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现状

2023-06-03

第一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现状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趋势及重点

2010-12-07 09:53出处:中国信息化作者:佚名【】

[导读]12月4日消息,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主办的“2010年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今日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召开。

12月4日消息,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主办的“2010年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今日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召开。

以下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肖华的演讲实录:

尊敬的郑新立主任,各位来宾,各位业界同仁、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2010年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这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一次重要的活动,是产业发展状况的及时梳理交流总结的平台,更是为产业未来远景的展望,对此我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特别是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想谈三点内容给大家交流:

第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的情况。第二,对产业发展趋势的判断。第三,对产业发展重点的几点思考。

第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产业规模大,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度强等特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产业。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路保持恢复性增长的态势,基本走出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目前已进入平稳增长的阶段。2010年1-10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7.7%,高于同期工业平均水平1.6%,实现销售收入50589亿元,同比增长了25.9%,我们预计今年可能要破6万亿大关的销售收入,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24.7%,出口缴货值29691亿元,同比增长了28.4%,比2008年同期还增长了16%,去年我们整个行业的出口占到国内出口总值超过38.1%,今年比例可能会下一些,大家整个出口的形势还是非常不错。

宏观环境国际市场波动起伏,产业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这需要我们把握产业发展重点,立足长远,以获得持续较快增长。从今年行业运行的数据来看确实不错,但是行业发展不确定的因素还是对产业的影响,特别是产业发展深层次的问题我们觉得还是比较明显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还是有一些长期的大单不是太稳定,这个可能是制约投资,制约行业信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几点判断。电子信息产业仍然是发达国家抢占的战略至高点。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退出了新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美国智能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对出台经济刺激计划中重点关注医疗电子和光电子等新型信息技术发展。日本推出了他们的战略,他重点关注教育、医疗和政府服务这三个领域。韩国政府出台了韩国未来的IT战略,英国提出来数字英国计划。这些都是把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融合应用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在欧盟、日本出台的电子信息相关的战略中,还特别强物联网在传统当中应用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信息技术创新的集成化,融合化的特征更加显著。信息技术越来越表现为技术群的协同发展,例如以集成电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群带来了通讯产业的革命,并渗透了各个学科和领域。技术的综合集成与交叉融合,增加了技术研发的难度,需要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集中投入,企业研发投入大形成的专利多,少数大企业通过核心技术创新,形成标准和体系联盟,对后进入的企业形成了壁垒,进而阻碍产业发展,这种案例在IT业里面太多了。去年我们讲全球金融危机非常困难,但是微软的研发投入还超过了90亿美元,英特尔也超过50亿美元,这些跨国巨头的高强度的研发投入,这是他们形成垄断的基础。商业模式的创新,作为产业发展新的引领,IT技术产业的服务化,例如云计算将是我们未来产业服务重要的商业模式之一。基础设施及服务,软件及服务,平台及服务,未来云

计算中心将会类似于自来水公司的概念,用户以较低廉的费用,随时随地按需使用资源,而不需要购买和拥有软硬件系统,这个现在看来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国外各大厂商也强化这方面,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产业转型当中,特别是企业十分关注的趋势。

重构产业链体系,服务的整合能力日益成为抢占产业发展主导权的关键。美国的苹果公司就是这样一种模式,成功的创建了基于苹果的个人产业链,通过销售IPAD终端,以占公司总收入30%以上,最近咱们业界对苹果做了比较多的研究。我看他的市值2200多亿,这个是咱们高科技行业的领头羊了。他创造的模式给制造业的企业带来了诸多的思考,我跟不少的手机制造企业沟通的时候,大家确实深深的感觉到苹果的创新给了我们制造业一个非常大的启示,不是说运用商就能完全主导工业,我们现在感觉工业发展没有主导权,工业的发展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只要有全新的创新理念,有好的创新的技术和实力,这个情况就是可以打破。苹果的成功就告诉我们这么一个道理,他一个SIM卡就给我们一个启示,我就是小卡,你用我的就按照我的做,创新从小的事情上,我觉得更加给我们的启示,创新是IT业发展的核心。

跨国公司兼并重组的步伐加快,2009年以来世界各大IT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纷纷通过并购重组战略性资源,开拓新兴市场,实施产业多样化发展策略,从而提升行业地位和自身的竞争力,这个案例太多了,刚才郑主任讲的,我们深有同感,在给领导们多次汇报当中都说金融危机大事已经过去了,但是在这过程当中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我们行业总结一条非常深刻的教训就是当时没有产业发展的基金,来支持我们企业在全球产业不景气的时候实施有效的并购,这使得我们丧失了产业一次快速发展非常好的机遇,我们当时跟领导非常直言的说了这个意见。当时我非常清楚的记得,我们在纳斯达克找了十七家IT业的高科技公司,关注它的股市的变化,目的就是为咱们企业进入实施收购提供准备。刚才郑主任在报告当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值得欣慰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措施有一条,就是要支持发展产业基金来帮助产业实现快速的发展做大做强。

绿色的IT将成为产业发展未来的重点,各国政府制定IT发展规划,日本政府提出要开发和实施无所不在的绿色ICT,加速推动革命。韩国政府在绿色国家战略提出加大研发投入,以实现低碳工作环境,欧盟也制定出各种利用ICT实现节能减排的政策构架。各主要公司在积极设计和改进绿色的IT技术,IBM宣布其绿色创新工程进入第二阶段,在全球模块化和高效率的进行设计,能够削减高达50%的能源消耗。惠普持续研究动态智能散热等各层面的技术,因特尔新增加了绿色IT新技术公司,以加强民用利用率和性能提升。

电子信息产业当前很多热点,这个热点既是我们行业关注的热点,也是我们政府关注的热点,利用这个机会在三个领域的一些情况跟大家沟通一下。一个是比较热的光伏产业,还有平板产业,还有一个LED。

