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世界古代史

2022-08-25

第一篇:初中历史世界古代史

中学历史世界古代史总结

一、古代东方

1.在东方出现的四大文明区域(四大文明古国)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为代表) 尼罗河流域(古埃及)

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 黄河、长江流域(中国) 2.世界古文字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埃及的象形文字 印度的印章文字 中国的甲骨文 中美洲的玛雅文 第一课古代两河流域

1.王国的更替:1.时间:前3500—3100

2.民族: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迦勒底人

3.特点:小国众多、争夺更替、交往融合 2.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中央集权制度

3.文字的产生:

1、楔形文字(两河流域)产生于公元前3100年之前、苏美尔人发明、迄今为止被发现的

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特色:字形似木楔或钉子)

2、《吉尔伽美什》(两河流域)至今保存的为数不多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之一 4.《汉穆拉比法典》

1.重要意义: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2.制定原因:规范社会秩序,巩固王国统治。楔形文字的发明。集两河流域法律大成。 第2课古代埃及

1.建立统一王朝: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最终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2.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法老专制统治

3.文字的产生: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发明象形文字(破译:罗塞塔石碑)

4.金字塔与来世信:仰象征法老至高无上的专制权力、体现了古埃及人的来世信仰、古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的结晶、古埃及奴隶制的见证 第3课古代印度

1.印度吠陀时代与种姓制度:

1、吠陀时代: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历史

2、种姓制度:概况: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初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

特点:职业世袭、内部联姻、排斥外人。各自法律地位社会权 利、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影响:造成了印度社会的阶层隔离阻碍社会成员的流动

二、佛教:

1、概况:发源于印度、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2、佛教产生原因:宗教领域反对种姓制度(北印度列国纷争,政局动荡,社会关系急剧变化,代表世俗统治者的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社会经济地位上升,对婆罗门的宗教特权日益不满)

3、佛教的经典:大藏经(三藏经):经藏、律藏、论藏

4、佛教的传播(原因):宣扬“众生平等”、“四谛”,易为下层群众接受、统治者的倡导

三、《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梵文史诗。内容:多为神话传说,反映当时印度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以及雅利安人扩张的情景。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二、古代美洲与黑非洲 第4课美洲印第安文明

1.古印第安三大文明消亡的原因:本身文明的局限性(缺乏交流)、欧洲殖民者的入侵、疾病、瘟疫等灾害 第5课古代黑非洲

1、黑非洲的概念: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2、文明成果:

三、古代希腊罗马

第6课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1.版图: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艾奥尼亚群岛、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2.古希腊城邦:1.形成原因:古代希腊形成数以百计的城邦,是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结果,

也是希腊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的结果。

2.特征:小国寡民

3.形成:公元前6—8世纪

4.全盛:古典时代(公元前5—4世纪)

3.雅典民主政治:1.公民主权、轮番而治(陶片放逐法、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辩论)

2.贵族政治—梭伦改革(594 B.C. 首开民主先河)—克利斯提尼改革(508 B.C.民主政治

确立)—伯里克利(443—429 B.C. 进入全盛时代) 第7课希腊古典文化

1.古代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古希腊城邦制度充分发展的产物、古希腊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物 质保障)、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专业人员) 2.成果:1.史诗(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代表人物:荷马代表作:《荷马史诗》

2.戏剧(6—5 B.C.):1.喜剧:代表人物:阿里斯托芬代表作:《蜂》

2.悲剧:代表人物: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代表作《被缚的 普罗米修斯》(代表了古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3.建筑(伯利克里时代):代表:帕特农神庙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4.哲学(古典时代):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大哲人)(欧洲哲学的发源地)

5.史学(古典时代):代表人物:希罗多德、修昔底德代表作:《历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欧洲历史的源头) 第8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1.古罗马历史:王政时期(约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末)由氏族社会逐渐向国家政权过渡的阶段

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政治:平民地位上升,社会基础扩大,政权稳固

经济: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军事:拥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 外交: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

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1、帝国的建立:恺撒、屋大维

2、帝国的繁荣:东抵两河流域,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3、帝国的衰亡: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第9课罗马法体系

1.罗马法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1、形成:习惯法(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养成的共同信守的行

为规范或社会规范) 《十二铜表法》(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生活

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 万民法(公民与非公民)

2、完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四、古代伊斯兰世界

第10课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一、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1.佛教:产生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悉达多经典:大藏经(三藏经) 2.基督教:产生时间:公元1世纪创始人:耶稣经典:圣经(《旧约全书》《新约全书》)特点:一神教

3.伊斯兰教:产生时间:公元7世纪创始人:穆罕默德经典:《古兰经》特点:一神教

二、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1、背景: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2、概况:创始人:穆罕默德地点:麦加

3、阿拉伯国家统一: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630年,穆罕默德进军麦加—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三、阿拉伯帝国:

1、帝国的建立:661年,穆阿维亚建立倭马亚王朝,定都大马士革

2、帝国的强盛:东起印度洋,南至撒哈拉,北至高加索,横跨亚、非、欧三大洲。 750年,阿布.阿拔斯建立阿拔斯王朝,迁都巴格达。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帝国鼎盛。

3、帝国衰亡:时间:9世纪中叶以后原因: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 第11课奥斯曼帝国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西突厥一支游牧民族活动于中亚地区

