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与感悟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体验与感悟范文

军训体验心得与感悟

通过军训体验,让我们得到了不一样的心得与感悟。小编收集了军训体验心得与感悟,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军训体验心得与感悟篇1

8月18日,我们初一年级的全体同学去了军训,这次军训,这次军训,是一次艰辛的旅程。是一次很好磨练意志和锻炼身体的机会。对我们这些整天在父母庇护下长大的孩子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军训这几天,正是台风即将来临的时候,太阳非常猛烈,但是,我们要顶着烈日辛苦训练。抬头、挺胸、直背……教官为了让我们把动作做标准,不厌其烦地要我们做十遍二十遍……尽管在太阳底下站得脚底发麻,渴得喉冒青烟,我们也不能喊累,只有坚强地挺住。军训很苦,有时心里也在打退堂鼓,想着家里的舒适,心中便激起了思乡的涟漪,然后在不知不觉中落泪,那时,真希望自己已经坐上了回家的车。但是,我们想想那些保家卫国的士兵们吧,他们置生死于度外,在比我们更可怕的训练前毫不低头,他们连死都不死,难道我们就这一点小小的困难,也不能客服吗?难道我们被这微不足道的困难吓到了吗?不,我们一定要凭着自己的意志力撑下去!凭借着这种力量,军训,我们闯过来了!

通过这次军训,我们端正了思想,树立不怕苦,不怕累的人生观,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力与忍耐力,使我们稚嫩的思想变得成熟,弱不禁风的身体锻炼得强硬,是我们的组织纪律性得到提高,团队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虽然军训很苦也很累,但是军训促使我们在方方面面得到了提高,所以,不论如何苦,如何累,我还是要说一句:谢谢了军训。

军训体验心得与感悟篇2

经历七天的艰苦磨练,我们在校领导和众老师的监督之下完成了我们这次的军训任务。校长和老师们还亲自检阅了我们高一的这支队伍。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嘹亮的口号,迎着明媚的阳光,脸上充满了胜利的喜悦,走在操场上,接受检阅。此刻,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多么的激动,多么的兴奋啊。

记得刚军训的第一天,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懒散,毫无军训之意。甚至感到厌烦。在军训的时候总是左顾右盼,要不就是互相说话,总是心不在焉。也许是不太适应吧,渐渐的,同学们的精神都集中起来了。而且表现的还很认真。教官耐心的教着,同学们耐心的学着,每学完一段之后教官总让休息一会儿。而且还不时地讲个笑话什么的,那气氛好不热闹。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次学唱军歌。我们两个连的同学呈四方形围坐在一起,教官在中间教我们唱,那氛围相当温馨。甚至于有的同学把这场面比作成了一桌麻将。而我们的歌声就如这麻将,一阵接一阵,不绝于耳,让人回味无穷。

七天,不知不觉就这样匆匆过去了。到了要分离的时候,还真有点儿舍不得。我们已经与教官产生了深厚的情谊,这些天我们共训练同欢笑。如今马上要离别了,心里真不是滋味。

七天,虽然是辛苦的,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挺幸福的。至少这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而且它还让我真正懂得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起心志,劳其筋骨"这句花的深刻含义。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所以我们必须要为之奋斗,为之拼搏。

军训体验心得与感悟篇3

时间飞逝,转眼间八天的军训时光已经过去。军训是我们人生难得的考验和磨砺,他不但能培养人的吃苦精神,更能磨练人的意志。

我们每天的军事训练内容非常简单,不过是原地转法、正步、立定、齐步这些基本的动作,这些动作平时看起来非常简单,而现在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了,第一天下来,我们就累得半死,全身都疼,但是大家没有一个人退缩,都坚持到了最后。其深深体会到了坚持就是胜利。

通过拓展训练,我深刻的理解到了什么叫“团队”。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大家都能凝心聚力,充分体现了挑战自我,熔炼团队的精神。如果没有团队精神,这次所有的拓展项目都无法完成。正是大家严格要求自己,注意细节、一丝不苟,才能顺利完成。

在深深体会到团队协作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学会了如何突破自己心理的极限,可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通过这次训练,最终能真正能够实现个人某些心理障碍的跨越,同时也体会到个人能力的发展潜力。证明了自己,超越了自己。使我明白,没有不可能,超越自己就能够创造奇迹。

我很感谢能通过这次的训练活动有这样一次深刻的体验和有意义的经历。我也能为能处于这样一个有默契的团队而感到荣幸,我相信,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不论我们接下来会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能够手牵手共同去克服,因为我坚信:团结就是力量!

