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

2023-09-17

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课程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和保障。从世界范围来看,职业教育非常重视课程的革新与研究,以此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现职业教育目标。为此,本文主要研究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与发展趋向,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外国职业教育;课程发展;模式趋向

作者简介:秦虹(1959-),女,山东曲阜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与课程教学。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变革中发展最活跃、最快捷、最深刻的领域之一,而其课程模式的变革尤为突出明显,对社会变革、文化变迁、时代转换的反应更为敏感。分析研究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形式、改革和发展,从中吸收、借鉴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对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尤其是新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职业教育课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其呈现出不断完善、更新、分化与综合的多样化发展态势。国外教育课程模式有如下几个类型:

(一)行业单元型

该模式属于传统的或经典性的课程模式,麦吉尔(Msser)和比奇(Beech)于1967年提出。它是把某一特定行业按照就业的需要,分解成具有逻辑联系的几个部分(即单元)设计课程。行业单元课程包括工作分析、操作分析、任务分析等,先将某一行业分为若干部门,再确定每一部门的工作任务,进而确定出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

这一模式的优点是能充分反映行业的特点和需要,实用性强,分单元教学比较方便,易于落实,适用于就业前训练,短期培训,在岗进修等职业教育形式。其不足之处是给学生所提供的知识或技术面偏窄,适用范围较小,对于日新月异钓职业变换和劳动力市场难以适应。

(二)职业群集型

该模式是由美国梅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创立的。它是将数种性质相近的职业综合为一个职业群集,以该职业群集所具有的基础性、共同性知识与技能为基础,组合设计课程。课程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群集共同知识,群集共同技术与技能,群集中各职业所需的具体入门知识和技能。

这一模式可使学生获得几种职业知识与技术,以便根据劳务市场的变化来变换自己的职业或工种。比之行业单元型,学生选择职业的自由度大了,灵活适应性强了。

这一模式的设计程序一般是首先研究职业门类,找出具有共性的不同职业,组合成职业群,在此基础上分析它们所需的共同知识与技术,以及各自的具体知识与技术。据此设计课程编写教材,制订教学计划。其模式如图1所示。

这一模式又可分为两个类型:

1.金字塔型

这一类型具有纵向深入的特点,学生能在宽基础上深放学习一种职业。

2.平行型

这一类型的特点也是学习面宽,能深入地掌握各项职业之间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更便于进行就业选择。

职业群集型课程模式适用于职业基础教育,职前职业教育以及职业陶冶教育等。

(三)阶梯训练型

这是德国双元制技工培训制度所采用的典型课程模式。其基本内涵是采用分段教学,逐渐由基础向专业化发展,分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及专长教育三个层面。其中除基础教育在学校或职业训练机构实施外,专业及专长教育则大多在企业内实施,专长教育通常要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训练。其基本格式如图2所示。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所谓双元制是指就学者一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训练,一面在职业学校里学习专业理论及普通教育课程。这种“双元”特性主要表现为企业与学校、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每一“元”都是培养一个合格技术工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元制的课程标准由培养条例和教学计划纲要两部分组成,培训条例由企业实施,教学计划要山职业学校实施。培训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的培训计划与州立学院的教学计划互相紧密结合,两个计划由培训参与合作双方以等同名额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制定并在实施中加以协调。

双元制的主要教学活动不是在学校里,而是在企业里进行就学者既是企业的徒工,又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就学者每周有3~4天在企业里学习技能,另外的1-2天在职业学校里学习。学习分两个阶段,前两年为基础学习阶段,最后一年为加深学习阶段。在基础学习阶段,只学习本专业方向的基本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到加深学习阶段,才在各专业重点上有所侧重。双元制的理论课程计划由普通课、专业课和校内实践课组成。基础课包括德语、体育、社会学或宗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品德、体质等方面的训练。专业课包括工艺学、工程数学、专业制图等,为学生提供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等方面的训练。校内实践课包括实验、校内工场实习,通过实验和基本操作技以的练习使专业课知识得到理解和加深,并按照系统的观点对企业培训中获得的技能和能力进行整理和应用。在落实双元制的培训纲要中,学生要在企业的各个不同部门或岗位接受培训,企业在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补充特种的应用性专业知识,并进行实践能力、企业经济学知识和工作方法方面的培训。经过企业在应用方面的培训,学生不仅加深了专业理论知识,而且熟悉了企业技术应用过程和生产、管理过程,建立起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经验。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要用分段教学,循序渐进,把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专长教育统一在一个系统中,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与技能的合理结构,适用于职业基础教育和训练,也适用于从业前和转业教育及训练。

(四)职业发展型

这一模式是博茨(Bonz)等人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它以职业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为依据,来编制相应的课程。这四个阶段是:职业意识、职业探询、职业取向和职业准备。这一模式适应个人事业的发展历程,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它重视终生学习,强调知识与技能结构的合理性。博茨等人认为,每一个行业通常均可按其工作性质分为人门性、技术性、专门性、行政性和研究性五个不同层次的阶梯,这五个层次阶梯具有螺旋上升的结构关系。

这一课程模式主要适用于职业基础教育、就业前职业教育和在岗进行职业教育。

(五)概念统整型

该模式形成于二十世纪60年代,主要受布鲁纳(Brunner)概念学习:模式的影响,强调以完整的概念学习取代零碎知识的传授。它以科技发展的进程、科技领域和科技要素为基础来构建课程的结构。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重视基本概念与综合知识的教学,强调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和技能,尤其是重视学科发展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主要适用于工艺教育或职前教育、职业基础教育和职业陶冶教育等,尤其适用于高科技职业教育。

