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与音乐的关系

2023-04-14

第一篇:体育运动与音乐的关系

体育教育的内容和体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苏格拉底认为护卫者必须从童年起接受严格训练以致一生,有了好的心灵和品格就能使天赋的体制达到最好。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必须改变好睡贪吃的缺点,用音乐照顾心灵,用体育照顾身体。音乐包括了诗歌、神话故事、舞蹈、音乐、绘画造型艺术等,泛指艺术及文学各个方面。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使护卫者具备勇敢的美德。

音乐教育之后,年轻人应该接受体育锻炼。苏格拉底在论述体育教育时对比着音乐教育,他认为最好的体育与理想的音乐文艺教育相近相合,这是指一种简单而灵活的体育,尤其是为了备战而进行的那种体育锻炼。复杂的音乐产生放纵,复杂的食品产生疾病。至于朴质的音乐文艺教育则能产生节制,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年轻人接受了前述简单的音乐文艺教育的陶冶,养成了节制的良好习惯,他们显然就能自己监督自己了。苏格拉底认为,音乐和体育都要对心灵提供训练,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这种受过音乐教育的青年,运用体育锻炼,通过同样苦练的过程,他会变得根本不需要什么医术。在不畏艰辛苦练身体的过程中,心灵也得到锻炼。天性中的激情部分的确会产生野蛮;如果加以适当训练就可能成为勇敢,如果搞得过了头,就会变成严酷粗暴。似乎有两种技术——音乐和体育——服务于人的两个部分——爱智部分和激情部分。这不是为了心灵和身体(虽然顺便附带也为了心灵和身体),而是为了使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达到和谐。

用音乐照顾心灵,用体育照顾身体.对于护卫者的教育,总而言之,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充分体现了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第二篇:文学与音乐的关系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

音乐是文学思想的拓展和延伸,文学又是对音乐艺术的解读和诠释。作为两种不同却又十分相近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常常能从文学作品中感受到字里行间的音韵美,又能在音乐的律动中,通过听觉感受对文学形式加以解读和诠释,感受文学的哲理性思想。不仅如此,音乐和文学有很多时候还是被结合在一起,统一在某一个新的艺术作品之中,例如歌曲、电影、广播影视作品等等。“词曲联袂亦为歌”。音乐和文学水乳交融、完美结合,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恐怕非歌曲莫属。

以《小河淌水》歌曲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

《小河淌水》是黎英海根据云南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它的歌词和旋律基本是按照民歌原来的风貌保留了下来,而钢琴伴奏部分则是作曲家后来编配的。其歌词借月光,流水和清风,表达出妹妹在月夜的深山里,盼望阿哥前来相会的无限柔情。歌词描写的画面和意境十分优美。如果尝试着把歌词作为一个诗歌小段来朗诵也相当不错,我们可以从它文字的节律中,从它的平仄四声中,从它的抑扬起伏间感受到一种音韵的律动,再加上其中“阿妹”的那种情感表达,可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种音乐性的诉说。可以说,这首歌的歌词本身就已经是具备较强音乐性的文学作品了。

《小河淌水》是一首云南民歌,是音乐工作者到云南采风的时候发现、记录并改编的。因此,这首歌的旋律和音调极具云南地方特色。

《小河淌水》运用了中国五声调式中的羽调式,这也是作曲家在整理编配的时候进行的适当调整。歌曲的旋律紧紧契合了地方语言文字的声腔音调和语句的抑扬顿挫,因此极具云南地方特色,且清丽流畅、婉转动人、十分柔美。由于采取的是中国民族调式,符合民歌的特色,当然也在最大程度上赋予了这首经过重新编配的云南民歌以原始民歌的独特魅力。由于旋律和歌词的完美结合,使这首歌的旋律十分贴切地符合了歌词中蕴含的音律,升华了原来那种简单的吆喝和呼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这首歌的旋律是具有文学审美性的。当然,表达情感是每一首歌曲的必然,正是因为有了旋律的牵引,“阿妹思念阿哥”的情感在这首歌曲中才得以更好的表现和升华。

在伴奏的烘托引导下,歌者首先唱出“哎———”。在相同的音高上唱出一个四拍的长音“哎”,实际上就是阿妹对阿哥的深情呼唤。这一声呼唤在演唱时做了一个渐强过渡到渐弱的处理,用以充分强调阿妹呼唤阿哥的内在感情。