光伏产业作为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00-2007年全球光伏系统安装量年均符合增长率44.2%,2008-2009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54.1%,全球太阳能电池安装量达到10.2G瓦,预计今年全球安装量可以达到15个G挖,2005年太阳能光伏占全球能源的比重要达到25%。最近这个领域特别活跃,发展也特别快,可能认识的高度不一样,我最专管这一项工作,可能花的精力研究非常多,我给因特尔前总裁交流的时候,他有一句话给我启示很深,他讲人类发展面临着诸多的不同,但是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是制约我们的最突出的两个问题,而光伏产业是这两个问题的焦点,也就是说解决这两个问题都不同程度要依赖太阳能光伏产业。他认为这个产业是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结合近段时间工作,我也特别关注全球三大趋势:第一,全球大量的资本进入光伏产业,我们收集了非常多的数据。第二,全球多晶硅生产仍然是以能源改善为主,而全球拥有改善技术的七大企业都在扩产,而所有这些扩产都是在发达国家,到现在不成熟的技术转移给我们。第三,全球所有的集成电路大企业都在向光伏产业转变。这三个趋势加上因特尔的老总判断,确实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光伏产业的发展当然在我们国家确实这几年,如果说全球非常快速的发展,那中国应该是爆炸式的发展,我们每年都是多少倍的翻。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成长,200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的产量仅仅只有三兆瓦,到2007年底达到1088兆瓦,超过欧洲当时是1062.8兆瓦,跃居世界第一位,200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4382兆瓦,目前中国光伏产业以基本掌握多晶硅及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多数转背形成国产化,形成光伏系统安装和相关配套产业在国内将会有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从发展的角度来讲确实取得非常大的进步,一个非常完整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里面最关键的设备制造,我们解决了,这个非常关键。目前我国光伏产业也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高速发展也必然带来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是产业投资热,持续高涨。二是关键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三是各地政策体系不完善。四是国际市场格局加剧,因为你在全球的地位影响太大了,你受到遏制的问题也特别突出。当前这四个问题也是我们行业要特别引起注意的。当然我们也在组织行业里面企业积极应对。

第二,平板显示产业。平板显示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目前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2009年平板显示产业的规模超过了一千亿美元。在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和规划发展纲要,明确指数高清晰度大平板显示是我们重点发展的领域,开发有机发光显示,激光显示等各种平板和投影显示技术,建立平板显示材料和器械的产业链为优先的主题。我国是平板显示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消费基地,2010年1-6月我国生产彩色电视机5299万台,今年有望过亿台。当然这里有一组数据,产量比去年增长40.7%,上半年形势确实好一些,同期我们消费彩电只有1494万台,而这些当中家电下乡的拉动能力还是非常明显的,要不是家电下乡和城市的以旧换新这个数据还会差。刚才郑主任一再强调结构调整过程当中加大消费在经济当中的比例,这个确实是我们转型非常重要的基础。

从目前来看有四大问题制约我国平板显示产业进一步发展,一是产业整体规模相对弱小,这个问题特别突出,我们现在全国上下,大家听到都很好,但是实际上我们规模实在太小。现在全球最大的,生产线最多的,有一个企业有17条生产线,我们现在一个企业都是

一、两条,最多的是

三、五条,人家17条,技术成熟只有规模是竞争最主要的要素。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全球现在集中度非常高就五家,就是三星、LG、夏普以及加上台湾两家企业,我们算下来一条线合人家十几条线相比,生产的成本也差13-15%。

我们的产业链不完善,绝大部分关键原材料还要外购,这个比国外贵7%。第三,绕不开的行业新病,就是知识产权的授权。我们总结上海单线失败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知识产权的压力非常大的,还有采购成本,对外配套,这些门槛上去就20%多利润进去了,这很难有竞争能力。

第二,缺少核心技术。第三,原材料专业生产设备本地化配套能力不足。第四,投融资政策和税收政策还需要更多的扶持。这也是我们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思考最多,呼吁最多的。我们总是讲我们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是一个后发展的产业,你要在国际市场上去赢得竞争,必须有特殊的政策支持。否则你怎么去打破人家形成的壁垒,我们始终讲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那个壁垒也是高额的投入形成的,你要打破没有投入怎么打破。但是非常遗憾这个政策在落实过程当中是非常艰难的。

针对平板产业存在的以上突出问题,我想下一步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一是要加强项目的管理,严格实施平板准入制度。大家知道最近国务院又批了两条。二是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三是推动资源整合,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这个应该说是提高经营者集中度,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因为是新发展的产业,这个产业的集中度非常差,除了通讯设备制造业比较高以外,其他的各个领域在相关的产业,现在七大家接近80%,其他的都是非常分散。计算机现在也好一些了,我们这个产业集中度不高和经营者集中度不够的问题也是我们整体竞争力的一个软肋。咱们特别集中表现在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几万家企业,然

后设计企业500多家,但是这500多家规模不如人家一家,集中度过高把有限的资源分散了,分散的结果只能在低水平重复竞争,这对产业发展非常不利的。十二五制定政策的时候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不能搞普惠政策了,否则产业的集中度不解决,行业整体竞争能力是体现不出来的。我们讲到任何一个国家的IT业会想一定是那几个具有竞争实力,又有代表性的大企业,我们大企业的比例也是十二五当中突出的任务。LED,这确实是全球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而且它对产业的带动能力非常强。2009年全球LED产品销售额,这是纯LED产品118亿美元,近十年来全球LED产业规模年均递增速度也是超过20%。近年来我国LED企业发展迅速扩大,年均增速在30%左右,2009年销售收入达到827亿元人民币,我们统计方式跟人家不一样,预计2010年销售首先要超过一千亿,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上游芯片制造与世界水平的距离在不断的缩小。可能我们现在最典型的指标发光效果,现在全球主流水平达到140,我们大概过了百,统计数据是一百零几,我们自己和自己比进步非常快,但是按照申请国外的水平,我们还是差距非常大。

现在我们统计下来,现在国内城市LED企业有三千多家,其中上游的企业,也是做芯片的50多家,中游的企业有一千多家,下游的企业做灯具,做照明的有2000多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国内龙企业增加投资,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LED产业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关键技术和材料基本依赖进口,这个问题特别突出,原材料全球基本两家供货,就是德国和美国,人家看你多了就涨价。二是产品集中度集中于低端领域开展价格竞争,这可能也是避免不了的发展阶段,我们确实企业更多的还是在低端。最近国务院对这个事也高度关注了,各地上LED竞相出台支持政策,现在各地投资一台设备地方政府补助一千万,有的地方开到一千二百万,这个确实有很明显的作用,这里面大量的技术我们并没有掌握。

LED的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尚不能满足产业发展和应用需求。这是发展当中存在四个突出问题。

我想下一步采取主要措施,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这个国务院领导已经有明确的要求了。二是加快产业调整。三是加强标准、知识产权和检测体系建设。四是建立联盟会,解决共性问题。五是推进多领域,尤其是在民用。同志们十二五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调整,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新突破和新增长共同努力,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二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摘要] 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大产业,是国家经济支柱产业,它已深入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它必将带领其他产业跨越式前进。为了更好的推进我国信息产业企业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明确当前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本文在分析阐述了我国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之后,总结了电子信息产业的科学发展规律,并对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关键词]电子产业 优势 劣势 改革发展

回顾信息产业发展历程,结合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的迅速兴起,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科学发展规律。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动力不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是否会发生转变,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是否有影响呢?

