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困境分析

2022-10-25

医学院校在扩招的今天, 已经逐步向专业门类繁多的综合性院校过渡。与过去单一的医学专业不同, 现今的医学院校大多开设了一些非医学专业, 如管理、外语、法律、心理等。这些专业在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与临床医学有很大不同, 其中, 毕业论文成为非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本科毕业论文是培养和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也是衡量和检验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1]。在教育部推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 毕业论文作为一个重要的二级指标被单列在评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教学效果”之中。然而, 近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下列问题:抄袭现象严重 (31.8%) 、论文写作缺少创新 (25.1%) 、写作功底薄弱 (19.8%) 、选题过大或过宽 (18.1%) 等;另有42.5%的人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应取消[2]。而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与一般综合性院校相比, 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方面都存在先天劣势, 因此在本科毕业论文的发展方面陷入更大困境。

1 医学院校的毕业论文写作氛围不够浓厚, 写作资源相对缺乏

医学院校对医学类专业本科学生在教学实践环节的要求主要是见习和毕业实习, 而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要求极低甚至没有要求。而扩招后的医学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虽然趋于广泛, 但“临床医学”专业一枝独秀确是事实。在动辄一个年级数百人、上千人甚至几千人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学院校中, 有限的非医学专业区区几百人甚至几十人的毕业生规模着实过小。由于所处学校大环境中缺乏浓厚的论文写作氛围, 可以利用的写作资源也相对稀少, 因此在许多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目中, 毕业论文的要求可有可无。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图书文献资料相对稀少也是不争的事实。有的院校图书馆内仅存少量的非医学类专业书籍, 且更新速度缓慢;订阅的报纸杂志品种数量少、信息采集有限;可以搜集资料的数据包库大多属于医学方面, 而非医学类的期刊数据库却存在种种限制。更为重要的是, 扩招后的医学院校由于场地、资金等的限制, 在电子阅览室的配备、管理上也存在种种缺陷, 致使许多学生被推向网吧从事论文写作。

2 毕业论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医学院校大多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历程, 在发展过程中, 医学专业人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时至今天, 在教务、社会实践等学校主管毕业论文工作的部门中, 医学专业出身的管理人员占了很大比重。在专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 以上管理人员的劣势也逐渐显露。单就毕业论文工作来说, 对非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有何不同要求, 如何体现各专业特色, 如何为毕业论文写作提供物质技术支持等问题成为管理的难题。虽然大多数医学院校制定了有关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的相关规范, 但在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方面宏观性、统筹性、协调性把握不够。有些院校甚至把管理权限无原则地下放给部系甚至是各个专业, 使得毕业论文管理机构形同虚设。由于各专业门类不尽相同, 在写作格式和要求上难以统一, 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容易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 致使各专业毕业论文管理混乱, 管理规范朝令夕改, 学生无所适从。

3 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够支持

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支持不够是各普通高等院校存在的共性问题, 这一问题在医学院校表现也日益突出。

3.1 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认识上存在误区

很多学生认为, 毕业论文的撰写只不过是在走过场。历届毕业论文做不好的师兄师姐都能毕业, 自己也自然不例外, 精心准备就显得毫无必要。另外, 对于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学生来说, 有种思想较为普遍:“他们什么都不懂……”意思是指医学专业出身的毕业论文管理人员及部分指导教师不够专业、好糊弄, 这也成为这些学生不认真写作的理由。

3.2 学生难以达到毕业论文写作的较高要求

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 对于专业知识不过是了解程度, 而本科毕业论文却要求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这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去甚远, 导致学生缺乏写好毕业论文的动力和信心。加上实践基地不足、医学院校可以应用的相关资源有限等原因, 学生很难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3.3 就业压力加大使得学生无法专心写作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大是社会公认的问题。最后一个学年包括一学期的功课和一学期的毕业实习, 加上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复习考研, 部分开始奔波于各大人才招聘会和人才市场, 根本无暇顾及毕业论文的写作, 就连毕业实习都难以善始善终。而医学院校往往从体谅学生的压力角度出发, 加上管理水平有限, 不得不放松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

4 指导教师队伍不稳定不健全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除了少数发展时间较长, 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之外, 2000年以后的新上专业也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新上非医学专业的师资大多是后来招聘的年轻教师, 另外还有部分是通过专业转换方式进入这些相对陌生领域的老教师, 真正的有水平有经验的专业带头人少之又少。并且由于是新上非医学专业, 在师资培训、图书资料购置、政策支持等方面与医学专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这也成为非医学专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极大障碍。而师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也是这些新上非医学专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毕业论文的管理规范中, 虽然明确规定了指导教师的职称限制、学历学位限制等, 但由于专业教师队伍的过度年轻化, 这些限制形同虚设。尤其在一些生源相对较多的专业中, 指导教师动辄指导七八个甚至十几个学生, 根本无力保障每个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5 实习基地对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作用有限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特别是文科类专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对此, 教育部2007年2月27日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就是主要的实践环节, 但与临床医学专业相比, 其实习基地的建设相对薄弱, 学生在实习场所的表现很少能纳入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之中。由于缺乏学校的有效监督, 有的学生经常无故更换实习单位, 有的以忙于找工作为借口而常常迟到早退, 有的甚至不去实习单位报到。即使那些在实习单位坚持下去的学生也很少能从事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工作, 无法真正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而实践经验的缺乏必然使他们的论文容易陷入“假、大、空”的误区, 影响到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

总之, 在学生、教师、图书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 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在医学院校面临的发展困境比一般综合性院校更为严重。毕竟医学院校的优势在于临床医学, 在硬件设施、师资配备、实验实习基地、管理制度等方面已经趋于成熟, 非医学专业短期之内很难解决以上所有问题。为了促进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各专业的健康发展, 医学院校现阶段亟需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 开展全程化实践训练体系培养[3]。全程化实践训练体系要求对本科生进行有步骤、分阶段的各类实践能力训练, 分别在大学四年之中完成。每一个阶段的训练都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而设计, 一环扣一环, 贯穿本科教学始终。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实践环节的最后一环, 也是检验全程化实践训练体系培养绩效的最重要一环。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 使学生能够巩固专业知识, 开拓学术视野, 提高科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为毕业论文撰写奠定基础。

第二, 加强对非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支持力度。建立有序的组织保障体系 (图1) , 在财政、师资、图书资料等各个方面实行倾斜政策, 构建良好的学术氛围, 为毕业论文写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4]。

第三, 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建立专门的非医学专业实践实习中心, 主管毕业论文工作, 制定修改毕业论文 (设计) 规范, 指导学生选题、选择指导教师, 制定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和进度, 对毕业论文完成情况进行终期评价考核;建立各专业指导教师数据库, 由符合条件的教师按照专业兴趣自主报名, 打破部系、专业限制;由学生与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 实行毕业论文导师责任制;建立科学的成绩评价体系等等。

摘要: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也是衡量和检验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陷入困境是当前各普通高等院校存在的共性问题, 在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具体体现在学生、教师、图书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有必要对相关问题加以解决和改进, 以促进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本科

参考文献

[1] 赵莉, 徐运红, 王华东.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与对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4 (4) :121~122.

[2] 何志坚.本科毕业论文不写也罢[EB/OL].中国青年报,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7-12/17/content_1997081.htm.2007-12-17.

[3] 高鸾.从实践走向创新——全程化实践训练体系下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9 (4) :122~125.

[4] 张祖平.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7 (18) :240~24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机遇与对策下一篇:DCS典型故障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