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提纲

2023-03-18

第一篇: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提纲

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提纲

1月7日,省水利厅在哈尔滨市和平邨宾馆召开了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会期一天。省政府副省长吕维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各地市县政府分管水利工作的副市长、副专员、副县长,水务局局长;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省政府政研室、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开发办、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垦总局、省农委、省扶贫办、省环保局、省林业厅等单位的领导和有关新闻单位记者应邀出席了会议。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深入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精神;系统总结“十一五”期间全省水利建设与改革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表彰在全省水利事业加快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分析形势,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交流经验,鼓舞干劲;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水利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工作。

吕维峰副省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水利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巨大作用,深刻剖析了水利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要求要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确保水利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厅党

1

组书记、厅长陆兵代表厅党组作了题为《乘势而上,再铸辉煌,努力实现水利事业新跨越》的工作报告;副厅长王铁作了总结讲话。

水利厅陆兵厅长讲话主要精神:

陆兵厅长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省水利投入最多、发展最快、功显效宏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水利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实现“以水富民、以水兴业”为目标,大打大兴现代水利攻坚战,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了水利改革发展新篇章。

“十一五”时期我省水利取得了七个方面的发展成就,主要是:

——水利投资大幅增长。全省累计投资357亿元,是规划投资的2倍多,是“十五”时期的2.75倍。2010年,再创新高,达到140亿元,一年投资比“十五”期间全省水利建设投资总和还多10亿元。

——水利建设突飞猛进。建设重点工程415项,其中,超亿元大项目87项。专项规划内17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部完成。增打抗旱水源井16.1万眼。解决了616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启动了44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西部旱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全省新增实灌面

2

积2435万亩,达到6076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222万亩,达到581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3万亩;特别是2010年,我们实施了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水利化工程,全省粮食产量首次突破一千亿斤,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水资源管理制度得到深入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的通知》及《黑龙江省用水定额》的连续出台,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政策保障。我省初步实现“饮水安全、用水计量、节水高效、中水回用”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

——依法治水管水取得实质性进展。出台了全国第一部农田水利方面的地方性法规——《黑龙江省农田水利条例》,农田水利步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扩大了征收范围,提高了征收标准,强化了征管手段;深入开展水利综合执法,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砂、侵占河道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了良好的水事秩序。

——科技兴水迈出新步伐。建设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水利科研成果推广转化,18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获得国家专利8项。水利信息化步伐加快,省防汛指挥系统实现与水利部、松辽委及13个地市的互联;16个水情、水质分中心全部更新改造,新建、改建水文监测站点261处,617处报汛站实现自动测报。

3

——水利改革稳步推进。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大胆引进国内外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社会融资效果显著。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拓展服务领域,强化管理职能,多数市县初步形成了机构、职能、权责和管理“四到位”的现代水务管理新模式。

——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强《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从源头上加大对权力运行和容易滋生腐败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构建了具有水利行业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确保了“干部安全、资金安全、工程安全”。

陆兵厅长指出,五年来,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肩负起了重大使命,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得到了全面历练,取得了辉煌成就,获得了深刻启示:第一,领导高度重视,是加快水利发展的坚强保证;第二,强水惠水的政策措施,是加快水利发展的长效机制;第三,丰富完善的治水思路,是加快水利发展的明确方向;第四,科学超前的规划和前期工作,是加快水利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五,严格规范的立法执法,是加快水利发展的法治保障;第六,合力兴水的社会氛围,是加快水利发展的不竭源泉;第七,锤炼过硬的行业精神,是加快水利发展的精神动力。

陆兵厅长强调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阶段。水利作为现代农

4

业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必须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掌握主动权,开创新局面。

一要准确把握新时期水利的战略定位。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里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将水利从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拓展和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社会治水兴水力量、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要准确把握加快水利发展的政策措施。省委书记吉炳轩强调:“黑龙江实现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水利建设必须放在首要位置。在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中,水利是第一位的,是根本性的”。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都对水利发展作出明确部署。因此,对水利的资金投入必将大幅增加,政策支持必将更加强劲,强化措施必将更加有效。

陆兵厅长提出,“十二五”时期水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我省实施意见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积极践行现代水利的治水思路,服务“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大局,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以实现“以水富民、以水