第一句“月亮出来亮旺旺”,除了在旋律上切合了歌词的语言音律之外,还在节奏上、语气上进行了处理:如“月亮出来”这四个字都是用的八分音符,非常匀称。而到了“亮旺旺”却突然嵌入切分节奏,同时还将“亮旺旺”三个字进行模拟重复演唱,扩充了原来的乐句,使“亮旺旺”三个字得到强调,进一步深化了“深山月夜”的意境,为下面的述说做好铺垫。

第二句“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旋律的前半句是对第一句的延续,起到承接的作用,后半句则使用五浅析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对歌曲中音乐与文学关系的一点思考 声音阶的下行进行,仿佛是阿妹的一声叹息。

第三句“哥像月亮天上走”是阿妹在心目中对阿哥的一种描述,而音乐上则完全重复第一句的音调。

接下来阿妹对阿哥的呼唤则是全曲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作品的点金之笔:“哥啊,哥啊,哥啊———”阿妹对阿哥的三声呼唤,一声比一声迫切,一声比一声深情。音乐上配合歌词的情绪,安排了十分巧妙扩充模进。以切分节奏强调语气,层层递进,一次比一次扩展,一次比一次强调并加重语气 。第二段的前两句基本上还是写景,写心情。但是相比较第一段更进了一步。清风吹过带去了阿妹的心声,哥哥啊,你可听见阿妹对你的呼唤?你可知道阿妹对你的思念?结尾的“哎,阿哥———”旋律上先是一个二度下行,然后是五度的上行跳进并作了渐弱的处理,非常准确地表达了阿妹在深切地思念阿哥以后,心中对阿哥那一丝欲述还羞的幽怨。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歌曲中文学和音乐的紧密融合,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上,根据歌词中特定的场景和情感,充分考虑地域色彩,民俗风情,语言习惯,最大程度地以音乐的形式烘托、展现这种具有一定指向性的情景,充分调动个人情感和作曲技法,将音乐与文学完美地结合起来,融合起来,统一起来。将受众带入音乐与文学联袂营造的完美意境之中。

第三篇:传媒与音乐的关系

论大众传媒与音乐艺术的关系

内容提纲:本文从大众传媒和音乐艺术的发展深入,探讨论证了大众传媒与音乐艺术之间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关键字:大众传媒 音乐艺术 高速发展 相辅相成 制约

正文

在音乐的产生、流通的过程中,大众传媒一直与之有着联系,即使在最落后的的传播方式中,人们口头的价值判断和品评,也影响到音乐的产生、流通。随着传媒业在20世纪的发展,传媒与艺术的关系表现得越来越紧密,关系也越来越复杂。提到传媒,我在这里想要探讨的是大众传媒与音乐艺术之间的关系。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电影、广播、电子音像出版物等。无论它们是无声的还是有声的,这些媒介都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大众媒介的发展依赖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进步则带动各方面的发展,不仅仅是媒介,传播的内容方面也在发展,而这可以归于录音技术、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大众传媒与音乐艺术的多样化发展

进入新的世纪,中国的传媒已经形成了产业化的发展态势,呈现出高度发达的状况。大众传媒的发达表现在数量品种上,从过去的报刊、广播,到现在的电视、网络,品种的增多和数量上的数十倍、上百倍的扩容,使我们身处于一个传媒高速发展的时代。传媒渗透到政治、经济、生活、艺术的各个方面,媒体主导了我们的生活,也影响了我们的认知,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而在此时,我们的音乐艺术显现出多样化发展的繁荣景象。旧有的在发展,新生的层出不穷。艺术观念的变化在我们猝不及防的时空中悄然地进行。所有这一切都有传媒的功绩。大众传媒的高速发展,给音乐艺术带来了一个具有众多成员的艺术的消闲群体,也潜藏着一个巨大的艺术消费市场。而艺术消费的增长,也刺激了音乐教育、音乐出版、艺术传媒、音乐会等各种音乐艺术产业的发展。

