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行政相关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19

西方行政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 要: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实践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基本上围绕着私有化、缩减政府规模、削减公共开支、转变政府职能等目标展开,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也基本以绩效控制、私有化、政府再造和公共服务市场化等手段为主。结合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实践经验和未来发展模式,可将西方行政改革的模式归纳为四种:市场式政府模式、参与式政府模式、弹性化政府模式和解制型政府模式。

关键词:私有化;重塑政府;基本模式

一、西方国家行政改革实践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英国保守党政府率先发起了将国营企业私有化的政府改革运动。随后,这场运动如浪潮般席卷了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希腊、雅典等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并持续至今。其中,英国和美国的行政改革实践最具代表性。

(一)英国的行政改革实践

英国政府卓有成效的改革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以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为标志,后历经梅杰政府和布莱尔政府时期,并持续至今。其中,以撒切尔执政时的私有化改革和“执行机构”改革最具代表性。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之初,为了遏制低迷的经济态势,摆脱沉重的财政负担,她从改革政府官僚体系入手,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这些举措在随后近三十年的改革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回顾英国的行政改革实践,将其采取的具体措施归纳如下:

1.私有化。私有化是英国政府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将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让私人拥有经营。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时,英国的财政赤字已相当严重,从1949—1976年的二十八年间,英国就有二十三年处于财政赤字的状态,仅1976年的财政赤字就高达65亿多英镑。究其原因,除了较大的军费开支、政府的日常支出和社会福利支出之外,对国有企业的巨额补贴也是不可忽视因素。据统计,从战后初期到1974年,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已达到180亿美元。因此,在效率小组对政府的财政支出进行审查之后,私有化就以改革方案的形式被提了出来。在撒切尔当政的11年中,英国的私有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政府出售了40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包括英国石油公司、英国天然气公司、美洲豹汽车公司、英国电讯公司、英国钢铁公司、英国航空公司和劳斯莱斯公司以及其他许多小型公司和价值1.25亿英镑的公共住房单位。到1987年,出售这些公有资产每年能够收回5万亿英镑的资金,这些资金帮助撒切尔夫人平衡了她任期后四年的财政预算(到1994年,累计总额达到75万亿美元)[1]。此外,这场私有化改革涉及到的领域和部门也较多,不仅政府服务部门,如教育卫生部门,也涉及到尖端技术部门,如英国宇航工业公司;还涉及到处于垄断地位的重要国家能源领域,如英国石油公司。

2.公共服务市场化。私有化运动和政府再造方案的实施,让撒切尔和她的团队看到了市场竞争机制对于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的可行性和紧迫性。于是,在1991年,英国政府发表了《竞争以求质量》的白皮书,宣布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的提供系统之中。白皮书规定,政府部门每隔三年(现在是五年)对执行机构的运行状况加以审验,以确定是否整个执行机构和某些部门予以撤销或出售。如果决定让工作部门继续运作,政府部门会告知该执行机构多少业务必须参加竞争性投标,让政府内部机构或私人公司来完成公共服务的提供。1995年9月,英国政府称,通过执行机构通过竞标的业务已达到26亿英镑,每年为政府节约5亿多英镑的资金。

(二)美国的行政改革实践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关注政府行政现象的一个国家,早在1887年,著名的学者伍德罗·威尔逊就发表了《行政学研究》的文章,主张将行政从政治中剥离出来并对其进行单独的研究。受这一理念的促使,美国在20世纪初开始便尝试着从行政视角对政府进行改造。其中,以里根总统时期的民营化改革和克林顿总统时期的“重塑政府”改革的成效最为显著,引起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的学习和借鉴。

1.民营化改革。这里的“民营化”是指政府利用私人部门(包括营利和非营利)来执行公共项目,其内容不仅包括把公有资产卖给私人企业,而且也包括与私人供应商和非营利组织订立契约来提供服务、聘用顾问人员、分配政府赠券、给予补贴、出售特许权、特许设立政府企业及其他一些选择。1978年,里根政府上台时,美国经济正处于严重衰退中,他把症结归于联邦政府过度膨胀,税负沉重,对私有企业控制过多,因而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他的政府团队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主张通过订立合同外包给私人公司的方式来提供本该由政府提供的服务,希望以此提高生产率。里根总统还组建了“格瑞斯委员会”对私营部门的成本控制进行调查,寻找提高公共物品和服务有效性的途径。这一时期联邦政府规章条例的增长率下降了至少25%,政府规定的文牍工作时间每年减少3亿小时以上。

