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设计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19

小区设计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也开始具有企求心,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便是在此情况下开始获得大量关注。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要兼顾景观观赏性与植物自然性,科学性、合理性较强的景观设计能够使城市小区风貌有所改变,达到城市居民与古朴自然的和谐统一。本文在介绍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植物配置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类型;要点;植物配置

城市小区是指城市生活人群的居住、工作环境,包括住宅小区、教育机构、办公大楼等。城市小区与城市道路、公益大型园林等具有公开性的建筑物不同,它有着自身设计原则、方法和要点。经长期发展,园林景观已对小区居民文化形成产生影响,园林景观设计应从园林建造要点出发,遵循植物配置原则,建设出更具特点的园林景观。

1、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

1.1 园林景观类型选择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类型可有多种选择,不同的观赏需求与小区环境将会有不同的观赏要求和生长特点要求,在设计期,应谨慎有逻辑地选择合适景观类型。景观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点缀型。从表面理解,点缀型景观的主要作用便是点缀,一般是指生长在小区建筑物空隙间的少量性的乔木、灌木等。

(2)绿化型。绿化型景观通常以小区内的绿化为表现形式,主要是栽种人工草坪,同时还包括面积小、数量合理的小花坛、混凝土与植物相结合的走廊及各类小型活动场所。

(3)参与型。参与型园林景观注重的是居民与景观的融合,人群中有景观存在,景观中有多处居民可进入、可参与场所,推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4)观赏型。观赏型园林以奇花异草、主题建筑等为主,其往往具有独特的审美属性,与人们生活不相交汇,具有封闭性特点[1]。

1.2 景观设计其他注意要点

(1)应对健康与安全加以重点考虑。城市小区园林景观园林设计时应进行防盗窃、防失火系统设计构建,保证小区居民财产与人身安全。健康隐患也应在景观园林设计时进行逐一排除,保障居民空气质量优良,预防有害气体伤害居民身体健康事件发生。设计人员在进行健康器材、景物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应满足居民对居住环境舒适性的要求。居住环境应宁静、功能齐全,可引入健身器材设备,丰富居民生活内容,创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教育机构的有无与优劣也应在考虑之列,满足居民提高文化水平、小孩上学等的需求。在实际设计中,要以和谐统一为原则,达到需求与价值、风格与颜色的统一,打造舒适的现代化小区。

2、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2.1植物配置原则

2.1.1 合理配置原则

在景观植物配置中,植物类别、特性及颜色都应在设计期进行科学选择与搭配,兼具美观性与实用性。进行植物类别择选时,应对植物生长特性、生长周期、生长环境等进行充分理解,并对小区内部土壤含水量以及酸堿度等进行调查了解,综合考虑,选择植物种类。在栽种过程中,为使植物对土壤有较好适应性,还应及时施肥,合理灌溉,提升二者的匹配度,在面积较小的区域可以低矮娇小植物为主进行种植。在植物色彩搭配方面,应充分符合大众审美观,提高其观赏性、绿化性[2]。在选择过程中还应对植物开花、长叶时间进行兼顾,使小区从年终到年尾都有色彩。不可忽视的是,还应将声色污染、热辐射预防、空气净化等考虑在内,使自然带给人们清新、宁静的享受,使人们爱上自然、感触自然。

2.1.2 遵循光影与四季变化特点原则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应注意发现光影特点,设计出不同的光影环境,使景观在光与影中,有着诱惑人的层次感与质感。光影环境设计一般是利用植物、月光、灯光或日光来进行的,通过他们的合理搭配,多样展现,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和意境,如月下花影、光中倩影、竹影摇曳等古朴深沉的美好意境,光影设计还可扩大园林空间。

不同季节,不同植物颜色、生长状态各不相同,如冬日雪梅、春舒柳腰等,季节更替带给小区不同的意境风情。

2.1.3 环境优先考虑原则

不同地区,不同小区的地理环境、常年温度、土壤属性、空气湿度等都各不相同,在进行植物选择时,要进行环境适宜度匹配,使选择栽种的植物能够在小区内部健康成长,按照花期开花、春期展绿。不同小区的外观形状、颜色、高度等都不尽相同,在进行植物选择时,要让植物整体色彩与建筑整体风格相呼应。比如,小区内建筑风格呈简约状,则不应有姹紫嫣红的植物开花效果。

2.2 配置要点

2.2.1生活娱乐场所配置要点

生活娱乐场所的植物配置应以实际应用性为主考虑因素,如可利用植物生长状态与形状进行小区内部场所隔离,不同场所具有不同功能,使植物在人类世界的存在不具有突兀性。生活娱乐场所一般人声、宠物声、工具碰撞声鼎沸,对于居民的休息属于高分贝噪声,可利用植物密度与高度,减轻上述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2.2.2水景空间配置要点

进行水景空间配置时,应对植物成长生态适宜性、植物形状、成长方式、花色、花期等进行多维考虑,将各类水生植物混合栽种,创造可平衡发展的水生态系统,使其有趣性、观赏性较强。

2.2.3建筑小品植物配置要点

建筑小品是指园林中的小型建筑设施,既具有美化周边环境的作用,还可方便人们休息、照明等,它们大多建造在园林开敞处[3]。建筑小品植物配置应以建筑小品功能为主,例如石椅的作用是休息,那便可在旁边栽种可以遮阳又透光的高大乔木。座椅上人们之间的交流通常具有个人隐私性,则便可种植密度较高、可隔离区域的植物。

结语: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在中国古代就已被提出,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若在园林景观设计时,遵从此种理念,便可使景观建造节省时间与成本,同时利用园林本来结构进行功能化、技巧化设置,在合理植物配置基础上,达到自然与人发展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邓金.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6):66.

[2]叶雍锟.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J].花卉,2018(10):163-163.

[3]张志娟.景观园林工程中植物配置设计研究[J].山西林业,2017(1):38-39.

