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不朽的马克思有感

2022-09-01

第一篇:观不朽的马克思有感

观《不朽的马克思》有感

观《不朽的马克思》有感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所有学生实现了在家上课的梦想,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余,在老师的推荐下,我抽了一点时间观看了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指导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设置的电视文献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该片分上下两集,共100分钟,讲述了马克思波澜壮阔的一生,主创团队在国外大量考察马克思、恩格斯的手稿档案、文献资料,并赴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应该、俄罗斯等地实地拍摄,力求真实地反映马克思成长、生活、研究理论和开展革命活动的人生历程和思想轨迹。观看该片后,感受颇多。

本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创立、形成、转变、成熟的构建过程为主要线索,沿着马克思的人生足迹,实地拍摄马克思工作、生活的实地,以及手稿文献等珍贵文物,真实反映马克思的人生轨迹,刻画马克思的性格、形象,讲述马克思的生活故事,体现马克思的伟大精神。上集以写作《共产党宣言》为核心内容。通过马克思的童年时代、青年时代、大学时期等成长历程,构建马克思思想轨迹。他中学立下“为人类而工作”的崇高理想成为他一生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不仅与终身的革命伴侣燕妮结出了爱情的果实,还结识了一生的革命战友恩格斯,从此马克思恩格斯开始为无产阶级的事业并肩战斗。下集讲述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过程,刻画马克思“目标始终如一”的革命领袖品质。31岁的马克思流亡到伦敦,长期居无定所,靠典当和赊账以及恩格斯的资助度日,他的四个孩子先后夭折。但马克思没有向苦难的生活低头,他依然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研读了大量著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谋求解放的理论武器,在崎岖的科学道路上不断攀登。

节目形象展现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奥妙所在。

影片制作精良,风格大气,全方位,多层次,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这是一部生动、鲜活、好看、大众化的作品,没有用演员情景再现,而是努力还原真实的历史氛围,引领观众走进马克思时代。在融媒体传播过程中,制作的五个短视频先声夺人,《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片头诞生记》《风雨同舟荣与共,有一种友谊叫马恩》《屡经磨难,真理路上步履不停》《马克思与燕妮,让人动容的爱情》《不朽的马克思》等,有的运用了H5技术,都产生10万+以上的巨大影响力和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不久的将来要开始读一些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了,但不急于开始读,先把手头的几本书先读几遍,争取最大程度领悟其精髓,再开始下一阶段的阅读。我这么多年以来啊,读书确实着急了。高中之前,升学压力大,除应试内容外,书看得很少。上大学之后,急功近利,曾扬言大学要看600多本书,最后因为目标太不切实际,反正自己也做不到,索性放弃,加之那时也没养成读书的习惯,所以到目前也没看多少书。

分析我自大学以来的读书态度,读书意识是有的,但急功近利,重数量轻质量,也没学会看书。看完《不朽的马克思》,另外一点深切的感受是,能读书非常重要,马克思把自己称之为“读书的机器”,他在大英图书馆十年如一日地读书,临终之前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也是在读书。他的看书能力太强了,也特别会做读书笔记。我想,读书笔记不仅记录他对书中观点的看法,很多也是摘抄,这是必然的。会读书真的很重要,很多博士也没有掌握这个能力。我常在想,我什么时候学会读书了,我也就开始走上通往成功的快车道了,否则,永远都徘徊在成功的外围圈。对于读书能力,我倒是一点不担忧,我现在才21岁,哪怕是打碎了重新培养,时间也是充足的。和很多人比,我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不晚了。很多人到了36、46、56岁也没掌握这个能力,我何惧之有。

看完老师推荐的这部文献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由衷的感受到这部纪录片的底子的浑厚,不仅逻辑严密,思想性强,画面品质高,艺术感染力强,还很好地用电视化手段呈现了马克思波澜壮阔的一生,完美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伟大成果,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特别是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形象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秘,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一部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扛鼎作品。

