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动性提升的思考——以宁夏理工学院为例

2022-09-13

一、宁夏理工学院简介

宁夏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普通大学生高等教育机构, 经过30多年的发展, 本科教育已经形成, 并形成了专业教育, 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人才教育体系。全校大概有600多名全职教师和将近12000名全日制学生, 其立德树人的基础工作在创新和应用人才培养、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研究和培训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学校已完成200多个教育项目, 包括4个国家项目, 100多个自治区项目和16个教育改革项目。5个优秀课程, 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个实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训区, 3个自治区共享实验基地, 4个教育项目, 成立了66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等, 学校已成为中国百强民办高校之一, 也是宁夏最好的民办高校。

二、宁夏理工学院中青年教师科研申报情况及科研现状分析

(一) 宁夏理工学院近3年科研申报情况

近3年, 宁夏理工学院中青年教师共计申报各类项目44项, 其中2016年度申报项目10项, 均为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17年度申报项目11项, 均为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18年度申报各类项目23项, 其中宁夏高等学校14项研究型项目;宁哲社青年项目2项,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专项任务1项, 石嘴山市沿黄项目3项, 石嘴山市科技创新项目计划2项。

(二) 宁夏理工学院中青年教师科研现状分析

1. 教师科研动力缺乏, 科研意识较低

首先, 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民办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依靠学费收入滚动发展, 办学资金不够充沛, 导致科研投入力度不够, 且缺乏修复科学设备的科研条件;其次, 缺乏健全的科研和民办高校有关评估和控制机制, 不仅无法真正做到鼓励和激励教师调动自身科研热情和挑战, 而且缺乏一套完整的监督和质量评估作为研究教师是否完成科学研究的标准化制度, 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导致了教师的科学研究意识不强的“尴尬”现象;最后, 由于许多教师开展科研工作都是迫于评职称的压力或攻读学位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 对科研工作的开展和追求缺乏明确的科学目的和长期规划的基本要求, 一旦获得职称就将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相关研究抛之脑后, 这种短期仓促且“应付差事”式的科学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显得有些差强人意, 很难提高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

2. 师资队伍不够稳定, 教学任务与科研精力成反比

我们都知道的是作为民办高校的待遇、福利和将来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的认可程度都很难和公立院校的各方面待遇和影响力相比肩。尤其是民办高校中的教师编制队伍数量较少不说, 大部分的教师在其中属于暂时“停靠”的性质, 例如他们只与院校签订三年或五年的短时间的雇佣合同, 将民办院校作为找到更好教学工作的暂时性跳板, 由于自身在学校的归属感不足, 一旦找到更好地工作就会离职, 导致院校师资队伍及不稳定, 教师流动性大。而且, 新入职的教师缺乏相关教学经验, 每天应付日常教学任务就已经不堪重负, 如果还要完成其他行政任务会使教师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 更甚者导致部分科研项目时间无限延长或被迫中断。

3. 教师科研的综合素质较低, 科研能力不强

与公办院校相比, 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发展成“哑铃状”, 即返聘的老教授和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占比相对较大, 然而作为学校骨干力量的中青年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返聘教授教学经验丰富, 科研积淀较深, 但由于大多数老教授年龄较大, 其参与科研的精力有限, 而青年教师大多是高校应届毕业生, 虽然空有一身学历, 但由于教学时间太短, 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 也缺少科研知识和经历, 科研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但教师比重很小, 绝大部分教师处于教学行政双肩挑, 肩负着二级学院或其他行政部门的一把手或部门负责人职务, 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故导致学校整体科研能力不强, 科研实力不够, 科研氛围不浓。

4. 科研管理部门站位不高, 发挥作用不够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各部门科学、合理及明确的规划, 科研工作部门亦是如此。但目前而言, 大部分的民办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站位不高, 作用发挥有心无力, 缺乏明确的科研计划, 仅仅定位为教育部门的上传下达的有效性。科研管理的功效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不能对教师的科研工作给予高度和有效地指导。

5. 学术带头人紧缺, 科研工作难以提升

目前学校的师资从职称和学历两方面出发, 各学科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领头羊即具有博士学位或以上资历的骨干教师资源严重缺乏, , 使得科研工作难以迈上新台阶。再加之中青年教师大多处于一线教学岗位, 外出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少之甚少, 几乎所有的教学科研工作靠“拼老本”, 专业知识更新速度缓慢, 难以与时俱进。