作者简介:

吴长福,寿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寿光。

小区设计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建筑规划与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完善,传统设计理念已难以适应当前精细化管理背景。一般来说,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核心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更加侧重于强调多元化需求,即满足建筑空间功能的前提下,高度重视建筑视觉美感以及整体性。为保障精细化管理背景下建筑规划与设计内容得以深化加强,本文主要结合精细化管理背景,对建筑规划、设计理念及创新内容进行研究。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分析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5.011

引言: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以及建设质量的不断加强,促使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工作所涉及到的流程内容以及复杂性程度逐渐加深,尤其对于民用建筑与公用建筑组合的区域设计而言,其规划与设计难度更大。目前,为保障现代建筑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效果能够达到预期,保障建筑运行质量安全,行业内部设计人员应主动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以及要点内容,借助精细化管理理念以及方法能够对建筑规划与设计所涉及到的要点内容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统筹协同,减少设计失误问题。然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并未深刻意识到精细化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在规划理念以及设计方法的选用上并未完全符合建筑工程设计管理需求,最终所设计出的建筑工程项目缺乏美观性以及功能性。为及时缓解这一问题,建筑工程设计企业以及相关人员应主动立足于精细化管理理念,对当前规划设计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并通过优化发展规划设计内容,促进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 建筑规划与设计短板问题及精细化管理需求分析

1.1 短板问题分析

出于各方面因素的衡量与考虑,建筑设计单位在规划设计期间需立足于建筑工程项目建造需求以及功能需求等,从多个方面针对建筑工程布局规划、空间功能以及内部结构优化等重点内容进行统筹推进与合理部署。在规划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应承担起自身设计管理责任,结合空间场地实际条件对各功能区以及结构优化要点内容进行合理部署。然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部分设计单位在设计期间并未完全将标准化工作流程贯彻落实,再加上图纸与互提资料深度不够,难以准确传达设计内容[1]。

最重要的是,各专业设计受传统技术影响,并未实现同步发展目标,导致各流程内时间节点未能按计划执行落实,且各部门之间沟通存在阻碍。受以上因素影响,建筑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分工缺乏明确性,且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错漏碰缺问题较多,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以及美观性的提升。

1.2 精细化管理需求

精细化管理背景下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更加侧重于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精神。在规划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应立足于居住者生活需求,从高质量、人性化以及舒适性等角度重新定义建筑规划、设计理念及相关内容。一般来说,基于精细化管理需求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需满足以下两点要求:(1)设计人员应从“精”概念方面进行着重考虑,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先进、功能完善以及舒适美观设计理念要求,对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设计要点以及相关内容进行重点规划与设计,并通过突出重点,满足局部,保障建筑规划与设计效果得以深化加强;(2)设计人员应从“细”概念方面进行着重考虑,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員应重点关注细部设计。结合细部结构设计需求,对相关要点内容进行充分完善。并结合场地空间功能要求以及实际环境,利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增强设计深度。并通过不断减少专业空间矛盾问题,保障整体设计完成度以及统一性效果[2]。

除此之外,在精细化管理背景下,各专业部门之间应对设计工作以及相关内容进行适当优化。主要通过结合工程项目建造需求以及美观性需求,对各专业设计以及施工作业期间所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提前识别。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以及工艺手段,对传统设计内容以及理念存在的短板问题进行及时补齐。需要注意的是,精细化管理背景下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还需要适当融合绿色建筑理念,其目的在于通过不断融合绿色建筑理念以及相关工艺技术,减少传统建筑设计以及施工存在的能耗问题以及污染问题,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深入持续发展。

2、 精细化管理背景下建筑规划与设计内容及要点分析

2.1 坚持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重要指导,统筹建筑规划设计目标

建筑规划设计应始终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重要指导,重点针对当前规划设计工作存在的滞后性问题以及短板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一方面,设计人员应主动转变传统设计理念以及工作方式。主动结合城市建筑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建筑规划设计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结合以往规划设计经验来看,大多数建筑规划设计都存在重功能、轻价值问题,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实用性价值以及生态价值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基于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立足于建筑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建筑规划设计目标进行准确把握。并主动从城市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功能区演变及其他多种角度进行深度考虑,确定建筑规划设计要点。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应准确理解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深刻内涵。在规划设计期间,应主动针对建筑功能设计以及建筑规划内容进行协同推进。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所制定的设计方案内容进行健全完善,以保障建筑规划设计目标得以顺利实现[3]。

除此之外,设计人员在设计期间不应只局限于关注建筑规划与设计要点,而是应从综合性规划角度对所需要设计的要点内容进行深入考虑与合理分析。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居住者实际需求以及建筑功能需求,对设计要点以及优化内容进行协同推进。并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满足局部,对建筑空间功能区进行合理划分,保障整体设计的协调性与合理性。

2.2 积极运用新科技手段以及方法内容,健全完善建筑规划与设计体系

传统二维设计方式所存在的限制性问题较多,如无法准确传达设计意图以及关键点,同时在可视化以及虚拟化应用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问题。近年来,随着BIM技术等新兴科技的推广应用,传统二维设计模式已难以适应精细化建筑规划与设计中。一般来说,BIM技术可贯穿工程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可以从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维护管理等关键阶段实现工程建筑项目管理目标。在管理过程中,BIM技术可主动结合4D技术以及5D技术实现对工程建筑项目施工作业流程的模拟展示。并将相关数据内容以资源共享方式传输到各个参建单位当中,为其提供良好的决策参考[4]。

除此之外,BIM技术所具备的模拟化以及可视化功能可以为工程设计决策提供良好的数据保障。在前期规划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可利用BIM技术优势,对各专业流程内容进行提前模拟与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隐患因素进行精准识别并加以防范,以防止后期出现设计失误或专业矛盾问题。举例而言,设计人员可利用BIM管线碰撞检查功能,加强对于各专业施工矛盾点问题的识别与管理。另外,设计人员也可以运用BIM技术的智能化优势对专业碰撞检查等内容进行检测分析,提前识别风险并及时规避。

2.3 适当融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促进建筑规划设计水平持续提升

为持续深入推进建筑规划设计发展进程,设计人员应主动融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建筑规划设计体系内容进行适当健全与完善。具体如下:

1)设计人员应结合城市地区地理环境以及发展情况,从城市规划设计角度,对建筑规划设计内容进行适当改进与优化,以期可以减少施工作业期间存在的资源消耗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建设区域土壤条件以及水文条件等,合理配置建筑资源应用问题。举例而言,为保障建筑周边美观效果以及绿化效果,在规划绿化带时,设计人员可运用多种植物进行联合配置与应用,如可以将乔木放在人行道两侧,在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同时,能够达到良好的遮阴效果[5]。

2)设计人员应结合自然情况,对室内外居住环境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建议设计人员主动结合区域温度变化以及日照条件等关键因素,对室内外设计平衡要点进行精准把握,切实满足居民日照需求以及温度调节需求。举例而言,设计人员可通过合理使用幕墙,实现室内温度调节。并借助自然通风等条件,减少电源消耗问题。这种设计手段不仅可以提升建筑规划与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也可以保障各项能源以及生态资源的使用效果,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2.4 加强各参建部门之间的协同性,深化建筑规划与设计效果

基于精细化管理背景下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更加侧重于强调各参建部门之间的协同性效果。从客观角度来讲,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质量是否可以达到预期要求,往往与各参建部门协同性以及合作交流效果存在关联影响。结合以往经验来看,以往各参建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够通畅,所表现出的信息孤岛问题较为明显。再加上设计人员缺乏对相关数据的传达与交流,导致各部门之间所呈现出的合作交流局面较差。目前,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驱动作用下,建筑工程参建单位对于协同交流问题予以了高度重视。

为保障各参建部门之间信息交流顺畅,建筑设计企业、建设单位以及施工方之间必须构建统一协调的合作体系。其主要目的在于消除传统各部门之间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以及交流不畅问题,进一步保障建筑规划设计的可行性与价值性。在交流过程中,可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相关技术,加强对信息数据以及资源信息的交流互动,消除信息孤岛效应,保障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效率。结合数据结果,从多个角度如规划、建筑施工以及室内设计等方面,对多个专业内容进行有机协调。除此之外,客户也应参与到设计全过程当中,如主动与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让设计师明确自己的设计意图以及理念思想,对当前设计内容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进行及时沟通与解决[6]。

2.5 主动融入自然设计与人文格局,打造高品质城市居住空间

精细化管理背景下建筑规划设计应主动融入自然设计与人文格局建设理念,以促进建设规划工作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一方面,建筑规划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发展情况,对当前城市自然格局以及人文环境情况进行重点把握。并将相关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中,促使城市建筑品质效果得以稳定提升。举例而言,对于旅游城市而言,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自然景观以及名胜古迹的保护管理。可根据不同景区特点表现,对景观空间格局进行有效塑造,并进一步加强对建筑高度以及布局的严格要求。另一方面,建筑规划设计应立足于打造高品质城市居住空间理念,重点针对当前建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短板问题进行及时补齐。在此过程中,规划设計人员应主动立足于山城交融理念,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以及规划设计方法,对城市建筑建设理念以及设计体系进行健全完善,以期可以进一步促进建筑规划效果提升。

结论:

总而言之,基于精细化管理背景下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不可再局限于实现空间与功能相适应的发展目标,应积极立足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从多个方面强调精细化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并通过科学的规划与设计,确保建筑空间功能以及各结构体系得以深化加强。与此同时,设计人员应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从多个角度结合居住者生活需求,从功能性、美观性及其他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通过积极转变传统建筑规划模式以及设计理念,及时补齐设计短板问题。除此之外,在精细化管理理念以及内容的渗透作用下,设计人员还应注重从全局角度对建筑规划与设计内容进行适当创新与优化。如可适当融合新技术内容以及绿色建筑理念,重新塑造建筑规划与设计体系及相关内容,以期可以从根本上助推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泽飞,王争光,王帅,沈永红,肖鹏,杨肖伟.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20):46-47.

[2]罗海燕.精细化设计在厦门市保障性住房中的重要性[J].广西城镇建设,2021(10):37-39.

[3]贾建万.研究建筑学中的规划与设计问题[J].居舍,2019(3):126.

[4]张晶.对住宅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节能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9,30(11):87.

[5]姜沛.论述现代住宅小区建筑的规划与设计[J].房地产世界,2020(15):28-30.

[6]潘欣.城市更新视角下老街区的空间规划与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222-223.

小区设计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人们对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小区园林景观作为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小区环境、提高小区宜居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造一个城市宜居小区,必须优化小区园林设计,笔者在本文中从小区景观设计的意义入手,明确了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点。

【关键词】城市;宜居小区;园林景观;关键点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城镇居民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小区的环境无法满足其要求。在人们不断追求文化品位、生活品位的新形势下,新建小区必须重视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结合小区的实际,注重生态学原则,明确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点,为打造宜居小区做出贡献。

一、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是否良好,主要的检验标准是居民的真实体验,小区的景观设计应注意与周围环境的搭配,尊重自然与社会两方面的需要。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应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正确把握设计方向,提高人的体验,并积极做好相关的设计工作[1]。

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可方便社区群众的生活,使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更为融洽。一个宜居的小区,小区的园林景观环境必定是使人感到身心愉悦的,可放松心情,缓解人们的视觉疲劳。小区园林景观的作用,很难用量化的指标进行考量,用语言也很难表达出来,但是注重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体现出人性化关怀,为人们创造一个宜居的城市居住小区。

二、城市宜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一)人性化原则

小区内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居民提供一个优雅的、舒适的居住环境,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坚持和遵循人性化原则,考虑居民的真实感受,使设计让人感到舒服,并适当设施体育锻炼设施,为小区居民提供体育锻炼场所;优化景观设计,让小区住户感受到、见到更多的绿意,随时随地可享受到清新的环境、自由的空气,将小区打造成为一个宜居小区[2]。

在设计过程中,做到统筹安排,在优化小区景观设计的同时,尽可能节约占地面积,使小区景观与周围建筑风格相协调,小区内不适宜营造广阔的场景。

(二)整体性原则

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在注重细节设计的同时,更要关注整体性设计。每个小区有每个小区的风格,小区的整体风格是有差异的,且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建筑形式下,小区风格更是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小区景观设计时,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做到小区景观老少皆宜,满足不同层次的审美追求。比如在小区水环境中,可饲养金鱼,提高与自然的亲近感。