第二篇:马克思论文——观上帝也疯狂有感

观《上帝也疯狂》感

———野蛮VS文明 历苏站在云海茫茫的悬崖边,将那只上帝赐予他们的可乐瓶抛出去。当可乐瓶消失在云海时,这群可爱的人又恢复到了以往平静的生活。

让我们重新回到影片开头。影片一直开始,就将我们拉进了非洲的荒无人烟的卡拉哈里大沙漠。那里没有高科技的东西,一切都还处于原始状态。一群可爱善良的布依族生活在那里。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嫉妒,没有争斗,更没有尔虞我诈,有的只是淳朴善良。他们相信上帝,感谢上帝赐予她们的一切。打雷时,她们以为上帝在打嗝;飞机飞过时,他们以为是上帝肠胃不舒服。这些,在我们这些所谓的“文明人”眼里,或许觉得可笑,但是,他们却给我们展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淳朴可爱。以为影片会一直延续这种氛围时,画面瞬间转换到了我们的文明时代。那里科技发达,交通便利,生活也是那么的愉悦。可是,在所谓的文明下,我们的灵魂是那么的疲惫。每天要应对这样那样的事情,仿佛文明把人们压得透不过气来,文明吞噬着我们的笑容。我们值得“骄傲”的文明,充斥着太多的利益与诱惑。渐渐地,我们的内心变得异常的扭曲,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变得虚伪可笑,变得那么的冷血。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样的片断:历苏带着瓶子离开了卡拉哈里,在路上感到饥饿,忽然看到一群羊。于是他用浸了麻药的箭射了其中一只;然后走过去抚摸着小羊,对它道歉,解释自己的伤害并不是出于本意,只是生存所迫;看羊的小孩发现了,对他大喊大叫,历苏非常自然的邀请道“你也一起来吃吧!”;小孩跑了,他以为是去叫他的家人,反而更加高兴了;小孩带了警察回来,警察二话不说将羊抢走,历苏觉得这人想独吞,真没有礼貌,但是也并不生气,而是自己去找另一只羊„ 历苏在射杀一只羊时,他会向它道歉,祈求他的原谅。野蛮的土著人,表现出了一种在现代社会少有的真挚和感动。

高科技,快节奏,满眼的灯红酒绿和拜金主义,使我们渐渐失去了理智,迷失了自己。或许有人会怪上帝,在纷纷扰扰的世界,很难让人淡定自若。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中国的教育,从小就给我们灌输,要有竞争意识,只有不断地努力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在这种泱泱大国,十几亿人口摆在眼前,要想要脱颖而出,谈何容易。所以,渐渐地,出现了一句名言“现在的社会是拼爹的社会”。在我看来,李刚李双江这些牛气的拼爹事件,只是一个小小的影射,只是放大化了而已。我们是文明人,应该用文明人的方式解决事情。然而,利益熏心的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在撞到人后逃之夭夭;看见老人摔

倒了,能做到视若无睹;撞到别人后,甚至可以给他补上几刀,让他死个痛快!我不禁想要吐槽,这就是我们苦苦追求的文明吗?在我们这些文明人的眼里,那些人不及一只羊。至少,羊在死之前,历苏还会祷告道歉。

事物没有绝对性。我们不能完全否定文明人。尽管,眼前的事实让我们很难相信,这世上还有多少好人,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保留着他们的纯真善良。他们想要做到如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遗憾的是,那些淤泥已经被污染了,是有毒的。恐怕他们想要洁身自好会难上加难。

微博是一个高科技产物,在当今社会非常流行。微博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一会,爆出了郭美美炫富;一会又爆出某官员把微博当QQ与小姐热聊;一会又爆出毒胶囊事件。最近的微博热点人物恐怕非央视主持人赵普莫属。他在自己的微博中爆料,果冻酸奶是用皮鞋做的,瞬间引发了社会关注和讨论。可是,人们也发现,赵普因此瞬间从央视主播台上消失了,销声匿迹。试问,难道这就是“Made in china”的“杀人灭口”吗?现在的社会可悲的不是人们在金钱世界里丢失了自己,而是,那些纯洁灵魂在不断被腐蚀和吞噬。赵普发微博爆料有错吗?有人说,他是错的。作为一位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他不能这么轻易的爆料还未被央视新闻所播出的事实。可是当良知和职业操守碰撞时,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良知。他明明知道他这样做,可能会惹来很多麻烦,甚至丢掉他的饭碗。前些日子的“邱启明”事件也摆在他的面前,但是,他还是那么做了。很多人挺他支持他,我们就像是以卵击石,赵普还是被停职。谁出来逞能,就会被这社会OUT。久而久之,谁还会出来主持正义,谁还会拾金不昧,谁还会见义勇为。

