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资源论文范文

2022-05-16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德育资源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如何不断创新德育机制,整合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成为摆在每个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以德促教,资源整合,突出实效”的工作思路,能将学校、社区、家庭的德育资源有机整合,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大大提高了德育的实效。

第一篇:德育资源论文范文

整合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坚持德育为先作为四大战略主题之一,深刻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加强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长期以来,汕头市龙湖区绿茵小学一直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更新德育工作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有机整合学校德育资源,力求提高实效,逐渐形成了“五个注重”的新的德育工作思路——以心育(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践行(把品德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主线,以智育、美育为两辅,以社会协同教育为保障机制,以此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情绪体验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青少年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也日益突出。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建立常规,积极引导。学校设立了校长信箱,每周星期五开箱,每周星期一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广播进行答复。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站。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如 “从小学会交朋友”、 “做个使人愉快的人”、“克服畏惧心理,积极争取发言”等为主题的讲演,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注重体验,自主养成。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更着眼于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我们要求教师在学困生身上倾注爱心,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我们提出了“每学年给每个学生一个惊喜”的做法,坚持“积极引导、正面激励”的原则,将学期分为五个学月,分别开展学月主题活动。如:第一学月结束后,评选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月活动积极分子”;期中考试后,评选了“主动学习积极分子”;艺术节开展特长生展示评选行动;等等。并给他们颁奖、发喜报,拍照合影并开辟专栏给予展示,使更多的学生,包括学困生也能得到适时的激励。

二、注重把品德课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与内化得到拓展

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在整个学校德育架构中是其他教育方式方法所不能替代的。我们一直努力探索品德课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教学研究;并推动品德课程改革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把教学空间从学校拓展至家庭、社会,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多的去接触社会、体验社会。把从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看到的、体验到的东西带进课堂来讨论、思考、提高认识。带着品德课上所确立的认识、激发的道德情感、产生的道德意志,去适应社会,完善自我,塑造自我。

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它当成一门纯学科的知识传授。思想品德观念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认知、记忆,主要的还在于内化成学生的觉悟,指导于学生的实践活动,而社会活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习活动,它是融合了知、情、意、行的一种活生生的教育活动。在实践中,学生更能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在社会实践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而且可以使学生逐渐认识社会,并且有助于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物、热爱集体、团队间合作等品质的培养训练。

三、注重让美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凸显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学校的艺术教育虽然不能等同于美育,但却是美育的重要组成和重要形式。学校努力尝试把艺术教育融合到学校各种教育活动当中,力求把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艺术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学校每年都举办一届艺术节,组织学校民乐队师生进行表演,还参加街道举办的社区文化广场活动的演出,通过艺术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活跃学生的身心,熏陶孩子们的精神情操,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引导孩子们确立正确的行为规范。

有机渗透德育,丰富艺术教育内涵。在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中,都能有机渗透德育内涵,例如在学校“第五届艺术节”中,就有“爱我家园”百人集体作画活动,让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与环保意识培养悄然结合;以废旧塑料袋、铝罐等制作成各式服装,演出“奇装表演”,以及收集废旧饮料罐制作大型花篮等活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勤俭节约精神同环保意识三者交融,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注重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

深挖教材,科学确定教学目标。学校要求老师们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因为,一节不成功的课,连教学任务都没有圆满完成,德育目标更不可能实现了。再者,学校要求老师尽可能地从知识内容中挖掘德育因素,以便渗透德育,而不是定出若干德育条条或若干价值观目标。否则这种外加的目标不仅不能为学生所接受,而且破坏了教材本身的逻辑结构。所以当我们按照各学科自身的特点,正确地确立对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发展的目标要求,“本分地”完成了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德育”便在其中,细水长流、潜移默化,这种教育力量是十分有效的。

积极探索,着眼于教与学的方法、手段的研究。学校按照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的要求,开展探索研究。

五、注重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网络联系,建立学校德育保障机制

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实现这一宏伟工作的完整构架。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基础的、特殊的、长远的地位和作用;而社会的影响则更是立体的、全时态的、活生生的,如果忽视了家庭、社会的作用,学校教育实际上是不完整的。为此,我们把加强社会、学校、家庭的协同教育,定位为建立学校德育保障机制的地位去抓好。

(作者单位:汕头市龙湖区绿茵小学)

作者:李庆新

第二篇:整合德育资源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摘 要:如何不断创新德育机制,整合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成为摆在每个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以德促教,资源整合,突出实效”的工作思路,能将学校、社区、家庭的德育资源有机整合,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大大提高了德育的实效。