(三)园林风格设计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园林风格包括两种,一种是东方园林,一种是西方园林。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园林风格千姿百态,交相辉映。因此,在进行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必须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和建筑风格,注意与周围环境的搭配,优化小区的景观设计。其中,东方园林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自然山水,适合环境幽雅的设计风格。此外,在园林设计中,还需结合当地的民俗与历史。

三、城市宜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点

(一)统一规划,优化布局

在城市宜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整体风貌,并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统一、科学合理布置园林景观,使小区内的园林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系统,与自然绿化的要求相适应,尽可能做到“生态化、人性化、自然化”,在具有实用性的同时,也具备较高的观赏性。这也是对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要求[3]。

(二)因地制宜,充分体现人性化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历史悠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也留下了诸多的设计理念,而核心的理念之一就是适地造林、借景寓情。这也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精华。在设计小区园林景观时,可首先选用本地的乡土植物,以及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用以改善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4]。

在设计过程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体现出人性化。比如在设计盆栽植物时,不能将盆栽植物置于低处,易遭到破坏的地方,而应当将盆栽植物置于高处,不易受到破坏之处,以提高其成活率并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充分注重居民感受,选择成活率高、优美实用的盆栽植物种类。

(三)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注重与生活、文化的结合,注重实用性

小区的公共空间是小区内居住居民进行休闲、活动锻炼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所以通过设计所营造出来的园林景观环境,必须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文气息。比如对于儿童活动区域内的树种选择,树种类型要丰富, 色彩要鲜明,也需要严格控制间隔和比例,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采用少病虫害、生长茁壮的树种。而在老人活动区,可选择高大的乔木,可为老人休闲提供阴凉地,为老人晨练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宜居小区内园林景观的设计,必须注重与生活、与文化的结合,注重实用性[5]。

(四)植物配置的协调性与层次性

在配置宜居小区景观中的植物时,应注重层次性与协调性,利用地被与乔灌木,配置出地被层、低、中与高四个层次。在搭配过程中,将灌木与乔木的比例控制在1:3,同时草皮面积不得超过绿化面积的1/3,注意植物色彩之间的搭配,并了解和掌握季节性观赏植物之间的搭配,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为了弥补木本的不足,可巧妙利用草本花卉,在组合过程中考虑充分考虑小区植物的色泽、树冠、形状及高度等,做到相互协调一致。

(五)主次分明,突出主景

每个园林都有各自的主题思想,这也是每个园林所能呈献给人们的视觉焦点。其中,这个视觉焦点也就是所谓的园林景致的主景。对于城市宜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来说,必须考虑焦点景物之间的配置,不仅可以是山石景色,也可以是水景,同时也可以是人造植物景,遵循的原则是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当代的园林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现象,所以在设计时必须尊重这种文化现象,确定园林设计的主基调,只有在这个主基调的基础上,才能表达出园林的主题[6]。

搞好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也需要规避常见的问题,比如在开发过程中的盲目建设,不因地制宜,比如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小区的园林景观成为社区的负担等等,这些均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需要规避的问题,只有避免了这些问题,才能设计出高水平的小区园林景观。

结语

目前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在人们对居住环境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城市宜居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话题。做好宜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可改善小区环境,更重要的是可提高人们的居住生活质量。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设计实践与相关的理论文献,从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设计的原则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点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该命题,希望对于提升城市宜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力.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10,08:152-154.

[2]陈群.现代城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趋势[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213-216.

[3]李林洁.绿色园林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和探讨[J].低温建筑技术,2012,03:8-10.

[4]吕远.园林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20:216.

[5]夏慧艳,王新.浅析城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154.

[6]洪剑峰,华征跃.浅談园林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3,02:128.

小区设计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要:环境设计作为展示城市面貌的重要媒介,近些年逐渐得到重视。然而在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大量简单复刻的作品,不注重融入当地文化元素成了环境设计的一大问题。本文从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环境设计的现状出发,探讨地域文化元素在环境设计中的融合应用。

关键词:环境设计;地域文化;设计应用

1 地域文化元素及其重要性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其对设计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在现代设计中,地域文化被设计者忽视,这不利于环境设计的发展。因此,了解并熟练运用地域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1.1 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专指一定区域内长期形成的具有特色的文化,包括一个区域内的社会习俗等,具有独特性。每个地区都会受自然条件及特定历史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文化[1]。

1.2 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

地域文化元素提取的方法主要有整体提炼、特征筛选、形体变化、意象特征提取[2]。整体提炼从地域文化外部入手,通过整体描述或外形勾勒,提取出具有强烈地域性和可识别性的地域文化元素[3];特征筛选从地域文化内部入手,化繁就简,提取地域文化中简约鲜明、易于理解的典型特征元素[4];形体变化则是在保留原有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变换,以形成突出的视觉美感;意象特征的提取较为抽象,通提取地域文化中具有感染力的人文精神、民族个性等[5]。

提取形式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简单的形状提取,也就是常说的视觉符号提取。通常是在地域文化的众多元素中,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从造型结构中提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视觉符号。在运用的过程中,通常会进行二次创作,以达到形的创新[6]。另一种是地域文化内涵精神的提取,通常从地域文化的整体来看,或通过经典的视觉符号窥探背后深藏的精神内涵。从内容精神进行视觉诠释,一般表现在色彩的搭配与结构布局上[7]。

1.3 地域文化元素的重要性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地域文化不断影响着当地人民的行为思想,这种影响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其对设计的影响尤为明显,通常表现在装饰纹样、材质、色彩的选择应用以及建筑的造型布局上,因此产生了一大批极具特色的传统设计[8],这表明其对环境设计十分重要。如今,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在促进我国设计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如设计趋同、过于西化等[9]。我们要注重地域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规避以上问题[10]。同时,地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还能吸引人们关注传统文化。例如,目前极具地域特色的景点深受游客喜爱,这说明民众对地域文化是非常感兴趣的[11]。因此,在环境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是一大趋势。地域文化元素与环境设计是互相联系、和谐共生的关系:地域文化元素能够赋予环境设计全新的文化生命力与活力,环境设计则能给予地域文化元素生长的土壤[12]。