这些艺术现象的产生和艺术状况的存在,无疑都与大众传媒有着直接的联系。传媒自身的发展需要音乐艺术的内容和谈资,而音乐艺术的多样化发展,不尽吻合了大众传媒发展的多样性,也为大众传媒的发展增加了动力。这种相辅相成的格局,构筑了音乐艺术与大众传媒的特殊关系。 大众传媒——音乐艺术的双刃剑

一百年多来,或者至少是在前几十年,音乐艺术还被称之为“文艺”的时代。其中传统艺术给予了大众传媒非常有力的支撑,它是大众传媒得以发展,得以吸引大众的最重要的理由。反过来说,大众传媒也使得音乐艺术通过不同的手段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爱好和喜欢,因此传统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大众传媒。余叔岩老先生的例子就很具有典型性的,余老演出并不多,他之所以在京剧界获得非常之高的地位,主要原因就得益于百代等公司认真录制并隆重推出他的唱片,通过唱片的传播以及通过相关的大众传媒,余老才有超越实际剧场演出的影响;如果没有大众传媒的帮助,他的影响力会小得多。

所以说,高速发达的大众媒体,不仅普及了音乐艺术的基本知识,联系了音乐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关系,而且推动了传统音乐艺术的发展。可以说大众媒体是一只无形的巨手,引导了大众的音乐欣赏水平,但是也可能左右音乐艺术市场价格的升降和市场行情。

由此就引申出大众传媒对于音乐艺术所表现出的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也势必带来一些负面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大众传媒与音乐艺术的关系,也表现为一种制约的关系,这种制约有时显现出来的破坏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现在的大众传媒与过去相比,报纸电视等仅仅是“升级”,录音带逐步“换代”成为mp3或CD,但是网络则是过去不曾拥有的,它是现代媒介中的新宠儿。互联网迅速发展取代其他传播媒介,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网络不仅起到了主导作用,还是一个资源库,基本上我们想要的音乐都可在其中搜索到,很多都是可以免费下载的。但是这就使得唱片公司等的利益受到威胁,这也就涉及到了版权问题。

不仅网络上有版权问题,光盘也同样带来严重的盗版问题。光盘作为一种音像的载体已经广泛的进入家庭,它也不仅仅是单一的CD、VCD等使图像与音乐可以融为一体,使听众不仅获得听觉享受,而且享受视觉盛宴。但是大量的盗版光盘因其廉价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价格代替品质成了重要的选购标准。这些都是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出现的一些负面问题。 总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众传媒和音乐艺术之间的关系就是一把双刃剑。大众传媒在影响我们音乐生活的同时,也受到它的反作用。大众传媒和音乐艺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这也促使大众传媒和音乐艺术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所以,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大众传媒对于音乐艺术的重要性不仅丝毫没有降低,而恰恰相反,大众传媒在音乐艺术的发展和流传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四篇: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世界上没有单独存在的事物,哲学论中讲到事物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音乐与文学看似以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单独存在,但是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在歌剧、艺术歌曲、戏曲等艺术形式中处处都隐现着文学的身影,它们都是音乐与文学融合的产物。音乐语言是一种神秘的语言,因为它有自己的语汇和句法,是无法转译成我们一般的语言的。在思考处理下,它直接诉诸我们的幻想力。当一首诗将自己托付于隐喻与象征关系之极至程度,并且如是地将一般性的语言使用以满富形式的方式代替时,此一对我们情感作用的神秘方式如同音乐一般。”[1]由此可以看出音乐和文学在表现上达到了殊途同归的效果。再看音乐家与文学家,几乎每个音乐家都非常喜欢文学,而文学家也大多热爱音乐,许多音乐家和作家是关系密切的朋友,如:肖邦和密茨凯维支,后来他甚至还与乔治·桑结了婚;格里格是易卜生的好朋友;威尔第、萧伯纳是瓦格纳的崇拜者等等,不胜枚举。

肖邦作为浪漫主义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用他的音乐语言向人们述说着他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他被称作“钢琴诗人”,显然他拥有着诗人的特质,这些都很容易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出来。在他身上音乐和文学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而最具代表性的当数他的钢琴叙事曲。在此,本人将从肖邦及肖邦《第一叙事曲》中探求音乐与文学的关联性。

肖邦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完成于1831-1842年,是他21-32岁那段充满了活力的青年时代的作品。肖邦的叙事曲是受文学上的叙事诗和声乐作品中的叙事曲的影响,在他的叙事曲中充满了民间风格,主题都是民歌性质的,并且采用了民间音乐的即兴性和变奏手法,唱出了波兰人民的生活、斗争和愿望。