在此,我真心的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次活动,也感谢我们的队友,给我们彼此的支持和信任。衷心祝愿我们的学校明天更辉煌、更美好!

第二篇:体验与感悟--成功作文的翅膀

心理学家认为人只有因内心的诱因而需要说话时,才能自然地说话写话,才能最有效地发展语言能力。<<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新课改环境下的作文教学要把学生引 向生活, 引向自然,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捕捉习作材料,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情感升华。本人经过教学实践与反思,认为作文教学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精心组织作文教学,让孩子以其独特的视角去感受生活,认识事物。必须努力培养儿童创造精神,让孩子以其独特的语言主动描述和剖析生活与世界;必须既要教作文,又要教做人,让孩子以其独特的方式张扬个性,发展个性完美人格。

一、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精心组织作文教学,让孩子以其独特的视角感受生活,认识事物。

有人说,如果能让学生从厌恶作文到喜欢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可以说完成一大半了,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兴趣是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就作文教学而言,教师一旦激发各培养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自觉地写, 刻苦地练,写作能力就能主动得到发展,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 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 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感悟。我们可以这么说:兴趣是成功的向导,有兴趣的学习能消除紧张畏难情绪。进行体验与感悟的指导,正是根据孩子的年龄及心理特点让孩子一边无拘无束地进行情境体验,一边发展其具有个性化的语言,我在教人教版语文第七册习作时就是根据孩子好动、好奇、好玩的个性。让他们放下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生活环境尽情欢乐,尽情观察,尽情交流,如:一阵西风刮过,操场上落叶飞扬,课堂上的孩子们,心忽地飞到了那里,我及时引导说: 到操场上去,让我们尽兴地沐浴在落叶中尽情地感受秋之美吧。 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像鸟儿们一样飞向操场各个角落,有的欢笑着,在操场上飞奔,像在追逐飞扬的彩蝶;有的蹲在地上,一边观察一片片形状各异的落叶,一边交谈;有的抬起头思索着,像在欣赏天空中每片落叶的舞姿;有的拿着几片树叶,寻找着,也许要为落叶对号入座„„孩子们沉浸在秋色里已经渐渐进入表达层次,我就及时叫孩子用自已的语言表达所见所想, 这一下子连平时不爱作文的孩子也表达的言之有物,方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必须努力培养儿童创造精神,让孩子以其独特的语言主动描述剖析生活与世界。

传统的作文教学有着明显的缺陷,追求形式,束缚思想,反复仿写,压抑兴趣,缺乏创新,活动限制过度。孩子发挥不够,老师指挥过分, 引导过头, 要求太多,面面俱到,孩子无所适从,无法有自己的独特思维,不能产生个性化的语言,而总想怎么要去完成教师的任务。体验与感悟式作文以创新的形式,适合了孩子的好奇、求异心理,又善于变换角度,开拓思想,让孩子兴趣盎然,乐于接受,真正投入生活体验情境,自主又自由地从观察到表达。如;我指导周记,没有指定观察目标,观察方法,观察顺序,观察重点,仅仅告诉孩子们,你自己想写哪里就写哪里。怎么说怎么写,用自己的语言,具体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

在这样完成周记的过程中,孩子尽情的去玩,尽兴去找。有的悄悄一个人,来到小河边,感受小河的迷人,想象河水夏之清凉与秋之晶亮;有的三五成群爬上茶园,观察茶工的工作,展望家乡的未来和自己的明天;有的呼朋引伴,游览毛主席旧居,描忆旧居的摆设和伟人的足迹;有的邀上亲友,登上漂流的竹排,欣赏珠砂河畔的秀山丽水和动听的客家山歌„„ 我没有料到井冈山下的小镇黄坳,在孩子们的眼里竟是如此迷人。由此可见,外界环境的体验撞击了孩子的创作涌动的心灵,产生了表达需要,就用自己的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极具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也就达到了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

三、必须既要教作文,又要培养人,让学生以独特的方式,张扬个性,发展个性;完善人格。

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教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作文教学,理应把思想教育渗透到作文训练的全过程,实现作文与做人的和谐统

一。作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怎么写,还要教学生为谁写,为什么写,写什么内容以及用什么思想观写,如果我们脱离思想教育和儿童个性品质的培养,而只教写作方法和技巧是不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的,这要求作文教学时,把握呈现方法,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明确为谁写,为什么写的过程中,端出写作动机,另一方面在帮助学生确定“写什么” 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同时在指导学生“怎么写”的过程中促进思想交流。其实人的精神世界常常依赖言语活动来展示。俗语说“文如其人”,孩子是最富有个性的,他们的精神世界千差万别,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也就不同,教师要以时代要求和创新观念,用“四有 ”人才的育人标准引导好孩子的感受,做到张扬个性,发展个性,完善个格,同时提高孩子的思想觉悟,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情感,把育人作为重要任务。