二、奥斯曼国家的建立:时间:1299年建立者:奥斯曼一世

三、奥斯曼帝国的建立: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

1457年迁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16世纪后,成为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四、帝国的统治:1.伊斯兰教在更大范围内迅速传播

2.巴尔干地区民族、宗教矛盾突出,国际关系复杂化

3.对东西方商业活动的影响(不利)

五、中世纪西欧 第12课封建制度

一、封建制度的产生:

1、日耳曼因素和罗马因素结合催生封建制度 基督教会

罗马因素隶农制部分罗马贵族大土地所有者 隶农 结合统治

法兰克征服者上层

日耳曼因素氏族制自由农民农奴

2、采邑改革: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 实质: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的分封。

影响:经济上: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庄园(基本特征:农奴劳动、地租剥削) 政治上:封建等级制度—(导致)—封建割据

3.克洛维版依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会成为法兰克王国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成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二、中世纪庄园

特点:耕作方式:轮作制 剥削方式:劳役地租为主

阶级关系:领主占有土地,通过地租剥削农奴,农奴对领主有依附关系 经济性质:大体上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社会职能: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 衰败:14世纪以后,开始衰败 第13课城市的复兴

一、城市的复兴与自治

1.复兴的时间地点:11世纪,意大利北部地区、法兰西南部地区和北海南部沿岸地区的中世纪城市。

2.原因:随着封建制的形成,土地私有化,生产力发展导致产品富余,形成了商品经济。一些手工业者和商人处于经济活动的需要聚集于交通便利之处,形成城市的雏形。 3.不足之处: 1.中世纪城市规模有限

2.人口少(平均仅有数千人)

3.空间狭小、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城市环境脏乱

4.矛盾:中世纪城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应在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与封建领主之间矛盾不断。其

主要政治目的是争取自治。主要手段是金钱赎买和武装争斗。

二、等级君主制

1.发展历程: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王权呈加强之势。

13世纪下半叶起等级代表会议(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城市市民组成) 2.代表:1265年的英国会议、1302年的法国三级会议。 第14课王权与教权

一、加洛林王朝与教会(亲密)

1.情况:5—11世纪教会受王权控制,教会为了发展壮大与王室结成同盟。王权期望为自己的统治披上合法 神圣的外衣。

2.代表:丕平献土。丕平把夺得的罗马周围的地区交给教会统治。

查理加冕称帝,体现了“君权神授”的古老原则,教权与王权各有所得。

二、卡诺莎觐见(冲突)

1.情况:11世纪起,由于教会权势的膨胀和世俗权力的软弱涣散。王权与教权冲突时起。教权抵制王权和

其他势力干涉教会事务,同时涉足于世俗事务。王权企图加强对本国教会的控制,以限制教会实力 的发展。

2.代表:徳皇亨利四世与教皇格力高四世的主教授职权之争。

1077年初,亨利四世迫国内形势只能俯首屈服,赤足冒雪伫立于城堡外

三、阿维尼翁之囚(王权占优)

1.情况:13世纪末,十字军运动以失败告终,作为倡导者的天主教会威望骤降,教权开始走下坡路。

2.代表:1309年,在腓力四世的压力下,新教皇将教廷从罗马移植法国南部小城阿维尼翁,成为法国国王的人质。 第15课中世纪的文化

一、经院哲学

1.概况:其是中世纪西欧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哲学,主张理性服从信仰,任务是阐述圣经中的真理。

2.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代表作《神学大全》

二、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

1.概况:1.骑士文学:大多反映骑士的道德标准和追求,多为抒情和叙事诗。

2.市民文学:主要为市民家庭和爱情生活的悲欢离合,抨击贵族的专横和教士的贪婪。

2.代表:1.骑士文学:《罗兰之歌》

2.市民文学:《列那狐的故事》

三、大学的兴起

1.概况:新兴的市民阶级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要求开展世俗教育,大学因此兴起。教会为了更大范围的研究和传播神学。为日后的文学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第二篇:历史学世界古代史教学大纲

世界古代史

【课程编号】 【学 分 数】 【学 时 数】72

一、教学目标

【课程类别】历史学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历史学

【编写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世界古代史包括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两部分内容,讲述的是自人类形成以来至16世纪的世界历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阶段,着重阐述这三个阶段各自形成、发展和解体的过程。

《世界古代史》课程是大学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是大学生学习世界古代史基础知识并顺利进入世界近现代史学习阶段的起点。通过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世界古典文明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认识并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波澜壮阔的场面,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世界史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世界古代史的基本史实,了解历史发展过程,明确其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点,探索其发展规律。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今后不仅能够胜任中学世界古代史的教学工作,成为中学师资队伍的后备力量,而且能够成为未来适应社会并从事各项工作的预备性人才。

3.情感目标:在贯彻史论结合、突出重点的基本教学方法的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及音像等教学辅助手段,增加学生的历史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与科研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导言 2学时

主要内容:世界古代史的研究对象与特点,研究意义与方法,古代世界史的发展历程、史料与史学研究状况。

教学要求:了解世界古代史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及学习世界古代史的意义与方 法。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分期问题。

