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节历史课

2022-10-12

第一篇:如何评价一节历史课

如何评价一节课

听课后应对所听的课进行分析整理、客观评议,针对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与执教老师交流切磋。对课堂教学评价,我们应从两个方面去看:

一看教师的教,主要关注以下四个维度:

(1)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2)调控能力,看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3)教学机智,观察教师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是否能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果断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激活课堂教学;

(4)练习设计,看教师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弹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题,达到巩固新知、拓展提高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二看学生的学,主要观察学生学习中的四种状态:

(1)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

(2)交往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向信息联系与反馈、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怎样;

(3)思维状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

(4)情绪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控调学习情绪。有时课堂会突然爆出笑声戛然而止,有时会从激烈的讨论转入冷静专注的聆听,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

评课的客观标准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适度

新的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确定了课堂教学的目标。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在听课、评课的时候,要看这些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整个教学活动是否围绕这些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是否达到这些目标。

2.教材处理是否科学、正确

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以课标精神和教材的特点为依据,同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准确、教学内容重难点的处理是否得当、新旧知识的衔接是否连贯、教学的容量是否适宜、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准度的落实情况,等等。

3教学思想是否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灵活。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教学方法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出施教者对新课标精神的理解情况,正所谓思想决定行为。衡量教学思想的标准,就是看教师是否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看其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看其是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培养情感的。

4教学效果是否明显、有效

教学效果是衡量教学成败的主要依据。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式下的教学效果,我们不能只简单定位于过去的那种传统的相关的基础知识的落实,相关的基本技能是否得到充分的训练,而更主要的是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运用新的教育思想来统帅整个教学过程 5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凸现6.教学活动(过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学生是否经历了求知的过程)。 7.学生是否学会交往,是否建立了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8.是否沟通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育内涵。此外,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方面,如教师的知识底蕴、思维反应、教学语言、书写要求、朗读能力、课堂情绪,教态表现以及应变能力等也可做出适当的评价

第二篇: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节历史课

马上要开学了,由于学校要求提前备好一周的课,今天晚上,在家写教案时忽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怎样上好高中第一节历史课?作为一名老教师,或许是个简单的问题,考虑到自己今年是到所新学校任教,有必要慎重对待,经过一番思考,我做了如下的安排:首先是自我介绍,一定要突出自己的奋斗的经历和取得的一些成就,或许有些学生认为这位老师非常高调,但我认为适当宣传自己很有必要。因为高中生这个年龄段都有崇拜的心理,尽量说好些(当然不能漫无边际地吹牛),将有利于今后的教学,正如古人曰:亲其师,信其道。

其次,引导学生一起回答三个问题:什么叫历史?为什么要学历史?怎样学好历史?自己再由浅到深,步步深入地给出相应的答复,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引出下一个问题。第三,介绍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一及每单元、每课的内容,力争让学生对本学期学习的内容有个粗线条的感性认识。

最后,考虑到高中历史教材缺少通史知识,我便从必修一第19页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讲起,并让学生记住中国古代的历史朝代歌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三篇: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

——看能手竞赛课随想 敖汉旗教育研究室

葛晓华

近期听评中小学教学能手竞赛课89节,其中小学课73节,高中课16节。发现语文课堂上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论是小学还是高中,老师们都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的课堂出彩,利用多媒体的声光电,学生的热热闹闹的你问我答,还有所谓的小组讨论等等使课堂教学“活”起来。这样的课就是好课了吗?绝不是。关于标准,“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有十条表述,四个学段又各有不同(恕不赘述)。就初中学段而言,评价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应该看教师在学生活动中是否实实在在的落实了“读”“写”“听”“说”的训练,而且每个学生的的“读”“写”“听”“说”能力是否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最大幅度的提高。绝不看表面上的“繁荣”与“热闹”。

一、有“问”而“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这实践中,学生读文不能只读表面的文字,要以“问”牵动思维,读进文本,读出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从中受到什么启示”。教师在开学伊始就交给学生这些“问”之源头,这些可用于任何一文的学习。当然还可以有具体的指导,例如由题目而“问”的阅读。见到《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前自问:是谁?在哪里?为什么“走一步,再走一步”?结果如何?学生读过一遍课文,这四问都迎刃而解,即“写了什么”的问题就解决了。再如每一课后都有“研讨与练习”,其是我们教与学的最直接依据。其中一题大都是对文章整体感知的问题提示,学生可以直接带着“问题一”走进课文。这里教师要提醒学生利用问题,更要分析问题,以便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形成能力,在日后读文时心中能生有“问题”,会“问”才会“读”。还可以培养学生向作者发问的意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文时心中要多几个问号:“问”作者事情是像您说的那样吗?没有别的可能吗?现实是这样的,将来还会是这样的吗?等等,是与不是都会有一番求异的思考。