5

兴业”为根本目标,以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强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重点,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为战略举措,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为重要保障,以建管并重、加强运行安全监督、提高行业能力为有效手段,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促进水利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今后五年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

——构建完善的城乡水利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大江大河干流堤防达到国家防洪标准,重要城市堤防防洪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以上,县级堤防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山洪灾害防治区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基本建立,江河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快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抗旱和除涝能力。

——构建科学的水资源配置与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4000万亩,其中新增水田面积1000万亩;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800万人。

——构建和谐的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建设体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通过实施水田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年节水能力达到20亿立方米。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0万亩,有效控制黑土区水土流失严重局面。加快河道综合整治建设,滨水城市水利景观工程建设有效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生活,建设山绿、水清、

6

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

——构建高效的水管理体系。健全水法规体系,加强水利综合执法和执法能力建设,强化涉水事务社会管理。加强水利建设管理和水利行业安全监督管理,提高行业管理能力。深化水利改革,在水利投融资、水价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水利良性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全面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加快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健全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加快防汛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加强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突出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抢前抓早,周密安排,全面落实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完善各类预案,加强预测、预报、预警,加大清障力度,提高依法防汛抗旱能力。以薄弱环节为重点,加快水毁工程修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大中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突出抓好山洪灾害防治,认真做好防凌汛工作,统筹做好防洪排涝工作,确保防洪安全。

第二、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建设大江大河5条主要支流和36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150座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3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18个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千亿斤粮食生

7

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44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大河道综合治理力度,营造人水和谐的自然环境。

第三,多方筹措,千方百计落实建设资金。准确把握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我省即将出台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精神,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延长征收年限,拓宽来源渠道,增加收入规模。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确保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同时要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把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有效结合起来,拓宽水利融资渠道。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第四,科学编制规划,搞好项目储备。深刻领会国家和我省的新政策、新要求,准确把握投资的热点和节奏,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开拓视野,创新谋划,抓紧重点规划的编制和报批。

加强规划计划管理,合理确定水利发展目标、任务、规模、重点和布局,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支持。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工作程序,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技术力量,细化技术要求,严格审查复核,交叉开展各项前期工作,保证前期工作深度和质量,推进前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第五,依法管水治水,强化社会管理职能。严格执行《水法》、《防洪法》、新的《水土保持法》、《黑龙江省农田水利条例》等法律法规。健全完善符合省情水情的水法规体

8

系,修订《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黑龙江省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使用管理规定》。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第六,建管并重,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水利基础设施是百年大计,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必须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深入落实“三项制度”,严格基本建设程序,探索总承包制、代建制等建设管理模式。加强工程运行管理,严格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制定水库调度规程和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各类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推进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现代化,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第七,深化水利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巩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真正使“两费”足额到位。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强乡镇水利站、抗旱服务队、试验示范站等水利基层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第八,实施科技兴水和人才强水战略。把水利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作为立项攻关的重点,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建设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完善水利科技推广体系,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第九,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教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牢记水利人肩负的历史责任,紧紧围

9

绕水利中心工作,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到加快现代水利发展中来;把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素质,体现到践行科学发展观中来,为实现“以水富民,以水兴业”的战略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

陆兵厅长指出,2011年是建党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的地位、作用、功能全新定位、并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的第一年,做好“十二五”时期和今年的水利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迎难而上,拼搏进取,争创一流,再铸辉煌,坚决打赢大兴现代水利攻坚战,开创我省“十二五”期间水利工作新局面,早日实现“以水富民、以水兴业”的宏伟目标!

10

第二篇: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见

(2012年2月10日)

县人民政府党组

县委常委会:

2012年2月8日,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在西宁胜利召开,在一天的会议中,列席了全省农村牧区工作会议,聆听了王建军副书记、邓本太副省长的的重要讲话。水利厅曹宏厅长作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面推进我省水利跨越发展的报告,报告围绕贯彻落实全省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紧扣水利发展实际,从重点工程建设、农牧区水利建设、防汛抗旱、水利管理等8个方面回顾了2011年的工作,总结了水利发展思路、水利投入、水利前期、水资源管理四个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深刻分析了水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2012年的水利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任务十分艰巨,责任非常重大。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实现门源水利快速发展,2012年我县水利工作需做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 1 —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牧区工作会议精神,与我县水利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切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会议精神。一是及时向县委、政府汇报会议的主要精神,特别是曹宏厅长提出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当前的重点工作,围绕抓好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团结稳定发展的民生水利工作,争取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获取对水利工作的大力支持。二是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学习会议报告,展开讨论研究,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我县水利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全面掌握会议的各项部署和安排,明确2012 年工作重点、目标任务,进一步增强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制定目标和措施,联系我县实际,狠抓落实、开拓创新、务求实效,不断丰富和完善治水思路,加快水利发展的新举措,推进我县水利又好又快发展。

