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都后感

2022-07-23

第一篇:明朝那些事都后感

明朝那些事关于明朝财政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关于明朝财政政策

在高中时期就已一口气将《明朝那些事儿》前三册读完,可惜高三课业繁重也就没再继续。但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卷一对朱元璋这放牛娃的档案一直能记到现在,《明朝那些事儿》用现代的语言,轻松幽默地叙述了明朝的建国、治国和亡国的历史过程,通俗易懂,语言风趣情节生动,让平时对历史有选择性失忆的我都能够记住不少故事情节。之前也没怎么留意文章里对明朝财政的描写,现在倒是可以重新回顾回顾。

记得高中历史对明朝的财政政策当时就一直狂背一些有的没的类似公式的句子,现在也能想起来一些中央集权,减轻赋税,兴修水利什么的。但看了《明朝那些事儿》后也对明朝财政的了解具体了一些,开国皇帝我们的放牛娃朱八重因为自身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也一直没能摆脱重农轻商的保守思想,且前期的财政结算方式也比前朝宋代落后许多,禁止金银在民间的流通并严格管制,税收以征收实物为主,好在朱八重也不是盖的,虽然税收方式极其落后,但却符合当时战乱后金银不足的国情,使得明朝建国初始帝国的田税竟也差不多稳定了下来。

明朝中央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由赋和役构成,赋税是以粮食的形式征收,而杂役则以劳动力的形式强征,虽然古时各朝代的赋税对普通民众来说都不算轻,但明代的赋税之重却比较有特点,即是以杂役为重,各种豪华宫殿毫无限制的建造,使得杂役量异常超标,虽然后期加征了臭名昭著的三晌,但农民忍一忍还是能够接着过日子的,可年轻人都出外赋役去了,没什么可以干体力活的留下来种田交税可是让一众子民恨得咬牙切齿。

明代的税收还是比较多样的,有田赋即土地税,也有盐税,类似消费税,还有商税,分为商品通过税和经营税,还有一些比较杂的其他税种。可惜八重皇帝思想还是太粗鄙,不知道打完一巴掌再给糖的好处,如此重的赋税和杂役,这样没完没了的一直抽自己子民的嘴巴,却一点好处也不给,子民当然撑起肿到异常的大脸庞豁出去拼了老命反抗,而且朝廷内部的腐败也为民众的怒火添火加油,历史是如此惊人的相似,明朝也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但明代衰落的原因也带有明朝本身鲜明的特点,明朝灭亡有很多原因。但财政危机是其中一个直接的原因。明代的财政危机到了明末显得尤为突出,表现为财政来源的大量流失、财政支出沉重,国库空虚。追本溯源是其财政体制的缺陷和历代管理僵化所至,明朝的灭亡与它的财政体制有着密切的联系。

明朝衰落至灭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庞大的军费,因为军屯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的结果。朝初年,建立起规模庞大、组织严密的军屯。军屯没有事先作出计划,进行周密准备,没有进行过实地调查,没有做过试点,也没有建立起管理部门。仅仅是由皇帝签署命令,要求军官进行屯田,至于财力、物力则由屯军自己去解决。并同意王毓铨的观点歌颂军屯的言辞都不免夸大,夸大到甚至很不符合事实的程度。使得军屯子粒越来越少,军费开支不断上升,成了明代财政的沉重负担。相比养兵却不愁军费的宋朝,明朝确实因为军费问题而被严重的拖了后腿。

第二,奢侈的皇室生活,无节度的开支。具体的有当时除宗女仪宾外,仅亲王郡王和各级将军中尉,岁支禄米共870万石有奇,约占全国各地存留粮总数的80%。明宗室消费占财政开支比例之大,是历史上罕见的。宫廷开支也不断上升,明朝初年的几位皇帝厉行节俭,但是到了明中叶以后,宫廷开支不断上升,挪用其他费用的现象屡屡出现。皇室没有节制的开支破坏了国家财政的平衡,使得国家的财政运转日益困难。

第三,宗亲功勋。明朝宗室人口增加的特别快,洪武年间只有几十人,至明中期有八万余人,国家财政不胜负担。对比一下汉朝,宗室功勋经常因为犯法而剥夺侯爵,像刘秀种地,刘备织席贩履这样的一介平民很平常,唐、宋宗亲或者为官,或者为民,不白吃白喝国家的,明朝则是分封列爵,不农不仕,吸民膏髓。嘉靖时,天下财赋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各处王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不啻倍之;尤其是山西河南二省,赋税的粮全算上都不够这两省的宗室禄米一半之用。而且这些人连同功勋,坐享优厚的俸禄,疯狂霸占土地,建立庄园,而且经营店铺者极多,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分割国家的部分土地,税权和其他经济利益。经常恃势巧取豪夺,气焰极其嚣张。等到明亡之际,多数藩王又起不上什么作用,很多还吝啬已极,不肯捐产助国,