(六)综合型

这一模式分为科技整合及群集阶梯整合两种形式。前者以科技的综合化发展为基础,将相关科技综合在一起,形成一门课程,如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发明、革新知识与方法课程等,目的在于培养综合型的人才。这方面典型例子如美国国立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为机器人、雷射等高科技职业教育所设计的课程,从科技基础、技术核心到各专业领域,达到了不同层次的整合。具体模式如图3所示。

这一模式适合培养跨学科的综合型人才,适用于高科技应用领域的就业前及在职训练教育。

(七)CBE课程开发型

CBE课程开发模式,是以胜任岗位工作要求为出发点,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主要由职业目标、模块大纲的指定、个性化的学习和科学的管理四个部分组成。该模式的显著特点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培养对象的要求,其主要精神实质是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与用人单位合作,以能力为基础来设计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

CBE教学模式中“能力”指的是职业能力,包括知识、态度、经验、反馈等“能力体系”。其课程模式设计是以学生毕业后将从事的岗位工作的具体要求和能力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和组织教学活动,呈现行为导向。

对CBE模式而言,职业能力分析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而DACUM分析法,是一个系统分析工作的过程,其分析结果以表格形式列出,称为DACUM表(职业能力分析表)。编制方法是将一个职业岗位的职责分解为8—12项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态度、职业道德等,在表中由浅入深纵向排列;每项综合能力再分解为6~30项具体的专项能力,按工艺流程顺序或从易到难横向排列。DACUM表清楚而具体地说明了培养目标,是课程开发及制定教学计划的基础。

CBE模式中的教师、学生、教材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CBE模式中的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者、促进者,其职责是为学生提供模块式的学习资料,提供咨询,对学习者进行鼓励和评估。第二,CBE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对照DACUM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学习进度,不必担心自己赶不上别人或等待别人一起学,考试的条件和内容事先是明确的,自己完全可以自行测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第三,CBE模式中的教材是一个个小单元材料,而不是教科书,其材料主要来源于对生产第一线、工作岗位上的具体调查、分析和总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八)MES组合型

MES是“就业技能模块组合”的意思,是国际劳工组织二十世纪70年代初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它是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作为理论基础,综合并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经验而推出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MES课程模式与其他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模式相比较,增加了全球职业标准分类和所有工作领域的模块总目录,为职业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参考资料;模块/学习单元参考图库表,为课程开发人员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工具;学习单元库,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培训教材;MES开发人员学习材料,为实施MES课程模式人员提供有效的开发与科学的工作步骤。由于增加了这四个部分,达到了人类培训资源共享,使其可以在国与国之间迁移实施。

MES创造性地运用了“模块组合”的设计思想,它将一个职业技能系统生产活动的过程,层层分割到最小活动单位,即模块,相当于“工序”。每一个模块是一个职业技能系统的一部分,学员每学完一个模块,就等于增加了一种就业技能。

MES培训大纲是以基本工作和定向就业为依据,由一个或多个模块组合而成,而每一模块又由若干学习单元组成,其基本结构如图4所示。

这一模式适合培训职业技能型人才,适用于企业生产系统应用领域的就业技能的训练教育。

二、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发展趋向

从以上八种课程模式来看,国外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变革与发展具有如下趋向:

(一)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重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协调

一方面重视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对人的职业知识、技能、品格的要求,以这些要求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又重视个人在职业、社会劳动中的兴趣、爱好、特长,为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供条件,这在职业群集型、职业发展型、综合型等模式中反映尤为明显。随着社会与个人的发展日趋一致,商品社会早期那种以牺牲个人发展来求得社会发展的对抗性矛盾已趋缓解,在发达的社会中,社会的整体发展日益以个人的充分发展为基础。所以,在职业教育课程中.不可避免地反映出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结合。

(二)在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形式上,越来越重视科类、职业门类之间的结合

综合化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这一方面受社会职业变换快、劳动力流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受职业、行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要求劳动者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的影响。现代科技发展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由其引发和支持的职业、行业变革也必然具有综合性。过去单会某一专业技能的劳动者是难以适应现代科技基础上的职业需要的。所以,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必须提供综合性的课程。随着高科技发展和相应新产业的兴起,职业教育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将更为突出。

(三)在课程设计的目标上,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既重视职业技术知识结构技能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培养,又重视职业道德、职业人格以及事业心、责任感、美感、信誉、效率等心理因素的培养。在职业发展型、职业群集型、阶梯训练型等课程模式中,明显渗透着职业道德、职业人格及其他必要心理因素的培养,要求智、德、体、美、劳全面培养,全面提高。这既是现代科技人道主义发展的折射,又是现代化完整人格塑造的表现。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劳动力,而且要培养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人,完整的和谐的人,使学生不仅学会生存,而且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四)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上,重视调查和实验研究

一般来说,在划分课程门类选择课程内容时,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既调查有关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厂长、经理,又调查职业教育方面的专家、教师、校长以及学生,同时也对劳动市场进行现实与未来的调查。以这些调查信息为依据,做出各种选择。而在课程的实施上要进行实验研究,首先在一个学校或一个学区进行实验,积累实效性的资料,然后再依据实验的效果决定是否进行广泛的推行。一种新课程的实施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必须以科学为依据,而实现正是必要的科学途径,所以,国外的新课程实施,大都采取实验的方法,体现了科学性和严谨性。

参考文献:

[1]秦虹.现代职业教育论稿[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2]余祖光.21世纪世界职业教育大趋势.职业教育改革前沿的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吴学仕

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综述了猪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方法和解冻方法,同时对保存效果、影响保存的因素、保护剂的选择等进行探讨。最后,展望了猪卵母细胞冷冻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猪