只有有“问”而“读”才是真正的“读”。

二、有“感”而“写”

这里所说的“写”不是完成鸿篇巨制的写,也不是教师命题学生作文的写,是在有“问”而读的过程中,动笔的写。遇到生字生词自觉查找工具书,标上音,写上形,注上解,这是“写”;文段标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段的内容,进而概括一部分的的内容,这是“写”;发现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生动形象的语句,富有哲理启示的段落,把自己对此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特别是一闪的“灵感”批注下来,或写在读书笔记上,这是“写”。

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二题大都是关于语言品味、揣摩的内容,即关于“怎么写”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来。选入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语言和思维的典范,可圈可点处随手可及。比如法布尔的《绿色蝈蝈》学生若细心阅读,有感而“写”,目及均可,不说那极典型的生动形象的比喻句、拟人句,也不说作者对蝈蝈叫声的细腻的描写段落,也不说蝈蝈捕蝉的生动场面,就说文章开头一句“现在是7月中旬,村里今晚在庆祝国庆。”就大有“写”头了。“7月”天热蝉噪,“中旬”的夜间月明星稀,阴暗角落也朦胧,晚上9点的田野草际林间似明非明,似暗非暗,似静非静,正是欣赏“田间音乐会”的大好时机。这里有社会环境的反衬,也有自然环境的正衬。学生要有“感”而“写” 细到这样地步,那教师什么都不必去讲了,更不用多媒体的声光电的直观“干扰”了。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在经历这个途径中,把其中的“信息”“认识”“思维”“审美体验”都一一“写”出来,就是有“感”而“写”。

三、有质而“说”而“听”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是“说”与“听”间的相互作用而且彼此不断升级的过程。“说”和“听”是在“有问而读”和“有感而写”的基础上进行的,绝非空谈阔论。先“说”是一个人在自读中对文中的“信息”“认识”“思维”“审美体验”的有声表达,绝非各自为政。教师和学生都要学会倾听,边听边思考,边辨别,边体会,体会到与自己获得的“信息”“认识”“思维”“审美体验”的异同,同时准备交流,在先“说”的基础上补充、完善、提升或引发新的思考。

“说”和“听”是思维高速运转的过程。“说”是“写”的再加工,是书面语转化为口语的过程;“听”是对己“写”和他“说”的再加工,是对文本理解体味的再提升。教师要做对话中的模范倾听者,绝不因有话语权就剥夺学生的“说”和“听”,还要适时适度适法的指导学生的“说”和“听”。在法布尔的《绿色蝈蝈》中,作者对绿色蝈蝈的称呼不断变换。学生在理解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的表达效果时只是就字面意义去解释。学生说:“‘狂热的狩猎者’是蝉在安静的休息时,蝈蝈捉住了它。”停了一会儿也没有学生站起来补充,这说明学生理解的不到位,关注的也全面。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必须在这时发挥。引导学生读读5-6自然段,在引导学生理解“狂热的狩猎者”,就会联系到作者观察到的蝈蝈在树上捕蝉的激烈场面,联系到蝈蝈爱吃肉和甜食,而蝉的肚子储有蝉在树的嫩枝吮取的甜汁,可见着蝉的肚子既有肉又有甜汁是蝈蝈的最可口的美味了,所以蝈蝈对蝉进行狂热的狩猎。这样的交流就提升了质量,突破了低质低效的原地踏步的“说”和“听”。否则是“萝卜煮萝卜还是一锅萝卜”。这是理解一句话要联系全文的内容,综合所有信息来回答的读书与交流的方法。接着再引导学生运

用这种方法理解“夜晚的艺术家”和“蝉的屠夫”,学生的思路自然就开阔了,理解也全面了,表达也充分了。这样在教师的及时有效引导下,学生有规律的“听”“说”,自然会提高交流的质效。

要在一堂课上实实在在地落实“读”“写”“听”“说”,关键在教师“厚积薄发”。“厚积”的是相关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深透的文本研读,深入了解学情,科学的过程预设,“薄发”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导读,是适时适度的学法点拨。

一节课45分钟十分有限,任何人都无法延长。在刚开始落实时可能觉得节奏慢,或完不成预设的任务,请老师不要着急,学习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是学生提高读、写、听、说能力的过程,来不得急躁,更来不得半点的虚假,每个环节都要实实在在,每种活动都要实实在在,绝不能走过程,更不能演戏。在每节课都要实实在在的落实“读”“写”“听”“说”,渐渐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有了一种默契,特别是学生掌握了“读”的方法,养成了“写”的习惯,拥有了“说”“听”的规律,这样各种活动的质效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事半而功倍,也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的目的。