我们本来拥有最美丽纯洁的心灵,是我们丢失了它。我们选择了我们的舒适生活,尽可能的攫取我们需要的,所以放弃了纯真的和美好的。我们选择了把自己围困在锁和墙内,守着我们的财产,细数,顺便锁上了我们的心。所以我们放弃了自由和自然的空气。我们选择了谈吐优雅,举止大方。但是同时我们给自己带上了沉重的社会枷锁。那些天高地阔,肆意享受阳光和感情的日子被我们疯狂地丢弃了。

在土著人眼中,现代人是上帝,因为他们的行为有着太多的不可思议;而在现代人眼中,土著人也是上帝,因为他们处于灵魂的本初状态。就像白岩松所说的“中国,请放慢你的脚步”。在现代社会生活的我们,请放慢自己的脚步,停下来歇息一下,让自己的灵魂能喘口气。一味的物质追求的背后,是精神家园的丢失,而且你会发现,良知的缺失,使我们因追求文明而变得更加野蛮。

蓦然回首,那片精神家园仅有那些“野蛮”的土著人守候,岂不觉得悲哀!

第三篇:马克思的普选观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普选观

内容摘要:选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非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对普选权的独特看法,指出选举的性质是受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具体历史的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应对普选权所持的态度,本文就以马克思对英、法德等国普选权的态度来说明这一点。选举作为一种实现民主的方式,对我国实现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普选权

一、马克思普选观产生的背景

选举作为一种政治形式在最早的原始社会就产生了,它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到了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此时阶级、国家都将消失,那么这时的选举就不再产生阶级统治,而完全成了事务性的,只是一种社会管理的方式。

资本主义从

14、15世纪萌芽经过原始资本积累,到

17、18世纪资本主义方式最终确立,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标榜“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资产阶级需要突破种种限制,从而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普遍选举”的主张,这一口号成为反对封建制度的利器。同时普选制也就开始成为革命的重要旗帜,但此时的普选只是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的工具,人民还难以真正参与其中。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十九世纪正是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时代,普选已经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政治形式。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在关注研究资本主义,其中对资本主义普选制有着不少的论述,对资本主义选举虚伪的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但普选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无产阶级的政治参与,扩大了民主的范围,如果无产阶级能够加以有效利用,那么就能使之从剥削的手段转变为解放的方式。因此马克思与恩格斯告诫广大无产阶级在利用普选权时应该时刻牢记普选权的虚伪本质与欺骗特征,应该坚持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但对这些论述没有形成专门的著作,而是分散在了卷帙浩繁的文章中。

二、马克思普选观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详细阐释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由于选举属于上层建筑,因此从根本上说选举的性质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普选权正是一根磁针,它虽然摆动了几次,但最后总是指向这个负有统治使命的阶级1(1235)。资产阶级的普选首先是有其虚伪性,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初稿里就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普选权在 1

此以前一直被滥用,或者被当作以议会方式批准神圣国家政权的工具,或者被当作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只是让人民每隔几年行使一次,选举议会制下的阶级统治的工具”。2(p96)

其次是对财产资格的限制,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职责就是调整选举权,使它合乎资产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最先局限于上层,马克思1852年在《宪章派》中写道:“一个男子要想享有不列颠议会选举权,如果是在城市选区,他就得有除缴纳济贫捐外收入不少于十英镑的房产;如果是在各郡,那他必须是一个每年收入不少于四十先令的自由农,或者是一个每年交纳不少于五十英镑地租的土地租佃者。单单从这一点就可以得出结论:宪章派在刚刚结束的选举斗争中能够正式参加活动的只是很少数的人。”3(p391)

再者就是工业无产阶级还不占多数的情况下,争取普选权就必须唤醒农业无产阶级。恩格斯在《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政党》中指出“旧的封建领地上的宗法式经营方式使雇农或无地农民祖祖辈辈依附于他们的‘仁慈的老爷’,这种依附关系大大阻碍了农业无产者参加城市工人的运动”,“在法国,由于拥有土地的自由农民缺乏民主意识,普选权没有使工人进入议会,而是相反,几乎把他们全部赶出了议会。在德国,反对封建的和官僚的反动派的斗争——这二者在我们这里现在是分不开的——就等于争取农村无产阶级的精神解放和政治解放的斗争;在农村无产阶级还没有卷入运动的时候,德国的城市无产阶级就不可能得到而且一定得不到丝毫成功,直接的普选权对无产阶级来说不是武器,而是陷阱。”4(p83)因此无产阶级此时若想取得胜利,必须唤醒农业无产阶级。