近年来,随着动物胚胎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卵母细胞的需求日益增加,仅通过回收体内成熟卵母细胞已经无法满足科研和生产的需要。而从屠宰场回收废弃卵巢加以利用以获取大量卵母细胞,可望成为一条有效的途径。动物卵母细胞是母系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冷冻保存动物的卵母细胞,不但可以建立雌性动物的基因库,还可充分利用卵母细胞资源,使体外受精、转基因和核移植技术研究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另一方面,通过体外受精实现胚胎的体外生产,也可为胚胎生物技术提供丰富的材料来源。猪卵母细胞冷冻的研究还可为丰富低温生物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提供重要的依据。

1 猪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方法

1.1 玻璃化冷冻

玻璃化冷冻是把卵母细胞置于高浓度冷冻保护液中,经短时间平衡或不平衡,直接投入液氮保存。卵母细胞在冷冻液中脱水至一定程度后,内源性胞质大分子(如蛋白质、脂类)及已渗透入胞内的冷冻保护剂浓缩,在冷冻过程中形成胞内玻璃化而不形成冰晶,因而避免了细胞内形成冰晶造成的化学和物理损伤,使卵母细胞得到保护。目前,玻璃化冷冻多采用两步法,即先用低浓度的冷冻保护剂预平衡3~5min,再放入终浓度冷冻液,立即装管,经液氮熏蒸1~2min后或不熏蒸而直接投入液氮。该法的特点是细胞在室温脱水后不需要降温程序,简便易行。

1.1.1 麦管(Straw)法 以EFS40作为玻璃化冷冻液。GV期或MⅡ期卵母细胞经TCM199清洗后转移到EFS20中,平衡1min,再转移到数个约100μL的EFS40小滴中,每滴约含卵母细胞15枚,并平衡1min。利用虹吸或注射器吸入麦管。装完管后,在液氮蒸汽中平衡3min后投入液氮或直接投入液氮中。

1.1.2 GMP管法 卵母细胞平衡后吸入GMP管。吸入的物质全部为含卵母细胞的冷冻液。装管完成后,在液氮蒸汽中平衡3min后投入液氮。

研究表明GMP的内径较小,且热传导性能好,故降温速率更快,冷冻效果好;此外,GMP还可以克服OPS管在液氮中容易上浮和炸裂的缺点,便于储存。

1.2 程序化冷冻

卵母细胞用冷冻保护剂平衡处理后,以1℃/min速度降温,在-5~-7℃诱发结晶,然后以0.3~0.8℃/min的速度降温至一30~-40℃,投入液氮中保存。将GV期或MⅡ期卵母细胞在TCM199中洗2-3次,转移到冷冻保护剂(EG,DMSO,Gly)中,进行逐步浓度梯度平衡。然后装入0.25mL的塑料麦管,每管含卵母细胞约15枚。装管完成后,放人已设置好的程序化冷冻仪中。

1.3 OPS法

Vajta等使用OPS法获得成功,大大提高了猪卯母细胞的存活率。他将普通0.25mL细管加热,拉制成约为原来1/2的内径,将胚胎放入1~2μL的冷冻液后利用虹吸法将卵母细胞吸入拉制后的OPS管。由于OPS管内径更细,减少了卵母细胞周围的冷冻液量,从而使冷冻速率大大提高,使卵母细胞在冷冻过程中可迅速通过致死温区而不至于受到损害。Francoise等已利用OPS法冷冻猪卵母细胞,移植后获得冻胚仔猪。

1.4 微滴法

微滴法(microdroplet)是使用微量冷冻液进行冷冻的一种方法。将含有卵母细胞的冷冻小滴(约6μL)直接滴入到液氮中冻成固态,然后收集这些固态颗粒于小管中,置于液氮中保存。另一种做法是,先在1mL冷冻管中做成含卵母细胞的微滴,然后将冷冻管直接投入液氮中保存。微滴法操作简单,在猪上的应用也取得突破。Misumi等用微滴法保存猪卵母细胞,解冻并培养24h后,卵母细胞存活率为91.3%,显著高于细管法,经胚胎移植后共获得27头仔猪,表明有较好的效果。

1.5 电镜铜网法

电镜铜网法是新近出现的一种玻璃化冷冻方法。它利用电镜铜网作为卵母细胞载体,使卵母细胞处于小体积(1μL)冷冻液中,然后直接投入液氮保存,其冷冻速率可达3000℃/min以上。Martino等用电镜铜网法冻存猪卵母细胞,解冻后形态正常率为60%,体外受精后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分别达到29%和10%。

1.6 固体表面法和冷冻环法

Begin等用固体表面法(solid-surface vitri-fi-cation,SSV)和冷冻环法(cryoloop virification,CLV)进行猪卵母细胞的超低温冷冻,其中,SSV法是将含有卵母细胞的冷冻液滴到浸入液氮的金属表面,其卵母细胞冻后存活率为60%,而CLV法是将含卵母细胞的冷冻液滴于冷冻环薄膜上,然后浸入液氮,结果取得了89%的存活率。

1.7 其他方法

除了在冷冻载体上进行技术改进之外,添加保护因子和对卵母细胞进行细胞处理也能改善猪卵母细胞的冻存效果。Men等在研究体外生产猪囊胚超低温冷冻时发现,向体外发育培养基中加入胎牛血清,能显著提高解冻后的胚胎存活率。在细胞处理方面,有学者在冻存猪卵母细胞之前,显微去除其内脂肪颗粒或先进行离心后再冻存,结果大大提高了卵母细胞的存活率,证明去脂处理是提高冻后存活率的方法。此外,Dobrinsky等证明在冷冻液中加入细胞松弛素B,也能提高猪卵母细胞的冷冻效率。