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理论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约1.5万亿元,占GDP比重约5%,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超过0.8个百分点,出口额达521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6.5%。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数字电视等领域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

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不断下滑,销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重点领域和骨干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利用外资额明显减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深层次问题仍很突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分析

(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

1.增速快,产量高。2001—2007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8%,2008年中国大陆地区电子行业产值占世界该行业总产值的30%左右,2009年前十个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收入46985亿元,同比增长17.6%。预计这种势头还会延续下去。我国已成为电子产业大国。

2.价格低。同国外同类别的电子产品相比较,我国的该类产品在价格上要低10%——80%不等。比如,我国元器件比日本产品的价格便宜5成极为普遍!电阻器、加热器、连接器等通用零部件价格,有的甚至不足日本厂商的1/10。

3.劳动力资源充足。我国有着数以亿计的劳动人员,这些无疑为电子产业的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同时,我国大规模的电子行业人员需求又给国家提供了大批的工作岗位,对稳定就业有很大裨益。

4.销售渠道好。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电脑、手机、空调等电子产品的需求必将激增。同时,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和家电下乡等措施的实行,很多产业包括电子产业都将迎来一次非常大的机遇。

(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劣势

1.本土企业多,但产量少,而且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自主创新和产品竞争力。比如,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的PCB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国有企业要占中国PCB企业总数的90%,但其产量应该不足1/3,剩下的2/3是有数量不足10%境外企业产生的。我国的电子类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处于中低档,只有少数在生产高档产品。同类产品的使用寿命要比国外的的短30%以上。

2.投资环节不合理。在国外电子行业的投资份额中,企业的自主投资占绝大多数。而在我国,

这种投资70%以上来自国家投资或者相应的高等院校。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不利于新产品的研制开发。

3.全国范围内产业分布格局不合理,过于集中。我国电子产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以及以西安、成都、武汉等重点城市。很多中西部省份的电子行业才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和人才投入少,基础设施很落后,产品研发能力欠缺。如此大的产业格局,不利于中西部省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协调东西部间差距。

4.以低价取胜的营销策略,势必导致持续竞争力的降低。我国的电子产品虽然价格低廉,短期内有竞争力,但这归因于产品质量不高。如果企业不思进取,仍寄托生存之本于设备和低价营销策略上,忽略了工艺的进步、人才的培养和技术开发的投入,长此以往,企业必将丧失竞争力!

5.企业规模偏小,企业间合作少,缺乏共同应对危机的信任。同时,全国范围内为企业而举行的大的电子产品竞赛少。金融危机下,很多电子企业纷纷倒闭,从侧面说明了企业间合作的重要性。

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

我国现代电子产业的发展起源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在这之后三十年的发展中,共经历了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市场转型阶段、规模化发展阶段、代工跟随阶段。

(一)市场化转型:自1978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对我国的电子产业的性质进行了一次重大的转变,即把当时生产军工产品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转变成以生产军工产品与民用产品相结合的电子信息产业,让电子信息产业积极的满足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经济进一步活泼起来,同时积极支持引进国外的先进的高新技术,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积极加入国际市场的大力合作中,为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又加快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步伐,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试点,率先完成改制:实现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优先发展我国的消费类电子信息产业,正式在这段时期,我国的彩电业基本实现了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一条龙的水平,并且在彩电业的带动下,我国的消费类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也是非常的迅猛。与此同时,我国对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政策的实施,也促进了电子信息技术开始逐步广泛应用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这个阶段的转型过程中,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消费类的电子信息产业开始了它的第一次经济的飞跃。

(二)规模化发展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积极推动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向信息时代迈进,经过努力,能够使我们进入信息化的时代,而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是离不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的。为此,我国有关政府部门为了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而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特对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实施了一系列的重大工程,例如,金系列工程(包括金关、金税以及金卡)以及909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这也改变了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长期从事单一产品的加工制造的现状,开始逐步向软硬件开发制造以及应用和信息服务业诸业一起发展的转变阶段,这个时期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伟大转型成就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历史的跨越,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由传统的制造业开始逐步迈进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行列

(三)代工跟随阶段:2000年至今,在这个期间,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既要继续做大产业规模,通过代工进入全球电子产业链分工体系,同时也要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紧紧跟随国际一流企业,产业的发展从重规模、速度,向注重质量、效益,鼓励自主创新、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方向转变。

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与发达国家比较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与发达国家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大而不强:201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1186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

的30.7%。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重点支柱产业,我国嫣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电子产业大国,在看到巨大的体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还主要出于代工和劳动力密集的生产加工阶段,还未成为一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强国,产业的研发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像韩国三星电子那样拥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二)两头在外,缺乏市场主导权:由于产业技术实力较弱,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众多领域都存在来料加工的两头在外现象,即原材料和市场在外,生产加工过程在内的现状,导致国内企业对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渠道零售商价格谈判能力不强,上游环节的价格传导到制造业环节后就也无法继续传导,表现为能源、原材料等上游资源性产品价格节节上升,而制造品价格无法上升,导致制造环节的利润被不断压缩。

(三)缺乏研发、创新能力:由于技术引进风险小,我国本土电子信息企业大多把资金花在技术引进上,而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投入相对较少;外资企业更是着眼于短期经济利益,直接从本国“买”技术。比之下,韩国的电子企业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在全球范围内推进专利战略的形势,每年在本土之外大量申请专利,从而打破先行者的垄断。以韩国三星电子为例,其每年在华获专利超过1000件,且98.8%是发明专利,居国外企业在华申请专利之前列。而我国电子企业整体缺乏此方面的意识和资金的鼓励。