二、着力抓好几项工作

2012年全省水利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已经明确,我县2012年水利工作要紧紧围绕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做到一件一件的安排部署,一步一个脚印的抓好落实,确保我县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抓好水利前期工作。按照《青海省“十二五”期间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方案》明确的目标要求,加大前期工作 — 2 —

投入,保证前期工作进度,提高设计深度和质量,增加项目储备。完成我县21个村农牧区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开展纳子峡水库引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完成讨拉河河道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编制我县农灌老化失修工程规划和设施农牧业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完成老虎沟、乱海子水库工程可研报告,使我县水利前期工作明显得到提高。

(二)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一是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抓好白水河、老虎沟、大通河河道治理项目,这是我县水利投资最大的三个工程,总投资1.44亿元。二是加大农牧区安全饮水工程项目争取力度,截止2011年底,我县32个行政村,3.387万人农村饮水安全未解决,尚有22个行政村3.5万人饮水工程需要维修改造。2012年完成5-7项农牧区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万人饮水困难。加快推进农牧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011年小农水专项节水灌溉工程,2012年争取一项小农水专项节水灌溉工程。

(三)切实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争取阴田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完成2011年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争取5000亩口粮田建设任务。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抓好兰青铁路弃渣场管理,实现平整、绿化、路通、美观的目标。

— 3 —

(四)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进一步落实抗旱防汛责任制,按照“防大讯、抗大旱、抢大险”的要求,切实抓好抗旱春播和汛前准备工作。完成那龙河山洪灾害工程实施方案的报批。启动实施门源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积极争取资金,抓好防汛抗旱应急工程建设和水毁工程修复,继续增加防汛抗旱应急物资储备。

(五)坚持依法治水,完善水利配套法规。依法治水,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水利社会管理水平,建立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水行政执法体系,进一步提升水行政执法和水利社会管理能力与水平。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把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关,水资源费足额征收。加强河道建设项目审批、河道采砂许可、河道排污口设置管理。抓好县城供水水源地保护,落实水源地保护项目,完成青石嘴镇、东川镇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编制,实施老虎沟水源地保护工程。完善《门源县水利工程管理条例》、《门源县河道管理办法》。

(六)健全工程建设运行体制和规范管理。组建门源县水利工程专业项目法人,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全面落实“四项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督,成立海北州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门源分站,实行水利工程全程监管,确保“工 — 4 —

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健全完善水管单位内部机制,加强管理队伍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探索水利工程分级管理,成立3-5个水利工程重点村农牧民用水协会,完成东川镇水管所维修改建工程。全面完成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任务。

(七)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按照《青海省水利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要求,培育我县水利建设和管理人才,面对水利建设的大好时机,人才是关键,做好我县水利工作,必须创新思路,必须开拓进取,实现工作主动、项目增多、投资增大、效益提高、管理规范。

— 5 —

第三篇:全省水利工作会议8.18

(记者朱殿勇田宜龙张建新)8月18日,河南省水利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学习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分析我省水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会议上强调,要突出提升和持续这两个关键,全面推进我省水利各项工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为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代表省委、省政府在会议上讲话。

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叶冬松宣读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河南省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建设先进县(市)的决定》,对邓州市等20个先进县(市)进行了表彰,省领导向受表彰的县(市)颁奖。

省领导李克、邓凯、刘春良、刘怀廉、连维良、毛万春、铁代生、刘满仓、赵建才、李英杰及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蔡宁、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陈小江、武警河南总队政委刘生辉等出席会议。