重点、难点:世界古代史的发展脉络,史学界对分期问题的讨论。

(二)第一章 原始社会 2学时 主要内容: 1. 人类的形成 2. 人类社会的早期发展 3. 氏族公社的解体 4. 原始精神文化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形成,原始社会的发展、解体及阶级国家的产生,对人类发展有清楚的认识。

教学重点:

1、人类的起源和形成

2、原始社会的发展分期(血缘家族、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

3、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

4、原始社会的解体与国家的产生 教学难点:

1、原始社会人类婚姻形态的发展、变化

2、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与发展

3、军事民主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三)第二章 上古埃及 4学时 主要内容:

1、前王朝和早王朝时期的埃及

2、古王国时期的埃及

3、中王国时期的埃及

4、新王国时期的埃及

5、上古埃及文化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上古埃及历史发展脉络,各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特点,掌握上古埃及灿烂的文明。

教学重点:

1、埃及国家的产生和中央集权君主制的形成、发展

2、各个历史时期阶级关系、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变化

3、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

4、埃及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

古埃及专制及专制王权的特征与作用。

(四)第三章 上古西亚 4学时 主要内容:

1、南部两河流域国家的形成与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时代

3、古代亚述

4、新巴比伦王国

5、古代叙利亚、赫梯、腓尼基和巴勒斯坦

6、波斯帝国

7、上古西亚文化 教学要求:

1、了解古代两河流域奴隶制城邦形成、发展和走向政治统一的历史过程。

2、了解古巴比伦、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和波斯帝国等国历史发展的基 本特点。

3、了解赫梯、腓尼基、巴勒斯坦奴隶制国家形成的一般情况。叙利亚内容 学生自学,不做讲解。

教学重点、难点:

1、两河流域由城邦到统一王国的发展过程。

2、汉谟拉比的统治及其法典。

3、亚述帝国的扩张和奴隶制的特点。

4、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5、上古西亚文化。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汉谟拉比法典、犹太教等,都对后世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其他教学环节: 在研读《汉谟拉比法典》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了解巴比伦乃至整个古代东方社会的政治经济特点,指导学生应完成课外书面作业“评《汉谟拉比法典》”。

(五)第四章 上古南亚 4课时 主要内容:

1、哈巴拉文化

2、吠陀时代

3、列国时代

4、孔雀帝国

5、上古南亚文化 教学要求:

通过介绍古代印度的历史发展阶段、重大事件使学生掌握古代印度历史发展的特点、种姓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教学重点、难点:

1、雅利安人国家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过程。

2、瓦尔那制度。

3、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世界宗教、思想史上有着重大影响,对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应有基本的了解。

4、古印度文化。

其他教学环节: 观看影片《阿育王》,使学生对孔雀帝国时期社会状况及佛 教的传播有更形象的认识。

(六)第五章 上古希腊 8课时

主要内容:

1、爱琴文明与荷马时代

2、古风时代

3、古典时代

4、马其顿王国与亚历山大帝国

5、上古希腊文化 教学要求:

1、了解古希腊爱琴文明、荷马时代的生产力状况和社会性质

2、了解希腊城邦形成的条件及海外殖民的原因、影响

3、了解马其顿的兴起及其征服希腊的原因,以及亚历山大帝国形成和瓦解的历史进程。

4、了解古代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 教学重点:

1、荷马时代希腊的社会管理制度和经济发展状况。

2、海外大殖民与雅典国家的形成。

3、两种奴隶制类型的各自特点和发展趋势。

4、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及其对希腊历史的不同影响。

5、亚历山大帝国的形成及后果。

6、古希腊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及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荷马时代的社会性质、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评价等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教学中应予特别重视。

教学其他环节:在指导学生充分阅读相关史料及论文、论著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以雅典民主政治之利弊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深化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 七)第六章 上古罗马 8课时 主要内容:

1、罗马早期社会

2、早期罗马共和国

3、罗马对地中海地区的征服

4、晚期罗马共和国

5、早期罗马帝国

6、后期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7、上古罗马文化 教学要求:

1、意大利半岛的自然环境及其对罗马历史发展的影响,“王政时代”罗 马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和社会性质及其向国家过渡的条件和过程。

2、掌握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过渡的原因和过程。

3、了解早期基督教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教义及其演变,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和过程。

4、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

1、罗马对意大利和地中海区域的征服及社会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变化

2、共和国后期的奴隶起义、土地运动和民主派与贵族派之间的斗争而引起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及其过程

3、屋大维元首政治及其对内对外政策

4、早期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

5、三世纪危机的主要表现

6、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7、古代罗马文化

教学难点:罗马政体的演变和阶段划分、元首政治的政体实质、早期基督教、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等是中外学术界争鸣的焦点问题,也是本章难点。

(八)第七章 中古史导言 1课时 主要内容:

1、 世界中古史基本内容、特点、分期

2、学习世界中古史的意义及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3、我国世界中古史研究简况

4、世界中古史的基本参考资料 教学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世界中古史的重要史学理论,掌握世界中古史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分期。

(九)第八章 西欧建制度的产生 4课时 主要内容:

1、民族大迁徙和日耳曼人的建国

2、法兰克王国和加洛林帝国 (1)克洛维和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2)《萨利克法典》和法兰克社会的封建化 (3)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 (4)加洛林帝国

(5)封建制确立和帝国的瓦解 教学要求:

1、了解民族大迁徙对亚欧大陆社会发展的影响。

2、了解法兰克国家封建制度的确立及其对西欧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3、掌握法兰克王国的封君封臣制,采邑制,帝国三分和丕平献土。 教学重点、难点:

1、民族大迁徙对亚欧大陆社会发展的影响。

2、法兰克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君封臣的封建制度。

(十)第九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8课时 主要内容:

1、西欧中世纪城市 (1)城市产生的原因 (2)城市阶级斗争三阶段 (3)手工业行会 (4)城市同盟

(5)西欧城市性质、特点与历史作用

2、十字军东侵

3、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统一国家的形成。

(1)英国封建制度的确立,英国王权的加强和议会君主制的形成 (2)法国王权的加强和一会君主制的形成 (3)英法百年战争

(4)西班牙统一国家的形成。

4、德国和意大利的分裂割据

5、中古基督教教会 教学要求:

1、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2、掌握十字军东侵原因,使学生实事求是地评述十字军战争及其意义。

3、掌握西欧各国封建制度的发展的三种类型:一是由封建割据走向中央集权,由分裂走向统一,最终形成单一民族国家的英法;二是由于大封建主或城市贵族强大,王权微弱或外族侵占,一些国家在中世纪始终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如德、意;三是赶走阿拉伯人统治后形成的国家如西、葡。

4、了解基督教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权与王权的矛盾在各国都有表现,而以德国最突出。西欧在中世纪的文化教育是控制在基督教会手中。

教学重点难点:

1、城市兴起、行会制度、城市同盟的出现。

2、十字军东侵的原因和影响。

3、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统一国家的形成

4、英法百年战争

5、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

6、皇帝与教皇的斗争,教皇国的兴衰

教学其他环节:针对十字军东征,在讲授背景后,指导学生讨论、归纳十字军东征的影响。

(十一)第十章 东欧的封建国家 3课时 主要内容:

1、拜占庭帝国

2、俄罗斯

3、捷克 (本章学生自学) 教学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本章是叙述东欧和东南偶几个国家的封建制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主要把握两条线索:一条是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制度和封建关系体系对东欧和东南欧诸国的影响:另一条是东欧和东南欧诸国大多数是斯拉夫国家和受斯拉夫文化影响的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1、拜占庭封建国家政治的形成和发展

2、拜占庭社会经济的发展,查士丁尼改革

3、莫斯科公国的形成和发展

(十二)第十一章 西亚的封建帝国 4课时 主要内容:

1、阿拉伯帝国

2、伊斯兰教的发展

3、阿拉伯文化

2、奥斯曼帝国

教学要求:了解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帝国的兴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1、伊斯兰教兴起的社会背景、发展和演变。

2、哈里发国家扩张的社会动因、战争进程与历史遗产。

3、麦地那时代、倭马亚时代与阿拔斯时代哈里发国家的异同。

4、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影响与贡献。

教学其他环节:观看伊斯兰教发展历程的纪录片。使学生能从历史的角度,正确客观的看待当今阿拉伯世界国家,了解世界局势。

(十三)第十二章 中古的朝鲜、日本和南亚次大陆 6课时 主要内容:

1、朝鲜

2、日本

3、南亚次大陆

教学要求:了解朝鲜国家的形成和朝鲜李朝的党争;大化改新;幕藩体制的行程及影响;日本中古文化。了解笈多帝国和戒日帝国的兴衰,印度教的兴盛,种姓制度的发展和强化,德里苏丹国时期的统治,印度文学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1、朝鲜土地制度的演变。

2、大化改新

3、幕府体制

4、印度种姓制度的演变

(十四)第十三章 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 4课时 主要内容:

1、新航路的开辟。

2、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

教学要求:

1、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影响。

2、手工行会与手工工场的比较。

3、掌握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了解其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地理大发现的原因动问题与评价问题。

2、西欧资本主义兴起的背景。

(十五)第十四章 西欧文化和文艺复兴 4课时 主要内容:

1、5——15世纪的西欧文化。

2、西欧的文艺复兴。

3、中古后期的自然科学和新哲学。 教学要求:

1、了解基督教会对西欧文化的影响。

2、西欧各国在文艺复兴时期取得成就。

本章学习采取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锻炼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 能力。

教学其他环节:观看文艺复兴专题纪录片。

(十六)第十五章 宗教改革与德国农民战争 2课时 主要内容:

1、德国宗教改革背景。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3、德国农民战争。

4、宗教改革的发展和罗马天主教会的反扑。 教学要点:

1、掌握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2、掌握农民战争情况及其失败原因、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

(十七)第十六章 封建制度解体时期的西欧诸国 4课时 主要内容:

1、封建制度解体时期的英国、法国。

2、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

3、三十年战争。 教学要求:

1、掌握都铎王朝的专制统治。

2、掌握《南特敕令》的内容及其作用。

3、了解尼德兰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4、了解三十年战争的性质和历史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1、封建制度解体时期西欧诸国君主政权的加强。

2、尼德兰革命的意义。

3、三十年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三、教材与学习资源

1、《 世界史· 古代 史编 ( 上、下卷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版

2、《世界上古史》(修订本),刘家和主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79年初版,1987年修订版