但随着资本主义方式最终在世界范围确立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再加上资产阶级在无产阶级的斗争下不断对普选制进行改革,如英国1832年、1867年、1872年、1883年、1884年、1885年等大规模对选举制的改革,使无产阶级能更好的利用选举参与政权。如马克思1855年在《行政改革协会。——人民宪章》中曾写到“如果追溯一下普选权在英国的历史,那末可以看到,随着英国现代社会及其永无止境的

5(p301)矛盾——由于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矛盾的发展,普选权逐渐地摆脱了唯心主义的性质。”

这充分显示了普选权在英国的发展历程,由于“在英国,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而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口住在农村”,英国的无产阶级比其他国家更强大,再加上对选举经过多次改革,因此在英国实行普选权的必然结果就是工人阶级的政治统治。

恩格斯在临终前五个月写的《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很着重的说到普选权的积极利用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在德国,因“工业因获得法国数十亿滋润补助,简直像处在温室条件下一样愈益迅速发展起来,因而社会民主党更加迅速和勇往直前地成长起来。由于德国工人善于利用1866年实行的普选权,党的惊人的成长就以无可争辩的数字展现在全世界面前:社会民主党所得的选票在1871年为102000,1874年为

352000,1877年为493000„„1884年为550000票,1887年为763000票,1890年为1427000票。这时,国家的手也就变得软弱无力了。反社会党人法消失不见了,社会党人的选票增到了1787000张,即占总票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政府和统治阶级使尽了一切手段,可是毫无用处,毫无成效,毫无结果。当局,从更夫以至首相,都不得不接受——并且是从可恶的工人方面接受!”6(p513-514)恩格斯还说到德国工人“给予了世界各国同志们一件新的武器——最锐利的武器中的一件武器,他们向这些同志们表明了应该怎样利用普选权。”6(p516)可见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选权对无产阶级也越来越重要,马克思在晚年所写的《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中也提到选举权“由向来是欺骗的工具变为解放工具。”7(p264)普选权作为一种新的斗争方式,可以成为很好的宣传手段,在进行竞选鼓动时可以更好的接触人民群众,工人“同资产阶级争夺每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职位,只要在该职位换人时有足够的工人票数参加表决。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但恩格斯在称赞普选权的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否定革命,“这是不是说,巷战在将来就不会再起什么作用了呢?决不是。”6(p520)。同时还说“我们的外国同志们是决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革命权的。须知革命权是唯一的真正“历史权利,”6(p522)从中我们能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对普选权的看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不同的国情等具体历史的变化着。

三、马克思资本主义普选观的特点

1、选举的性质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性质,对社会经济基础有着历史的依附性

正如马克思所说:“选举的性质并不取决于这个名称,而是取决于经济基础,取决于选民之间的经济联系;”在未来社会,“当这些职能不再是政治职能的时候,(1)政府职能便不再存在了;(2)一般职能的分配便具有了事务性质并且不会产生任何统治;(3)选举将完全丧失它目前的政治性质。”2(p289)

2、选举作为一种政治形式,具有社会历史性

马克思说:“选举是一种政治形式,在最小的俄国公社和劳动组合中都有。”2(p289)恩格斯称原始社会的选举制为“自然形成的民主制”6(p104)的主要形式,是人类社会选举制度的萌芽。因此选举作为一种形式,任何国家和社会都可以利用。

3、在阶级社会里,关于选举权的斗争实质是阶级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普遍的东西一般说来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8(p84)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选举背后的阶级实质,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争取

选举权的斗争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普选权是阶级斗争的一种工具。

四、对我国选举的启示

我国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也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行使国家权力。选举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借鉴西方选举制中的一些优点,以此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对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在调查了一组议会选区的统计数字后指出:下院共有654个议员,其中594个议员是由297个受控制的选区选出来的。

[14](p1384)因此

(一)使选举方式与程序规范化和法制化。恩格斯在《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政党》中提到了工业无产阶级的胜利需要农业无产阶级的觉醒,由于我国有八亿农民因此(二) 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民主意识。通过马克思恩格斯对选举制具体历史的分析,我们知道(三) 选举做为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必须符合本国的国情,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选举方式和方法。

(四)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完全实现普选制,现在我们只是在县级以下才是直接的普选制,在以后的发展中应逐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举措,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国家的管理中来。