关键词:德育;整合资源;提高;实效性

成功的教育,不仅要抓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但从当前高中阶段的教育来看,一些学校不注重德育,只注重抓学生的考试成绩,由此而导致一些学生在思想上出现了问题。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在高中阶段应对学生加强德育,不仅要以学校为主阵地,还要整合家庭、社区等资源,形成合力,多管齐下,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全面实施德育

学校教育是实施德育的主阵地,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德育获得具有导向作用。但在应试体制影响下,德育被放置到了教育的边缘,其作用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首先,要加强德育,得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毕竟实施德育的中坚力量是教师。在推进学校德育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主题研究、教研等多种方式,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让广大教师从只重分数、只抓成绩向全面看待学生方向转变。我们不否认成绩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不能走极端,而要能全面地看待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其次,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思想认知的影响作用是较为明显的,加强学校德育,要注重优化德育环境,用环境来影响人。在学校德育中,要树立“师德带生德”的思想,从软环境上下功夫,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并能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来感染学生。在实践中,可通过评选“十佳师德教师”“十佳优秀学生”等活动来提升榜样的感染力。同时,要注重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班级文化建设、走廊文化建设等,要注重通过环境的优化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以此渗透德育目标。最后,要以学科教学为抓手,通过学科教学来渗透德育。德育要收到效果并非朝夕之功,需要不断坚持和努力,并把德育目标细化后在学科教育中渗透。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本身就有很强的人文性,在小说阅读、写作、文言文等教学中,都要注重渗透人文思想,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认知,为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奠定基础。同样,其他学科教学中也要注重渗透德育,多管齐下,效果才更好。

二、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促进家校之间合作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发展作用毋庸置疑,目前,受社会价值观念所影响,一些人会把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归咎于学校教育,很少会对家庭教育提出质疑。其实,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背景和经历的学生,他们的思想认知、行为习惯的差异性都较大。在高中阶段,很多学生思想上出现问题,行为上出现偏差,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的确,家庭教育是实施德育的基础,在推进德育进程中,要注重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形成家校间的合作。要形成家校间的合作,首先,校方要在家庭教育中起到指导作用。很多学生的父母虽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教育观念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方法让子女难以接受,很多时候反而会造成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因此,在家校合作中,校方要在这一方面加强指导。在实践中,可通过家长会、校会、印发宣传单、校讯通、微信群、QQ群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家长的引导。为提升家庭教育对德育的作用,德育实践中可建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或家长开放日等形式,把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计划让家长了解,以加强沟通,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同时,也可开通“家校热线”,方便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了解和监督。尤其是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和家长做好沟通并妥善处理好问题。

三、以社会教育为补充,丰富德育手段

社会资源是促进德育目标达成的重要保障,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不仅要利用好学校周边的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到学校德育体系中,还要完成德育管理机制和措施,有效抵制社会不良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和冲击。当然,在引入社会力量的过程中,不能以简单、机械的理论教育方式进行,而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活动、演示、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以此而提升社会力量对学生德育的作用。在引进社会资源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丰富多样的活动方式进行。如禁毒防艾教育,可聘请法制副校长,以专题教育形式进行,在教育活动中以生动的案例作为辅助,让学生切实感受毒品的危害。诸如此类,以社会力量作为辅助,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受到德育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四、结束语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但人才绝对不是单纯的分数就能代表的。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复杂,如果学校教育中依然忽视德育的重要性,势必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加强学校德育,要注重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发挥好学校教育的导向作用,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并以社区教育为补充,丰富德育的内容,拓展教育途径,让全面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常立飞.打造特色课程创新德育资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03).

[2]赵公弼.传统德育思想的汲取与发扬[J].龙岩学院学报,2009(06).

作者:裘静

第三篇:德育资源及其价值浅析

摘 要:德育资源是指有利于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一切资源的总和,是德育信息的载体。德育资源作为资源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资源的一般共性,具体表现在生成性、多样性、多用性;其特性主要表现为伴生性、育人性、可选性。德育资源价值的立足点在于德育资源对人们进行德育活动的需要的满足程度,包括为德育工作提供动力和能源、为德育活动提供良好运行环境,是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德育资源 内涵 分类 特征 价值

在当前德育实践过程中,德育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越来越引起德育工作者的重视,原因在于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越高,获取的德育信息的价值展现得就越充分,达到的整体的德育效益就越突出。而德育资源作为资源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资源的一般特征又有别于一般资源,在诸种教育资源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弄清德育资源的内涵、分类和特征,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在德育实践中的价值,将极大地推动教育改革和德育工作的不断完善、提高和发展。