音乐和文学都是可以走进人心灵的艺术,它们都是情感的载体。所以一个音乐家是不能没有文学气质的。我国杰出钢琴演奏家、钢琴教育家傅聪先生就是音乐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文学是理解及欣赏音乐作品的助手,它可以将音乐这一非文字性的语言通过使用那些生动、贴切的辞藻,转述成文字性的语言,使我们与音乐背后的情感世界走的更近。音乐是丰富和升华文学的载体,例如:威尔第根据同名小说创作的歌剧《茶花女》,将这部文学作品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可见一般。 无论是音乐还是文学,无论是建筑还是绘画,无论是哲学还是美学,它们都是人类多元艺术形式的一部分,是不可剥离的姊妹,因此音乐与文学也是不可分割的。在人类文化金子塔上,它们都是搭建金字塔的基石,互相牵连,缺一不可。当人们对文化的探寻达到一个高峰时,它们早就没有了学科间的界限,不知不觉中已融为一物。

哲学。强加定义之一切自然规律,人文,社会,抽象与非抽象之综合!

音乐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和产生时代、历史背景以及各地区相关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一种音乐都首先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它本身就是受着文化定义的,离开了文化,音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许多音乐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瑰丽多姿的民族音乐文化,又有丰富的世界音乐文化。

音乐的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在学习音乐的基础上,再通过综合性的相关文化的学习,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丰富了我们的音乐体验。音乐可以使我们更透彻地领悟音乐与诗歌、绘画、服塑、建筑等艺术门类的互证关系,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与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作用。

这样能够培养我们对作品的理解、表现能力,我们根据作品的内容,从旋律、节奏、风格等方面入手,对作品的乐句、乐段、调式调性、曲式、风格等进行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较完美的演唱、演奏。这种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再现的能力就构成了理解和表现能力。

音乐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和哲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通过感情与理性的高度统一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音乐作品是感情世界里主、客体相互改造、相互交融的产物,作为“动态艺术”,其陈述过程具有“否定之否定”的辨证原理;音乐创作灵感的产生,声音物质材料由量变到质变都充满着哲学思辨;音乐欣赏也体现了“客体刺激——主体反映”的哲学原理。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新的生产关系。需要新的生产关系就需要新的思想来做指导。哲学就是最基础的思想,也是其他思想的先行者。生产力的改变带动了音乐的改变,比如在大工业批量化生产的时代,艺术家们就张扬个性,力求在音乐界改革创新,与他人不同。

因此音乐的本真意义并不仅仅限于它所演奏的这个过程,而是与演奏前和演奏后的“无声”存在非常奇妙的关联。把“有”与“无”当作是一对互为依存的关系来看待,即音乐的发生和意义是与“无声”作为一对二元关系紧密相联,正是在沉默中,我们才能发现音乐的一些深层本质。

第五篇:谈音乐与花样滑冰的关系

王亚红1,王琳

(西安欧亚学院 体育教研室

陕西,西安 710065

陕西西安中学 体育组 710021)

摘要:花样滑冰是技巧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冰上运动项目,同时也通过技术与音乐的配合而达到艺术表现要求。本文论述了音乐与花样滑冰的关系,旨在以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与花样滑冰有机的结合,使之达到完美的境界。 关键词:花样滑冰,音乐,民族

The Relationship on the Figure Skating and Music

WANG YA-Hong Tian xianhua

(Dept. of Basic Science, Xi’ an Eurasia College, Xi’an710065,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212003)

Abstract: Figure Skating is an ice sport which combines highly the technique and art. Figure Skating also reaches the request of art performance by matching the technique and music. It refers to the relationship on the Figure Skating and Music in order to make Figure Skating perfect by combining Figure Skating with the nationality music. Key words: Figure Skating; music; and nationality

0引言

音乐是歌者和舞者的灵魂,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自己独特的、完整的表现方式与方法。它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激励人们,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花样滑冰的成功与否取决与是否得到广大观众情感上和审美意识上的共鸣,而音乐与技术动作的完美配合也成为观众和评委做评定的一个有力依据。