2 环境设计现状

近些年,环境设计在国内蓬勃发展,但随着全球化、工业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大量输入,产生了大量工业化、批量化、同质化的环境设计作品。环境设计整体缺乏创新,忽略了对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本土传统简约文化虽然在这种情况下有所发展,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的文化不断交融,当代设计受西方的影响越来越深,会逐渐丧失对内在简约的延续[13]。

2.1 同质化

同质化是环境设计最大的问题,当前“千城一面”的情况较为严重[14]。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国内环境设计更重视功能性,而忽略了外在形式的表达,在满足批量化要求的情况下,环境设计抛弃了创新性,更不要说与地域文化元素相结合了;二是环境设计生搬硬套的情形屡见不鲜,模仿对环境设计是有益处的,但设计者总会忽略将地域文化与设计相结合[15]。大量的西方环境设计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城市,这种缺少本土化改良的应用,造成了“千城一面”的现象。

2.2 协调性缺失

环境设计的另一大问题是缺乏协调性。由于与周围环境缺乏联系,成品往往变成了陆地上的孤岛[16]。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看,大部分设计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割裂的场地空间,设计者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不得不在设计的时候作出让步,使设计与自然环境形成伪协调[17]。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地域文化运用较少或运用不当[18]。运用较少会使环境设计给人一种突兀感,而运用不当则会使环境设计的协调性荡然无存,如房地产行业的欧式小区[19]。这种一味追求形式而忽略协调性的设计必然是失败的,是典型的没有和地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成品。

3 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

面对现存的问题,将地域文化元素与环境设计相结合无疑是最好的解決办法,既可以避免同质化,又可以使环境设计与场地空间相协调[20]。运用方式分为单一的用形、用神及形神兼备。

3.1 用形

最具表现力与最简单的运用方式便是用形。常见的手法是在环境设计中,通过对景观小品形态、图案的设计,在视觉上体现地域文化元素[21]。中国传统图案具有一定的审美内涵,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从装饰造型角度而言,都有自身文化体系的连贯性[22]。视觉符号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环境设计的辨识度,更高级一点的应用便是在原形的基础上进行变换[23],或扭曲,或拼贴,在不破坏原地域文化元素识别度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这样做能使环境设计更加多变与新颖,既体现了地域文化元素,又具有创新性[24]。

3.2 用神

在神的表达方面,通常把地域文化的内涵精神与环境设计相结合。表现方法有色彩搭配与空间结构布局等[25]。其中,色彩搭配的运用虽然是视觉上的表达,但却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冲击,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例如,徽派建筑青砖黛瓦白墙的配色,能给人以恬静优雅、明朗素静的感觉,体现温柔简约的地域文化[26]。虽然色彩的运用可能相似,但当它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时候,总能够给人不同的感受[27],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使用人群对色彩的认知。材质的运用也包含神性,例如竹楼。根据地域选择材料,也能够体现地域的文化特色[28]。

3.3 形神兼备

形神兼备是对地域文化元素的完美运用。简单地运用神或形,可能出现环境设计作品中地域文化元素单薄的情况[29]。只结合地域文化元素形的时候,易出现虚有其表的状况,给人一种僵硬感;而单纯地运用神,又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特别是过于抽象的结构式表达,对不熟悉的人来说如天书一般[30]。在运用过程中,设计师要注意对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合理的简化和变异,切忌照搬照抄,要避免元素的堆砌使用,在取其形的同时通其神,以此取得理想的设计效果[31]。形神兼备的应用也降低了地域文化元素与环境设计的融合难度[32]。好的环境设计作品总是能够以形补神,神形互补。例如苏州博物馆,除了颜色秉承当地一贯的去艳求素的原则外,在空间上,它的内向性与内敛的苏州人民也形成了统一,成为了一个既统一又突出的个体[33]。

4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科学合理地设计环境,构建协调且符合地域特色的环境变得十分重要。地域文化是经历漫长的历史传承下来的,具有文化内涵,将其应用到环境设计中,能够有效提高环境设计的质量,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环境设计者应当认识到地域文化元素和环境设计融合的重要性,并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 许灿.地域文化在民宿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建筑,2020(3):202.

[2] 张程,王利文,李丹.都江堰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2019(10):53-54.

[3] 朱瑶,徐晶,曹磊.论旅游乡村景观建设中的视觉生态观——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观音殿村为例[J].大众文艺,2019(18):73-74.

[4] 李星怡,曹磊,窦逗.景观一体化设计实践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8(19):125-126.

[5] 周录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结合[J].艺术科技,2020,33(21):179-180.

[6] 李飞扬.差异化社会环境下象征主义的发展路径——以古斯塔夫·莫罗、克利姆特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23):65-66.

[7] 崔晔.极简主义与中国元素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20,33(20):163-164.

[8] 阴瑄,曹磊.基于历史文脉与空间现状的街道景观提升模式研究——以开封市理事厅街为对象的设计实验[J].大众文艺,2018(21):89-90.

[9] 李星怡,曹磊,窦逗.浅谈现代别墅庭院景观设计——以南京溧水区芳茵园庭院景观设计为例[J].大众文艺,2018(21):57-58.

[10] 戴子涵.论现代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艺术科技,2020,33(20):161-162.

[11] 王碧洋,朱宇婷.论南京地铁三号线《红楼梦》主题壁画设计[J].大众文艺,2019(20):99-100.

[12] 李鹏程,曹磊,窦逗.商业综合体屋顶绿化设计方法研究[J].大众文艺,2019(23):71-72.

[13] 李昊坤,李雪艳.中国古代美术中的简约之美及当下应用[J].美与时代(中),2019(08):10-11.

[14] 谭晓艳.徽派建筑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20,33(20):165-166.

[15] 沈慧芳,刘思宇,曹磊,等.基于文化理念下的城墙导视系统设计——以南京城墙为例[J].大众文艺,2018(23):60-61.

[16] 娄阳.浅谈城市雕塑在中国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艺术科技,2020,33(21):111-112.

[17] 季优铭,朱宇婷.南京地铁站壁画艺术风格研究[J].大众文艺,2019(20):94-95.

[18] 于琪,曹磊.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可行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3):103-104,112.