五、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

(一)电子信息产业的驱动变化规律

电子信息产业的驱动因素,在就是90年代以前是以技术驱动为主,90年代以后,逐步转变为以市场为驱动的发展变化模式。1904年第一只电子管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电子时代,随后出现的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使得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壮大,在经过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之后,电子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特别是80年代的快速成长,使得产业规模不断扩张。然而,进入90年代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开始有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在这一时期,虽然技术仍然在进步,但缺乏重大原创性创新,同时许多国家为了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纷纷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此以后,整个信息产业的进步,逐步由原来的技术驱动逐步向以市场驱动转变,欧美等国家纷纷转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二)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成长规律

电子信息的成长本身呈现一些规律,首先是他的成长性非常的强,从20世纪70年代起,直到现在,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率,大大超过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不过这些增长过程也有波折性,主要原因是他的增长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比如由于受到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1981年与1982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只有

3.75%,而1984年和1987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率则分别达到了27.77%和20.26%,21世纪的网络泡沫更是让世界经济出现大规模的负增长。因此,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与国家经济发展态势基本成正相关的关系,当前的电子信息产业已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形态。

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改革措施

(一)努力调整优化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从整体上提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全世界的竞争能力。随着产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新兴市场迅速崛起,产业的全球性竞争进一步加剧;信息技术面临着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信息技术各门类间的界限日趋模糊,相互渗透不断加剧;中国要想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先机就必须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确把握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求状况,改变中国仅仅表现在加工组装环节的竞争优势状况,着眼于高端信息产品市场,建立中国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结构。

(二)政府相关立法部门要针对当前行业内一些违法行为,比如针对假冒伪劣现象要制定相

应的法律规范,给各个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以此加大对一些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在一个规范的体系内促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额的迅速增长,国外运用反倾销、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等新的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对中国出口的电子信息产品设立限制或提起诉讼。所以,研究和制定针对中国出口中所遭遇问题的法律规范也是刻不容缓。

(三)充分发挥政府以及电子信息行业相关部门的作用,积极调整国家电子信息技术相关政策,比如增值税转型改革、调整出口退税结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政府采购等,为中国信息行业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加大针对电子信息领域重大科技研究的投资,加速产业研发领域的国际化,努力加大政府对中小型电子信息产业企业的扶持和投资,引导各个企业朝着创新的方面发展。

(四)重视电子信息产业人才的培养,壮大创新人才的队伍。政府或者企业可以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现有人才的进一步培养和潜在人才的开发,努力保持适当的人才流动性,争取达到人才流动“溢出效应”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工作环境,从而使企业能够在稳定的人力资源的条件下获得稳定的进步,不断开拓创新,提升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竞争力。

中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一定要在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的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毫无疑问,在当今以信息技术为显著性标志的全球性科技革命的进程中,实现这个目标势在必行。目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度过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成功地实施信息产业强国战略,要求我们必须优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正确引导电子信息产品需求结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中国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以下纯属参考

参考文献:

[1]廖家财.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J]. 企业经济,2008.

[2]娄勤俭,苟仲文. 电子信息产业区域发展研究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毛传阳,孙昌宇. 美日韩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4]李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4.

[5]于凌宇,冯玉萍,于业丽.电子信息产业新特点及我国的战略新举措[J].当代经济,2008.

一、当前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仍没有走出2008金融经济的影响,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来抓,应对经济危机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尽管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增长有所放缓,但是,就当前发展趋势来看,电子信息产业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在工业和人们生活方面提供服务功能,促进信息产业和工业的一体化,以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和工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开拓新的市场空间,这一点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组建就可以看出。随着当前网络技术、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电子信息产业之间相互融和,产业界限变得不再明显,各种先进技术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具体来说,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着以下发展趋势。

(一)电子信息产业深度深入制造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渗入传统制造业,给制造业添加了新鲜的血液,促进当今的制造业向着以下三个发展方向不断进步,这三个发展方向分别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制造:智能制

造在制造设备中使用信息技术,比如嵌入芯片、对其进行数字化改造,使电子信息产品向着网络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使生产制造设备之间彼此能够交换信息,从而对设备进行系统综合,充分发挥设备的综合效应,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为了满足未来经济对工业发展的要求,制造产业正向着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实现资源的最回收和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现在的电子信息产业在为制造业服务时,还有一个趋势就是,电子信息产业对制造业的服务,不仅限于对设备进行改造,而是为制造业提供网络平台、知识平台、支持平台等,向制造企业卖解决方案等服务转变。为了更好为制造企业服务,必须不断加大电子信息产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力度,促进信息产业迈向高端。

(二)终端设备的发展趋势

为了应对金融经济危机,各大电子产业设备制造商都对智能终端做成了调整,是智能终端行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放方面,各企业间加快并购与强强联合,比如很多硬件企业联合软件企业进行产品联合生产,着一现象在手机制造行业尤其引人注目,在国外有诺基亚与微软的联合,google与摩托罗拉的联合,国内则是联合趋势是更加明显,阿里巴巴与天宇公司的联合,小米与联通、电信的联合等等。可以说让人眼花缭乱啊。尽管当前我国在电子硬件方面与国外仍有一些差距。但是已奋起直追,相信随着各电子信息企业之间上下游之间的合作不断加深,信息产业之间整体效益将不断得到发挥。另外一条值得注意的是,各电子信息产业公司之间逐渐重视电子信息产业运作模式的创新,意图创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三)云计算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云计算技术是最近几年来才兴起的一个新兴词汇,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他实现了计算能力的商品化,行业化和专业化,使传统的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得到了变革,二是它降低了企业的计算成本,实现了计算资源的积聚,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它对我国的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去,当前我国的云计算行业存在着以下发展趋势:

1.云计算将显著改变我国软件行业的商业模式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软件企业的商业模式将受到颠覆,比如近年来google推出的play,苹果公司的appstore,以及其他很多公司提供的各种云服务将使现在的软件转变为在线服务、按客户需求快速迭代的模式方向发展,这有利于计算资源和信息数据的有效利用,有利于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使得企业能够有更多的精力用于业务开拓和产品创新,促进整个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2.产业规模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由于云计算深入到了国家经济的各个部分,因此,云计算行业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改委确定了北京、上海、无锡、杭州、深圳五个城市作为云计算先行试点城市,全国其他大中城市也加快了云计算的产业布局,一时云计算红遍全国,火遍全国,据统计到2015年中国的云计算产业将超万亿元,成为国家的重要长夜形态。