2.重塑政府。克林顿时期,美国政府的改革方向发生了变化,他认为政府改革的实质不是要在规模上确定建立大政府还是小政府,而是“建立一个比原来小而更关心人民的政府;一个效率更高而浪费更少的政府;一个把权力从联邦层次尽可能下放到州和地方层次的政府;一个当私营部门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时,依赖私营部门企业家的政府;一个少些繁文缛节多些鼓励的政府。”[2] 于是,在1993年3月克林顿政府组建了“全国绩效评价委员会”,任命副总统戈尔主持该委员会,全面推行重塑政府的计划。这项计划包括四项内容:“第一,减少官僚体制的繁文缛节;第二,顾客至上;第三,充分授权下级以取得实绩;第四,建设花费少而工作好的政府。克林顿总统在重塑政府运动中共签署了90个相关法案和50个总统行政命令,各政府部门制定了数千条顾客服务准则。重塑政府运动在美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1997年,美国政府共精简联邦公务员252 000人,约占总数的12%,预算支出减少1 080亿元。政府的服务质量与私营企业之间的差距也大大缩小,80%的服务项目得到了公众的肯定,有相当部分政府的服务水平达到了国际标准。”[3]

二、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模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西方行政改革实践来看,不同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下的行政改革内容是不尽相同的,并且每个国家在不同时期所采用的改革战略和行动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但从总体上讲,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模式有呈现出某些共性的特征,学者盖伊·彼得斯将其归纳为四种模式:市场式政府模式、参与式政府模式、弹性化政府模式和解制型政府模式。

(一)市场式政府模式

市场式政府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官僚制弊端的存在和相信市场作为社会资源分配机制的效率,核心思想是用市场的竞争机制去改革政府,以达到减少施政成本、提高管理效能的目的。该理论模式认为传统的政府管理效率低、成本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市场竞争机制,但从管理的本质来看,政府部门的管理与私营部门的管理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因此,政府应该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来改善自身的管理。在具体的改革内容上,市场式政府模式主张:第一,在结构上,建立扁平化而非金字塔式的政府组织结构。传统政府官僚机构的特点是它的规模过于庞大和复杂,且兼具垄断特性,缺乏外部监督。这种机构由于过分依赖规章制度和权力的控制作用,几乎对外界环境不能做出有效反应,于是导致了官僚机构的低效和浪费。针对这一弊端,市场式政府模式提出了下放决策和执行权力的对策,主张将庞大的政府部门分解为若干可以相互竞争的运作部门,把大量的服务职能下放给低层机构,甚至可以转让给民营部门承担,迫使政府部门改变垄断控制的特性,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务质量的目的。这一模式要求政府在组织结构上逐步减少部门和层级,使多层的金字塔式结构变为层级少的扁平化结构。第二,在管理方法上,对政府官员实行合同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这种做法主要是效仿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目的是为了打破传统政府终身雇佣制和照章办事的行为模式。绩效工资制是按照私营部门的标准来确定官员们的工资,将个人的绩效与工资所得挂钩,强调对于不同的工作给予不同的报酬,以此来调动政府官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第三,在决策上,以市场信息为依据,由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部门领导做出决策。由于市场式政府模式主张将权力下放给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部门来行使,因此,其决策也必然以市场反馈的信息为基础,由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官员做出。该模式将公民当作市场上的普通顾客来对待,强调公民的经济角色和权利。第四,在公共利益的实现上,要以公民需求为中心,采取市场竞争的方式提供。市场式政府模式认为,评价政府的标准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成本是都低廉,为此政府可以成立多家竞争性的公共服务提供机构,以公共需要为依据,按照市场竞争的原则来开展工作。同时,政府还应把公民视为“消费者”,通过公民在市场服务中进行自由选择来实现公共利益。