因此,我觉得一节语文课,如果实实在在的落实了“读”“写”“听”“说”活动,那就是一节好课。

第四篇:如何评价一节数学优质课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进,教师对新课程提倡的理念已逐步接受,并应用于日常教学中,也收到明显的效果。那么如何评价一节数学优质课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的:

1、教学目标设置;

2、对教材的理解处理能力如何;

3、对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4、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

5、板书设计;

6、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

7、课堂气氛;

8、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

9、能够让学生留下思考空间,让学生充分发展;10.要有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空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评价

在新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不是被动地实施和创建课程,而是主动地实施和创建课程。作为一名教师,在理解新课程理念和目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其中心环节是上好课,那么,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什么呢?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1、教学目标设置:教学重点的确立及解决,教学难点的设计及突破。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置是最重要的,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学生的最终目标,教师的指导方向和学生的文体活动都是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来进行的。教学目标一般要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发展目标等几个方面进行设置。既不能提高,也不能降低,更要切合本班学生的实际。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能否突破,授课者怎样纵横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迁移,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标志着这节课的成功与否。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的教学效果,最后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的实际,主要指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计算和实验能力等。有些问题,教师主观认为学生是应该明白的,讲课时不大重视,但学生实际知识基础恰好在这方面有缺陷,造成教学效果不好。有些问题,学生容易误解,因而引起混乱,是教学上的难点,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了解并估计到,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突破。同样的内容和教法,在一些班可能受欢迎,另一些班可能反映内容太浅,信息量太少,吃不饱。因此,应了解和根据所教的班的学生实际,针对不同的对象而采取不同的要求和教法。能否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的深、广度和容量,是评定课堂教学水平的又一标准。

2、对教材的理解处理能力如何:教材处理能力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理念,准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在理解编排图意之后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和所教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可以重新组织教学材料,重新构建教学过程,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只有对教材理解透彻,感悟独特,并对学生学情清楚了解,灵活处理应用教材,不生搬硬套。

3、对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否紧凑,是否合乎学生的认识规律,课堂教学结构是否流畅过渡,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如何创设问题的情境,揭示矛盾,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创设活跃思维的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适当放手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何利用学习的反馈信息,搞好检查与评价,加强反馈的效应。例如: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方 1

式获取新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如何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加强知识的应用和迁移。练习要具有趣味性、发展性、灵活性、开放性,进一步深化新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授课者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教学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和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4、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授课者如何运用丰富、多样、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索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灵活机智地应变教学中的“意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都有不同层次收获。还有授课者如何恰当运用媒体等辅助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完成。在教学中,授课者适时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象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重视实践操作,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望,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5、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否详略恰当,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形象直观,能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好的板书应该是精、新、活、美的和谐统一,板书作为一种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所选用的词句应具有“精”——概括性,即用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学中急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板书不失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条好途径,因而,板书设计要突出“新”——创造性,这也是检验教师是否具有创造性头脑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教学目标不同,训练重点不同,教师本人个性不同,板书的设计各不同,所以板书还体现一个“活”字。“美”是板书的最高层次,借助板书进行审美渗透,比其它形式更为直观,也更含蓄,教师很有必要对这一点加以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板书的审美作用。

6、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涉及学生智力因素的知识、能力的培养,更要对涉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态度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要求我们要有学生意识,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探究、合作、创新、乐学、好学,进而与教师共享学习成功的快乐。艺术地教学会使师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情境中通过对话完成高层次的精神交流,既利于学生学,又利于引导他们乐学、好学。授课者清晰、精练、激情、幽默等不同风格、富有个性、抑扬顿挫的语言和适度的情感投入,无疑会使教师充满个性魅力和感染力;巧妙的导入会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来;富有艺术的提问、暗示、点拨、评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深刻理解,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矫正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乐学、好学;教师在既定预设教学设计的情况下,如果能够真正以学生为本,依据学生具体接受、反馈情况

而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临时机智应变,那就更是教学的高境界了。

7、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氛围。一个优秀的教师会创造一个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对之有浓厚的热情和兴趣,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完全依靠故事、游戏或生动的情景来创设。教师形象生动、富于智慧的语言,一个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问题,一个激起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这些都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才会积极思考、回答、讨论进而提出问题,课堂才会呈现出和谐、热烈的气氛,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激发师生的灵感和创造力。

8、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认真仔细地听、看,熟练、灵活地操作,准确、得体、流畅、自信地表达,积极、主动地思考,都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定因素。是高品质思维的表现。在新课程标准下,授课者如何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相互使用、亲自实践、乐于探究的良好数学学习的品质,使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和相互合作的过程。