3.云计算对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推动作用不断显现

云计算对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包括对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芯片等硬件设备,还包括应用软件、中间件、软件平台、IT服务业、外包服务等,客户范围则不仅包括企业、个人、还包括政府和一些工业用户。由于云计算正在逐步创建一个计算资源集约利用的社会,对新兴的商业模式起着重要的驱动力,随着云计算的不断推进,传统的ICT提供商将向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方向转变,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拉近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距离,增加企业的灵活性。

4.云安全不断受到重视,国家将逐步建立云经济立法体现

当前安全问题是阻碍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部门,应尽快立法

保证云经济安全,并且并逐步细化,对不同的产业给予不同的安全保护水平,但也应适当给予灵活性,以保证云经济繁荣。同时,应在企业及普通民众之间普及云安全概念,以保证相关法律法规在国内的传播。对于技术上则要建立相应的服务标准而和服务水平协议,同时与客户签订sla协议,以保证客户安全。

(四)LED产业和平板显示产业发展仍然滞后

我国的LED产业和平板显示产业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是平板产业与日韩等相比整体规模仍比较弱下,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和政府应不断优化产业资源,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自身整体竞争力。其次是LED产业主要生产材料让然要依赖进口,产品让然停留在中低端水平,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以为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一定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快产业机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的制度建设,推动产品的产业化和多样化应用,不断建立联盟性质的行业协会的联合会,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五)物联网产业,谨防概念炒作

我国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要在物联网企业培养十个产业集群和100个骨干企业,随后,全国的物联网产业铺天盖地的建设了起来,掀起了投资物联网投资的热潮,目前我国90%以上的城市把物联网作为本省的支柱产业,全国各地都忙着圈地,忙着投资。不考虑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容易造成重复建设,或者是形象工程。就当前来说,无锡市重在创新示范和成果转化,上海则要建设产业基地,创新产业模式;杭州打造产业体系,推广产业化应用,北京则是推进产业联盟,促进应用示范为主。

第三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成立书画摄影协会

(本刊讯 本刊 记者李 直)为了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提高职工艺术素养,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今年5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成立了书画摄影协会,协会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协会名誉会长由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聂玉春同志担任,党群工作部主任胡晓冬、资深经理张安安任顾问,会长由集团公司资产经营部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瑞涛博士担任,群工处处长任玉祥任秘书长。协会将作为提高职工文化素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联系中央国家机关部委书画协会的桥梁纽带,提升集团公司企业形象、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力量,为集团公司科学发展新体系的构建做好服务工作。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子”)成立于1989年5月,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电子以提供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为主营业务,产业分布于新型显示、信息安全、集成电路、信息服务等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核心业务关系国家信息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命脉,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综合性IT企业集团。中国电子旗下拥有37家二级企业和17家控股上市公司,员工总数逾13万人。2011年以来,中国电子连续三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企业,2013年排名395位。

中国电子一直致力于将先进适用的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服务于社会、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秉承“创新中国电子,引领信息未来”的责任理念,努力践行经济、社会和环境责任,一直重视企业思想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升。在为社会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着富有特色的精神财富。集团书画摄影协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集团和员工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四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案例】

企 业 简 介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子)成立于1989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特大型企业,是国内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最大的综合性国有集团公司,旗下云集了众多中国知名的IT企业,有39家全资及控参股企业,拥有16家控股上市公司。主导产业分布在集成电路与关键元器件、软件与服务、高新电子、专用整机及核心零部件、新型平板显示、现代商贸与园区服务等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核心业务关系国家信息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命脉。

中国电子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泛北部湾等地区拥有大规模产业制造基地,并拥有覆盖全国数百个城市的市场网络。与众多国际知名大公司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员工总数近10万人。截止2010年10月,资产总额超过1100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达1300亿元人民币。

中国电子建有完整的科技研发创新体系,自上而下设立了国家技术工程中心——软件、国际工程、高新电子、新能源动力电池、深圳五大专业 / 区域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三个层级的研发机构,拥有6个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7个省、市级技术中心,1家海外研发机构和6家博士后工作站。

中国电子围绕产业链推动上下游配套协作,提升关键核心环节和整体综合竞争力,众多产品和业务处于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在专用整机及核心零部件领域:是全球领先的计算机核心零部件制造商,盘基片供应世界第一,占全球OEM市场20%份额;计算机电源国内第一,占35%市场份额。在新型平板显示领域:是全球领先的LCD产品综合制造商和供应商,液晶显示器制造服务全球第一,占34%的市场份额;液晶电视制造全球第三。在集成电路与关键元器件领域: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具备国内位居前列的芯片设计和制造能力。在软件与服务领域:是国内领先的独立软件提供者,基础软件及高端行业应用与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现代商贸与园区服务领域:是国内一流的生产性服务提供者,机电产品国际招标中标额全国第一。

中国电子立足于多年来在信息产业领域的雄厚积累,发挥在国家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优势地位,面向国家重点行业需求并融合产业发展最新前沿技术,满足国家信息系统安全需求,承接了财政、金融、税务、海关、工商、审计、烟草、新闻宣传等领域的国家级重大信息化工程,覆盖国防信息化、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2009年,中国电子确立新型平板显示为新的发展重点,倾集团之力打造了南京液晶谷“六代线”TFT-LCD面板生产线项目,并以此为牵引,打通了上游器件、驱动IC、材料,下游显示器、电视机,以及其他显示终端的整个产业链条

建设伟大的企业 需要一流的文化 中国电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聂玉春

中国电子自这届班子到任后,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通过不断推进集团公司和所属企业“一主多元、相融共进”的企业文化建设,使集团公司影响力、凝聚力、向心力得到有效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在提升企业软实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一是已经逐步形成了被集团公司广大干部职工认可的、被社会接受的中国电子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二是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推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制定了《中国电子企业文化实施纲要》。纲要明确指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现实意义、基本原则、重点工作、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纲要的印发更加体现了中国电子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一、深刻认识加强中国电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伟大的企业必须拥有一流的企业文化。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一是要从实现集团公司早日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出发,致力于打造和500强企业匹配的企业文化管理能力的高度去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二是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的内在要求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紧迫性;三是从致力于推动企业科学发展能力,改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融合能力的角度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四是要从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中国电子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中国电子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培育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推动制度创新、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已初步形成了中国电子企业文化理念体系,通过《中国电子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近三年企业文化建设重点工作。本文着重对中国电子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中的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以及核心价值观进行诠释。