(二)参与式政府模式

参与式政府模式认为,传统官僚组织的结构和管理方式是影响行政效率发挥的主要障碍。因此,该模式主张放权于基层官员和服务对象,让长期被排斥在政策过程之外的基层团体、政治力量和社会公众通过共同协商的方式参与到政府的管理活动中来。该模式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在结构上,政府组织结构应该是扁平化的。与传统官僚组织的金字塔型结构相对,参与式政府模式主张体系宽松、中间层级少、信息传递快的组织结构形式,给基层组织更多的决策权力,让它们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政府的管理中,进而提高管理效率。彼得斯认为,如果政府基层人员在决策中可以发挥更多的洞察力和专业能力,那么他们就会因此受激励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就要求政府在组织结构上做出变革,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替代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第二,在管理上,让基层官员更多参与管理。参与式政府模式强调内部的参与管理,尤其是让基层官员更多地加入到权力资源的分配中来。在信息获取途径上,强调自下而上的信息获取途径,以此增加行政决策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人事管理方面,强调全面质量管理,以小组和集体为单位进行评估和奖惩,进而提高行政效率和效能。第三,在决策上,主张自下而上的分权方式进行决策。参与式政府模式不赞成依据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集权方式进行决策,主张通过分权的方式让基层团体、政治力量和社会公众参与决策,以此来最大限度地体现和满足公众的利益。第四,在公共利益的实现上,主张最大限度地吸收基层政府官员和社会公众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根本,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

(三)弹性化政府模式

弹性化政府模式是要求政府有能力根据环境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回应新的挑战。该模式不将政府部门当作永久性的组织,而是一种临时机构。它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在结构上,以灵活的临时性机构取代僵化的永久性官僚机构。弹性化政府模式主张在内部建立可选择的结构机制,以大量的临时性机构取代那些拥有永久性权力的传统部门和机构,如项目小组、虚拟组织、工作小组等,使政府能够不断根据变化的环境做出反应。第二,在人事管理上,主张用临时雇佣来替代终身雇员制。在人事上增加短期的或临时的雇员,任务完成后即解雇。弹性化的人事管理可以使政府快速而有效地对所面临的危机或迅速增加的服务需求做出反应。第三,在决策上,弹性化政府模式有利于决策创新。人们认为永久性的官僚结构能够带来人事和政策方面的稳定性,给新的政策制定提供经验和基础知识,因此很多人都否定弹性化政府模式下决策的积极作用。其实,灵活性的特点可以为带来创新政策理念,有利于新的、更好的政策的产生。第四,在公共利益的实现上,该模式可以降低政府的施政成本、减轻公众税负和保证政策的连贯性。政府的花费越少,对社会越有利,公民承担的税负也就越低,从政府的公共价值取向来说,也就实现了公共利益。同时,弹性化政府模式可以应对政策外在的变动性,从而保证政策的连贯性以实现公共利益。

(四)解制型政府模式

解制型政府模式是通过废除政府部门过多的规章制度,依靠政府官员的责任心和能力来从事新的创造性工作,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和增进社会的整体利益。该模式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在结构方面,重视组织层级节制和组织领导的作用。解制型政府模式认为层级节制的管理是必要的,但不强调集中化的控制结构,而是允许单个的组织制定并执行自己的目标。第二,在管理上,政府组织内部的高层领导者应承担起更多的实现目标的责任。这一模式认为,政府目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组织内部是否有着共同的文化价值,而政府的高层领导者对于组织的文化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该模式要求政府官僚机构的高层领导者依赖个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来实现管理目标。第三,在决策上,强化官员的决策作用。由于政府官员具有专业知识且与外部行政环境直接发生联系,因此应该拥有更大的决策权。第四,在公共利益的实现上,通过一个更加积极的、束缚少的政府来实现。解制型政府模式认为,政府在社会中应该扮演一种积极角色,改革只是解除政府内部过繁的管理体制,通过取消政府内部对工作能力的限制或制约因素,使政府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上述四种模式是对西方行政改革的概括,从现实的改革实践来看,有的国家可能侧重于某一模式,而有的国家可能同时兼具多种模式的特征,但从总体上看,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基本上都会以上面四种模式的某些特征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美]戴维·奥斯本.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M].谭功荣,刘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4.

[2] [美]比尔·克林顿.希望与历史之间[M].金灿荣,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33-34.

[3] 黄健荣.公共管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2-33.

The Practice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 and Model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in Western Countries

SUN Guo-liang

(Railway Police College,Zhengzhou 450053,China)

Key words:privatization;reinventing government;fundamental mode

[责任编辑 安世友]

西方行政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 要:在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史上,单向度的管理主义一直居于行政实践的主流位置。然而。在三大公共运动中,这种效率至上的思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价值因素逐渐从边缘地带走向中心位置,公共行政的管理目标也因此由一个“E”(效率)转向两个“E”(效率与伦理)。行政伦理的生成与半个世纪的行政实践证明,西方行政伦理建设呈现出以下的“伦理管理化”的特征:管理原则上的立法导向性、管理机构上的组织化路径、制衡机制上的多元监督性与理论研究上的学术依托性。

