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分析论文

2022-04-13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分析论文 篇1:

论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对李嘉图第二难题的解决

[摘要]李嘉图学派不能成功解决等量资本为何获得等量利润,资本与劳动相交换如何与价值规律相符合等理论难题,导致了该学派最终解体。马克思通过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以部门间资本的竞争所带来的利润率的平均化,以及相应的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成功地解决了以上理论难题,有效地维护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史哉书教授无视商品经济转化的历史条件,假想商品始终按价值出售,用一般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否定均衡结果,用价值理论否定生产价格理论,不理解马克思价值理论与生产价格理论的内在一致性,他对马克思生产价格理论的批判完全是错误的。

[关键词]李嘉图第二难题;等量资本;等量利润;平均利润;生产价格

价值理论作为经济理论的基石,其差异往往是造成经济理论体系分歧的根源。从经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中世纪神学家较早地借助“公平价格”思想表达了朴素劳动价值论的观点。然而,直至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才被重新拓展并被加以研究。在价值理论上,作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在批判地继承斯密的价值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最高理论成就。李嘉图的价值学说的主要科学贡献在于他坚持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他坚定地认为,交换价值决定于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强调商品交换价值与其生产时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然而,李嘉图的资产阶级立场让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做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的、自然的形式,无视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不同发展阶段上作用形式的变化。正如马克思所言,“把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误认为是社会生产的永恒的自然形式,那就必然会忽略价值形式的特殊性,从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进一步发展——货币形式、资本形式等等的特殊性。”这种缺陷表现在价值理论上面临着两大困难:第一个困难是,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第二个困难是,等量资本,无论它们的有机构成如何,都提供相等的利润,或者说,提供一般利润率,这如何用劳动价值论给予解释。李嘉图的这两个困难成为反对者攻击的突破口,由于李嘉图及其追随者不能够自圆其说,最终导致了李嘉图体系的解体。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史上一个公认的事实是,马克思通过劳动力商品学说和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学说,成功地解决了李嘉图学说体系的上述两大难题。然而史哉书教授在其新著《李嘉图难题的再解决》一书中,却对此提出了质疑和批判。他认为“马克思关于使李嘉图学派失败的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是一半正确,一半有问题”,同时特别强调该书的任务,“就是要说明马克思关于使李嘉图学派失败的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是有问题的。”史哉书教授不仅批判了马克思的解法,而且提出了自己新的不同于马克思的具有创造力的“再解决”。并且自信地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经济学体系,一个中国经济学人提出的经济学体系。它是斯密、李嘉图、马克思体系的继承、批评和发展。以它为基础,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矛盾消失了。”当然从不同思想体系之间所展开的论战和斗争来看,从李嘉图体系第二难题是否成功解决来攻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也是屡见不鲜的,既有庞巴维克的疯狂攻击,也有萨缪尔森“擦橡皮式的戏法”的极端污蔑,还有森岛通夫虚伪的同情。看来能否科学解答李嘉图难题,从根本上涉及到劳动价值论是否成立,同时也关系到马克思整个经济学体系是否成立,以及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如何建设当代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笔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客观分析史哉书教授对马克思的批判是否成立,以及史哉书教授的再解决是否科学,以实现理论研究的正本清源。鉴于史哉书教授批判马克思没有真正解决李嘉图难题,主要是以李嘉图第二理论难题的解决为例展开分析的,所以本文也将主要以李嘉图第二难题的解决展开讨论。

一、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及其对李嘉图第二难题的解决

李嘉图之所以不能解决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规律的矛盾,从最根本上说是因为他的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他不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而是将它看作是自然的、因而也就是永恒的、一成不变的生产形式。具体说,是因为李嘉图混淆了价值和价格,不理解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价值规律向生产价格规律的转化。马克思在批判吸收李嘉图的价值价格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生产价格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剩余价值如何向利润进而向平均利润的转化和对应的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规律,从而解决了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矛盾。