1.中国电子的企业使命是“致力于将先进适用的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服务社会;提供员工实现职业梦想的平台”。

使命是中国电子存在的根本目的,体现了中国电子最根本的价值。在使命的描述中,我们强调了中国电子存在的社会价值,电子信息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全球竞争的核心领域,作为国家队,作为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面对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激烈竞争,我们必须不断引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要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先进适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为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提供先进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维护市场的繁荣和有序竞争。同时,我们还强调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我们认为,一个成功的领导不仅是自己成功,还要领导自己身边的人成功;那么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是追求利润做到最大化,同时还要为社会培养人才,关心员工,为员工成长成才营造好的氛围。让员工与中国电子共同发展,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提高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放眼望去,世界500强的企业基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尊重员工,为员工发展创造机会和平台。

2.中国电子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和产品及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影响者;成为值得信赖、受人尊重的高科技国际化公司”。

企业愿景是未来我们要成为什么样子以及在未来的市场位置。我们面临的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氛围,我们所处的是高度竞争、与日巨变的高科技电子信息行业。中国电子要成为国内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技术领先,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卓越企业;要成为国际上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内有重要影响力的跨国企业;更要成为一家伟大的国际公司,要有相当大的规模,持续的利润增长,要做到对行业有所贡献,对技术发展有所贡献,对社会有所贡献。我们强调的是“伟大”,而不是优秀,我记得在2005年6月,惠普公司全球总裁马克。赫德在参加中国惠普成立20周年庆典大会提出了惠普从“优秀”迈向“伟大”的发展宏图,他说“优秀的公司会降低成本,优秀的公司会增长营业额,但一家伟大的公司会同时做好这两件事。我们将在提升营业额的同时降低成本,在每一个市场中最大化我们的机遇”。我们的伟大在于我们不仅要成为全球500强企业,有较大规模和利润,而且要对行业技术发展有贡献,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和产品及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影响者,成为著名的、国际化的、高科技公司;同时我们要对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进步有重要贡献,要成为值得信赖、受人尊重的公司。

3.中国电子的企业价值观是“诚信,业绩,创新,责任”。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和遵循的最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它告诉员工这些基本理念对我们最重要,只有我们坚持这么做,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的企业愿景和目标,成为受人尊重的、值得信赖的高科技跨国伟大的公司。起码在过去的20年和现在这个时期,我们必须要坚持践行这八个通俗易懂的字,但真正做到其实不容易。

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所谓: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没有信誉,难成大器,“百年老店”无不是诚信楷模。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交换的基础是双方信任;市场经济也是货币经济,没有信用,货币就无法流动。所以,诚信是市场经济秩序的道德基础和灵魂。信用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也有成本和收益之分。如果讲信用的收益远远大于成本,只有讲信用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在现代社会作为一个公众公司,作为品牌企业,只有讲诚信才能生存,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当企业在信用上出现问题时,必定就会有利润损失。

诚信是一种与别人交往的通行证,是取得个人信誉的保证书。很多企业和企业家也都非常重视诚信。比如和记黄埔集团总裁李嘉诚说过:信誉、诚实也是生命,有时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一个人良好的信誉,是走向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美国伯克希尔。撒哈韦公司总裁巴菲特说过,选择最简单的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其最明显特征是具有巨大的经济商誉。要赢得好声誉需要20年,而要毁掉它,5分钟足矣。 作为中央企业,我们必须讲诚信。因为从某种角度上讲,我们的言行代表了国家。对于中国电子而言,依法诚信经营更是中国电子的立身之本、成功之基。我们对合作伙伴、对客户、对股东、对社会要讲诚信。公司领导自身要具有诚信的品德,把诚信列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诚信发展战略;同时,我们要求员工对企业要忠诚,也要对合作伙伴、对客户、对股东、对社会讲诚信。

中国电子在培育诚信文化理念的过程中,首先采取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诚信教育,塑造企业良好形象。诚信教育与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相结合,把讲诚信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夯实公司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诚实做人、诚信做事,在集团公司形成重信誉、守信用的良好风尚。其次,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诚信,营造人人讲诚信的氛围;通过不断加强企业领导干部政治思想学习,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诚信建设中的带头示范作用,要求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要以诚动人,以信服人,建立诚信档案等多种方式鼓励、引导广大干部员工讲诚信。加强诚信教育,建设诚信机制,提升诚信形象,打造诚信文化,用诚信铸就中国电子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业绩:业绩是硬道理,业绩决定企业存亡。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是否占有优势的一个量化指标,也是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外在表现。中国电子在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中倡导:结果第一,理由第二;功劳第一,苦劳第二。

首先企业必须有业绩。企业亏损时间一长就会把亏损转嫁给社会(包括银行、客户、合作伙伴),企业员工就要失业。因此企业不盈利就是在危害社会、是最大的不道德,更谈不上对社会和职工履行责任;其次,在用人上,我们对企业的管理和考核倡导以业绩为导向的。正如足球场上以是否进球来比输赢。老不进球的队员应该调整下场,老完不成指标和任务的班子和主要领导者也可以调整下来,换成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三是在奖惩上,也是业绩导向。我们讲“强激励、硬约束”,就是按照考核标准,该奖则奖,该罚则罚,奖罚都要到位;四是对员工个人,我们也坚持以业绩为导向,激励每个人都不断追求卓越。用业绩来区分员工成就、证明能力、发现人才。

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企业做强做大做优的唯一道路,是中国电子不断进步和持续发展的源泉。

从世界500强企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那些能够名列前茅的国际大公司都有敢于创新的特征,它们不怕否定自我,不断更新自我,不断锐意改革创新,将企业推向新的高峰。因为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而创新是保持核心竞争力始终处于优势地位的保证。

优秀的企业都重视创新文化,重视提升体制机制创新力、技术创新力、管理创新力。以创新为动力,开拓进取、永不懈怠,在不断挑战和超越中创造辉煌。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要求中国电子人打造新观念、新战略、新机制、新技术、新方法、新服务、新文化。企业间的竞争犹如越野赛跑,一个企业要想在长期的竞争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创新。。