9、能够让学生留下思考空间,让学生充分发展:好的课堂应当让学生有思考内容、空间和时间。授课者的责任在于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和想象空间,并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思考,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有不同层次收获。因为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在答题时,展示的是孩子们自己理解、感悟的过程,训练的是思维,表达的能力。且利用面向全体学生,较长时间的思考,为学生理解知识提供了可能,也为中下差生感悟知识点,哪怕是一点儿,也提供了时间的保证,这样使他们也有所得,而不是浮光掠影。

10.要有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空间:合作学习绝不是一种外在组织形式的改变,而是将学生之间的互动作为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授课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鼓励小组内人人进步、合作成功,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局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组内都能得到认可与肯定,都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鼓励。现在课堂上已常见学生去做“小老师“,老师从情感上给学生以尊重、关爱、赏识、鼓励,使学生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在学习过程上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把班级教学、小组合作、个别指导的学习形式有机结合,运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要从授课者的精神状态、仪表教态、教具演示、媒体演示、板书设计、指导学习、处理问题等方面及学生的学习气氛、学具操作、课堂反应与思维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第五篇: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

今天我想谈一下英语课和怎样评价一堂英语课。首先我先谈一下一节好的英语课的标准:

一看老师

㈠在课堂教学中是否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1 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挥了老师的指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关注学生差异,尽量照顾到每一层次的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都尽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2 是否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所学知识。

3 是否为学生设置语言运用的真实情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让学生运用语言做事情。

4 是否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

㈡教师的基本素质

1 仪表是否端庄大方,精神焕发,充满自信,有活力,深深的吸引着学生。2 教态是否亲切自然,和蔼可亲,有亲和力。

3 语言是否英语化,是否清楚流畅,富有感染力,。

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与差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课堂上英语语言应努力做到规范性,启发性,流畅性,简洁性,生动性,情感性,丰富性,充实性和愉悦性。4 板书是否整洁大方

板书要清楚,字迹要美观大方,安排合理,一目了然,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如:正中是标题及所学重点句型,单词,两侧是挂图及复习内容) ㈢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全过程

1 在教学的导入部分中,greet/song/chant/have a vivion的运用和选择,是否使复习铺垫句有针对性.复习内容要与新知识学习有所联系,为新知识学习操练做好铺垫。

2 在展开部分中新知识的呈现是否巧妙自然,有逻辑性,一环紧扣一环。应体现出第一环节是第二环节的支柱,第二环节是第一环节的逐步发展。

3 是否准确把握教材,课堂教学内容目标内容定位准确

要找准,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一切活动都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展开。

4 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有条理性,层次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5 是否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课堂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要有它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操练要到位,要保证课堂练习的数量和时间(输入量要够)而且讲究练的方法,提高练的质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懂,熟,会。

6 在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是否体现出情目标.

要根据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注意:不是直接说

出来,而是通过教师语言的引领,设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悟出来。)

7 课堂提问是否有效

要根据教学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如:导入新课的提问,过渡内容的提问,突出重点的提问,化解难点的提问。并做到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有趣味性。8 课堂教学节奏是否有度

①整体流程——做到起伏有致(“起”是思维活跃“伏”情绪平稳)

②教学内容——收展有度

(“展”展开,拓宽,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围绕教学重点,对教学内容展开任务学习,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收”对知识进行及时小结,并升为理性理解。) ③师生语言——变化有致。(容易处,快节奏。重点处,慢节奏。语调,抑扬顿挫,有高有低富有感染力。)

④学生思维——张弛有变(“张”精神饱满,积极动口、动手、动脑投入竞赛,合作学习中。“弛”放松,课堂气氛活跃。)

⑤教学活动——动静结合

“动”指朗读,对话,游戏,有声有色的教学。

“静”指听,写,思考问题。

⑥教学容量——疏密相间(教学内容的数量、容量要合适)

9 是否进行了多角度的评价

口头表扬,体态语言,奖励制度,师生评,小组评。通过评价起到激励作用,使学生充满自信。

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

①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②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

③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④多一些全面,少一些片面。

⑤多一些创造,少一些模仿。⑥多一些设问,少一些直述。

⑦多一些为什么,少一些是什么。 ⑧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

⑨多一些有效教学,少一些无效训练。

10,看教学活动是否虎头蛇尾.总结是教学重点的深化过程,教学中不可以缺少,总结可以多样化.

二 看学生

1 师生间,生生间是否有互动(pair work ,group work)

2 学生参与活动是否积极主动,情绪高昂。

3 学生回答的问题是否有创造性,向生活实际延伸。

三 看结果

1 看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目标要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都有成功感。 2 教师对学生是否有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获得了获取知识的能力。

以上是我<关于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的不全面的看法,希望大家在评课中能够得到帮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使员工素质提高下一篇:如何去关爱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