一个孩子写了一篇名为<<一件有趣的事>>,其中有这样片断:夏天,下过一场暴雨的夜晚,我和哥哥每人打上一把电筒,走进一片漆黑的田野,踩上平软的田埂去捉青蛙。雨后的田野,蛙声成片,这些小家伙可真笨啦。这时,只要你用手电筒照着它,它就一动不动地蹲坐在田埂上,你尽管走上前,弯下腰,伸出手,张开掌,巴掌朝下,往它身上一拍。嗨!一只大青蛙就到手啦,那可是口中的美食呀! 这段片段文句通顺,写得也很真实,很有孩子情趣,表达的思想却不够积极向上。我没有直接批评这个孩子,只把这篇文章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评分。孩子们思想活跃,各抒己见,经过热烈的争论,得到统一的意见,这种效果比教师“一言堂”好得多。 如描写“落叶飞扬片段”时,我引导孩子在自己观察想象基础上,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秋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孩子们个个语言丰富,各有个性。有的说“满天的落叶像成群结队回家的孩子,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有的说“粉红色的叶儿,菊黄色的叶儿,红褐色的叶儿,暗红色的叶儿,一片一片,从天而降,好似一封封饱含亲情的家书,在催小燕子早日返回”;还有的说:“那半空中飘落的落叶,就像从遥远的星球飞临地球的友好使者”„„这样我充分利用“落叶飞扬”的景色,让孩子们自由又自主地把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有机结合,张扬孩子的个性,发展其个性,完善其人格;同时又让孩子用自己丰富多彩的语言,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激发了人性中积极向上的情感,完成了育人任务。

第三篇:体验 感悟 思考

———赴同心路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大昌汗九年制学校

葛红丽

2011年4月21日,我校16人赴同心路参加了“四校薄弱学科的交流活动”在短短半天的学习活动中,我受益匪浅。“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了。”学无止境,平时总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去逃避学习,于是思想僵化,头脑迟钝,专业吃老本,教学步骤陈规,教学已没有了创新,幸而邂逅“培训”,使自己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静下心来认真反思,感触颇多,现提出自己认识最深的几点。

一、精通教材要钻研

深入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材是教师教学之本,是学生学习之源。它与学生的课业负担息息相关。因此,做为教师,就必须首先做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只有潜心钻研教材、才能智慧驾驭教学。 如李永玲老师的《切线的性质、判定》复习课,教师对教材挖掘比较深,比较透,理解到位,准确把握训练的重点难点并通过各环节有效地落实,对学生的训练比较扎实,尤其是概念的讲解,训练,指导,扩展等都很到位。另外,课上老师还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的总结,教学效果非常明显。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进而驾驭教材,安排教学。唯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不流于形式,才能变得厚实、丰实、务实。

二、教学技艺的提升要勤学苦练。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如何协调、把握最优尺度具有很强的艺术要求。教学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教师的创造,因为教师是教学创造的主。

这次教学观摩活动中,王彦军老师在课堂上那份自信与潇洒,那份沉着与稳健,让人钦佩、令人羡慕。王兆宽老师的《安塞腰鼓》,课件制作精致细密,运用熟练,辅助性强,与教师本身教学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但我想,那是与他们勤学苦练分不开的。我觉得,听这样的课完全是一种精神享受,听这样得课让我感受到教语文教的是一种境界,那么教数学同样也可以达到一种境界吧,要达到那种境界就要不断学习,学习是我们的生活工作责任,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教学实践,促进自己不断提高。

学习之后,我陷入深深的思索:如何计划以后的教学、如何不断提升自己、如何优化教学管理……需要思索的问题很多很多,我想:还是静下心来,从容地计划一下,丰厚今天以后的教育人生。

三、有效教学的体现要探索 有效教学是我们教学生存的基础,发展的保障、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我们目前最想攻克的最大课题。在我观摩的三堂课中,我发现有个共同点:教师的引导作用突出但又不会喧宾夺主,整堂课的教学流程非常的简洁有效。这和有效教学提倡的“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获得整合、进步和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我想,这几堂课应该是真正的有效课堂教学。

作为农村的一线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全靠我们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觉醒!我相信,只要我们身临其中,不断地学习、探讨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生活就会赋值增效。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的感觉到:“走出去,总会有收获的”人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会进步,才会超越自我。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一次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取得不少教学经验。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的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尽,教学创意无极限。

第四篇:职业体验感悟

从体验日的感受谈谈中职文化课

我校在4月

13、19和26日举办了校园开放日,我被安排在电子图书制作、新闻采写训练展示区。三天,接待了来自全市不同学校的中小学生,三天谈不上辛苦,可体验日结束后的思考我令我如待产的孕妇,妊娠的阵痛一次次刺激我的大脑。在中职教学,如何更好的服务学生?作为一名文化课的老师,如何把文化课与专业课结合起来更好服务学生?