关键词:伦理管理;立法导向;组织化路径;多元监督;学术依托

长期以来,管理主义一直是西方公共行政诉求的主流路径,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围绕着一个“E”(Efficiency即效率)而展开。这种“效率”的单向度诉求在威尔逊与古德诺的政治一行政二分说、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西蒙的决策理论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中都得以凸显,并带来了现代性的长足发展。然而,随着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现代性的特殊主义、科学主义、技术主义、企业主义等局限性逐渐显现,管理理论呼唤着另一个“E”(Ethics即伦理)到来。在西方三大公共运动中,众多理论学者与实践专家进一步地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行政伦理,开启了公共行政领域的管理理论从一个“E”向两个“E”过渡之旅。本文中,笔者将重点放在后一个“E”上,从行政实践中梳理了有关“伦理”的管理轨迹,并将这种“伦理管理化”归纳为以下四个特点:

一、西方行政伦理建设的立法导向性

立法导向是西方行政伦理建设的首要特征。法治思想是西方理性精神的产物之一,无论是从契约精神还是从宪政法治的具体落实来看,西方的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都借助于制度、规则、准则等立法形式来推行。西方行政伦理建设正是沿着契约精神与宪政法治的内在逻辑线索的制度化轨迹前行,因而,制度化成为西方行政伦理建设的不可缺少的一环。西方行政伦理建设这一制度化的趋势通常借助于立法途径得以实现。

从立法的体系及法律层级来看,行政伦理建设法制化的路径有三:一是先制定公务人员行政伦理总法(或称基本法),然后再根据基本法的基本准则制定各种单项法规,从而逐步构成公务人员伦理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如韩国的《大韩民国宪法》规定了公职人员总的伦理标准是:基于国民利益的价值基础之上为全体国民服务。宪法规定的这种伦理精神又具体在《国家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应遵守的基本伦理准则)、《公职人员伦理法》(对行政伦理做了详细规定)、《公务人员服务规定》(是行政伦理的基本要求的系统化与规范化)、《韩国防止腐败法》(将行政伦理提高到新的高度)等法律法规中得以具体体现,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公职人员伦理制度体系与法律体系。二是公务人员伦理制度体现在其制定的各种公务员法律法规中。如日本的公务员伦理制度主要包含在《国家公务员法》、《公务员惩戒规则》、《国家公务员伦理法》等具体法律与规则之中。三是除了制定有关的公务员法律法规外,又制定了公务员的道德法或者道德准则。美国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早在1924年,为了反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腐败行为,美国国际城市联合会通过了《行政人员伦理法规》,1958年,国会制定了旨在约束“所有政府雇员,包括官员”的《政府工作人员伦理准则》;1978年众议院与参议院通过了《美国政府伦理法》,完成了美国行政伦理建设的法治核心内容;1989年布什签署了《美国政府官员及雇员的行政伦理行为准则》,这一政府伦理改革法规向公职人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伦理标准;1992年美国又颁布了内容更为详细、操作性更强的《美国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伦理指导标准》。这样,通过历届政府的不断完善,形成了既有公务员伦理基本法又有具体的公务员道德法与道德准则的完整的法律体系。

从法律制度的内容来看,针对政府行政实践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行为,成为西方行政伦理制度化的又一途径。这种专项法律法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阳光法案”。财产申报是预防与克服政府公职人员腐败行为的一件利器,因而,西方众多国家都将其列入公务人员的义务,制定了各自的“财产申报法”,即所谓的“阳光法案”。法国的《政治家财产透明法》即是将财产申报列入法制框架之中的典型代表。第二,摆脱“利益冲突”。在政府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中,为了有效地让公务人员公平公正地行使手中的权力,摆脱利益冲突关系就成为人们思考的主题,并将利益冲突这一困境的解围诉求于法律途径。加拿大通过制定《利益冲突章程》约束公务人员行为,为公务人员成功地摆脱利益冲突提供了一条制度途径。第三,预防腐败行为。腐败行为在每一个国家都难以避免,甚至有些国家公务人员的贪污腐败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因而,各国都把预防腐败列入规范公务人员伦理行为的重中之重。如,美国制定《涉外反行贿法案》,德国出台《反贿赂法》,日本执行《政治资金调整法》,法国实施《防腐化法》,新加坡颁布《防止贪污贿赂法》。这样,通过公务人员的伦理法律制度的约束,有效遏制了其公务行为中贪污腐败现象。