资本拜物教的逻辑使得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获得利润,在资本主义的竞争条件下,其结果使得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正如马克思所言,“全部困难是由这样一个事实产生的:商品不只是当作商品来交换,而是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这些资本要求从剩余价值的总量中,分到和它们各自的量成比例的一份,或者在它们的量相等时,要求分到相等的一份。”利润率作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的衡量指标,是资本家在商品生产中唯一关注的比率。然而,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异带来了利润率高低的不同。一般而言,在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中,由于可变资本在资本中所占的比率大,导致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条件下,剩余价值量多,从而利润率就高;相反,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利润率就低。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只要资本数量相同,无论资本家在哪一部门中生产,都能够得到大致相等的利润量。矛盾现象随之产生,如果商品按照自身的价值出售,不同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中的利润率就会大相径庭,从而与实际情况相矛盾;如果各个部门实现了相同的利润率,那么商品就不能按照自身的价值加以出售,从而与价值规律相矛盾。

如何看待这种矛盾现象呢?在马克思看来“应当从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引出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而不是相反。实际上,利润率从历史上说也是出发点。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相对地说是看不见的东西,是要通过研究加以揭示的本质的东西。利润率,从而剩余价值的形式即利润,却会在现象的表面上显示出来。”可见,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了,利润率及其差异是对剩余价值率及其分配这一本质关系的现象层面揭示,对于矛盾现象的分析应该回到价值规律。随后,马克思在舍弃对资本周转加以考虑的条件下,对五个资本数量相同、但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展开分析,得出了如果等量资本占有的剩余劳动量不相等那么利润率就会不相同的结论。接着,马克思认为,不同部门间的利润率差异,必将会导致部门间的竞争,即“……资本会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率较高的其他部门。通过这种不断的流出和流入,总之,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比例,以致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因而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同时,马克思也强调,随着一个国家的条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逐渐适应,资本的平均化也就越能实现。由此,我们不妨把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理解为,随着简单商品经济条件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的历史转化,价值也会逐渐由个别

价值通过市场价值这一中间转化形式而最终转化为生产价格。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的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而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如果条件展开得不充分,利润率的差异会或多或少存在的。这显然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平均化显然是结果,而不可能是起点。”

二、史哉书对马克思生产价格理论的错误批判

史哉书教授在其新著《李嘉图难题的再解决》一书中,对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进行了几乎全方位的批判,认为“马克思没有解决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矛盾,经济学又回到了过去的某一点,即需要解决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事实的矛盾的那一点。”试图以此来证明他自己对李嘉图第二难题的再解决是正确的、并且标榜自己已经超越了李嘉图阶段。

1、用一般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否定均衡结果,假想商品始终按价值出售

史哉书的第一层批判是,如果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正确的话,那么“在资本主义下,在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其利润率低)的生产品总是处于小于需求的一定点上,因为只有在这样一种供给与需求的比率下,它才能得到平均利润;……在资本主义下,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生产品是否总是小于需求,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的生产品是否总是大于需求、超过需要呢?这是有问题的,是与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相矛盾的。”

史哉书之所以认为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产品总是处于供给小于需求的状态,是因为这部门的利润率低。史哉书做出这一判断的逻辑是这样的:由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低,所以要想得到正常利润就必须让商品高于其商品价值出售,而高于其内在价值出售的条件就是商品供不应求。殊不知,史哉书却不知晓商品高于其内在价值出售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商品按照其生产价格出售,这时商品既高于其内在价值出售了,又不必然出现商品供不应求的情形,而是完全有可能达到供求平衡。这显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生产价格理论所揭示的一种经常化的状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强调了资本自由流动只是以利润率的高低为条件,利润率高低归结起来还是要用价格来表现,只不过这时的市场价格已经不再以商品内在的价值为基础了,并且从总的情况来看,市场价格改由以商品的生产价格为基础,马克思由此强调生产价格货币表现的市场价格才是均衡价格。