从初中升入中职,义务教育结束。但义务教育的结束是否意味着学生已获得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全部素质?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中职依然继续开始文化课。

而文化课又如何定位呢?

文化课程的首要依据应当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需要。职业的教育不能忽视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职业教育在培养个体职业能力的同时,也应当把“人”的培养作为其首要任务。缺乏全面素质养成的纯专门化教育,必然使得个体逐渐狭隘,这不仅会扭曲个体的人格,而且会影响其专门能力的发展。我们难以想象一个缺乏生活情趣的人能制造出高水平的产品,正如杜威所尖锐指出的,狭隘的职业训练也许能培养呆板的机械的技能,但是它将会牺牲人的敏锐的观察和紧凑、机灵的计划等理智方面的能力,使人呆板、僵化。美国的教育家MORE 也认为,在培养工人职业技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工人进行陶冶,否则,工人虽有工作效率,却成为机械的奴隶。我国教育家邹韬奋同样指出,职业生活仅是人生活的一方面,职业责任仅是人承担的诸多责任中的一种,在进行职业教育时往往只着重了个人职业效率和社会经济的需要,在传授职业知识技能时往往忽略人的生活、人的精神世界的非职业的其他方面。事实上,割裂了人们生活的多方面联系,人的精神生活单一化,人会变成机械、怪物,也就不成为人了。普通教育、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有共同的价值存在。

故,文化课所承担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课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文化课和专业课都是为学生服务。而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不断提高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言语能力等一般的智力能力。并有可能某些特殊能力会被开发出来。这样其实就是在为专业技能服务。只不过这种服务是一种隐性的。而现在的职业教育理念多标榜显性的。显然是一种急功急利的做法。

当然,文化课在有些方面则可以和专业课完美的结合!像我们的出版发行专业必然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学素养。这就要求学生对古今中外的文学有比较深的了解。儒雅的书生来做发行员要比机修工来做适合的多吧。我想文化课程的设计还可以根据专业的需要。这样就可以满足许多人强调的普通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的观点。

总之,这次体验日收获颇丰。希望能不断提高自己,更好为学生服务!

第五篇:在体验中感悟

甘肃省庆阳市西华池初中

高秀霞

我在执教《愚公移山》一文时,鼓励学生质疑探究。部分学生认为愚公克难奋进、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值得学习,但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愚公应该搬家,不应该移山。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离下课的10分钟里引发了一场小辩论。

生1:如果愚公搬家,他岂不是向困难退缩了。 生2:近年来长江流域洪水肆虐,处处告急,洪水无情,人民有志,广大军民手携手,肩并肩,众志成城,抵御住了特大洪水灾害,这难道不是新时代愚公精神的再现吗?

生3:如果这样,愚公见了山就移,那么,山挡住路移山,河挡住路填河,人挡住了愚公的路怎么办呢?

生4:愚公挖走两座山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况且将石头倒在渤海边上,既影响了环境卫生,又阻碍了交通,多不应该。

生5:我认为,愚公既不用移山,又不用搬家,应该在山下打一个隧道,这样出入既不用绕道而行,又省时省力,还能保护自然环境,这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看着学生们针锋相对、抒己见时自信喜悦的神情,我心中无比欣慰,我没有想到他们的思路会这么活跃、想法会这么多。由此我感触良多,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要超越传统的备课水平,树立设计意识,让学生敢于质疑,钻研,讨论,联想,感受,以便更好的感悟课文内容。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叶圣陶先生说:“教任何课,最终都在于不需要教。”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教学时,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和积极思考的空间,启发学生质疑探究,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所以,教师的信任体现了对学生的鼓励,通过质疑辩论,既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又满足了初中生的表现欲望,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积极合作交流,达到了一箭多雕的功效。

由此我觉得,教学不仅仅是告诉和传授,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的实践,体验,探索,以达到创新的效果。不应该让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思考,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同学的友谊范文下一篇:微课堂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