的各个角落,对港区的每一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作为电工的他干事不少,拿钱不多;穿不上干净衣服,洗不完身上的油垢,有时还会受到个别同事的嘲笑。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向真勇同志总是不计名利,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所钟爱的事业上,在电工和机器维修服务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任劳任怨,他常说:“这份工作对我来讲已经不仅仅是一份单纯的工作了,而是我所喜欢的事业,每当我完成了一个设备中出现别人不能解决的大问题的时候,我的内心会由衷地充满无限喜悦。”

港区主要靠发运煤炭、矿石为货运的主要支撑。而总长达900多米的皮带传输线可以说是煤炭、矿石发运的“生命线”。皮带传输线一旦出问题,修复工艺十分复杂、技术难度高,每次都是眼睁睁地等外地厂家技术人员赶来维修,一等就是好几天,使港区作业陷入瘫痪,每日损失达数十万元。眼看巨大的效益损失和白白耗费的时间,向真勇发誓要攻下这门技术,凭着肯学、肯干、肯钻的精神,不耻下问,勤于实践,他迅速掌握了这一技术,成为万州港皮带机维修的第一人,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2010年创下了进口矿石160余万吨的辉煌成绩。为此集团公司将皮带作业线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示范岗——“向真勇作业线示范岗”。

2010年8月15日,一场暴雨,山洪淹没了红溪沟港区的4号5号缆车机房,水深达1.7米,两条缆车作业线停产,焦急万分的向真勇带领修理工赶到货场,用两台抽水泵排水,用棉絮堵水,为了找到

一颗螺帽,向真勇脱掉衣服,跳进50公分水深且全是油污的缆车绳漕沟里,足足摸了20分钟,在苦战两天两夜后,终于恢复了生产。

十几年来,向真勇就一直是这样坚守在普通的岗位上,始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刻苦钻研中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现出了港口技术工人的人生价值,成为新时期港口工人的一面旗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等传媒职业学院下一篇:观大国崛起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