中国著名花样滑冰运动员陈露在单人滑的自由滑中所选择的音乐《梁祝》及其所表现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内容,以其高质量的艺术表现达到了极高的艺术表演效果,也征服了现场所有的观众和裁判。申雪/赵宏博在双人滑的自由滑中,先后以中国的著名的音乐《花木兰》和《图兰朵》的音乐旋律,结合中国民族舞蹈,用高超的艺术表演,表达了音乐的内涵,达到了艺术与动作和音乐的高度协调,给观众和评委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这些都充分地证明了音乐在花样滑冰中的重要作用。

1 音乐与花样滑冰结缘

1860年,美国花样滑冰爱好者汉斯.杰克逊首次将花样滑冰技巧动作与优美的华尔兹舞曲相配合进行表演,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和表演的成功。杰克逊的花样滑冰技术高超,他将花样滑冰技巧与音乐相结合的精彩表演,给欧洲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花样滑冰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1863年美国芭蕾舞表演艺术家海因斯(Jackson Haines)将滑冰运动与舞蹈艺术和音乐融为一体,在欧洲巡回表演,丰富了花样滑冰的内容和形式。1872年奥地利首次举办花样滑冰比赛。1896年在俄国彼得堡举行首次世界男子单人花样滑冰锦标赛,1906年在瑞士达沃斯举行首届世界女子单人花样滑冰锦标赛。在1924年,花样滑冰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这时的花样滑冰才开始受到了世人的瞩目,成为冬季奥运会上一项极具艺术性的比赛项目。

2 音乐在花样滑冰项目中的作用

花样滑冰是冬季冰上运动项目。运动员足登冰鞋在冰面滑行中配合音乐滑出各种图案,做出各种跳跃、旋转和造型动作。在最新的体育竞赛项目规则中,花样滑冰的技术要求运动员具备3个方面的基本功:①滑行基本功;②舞蹈基本功;③音乐艺术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功;而音乐艺术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功包括对音乐节奏感、音乐内容和理解能力,通过技术与音乐配合的艺术表现和抒发能力等。这就不难看出音乐在花样滑冰这一项目中的重要性。

在花样滑冰的比赛中,音乐和动作达到完美的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动作的节奏感和对音乐内涵的表现力,而且能引起裁判员和观众的共鸣,从而达到良好的美感效果。音乐可激发运动员的情绪,并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艺术思维能力,可把花样滑冰动作与运动员的艺术表现紧密结合,形成运动员自身所特有的艺术风格。

音乐可以说是花样滑冰运动的灵魂。运动员在受到音乐的刺激后,能产生节奏和旋律方面的意识,同时也能唤起人的情感方面的觉醒,这种感觉可以跟随音乐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可以说音乐的特点决定整个花样滑冰编排的趋向,运动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在动作的变化和动作的表现上,因此,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艺术表现与音乐的感受能力密不可分。 3 花样滑冰音乐的选择

花样滑冰是一项艺术与运动结合的体育项目,除了要掌握冰上技术,对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有极高的要求。花样滑冰偏重舞步,强调用动作表达音乐。音乐的选择决定花样滑冰的风格,音乐选择恰当可以使整套动作锦上添花。

优秀选手的音乐选择无论中西,都要考虑旋律、新颖、节奏等,一方面去理解音乐主题和思想性,但又不必在主题理解上耗费过多精力,而将主题与编排有机结合,除了在理解规则和动作新颖性上耗费时间和精力外,重点是合理分布规定动作。

花样滑冰的音乐时间长短和比赛的项目是有直接关系的。花样滑冰分为单人滑,双人滑和冰上舞蹈三个项目。单人滑和双人滑分为短节目和自由滑两个赛程,其中短节目时间规定在2分40秒内,自由滑男子和双人规定在4分30秒内,女子规定在4分内。冰上舞蹈分为规定舞,创编舞和自由舞,其中规定舞和创编舞的时间在每次大赛时才规定。自由舞要求运动员在4分钟内完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塑造一个特性鲜明、感人心扉的艺术形象,对教练员和运动员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大的挑战,这也无疑需要教练员和运动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 4 当前花样滑冰的音乐的特点 4.1 名曲、名剧的音乐形式