3、《世界史 古代史》,崔连仲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初版,1997年修订版

4、《世界历史 上古部分》,朱龙华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5、《世界中古史》,孔祥民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6、《世界古代史》,米辰峰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7、《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古代部分》,林志纯、郭守田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8、《世界文明史》,第

一、二卷 [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著。商务印书馆1987年中文版

9、《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上海社科出版社1988年中文版

10、《欧洲中世纪简史》,[美]查理·沃伦·霍莱斯特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中文版

四、先修课要求及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为以后开设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奠定了基础。如,《国际关系史》、《西方文化史》等。

本课程通过对世界古代各地区历史的叙述,勾勒历史延续发展的大致轮廓,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观察文明演变的轨迹。我们将分析和讨论那些重大或者并不重大的事件、人物,制度与精神,提出或解释历史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因此,这里既有历史文献的阅读理解,也有观念理论的讨论分析。在阅读和讨论中,希望学生对中古史能够产生某些兴趣,关注某些问题,了解某些学术态势,并进而有某些研究的思考。通过本课程教学,加深学生对世界中世纪历史的理解,扩大知识面,尤其是加强对历史事实细节的了解。通过本课程教学,指导学生阅读原始资料,为学生提供初步接触英文原始资料的机会,并初步掌握阅读英文原始资料的能力。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阐述历史、对历史现象加以解释的能力,从而提高史学研究能力,为深入研究世界历史打下基础。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授课。课堂讲授为主导,辅助以课堂讨论,观看视频资料,交叉进行;课上做课堂笔记,课外阅读原始文献和相关研究著作,并撰写读书报告。

六、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30%)与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70%)相结合。

第三篇:最新世界近代史初三历史复习教案

最新世界近代史初三历史复习教案

历史知识点是很多的,初三的世界近代史部分,会给大家呈现出不一样的历史事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世界近代史初三历史复习提纲 ,希望大家喜欢。

世界近代史初三历史复习提纲

1、文艺复兴

①首先在意大利兴起

②性质: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③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

④代表人物及作品:第一位诗人、文艺先驱: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

⑤进步性:反封建神学,促进思想解放,孕育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化,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文化条件 ;

⑥局限性:强调个人意志,以私有制为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和条件:西方人的贪欲,《马可西·波罗游记》的影响,西方工商业的发展要求扩大市场和获取黄金;东西方商路被阻断;生产力发展,帆船的改进,罗盘针的运用和地圆说的传播;西班牙、葡萄牙政府的积极资助。

(2)航海家及航线: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西班牙向西横渡大西洋经古巴、海地到达美洲;

②迪亚士、:迪亚士到达印度洋;

③达·迦马找到新航路:达·迦马到达印度。

④麦哲伦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西班牙沿南美洲海岸线向西穿越麦哲伦海峡横渡太平洋经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回到欧洲。

(3)影响:沟通欧、亚、非、美四大洲,把世界联成一体;扩大了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西欧殖民掠夺的狂潮,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①爆发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封建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开始标志:议会重新召开;(查理一世) ③决定性役:纳西比;

④领导人——克伦威尔:领导“新模范军”打败王军,结束内战,建立英吉利共和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他多次解散议会,实行独裁。

⑤颁布文件:《权利法案》

a颁布机构:议会; b 主要内容:限制王权,议会高于王权;

c意义:标志着君主立宪制政权建立;

(2)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一:独立战争——实现美国独立;

① 爆发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③开始标志:列克星顿的枪声; ④ 决定性战役:萨拉托加;

⑤领导人——华盛顿:领导、指挥大陆军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建立完善民主法制,统一货币,发展民族工业,使美国步入正轨。因此他被誉为“美国国父”。

⑥颁布文件:《独立宣言》

a颁布机构:大陆会议;

b主要内容:阐述自由、民主原则,指出人人平等;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C意义:标志着美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建立: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合约》)

⑦性质及意义:独立战争是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族解放的资产阶级革命,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二、南北战争——实现美国统一

①爆发原因:南方奴隶制经济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导火线: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的林肯当选总统;

③开始标志:南方叛乱;

④领导人——林肯:主张废除奴隶制,当选总统,颁布《解放黑奴宣言》,解放黑奴;领导取得南北战争胜利,结束内战,维护了美国统一。

⑤颁布文件:《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

⑥性质及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奴隶制度,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了美国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3)法国大革命

①爆发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导火线: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③开始标志:巴黎起义军攻占巴士底狱;

④领导人: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领导人,领导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使法国大革命成为世界上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拿破仑: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发动“雾月政变”执掌大权,进行改革,颁布《法典》,建立拿破仑帝国;对反法同盟开战,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了法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但从1806你起,发达侵略争霸战争,给欧洲人民造成灾难,引起被奴役人民的反抗,导致帝国灭亡。

⑤颁布文件:《人权宣言》

a 颁布机构:制宪会议;

b 内容: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人平等;实行三权分立(目的是制约权力,防止专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为了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积累社会财富)。

c 意义:标志者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4、“三角贸易”:

(1)中心内容:黑奴贸易(早期为葡、西两国垄断,17世纪中叶,英国是最大的奴隶贩子)

(2)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3)影响:使殖民者获得发展资本主义的巨额资本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

6、英国的殖民掠夺和南美、印度人民的反殖民斗争

(1)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海上霸主;