2 猪卵母细胞的解冻方法

2.1 玻璃化法解冻

麦管或GMP管取出液氮罐,在37℃的空气中平衡后,推注到塑料皿中,用移卵管直接转移到0.5mol/L蔗糖溶液中平衡5~10min,平衡好后洗涤。

2.2 程序化法解冻

冷冻保存一段时间后,从液氮中取出麦管,在空气中平衡10s,再投入到37℃的恒温水中平衡20s,擦净附在麦管上的水珠,用带橡皮套的注射器将含卵母细胞的冷冻液推注于10cm的塑料皿中。用移卵管吸取卵母细胞,转移到低浓度的冷冻液中进行稀释。以EG为例来说明,先将卵母细胞转移到6%EG中平衡5min;再转移到3%EG中平衡5min;平衡好后,再转移到0.5mol/L蔗糖溶液中平衡5min;之后,转移卵母细胞至TCM199(含10%FCS,下同),洗涤3~4次。

3 猪卵母细胞冷冻效果评价

3.1 形态学评价

冷冻一解冻后的卵母细胞经洗涤数次后放到较高倍数的倒置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检查。凡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胞质饱满、均一,透明带完整,GV期卵母细胞外卵丘细胞未脱落等视为形态正常。

3.2 体外培养

冷冻一解冻后的GV卵母细胞在TCM199成熟培养基中继续培养44h后,能看到其外卵丘细胞扩散(扩散,但范围小)的,视为有活力。扩散范围大者(>5倍卵母细胞直径)或有pbI出现者,视为具有发育能力。

3.3 台盼蓝染色

将洗脱抗冻剂后的卵母细胞转移到0.3%台盼蓝中,37℃染色3min,然后洗涤4~5次,放到实体镜下观察。活的卵母细胞不着色,死的卵母细胞蓝染。FDA(二乙酸荧光素)染色:卵母细胞脱除抗冻剂后,放到5%~10%FDA染色液中,37℃染色3min,放到TCM199中洗涤3-5次,立即拿到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胞质发荧光的卵母细胞视为有活力,不发荧光视为死细胞。

3.4 体外受精鉴定

将冷冻一解冻后的MⅡ期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若有卵裂现象说明该卵母细胞具有发育潜力。

4 影响猪卵母细胞冷冻的因素

4.1 常见因素

猪卵母细胞在冷冻一解冻的过程中由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其冷冻效率低,克服这些常见因素的影响是低温生物学的一项重要课题。常见的卵母细胞受损因素可归纳如下:(1)细胞内冰晶形成,细胞结构破坏;(2)细胞外冰晶形成,引起物理损伤;(3)冷冻保护剂的毒性;(4)胞膜内外渗透压差引起细胞萎缩或膨胀;(5)冷冻对细胞的损伤;(6)细胞质量等。因此,超低温冷冻卵母细胞的存活取决于渗透性抗冻保护剂通透性的快慢、化学毒性的大小和非渗透性抗冻保护剂的渗透压作用及有无冰晶生成等。传统的程序冷冻方法一般采用EG、DMSO、Gly等为主体的渗透性抗冻保护剂,因其浓度低、对细胞的化学毒性较小,故冻前需较长的降温冷却时间,另外还需要人工植冰,冰晶的生成会对细胞造成物理性的损伤而影响其活力。而添加大分子物质蔗糖可使溶液不生成冰晶,在冷冻过程中可以解除对卵的化学毒性。因此对猪卵母细胞的冷冻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程序化冷冻。

另外,近十年来研究者改细管冷冻法为OPS法,由于提高了降温速度,可减少冷冻损伤。又因为卵母细胞与高浓度的玻璃化溶液接触时间小于1min,从而大大减小了化学毒性和渗透性的损伤,使猪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有所突破。

4.2 特殊因素

众所周知,猪卵母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颗粒,多数学者认为,这使它本身对温度更敏感,更易于受到损伤,是猪卵母细胞较难冻存的重要原因。

5 冷冻保护剂的选择

很多学者在冷冻剂的种类和浓度上做了大量的研究,试图找出一种适合于猪卵母细胞冷冻的最佳程序。Huang等以细胞毒性试验来研究Gly、DMSO、EG、1,2-丙二醇(PROH)4种常用的冷冻保护剂对猪卵母细胞的影响。结果说明在猪卵母细胞冻存上,各种冷冻保护剂均具有保护猪卵母细胞的作用,但效果不一样,甘油的效果较差,EG相对较好。然而,许多研究者在冷冻保存猪卵母细胞时,仍选择甘油作冷冻保护剂。因此,究竟哪一种冷冻保护剂对猪卵母细胞更有效迄今尚未定论。

6 应用前景

就目前看,玻璃化冷冻比程序化冷冻更具可操作性和前瞻性;而减少卵母细胞与冷源(如液氮等)的空间距离,提高冷冻降温速度,可能是提高猪卵母细胞冷冻效率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其他技术如离心、去脂肪颗粒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冷冻效率,但操作繁杂,有待优化。总的说来,为使猪卵母细胞冷冻保存实用化,开发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冷冻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晓宇.刘东,李青旺,等猪卵巢卵母细胞的收集和体外成熟培养[J].上海农业学报,2003,19(2):75—78.

[2]桑润滋,朱士恩,杨利国.等.动物繁殖生物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47—261.

[3]张德福,张忠明,徐平动物胚胎生物技术发展概况[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3,23(2):119—122.