史哉书用利润率在一般利润率形成过程中的波动来否定一般利润率的存在,说明他在研究价格波动和新的均衡价格形成过程时仍假想商品按价值出售,由此才始终抱定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低。事实上,在竞争过程中,在一般利润率形成的剧烈波动中,无论是资本高位构成、低位构成还是中位构成的生产部门,其产品价格都不能与其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其资本利润都无法说一定是高于、低于或等于一般利润率。只有从长期趋势来看,才能说,价格趋于统一的均衡价格即生产价格,利润率趋于统一的一般利润率或平均利润率。西方经济学研究均衡价格时也是如此。对于任何的一个处于波动状态的市场价格,都对应着一定的供给和需求。反过来,任何一定的供求也都决定一个既定的处在波动状态的市场价格。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均衡价格论从形式上来看是一致的。史哉书却依据波动的价格来断然判断供求的不平衡,显然他忽略了即时的市场价格的波动,以及这一波动对投资和供求的影响,进而生产价格的形成。也就是说,如果资本相对稳定而不再运动,那么显然资本获得了平均利润,这恰恰是资本逻辑展开的结果而不是起点。史哉书用生产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价格和供求关系,否定了均衡形成结果的价格和供求关系,这显然是一种误解。

2、不区分价值表现形式和价值转化形式,用价值理论否定生产价格理论

史哉书的第二层批判是,“马克思关于商品按生产价格交换,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都能得到平均利润的观点,也是有问题的。”,并认为,“商品按生产价格交换,可以是两种商品直接按生产价格交换,也可以是通过货币的中介进行交换(商品流通)。”接下来,史哉书教授强调“……这只有在生产黄金的资本家的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其生产价格与价值一致条件下,才是可能的,否则就是不可能的。”随后,史哉书教授又以货币为中介来分析各部门的买卖行为,并用他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指出,“一切商品都按生产价格出卖,不仅不能保证各部门的资本家都得到平均利润,而且一般地说,各部门的资本家恰恰不能得到平均利润。”

史哉书之所以将黄金生产部门纳入到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体系中,是因为他混淆了价值表现形式和价值转化形式,没有认清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内涵是价值形式的转化,而不是价值表现形式(即价值到货币)的转化。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提出后,遭致了诸多学者的误解和攻击,鲍特凯维兹就是其中的一位。为了修正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鲍特凯维兹将黄金生产部门引入其构造的价值体系中,以此来引出生产价格体系。鲍特凯维兹的这一解法同样遭到了学者的质疑,丁堡骏教授较早地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他认为,鲍特凯维兹的模型没有平均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因而也就不能理解价值转化分析的实质——利润通过平均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因此,在寻找方程组的惟一解时遇到了困难,只好把第三部门假设为黄金的生产者。这样,鲍特凯维兹就完全误解了马克思的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把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误解为价值到货币的转化。史哉书强调只有黄金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时,商品的生产价格才能与其价值实现一致,这显然重蹈了鲍特凯维兹传统。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强调他如下的分析逻辑,即在一般利润率形成的过程中商品始终按照价值出售。

为了进一步批判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史哉书教授又提出了一个与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相反的命题,这就是,“在资本主义下,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条件下,商品按生产价格交换的结果,必然引起商品向按价值交换转化。”史哉书提出这一命题的原因在于,他试图强调商品按照生产价格交换的结果并不能保证实现生产价格与价值的相等,商品按生产价格交换条件下的利润规律,不是平均利润规律,而是交换所得商品生产部门利润规律。为了论证上述命题,史哉书借助“商品价值=生产价格÷生产价格背离价值系数”公式,并结合“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条件下商品按生产价格交换资本家所得利润情况”表格,论证了如果A部门生产的产品和D部门生产的产品进行交换,那么A得商品价值是和该部门交换的D部门产品的生产价格,这样部门间产品的交换就不会获得平均利润,而是获得了与其交换部门的利润。史哉书正是凭借这一分析逻辑来否定了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正确性。其实,在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体系中,平均利润只是供给的条件,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会根据其价值与生产价格的背离程度展开资本的部门间流动,通过资本在部门间的配置来获得相应的利润,实际上也就是平均利润。史哉书之所以得出他所分析的理论结果,实际上还是他坚持认为平均利润形成过程中商品始终按照价值出售的缘故。