(2)英国的殖民掠夺

①对美洲的掠夺,引起玻利瓦尔领导的南美人民的反抗,玻利瓦尔被称为“拉丁美洲解放者”。

②对印度的掠夺:通过侵吞土地、洗劫国库、征收赋税使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章西女王领导印度人民反抗。

第四篇:中国古代史和文学常识 世界历史和外国文学名家以及作品

中国古代史

夏朝: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二里头文化。

商朝:定都亳城商丘、盘庚迁到殷墟、甲骨文中国已知最早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王易容甲骨文第一人、牧野之战后商灭亡。

西周:周武王建 镐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井田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东周:周平王 洛邑洛阳 。春秋时期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退避三舍、介子推寒食节) 秦穆公 楚庄王(一鸣惊人 一飞冲天)。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 田氏齐国取代姜氏齐国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魏打韩 韩向齐求救)

秦:三公九卿制(丞相处理政事 御史大夫管奏章下诏令) 郡县制

赵高指鹿为马 巨鹿之战(秦攻赵,项羽破釜成舟)约法三章(刘邦不扰民)背水一战(韩信破赵)四面楚歌(项王) 汉: 推恩令 罢黜百家 北击匈奴 张骞西域 昭君出塞汉元帝 西汉末年 佛教传入中国 西域都护府 刘秀洛阳建东汉 光武中兴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分立 官渡之战(曹操赢刘绍)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赢曹操)夷陵之战(东吴陆逊赢刘备)西晋短活魏臣司马炎夺权赢吴统一南北 晋宗室司马睿重建东晋 淝水之战(谢安赢前秦 草木皆兵 风声鹤立)南朝(东晋大将刘裕夺权 国号宋 南方出现了齐梁陈)北朝(鲜卑拓跋奎建立北魏,北魏又分东西魏 又被北齐北周代替)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促民族融合

隋朝:北周外戚杨坚废周自立隋 长安 三省六部制(中书起草 门下审核 尚书行政) 科举制(隋炀帝建进士科) 唐朝:太原留守李渊起兵拥杨家后人为帝又篡位当唐高祖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唐玄宗开元盛世

五代十国:朱全忠见后梁 后唐后陈后晋后汉后周这是五代、南方和山西出现是个割据政权,称十国。阿保机统一契丹建立辽国。

北宋: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宋给辽钱)王安石变法(青苗 募役法 方田均税 农田水利) 西夏:党项元昊 定都兴庆银川 金:完颜阿骨打抗辽 金军赢北宋

南宋:赵构应天商丘建南宋 绍兴议和(与金签署) 元朝: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定原北京元世祖 行省制度 澎湖巡检司(琉球台湾) 宣政院(西藏) 民族分化(蒙古 色目 汉 南人)

明朝:元末红巾军朱元璋应天南京称帝 废丞相设三司 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西厂 八股取士(四书五经)洪武时期迁都北京 郑和下西洋 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提出填免粮 清朝:雍正军机处 文字狱 顶三番 台湾府 驻藏大臣 尼布楚条约

近代史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割香港 开放广夏福宁上)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太平天国:洪秀全 天朝田亩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曾左李张 洋务运动改良主义先驱冯桂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曾国藩安庆内军械 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 张之洞汉阳铁厂 北洋南洋海军 京师同文馆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割辽东台湾)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大加深

戊戌变法:拒和迁都练兵变法 公车上书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 杨锐 林旭 刘光弟 杨身秀 康广仁

八国侵华: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辛亥革民: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兴中会 后成立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民权民生 武昌起义后1912年中国民国成立

党的成立早期革命

国内革命战争:1922年7月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 1924.1国民党一大召开战线成立

土地革命:1927.7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撤陈 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历史转变 1934年10月长征

抗日战争:瓦窑堡会议 确立了统一战线

太原会战第一个胜利 徐州会战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战略相持 国公两党牺牲将领共:左权。国:张自忠 戴安澜。皖南事变 叶挺被扣 12月13日国家公祭 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 9月30 烈士纪念

世界历史

文艺复兴:意大利但丁先驱神曲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达芬奇岩间圣母 拉斐尔划圣母像 米开朗琪罗大卫

英国: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美国:波士顿倾茶反英斗争新阶段 莱克辛顿枪声独立战争第一枪 独立宣言 1787宪法三权分立。法国攻占巴士底狱预示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

文学常识

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分诗和诗三百。楚辞,刘向总结的。 史学:史学双壁史记和资治通鉴,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第一部 纪传体断代史,作者班固,资治通鉴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被称为乐府双璧

建安诗歌:代表人物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孔融程琳王丽徐干软玉应羊刘正,最高是王丽。还有古代第一位女诗人蔡琰,它的悲情史和胡笳十八拍为上乘之作。曹操(观沧海 短歌行 蒿里行 龟虽寿)曹丕(燕歌行)建安之杰曹植(丈夫之四海 万里犹比邻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妇)洛神赋最著名

田园诗山水诗: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 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东晋谢灵运山水诗