第四,文人享受的待遇和特权过高。生员和退休官员都享有免役特权;到明朝中叶,这些人越来越多。而且,很多地主富户科举道路走不通,就采用捐纳的办法,拿钱买一个官衔,借以逃避差役。文人也经商,或者和大商人勾结,挖国家墙脚。千方百计兼并土地,横行乡里。

第五,通货紧缩。以上四点基本上是史家的共识,而这个是我根据明人靳学颜的一篇奏疏想到的。明朝的货币是白银或铜板的金属货币。随着经济活动的扩大,银子就越来越值钱,虽然有海外流入的白银,但这一趋势长期存在,豪势乘物价贱的时候收,贵的时候卖,于是银子大多积攒于豪势手里深藏,这么沉淀下来后,流通领域里面的银子越发减少。明朝初年倒是试过发行过钞票,不过因为太贪婪而滥印,仅十几年就永远失去了信誉,政府强迫也不管用。

其实古代各朝比较看好的便是唐朝和明朝,虽然朱八重不得我心,但我还是很喜欢朱棣的。由此看来任何一种财政制度,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便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国家的历史走向,三饷加派是明朝财政体制下的必然产物,从国家需要的层面上来说是必然的,而其最大失误在于对其制度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虽然明朝财政政策有其不合理性,但怎么说也撑着走了那么长的历史之路。也希望明朝的历史也能给如今作为借鉴而避免衰落灭亡的不幸发生。

第二篇:《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泱泱大国,历史悠久。在这历史的长河中“蕴藏”着有着276高龄,国泰民安得朝代——明朝。说到明朝自然就有历史,历史是断垣残壁,铺满灰尘,还是书页早已发黄的书籍。不是,原来历史也很精彩。一扇历史的大门正朝我们敞开。

明朝可谓是人才济济,名垂青史的航海家郑和就在这个朝代。文学家梁启超曾用八个大字来颂扬郑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这八个大字掷地有声,也表现出郑和的功劳之大。

郑和于洪武四年(1371)出生,原名马三保,云南人,自小就聪明好学,他从小就对航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经常听他的父亲讲述在海上乘风破浪,跋山涉水的惊险经历和千里之外,异国他乡的故事。这也对他产生了影响。他多么向往自己亲手掌握船舵,驾驭着大船,乘风破浪。在几十年后的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这是一个令人们难忘的日子——中国的船队第一次远航。大家扶老携幼来到福建的五虎门。此时的五虎门“打扮”的十分隆重,张灯结彩,就像过节一样。刚来到码头,62艘长约148米,宽约60米的庞然大物首先映入眼帘,这就是“宝船”。船舱竟有六层楼这么高,相当于现在的航空母舰。宝船们整齐的停靠在码头。仪式开始了,一个身材魁梧的人走上甲板,这就是郑和。只见他振臂一呼,高喊:“启航!”一百多艘船浩浩荡荡地离我们远去,消失在江天交界处。郑和掀开了航海的篇章,郑和远航这一段历史永远的被人们传颂!

历史不是乏味枯燥的古文,历史不是令人费解的字眼,历史只是一段精彩的记录!

第三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这套书很多年前就很火了,但对于很多流行的东西,我有时会很装逼的表示不屑,包括爱疯。很多年后,鉴于无聊的时光与手机发达的电子书功能,我出于无聊的理由开始看。很多人说,想到他有这么多本,有这么多字,感觉是个大工程,不敢下手。说起来,这实在要归功于我的速读能力,以及学过注会的功底。(有时在想考注会到底是为什么,现在发现好处真是无处不在,什么书在他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当然司法考试亦是如此)外加上我也喜欢历史,虽然大部分都是在看古装电视剧。于是,我仔细从脑子里搜索了和明朝有关的电视剧,发现寥寥无几,“穿越时空的爱恋”让我知道了朱元璋、朱棣、朱允炆等,“游龙戏凤”“绝代双骄”里面有那个爱玩的朱厚照、坏太监刘瑾(话说知道这个人,还是小时候有个同学叫刘瑾,突然改名了,我们问她为什么,她说刘瑾在历史上是个超级坏的太监),“十全九美”里面还知道了那个木匠皇帝朱由校,“孝庄秘史”里面有晚明时期的洪承畴、祖大寿、袁崇焕以及只有其名不见其人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好吧,我承认,我看的这些电视剧都是胡编与戏说,连个像样的历史剧都不算。我还曾好奇过,为什么清朝的辫子戏这么多,而这个汉人天下的明朝却没有那么多电视剧。好吧,当年明月的幽默风格传染了我,还有我本来的罗嗦风格。言归正传,我带着这仅有的历史知识,我翻开了明朝的历史,这个对我来说神秘的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

