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价值观论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传统文化价值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大变革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密切,西方文化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国家也在不断地树立和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特别是一直处于相对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儒家传统文化对学生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

传统文化价值观论文 篇1: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是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需要。要重点转换那些反映人际关系一般规律、彰显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转换的关键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表达方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价值观;现代转换;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重点是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关键是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发掘、整理、凝练、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以新的时代内涵,使它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得到更好的创新、发展和弘扬。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现代转换的意义

传统文化包含着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糟粕。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指那些在其所产生的时代具有进步意义、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并且在现时代仍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精华。然而,即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到了现时代,有些内容和形式也需要对其进行现代转换,使之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核心,在于其所蕴含的价值观的现代转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具有以下意义:

1.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需要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流淌在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身上的文化血脉,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则是维系中华民族强大生命力的精神命脉。这一文化血脉、精神命脉不断滋养着、凝聚着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激励和推动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辉煌。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提到:“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绵延数千年不绝,正因为其能够适应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社会实践和不同时代发展的需要,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得到更新、充实和发展。因此,在新的历史时代,只有在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主动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绵绵不绝地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命脉,始终保持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到:“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和深厚根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传承与升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深入分析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既要深入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渊源,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文化滋养,又要自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以新的时代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更加契合,更能体现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特质和精神基因,进而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领悟、培育和弘扬。

3.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价值软实力,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之源,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到:“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我国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尤其是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成为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和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必须立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同时又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必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此,只有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自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使其有机融入我国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现代转换的重点

中华文明是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延续至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处理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关系的无穷智慧和独特的价值理念,为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源。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讲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并先后在不同场合指出,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现代转换,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转换的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重点转换反映人际关系一般规律的价值观念

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会有安定、有序、祥和的社会,才会有文明进步、繁荣昌盛的民族和国家。而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必定需要与之相应的人际交往法则,因此,探求人际关系的一般规律和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是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此类思想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所说的“讲仁爱”、“守诚信”、“尚和合”等等正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则,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到的“和而不同”、 “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德不孤,必有邻”、“言必信,行必果”等,都是体现人际交往一般特点、反映人际关系一般规律、处理人际关系基本原则的价值观,也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代转换的价值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之一就是“仁”, 把“仁”看作是处理个人和他人关系乃至社会关系的常道。所谓“仁者爱人”,强调的就是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要有仁爱之心,要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需要、欲望和诉求,像考虑和满足自己的需要、欲望和诉求一样:像尊敬自己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别人的孩子。自己愿干的事,要考虑别人的需要;自己不愿干的事,也不能强迫别人去干。正所谓“己所欲,而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因为人都处在社会关系之中,个人和他人必然产生一定的社会联系,都有个人愿做的事和不愿做的事,因此,只有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为人处世才更加符合客观规律和社会规范,考虑和处理问题才更加合情合理,构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才更加和谐,个人才能更好地安身立命,社会也才能长治久安。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不仅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客观规律,也昭示了人际关系的处理方法,对我们处理当今的人际关系仍然具有重要启示。而仁爱基础上的诚信、和合,既是仁爱的具体展开和延伸,也是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基本的价值观念、原则和方法。这些价值观念和方法可以成为我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和谐”也正是对此类价值观念的继承与升华。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了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新的内容和形式,市场经济使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人们的竞争与合作普遍化了,现代信息技术则使人际交往由现实交往扩大到了虚拟交往,无论是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人们的竞争与合作,还是现实与虚拟的交往,都需要换位思考、讲究诚信、友善和谐、和合共生。