[19] 徐金鑫.淺谈展示设计中的新媒介设计应用[J].艺术科技,2020,33(20):171-172.

[20] 成明,朱宇婷.植物造景分析——以水花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62-64,67.

[21] 卜华成,于琪,曹磊.新式茶饮门店空间设计中的风格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9):114-115.

[22] 沈慧芳,徐舒珩,曹磊.中国传统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11):105-106.

[23] 唐明,曹磊.赛博朋克美学的视觉表现形式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2):56-57.

[24] 阴瑄,曹磊.浅析日本庭园景观中的“立石”造景手法[J].美术教育研究, 2019(22):82-84.

[25] 张曼青,曹磊.生产科研型屋顶绿化景观设计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8(12):90-91.

[26] 刘思宇,曹磊,窦逗.城市家具规划设计实践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8(21):65-66.

[27] 孙雨.旧有现状下遗留建筑处理问题引发的深思[J].艺术科技,2020,33(21):163-164.

[28] 郁添渊,曹磊.探索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的应用——以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12):92-93.

[29] 朱瑶,曹磊.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与城市形象传播——以“老字号”集聚街区老门东为例[J].大众文艺,2018(23):238-239.

[30] 陈晓芙.文创产品设计与城市品牌建立——以广府庙会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23):13-14.

[31] 石宇琳,曹磊.城市景观设计中地域性元素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76-77.

[32] 蒋幸珈.紫砂艺术与鉴赏[J].艺术科技,2020,33(21):21-22.

[33] 谭苗苗,魏思文.从贝聿铭的香山饭店看中国建筑的昔影新妆[J].艺术科技,2020,33(23):162-163.

作者简介:倪茂栋(2001—),男,江苏宿迁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指导老师:曹磊(1978—),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指导老师:朱宇婷(1992—),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小区设计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逐步迈向小康生活阶段的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理想追求。随着人们购房心态的理智和成熟,居民对住宅需求已逐渐从“居者有其屋”普通住宅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

Shallow talk an environment view of live the small area a design

Dong Yue-lang

(Xinjiang Linye programming design hospitalWulumuqiXinjiang830049)

【Key words】Live small area;View;Environment design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与自然共存、人类与自然对话、谋求环境与城市的共同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建设生态化园林城市已成为园林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居住区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的重要的生活境域,居住区环境景观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服务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因此,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塑造直接影响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建立。本文就试探着探讨一下有关居住区的性质规模、构成,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些设计原则、理念、内容和手法。

1. 居住区景观的构成

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1.1绿化。绿化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80年代,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过往,居住区的绿化往往是沿河、沿路“一枝桃花一枝柳”,满足于“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没有多大特色和艺术性。现代居住区的园艺绿化呈现几种趋势:

1.1.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马尼拉、火凤凰等草类地被植物塑造了绿茵盎然的植物背景,点缀具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如香樟、玉兰、棕榈、银杏等,以及丛栽的球状灌木和颜色鲜艳的花卉,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

1.1.2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根据绿化位置不同,垂直绿化可分为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

1.1.3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1.2道路。中国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按使用功能划分,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为车行道和宅间人行道;按铺装材质划分,居住区道路又可分为混凝土路、沥青路以及各种石材仿石材铺装路等等。居住区道路尤其是宅间路,其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因此,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我们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如区内干路可能较为顺直,由混凝土、沥青等耐压材料铺装;而宅间路则富于变化,由石板、装饰混凝土、卵石等自然和类自然材料铺装而成。

1.3驳岸河道驳岸起到防洪泻洪,防护堤岸的作用。在硬质景观设计中如能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如苏州“世纪花园”河道卵石加块石河堤边竖立一尊青铜雕“饮水母子马”,景象和谐而静谧。

1.4铺地广场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目前在居住区中铺地材料有几种,如:广场砖、石材、混凝土砌块、装饰混凝土、卵石、木材等等。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如某小区中的装饰混凝土广场中嵌入孩童脚印,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和趣味性。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园林中源于日本的“枯山水”手法,用石英砂、鹅卵石、块石等营造类似溪水的形象,颇具写意韵味,是一种较新的铺装手法。

1.5小品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

1.5.1雕塑小品。雕塑小品又可分为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使用的材料有石雕、钢雕、铜雕、木雕、玻璃钢雕。雕塑设计要同基地环境和居住区风格主题相协调,优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活跃空间气氛的功效。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广为使用的“情景雕塑”,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动人的一瞬,耐人寻味。苏州“名都花园”活动广场中设计的三块屏风钢板,上面镂刻着百家姓,太阳光影的作用在地面映射出黑白字迹,宛如一幅书法作品,孩童在大人带领下寻找自己的姓氏,雕塑小品发挥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又如苏州安居工程“新升新苑”入口“年年有余”抽象雕塑,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安康生活的美好心愿,贴切“安居乐业”的主题。

1.5.2园艺小品。园艺小品是构成绿化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苏州古典园林中,芭蕉、太湖石、花窗、石桌椅、楹联、曲径小桥等,是古典园艺的构成元素。当今的居住区园艺绿化中,园艺小品则更趋向多样化,一堵景墙、一座小亭、一片旱池、一处花架、一堆块石、一个花盆、一张充满现代韵味的座椅,都可成为现代园艺中绝妙的配景,其中有的是供观赏的装饰品,有的则是供休闲使用的“小区家具”。

1.5.3设施小品。在居住区中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如路灯、指示牌、信报箱、垃圾桶、公告栏、单元牌、电话亭、自行车棚等等。比如居住区灯具就有路灯、广场灯、草坪灯、门灯、泛射灯、建筑轮廓灯、广告霓虹灯等,仅路灯又有主干道灯和庭院灯之分。这些灯具的造型日趋美观精致,还可和悬挂花篮以及旗帜结合成为居住区精美的点缀品。上述小品如经过精心设计也能成为居住区环境中的闪光点,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设计。

2.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原则、设计理念、内容及手法

2.1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居住区景观规划要因地制宜、布局合理、自然活泼、富有创意,结合生态园林要求,以绿为主,以植物造景,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效果,创造自然、清新、舒适、优美、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高品位、高格调的绿化环境。