时势造英雄

说实话,身为一个女生,我貌似对打打杀杀没什么兴趣,打天下的过程,甚至于打仗、平乱的过程,对我来说,是无聊大于有趣的,我用我自动识别好恶的眼睛,以一目十行的速度看着朱元璋夺天下。终于朱元璋建国了,这个过程里,我只是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个辩题出现在从高中到大学,大大小小的辩论赛中,向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完这段历史,我有了我的答案——时势造英雄。在那样的时代向来是不缺英雄的,而且英雄是以结果论的。矬子里拔将军,也自然能选出一个,在那样一个时代里不管是谁,反正是赢的那个,他就是英雄。英雄也是人,人在时间面前是渺小的,那样一个时间点,能赢的那个就是hero。

从无到有

相对来说,治天下更难。朱元璋是个很有魄力的人,当然这只是个正面的委婉的说法,也有很多人用另一词来表示,那就是暴君。明初的胡惟庸、空印、蓝玉等几大案,表明了他肃贪的决心。贪污是个任何朝代任何时代都无法避免的事情,是人的劣根与欲望。还有一个词那就是“法不责众”,我向来相信这个词的威力:当人人都有份的时候,也就无从追究了。而朱元璋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魄力,一万个人贪,那就杀一万个人;都贪,就都杀掉。虽然残忍,但让我佩服。可以说在朱元璋时代,当官不是件好事,因为动不动就掉脑袋,也没人敢贪污。我真的有些感动,“官为轻,民为重”,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时代。

朱元璋时代还有一个政策,影响着明朝百年,甚至于今日都有借鉴意义,那就是言官政策。有一类人他们就是专门负责提意见的,上到皇上,下到知县,他们都敢弹劾。可以说在那个时代,作为一个大臣,你没有被弹劾过,说明你没有用、没有意义,人家懒得弹劾你。他们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有着“不杀言官”的免死铁券,制约他们的是,言官的等级只能是一些

五、六品的小官。这种有制约的言论自由,真的是一项卓越的政治制度。当然,后来的明朝,被这些言官折腾个半死。但是,这些都没有阻碍我对朱元璋创造这项政治制度的钦佩。

这又不禁让我思考,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从无到有”难,还是“从有到变”难。可能有前人的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觉要比自己埋头钻研、自己从头创造容易些,但是什么也没有时,也没有负担,没有祖宗规矩的包袱,想制定什么就制定什么,想实行什么就实行什么。虽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但是我们的民族总是不缺这种人才。相比而言,背负着历史的包袱去改革更难。看当今,美国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国家,没有漫长的历史,也就没有巨大的包袱,相对而言发展更加迅速。而背负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想动一动,想变一变,但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拖着巨大的包袱往前走,难免没有轻装上阵的小伙速度快。

好人与好皇上

皇帝都是世袭的,他们生来就有命当皇上,不管他们到底愿不愿意,擅不擅长,有一些是真的不擅长,但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而且他们中不乏都是个好人,朱厚照、朱由校他们本都是单纯的孩子,被拉到那个位子上,做也要做,不做也要做。现在想来,当皇上真不是个普通人能做的,尤其是一个好皇帝。每天都要工作,所有人都要管,所有事都要听,没有节假日,还要经常晚上加班,干得好不一定有人夸你,干得不好肯定是要遗臭万年,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不是自己能选择的。而且,想想如果是个小员工,拿不了主意可以推给部门领导,部门领导不行可以推给主事经理,主事经理可以推给总经理,总经理还可以推给董事长,那董事长找谁去,只能自己担着。更何况是一个国家的领导,管事的皇帝是这个世界上最累的工作,不仅身体累,而且心累,还不能撂挑子不干。优柔寡断的人当不了好皇帝,善良的人不一定是好皇帝,好皇帝也不一定是个好人,一般都不是个好人。朱棣就是个例子,他是个好皇帝,但不是个好人。可怜朱由检是个好皇帝,也算是个好人,却成了亡国皇帝。话说真的不能怨他,吃力不讨好,真的是他没赶上好时候。

是坚持到底,还是曲线救国?