(五)为更好地保证提名候选人的公正、公平,我们现在实现了差额选举,同时也可以引进竞争机制搞活搞好选举,提高候选人的参选意识和选举人的选举积极性。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的选举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选举的发展和完善有积极的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在不同时期和地域根据经济社会状况对马克思、恩格斯的选举思想进行发展和创新。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6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年。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年。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年。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四篇: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

姓名:耿芳兵学号:100301114

以前很多哲学家都论述过实践,它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实践”主要是指伦理行为和政治行为,注重的是行动,其目的在与自身,使人们“善”;而“创制”主要指导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技艺活动,其目的在于创制的对象。之后,关于实践的理解产生了分歧。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实践不过是思想的代名词。而客观唯心主义者的实践指的是独立于人脑之外的客观精神实体活动。旧唯物主义者更重视实践,但他们把实践又通常理解为饮食起居之类的日常生活或商人的营业牟利活动。他们对实践的理解片面而孤立。而马克思则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构成其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观的提出是一个从有到无、逐渐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内容

l、科学地揭示了实践的含义和特征,第一次把实践理解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首先把实践观点推广到社会生活的研究,批判了唯心史观,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领域中的革命变革;

3、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科学地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与作用,解决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而且也把认识论引入历史观,确立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于是,从哲学上概括生产劳动、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等社会活动已经成为可能。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提出过程

马克思从开始从事哲学活动时起,就十分重视实践问题,但对实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所讲的实践是哲学实践,即理论批判活动。实践的力量来自本身自由的理性,实践的作用是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其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莱茵报》时期的斗争实践和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使马克思对原有哲学信念发生怀疑和动摇,从而转向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分析,同时也由理性批判转向政治批判。这个时期马克思所说的实践主要是指政治批判和推翻现存制度的实际斗争,他把两者看成是同一件事情。这时马克思在实践观上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把“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区别开来,认为从事政治批判不仅需要有革命理论,而且还需要物质力量,这个物质力量就是掌握了革命理论的无产阶级。但这时马克思还没有研究生产实践问题,不了解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还没有解决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问题。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探索科学实践观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首先,由于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从而抓住了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即生产实践。其次,他在对人的本质的分析中也分析了实践的基本特征,即客观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并强调指出,人的改造世界的活动,人的对象化活动,离不开外部自然界,“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第三,马克思还初步论述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指出真正的实践是“现实的和实证的理论的条件”;“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此外,马克思正式使用了实践范畴,并把实践理解为人创造对象世界的活动。他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初步萌发了实践是认识的对象、源泉以及认识真理标准思想。在另一个方面, 基于此种实践观,马克思进一步伸张了实践的批判维度,把哲学终结的思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指出:/ 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决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因为哲学把这

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既然哲学与世无涉,停留在自言自语的满足上,那么它的灭亡便是不可抗拒的命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在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创立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对哲学终结的现实批判,马克思依循的仍然是异化史观的批判路径。人类非异化的价值悬设成了马克思批判现实的理据。因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仍然运用哲学武器展开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神圣家族》,1844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合作了《神圣家族》。该书不仅明确了人对自然的两种关系, 即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而且再次阐发了哲学终结的实践观的历史根基。马克思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 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他们已把现实的物质生产看作历史的发源地,把现实的生产劳动视为实践的基本内容。他们还指出,不去认识某一历史时期工业生活本身的直接生产方式,就不能真正认识这个历史时期,进一步明确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其次,他们强调实践在改变现存事物中的作用,指出:“思想从来也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它都只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第三,他们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的同时,指出实践要以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为前提。他们说:在生产实践中,“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就是说,实践活动要以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生产实践改变的是物质存在的形态,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深化和发展了以往的研究成果,第一次把实践理解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活动。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提了出来,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在这一点上《提纲》被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其中关于实践观的阐述具体如下:

1、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关于认识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不到实践对人的认识的基本作用,必然对事物的认识只是一种直观的照相似的反映。而未把事物看作是被人们改造过的对象,没有看到实践在认识事物检验理论上的作用。因而,它不能说明理论的本质。例如:费尔巴哈虽然不满意黑格尔将理性当作检验真理的标准,而认为感性直观才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马克思将实践引入认识论,并表明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理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证明,区别真伪。因此,马克思的结论是: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2、实践是社会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社会生活与实践的关系,必然看不到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然对社会的认识,只是一种纯客观的,经验的直观,而未把人类社会看作是实践活动的过程,没有看到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而,它不能认识社会的本质。例如:费尔巴哈虽然批判了黑格尔将人类社会视为绝对观念产物的思辨性,虽然批判了宗教,但他由于没有用实践活动说明宗教产生的社会起源,最终仍然深陷唯心主义的巢臼中。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社会生活领域,表明了这样的一个基本观点:即:生产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首先,社会的起源基础是物质实践。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社会,没有物质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其次,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是实践。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它制约着