2.重点转换彰显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价值观念

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凝聚、发展壮大、排除万难、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因此,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到,我们共同培育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强大力量,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因此,我们要重点继承和转换蕴含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例如“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大同”,“志存高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国虽大,好战必亡”、“以和为贵”、“化干戈为玉帛”、“业精于勤,荒于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爱国”、“敬业”等就是对这些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传承与彰显。拿“爱国”来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只有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观加以现代转换,赋予“爱国”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国家和个人、社稷和百姓、“先忧”与“后乐”的关系,把国家兴亡与个人命运结合起来,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才能更自觉更深入地培育、践行和弘扬“爱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也是这样。“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强不息这一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富强”离不开“自强”,这个自强,不仅指个人自强,更指民族自强、国家自强。只有把自强不息这一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有机融入“富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个人、民族和国家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真正做到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最终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重点转换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和条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要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围绕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行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努力形成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规范。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加强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建立严格的信用制度,规范契约关系。各类经济主体都要守法经营。依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偷税骗税、经济欺诈、恶意逃废债务等行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因此,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的重点也应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点转换那些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念,正确处理义利关系的价值观念,协调个人、他人和社会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等,如“不患寡而患不均”、“君子喻于义”、“君子义以为质”、“治国无法则乱”等,对诸如此类的价值观念的现代转换,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形成和培育、践行,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自由”、“公正”、“法治”不仅仅是对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借鉴和时代要求的回应,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国古代的“均贫富、等富贵”思想,具有追求平等、公平、公正的积极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公正思想的重要来源,但中国古代的“均贫富、等富贵”思想具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只有克服其消极内容,发展其积极内涵,才能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平等、公正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才能更好地理解、培育和践行“平等、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古代的“义利观”,虽然具有义为利先、重义轻利的积极价值内涵,但其把义利割裂、对立起来,强调义在利之外、言义不言利的价值倾向,却是不恰当、不正确的。实际上,义在利之中,非在利之外,只有在利益关系的处理之中.才能体现出义的衡量标准和价值功能。只有以义取利,才能使利合乎义,人们追求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行为才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才能做出正确的利益取舍。因此,对于中国古代的义利观,也要做出必要的创新、转化和转换,才能形成、发展和践行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正确指导和有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也讲法治,但这种法治是建立在君主专制基础上的,要么是“德主刑辅”,法治处于德治的从属地位,要么是“君主立法”,法律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自身统治的手段。社会主义法治是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领导人民把自己的意志充分表达和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和国家的法律,然后,党再带领人民共同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质,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法治化,是为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批判地吸收中国古代把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重要手段之一的思想,摒弃其中的消极因素,使之创造性地转化和创造性地发展成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办事,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秩序,有力保障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现代转换的关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对这些价值观念进行现代转换,而这种现代转换的关键就在于对这些价值观念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科学扬弃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科学的扬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现代转换的前提。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考察山东时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种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科学的扬弃,就是要辩证地分析、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剔除其历史糟粕,继承其合理内核,实现其现代转换。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思想。这种思想一方面体现了对人民群众地位的重视和对人民群众需求的满足,体现了尊民、安民、富民的思想,另一方面,这一思想依然是建立在区分“君”与“民”、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基础之上的,是将人民置于被统治者的地位,而非国家的主人地位,秉承的是“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思想,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治民安邦,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实现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众利益的让渡,不过是为实现自身更大利益的手段。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至今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但是,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勉强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封建社会中的所谓“明君”珍视的仅仅是“治民之术”,所能做到的也仅仅是“为民做主”,而不是为民服务,更不是由民做主。所以,封建社会的“贵民”思想,虽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价值观念,但它仍然具有历史局限性,只有经过科学的扬弃,才能把“贵民”思想中积极进步的成份加以批判性地继承和吸收,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性地发展为我国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民主”的价值观念,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和提升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地位,保障和增强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因此,对待诸如此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直接拿来使用,而是要辩证地分析、科学地扬弃,吸收其合理内核,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转换创新,发扬光大。

2.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要在扬弃的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入的转换,赋予并丰富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新的时代内涵。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讲到:“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这里所说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是要求立足新的社会实践和时代要求,不断充实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时代内涵。例如,古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然而,这一价值追求含有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绝对平均主义的意味和倾向,是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扬弃和转换的。今天,在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和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既要批判地继承“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中蕴含的公平的价值观念,又要克服其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绝对平均主义的落后思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平均、公平的价值观念,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性地发展成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平等、公正与人们的社会地位、劳动贡献、权利义务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大力培育、践行和弘扬,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价值和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表达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不仅要丰富时代内涵,还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话语是思想的流露和表达,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精神交流的中介。如果没有恰当的表达形式,再深刻的思想也不会形成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话语。因此,《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话语风格和表达方式,要适应现代人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必要的创新和转换,使之易于为百姓所理解和接受。如“民为邦本”向“以人为本”的话语转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向“由此及彼”、“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话语转换:“和合”思想和“仁者爱人”的理念向“和谐”和“友善”价值观念的话语转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向“爱国”、“爱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话语转换,等等。只有实现表达方式的创新和转换,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也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为更多的人所了解、理解、认同、内化、践行和弘扬。