三、提升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动性的对策

(一) 学校层面

1. 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构建科研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一, 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1) 针对团队型的科研项目, 优先扶持人员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 为其发放一定的活动经费来保障团队开展活动和学术交流等顺利进行; (2) 对教师个体项目的激励措施在以下三个方面:满足其工资和福利保障的一般要求, 增加科研项目的资金追加, 针对科学研究量化结果进行一定的物质性奖励;第二, 应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对科研行为的约束:要对有科研项目或者相关教师在行为上严厉把关。如果不约束不端“科研”行为, 科学研究泡沫将对学校的科学研究和发展质量以及科研成果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2) 对科研过程的约束:有一些教师课题的申报工作认真谨慎的完成, 却对立项后课题加以松懈, 不仅对于相关要求上关于质量和数量无法按要求完成, 更有不根据项目资金要求, 超出范围和标准的项目使用情况。同时还会有各种客观理由临时变更项目主持人或参与人等现象, 致使项目常常无疾而终。这些问题都急需通过一系列的约束机制来预防其科研不端行为的出现;第三, 应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 (1) 要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 对于不同职称、不同层次的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标准要有明确的规定, 并进行严格考核, 对不同层次的科研成果进行不同级别的奖励; (2) 制定教学任务量和科研工作量互相置换办法, 鼓励并提高教师和相关研究人员对科研的参与意识; (3) 二级学院要在科研业绩考核方面要参与年度评估中的高级比率分配和研究成果考核, 真正把科研工作的实效性落到实处。

2. 加大科研投入, 改善科研条件, 为教师科研项目提供有力保障

科研条件是支撑和保障高校教师能否顺利开展科研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条件。首先, 创设较为宽松适宜的科研环境, 最大努力保护教师免受科学研究中物质资金的不良影响;其次, 在研究经费方面采取各种措施改善科研条件, 为教师的科研需求提供各种渠道的资金支持, 满足科研教师的基本需求, 加强教师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最后, 宁夏理工学院目前还没有实现一些大型数据库 (如知网等) 的购买力度, 这无论是对学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和信息检索、文献参考或获取学生的专业知识, 撰写最终毕业论文等来讲都均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 学校应通过与东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公办院校的数据库资源分享和互相帮扶, 尽自身最大的努力实现对象学校的教师共享。

3. 细分专职教师岗位, 加强对口支援项目帮扶成效

宁夏理工学院先后与东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美国阿兰特国际大学、日本城西国际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2013年学校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 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列入此计划的民办高校, 由东北大学对口支援;2017年又成为浙江工业大学对口支援高校;与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开展“双校园”项目;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签署合作协议;与美国阿兰特国际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建议学校科学研究中心和全日制教育工作的学徒分裂, 从而减少科研科学良好的基础课程可以随老师的专业知识建立相关研究中心, 专注于教师作为学徒并完成较强的科研水平;擅长讲课的教师设置为教学岗, 适当增加基本工作量, 使其认真教学并适当参与科研, 学校应充分发挥与对口支援高校和友好合作的高校的对口帮扶机会, 充分利用和选择的主要科学教师进行个人训练, 通过一批批科研骨干教师将科研资源对口支援和友好合作高校的科研精神以及教学方式迅速传播到宁夏理工学院, 加强学校科研队伍的建设, 从而提升中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和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

4. 深度挖掘校企合作机会, 拓宽科研工作的新渠道

高校的科学研究工作旨在为院校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人才使之造福于国家和社会。因此, 必须加强学校与相关企业公司的互动和协作。理论上,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为他们的公司提供创造互利情况所需的财政支持。而且, 宁夏理工学院目前已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证券、东方时尚驾校、施耐德电气 (中国) 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有合作关系和支持促进双方的互促互进。在接下来的步骤中, 充分发挥和利用校友会、行业学会的作用, 让更多的中青年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科研项目中去, 在教育培训、科技开发、成果转让等领域充分与合作企业进行交流协作, 让其在实践工作中获得实际经验, 提高自身科学研究质量;同时鼓励和支持参与公司的生产设施, 技术服务, 技术潜力开发教育工作者和适应业务需求, 努力提高其应用技术具体的研究能力。

5. 加强继续教育, 开展多元化科研培训, 提高教师科研的综合素养

科研能力是衡量高校教师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这种综合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步到位的过程, 而是需要在持续教育和学习中培养和改善。高校应挖掘一切可利用机会, 为中青年教师开展各种科研培训, 加强对中年教师的科研指导, 举办各种科研讲座, 开展国家和地区科研政策讲座, 传达研究项目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 对于常用科研程序和科研论文的重点相关知识, 同时多方邀请各专业学术带头人物来学校为中青年教师开展学术讲座, 使其了解本学科有关这一主题的最新知识和国内外的最新趋势。通过各种科研培训, 使中青年教师尽快明确各专业科研方向, 促进整体科研能力的稳步提升。