人类的其他活动: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科学、艺术莫不如此。再次,社会规律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自然规律、社会规律都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各有其特点。社会规律离不开人的参与即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人的实践。

3、实践是人的本质

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了人与实践的关系,必然看不到实践对人的本质的作用。对人的认识只是一种抽象的、生物学意义的理解,而未把人看作是实践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产物。没有看到实践对人的本质的作用,因而不能说明人的本质。例如:费尔巴哈理解的作为出发点的,人不是在现实社会中受各种社会关系约束的人,而是彼此孤立的、无差别的自然实体。于是他只好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类理智、感情、意志、爱以为人类依靠所谓的“类本质”才使得所有个人得以联系起来组成了人类社会。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人的问题,表明了这样的一个基本观点: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生存、发展,才能证明实现其本质。首先,人的实践活动是对象化的社会活动。人要生存,就必须时时刻刻从事实践活动。人作为主体,是能动的社会存在物,社会活动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必然表现为作为活动主体的人与他人形成的各种关系。因此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只能从其对象化的社会活动即从实践中寻求。其次,人是实践内容,是多样化的社会活动。人的实践活动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教育、文化活动以及一切生活活动。如:家庭活动等。这些多样性活动的总体结果表现为个人与他人的各种关系,即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外化了的人的本质的全部内容。最后,对人的本质及其人性的考察,必须臵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社会实践中。

4、实践是历史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了人类历史与实践的关系,必然看不到实践对人类历史的作用。总是用抽象的人性论、人道主义去说明社会历史,因而不能说明人类历史的本质。例如:自中世纪以来的某些唯物主义者力求发现历史发展的动力,寻找改变现实的力量。是由于不懂实践 不能从历史观点出发,把实践看作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而不能说明人是怎样实现改变环境与改变人的辩证统一的。最终得出历史发展的动力是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结论。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历史,表明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历史。没有物质生产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马克思划时代的贡献就在于他跳出了抽象人性论的理论陷阱,从历史的实践出发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两者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达到了辩证的统一。正是实践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实现了由低到高的发展从而构成了人类历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第一部成熟的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这里,马克思对实践作了更具体的阐发,并且从实践,特别是从生产实践出发,提出并论证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指出生产方式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第一次揭示了阶级和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问题。

《资本论》中对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作了更深刻的分析,揭示了实践的要素和本质,加深了人们对实践含义的进一步了解。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任何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又说:“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过程消失在产品中,它的产品是使用价值,是

经过形势变化而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认为, 要想实现德国实践派的愿望, 必须在实践中哲学终结。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由此可知, 对现实的关注已经使得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发展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高度, 而强调实践的现实维度业已使得马克思领会到了实践批判理论和哲学终结的理论命题。

深入系统地研究人类的实践活动,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真正实质,合乎马克思哲学本性地、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人类实践活动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五篇:马克思经济正义观的当代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马克思主义认为,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崇高境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首要价值所在,“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 。

(一)马克思经济正义观的内涵

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发展基础。经济对于人类的意义,在于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人的发展的需要。经济正义旨在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沿着丰富人的潜能,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道路前进。经济正义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各不相同,但都离不开对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中人的终极命运的关注。经济正义反映的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处理相互利益关系应遵循的价值原则:即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合理化,社会经济关系及其矛盾冲突的平衡解决。

马克思主义对经济正义的理解归纳如下:首先,正义主要源于经济现实,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十分中肯地指出:“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一致,就是正义的;只要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①在这里马克思对经济正义给出了唯物史观视角下的评判,对那些抽象出来的所谓的普遍的正义给出了否定,指出没有适用于任何一切和所有社会形式的“经济正义”的一般规则,正义不取决于人类行为与利益的普遍一致性,而取决于特定条件下的生产方式中的具体要求。因而,正义既不来自于神、上帝,也不是来自于社会权威或人性,而是在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中,每个时代和社会都有其特定的正义观。其次,经济正义在本质上是人类在经济实践中实现人的全面解放。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正义思想以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为根基,立足于对现实经济关系中的人的关注。第三,构建人类最正义、最理想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制度--共产主义制度。只有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实现了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才实现了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马克思经济正义观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正义观。