一、德育资源的内涵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资源”被解释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在经济学和资源学中对资源都有所规定,总的归纳起来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自然物质来源,如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等;二是指一事物是满足它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德育资源既体现资源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作为一项复杂的、涉及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的存在和发展同其他事物一样,总是需要利用和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采用一定的途径、手段、方式,传递或交流知识、信息、思想观念等,以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质施加一定影响。概括地说,德育资源就是能够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教育资料的各种来源,包括知识、经验、信息、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是德育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和精神等条件。

二、德育资源的分类

作为德育工作开展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德育资源是指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所必需的,有利于德育对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是德育工作者、德育经费和环境设施、思想文化、知识信息等要素的总和。因其种类繁多且庞杂,对其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认识德育资源。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德育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依据德育资源的来源可划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德育的自然资源是指大自然在经过岁月变迁生成的可服务于德育活动的物质资源,既包括物质性要素,如土地、海洋、森林、矿物资源等,还包括景观性要素,如优美山川、鲜花草木、云雾彩虹等自然风光。德育的社会资源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生产活动中,同时形成的能够发挥德育功能的要素,如主体资源,即德育实践活动中一切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人,如教师、干部、劳动模范等;财物资源,即一切能够支撑德育实践活动顺利有效运行的财力和物力的总和,如教科书、学校建筑、国家财政投入、捐资助学等;信息资源,即能够反映德育运行状态及规律并能影响德育活动的信息的总称,如国家大政方针、文化思潮、社会风尚等。

(二)素材资源和环境资源

依据德育功能的特点,可以划分为素材德育资源和环境德育资源。素材德育资源指能直接作用于德育实践活动并成为德育的素材或来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环境德育资源,指服务于德育活动并影响德育效果的外部环境的总称,包括德育的物质环境与人际环境。德育的环境资源虽然不同于素材资源,却影响着德育实施的范围和效果,例如直接决定德育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建筑设施、大众传媒,以及对于德育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三)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

按照资源发挥作用的方式划分,德育资源可分为显性德育资源和隐性德育资源。显性德育资源,亦可称为“有形”资源,指德育主体对德育对象实施直接公开德育的过程中所能利用的一切资源的总和,具有专门性、公开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形势与政策课、榜样示范教育、党团组织规定的党课、团课等;隐性德育资源,又叫做“无形”德育资源,指德育过程中通过间接的、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自觉接受教育的资源的总和。隐形德育资源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德育对象自觉自愿的高度认同度,因而具有自主性、内隐性、易接纳性和作用的持久性等特点,包括德育专业课程,外部教育环境和设施、历史文化、社会风尚和精神氛围等。

(四)传统资源和现实资源

依据时间维度来划分,德育资源又可以分为传统资源和现实资源。传统资源,即以传统历史文化中的能够对德育活动起积极影响的因素的总和,如《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其主要特征是以优良道德传统为核心,着重彰显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注重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等。现实德育资源是指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形成、发展并能培养人的德性的资源,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包括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创作的文明健康的精神成果等都是不可忽视的现实的德育资源。

三、德育资源的特征

(一)德育资源的一般共性

德育资源作为资源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资源的一般共性,具体表现在:

1.生成性。所有的资源都是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德育资源也不例外。德育资源能够通过主体有意识的开发,以物质、活动、管理等为载体,可以无限制地挖掘和再生。它在现实的基础上生成,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成长和发展,不断增加新的时代内容,丰富和充实着德育资源。因此,德育主体应当积极地创造条件,去培育和开发更多新的德育资源,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多样性。在日常生活中就存在着数量丰富、类型多样、随处可用的德育资源,如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勤劳质朴的品质、艰苦奋斗的精神、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美德等都是德育非常生动、现实的“教材”。优良的家教家风、良好的社区氛围、身边的榜样模范等都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最好的“课本”。德育资源丰富而广泛,既有来自于自然界的,也有来自于社会的;既存在于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又存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即来源于课本知识中,也来源于外部环境中;既存在于校内,又存在于校外;既有显性有形的存在,也有隐性无形的存在。因此,德育资源就为德育活动的顺利有效展开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条件。