唐诗: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王勃 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诗佛王维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大漠孤烟直 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别和青山郭外斜) 高适唐(燕歌行大漠穷秋塞草衰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 轮胎九月风夜吼) 王昌龄唐(七绝圣手 诗家夫子 但是龙城飞将在) 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 羌笛何须怨杨柳) 李白唐(诗仙 飞流直下 天生我材必有用 孤帆远影碧空尽 连峰去天不盈尺 举杯邀明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杜甫唐(诗圣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生女犹得嫁比邻 朱门酒肉臭 正是江南好风景 擒贼先 烽火连三月) 白居易唐(诗魔诗王 文章合为时而著 与元稹发起新乐府运动 长恨歌琵琶行 在天越做比翼鸟 回眸一笑百媚生 同是天涯沦落人 可怜身上正单衣 乱花渐欲迷人眼) 杜牧唐(清明时节雨纷纷 远上寒山石径斜)

李商隐唐(商女不知亡国恨 一骑红尘妃子笑 相见时难别亦难蜡炬成灰泪始干 君问归期未有期 生无彩凤双飞翼心有林夕一点通)

宋词元曲 豪放宋词

苏轼北宋(但愿人长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欲把西湖比西子) 辛弃疾南宋(醉里挑灯看剑 想当年金戈铁马 众里寻他千千百度) 婉约派

李煜南唐(问君能有几多愁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胭脂泪相留醉) 秦观北宋(两情若是长久时)

李清照 柳永(雨霖铃 晓风残月 香泪眼)

陆游南宋(现存诗歌最多,山重水复疑无路 王师北定中原日 位卑未敢忘忧国 滟澜卧听风吹雨 纸上得来终觉浅)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俗曾巩王安石 元曲四大家 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关汉卿

关汉卿山西人元代曲圣(窦娥冤 救风尘 望江亭 拜月亭 单刀会) 郑光祖襄汾人(名闻天下声振闺阁 倩女离魂 虎牢关三战吕布) 白朴山西河曲人(梧桐雨 墙头马上)

马致远曲状元(汉宫秋 天净沙秋思 秋思之祖) 王实甫(西厢记)

小说戏剧

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章回小说开山之作)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 兰笑笑(金瓶梅)

冯梦龙(三言 喻世名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凌濛初(二拍)

曹雪芹(红楼梦 贾史王薛 古典小说最高峰) 吴敬梓(儒林外史 长篇讽刺小说 范进中举)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俗名鬼狐传 ) 纪晓岚(月微草堂笔记) 梁启超(饮水室文集) 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老残游记 曾朴孽海花) 沈景吴江派 汤显祖临川派(牡丹亭 杜丽娘柳梦梅)

孔尚任(桃花扇 李香君 借离合些兴亡)红升(长生殿)南洪北孔

现当代文学

胡适(新青年 文学改良)

鲁迅(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 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南腔北调集) 沈雁冰茅盾(子夜蚀三部曲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动摇追求腐蚀虹 大鼻子的故事 林家铺子 白杨礼赞 风景谈) 郭沫若(女神摆脱了传统诗歌束缚 王昭君 卓文君 屈原 蔡文姬 武则天)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周立波(暴风骤雨-东北农村改革 土改作品)

贺敬之(白毛女 回延安 放声歌唱 三门峡歌 十月颂歌 雷锋之歌 中国的十月) 老舍(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月牙 我这一辈子 龙须沟 茶馆)

曹禺(雷雨 日出 原野 北京人雷雨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真正成熟的标志)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2015年春尽江南-格非 这边风景-王蒙 繁华-金羽橙 生命册-里佩服 黄雀记-苏童

外国文学名家作品

文艺复兴期间 莎士比亚英国(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罗密普与朱丽叶 哈姆雷特 奥赛罗李尔王 麦克白)

拉伯雷法国(巨人传 法国长篇小说发端) 塞万提斯西班牙(唐吉可德)

启蒙文学 歌德(德国 少年维特的烦恼 浮士德)

席勒(德国 阴谋与爱情 奥尔良的姑娘 威廉退尔)

近代浪漫

拜伦(英国 唐璜)

雪莱(英国 麦布女王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西风颂 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雨果(法国 海上劳工 笑面人 九三年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大仲马(法国 基督山伯爵 三个火枪手) 小仲马(私生子 金钱问题 半上流社会 阿尔冯斯先生 福朗西雍 茶花女-玛格丽特爱情悲剧) 普希金(俄国 俄国文学之父 俄国诗歌的太阳 上尉的女儿被誉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裴多菲(匈牙利 自有与爱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近代批判现实主义

司汤达(法国 人类心灵的观察家 红与黑) 巴尔扎克(法国 人间喜剧 高老头 葛朗台)

狄更斯(英国 大卫科波菲尔 艰难时世 双城记 荒凉山庄) 列夫托尔斯泰(俄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妮娜 复活) 马克吐温(美国 竞选州长 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无产阶级文学

高尔基(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母亲)

现实主义文学

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 永别了武器 丧钟为谁而鸣 老人与海)

魔幻现实主义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文学三杰:但丁文艺复兴先驱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文艺复兴的宣言 美术三杰: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大卫 拉斐尔圣母

第五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古代政治史专题训练

2013年《山东高考》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含解析):世界

古代政治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1年9月江西六校联考3题)布鲁图是罗马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10个金币,契约规定一个月内归还,可是,布鲁图月过无力还债。根据《十二铜表法》的规定()①卡西可以随意处置布鲁图 ②布鲁图有权与卡西协商还债事宜 ③卡西有权拘押布鲁图 ④卡西有权要求布鲁图还债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2.在雅典,为保证民主制度正常运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建立五百人议事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B.群众有权监督公务人员