西方政府行政伦理建设的这一立法趋势,诚如库珀对美国的行政伦理立法的评价:“一旦发现伦理越轨行为,美国人最典型的反应是:采取新的立法、制定新的规则或颁布新的制度……对公务员个人进行控制,这些控制因素是来源于公务员自身之外的”。笔者认为,库伯这一评论包含着双重含义:一方面,面对公务人员行政伦理失范困境,西方国家首先诉求外在的他律约束,即通过立法寻求刚性的制度机制来公平公正地行使公共权力;另一方面,立法制度设计的另一目标是以预防为主,即将潜在的、可能的行政伦理失范遏制在萌芽状态。学者曾峻的言说也佐证了这一层含义:“从西方国家行政伦理法制建设可以看出,有关法律法规的着重点不是在强调对违反行政伦理人员的惩罚上,而是侧重于杜绝公共雇员利用官职来牟取私利的任何可能性,在其发生之前阻止罪恶的产生,针对的是潜在和可能的损害”。可见,行政伦理建设的立法导向成为西方预防与摆脱公务人员行政伦理失范的惯性思维。

二、西方行政伦理建设的组织化路径

组织化路径是西方行政伦理建设的又一个特征。在论及行政伦理越轨行为时,库珀认为美国人对伦理越轨的反应除了采取新的立法、制定新的规则或颁布新的制度之外,便是诉求组织机构,即“重新安排组织构成或建立新的组织以更为严格地监管下属组织”。其实,西方行政伦理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从伦理制度的设计、实施与监督都离不开组织机构的管理。考察西方国家的行政伦理建设的现状,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多数的西方国家都拥有一套自上而下的政府伦理管理

机构。通过纵向与横向的组织结构的合理安排,制度化的外在他律是公务员实施符合伦理规范行为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因而,行政伦理管理的机构化便成为实践中西方行政伦理建设的另一向度。由于西方国家拥有不同历史背景与文化传统,行政伦理管理的组织化设计也有不同的表征。

在加拿大,“利益冲突和伦理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是管理行政伦理事务的专业机构,其职责是管理与监督行政伦理规范与条文的实施。自1973年以来,《利益冲突和公务人员职业守则》经历届政府与议院的修改与完善,至2007年《利益冲突法案》的出台,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组织、管理与监督的机构,即“利益冲突和伦理协调委员会”。从横向来看,该委员会下设:①助理委员,负责伦理咨询、遵守服务等内容;②总法律顾问;③助理委员,负责有关利益冲突与伦理协调方面的策略、联络和调查等事务;④宪法人组织与管理主任。从纵向来看,省级政府也设立各自的负责行政伦理事务的机构。总的来说,“利益冲突与伦理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管理与监督的内容与范围涉及利益冲突、游说、信息获取、隐私保护和行政公平等方面。

美国行政伦理规范的实施、管理与监督,与其权力分立的架构制度有关,在三权之间展开,因此,在议会、司法与行政三个系统都有相应不同的实施、管理与监督机构。首先,在众议院内设置“众议院行为规范委员会”,该委员会根据宪法的规定,有权“惩办议员的不轨行为,而且经过众议院三分之二以上议员表决通过,可以开除一名议员”,在该委员会下设立“道德委员会”,具体负责行政伦理规范的具体事宜。该组织机构在政府官员的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在政府系统设立“美国政府伦理办公室”。政府伦理办公室主任的任命由总统提名并经国会批准,直接向总统和国会负责。该机构主要职责是负责总统属下的430万公务员涉及伦理问题的管理项目,包括拟定政府行为的有关法律、规则以及教育培训方案等工作;伦理办公室有权对有关政府行为的法律进行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作为法院处理有关案件的依据。在州与市级政府同样设立伦理办公室,在联邦政府的伦理办公室指导下,管理各州、市的政府公职人员的伦理事务。监督也是美国对行政伦理规范管理的重要一环,具有伦理监督功能的机构有“人事管理局”、“功绩制保护委员会”、“联邦劳工关系局”等。再次,在司法系统设立“司法道德委员会”。“司法道德委员会”负责研制司法部门官员财产申报的相关条文,并监督其具体落实。同时,“司法部刑事局公共诚实处”、“联邦调查局”、“独立检察官”、“司法部律师办公室”与“检察长办公室”等司法部门对行政伦理规范的实施也具有监察功能。