[4]张德福,王凯,王英,等.香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体外受精研究[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0,20(3):172—173.

[5]张德福,朱良成.刘东,等.猪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6):1233—1240.

[6]朱良成,芮荣,张德福.猪卵母细胞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27(3):125.

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水电联产可以利用电厂的蒸汽和电力,为海水淡化装置提供动力,从而实现能源高效利用,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关键词:海水淡化;水电联产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0%。目前常用的局部地区缺水解决方案有远程调水、地下取水、建造水库等,但是长期使用造成了水资源枯竭、浪费土地、地面下沉和破坏生态等众多弊端,且均属于淡水存量调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淡水危机,电力行业是一个高耗能行业,尤其是水资源,电厂用水量非常大。

海水淡化技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其中蒸馏法和膜法已经成为主流技术。(1)海水淡化的发展及应用。

1.海水淡化的原理及工艺

1.1 多级闪蒸

多级闪蒸(multl-stage flash,MSF)是蒸馏法海水淡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较大型的海水淡化装置多采用MSF技术。大港电厂二期工程引入了美国的MSF海水淡化装置,这是我国的第一套大型的海水淡化装置。(2)沿海地区电厂海水淡化的优选方案分析

MSF主要原理是:将海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引入到一个压力低于海水所对应饱和蒸汽压的容器内,部分海水迅速汽化,冷凝后便可得到淡水;另一部分海水温度降低,流入另一个压力较低的闪燕室,又进行重复蒸发和降温的过程。将多个闪蒸室串联起来。室内压力会逐级降低,海水逐级降温,因而可连续产出淡化水。(3)海水淡化及其在电厂中的应用

多级闪蒸不需要高压蒸汽作为热源,特别适用于与热电厂相结合的大型淡化厂。若将建在海滨的核电站的发电,与这种海水淡化和海水的其他方面的利用结合起来,将是一种很经济的综合联产方案。(4)海水淡化和电厂水电热联产

1.2 低温多效蒸馏法

低温多效蒸馏(multi-effect distillation,MED)技术是指盐最高温度低于70℃的淡化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成熟的高效淡化技术。(2)沿海地区电厂海水淡化的优选方案分析

MED的主要原理是:将一系列的水平管喷淋降膜蒸发器串联起来,蒸汽进入第一效蒸发器,与进料海水热交换后冷凝成淡化水;海水蒸发,蒸汽进入第二效蒸发器,并使几乎同量的海水以比第一效更低的温度蒸发,自身又被冷凝。这一过程一直重复到最后一效,连续产出淡水。(3)海水淡化及其在电厂中的应用。

位于河北黄骅的国华沧东发电厂使用的就是这种淡化技术。(5)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技术在电厂的应用

1.3 膜法淡化技术

自20世纪60年代反渗透商品化以来,在脱盐市场上应用反渗透便迅速增长。第一支复合膜于70年代中期开发成功,而第一个海水淡化系统则是在70年代末建立起来的。(6)海水淡化在锅炉补给水和工艺用水系统中的应用随着反渗透膜材料的不断改进,海水反渗透SWRO(sea water reverse osmosis)系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已成为蒸馏法海水淡化系统的主要竞争对手。

SWRO的主要原理是:进料海水经过预处理,然后经高压泵升压后进入膜脱盐设备,使海水通过反渗透膜。SWBO的主要能耗是电能。为提高系统的效率,增设了能量回收装置,可节能35%~60%。(7)

华能玉环电厂4XIOOOMW机组,采用的海水淡化系统是双膜法,即超滤+反渗透工艺,设计产水能力1440m3/h,合3500t/d。

2.水电联产是目前的发展趋势

水电联产主要是指海水淡化水,和电力联产、联供。由于海水淡化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耗电力和蒸汽的成本。水电联产可以利用电厂的蒸汽和电力,为海水淡化装置提供动力,从而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国内外很多海水淡化厂都是和发电厂建在一起的,这是当前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主要建设模式。

在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今天,海水淡化趋势势必为人们所重视。海水淡化处理技术必将出现一个飞速发展的局面。作为资源的最有效整合方式,水电联产,将走在海水淡化技术发展的最前线。

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立足农村供电特点和需求,研究解决农网智能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关键技术问题。以建设智能化农网为中心任务,密切结合智能电网技术发展趋势,以实现农网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为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技术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坚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重点突破、逐步深化、注重实效等推进原则,加快其改造升级,提升其智能化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网配电;经济运行;分布式能源

1农村配电网智能化

智能电网技术用于农村配电网系统,实现对于农村和边远地区配电网能源消费的可控、能控,在主网故障前提下的自动恢复、需求调节等。由于与城市中心比较,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负荷集中度偏低、分散性更强,因此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采用智能电网技术时,可以利用它完善的数据基础,更加准确地获得和预测负荷的大小和地址、从而减轻系统基于不确定性的负荷。

1.1提高农村配电网经济运行

1)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多采用长距离、辐射式配电线路,因此电压降大,变电站运行电压偏低,导致线路末端电压不能满足用户的电能质量要求。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在线路末端安装电压传感器,并将电压信息传送给变电站,通过调节运行电压使变电站电压满足末端最低允许电压、线路终端保持适当的电压水平。这样既可以提高用户用电需求,又降低配电网的线路损耗,优化配电网电能质量。2)利用变电站、线路数据,付费电能表和传感器数据,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完善的运行信息,从而计算线路、变压器损耗和进行负荷平衡分析。3)针对农村地区分散的特点,通过智能计算通信网络可以获得需求控制和价格控制信号。在电源短缺进行需求控制时,可在农村配电网上安装新的需求控制/影响系统,采用更复杂的双向通信监控系统,实现负荷的可控和能控。4)随着“家电下乡”等政策的执行,农村地区的基本用电需求发生了根本改变,其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强。在终端用电设备方面,普及的节能照明设备和智能家用电器具有“非线性”的负荷特性,其功率因数低,并伴有谐波输出,导致闪烁和变压器超载现象日益增加,直接影响用户的电能质量。为此,可通过智能电网的传感器技术,加强谐波监控,降低电网中的谐波成分,来提高电网运行质量。