三、结语

史哉书教授对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批判,一方面没有遵循马克思的逻辑顺序展开,用生产价格形成过程否定均衡形成结果;另一方面没有认清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的本质内涵,混淆价值转化形式与价值表现形式,重蹈了鲍特凯维兹传统。在此基础上,史哉书教授对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所展开的批判,我们只能认为是一种理论分析的破产。它不但没有解决李嘉图第二难题,超越马克思,而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曲解和庸俗化。

注释

①该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2009年4月出版。考虑到学术界的流行译法,本文采用李嘉图而不是里嘉图。

②马克思的关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转形理论有两个环节,首要的环节就是部门内部竞争带来的个别价值向市场价值的转化,详见丁堡骏:《论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吉林财贸学报》1992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8。

[2]丁堡骏,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当代现实[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18。

[3]史哉书,李嘉图难题的再解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4]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丁堡骏,转形问题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9,(5):31。

责任编辑:黎贵才

作者:刘元胜

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分析论文 篇2: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启示

【摘要】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是在社会达到一定的社会化程度时,由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竞争,导致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迅速的转移的一种经济现象的理论全时,平均利润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快速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为其带来一定的启示,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研究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以期能够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遵循平均利润理论,实现快速发展。

【关键词】平均利润理论 市场经济 竞争

一、引言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包括很多基础内容,诸如成本价格和利润形成理论、双重部门竞争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等各方面的内容都是平均利润理论的组成内容,这些利润相互精髓贯通,形成平均利润理论的核心,从而成就了其为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同时,平均利润理论也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的基本组成以及形成的条件进行分析,最终,剖析平均利润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点,有利于将平均利润理论更好的应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促进其有序、健康、快速的成长。

二、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形成条件

马克思平均理论中认为,形成平均利润有三个基本的客观条件,主要包括物质基础、产生原因以及必要条件。

(一)生产社会化到一定程度是平均利润形成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指出:“商品根据他们的价值或接近他们的价值进行交换,根据其生产的价格交易,所要求发展的阶段要低得多。而根据生产价格进行交换,需要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高度。”马克思所提到的高度是指商品经济由初级阶段最终经过很多中间过程发展到高级阶段,最终形成市场经济,在这种经济类型中,商品不再是根据其自身所具有的价值进行等价交换,而是将其生产价格当作商品交易的衡量标尺。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本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最终导致了各部门之间利润的不等量,这样在各个本门之间,劳动所产生的价值就应当平均分配,这样就会使劳动最终形成平均利润。

(二)各资本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产生平均利润的原因

竞争是形成平均利润的直接原因。首先,竞争是出现在一个部门内的,在同一个部门内部不同的商品的不同的价值到最后都会形成统一的市场价值和价格。这也就是所谓的初级竞争。当竞争上升到各部门之间的竞争时,就能够最终使各个部门之间不同的生产价值所产生的利润进行平均化。当然这个过程也要求资本主义市场发展到一个能够使资本流动消失的更高的资本阶段,在这种条件下最终形成利润的平均化。

(三)平均利润形成的必要条件是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迅速转移

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越好,说明这个国家的基础条件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适应,在这种的社会中才更容易形成平均利润。能够促使平均利润形成的两个条件为资本的转移性和劳动力的转移性。下面来具体说一下这两个条件。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彻底消除垄断的情况下,资本能够迅速的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转移。另一方面则是,在废除所有能够使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变化工作地点的法律的前提下,劳动力能够实现从一个部门迅速的转移到另一个部门。这两个条件一旦形成,就以为这平均利润得以实现。总之,这两个条件都是在阐述一个平均利润形成的基础,就是每个生产要素都不受地域、行业类别以及垄断的限制,能够自由的进行转移。

三、平均利润率理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平均利润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快速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为其带来一定的启示:

首先,我们要在新的时代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改革能够创造能多的与时俱进的机制与体制,能够为市场竞争和平均利润的形成创造条件,形成完整的机制,使市场能够更好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从而使市场经济机制体制能够与社会主义制度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第二,以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得以不断的完善与健全。因为,虽然平均利润率是在不同的企业之间竞争形成的,但是,最根本产生的源还是企业内部的不同的部门,只有企业内部的部门之间形成竞争,才能够有产生部门利润率的可能,从而创造商品的市场价值。