2.1.1小游园的设计原则。小游园主要服务对象是老人和儿童,主要活动方式有观赏、休息、游玩、体育活动和课外阅读等。根据游人不同年龄、特点,划分活动场地和确定活动内容,场地间要有分隔,布局既要紧凑,又要避免相互干扰。

2.1.1.1场地:一般设在入口附近,稍靠边缘的独立地段上。儿童游戏场不需要很大,但活动场地应铺草皮或选用持水性较小的砂质土铺地或海绵塑胶面砖铺地。

2.1.1.2园路:园路的宽度和绿地的规模与所处的位置、功能有关。绿地面积在0. 5hm2 以上,主路宽3~4m ,可兼做成人活动场所;绿地面积在0. 5hm2 以下,主路宽约2m ,次路1. 2m 左右,通常最小宽度为1. 2m ,以两人可对行为宜。路面用碎石、卵石、毛石等铺砌园路。

2.1.1.3小广场:按形式可分为规则式或不规则式。小广场的标高一般与园路的标高相同。

2.1.1.4园林建筑与设施:由于小游园面积不大,所以园林建筑与设施应小巧玲珑、各具特色,摆放在适当位置,一般有坐凳、坐椅、花坛、花架、园灯、宣传栏等。

2.1.2组团绿地的设计原则。绿地组团是结合居民建筑组团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公共绿地,面积不大,靠近住宅,居民尤其老人和儿童使用方便。由于住宅组团的布置方式和布局手法多种多样,组团绿地的大小、位置和形状也就千变万化。要求服务半径小,使用率高,不同的功能区域中间以绿化或小路隔离,互不干扰,各得其所,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方便、舒适的游憩环境和社会交往场所。

2.1.3住宅庭院的设计原则。

2.1.3.1庭院处于住宅群环境中,因建筑物所造成的阴暗部分较多,所以选择和配置耐荫树种十分重要。保持居住环境安静,也是庭院绿化的一个主要任务,如以植篱分隔庭院,可降低噪声。植篱以高2m 左右、宽1m 左右效果较好。

2.1.3.2庭院的空间尺度、树种的大小、高低要与庭院的大小、建筑层次相称,应以绿化设计的立意为前提。居室外种植乔木与住宅墙面的距离,一般应在5~8m ,避开铺设地下管线的地方。通常以落叶树为好,常绿树要避免直对窗口。

2.1.3.3花木配置宜采用孤植、丛植方式,栽植于靠近窗口或居民经常出入之处,以便近赏,充分提高花木的观赏效果。

2.1.3.4室内外和院内外的绿化相结合,要考虑将自然环境和住宅环境联系起来,使两者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2.1.4居住区道路绿化。道路两旁种植行列式乔木遮荫,根据道路的宽窄,可选择种植中、小乔木,如香樟、广玉兰、女贞、银杏等植物。

2.1.5居住区绿地的树种选择。

2.1.5.1选择生长健壮、便于管理的乡土树种。

2.1.5.2选择树冠大、枝叶茂密、落叶阔叶乔木。在夏天,居住区有大面积的遮荫,冬季又不遮阳光,还能吸附灰尘和减少噪声,使空气新鲜。

2.1.5.3选择有季相变化的常绿树和开花灌木。

2.1.5.4选择耐荫植物和攀援植物。在阴暗部分,选择耐荫植物,如垂丝海棠、梅花、罗汉松等;攀援植物有常春藤、络石等。

2.2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的绿化设计。

2.2.1设计原则。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应强调人性化意识,考虑人在使用中的心理需要与观赏心理需要吻合,做到景为人用。在住宅入口、公共走廊、直到分户入口,都引入绿化,使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关键点都能够接触到绿化,绿化环境不再只是一块绿地,而是一个连续的系统。

2.2.2植物配置。

(1)不同地带一定面积的小区内木本植物种类应达到一定数量;在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类型的植物配置上应有一定的搭配组合,尽可能做到立体群落种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在植物配置上,应体现出季相的变化,至少做到三季有花;在植物种类上应有一定的新优植物的应用。

(2)为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世界范围内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

作为城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居住区绿地应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开放空间。居住区绿地中的人工植物群落应是在城市环境中,模拟自然而营造的合适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结构配置合理,层次丰富,物种关系协调,景观自然和谐的园林植物群落。少种植那些过于娇贵的植物,通过植物自然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不会给后期的养护带来负担。居住区绿地应是为人服务的地方,应集中体现出城市绿地的价值,在植物种类上应达到一定的数量。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地区的城市种类,因气候土壤的条件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 面积10hm2左右的小区中的木本植物种类数应能达到当地常用木本植物种数的40%以上。

好的居住区环境绿化除了应有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的种植,还应有植物种类型和组成层次的多样性做基础,特别应在植物配置上运用一定量的花卉植物来体现季相的变化。在住宅的各个角落,应多种植一些芳香类的植物,如白兰、黄兰、含笑、桂花、散尾棕、夜来香等,营造怡人的香味环境,舒缓人们的神经,调节人们的情绪。

3. 结语

总之按照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理念所创造出来的景观生态模式,能够完善城市居民住宅及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居住区环境的质量。于开发商而言,景观生态环境良好的居住区有着更好的市场前景;于消费者而言,人们更愿意选择环境好的住宅,这在成都市房地产开发市场上已得到了验证:营造好环境已经是居住区开发策划的重点,也是市场销售不可缺少的卖点。另一方面,优美宜人的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亦能够提升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景观生态模式,将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提高到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景观生态模式,为实现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也是未来城市居住区环境发展演化进程的必然。

[

小区设计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目前存在片面追求新奇化、过度追求奢华美观、缺乏以人为本与绿色理念等设计问题,严重影响了住宅小区设计品质的提升,因此要做好住宅设计规划布局,积极协调内外环境以提升住宅设计品质。本文分析了当前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现状,探索了未来有效设计路径,希望能为住宅小区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规划布局;空间环境

在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新时期,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除了要满足基本生存生活需要与美观性之外,还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对设计进行调整,以便最大限度的满足居住舒适性、美观性、环保等诸多要求。近年来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在以上这些要求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探寻新时期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打造更为出众的居住环境。下面简要分析下当前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现状与规划布局。