责任:责任决定成败,责任缔造未来。倡导责任第一,利润第二。坚守责任,是一种职业品德,更是一种职业契约。无论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工作承载责任,成功源自尽责,对社会和他人负责,也是在对自己负责。责任心比能力更为重要。几乎每一个优秀企业都非常强调责任的力量。这里讲的责任包括企业的责任,也包括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责任。作为中央企业,我们更强调的是企业和所有干部员工的社会责任。我们讲的社会责任,是广义的社会责任,是将经济责任与政治责任进行统一的社会责任。

中国电子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具有八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是中央企业必须履行的最基本社会责任,我们在经营活动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做市场经济的健康力量,自觉维护市场积极秩序;二是要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和持续盈利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保证;三是要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形象的最直接体现;四是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发展方式,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五是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有重点有步骤地构筑知识产权优势,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方面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我们多承担一些国家重大项目工程、提高自主品牌产品研发能力就是在承担社会责任;六是要保障生产安全;七是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培训,促进职工队伍发展,创建和谐企业;八是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比如汶川地震、抗旱救灾、抗洪救灾我们积极组织的捐款工作,我们一直以来积极承担援疆扶贫工作,为奥运会提供志愿者服务等。

我们深刻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社会认同,其产品和服务渴望获得更大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带来长期利益。国内外大量的实证分析、研究,大量数据表明:强调并实践社会责任往往带来良好的经济效果,那种认为履行社会责任将加大企业成本的认识是片面的,短视的;二是有利于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安全生产、理顺分配关系,有利于企业内部和谐;三是有利于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保护资源、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四是有利于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规范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参与合作,赢得更大的国际市场。

无论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坚守责任,是一种职业品质,成功源自尽责,责任心是每一位职场人士的第一素质。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工作负责。有责任心的人,会积极、认真、严谨地对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不会轻率疏忽,力求达到最好。不同的工作态度决定着投入工作的精力大小和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决定着工作效果的好坏。常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聪明,能力强,但工作平平,甚至常出纰漏,原因是缺乏责任感。相反有一类人并无过人之处,但却具有良好信誉,取得很大成功,原因是对人、对事、对工作有强烈责任感。所以说,责任心是职场的杀手锏,是做好工作的第一要素,比任何能力都重要。

我们的管理者必须勇于承担责任。任何一名睿智的管理者,都必须学会勇于承担责任。一方面,承担责任,这是每个管理者应尽的权利和义务,责无旁贷;另一方面,勇于承担责任,学会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助于增强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提升员工对管理者、对团队的信任和向心力;同时也便于管理者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帮助团队更好的向前发展。 我们的员工必须要有责任感。世界经济论坛认为,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标准;二是对人的责任;三是对环境的责任;四是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作为企业的员工,就要有责任,责任可以理解为就是对工作出色的完成,责任就是忘我的坚守,责任就是人性的升华。同时还要对社会、对企业、对家庭承担责任。当然,责任也是相互的,企业也要对员工负责。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要素,企业首先要树立对“第一资源”、最具活力的要素——员工的责任感,要以员工为本,对员工负责。一方面,通过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为其事业发展和聪明才智的发挥创造条件,提供宽广的舞台,使得每位员工的潜力在企业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另一方面,要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按时足额付给工资,搞好多种形式培训,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对员工困难予以及时援助,对优秀员工给予必要的奖励。还要对员工的家庭负责,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对员工负责的企业,才有可能使员工对企业有“企业兴衰、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才能最大限度地把人心凝聚在一起,把情绪调整到一块,才能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竞相迸发,为企业的发展自觉出力流汗、献计谋策。

三、加快建设一流的中国电子企业文化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经济与文化的结合日益紧密,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是文化力的竞争,拥有先进文化,才能赢得竞争。因此,我们要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必须有一流的文化作为有力支撑。然而,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长期的带有战略性的任务。虽然他无形,但是它比有形更有力量;虽然它不是水,但它柔性具有渗透力,刚性具有穿透力;虽然它的生命不够长,但是它可以让我们集团公司的命运更长青。我们的目标是,致力于建设一流企业文化。

首先明确中国电子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中国电子加快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全面进步,按照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要求,建设既有行业特点,又能体现时代精神和鲜明特色的“中国电子”文化。以文化凝聚人心,以文化规范行为,以文化创造价值,提升集团公司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企业,为实现集团公司“1236”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文化氛围。

中国电子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力争用3-5年时间,使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初步建立“一个体系”,树立“两个形象”,实现“三个和谐统一”。

——“一个体系”,即初步建立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符合集团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具有中国电子特色、“一主多元”的企业文化体系。集团公司核心理念得到全体员工认知、认可、认同,形成以集团公司为主导、所属企业为多元的企业文化整体格局,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两个形象”,即对内树立起“中国电子”集体形象,使所属企业和广大员工牢固树立集团公司集体意识,认同和践行集团公司的核心理念,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树立起中国电子“国家队”整体形象,使“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信息产业集团”形象和品牌得到社会的进一步认同。

——“三个和谐统一”,即(1)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和谐统一。以先进的文化理念支撑集团公司总体发展战略,以统一的形象支撑集团公司品牌战略,以规范管理支撑集团公司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市场竞争战略,以和谐融合支撑集团公司内部改革、兼并收购战略。(2)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和谐统一。集团公司及各企业发展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相一致;集团公司及各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与员工收入福利提高相一致。(3)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和谐统一。对内以建设和谐企业为出发点,推进企业各项工作;对外以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承担的社会义务为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利益相关者、环境之间的共赢。

其次,明确中国电子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要求。

一是要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之中。企业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把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一定要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各单位改革发展的实际,立足企业实际,突出企业特色,符合企业定位,使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之中,落实到企业日常各项工作之中。在去年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集团公司认真研究了发展形势,及时调整提出“1236”发展战略,即:实现一个目标要“2012年力争进入世界500强”,实施“加速两个转变,即核心技术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产业链从中下游向中上游转变;建立三个体系即科技创新体系、人才队伍体系、市场营销体系;打造六项主业即集成电路与关键元器件、软件、高新电子、计算机及核心零部件、移动通信终端与服务、电子商贸与工程六大电子信息主业。调整后的战略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面对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内部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运行管控体制改革等课题,迫切需要建设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融合来促进改革、调整、重组的顺利实施。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要立足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很好地结合起来,总结出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在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概括和视觉形象设计上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形成富有行业特点和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按照系统、科学、实用的要求,要务求实效,贯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着力构建完善符合本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三是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纳入企业管理工作之中,建立健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企业文化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