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良好的融合,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得以完善。这样就要做到三方面:一是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路线,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二,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第三,必须能够尽全力保障人民的各种权利,包括劳动就业权利、医疗卫生教育权利等等。以上这些,只有市场发挥调节作用是难以实现的。

第四,以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为指导,将国家的宏观经济搞好,使其达到更好的状态。国家应该在关注宏观经济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之外,还要通过国家的规划、物价统计部门发布及时的信息,对企业提高相关的价格指导,形成有序的竞争,最终形成平均利润和价格机制,使资本能够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合理的流动。

第五,将自力更生坚持下去的同时兼顾搞好对外开放。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认为,商品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价值,同理,商品的生产价格与市场价格也是这样。在当今全球化告诉发展的阶段,在搞好内部经济的情况下,将对外开放搞好能够使我国借助国际发达国家的力而在国际市场中占领主要地位,并且能够在价格决定中占有主动权,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促进全人类向新的更高级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更好的在发展中应用马克思平均利润率的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彦敏,白兮.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价值的方法论思考[J].理论学刊.2015(7).

[2]王成.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划分及其整体性[J].教学与研究.2013(8).

[3]朱学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契机[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1).

作者:李洪松

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分析论文 篇3:

基于马克思经济学视角的中国吸引FDI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的FDI稳步增加,分析我国FDI迅速增长的文献很多,但从马克思相关经济理论如剩余价值理论和平均利润理论角度分析中国FDI增加的文献却很少。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我国FDI增加的根本原因及未来中国FDI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FDI 马克思经济学 国际投资

一、国际投资理论综述

(一)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日益成为国际投资的主流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引起了方学者的普遍关注。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首次提出以“垄断优势”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垄断优势指企业独有的各种优势。如资本集约程度高,技术先进,能够开发异质产品,完善的销售体系,较强的管理能力,雄厚的资金实力等。金德尔伯对海默的理论做了补充和发展。他认为,一般说来。跨国公司作为外来者唯有凭借胜过本地厂商的强有力的垄断优势。才能成功地进行活动。1966年。弗农在实证研究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将产品生产期间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用来描述产业从工业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顺次转移的现象。1976年,巴克利和卡森提出内部化理论。他们认为:企业在跨国性的投资活动中,面临各种市场障碍。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使中间产品在企业内部自由流动,形成一个内部化的市场,通过“转移价格(transfer pricing)”使税收等支出最小化。并大大减少在质量和定价等方面的风险。

现有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某些对外直接投资发生的直接原因和外部表现,然而,这些理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对特定时期、特定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得出的结论,难以解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及其发展的规律。例如,基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实践而建立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难以解释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产生的新现象,如许多产品在创新阶段就同时在国内和国外生产。以及发达国家产业间的双向直接投资等。

2 从特定角度、对特定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难以解释整个国际直接投资活动及其发展规律。例如,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只能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直接投资,难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以水平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直接投资问题等。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者的研究

马克思、列宁虽然没有创立独立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但他们的资本输出理论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规律的存在及其作用,必然会产生“过剩资本”。所谓过剩资本。“实质上总是指利润率的下降不能由利润量的增加来抵消的那种资本”。只要为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即资本增值而增加的资本,同增加以前的资本相比,只生产了一样多甚至更少的剩余价值量,就会发生资本的绝对生产过剩。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率,资本经常在国内利润率不同的部门间转移,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入利润率高的部门。只要条件允许。这种转移必然会突破地域和民族国家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更为有利的投资场所。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关于“过剩资本”的思想,并结合当时的实际,发展了马克思的资本输出理论。列宁指出,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家有可能在较长时期内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从而加速了“过剩资本”的形成。为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落后国家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先进国家的资本输出准备了条件。