当我们第一次看到申雪/赵宏博的《图兰朵》节目时,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看过西方歌剧《图兰朵》,不是每个中国人都了解剧中的中国公主和鞑靼国王子的爱情故事,但很多中国人却被申/赵演绎的03年《图兰朵》所深为陶醉;当我们第一次看到申雪/宏博的《胡桃夹子》节目时,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原作品是著名的柴科夫斯基的三大芭蕾舞剧之一,但申雪/赵宏博演绎的04年《胡桃夹子》却使我们被吸引和深感震撼;同样的,并不是每一个花样滑冰的外国裁判都看过电影《宋氏三姐妹》,但是申雪/赵宏博在北京完美演绎04-05赛季《宋氏王朝》节目后,得到了个人历史最高分数。所以也不难看出,在花样滑冰的音乐选择上,目前偏重的都是名曲,名剧(歌剧、芭蕾舞剧、电影等)。

4.2 音乐具有的民族性

音乐的风格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在国际花样滑冰比赛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就经常选择具有自己民族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中有的充满激情,有的舒缓优美,有的活泼调皮,也有的高雅抒情。正是由于这些不同风格的音乐才能使花样滑冰的赛场上上演一幕幕让人回味无穷的精彩表演。所以说,具有民族性的音乐成为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的途径,它使更多的人可以感受不同的民族精神,也使花样滑冰更多元化的发展。

我国的音乐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其中的名曲也不乏优秀,像花木兰,梁祝,黄河等都曾被花样滑冰比赛选为伴奏音乐。 4.3 创编较少,引用较多

当前花样滑冰音乐的特点普遍是创编较少,而较多都是引用其他歌剧,电影等的音乐,这也就对运动员提高了要求,该怎么把人们熟知的故事情节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来,怎么样给这些音乐赋予新的生命,这样用自己的方式打动观众和评委,从而引起观众和评委的共鸣。

4.4 花样滑冰音乐的选择,爱情是主题

音乐可以抒发感情,而花样滑冰和音乐的配合又可以演绎感情。当观众看运动员比赛时,是看到运动员感情的释放,看到运动员演绎的情感故事,他们被故事的情节感染,他们陶醉于故事当中。

在所有情感中,爱情永远是充满诗意、美好的、富有激情的、也总让人回味无穷。所以爱情也成为一个主流话题,在花样滑冰赛场上也不例外,绝大多数的花样滑冰的音乐的主题都离不开爱情这个主题。

5 小结 在都灵冬奥会上,我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张丹/张昊,庞清/佟建三对选手都有不俗的表现。尽管三对中国选手未能夺冠,但他们从技术到表演,再到精神力量、英雄所为,最饱满、最全面地展示了他们身上的所有优秀之处。是他们让我国的花样滑冰走向了世界,让人们了解了我们中国的民族精神,他们那不怕困难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和不断进取的品质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我国花样滑冰队申雪/赵宏博的主教练姚滨曾经说过:“音乐方面的基点,如果有民族的好的音乐,一定要用我们自己的,弘扬咱们自己的文化也好,这是一个基点。”这就不难看出花样滑冰音乐的选择将继续走民族音乐的路线。从民族音乐这看,我国的编钟的磅礴大气,鼓乐的震撼惊人,笛子的优美动听,二胡的舒缓柔情等,无疑都会是花样滑冰音乐创编的瑰宝。在以后的花样滑冰竞赛中,我国那带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音乐,也一定会被通过花样滑冰比赛而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熟知,使我国的文化得以更广泛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陆鹏.中英文对照最新体育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实用手册(下卷)[M].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 1755-1757.

[2]冰上运动编写组.冰上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71-172.

[3]张臣,赵云鹰,李月.浅析音乐在花样滑冰动作编排中的运用[J].冰雪运动,2003,6(2). [4]滕青.谈花样滑冰运动员的音乐素养[J].冰雪运动,2005,1(1).

[5]赵权忠.培育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有效途径[J].冰雪运动,2005,1(1). [6]凌明德.“成功体育”教学法之研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6):4—5.

个人简介: 王亚红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79年10月 籍贯:陕西西安

单 位:西安欧亚学院基础部体育教研室 联系方式: 13279392580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王琳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81年8月 籍贯:陕西西安 单 位:陕西西安中学

联系方式: 13096908795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太原市工商局小店分局下一篇:体育教育专业就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