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科技发展现状及区域比较

2022-09-13

一、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概述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是一个经济区的概念。它是指以重庆市主城为核心、一小时车程为半径的范围内, 打造一个具有明显聚集效应、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的城市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包括23个区县, 其中都市9区, 即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 以及涪陵区、万盛区、双桥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长寿区、南川区、綦江区、潼南区、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等14个区县。面积2.87万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34.8%;2005年末常住人口1661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59.4%, 其中城镇人口970万人, 城镇化率58.4%;2005年GDP达到2387亿元, 占全市GDP的78%, 人均GDP1437元, 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31倍。

在2007年5月召开的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上, 市委书记汪洋代表市委正式提出, 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迫切要求在总结“三大经济发展区”、“四大工作板块”丰富实践的基础上, 着力打造以主城区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 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地区“两翼”, 构建“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一圈”是实现“加快”和“率先”的“火车头”, “两翼”是实现“加快”和“率先”的“助推器”。加快发展“一圈”, 是在更高层次上加快“两翼”发展的需要, 是从根本上解决“两翼”问题的需要, 是加快建设“增长极”、“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需要。要按照“领头领跑”的要求, 努力使一小时经济圈成为打造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域、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战略平台, 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尽快赶上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要强化处于一小时经济圈中心的主城区的引领作用, 使其成为“核心中的核心、率先中的率先”, 确保率先实现现代化。“两翼”在全市区域发展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必须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发展。要全面落实库区移民开发等政策, 促进渝东北地区“提速提档”, 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国际知名黄金旅游带、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要落实好扶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 支持渝东南地区“做特做优”, 努力建成武陵山区经济高地、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带、扶贫开发示范区, 力争“两翼”的发展尽快超过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根据《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一小时经济圈内23个区县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特大城市, 即都市9区, 也是一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区域;第二层次为大城市, 即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主的区域, 将逐步融入都市区发展, 包括涪陵区 (辐射带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 、江津区 (成渝经济区沿长江上游和沿成渝高速公路的重要承接点) 、永川区 (成渝经济区沿成渝高速公路的重要承接点) 、合川区 (成渝经济区沿渝武高速公路和遂渝铁路的重要承接点) 、长寿区 (辐射带动渝东北地区和沿渝宜高速公路的重要承接点) ;第三层次为铜梁、南川、綦江、荣昌、璧山、大足、双桥、万盛、潼南等9个区县政府所在地, 将努力壮大城市规模, 其中, 铜梁、潼南、大足、荣昌将建成川渝合作的重要“门户”, 万盛、綦江、南川建成连接贵昆经济区的“桥头堡”, 双桥、璧山则更多参与和融入都市区特大城市发展, 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的提出, 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在重庆直辖十年之际, 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 为实现重庆跨越式发展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此, 具有中等规模 (土地和人口) 省级架构的重庆, 有了一个可以与其他大城市进行比较的地位相当的区域。

一小时经济圈的建设, 将对重庆产业的布局、人口的分布产生深刻的影响, 重庆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将形成“一圈两翼”的格局。预计到2020年, 在一小时经济圈内, 将能够容纳2200万人口, 其中城镇人口1760万人, 城镇化率达到80%;GDP达到17000亿元, 占全市GDP的80%以上。这样, 重庆市人口和经济的重心将进一步向一小时经济圈聚集;作为重庆两翼的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地区则可以通过向一小时经济圈转移超过400万人口, 有效缓解这两个地区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科技发展现状

作为年轻的直辖市, 重庆市的科技发展非常迅速。根据科技部发布的历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 重庆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从2000年的全国第20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10位, 在西部仅次于陕西排第2位。如表2-1。

从表2-1可以看出, 重庆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在全国的排名一路上升。主要表现在:科技论文、专利等科技成果大幅度增加, 技术市场成交额在全国持续保持领先水平, 科技活动的产出效率在全国处于前列;科技计划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度进一步增强,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 效益不断提高;科技投入进一步增加, 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 全市的R&D经费逐年递增, 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 全民科技意识增强, 社会生活信息化程度提高。

直辖以来, 重庆市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的知识创新体系已初步构建,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建立, 创新人才体系已初步形成。截止2005年底, 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7个;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54个;市属以上独立科研机构58个, 其中中央在渝科研机构15个;各类重点实验室75个, 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 其中国家级3个。全市现有各类科技人才70余万人, 直接从事科技活动人员7.45万人, 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5.18万人。两院院士10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38名,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4名, 长江学者3名,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24名, 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87名。

重庆市已基本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资金为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为辅助的多元化科技投入的良好态势。2005年, 全市科技活动经费79.01亿元, 其中, 企业资金58.12亿元, 占73.53%;政府资金12.89亿元, 占16.31%;事业单位资金1.88亿元, 占2.38%;金融机构贷款5.13亿元, 占6.49%。

重庆市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科教兴渝的政策措施, 努力推动科技进步, 科研开发能力大大增强。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超声聚焦刀, 家蚕基因组研究成果是继人类基因研究后取得的重大成果。在光机电、MEMS技术、生物制药技术、镁合金技术、燃气汽车等领域某些方向的科研开发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逐年增加, 1997~2005年, 全市共有874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 78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其中,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1项。获得的国家级奖励在国内及西部地区的排名分别为第16名与第3名。