马克思、列宁的资本输出理论描述了他们所处时代资本输出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揭示了资本输出的物质基础、根本动因和必要条件。(1)大量产生的“过剩资本”是资本输出的物质基础;(2)追求高额利润是资本输出的根本动因;(3)“有利的投资场所”是资本输出的必要条件。

二、我国吸收外资的现状

(一)吸收FDI总量概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的FDI迅速增长。1992年突破100亿美元,1996年达到400亿美元。之后虽然有所波动,但一直维持在400亿美元以上。加入WTO以后,中国利用外资持续增长,2002年突破5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吸收FDI最多的国家。2004年中国吸引了约606.30亿美元的FDI实际流入,到2.006年中国吸收的FDI达到630.21亿美元。

通过对上表分析。我们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大致呈现上升趋势,各年增长率不一致。这与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与国外资本对经济乐观增长预期有关。说明我国相对国外仍具有利润率优势,国外资本对我国仍保持高的投资预期利润率。

(二)FDI来源地

以2006年为例,对华投资前五位的国家或地区f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依次为香港(202.33亿美元)、英属维尔京群岛(112.48亿美元)、日本(45.98亿美元)、韩国(38.95亿美元)、美国(28.65亿美元),可见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大陆的重要投资者。

(三)产业分布结构

近年来。我国利用FDI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但第二产业即工业部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比例。以2003年数据为例,当年,我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369.14亿美元,占总量的69%。这说明境外资本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本日益把我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加工制造业生产基地。

三、从马克思经济理论分析我国吸收FDI增加的原因

(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FDI增加的分析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存在的目的就是取得剩余价值,追求更多剩余价值。我国作为一个开放的大国,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相对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资本累积和转移的本质是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这虽是用来描述资本主义资本家剥削产业工人的理论,但对判断国外资本投资我国取得投资收益多少也具有一定的意义。我国劳动力丰富,劳动力价值不高,劳动力平均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国外劳动力工资。除去劳动力成本,资本跨地区、跨部门转移进入我国将可取得较资本在其本国更多的“剩余价值”。

(二)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对FDI增加的分析

马克思认为,由于各个生产部门的特点和技术水平不同,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在客观上存在很大不同,有些部门资本有机构成高,有些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低;有些部门资本周转速度快,有些部门资本周转速度慢。那么在其它条件都等同的情况下,同量资本在各部门就会有不同的利润率。各部门的等量资本获得的利润率不同,就会引起部门之间资本对投资场所的竞争。这种竞争,既表现为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高的部门的转移。也表现为新增资本向利润率较高部门的投入。资本在备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和投入,使各部门生产规模发生变化,不同的利润率转化成全社会一般的利润率,即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要求各生产要素在各地区和行业间能够自由流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资本有更大的活动性,也就是说。更容易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另一个地点;第二个条件是劳动力能够更迅速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生产地点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地点。可见,马克思平均利润率理论描述的是资本从利润率低向利润率高的部门间转移过程,最终使部门间利润水平趋于平均化。外商直接投资是国际间产业资本的流动,实际上是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国外“潜在利润率”高的部门,是资本产业部门和地点的转移过程。一般情况下,资本是从资本充足国向资本稀缺国转移。攫取地区间利润差价。随着资本流入资本稀缺国。流入国相关产业资本越来越丰富,资本间竞争加剧。产业资本利润有降低趋势。从而与国际资本平均利润差距越来越小,对国外资本的吸引力也将缩小。因此,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即国际间资本流动的加剧。使国际产业资本利润率有平均化趋势。近年来,我国积极鼓励和吸引外资的政策,满足马克思平均利润理论中平均利润形成的这一条件,即资本从一个部门和地点到另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的流动更加自由,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少。成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从近十几年来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结构来看,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的比重很大,在第二产业内部,外资主要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集中在纺织业、食品制造业。而外资集中的纺织业、食品制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可见,外资充分利用了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特点。我国相对于国外资本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具有高的“潜在利润率”。这种资本跨地区、跨部门的追求高“潜在利润率”的流动进一步促使我国吸收的FDI居于很高的水平。

作者:王铁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城镇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论文下一篇:建筑施工的工程造价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