话说整套书七本,我最喜欢看的就是

3、

4、5这三本。相比于那些皇子争位、平定内忧外患,我更喜欢看大臣们在朝堂上“勾心斗角”。明朝出了太多太多的名臣(当然还有好多有名的坏太监)——于谦(看书之前,我只知道他是郭德纲的搭档)、王守仁(他更有名气的名字是王阳明)、杨廷和、徐阶、张居正(从有到变,勇敢的改革家)、杨涟、孙承宗、戚继光、袁崇焕,还有杨继盛(他是个小人物,一个不怕死的小人物),这些名字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直到我都记不住他们在任时到底是哪位皇帝执政。他们存在于不同时代,但他们熬成名臣,无非是两种途径,一种是坚守,一种是变通。这看起来是矛盾的,但是相同的是作者对这两种情况都进行了大肆的褒奖。

第一种是一条黑走到底,坚持信念,坚守理想,明知不可为,明知是必死,但还是勇敢的和大恶人作斗争,在道义面前毫不妥协。他们有的用死唤醒了正义,有的用死诠释了气节。有时避一时风头、不成一时英雄就混过去了,连坏的边都不用站,不用丢弃名节,但就是这一点点妥协,他们也不愿意做。

二种是变通,他们也坚持信念,也坚守理想,但他们明白一时的忍让是为了更好的坚守。对于他们,可以说活着等待比死去更加煎熬与痛苦,他们不会白白的牺牲,是因为他们知道活着更能实现他们的理想,死有时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解脱。

我佩服第一种,但我支持第二种。但我一直在疑惑他们是矛盾的,人总会有个倾向,而作者却在不同的位置,对两种人都表达了倾向,难道我们的作者是因为撰写间隔太长,忘了自己的前后矛盾。直到我读到最后一章,那个看起来不该出现的徐霞客的故事。我明白了作者的倾向: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读到这,我更加佩服作者,他不但带我领略了大明王朝的兴衰存亡,带我走入困惑,还带我跳出历史,看到人生。这句话解除了我的疑惑,解除了我对人生的困惑,对坚守还是变通的困惑。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程朱理学,只在课本上见过一次,心学,完全没听说过。这套书却带我走进这个世界,虽然,我也只是摸到个边儿。“知行合一”,我一直理解为言行合一,表里如一。说对也对,但是浅。光知不叫知,行了才能叫知,现在的我,理解的还是浅。《明朝那些事儿》给我带来了王守仁,王守仁带着心学,来到我的唯物主义世界,至少,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的新的门。在书里,我看到这种力量是唯一解开欲望的钥匙。他没有随着王守仁的死去而消失,他以一种思想的方式,影响着大明王朝几百年,甚至是现在。曲线救国的名臣们多半都是心学的传人,有的只是被一两句话影响了整个人生,比如徐阶。他们的忍让不是放弃理想,是为了能做到,只有做到了,才有坚守理想的意义。比在那空喊口号,空谈理想,有意义的多。这或许就是一种信仰,从小被唯物主义深深影响的我理解了宗教的意义。如果说什么能克制欲望,那信仰绝对是一个。或许有个信仰,是一件很不错的事!

有人曾跟我说,若知行合一,就是要“格”,无法理解、无法做到时,就是“格”得还不够。这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法用语言去表述,当年明月没有言传,但是从那些历史事实中,我慢慢地意会了。其实读书是一种格,行走也是一种格,王大师看着一颗竹子也是格。很喜欢《明朝那些事儿》,我在里面看见了别人,也看见了自己,看见了历史,也看见了当代。作者虽然顶

着“我是很客观的陈述历史”的旗号,但是还是融入了大量的自己的好恶,因此我不仅读到了历史,也读到了作者的思考,或许这也不是件坏事。这像是在与一个朋友讨论,互相交流思想。

终于从建国到亡国,大明王朝结束了,我也把这套书读完了。有一种无奈感,一种无力感,或许正如作者所说,读史的人都是悲观的(虽然作者的文笔很幽默),因为在历史面前,什么都是渺小的,什么都是注定了的。很多人说以史为鉴,其实,没法为鉴,再为鉴也无法避免与改变。很多事情看起来是偶然的,是众多偶然促成的,但实际上也是必然的。朝代的更替无法避免,正如人类永远无法长生不老,一个朝代也是。与其说是气数已尽,不如说是背负的太多。仿佛真有个上帝,他觉得改革太麻烦,不如重新洗牌重来,来得更容易。

第四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花了一个寒假的时间,终于把《明朝那些事》读完了,或许因为语言通俗,读起来并不像阅读古文那样费劲,但它里面的内涵却深深吸引着我。