1.2分布式能源的影响

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确保配电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电源储存,协调波动性和间歇性。这对于偏远地区或孤立地区的发电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些地区的发电燃料运费比燃料自身的费用高。对于农村和边远地区,相比大网输配电,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空间巨大,其中首选应该是离网型风力发电技术。

1)鉴于农村地区的用户分散性,应考虑适当的分布式电源。农村配电网络分布式电源包括:小型的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微型家用风电机、沼气和生物质能发电以及传统的分布式电源。将来,个体的3 MW-5 MW风电机会连接到农村配电网系统。在农村配电网上选择性接入可靠性强的分布式电源,可以有效形成电压支撑和备用电力源,以降低高峰负荷、减少网络损耗;在与主配电网由于故障断开而孤立运行后向配电网运行设备提供恢复电源,有利于故障后主网的恢复,可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电能质量。2)考虑将来电动汽车充电桩或充电站的影响。由于这种能源的地点是变动的,很难预测其注入配电网系统的数量和时间,因此对配电网规划设计提供了新的挑战。

1.3无功优化和补偿技术

根据电网结构、负荷性质、运行参数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无功优化补偿配置,使得农网在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的基础上,达到农村配电网指标最优,有效提高农村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1)中压网无功优化补偿。农网中中压馈线数量较多,规模较大,分支多、节点多,将整个中压网作为整体进行无功优化很不现实,为此采用简化方式,对每条馈线进行无功优化计算和补偿,在此基础上以整个中压网为对象,计算其对高、低压网无功补偿的影响。在补偿方式上可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10kV线路上设置高压并联电容器,一种是在10/0.4kV配变低压母线上设置低压并联电容器,也可选择高压集中补偿和低压集中补偿混合方式,同样,对谐波较严重区域加装滤波装置。在运行阶段根据实际负荷状况,对已有的补偿设备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使设备发挥最大效率。2)低压网无功优化补偿。低压配电网及以下无功优化补偿以台区为单位,主要针对低压电网末端用户侧的电动机随机补偿,有电动机就地补偿、配电室集中补偿以及电动机就地补偿和配电室集中补偿几种模式。

1.4地理信息系统好停电管理系统

由于农村和边远地区负荷相对分散、地理条件复杂,因此在农村智能化进程中增加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记录用户的地理信息、用电综合信息,改善系统运作和提高运行效率,有利于农村配电网效率优化,合理分配电能,同时便于配网自动化故障寻址、故障范围分析等功能的实现。

停电管理系统是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功能,可以监控配电网运行状态。在供电中断后,通过只能计量装置表和其他传感器可获取停电地点和设备信息。MS系统可以准确的记录断电原因及地点,通过对MS系统上传的数据流进行分析,将更加准确记录断电前后的运行数据,有利于故障原因分析,以便制定更加有效的电网检修维护决策,提高配电网可靠性指标。

2经济可行性分析

考虑到长距离输配电线路成本高,而分布式发电成本低,线路损耗小,发电容量、输配电容量投资递延。因此在发电网不能覆盖的地区,利于可再生能源建立独立的小型发电系统,可满足当地用电需求。

我国目前没有强制的考虑智能化的农村电网规划标准。在农村配电网建设初期,智能电网的投资昂贵,可行度不大;但随着“家电下乡”等政策的推广和实现,农村智能电网技术一次设备技术的提高,分布式能源的应用,可分阶段、分地区逐步实现配电网的智能化进程。

3结束语

智能电网技术是电网企业应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重要技术创新,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发展,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随着智能化监控技术的研究突破和工程应用,具备全景化预警控制,可视化多维监视,智能化故障处理,一体化运维支撑等特征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将成为今后农网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于农村配电网系统的工具和方法将发生变化。通过智能电网可改善终端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在故障情况下减少停电时间,加快网络恢复速度,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好服务和更先进的技术,践行电网企业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董霞威.配电网自动化中馈线自动化的实现及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3,05.

[2]刘晨.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方案设计[J].电力系统通信.2003,10.

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生活中很多方面都运用了各类电子产品,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功能也在不断地提升。本文将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入手,分析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问题;发展趋势

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就必须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因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目前,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也有了明显地进步,电子技术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了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计算机语言、游戏、电子光纤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正是由于其涉及范围的广泛性,从而使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有效地解决,并掌握科技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才能使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立于不败之地。

1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性

电子信息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实力的重要指标。有竞争,就必然要付出努力才能在竞争中赢得荣誉。当今的社会形态和国际经济的发展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也注定了其发展的必然性。

电子数据交换,简称EDI。EDI是现在电子信息技术的产物,是一种无需人工介入的电子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实现直接让计算机通过网络系统,进行信息、数据的交换,这种新型高水平电子信息应用方式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在未来的发展中,会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由此可见,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而在科技力量的推动及社会发展需求的有利推动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必然会不断的面向市场,向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能够更好的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硬件保障,所以,无论是在当今社会还是在未来社会,我国对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都将给予最高的重视,国家的态度也是其发展的必然性。