(二) 教师层面

1. 提升科研能力, 增强职业自信

高校的教育研究和科学研究必须做到形影不离, 相辅相成的两部分研究。注重研究看轻教育太过空洞, 看中教育而放弃研究又过于粗浅。院校教师在科研工作过程中, 不仅可以高质量的完成和胜任教学工作, 还能使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在两全其美的心态中逐渐转变, 不再认为教学是件难以忍受的苦差事;而且, 通过一段时间的科研, 中青年教师的职业自信、身份自信和发展自信都能得以增强, 继而增强工作幸福感;通过科研, 中青年教师也能收获一定的理论成果, 为他们尽早获得更高的专业技术职务以及更高的薪资待遇创造了必要条件和充分地保证。总而言之, 科研工作能使中青年教师在其他工作中所给予不了的幸福, 有了幸福感, 自然就产生了归属感, 从而也能赢得更多的社会尊重, 在工作上能实现自身价值。

2. 培育科研精神, 激发科研热情

长期以来, 民办高校重教学轻科研的现状并不少见, 教师在科研方面的动力过于缺乏, 科研精神也较为欠缺。中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偏重, 科研时间无法得到充分地保证。再加上缺乏足够强大的科研氛围, 中青年教师攻克科研难题的勇气欠佳。当下,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首先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其次, 对待科研始终要有一颗敬畏之心, 同时也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遇到困到不气馁、不放弃的决心, 能耐得住寂寞、享得了清平, 方能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坚持下去, 并取得一定的科学成就。

3. 告别单打独斗, 组建动态的科研团队

俗话说:独行快, 众行远。 (1) 科研工作是一个团队协作的工程, 中青年教师想要在科学研究中走稳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首先就要建设一个强有力的科研团队进行科研方面的“攻城略池”, 每位教师都要保证身后有一个相应的团队后盾, 才便于轻松地整合自身专业甚至学院及学校优质研究资源的质量问题。其次, 要增强整个科研集体的团队战斗力。团队负责人要充分发挥团队成员智慧并挖掘个人专长, 根据校发展规划的需要, 提供各种研究技术平台。最后, 教师还可以自主设置科研空间专栏, 组织团队成员申报课题。并且保证从申报课题之日起, 就将团队研究意识完美的构建起来。 (2) 科研团队应是动态变化的。整个院校内的所有中青年教师都允许就自己的研究专业、研究兴趣及实际情况各自组建团队, 充分做到跨学科跨专业的科研团队, 拆墙破院专业优势互补, 集体申报各类级别的项目和科研课题, 充分体现奖励与结果相结合的培训循环引导方向。

摘要:自古以来, 高校教师都承担两项最基本任务:教学和研究。科学研究有助于课堂教学, 帮助教师提供更深层次的文化知识, 并且为学校赢得一定的荣誉和掌声。开展科学研究的教师将继续丰富自身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思想, 使教学更显特色和水平。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的所占比例较高, 是学校发展和壮大的主力部队, 但由于青年教师刚步入工作岗位, 对于备课、授课、科研等方面都属于新手, 且需要承担的课程比例较重, 导致其意识淡漠, 忽视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本文以宁夏理工学院为例, 就中青年教师近几年来申报科研项目情况、科研能动性现状分析、从而给出提升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动性的建议及策略。

关键词: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动性

参考文献

[1] 艾玲娟.关于民办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科研工作的思考[J].才智, 2014 (12) :143.

[2] 王佳.宁夏理工学院教师心理契约现状调查及分析[D].银川:宁夏大学, 2017.

[3] 玄黎娜, 张俊宗, 何茂炳.广东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制约因素与措施研究[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3 (3) :89-90.

[4] 杨科.教师差异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教师教育改革探索[J].人民教育, 2017 (15) :77-81.

[5] 王喜凤.河南民办高校经管专业师资科研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华锐学院为例[J].科技风, 2016 (11) :31-32.

[6] 李晓丽.论民办高校的科研动力源[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26) :128-129.

[7] 徐元俊.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创新[J].科学管理研究, 2011 (6) :44-47.

[8] 尹慧平.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 2017 (23) :56-57.

[9] 韩玉芳, 王桂梅.论民办高校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性[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5) :84-86.

[10] 谈征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创新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 (下旬刊) , 2013 (5) :7-1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广东高职院校大学生精神家园现状调查研究——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下一篇:浅谈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