卢展工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河南实际进行具体落实。郭庚茂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所作的讲话,对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充分体现了省委常委会集体研究的意见,充分体现了中央精神与河南实际的结合。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认真学习郭庚茂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所作的讲话,贯彻落实好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和我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卢展工强调,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和我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要抓住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提升。一要提升认识。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源、国之命脉、民之命脉;利是国家之利、民生之利、发展之利、生态之利。要从思想上提升对水的认识、对利的认识,从而提升对水利的认识,真正解决好对水的保护、开发、利用、管理、培育、转换等问题。要增强忧患意识,清醒地看到我省水利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水利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二要提升思路。要着眼优势。河南是全国唯一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同时太行山、大别山、伏牛山等构成河南与外界的分水岭,水利事业发展具有与生俱来、得天独厚的优势。新中国成立后,我省先后建设了震撼世界的红旗渠等一系列水利工程,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不仅为水利事业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且形成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这也是我们的优势。要站位全局。河南水利枢纽地位突出,要从国家层面来认识河南水利工作的极其重要性。要精心谋划。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要求来谋划我省水利改革发展工作,真正凸显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统筹协调。水利与国土资源、环境生态、工业生产、城乡建设、城乡居民生活等都密切相关,绝不仅仅 1

是水利部门的事。要增强大水利的意识,努力形成大水利的规划、创建大水利的格局、集聚大水利的合力。三要提升举措。要注重衔接,加强同国家有关部委在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的衔接,争取国家对我省水利工作的更大支持。要注重乘势,乘中央和我省水利工作会议的东风,进一步拓展水利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水利规划布局,实施好相关项目,把中央、省里加强水利建设的政策落到实处。要注重创新,转变观念、转变思路、转变方法,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我省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个关键词是持续。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兴修水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大力推进水利建设,水利事业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水利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我省水利工作会议部署的任务,对河南来讲都是历史性的任务。历史性的任务必然要有历史性的过程,历史性的过程必然要有历史性的作为,历史性的作为必然要有历史性的持续。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执政理念的重要内涵,也是重要的从政品格。持续突出的是承前启后、阶梯攀登。水利建设任务艰巨,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代接着一代干。要真正把水和利有机地衔接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水”的利,遏制“水”的患,使水利工作在过去的基础上持续地做、持续做好、越做越好。持续突出的是拓展境界、与时俱进。要拓展视野,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提升对水利的认识,提升水利对科学发展、对中原经济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正视现实,查找差距,迎难而上、迎头赶上。持续突出的是关键在做、关键在实。我们强调要有所作为,要作为就要持续,讲持续,关键在做,要少讲多做,说了就做,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向好,我们要继续加倍努力,把各项工作持续做好做实。持续突出的是精神、气势、韧劲。我们倡导的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新时期的“三平”精神,说到底就是为民、奋斗的精神,就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就是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好、实践好这些精神。

卢展工最后说,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有河南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部门和全省人民的齐心协力,河南水利建设一定会继续创造新的成绩,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为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郭庚茂代表省委、省政府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进行了具体部署。郭庚茂说,今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新中国成立62年来第一个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1号文件,系统提出了今后5到10年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7月8日到9日,党中央专门召开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对水利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中央名义召开的水利工作会议,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历史跨度、世界广度、战略高度,深刻分析了我国的国情水情,充分肯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系统揭示了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精辟阐述了新形势下水利的重要地位,明确提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治水兴水的主要任务,是指导中国特色水利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意义,对一系列重大水利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作出了具体部署。

郭庚茂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利建设。目前,我省治黄、治淮取得了一定成效,黄河水患基本得到控制;农业灌溉体系基本建立,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增加;水资源节约保护得到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体系、防洪抢险体系初步形成,生产和群众生活供水安全基本保证。前所未有的治水兴水成就,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重要保障。尤其是近年来,全省农田水利建设稳步发展,为粮食连年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水利建设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激励干部群众战天斗地、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和宝贵精神财富。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新的形势下,我省水利发展现状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水旱灾害频繁仍然是我省的心腹大患,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我省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大制约,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我省基础设施建设的明显短板。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我省水利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靠天吃饭局面的任务越来越艰巨。

郭庚茂说,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综合能力的迫切需要。全省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站在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高度,切实把水利改革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扎实地做好水利工作,确保我省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郭庚茂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把水利作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加快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深化水利改革,着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郭庚茂要求,要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远近结合的原则,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推动全省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力争在确保粮食安全上实现新跨越。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实施引黄调蓄工程,加强农田水利投入新机制建设,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力争在提高水利保障能力上实现新跨越。我省属洪涝灾害多发地区,提高抗御洪涝灾害能力,始终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建设任务。要抓好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抓好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抓好城市防洪设施建设,抓好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抓好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快民生水利建设步伐,力争在民生