1.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现状

早期我国住宅设计的建筑要求是舒适性、美观性、安全性与经济性,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对建筑住宅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国内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在受国外建筑风格影响,片面追求新奇、新颖与标新立异,致使不少住宅小区设计性能备受影响,也对整体建筑住宅小区的设计产生了负面干扰[1]。目前国内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情况有以下几个典型问题:

(1)建筑设计片面追求新奇化

国内建筑行业近些年发展较快,行业竞争十分剧烈,很多设计师在住宅小区设计上过于推崇国外风格,因此设计上偏向于更加突出的表现不同建筑风格特点以促使其脱颖而出,这种对标新立异的建筑风格追求一定程度上对建筑行业住宅小区设计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但是也造成了设计中片面追求新颖化与标新立异化[2],忽略了住宅小区的基本功能的充分发挥。

(2)过度追求奢华美观

目前建筑设计领域时尚美观性这个特征备受关注,建筑本身的外在形象成为了设计的一大典型追求,因而造成了片面追求奢华美观忽视适用、经济、安全等要求。国内住宅小区设计师将诸多国外设计理念融入自身的设计作品,虽然有助于实现建筑行业的百花齐放,但是盲目追求奢华美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助长了奢华攀比之风,在建筑功能布局与功能实现上因缺乏进步制约了住宅小区本身的发展。

(3)缺乏以人为本与绿色理念

目前建筑行业住宅小区的设计与开发盲目追求利益目标最大化,住宅建筑设计师不可避免的受到这种思想影响,在设计时过于考虑经济因素,限制了绿色理念与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入与应用,无法做到这些理念在设计中的全程贯彻[3]。正是因为缺乏对以人为本理念与绿色理念的融入,因此住宅建筑本身的宜居性、环保性、美观性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无法更加深层次的满足个人主诉需求,致使住宅设备、空间、外在环境不协调,影响住宅小区的整体性价比。

2.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有效探索

(1)合理规划布局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需要,遵循绿色设计理念、环保节能理念等。充分利用各类建筑资源,比如建筑朝向上可尽量选择东南朝向、南朝向以增加太阳光的接搜与利用,考虑到夏季较为炎热且持续时间常,朝向选择上可尽量考虑以夏季主导风向为宜。平面布局选择上,对建筑建筑、朝向等做重点考虑,以增加对太阳光热能量的吸收利用[4]。规划布局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到住宅小区周边环境、地形地貌、气候的特点,合理确定小区建筑区的长度、高度与深度,以减少漩涡区的负面影响,保持小区内部建筑之间的良好通风情况。设计中要注意避免建筑小区长度过长,保持适当进深,以实现同一空间环境下不同住宅建筑高低层次的错落分布,在夏季主层风的迎风面设计低高度建筑物,以有效缩减漩涡流区的范围,确保小区内部空气质量与热量的迅速流散,让所有建筑物始终保持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下,做到实现住宅小区居住功能多样化、设计有弹性与超前性、空间设计多样化、应用科技集成化、设计要求精品化等目标。

住宅小区外观方面要注意造型设计,在提升小区外观识别性的同时,追求和谐之美,避免设计过于突兀,在追求经济性、美观性的同时避免建筑资源的浪费,尤其是细节方面要做好处理,避免盲目吸收外国设计理念所带来的四不像问题,做到变化与统一的和谐。住宅建筑体量设计方面要进行合理安排,做到高低错落有致,使得建筑物空间轮廓线更加丰富,做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建筑色彩选择上要遵循节能环保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可设计深色外立面以增强对热量的吸收、储备与利用,利用浅色外立面墙体达到夏季反射热量、不储热等要求,结合南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地形地貌做到合理设计住宅小区[5]。

(2)协调内外环境

住宅小区设计中要积极协调内外环境,做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优化室外空间环境资源的应用,利用不同层次室外空间配合住宅设计构建完整的空间序列,在保障住宅宜居性、美观性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过程中,要注意凸显住宅设计宜居性特质,对不利影响因素进行改造,在满足基础建筑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多层次的创新设计,以便建筑施工中可大量运用环保技术达到保护环境、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的目的,通过节能环保与施工工艺的有效结合,构建环保、宜居、美观、新颖的住宅设计。积极利用住宅周边室外环境中的各类自然因素如水、树木、景观等,做到小区整体设计与自然环境因素的有机融合,从而构建优美舒适的住宅环境,满足现代人对住宅建筑的多层次需求,同时实现对住宅环境的保护。

住宅设计中要积极凸显人的中心地位,增强设计的实用性与现代性,重视住宅多元化功能的优质实现。住宅小区建筑室外空间设计中要坚持环保理念与实用性相结合,人为设计创造各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室外环境,在小区住宅设计中合理布局静止空间、活动空间及过度空间,做到分布合理、相得益彰,对各类建筑小品、绿化带、群体配套组合建筑、单体建筑墙面等进行优化设计,以进一步提升整体住宅小区的宜居品质。另外设计住宅小区时要注意结合市场潮流变化做到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不同类型住宅小区的应用需求在设计上体现个性化特征,做到住宅设计符合现今潮流,符合住宅主人居住需求。住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地段区域人们对住宅功能的要求结合市场潮流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在保障住宅宜居性的同时提升住宅设计的艺术性、文化性等品位。住宅外观与内部设计方面要遵循美观、实用、经济等诸多原则,满足人群的住宅心理需求,发挥本国设计理念的本土优势,融合国外可用设计理念实现住宅小区设计的创新与突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目前存在不少问题,未来发展中要做好住宅的建筑设计规划布局、积极协调环境,营造宜居品质较高的住宅小区满足现代人的住宅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志英.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应用探析[J].福建建材,2012(10):113-114.

[2]李刚.关于现代建筑设计中住宅工程的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242.

[3]张珂.居住小区建筑设计探析[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2(1):46.

[4]徐昕.生态型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探析——以新厦·水岸天成小区为例[J].甘肃科技纵横,2014(8):95-96.

[5]白建順.龙城大街某住宅小区设计方案探析[J].山西建筑,2013(28):3-4.

上一篇:西方行政相关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教育强县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