经过20多年的改革, 重庆市科技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中央在渝科研机构、市属技术开发类和工程勘查设计类科研机构已全部实现企业化转制, 市属公益型科研机构正按照国家的部署积极推进改革。企业逐步成为科技投入与科技活动的主体, 科研院所的内在活力和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意识明显增强。

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多项主要指标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或进入先进行列。全市知识产权体系, 包括各类专利事务所, 各项知识产权法规等已基本形成, 政府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意识也明显增强。2005年, 全市共申请专利6260件, 获权专利3591件。

从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联来看, 重庆市2005年的人均GDP为11060元, 低于全国人均GDP值 (13985元) 。即使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人均GDP水平, 也只有14368元 (按常住人口计) , 仅略高于全国人均GDP值。显然, 重庆市的科技进步状况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

三、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科技发展的区域比较

重庆市“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确立以后, 重庆市的相关统计数据需要进行新的区域划分, 即分为“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三个部分, 如表2-2。

资料来源:2007年重庆市统计年鉴 (电子版) 。注: (1) 一小时经济圈的财政收支数据包括经开区和高新区。 (2)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数的分区数据从网上获得。

从表2-2可知, 一小时经济圈集中了重庆市大部分人口 (59.60%) 和更大部分的经济总量 (GDP占78.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78.86%, 区县级地方财政收入占84.48%) 。除位于渝东北翼的万州区有5所普通高等学校外, 其余33所普通高等学校全部集中在一小时经济圈,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占全市的94.52%。据估计, 一小时经济圈还集中了全市98%的科研院所和99%的科技园区。因此可以说, 重庆市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力量, 几乎全部集中在一小时经济圈。因此, 可以用全市的数据近似地代替一小时经济圈数据与其他城市进行比较。

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作为引领重庆全市甚至整个长江上游地区发展的增长级, 其发展的目标决不是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是要与东部地区特别是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的“领头羊”北京 (以及天津) 、上海、广州 (以及深圳) 进行比较。

表2-3列出重庆市全市 (近似地代替一小时经济圈) 与发达的东部城市也是直辖市的北京、上海的经济社会与科技活动的基本情况, 同时也将其与同处西部的成都市和西安市进行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6) 及各地统计年鉴 (2006) ,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经济社会数据引自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 2007年4月。注: (1) 成都市人口为公安户籍人口数; (2) 成都市只有“R&D经费内部支出”的数字, 略少于“R&D经费支出”; (3) (4) 为根据成都市“科技活动人员”占四川全省的比重43.75%而得出的估计数。

从表2-3可以看出, 重庆市以及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在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所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 其中科技活动人员数量重庆市不到北京和上海的1/5和2/5, 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更只有北京和上海的17.11%和35.62%;在科技投入方面, 科技经费筹集额重庆市也只有北京和上海的10.52%和17.41%, R&D经费支出更只有北京和上海的9.16%和17.45%, 作为相对数字的R&D经费支出相当于GDP比例, 不仅无法和北京、上海比, 甚至还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在科技产出方面, 专利申请受理数只有北京和上海的27.73%和19.12%, 专利申请授权数只有北京和上海的35.55%和28.49%。

即使与同处西部的成都市和西安市比较, 重庆市除了专利申请受理数和专利申请授权数略高于成都市, 以及在科技经费筹集额中企业资金的主导地位更为突出外, 在其他方面均落后于这两个竞争对手。

四、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科技发展的问题

显而易见, 重庆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以及作为其重要支撑的科技进步状况, 使站在历史新起点的年轻直辖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重庆要成长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级;另一方面现实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极强。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取决于科技进步来推动重庆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舍此别无它途。重庆只有率先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科技中心, 才能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

与建成西部科技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目标相比, 与西部地区其他省区相比, 特别是与西安、成都这些西部科技发展先进城市相比, 重庆的科技发展存在明显不足。由于重庆的科技能力主要集中于一小时经济圈内, 所以这些不足, 也就成为一小时经济圈科技发展的主要障碍和问题。

一是科技投入不足。我市R&D投入占GDP比重只有1.21%, 低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 更低于京沪, 与成都、西安的差距也很大。市级财政用于一小时经济圈科技发展的投入不足, 特别是区县政府的投入太少。

二是科技创新人才总体匮乏。一小时经济圈集中了全市所有院士, 但也只有10名, 而四川有54名, 陕西有43名。不仅科技人才总量不足, 而且人才结构失衡, 学科带头人少。

三是科技原创能力较弱。表现在:高校被SCI、EI、ISTP等收录的论文数量较少, 其全市总数不及西安交大一所大学;企业专利数量少, 而且水平不高,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

四是科技基础条件相对滞后。高水平的科研机构, 是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的重要条件。目前, 在我市及一小时经济圈还没有中国科学院分支机构, 这是全国仅有的几个省区之一。国家级研究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很少, 与陕西、四川的差距较大。

五是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不够明显。一小时经济圈是全市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战略平台, 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巨大。我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仅为21.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仅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24.0%, 低于27.4%的全国平均水平, 在全国排名第17位, 不仅落后于北京、上海, 也落后于四川 (第9位) 和陕西 (第7位)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公共英语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下一篇:网络音乐传播在音乐文化中的影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