C.实行集体管理

D.实行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制度

3.(2012年安徽省宿州市三模)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评述,错误的是

A.公民法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B.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D.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4.(2012年9月辽宁省丹东市四校联考) 亚里士多德曾称“人是政治的动物”。这句话用来形容以下哪种政治制度比较合适

A.雅典的民主制B.古罗马的政制

C.代议制民主制D.君主制

5.(2012年9月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亚里土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亚里士多德称赞的是古希腊公民

A.积极参政的政治素养

C.强烈的集体荣誉感B.深受海洋文明影响的素养 D.强烈的民主意识

6.(2011年3月忻州市联考5题)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D.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7.(2012年10月广东湛江一中高三测试)“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

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

8.(2011年9月湖南雅礼中学入学考8题)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实现了选贤任能

9.(惠州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18题)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这一观点主要强调

A.城邦制下公民视城邦治理为己任B.城邦制是专制统治

C.古希腊只重政治而轻文化D.城邦制度压抑人性

10.(2012年10月广东信宜市高三摸底)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公元前6—5世纪中国、希腊政治发展的特点分别是()

A.分封制逐渐崩溃/建立起民主政治

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C.官僚政治趋于完备/确立三权分立机制

D.专制皇权正式确立/居民参与公民政治

11.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江苏省盐城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

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B.都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C.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D.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13.(2012年11月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恩格斯曾说:“(希腊人)无所不包的才能与活动,给他们保证了在人类发展史上为其他民族所不能企及的地位。”下列因素中不能说明希腊为“其他民族无法企及”的是()

A.城邦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公共政治事务

B.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贸易活动频繁

C.拥有史诗、戏剧、哲学等世界文化珍品

D.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

1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进程。从文明史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

A.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B.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C.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D.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

15.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A.平民的斗争B.帝国皇帝的重视 C.罗马的不断扩张D.法学家的努力

二、非选择题

16.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说: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它们的坐标,

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因此,人类在迈向文明时代的进程中,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便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中形成了。

问题:(8分)

(1)这些“不同的地理空间”主要是指哪些区域?(3分)

(2)在这些区域内建立起了怎样不同的政治制度?(2分)

(3)“农耕文明”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材料二“因为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材料三“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和三说明了什么。

(2)根据三则材料,说明罗马法的历史作用。

世界古代政治史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可见卡西可将布鲁图拘押至法庭审判,审判后可以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选择C项。

2.A

解析: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负责公民大会的日常事务,它不是最高机构,最高机构是公民大会。

3.B

解析:B项说法中罗马法提倡的是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并非所有人,罗马法归根结蒂是有阶级属性的,是为了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进行剥削、压迫的。

4.A

解析:根据根据“人是政治的动物”的提示,强调的是公民政治,而古希腊最具代表性的制度就是雅典的民主制,因此此题正确选项是A。

5.C

解析:古希腊各城邦公民往往将自己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无上。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话我们可以判断,亚里士多德称赞的是希腊公民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6.C

解析:雅典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的特权;郡县制下,地方长官都由皇帝任免,有期限,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打破了贵族的世袭特权;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是考试选拔人才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官的把持,C项正确。

7.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即说明法官的行为必须按照法律程序。

8.B

解析:梭伦的财产等级制和罗马的万民法没有拓宽官吏选拔途径,排除A;只有梭伦的改革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C不符合题意,排除C;实现了选贤任能,不属于他们的作用,排除C;不管是科举制、财产等级制、还是外民法他们都使统治的基础扩大,故正确答案为B。

9.A

解析:城邦实行民主政治,可以排除B、D;民主政治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排除C;城邦赋予公民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事务,因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主要强调了城邦制下公民视城邦治理为己任。

10.A

解析:根据材料中公元前6—5世纪判断,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希腊民主政治发展时期。A项符合题意,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希腊建立起民主政治;B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秦代,时间上不符;C项说法错误,官僚政治在秦代初步建立,三权分立机制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形成;D项说法错误,专制皇权正式确立于秦代,时间上不符。本题选A项。

11.C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为了保护贵族的利益而非平民的利益。所以③排除。

12.D

解析: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继承与发展,故A错误;公民法出现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万民法出现在罗马帝国时期,故B项只符合万民法。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万民法与公民法从根本上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C项错误。但两者都体现了罗马法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13.D14.A

解析:中国是大河文明的代表,而古希腊文明则是海洋文明的代表。所以选A。BCD的表述都不准确。

15.C

解析:随着罗马的不断扩张,被征服地区的人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表现出强烈不满。公民法无法应对这种问题。

二、非选择题

16.(1)举出至少3个属于两个文明类型的区域,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地中海东岸的古腓尼基、古希腊、古罗马。

(2)农耕文明:中央集权制度;海洋文明:城邦政治或民主政治。

(3)全国听命于国君,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各地官员由中央或国君委任。

17.(1)材料一说明了罗马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在的法律形式。材料三说明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罗马法为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的楷模。

(2)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成为了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此外,罗马法中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体育游戏课教案下一篇:乘着想象的翅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