4.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现实文化价值观相融合

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的。传统文化不断走向现代,成为现代文化的基础和内蕴,现代文化则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成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所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不是绝然对立的“过去”与“现在”,而是“现在”中有“过去”,“过去”活在“现在”之中。因此,不应当割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与我国现实文化价值观的纽带,而应当不断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从整体上统筹、建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因此,必须融通古今文化价值观,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和有机地融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和感召力,真正将中华优秀文化丰富的软实力资源转化为文化软实力。例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悠久、深邃的优秀文化传统,古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抗倭英雄戚继光、禁烟英雄林则徐……,今有视死如归、英勇献身的英雄董存瑞、黄继光,毅然回国、无私奉献的钱学森,一飞冲天、笑傲寰宇的航天英雄杨利伟……,等等。可见,爱国主义传统代代相传。由于社会发展背景不同,爱国主义的内涵和意蕴也不断随着时空的转换而转换,但其内在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因此,适应时代要求,把我国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合发展成富有时代内涵的“爱国”的价值观念,把爱国的价值认知和爱国的实际行动统一起来,使其成为凝聚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的精神纽带,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动力,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作者:骆郁廷 王瑞

传统文化价值观论文 篇2:

家长儒家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子女价值观形成的意义分析

摘 要:当前中国正处于大变革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密切,西方文化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国家也在不断地树立和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特别是一直处于相对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儒家传统文化对学生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文章就儒家传统文化对于子女价值观形成的作用影响,以及如何促进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儒家传统文化;价值观;子女

文献标识码:A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就学生来讲,当前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高峰期,不但体格上全面发展,同时心智也向着成熟的方向进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在这个阶段,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会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了解学生的价值观现状,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引导与教育,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促使其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儒家传统文化的概述

儒家文化主要指的是以儒家学说为主要思想指导的流派,它在春秋时期由孔丘所创设,其中心思想是恕、孝、勇、义、仁等。仁作为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自推出以来受到了许多统治者的推崇,并且对后续儒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具有这种大的意义。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具有极深的影响,特别是在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更是凭借着传统的责任感思想以及节制思想等为古代朝代治理提供了正确的引导方向,也为千百年后我国政治和经济方面思想提供了帮助。特别是儒家学说中的孝,更是在当今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子女与父母相处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针。

二、儒家传统文化价值观对于子女的作用

首先,儒家传统文化涉及多个范畴,其中不仅仅包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包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知,它可以为子女树立起良好的认知方式,同时形成对世界的初步了解和看法,这对于子女今后的发展都是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能帮助子女在人生的初级阶段树立起坚韧的意志,同时建立起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善,更有利于进一步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和意识来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其次,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对于子女来讲在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子女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可以根据儒家思想,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不断克服困难,在生活中树立起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这有助于其积累起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自身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更有利于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

最后,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加深,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的思想和文化更是逐渐地传入我国,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甚至部分学生有着崇洋媚外的心理,这一趋势更是不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承。面对这一局面,子女在面对外来的文化影响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将本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并在学习和发扬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身,形成优良的品质,在身心发展的黄金阶段不断地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形成更加多元的文化体系,并在生活和实践中不断地加以融合与发展。

三、家长儒家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子女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1.家长具有榜样作用

对于子女来讲,在成长的过程之中家长的教育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子女会根据家长的指引逐渐树立对价值的选取以及对世界的看法,这对于子女今后的发展都是具有巨大作用的。家长的做事风格和行为准则也会给子女带来模范作用,由于子女缺乏自身的能动性和认知,家长的榜样作用是具有示范意义的。举例来讲,在部分家庭中父母由于文化水平较高,所以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会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不断的引导,例如,当面对子女在公共场合大声喊叫时会及时地制止,同时告诉子女这是不好的行为,公共场合不应该大声喧哗,应当保持安静,这样才是有礼貌、有素质的好孩子。这样一来,子女经过家长的教育,不仅懂得了在公共场合的礼节,同时也学会了尊重他人,并在今后的公共场合遵守秩序、保持安静。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于子女来讲,是一种外在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仅包括在家中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包括家风、家训等内在因素,这些条件都会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不断地对子女的价值观进行改造。例如,在部分家庭中有挂设《论语》的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不仅增长了子女的知识,同时也为子女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在具有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子女会不断地进行自身道德水平的提升和文化修养的改善,以更高的要求来约束自身,从而在生活中建立起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以更高的要求来激励自己,这是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同时也是为子女营造出更加适合成长的环境,树立起良好的行为态度和思想道德品质[1]。

3.可培养子女正确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价值观主要体现了心理和行为的倾向,家长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培养子女正确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內容。