四是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甚至我们可以设立软课题,可以争取成为国资委2011年的软课题。加强以我为主和借鉴他人相融合的方式,建立制度,规范管理,各单位要制定并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实行闭环管理,做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五是要积极借助外部力量,加强企业整体形象和品牌的策划,加大在外部平面媒体和网络、电视等正面宣传力度,以形象力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品牌建设能力,这已经被列为今年的十大重点项目。

六是进一步规范视觉形象识别。制定中国电子视觉识别系统和应用管理规范,统一企业标识和企业名称使用规范,加强对视觉识别系统使用的管理,加强监督和指导。规范企业标志、生产环境、建筑颜色标志、产品包装以及便签纸、PPT等办公文档,向社会和员工展示企业外在形象。加强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和内外宣传。重视集团公司形象画册、产品宣传册和宣传片的制作和更新,加强对集团公司及各企业的宣传报导,增强归属感和整体意识。

七是要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中国电子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确保做到企业文化主题语、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四个核心理念作为集团公司和各企业一致的理念,并以此体现中国电子的主体意识,成为中国电子企业行为和员工行动的准则指南。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要重在建设、着眼长远、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既是长远任务,又必须加快推进;既要防止急功近利、一蹴而就,不要只说不做,等待观望。要以创新发展的眼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深化和延伸,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形神统一,不断增强中国电子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专家点评】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中国电子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简评

高科技企业怎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国电子以自己的实践令人信服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电子集团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伟大的企业必须拥有一流的企业文化。近年来,中国电子集团在培育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推动制度创新、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电子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高、新、实”的特点,体现在:

“高”,即立意定位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经济与文化的结合日益紧密,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是文化力的竞争,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面对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激烈竞争,中国电子集团制定了《中国电子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近三年企业文化建设重点工作,从实现中国电子早日进入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发展目标的要求出发,致力于打造和500强企业匹配的企业文化,不断引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不断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提供先进的产品和技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智力支撑。

“新”,即内容方法新。中国电子培育凝炼出“致力于将先进适用的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服务社会;提供员工实现职业梦想的平台”的企业使命,“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和产品及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影响者;成为值得信赖、受人尊重的高科技国际化公司”的企业愿景,“诚信,业绩,创新,责任”的企业价值观,初步形成了中国电子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全面进步,按照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要求,建设既有行业特点,又能体现时代精神和鲜明特色的中国电子文化,以此体现中国电子的主体意识,成为中国电子企业行为和员工行动的共同准则。

“实”,即工作效果实。中国电子集团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之中,确定和逐步完善了视觉识别系统和应用管理制度,统一企业标识和企业名称使用规范;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纳入企业管理工作之中,建立健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企业文化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通过不断推进“一主多元、相融共进”的企业文化建设,使中国电子文化真正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中国电子集团的影响力、凝聚力、向心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中国电子集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创新发展的眼光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以文化凝聚人心,以文化规范行为,以文化创造价值,实现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和谐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和谐统一,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和谐统一,为实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目标,构建和谐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和企业文化氛围。

第五篇:电子信息产业

【概况】

2009年,重庆市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实现增加值4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7%,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市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006亿元,增长23.4 %,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863亿元,增长29.8 %,比全国平均增幅高29个百分点,比全市工业平均增幅高11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销售额的10.5%。惠普、富士康、广达、英业达、思科、新加坡(密胜)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北部新区、港城工业园、茶园新区、万州光电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园区和区县的电子制造业、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

【发展简况】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以北部新区和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为核心,周边若干个特色园区为支撑的产业空间布局,“一圈带动两翼”,核心园区和区县特色园区共同发展,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沙坪坝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北部新区、南岸区、渝北区、江北区、万州区、长寿区、永川区等区县。北部新区以智能化仪器仪表、应用电子、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通信业为主体;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以笔记本电脑产业、集成电路产业、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为主体;茶园新区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空港工业园发展汽车电子,港城工业园发展信息家电,万州光电产业园发

展电子材料及电子代工。

2009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引进项目和企业超过100个,涉及项目总投资超过50亿美元,实到外资3亿美元以上。2009年8月4日,惠普(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和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重大项目签约;9月11日,思科(重庆)通信产品制造基地签约;12月26日,英业达中国第二生产基地重大项目签约。惠普、富士康、思科、英业达的制造基地位于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全球五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之一富士康、广达、英业达为主的台湾代工企业承接惠普订单,生产面向中国以外的全球市场的笔记本电脑。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方面,日本读片业务量最大的DOCTOR NET公司、世界500强日本凸版集团公司、新加坡海皇集团全球服务外包中心、上海微创公司、好音达BPO中心、上海华腾软件重庆分公司等一批重点项目也相继落户重庆。

2009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共获国家工信部等批准立项11个项目,资助项目资金18850万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资助项目5项500万元,“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3项10600万元;“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3项7750万元,带动项目总投资99246万元;下达市级信息产业发展资金4100万元,增长10%,第一批1800万元资助惠普电脑基地等11个项目,第二批2300万元资助思科、广达、合智思创等19个项目,带动企业投资近18亿元;做好各类项目实施的管理、验收,

全年共验收到期项目92个,合同资金3510万元。

【行业地位和产品优势】

2009年,全市电子制造业销售收入603亿,增长29%,占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的69.9%,比全国平均增幅高29个百分点,比全市工业平均增幅高10个百分点;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260亿元,增长30.3%,占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的30.1%,比全国平均增幅高5个百分点,比全市工业平均增幅高11个百分点。

2009年,全市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中,软件及信息服务业260亿元,同比增长30.3%,占行业比重25.8%;信息家电115.1亿元,同比增长29%,占行业比重11.4%;应用电子136.9 亿元,同比增长22.2%,占行业比重13.6%;通信产品103.3亿元,同比增长18.0%,占行业比重10.3%;电子元器件186.1亿元,同比增长12.4%,占行业比重18.5%;电子材料61.6亿元,同比增长 76.9%,占行业比重6.1%。

2009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137家,其中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63家,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13家。

随着惠普、富士康、广达、英业达、思科等项目入渝后,加上其他即将入渝的项目,未来4年,重庆将重点发展笔记本电脑及关联设备加工,形成年产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超7000亿元的庞大产业链集群,为30万人带来就业机会。预计到2012年,以电脑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将成为重庆第

一支柱产业,这是重庆经济发展上的一个历史性突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车险市场分析报告下一篇:中国保理行业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