马克思经济正义观源于社会存在,是现实矛盾及其发展趋向的客观反映。马克思经济正义观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完美统一。对经济社会正义的实现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8页;

(二)理论意义:中国经济正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导

马克思的经济正义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运用唯物辩证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阐发,而这些正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正义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是为着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努力的,其经济正义思想也正是把人的自由和解放为终身追求的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自己追求的崇高目标,而马克思经济正义观为其经济正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导。

1.毛泽东的经济正义思想

毛泽东的经济正义思想体现在其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中。毛泽东的经济正义思想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毛泽东坚持马克思经济正义观的指导,致力于构建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的正义社会。

2.邓小平的经济正义思想

马克思经济正义观认为,实现社会的正义,必须以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前提。邓小平经济正义思想的根本特点,就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把正义看成一个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历史范畴。1 3.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经济正义思想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经济正思想集中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消除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利益的状况,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提供保障。对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维护,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正义的环境,从而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4.第四代领导集体的经济正义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总书记的党中央第四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的经济正义观为指导,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以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经济正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物质财富,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对利益分配即要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按劳分配制度,同时也强调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宏观调控原则,从而才能实现利益分配的正义性。防止贫富差距过大,实现共同富裕,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正义思想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经济正义观的指导,并紧密联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现实意义: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解决提供指导

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经济正义观的基本意义,就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极端不公平性,由此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经济正义观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解决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经济正义观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指出了现实路径: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发展要坚持效率的原则,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最终是要为实现人的解放,因此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要避免人对物的依赖的普遍化,避免社会主义经济正义的形式化,从而才能最终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也就是说,要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公正、有序、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必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坚持高效发展又要注重和谐发展:

(1)发展生产力,经济正义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

大力发展生产力,让物质财富更加丰富,这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基本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2共产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3(2)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正义的基本环节

发展生产力,物质财富更加丰富,这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正义的基本前提,但是现实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和经济增长,不会自动地将利益流向极端贫困的群体,还必须有公平正义理念与制度的支撑或牵引。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一方面大力发展国有经济,使其发挥主导作用,优化结构布局,转换经营机制,花大力气发展公有资本控投或参股的股份制经济,实现资本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减少或消除体制性障碍,促进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6.义经济制度不断走向成熟与完善,最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缩小分配差距,实现经济正义的保障

可以说分配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基本形式,也是缩小分配差距的保障。

我国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就意味着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直接结合,应该在制度上更大程度地保障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的相对公平,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拓展分配调节的空间,要从收入分配环节的调节扩展到资源分配环节的调节,缩小资源分配的差距,通过对资源分配公平的目标追求,缓减分配不公导致的社会问题及其矛盾,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发展。那么既要对分配差距过大的城乡、地域差距进行宏观调节,又要对资源分配失衡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逐步解决,保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及按劳分配在实践中的真正实现,或者通过转移支付手段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这样才可能相对有效地解决我国分配不公而引发的社会矛盾。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经济正义的举措

就个人来讲,其差异首先存在于先天或自然因素(包括性别、相貌、天资等等的生理属性)之中,而当人的这些自然因素进入到社会关系中,还要受到社会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种族观念、等级制度、教育程度等等)所影响,所有这些因素的叠加造成了人的个体的竞争力的巨大差异,竞争力强的人在同等情况下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与财富,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就并非如此简单,人类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在一些人类生活所必需的资源的占有上,一些人享有更多,其他人自然就少了,也就是说竞争力强的人在占有了竞争力弱的人的资源,从而造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使经济社会矛盾不断加剧。要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就要坚持马克思经济正义观的指导,以人为本,根据人自身发展特点,把人放在现实环境中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经济正义的举措:第一,在教育上给与充分的保障,以求得个人的发展。第二,就业保障。。目前社会,人的发展仍处在对物的依赖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人们社会生活的风险显著增加。为了规避各种社会生活风险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要大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三,落实好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国家必须制定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保证社会保障

制度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总之,我们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而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调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分配差距,和谐发展维护经济社会的正义环境,才能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程部管理工作制度下一篇:个别化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