工程上实现新跨越。保障城乡居民饮水需要和饮水安全,是改善民生的基本内容,也是衡量水利改革发展成效的基本标志,必须着力加快民生水利建设步伐。要着力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着力加强城市供水能力建设,做好水利工程移民工作。四是进一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力争在推进节水型社会上实现新跨越。把节水作为解决缺水问题的战略性和根本性措施,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利用为核心,努力构建和形成节约用水的制度体系、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氛围,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建立节水技术和产品推广机制。五是进一步加大水生态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力度,力争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实现新跨越。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扎实推进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实现河畅其流、水复其清,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要加大水生态环境修复力度,加大重点区域水土保持力度,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地下水超采治理和保护力度,加大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力度。六是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力争在构建水利发展保障机制上实现新跨越。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利体制机制。要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加大金融对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要推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节约用水的价格调节机制,加强水利科技和信息化建设。

郭庚茂强调,加快全省水利改革发展,事关全省现代化建设全局,意义非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和“两转两提”的要求,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健全队伍、转变作风,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齐心协力,真抓实干,重在运作,切实把中央和我省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不断开创我省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水利厅、郑州市、商丘市、林州市等6个单位在会议上先后发言。

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辖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分管水利工作的负责同志,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省直各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有关高校主要负责同志,中央驻豫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第四篇: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传达提纲

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于2010年12月25日在兰州召开。 会议强调,要坚持不懈地做好“三农”工作,切实做到“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关于农业方面的重点工作有三项:

一要继续认真实施旱作农业区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进一步加大良种良法集成推广应用,科学规划和推进“四个1000万亩工程”,加快牛羊产业大县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要切实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要集中力量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三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深入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积极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和适用技术培训。四要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水利和沼气建设。

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1月10日在兰州召开。

省委书记陆浩,代省长刘伟平对“三农”工作分别作出重要批示。鹿心社、泽巴足做了重要讲话。

会议要求,“十二五”时期,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作为中心任务,把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作为工作重心,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要

1 按照稳粮、增收、强基础、惠民生的总体思路,努力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12%以上、粮食总产超过200亿斤。

会议强调,要全面抓好2011年“三农”工作重点任务落实,实现“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良好开局。一要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力争2011年粮食增产10亿斤。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二要着力推进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劳务经济。三要着力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

三、平凉市二届十六次全委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1月6日在平凉召开。

按照"四三二一"战略思路,关于农业方面的重点工作有三项:

一、加快建设"四大基地":一是全国农区绿色畜牧基地建设二是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建设。

二、加快创建"两个示范区":建设西部干旱山塬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继续重点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节水农业,建成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三、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切实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

2 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出栏肉牛39.2万头。发展果树经济林20万亩。大力发展以设施种植为主的蔬菜产业,蔬菜产量突破100万吨。要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面积达到114万亩,农作物良种率达到93%。实施以技能型为主的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年内培训农民20万人次,劳务收入达到40亿元以上。新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乡镇3个,抓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个、"三清五改"示范村100个。

四、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全市农村工作会议1月14日在平凉召开。会议指出: 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兴产业促增收,夯实基础增后劲,统筹发展惠民生。工作重点是: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加快,推进三个突破,强化四大支撑,落实五项措施。

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实现“五个一百、一个赶超”:粮食总产达到100万吨,科学养牛达到100万头,标准化果园达到100万亩,蔬菜产量达到100万吨,建成命名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00个;农民人均纯收入努力赶超全省平均水平,达到3600元以上。突出两个加快,就是以调整经济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为突破口,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要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推进三个突破,就是以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在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上求突破;以助农增收为核心,在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上求突破;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在体制机制创新

3 上求突破。强化四大支撑,就是强化项目、科技、龙头和人才支撑,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实施力度,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新技术,加快推进产加销、贮运服产业一体化经营体系建设,积极培养各类农业农村发展实用人才,为“三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落实五项措施,就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政策,注重典型引导,加大财政投入,建强基层组织。

第五篇: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汇报提纲

一、会议概况2002年2月3日—4日,省旅游局组织召开了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1年旅游工作,探讨当前旅游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研究部署2002年旅游工作。全省各市州、林区、直管市、先进旅游县区和重点旅游县市的旅游局长,旅游明星乡镇负责人,部分旅游集团公司的负责人,省