也许,读完了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对明朝的历史有多么详细的了解,但在这本书里,我明白了道理,懂得了真情,更看到了若干世间罕有的高贵品质,并深深为其折服。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个嘴脸丑恶的小人,一个个心狠手辣的宦官,一个个见利忘义的奸臣,当然,更看到了舍生取义的勇士,坚守信念的强者,更有独守正道的孤胆英雄。隐藏其后的,还有那复杂又难以捉摸的人性。读完了,看到了好多的改变,人的改变,物的改变,环境的改变......由于利益二字,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将好好的一代王朝搅和的乌烟瘴气。但确有一样东西始终未变,这个东西,叫做天道。借用仙四结局紫英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惟有天道恒在,往复循环,不曾更改……千年的历史,我们不能轻易评说,我们只能从看到的人与事中来自己分析判断,冥冥之中,确有这样一种力量,在左右着历史的轨迹。

明太祖朱元璋丑不丑不重要,他集结了一代名将徐达、常玉春,他们侥敢善战,为成就朱家霸业鞠躬尽瘁。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他正骑着马,是在寻找他的侄儿朱允炆吗?郑和站在船头,看着即将出发的庞大舰队和茫茫的大海,他是在感叹什么吗?嘉靖皇帝不问朝廷大事,最终还是没能炼成长生不老的仙丹。远处传来孤独而清越的鼓声,那是戚继光将军独自在为抗击倭寇的士兵擂鼓。崇祯皇帝他并不想死,更不想成为大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也许每个皇帝的梦想都是朱家的基业世代相传,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不知崇祯死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有没有想到他的祖先朱元璋呢?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三百年的明朝不算长,其中的金戈铁马、尔虞我诈、血雨腥风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史留给我们的不止是记忆,更多的是一种沉淀,是一份宝贵的财产。南京的明孝陵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陵墓,因马皇后有“孝慈”皇后之称,故称“明孝陵”,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我走在陵园内的神道上,两旁的石兽、文臣武将的造型历经时间的风风雨雨,依然栩栩如生。恰逢国庆长假,来这里的游客很多,老人、小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我们生活在新中国这样一个和谐社会中,祖国的强大繁荣是我们幸福的源泉,少年强,则国强,我相信历史会因为我们青年一代而更精彩!

第五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历史很精彩

大庆新华子弟学校初二(1)班郭君婉

读书是一种自我放松,所以我总是自动跳过一些哲学、社会、人文类的书籍,有时连最喜欢的推理小说都懒得翻阅。但是不知为何,我居然倚在窗前轻轻翻开了这本书———《明朝那些事》。

后来我便意识到我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本书,开始疯狂地啃噬着。不是因为写得好,而是历史真的很精彩。

翻开书,第一眼竟不是序,活脱脱地有人说话:“写吧,写吧,就像写你们公司老板,那个胖子,写厂子里那个猴儿精小李……”这一段幽默的开场白,使我产生了与作者当年明月一样的感想:历史不是残台断瓦,古庙荒冢,不是发黄的书本,绝对不是!

作者也别出心裁,没有长篇大论起我们听着就想睡的历史,而是介绍朱重八(朱元璋)的家庭档案。“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怪象记载,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的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每当读到这儿时,紧张的心转瞬间就明朗了。任何作家不屑说的他都说了,而这些话也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在苦涩的历史中,偶尔长出一些甘蔗,这感觉不是很美妙吗?

我的第六感觉告诉我,后面的文章一定会更加精彩。文章也果不负我对他的重望。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无所有的贫农,是通过造反才拥有了天下。放牛、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简单的简历。没受过教育,却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人事管理天才。

朱元璋小时候深受元朝的腐败统治之苦,因此痛恨官员的腐败。做皇帝后,对腐败官员大肆杀戮,却没有止住大明王朝的腐败。

朱元璋有个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靠着这样的逻辑,天下一点一点地被他收入囊中。他是成功的,他的逻辑也被很多人信奉着。朱元璋为了保证天下是自己的,也是他的继承者的,精心、刻意地做了许多的安排,夺兵权、杀异己,却无法保证天下从他的继承者手中被夺走。看来,无论你多么强大、多么精明,你可以将别人的东西巧取豪夺过来,却无法阻止他人又巧取豪夺走。皇帝如此,官员如此,商人如此,所有强者皆如此。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再后来建立大明朝,然后整顿。对了,还有一件不可丢弃的小趣事,就是出现过犯人审犯人的情境,也算一个幽默感十足的王朝。

啊!意犹未尽啊!我从作者那里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文采,原来就是真心地喜欢。不仅是自己,还有让别人喜欢。

指导教师李大卫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履职尽责剖析材料下一篇:毛笔字课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