2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问题

2.1 技术人力严重缺乏

目前,对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出现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技术人才严重欠缺。不可否认,我国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的确不少,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中,从事的种类也比较齐全。但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单一型的人才,所从事的领域也仅仅只是自己擅长的一部分。复合型的人才在我国并不多见,这就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在这些技术人才中,高端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的严重欠缺,同样制约我国电子技术的发展。

2.2 发展环境资源紧缺

发展环境资源的紧缺也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电子信息产品的假冒伪劣、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盗版产品的走私贩卖以及企业间不良竞争几个方面。这些现象在我国电子信息市场屡见不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潜力。

只有为电子信息技术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才会使电子技术人才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才能推动我国电子信息市场的进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竞争能力和整体经济水平。

2.3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机构不合理

由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机构不合理,从而导致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中所研发的产品无法与其他国家的产品相提并论,虽然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总的发展趋势很理想,但是由于电子信息产业机构的不合理,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升级,如果想使电子信息技术的产品能够与其他国家的产品相媲美,那么就要打破传统的产业机构,根据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现状,重新构建科学合理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机构。

3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虽然在国际上能够排在前几位,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目标,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使得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我们必须要看清它的发展趋势,从而进行正确的分析,逐步完善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

3.1 集成化及移动化

随着半导体向SoC(片上系统,即在单个芯片上集成一个完整系统)方向的发展及移动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有向着集成化和移动化发展的趋势。在所有关键技术中,电子信息硬件产品的“核心”就是集成电路制造技术,这种集成电路经过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特大规模集成电路几个阶段。电子信息技术有很多都需要集成电路,从CPU到IC卡,无一不是集成电路的应用范围。

移动化体现为各种电子产品的小型化、便携化,特别是三网的融合带动了大量丰富的应用,也激发了多种功能的移动产品的快速发展,如超移动个人计算机(UMPC)、智能手机、MP3、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MP)等等。

3.2 多媒体化及智能化

计算机技术向多媒体、智能化方向发展也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网络计算、移动计算、并行计算等计算机技术已经开始向多媒体、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也标志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多媒体的普遍应用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也会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神经元技术、模糊技术、混沌技术等等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了重大突破。凭借视、听觉等感知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可望实用化。

3.3 屏显技术及平板化

显示技术向大屏幕和平板方向发展也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在这两年,这个趋势尤为明显,各种超大屏幕或者全屏幕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大量出现,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都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精彩的体验,这也预示了我国电子信息显示技术存在向大屏幕和平板方向发展的趋势,因此,大屏幕电子产品和平板产品在电子信息领域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3.4 规模化及个性化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存在一定的规模性,换句话说,如果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不能具备这样特定的规模的话,会很难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的,又何谈与其他国家竞争呢?

目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其中一些跨国公司的电子信息技术产品,无论是从质量还是产量上来说,都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都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要求的不断提高,个性化消费逐渐引领了时代潮流,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几年里,电子信息技术会呈现出规模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3.5 梯次化、全球化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正在逐步呈现出梯次化和全球化的趋势,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使得其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都具有了全球化的特征,这样,电子信息技术全球化的趋势在未来的时间里就会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梯次化,导致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里,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将生产工作集中在一些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这样一些逐渐被淘汰的技术就会逐步流入其他电子信息技术相对来说水平较差的国家,由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因此逐渐向梯次化的趋势发展。

四、结语

经济的飞速发展决定了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性,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既面临这严峻的考验,也拥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正确的分析,掌握其发展趋势,对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化的分析,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案。使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而电子信息技术的良好发展同时也会对我国的经济发挥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莉.浅谈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3

[2]张成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探讨[J].大庆师范学院,2011,5

[3]张棣.从发达国家对未来高科技发展预测看世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省电子信息中心,1994,2

[4]赵鸿胜.浅谈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总医院,2001,6

[5]陈丹.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报),2011,4

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科技政策及管理等进行分析,探究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科学技术发展取得较大成就的原因是世界科技革命和发展的深刻影响,将发展科学技术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确定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探寻符合国情的科技发展道路,发挥了集中型科技体制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计划经济时期;科技发展;集中型科技体制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机械制造、电子管计算机研制、医学临床、新材料研发等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原子弹、氢弹、火箭和导弹试验成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国家。探索改革开放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1 对世界科技革命和发展的深刻把握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世界,在科技革命的冲击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科技革命使生产力获得了惊人的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了人类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成就。从 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更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生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科技革命使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革,全方位、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物质、精神、社会生产及生活的各方面。三是在我国恢复战争创伤时,一些主要的国家开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国家发展,进入了现代化时期,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高科技军备竞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逐渐开始依靠科技进步。

科技革命带来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战略选择,领导人也意识到只有掌握尖端技术,才能体现国家实力并有效抵御外来侵略,使新中国成为一个富强、民主、和平的国家。二战期间,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对中共领导人的触动很大,毛泽东曾感慨地说:“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他认为:“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所思考的、所钻研的,是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

总之,对世界科技发展形势的正确判断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立足点。

2 将发展科学技术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科技战略是关于科学技术领域的全局性、长远性发展的指导原则,是制定科技政策的指南。面对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的局面和贫困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把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趋势、分析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状况及相关原因后,深刻地认识到发展经济、发展科技的重要意义,将科学技术发展置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层面。

2.1 对科学技术的社会生产力功能给予高度重视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对历史上科技发展带来生产力突飞猛进的深刻总结。毛泽东对此有继承,认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具有动力作用,能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在制定“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毛泽东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由此可见,进入计划经济后我国重视和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不但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要造福普通民众。这说明我们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关系的认识是比较清醒的。