第一,可培养子女专注性。正确的价值观可推动子女长期的进步和发展,其主要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专注性,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子女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并对子女选择什么样的职业等具有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培养子女专注能力时,可有效地影响子女与客观环境之间相互渗透,提升子女的适应环境能力,对子女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通过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提高子女的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子女在与人、社会以及自然交流的过程中,都深深地刻印了道德价值观的印记,所以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基于儒家文化培养子女的专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有效地提升子女的价值观。

第二,提升子女的思考能力。生活在激烈的竞争社会环境下,很多家长都形成了一种理念,希望自己孩子未来可以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这种愿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精神层面,另一方面是物质文化层面,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帮助子女解决在成长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去要求孩子怎么做。父母可做引导者,而不是指挥者,在遇到问题时来帮助子女解决[2]。

四、儒家思想在子女价值观形成中的具体表现

1.“以义制利”培养子女正确的义利观

当今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应当以更高的要求来约束自身,正确地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并在生活中学会抵制不良风气。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这就要求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财富以正确的态度来处理,并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实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实现个人价值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过程中获得应得的报酬,而对于破坏社会公平和唯利是图的行为进行抵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应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什么不是自己的,在出行时如果捡到钱时,学会将金钱主动地归还给失主,不要因为自身的利益和私心将金钱收入囊中,为子女树立良好的金钱观念,不断克服金钱诱惑。另外,家长也要引导子女不要羡慕别人所拥有的物质,避免子女出现将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的贪念。家长可在周末闲暇时间多给孩子播放一些交际的视频,让孩子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并从心理上为子女消除自私自利的心理。

2.“以民为本”培养子女集体主义精神

“以民为本”是儒家传统思想中的基本道德品质,在现代社会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这不仅为子女建立起了集体主义思想,同时也让子女在生活中可以更好地融入集体,适应社会生活。举例来讲,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是以集体作为单位的,需要不断地适应集体,并在集体中学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学习的过程中跟同学之间加强交流,课下学会积极地分享学习方法,这样不仅提升学习水平,同时也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同时“以民为本”对于青少年来讲,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建立起对他人的尊重,适应社会环境下集体的作用[3]。在日常家庭活动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以及以身作则,将尊老爱幼、爱护环境、不在公共环境下大吵大闹以及与陌生人进行友好对话等良好的行为展现给子女,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来逐渐地影响子女,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从而进一步促使子女成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才。

3.“天人合一”培養子女的和谐精神

“天人合一”要求子女在青少年阶段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和魅力,学会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和谐统一。在生活中正确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对于青少年来讲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课,也是进行自我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自身的价值以及对于世界的影响。举例来讲,在生活中,爱护生态环境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同时也是自身素质的体现。家长日常要多对子女讲一些环境对我们人类生存的意义,告诉子女应具备保护环境的意识,父母可多带子女参观旅行,在参观旅行的过程中,如发现子女出现不良行为,可及时纠正,让子女树立“不破坏、不损伤、不带走、不留下”的观念,这样可从根本上抵制不良观光行为,促使子女用严格的要求规范自己,让子女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规范,做一个高素质的人,以身作则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实现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家长也应以身作则,防止在生活中出现铺张浪费的现象,并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都体现出来,合理地用电用水,将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严格要求自己,并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资源与能源的节约意识,促使子女形成与大自然和谐生存的意识。

五、结语

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儒家传统文化不仅为青少年价值观的正确养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其提供了思维指南。儒家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和思想内涵,对其今后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儒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主流,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所在。而且儒家文化拥有较为丰富的内在思想价值,因此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只有深入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儒家思想当中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得以成功践行。

参考文献:

[1]李婧雯.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J].现代交际,2017(15):98.

[2]张冬利,蒋 舟.从儒家传统文化的历史经验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J]. 高校辅导员, 2017(3):39-45.

[3]邢海晶,薛一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基于历史视角下核心价值观社会功能的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 2017(4):123-128.

作者:阳亮

传统文化价值观论文 篇3: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探析

【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的整体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多样性的价值。本文从非物质文遗产的概念出发,简要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价值,着重探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拟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 价值观

在2003年10月联合国的第32次会议上,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了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第三年,也就是2005年,中国公布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人们开始把关注点投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2月全国人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标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成为当代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手段。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对于加强我国文化建设,提升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前文提到的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定义是指被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群体和金恩及其相关的工艺品、实物、工具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包括了口头传统、民俗活动、传统表演技术礼仪、节庆等;传统手工技能、相关表现形式的文化空间;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它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且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学家,往往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找出其根源性、本质性的价值。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他文化相比较,为什么是具有价值的,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民俗学家还没有找到充分的答案。