3.多用性。由于德育对象的复杂性和德育资源形态的多样性,决定了德育资源的多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种资源在有效的开发利用下具备多种不同的用途;一是多种资源集约协同发挥作用。即使在资源相对匮乏的贫困地区,只要善于开发和挖掘深层的德育资源,生活中也处处是德育资源,时时可见德育资源。例如,学校的学习氛围和发展现状既可以成为引导教育学生热爱母校的德育资源,也可以成为鼓励学生离校就业、创业成功归来后奉献母校同母校共同成长的德育资源。资源多用性的一般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德育资源。

(二)德育资源的特性

德育资源的特性,是指德育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个性特征和本质属性,主要表现为:

1.伴生性。德育资源区别于它资源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具有伴生性。德育资源并非生来就有,而是伴随着德育发展的历史而形成并不断发展着。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发展阶段以后,统治阶级既要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占有统治地位的同时,也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精神的生产同物质的生产一样齐头并进,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应运而生,社会上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为物质生产提供动力的同时,也满足了德育产生和发展的需要,因而成为德育资源。总而言之,德育资源是伴随着德育一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德育的发展史也为德育提供了丰富充足的养料。

2.育人性。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旨在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德育资源的内在价值属性是有利于促进人的道德品质发展。具体体现在德育资源具有满足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需要,满足德育工作者开展德育的需要,满足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的属性,即育人性。“如果只有财力和物力资源投入,而没有人力、信息、组织和制度这些蕴含了一定教育意义的资源参与”,德育工作就难以顺利开展。德育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能塑造和培养人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深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实现其德育影响的普遍性和持久性。

3.可选性。德育资源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真实的客观存在。这也就是说,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德育资源的存在,是否选择对德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以及开发程度如何,德育资源都客观地存在着,“它总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着,它不会因为人们不需要它,或不喜欢它而消失”。而保障德育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的所必需的德育资源包括人力、财物、信息以及德育课程、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对象等等,这些德育资源都具有不可替代性,成为影响德育活动实效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并不意味着任何资源都能够成为德育资源,只有那些能够服务于并满足德育活动的需要,同时能够给人以积极影响,提升人的德行修养的资源,才能成为德育资源。由此可见,德育资源具有可选性。

四、德育资源的价值

所谓德育资源的价值就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同作为客体的德育资源之间的一种关系,即客体的德育资源与对主体的人的需要的肯定或否定关系。其价值的立足点在于德育资源对人们进行德育活动的需要的满足程度。

(一)德育资源为德育工作提供动力和能源

德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现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转换,需要相应的动力和能源来推动此过程顺利有效进行,因此,德育资源就成为了德育的生命动力源。一方面,德育资源是德育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的基础保障和不竭动力。在德育活动中,人是主体,是构成德育活动的主导因素;财和物的因素既是开展德育活动的物质保障,又是推进德育手段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德育也离不开德育资源,德育资源是德育存在和发展的支撑。从实质上来说,德育价值的最大发挥,就是德育资源各要素之间能够相互联系、协同作用,在合理协调、优化整合的基础上发挥最大效能。“德育效益是德育生命力所在。”忽视德育资源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将会导致德育效益的降低和弱化。因而,德育资源是推动德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二)德育资源为德育活动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德育环境是指对德育活动以及德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如果作为一种要素进入德育过程时,它就形成了一定的德育资源,反过来,一定的德育资源又是德育活动的基本环境的组成部分。德育环境包括德育自然环境和德育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德行;社会环境如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能够提供德育活动运行时所需要的良好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又影响改变着德育环境,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德育资源将会导致德育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德育效能的发挥。总而言之,我们必须珍惜德育资源,在保护好德育环境的前提下利用好德育资源,在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断优化德育环境,实现德育资源与德育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德育效益最大化。

(三)德育资源是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德育活动旨在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因而德育资源的价值就在于提升人的道德水平,抑或是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因着德育资源具有的多样性和多用性等特点,与传统的单一的德育课程和德育教材相比而言,拥有大量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生动形象的有形的“活教材”,能给予德育对象更多的信息来源和感官刺激,更能激发德育对象的兴趣,调动德育对象的参与积极性,形成德育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得德育对象在无形之中悦纳知识、陶冶情操、锤炼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无形的德育资源,如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良好的家风、学风、校风和社区氛围,也能在潜移默化之中熏陶感染着德育对象,提升其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因而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德育活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路丙辉.高校辅导员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2]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陈胜.普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

[4]卢宁,丁小明.论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9).

[5]张艳红.浅析德育资源的价值认识[J].科学教育论坛,2007,(4).

[6]常立飞.我国德育资源配置现状、原因和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2004.

[7]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康璇

作者:陈静 张春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往来款论文范文下一篇: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