直有关部门、新闻单位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旅游局局长杜云生主持,副省长韩忠学、省计委副主任肖安明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上,来自全省的19个先进单位作了书面交流,并表彰了一批“先进旅游县区”、“旅游明星乡镇”、“县区级旅游局优秀局长”。我们襄樊市作为19个先进单位之一交流了经验,我市的谷城县、南漳县薛坪镇等分别作为全省第二批旅游先进县区、旅游明星乡镇受到了表彰。

二、会议主要精神会议指出,2001年,是实施“十五”旅游计划的第一年。尽管有美国“9·11事件”影响,全球旅游业总体上呈下滑趋势,但我省入境旅游仍出现超历史增长,国内旅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旅游经济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全省共接待海外游客66.78万人次,比上年同比增长48.14%,创汇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7.11%,都超过了1997年我省历史上的最好水平,国内旅游606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37亿元;旅游总收入达352.55亿元,同比增长25.3%。会议同时指出了2001年全省旅游发展的一些主要变化:一是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更具活力。全省各地形成了关注旅游、支持旅游的整体氛围。从各级地方政府到各相关部门,从新闻媒体到社会各界,都普遍增强了对旅游业的关注度、支持度和参与度。许多地方政府研究提出了发展政策和措施,增加了旅游专项资金和促销经费,在机构改革中加强了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能。农业、林业、文化、宗教、体育等部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延伸了旅游产业链;二是旅游品牌形象开始凸现。去年对照国家标准,全省共评定4A级旅游区8家,3A级旅游区3家,2A级旅游区23家,推动了旅游区点的标准化建设。武汉、宜昌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服务设施大为改善,旅游功能有所增强,旅游形象有所提升;三是旅游市场有所拓宽。全省各级各地普遍加大了联合促销、节庆促销、横向促销、媒体推介的促销力度,加强了横向组团联系,共外联组织海外游客6.6万人次,同比增长155.5%。特别是武汉、宜昌、襄樊、神农架等地出现在中央媒体的密度,在我省历史上是少有的,促进了省内旅游的发展;四是旅游行业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坚持行业建设和管理两手抓,促进了旅游行业上规模、上档次。一方面,启动了襄樊、荆门、鄂州、丹江口4个城市的创优工作。组织评定了全省第二批“先进旅游县区”5个和“旅游星级乡镇”10个。另一方面,继续加强行业管理。落实了全省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套旅游行政执法制度。全省旅游质量投诉比上年有明显减少。五是旅游产业发展更显生机。中小企业改制有了新的进展,景区转让工作有了好的开头。一些旅游企业积极开展与国内知名旅行社的合作,为保持去年海外市场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今年引进外资和社会资金5.73亿元,其中引进外资项目2个,引进资金超过1500万美元。会议认真分析了当前加快发展旅游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会议指出,我省旅游业与外省发展水平和自身发展潜力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从行业整体发展上讲,全省旅游业仍处在粗放型发展阶段。尽管全省旅游行业总量在大幅增长,但供给结构不合理,购物和娱乐消费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较低。从行业结构来讲,全省旅游主题形象不鲜明,整体吸引力不强,旅游景区可进入性比较差,缺乏竞争优势。会议认为,美国“9·11事件”,世界三大经济体的萎缩,对今年的世界旅游业肯定会有大的影响。由于我国经济政治稳定,社会秩序井然,可以在国际上树立起安全旅游的形象。可以成为招徕国际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国家提出的培育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的政策,既会促进国内旅游的繁荣,也会引起省际间市场竞争的加剧。因此,要对形势有一个足够估计、准确把握、及时应对。为进一步加快旅游发展,会议要求,切实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好旅游发展中的几个关系:一是增强市场观念,处理好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的关系。强调市场主导,并不是否定“政府主导”的作用,而是根据职能转变,更恰当提出政府在发展旅游中的推动作用,强调市场主导,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由市场来实现资源的重组优化;强调政府推动,就是政府要履行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职能,下大力解决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环境和市场环境;二是增强开放观念,处理好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的关系。要勇于改革我们旅游行业不适应形势发展体制[1][2][3][4]下一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青少普法教育工作计划下一篇:浅谈电力企业行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