有些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因此是具有价值的。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依据也可以是民族性、民族的认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手册》中有句话这样说:“它蕴藏着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传承,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是人类另一种伟大的精神创造”。此处它指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容质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主要有:

(一)历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价值,这是由于它承载着丰富而久远的历史,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让我们了解和认识到历史。它反映了民族的生存状况和世界观,有助于人们了解久逝的社会群体状况,文化及历史。

(二)精神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基因和精神产品,这些民族基因通过世代相承,从而形成了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这些民族文化观念包含了群体意识,是民族的价值,是民族的核心及灵魂。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民族精神的作用与重要价值。

(三)科学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而言,前者具有十分可观的科学文化价值。它跨学科、跨领域,同时具有文化属性。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和反映了人类的创造能力、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状况。传承这些遗产,也是后来的人们获取科技信息和科技资料的重要途径。

(四)教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这些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个体教育、社会价值的重要内容,是知识教育的重要来源。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教育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途径之一。学校可以通过在课程里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及创办相关的适合学生的体验时间活动,从而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传承和教育。此外,专家和学者在学校与社会中讲的一些非物质遗产知识也是其教育价值的体现。

(五)传统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不同种群、不同民族的创造和聪明才智,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每一个民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这个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反映着民族的特色,呈现出鲜明的传统文化价值。不同种群、不同民族的交往过程中成就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性也呈现了多样性。当然,文化的多样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的一个重要特征。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和谐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重要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就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例子,来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价值观。

(一)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花园中的一个鲜花的品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优秀基因,养育出更娇艳的花朵。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多样性,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启发人们的智慧。当今流行的动漫产品,它的素材,历史题材的创作以及创造先进文化,其源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资源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使命,需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集体奋斗。作为中国人,无论在何地生活,都始终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并以此为自豪。近年来,不少在海外的华人,不远千里,回到自己的祖国虔诚地拜望黄帝、炎帝陵等,一心只为寻根。回望近代史,即使在那样艰难困苦、内忧外患的年代,中华儿女仍然紧紧团结在一起。这种力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五千年来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中华儿女的心系在了一起。

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传播迅速而猛烈,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遭受着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在这关键时刻,充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才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文化资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三者相互协调的社会。也就是说,不但要搞好物质建设,还要搞好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文化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

首先,现在我们进行文化建设,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传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民族的价值观,民族的精神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是把人当作载体的。而传统文化经过代代相传,传承到我们这一代。我们本身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民族精神、民族的价值观等。例如我们讲民歌、跳民族的舞蹈等。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当时经常用作供品的装饰物。而现在更多地用于装饰如窗花,象征着吉祥和幸福。中国的剪纸艺术名扬海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中国结艺历史久远,如意结、吉祥结、同心结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人们对中国结艺的关注和喜爱越来越多,无形之中传承了民族悠远的文化。从这些可以看出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文化价值有助于我们进行文化建设,是一种天然的资源。

其次,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包含了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文化。有神话、传说、艺术,有农耕时代所创造的手工生产技术、传统工艺等。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文化价值如此多样,那么,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四、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动态工程。对于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原则是学界、社会人士关注的热点之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扶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物质保障和坚强后盾。而文化学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应该充当主脑的角色。这是因为文化学者们的知识积累深厚,价值立场很少有偏见,这样他们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的建议就具有更多的学术性和人类性,更少的功利性。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角色应该由民间来充当,如果离开民间文化,缺少民间力量,将难以继续发展下去。然而高校学生也是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在传承非物质文化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以河北科技大学为例,该大学是国内第一所较为系统地引进民间传统文化的学校,也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学校。许多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学习井陉拉花,常山战鼓等民间传统技艺,为校园吹进了一股民间文化之风。

以近些年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为例。大赛设置了“原生态民歌”的奖项。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把边缘文化请上主流文化的舞台。通过全国电视这个媒介,让全国人民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是从宣传力度、榜样的力量、舆论上有效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类似的政策和方式都值得提倡。如果这些边缘化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走上主流文化的舞台,就能使这些文化的承载者拥有一种使命感和自豪感,同时还能够使全社会人民重视和爱护并且珍惜,从更有效地保护传承这份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肥沃土壤;优秀的传统艺术是我们文化创新的动力。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最终达到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杨堃.民族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吴祚来,王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概述[J/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07.

[4]韩宇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背景[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5]赵启正.中国如何成为文化大国[N].文汇报,2006-03-14.

[6]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作者:吴艳冬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银行反洗钱分析论文下一篇:公安职业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