2.2 将发展科学技术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刘少奇曾强调指出,“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1956年1月,周恩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指出:“科学在涉及中国经济、文化以及国防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比此前任何时代的发展都需要重视科学技术,充分掌握了前沿科学技术,才能不论在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竞赛中或者是敌人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战胜帝国主义。”同时,毛泽东主张新中国开展科技革命的战略思想是社会主义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时并举,把科技创新与制度改造并列为新中国前进的两大车轮。总之,科技与党的中心任务紧紧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之后的科技规划、对科技知识分子的认识、颁布科学“宪法”等,都是这一战略的体现。

2.3 把科学技术作为立国兴国的先决条件

把科学技术作为立国兴国的先决条件,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重要思想。毛泽东的看法很明确:“我们不仅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1963 年,毛泽东在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同世界上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原因时指出“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我们“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况,挨打是不可能避免的”。沉痛的历史教训不能忘记,现实的落后局面决不能延续,只有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科技发展上升到立国、兴国的高度,我们才能真正富强,才能在未来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见,将科学技术置于国家、社会的高度优先发展,既是历史教训的总结,也是国家、社会的现实发展需要;既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压力,也是立国、兴国的先决条件和必然保证。

3 确立科技发展目标和探索适合国情的科技发展道路

计划经济时期,把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确立为我国科技发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发展道路:打破常规、跳跃发展、重点突破。

3.1 实现科技现代化是科技发展的目标

195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基础薄弱,生产落后,要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达到革命目的,就必须要发展科学技术,就必须要建立起规模宏大的、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以及高度现代化的国防。随着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科技对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愈加明显。国家由此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将科技与现代化联系起来。1963年l月29日,周恩来强调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毛泽东的建议下,周恩来在1964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重大决策,即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世界强国。

科技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确立,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目标的定位,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伟大目标。因此,把科技创新与现代化紧密结合,奠定了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3.2 探索适合国情的科技发展道路

如何快速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需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发展道路。世界高新科技突飞猛进,大多数国家二战后都在奋起直追,如果我国科技发展不打破常规,走别人的老路,就永远处于落后和被动挨打的状态。再加上新中国刚刚成立,财力、物力有限,科技人才不多,要发展科技,就必须像战争年代一样集中精力打歼灭战,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于是,实施赶超战略,“跳跃发展、重点突破”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道路,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了认同。所谓“跳跃发展”,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重点突破”,就是迎头赶上代表世界科技尖端水平的新学科、新技术。

“跳跃发展,重点突破”的科技发展道路,使我国的科技事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我国不但在核技术、原子能技术和空间技术方面站在了世界前列,而且带动了我国基础学科的同步发展,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

4 发挥了集中型科技体制的正向作用

1949~1957年,我国建立和形成了集中型科技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一体制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正向作用。

4.1 中国科学院的重要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科技政策和科技体制在世界主要国家不断强化,国家的指导、规范、协调和控制等成为一国科学技术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重要推动力量。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就提出要加速国家科学体制化的进程,在短时间内赶超世界。在这一思想指导下,1949 年 11 月,被赋予管理全国科学研究事业行政职能的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适应了这一世界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院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迅速确定了办院方针,担负起计划并指导全国科学研究的任务;接管和调整了研究机构,完善了自身的组织建设;完善学术和组织领导,目的是配合第一个五年计划。1955年6月,中科院举行了学部成立大会,199名学部委员出席,这是中国科学院职能成熟的标志。1958年,国家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与之相适应的是地方各级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成立。

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相继成立,使我国集中型科学技术体制逐步走向成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我国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和组织机构的管理;中国科学院主要承担学术指导的任务。

中国科学院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的成立和早期工作,使建国初期处于一盘散沙状态的中国科技队伍有了一个组织上的核心,并做了一些统一计划和指导的工作。在调查国家自然条件和勘察自然资源、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促进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

4.2 科技规划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国家科学技术宏观管理的常用手段就是科学规划。良好的科学规划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指导。具体到中国,科技规划开始于《1956一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目标,后来又出台了《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草案)》(简称《科研十四条》)。

为响应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国务院成立了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的科学规划委员会,并在1956年制定了《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科学规划委员会把全国600多位专家和百位苏联专家召集在一起,编制了这一科技发展规划。历史证明:这一科技规划适应了我国计划体制的需要,成功地发展了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也为我国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形成了我国科技规划模式的基本特色。之后,又制定了《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1978—1985年全国科技发展规划》《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制定的思路仍沿袭第一个规划的模式。《科研工作十四条》的制定和实施,端正、健全了党的科技政策,可以说到了1964年,我国在科技方面已经具备了比较完整的政策,“基本走上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轨道”。

科学发展规划和科研十四条,是我党在计划经济时期科技政策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在有效推进计划经济时期的科技发展、系统引导科学研究为国家建设服务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决定和推动作用,对中国此后科技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24.

[2]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88.

[3]龚育之.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03-104.

[4]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38.

[5]刘武生.周恩来在建设年代:1949—196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73.

[6]葛莉.建国以来党的科技思想的发展脉络[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94.

[7]李明,刘松涛.从立国到兴国——试论毛泽东的科技创新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4):49-53.

[8]毛泽东文集(第 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1.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76.

[10]冯文彬,高狄,王茂林.中国共产党建设全书:1921—1991第八卷中国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M].太原:山西出版社,1991:1000.

[11]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41.

[12]关前,陈建新,刘跃前.建国初期科技发展的三个重大事件[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3,(2):58-60.

[13]李运祥.建国以来党的科技政策的沿革及伟大实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7):37.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上一篇:人与自然哲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树立正确消费观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