诚如有学者所言:“政府伦理管理不仅依赖于政府伦理法律与伦理规章,而且还依赖于监督与执行这些法律与规章的机构”。西方国家无不设计一套各具特色的伦理管理与监督系统,如英国与瑞典采用“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奥地利设计“纪律委员会”以及上述加拿大的“利益冲突与伦理协调委员会”与美国的“政府伦理办公室”等。机构作为有效实施行政伦理规范的载体,在行政伦理的管理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政府伦理管理提供了制度化保障。

三、西方行政伦理建设的多元监督性

多元监督是西方行政伦理建设的第三个特征。之所以要对政府管理领域的行为进行伦理监督是有其理论依据的。有学者认为行政伦理监督的基础有三:一是管理者的道德缺失。西方对政府雇员或公务人员的道德预设是建立在悲观基础之上的,认为政府雇员或公务人员是理性-的牟利动物,因而在公务行为中存在着“道德缺失”的可能性。休谟将公务人员这种道德缺失概括为“无赖原则”,即“政治家们已经确立了这样一条原则,即在设计任何政府制度和确定几种宪法的制约性和控制时,应该把每个人都视为无赖——在他们的全部行动中除了谋求一已的私利外,别无其他目的”。二是管理者的认识局限。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用三个概念来描述人的认识局限性,即作为“物理存在物”,人和一切物体一样,受不变的规律支配;作为“智能的存在物”,人是一个有局限性的存在物;作为“有局限性的智灵”,人又不能免于无知和错误。人的这种认识局限性也就是西蒙视野中的“有限理性”。三是行政权力的特质。波普尔对国家这个政治存在物曾作出这样的伦理界定:“国家尽管是必要的,但却必定是一种始终存在的危险或(如我斗胆形容的)一种罪恶。因为,如果国家要履行它的职能,那不管怎样必定拥有比任何个别国民或公众团体更大的力量;虽然我们可以设计各种制度,以使这些权利被滥用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我们绝不可能根绝这种危险”。可见,为了克服人的道德缺失、认识局限与权利特征等弊端,对行政行为进行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之中必须预留监督环节。因而,西方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符合有关伦理法律与规范进行了一系列的监察与督导设计,形成了自我与他人,内部与外部,事前、事中与事后,自上与自下等不同分类的多元监督体系。

在西方国家,行政伦理建设内部监督的内涵是在权利架构体系之内所形成的监督体系,因而具有经常性、直接性与有效性等特点。以美国为例,美国对行政伦理内部监督的设计是多管齐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种监督机构的设立:①国会监督。“政府责任局”是一个为国会服务的非党派的独立机构,肩负着监查联邦政府的工作表现和开支情况的重任。自1921年成立以来,为美国的政府雇员伦理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因而素有国会“警犬”之称。②司法监督。美国的司法监督设计了两种路径:一方面,司法体制内设立联邦检察长。联邦检察长是在司法部长直接领导下展开工作,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以及采购方面都有权对政府及其雇员的伦理行为进行监督。另一方面,经司法部长要求,由联邦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选定三位法官从政府以外的人士中任命为“特别检察官”,这种独立于政府的行政、立法与司法以外的监督机制可以排除权利体制内的诸多干扰。③联邦政府的监督。联邦政府的各部以及一些主要的部属机构采取“督察长”监督机制。督察长由总统任命,经议会确认,其职责是对所在单位进行独立的审计和调查,以维护政府的廉洁,提高政府项目的效益,防止欺诈浪费和滥用权力。同时,在20世纪60年代,联邦政府还借鉴瑞典的“巡视官制度”,设立了巡视官办公室。巡视官在维护公众利益、改善公民关系、促进行政改革、监督行政效率与整顿社会秩序等方面起到了应有的监督作用。

行政伦理建设的外部监督主要是指在权力架构制度之外所形成的监督体系,即来自于政府、立法与司法之外的各种社会团体,对政府及其雇员在其行政管理活动中是否遵守了相应的行政伦理法律与法规进行监察与督导的行为。从监督主体来看,西方国家行政伦理建设的外部监督主体呈多元化趋势。仍以美国为例,行政伦理建设的外部监督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类:①新闻界。在美国新闻界素有“第四权力”之说,其原因就在于新闻界的舆论监督权,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分别对美国的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与经济事务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就行政伦理建设的监督而言,新闻界通过新闻报道揭发政府及其雇员违背伦理的言论与行为,为廉政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②学术界。通过对公共政策的研究,尤其是对行政道德等内容的研究,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咨询服务,不同程度地遏制了政府及其雇员腐败行为的发生。③非政府组织。在美国的行政伦理建设监督方面,非政府组织在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同时,肩负起了对政府的腐败违纪行为进行监督的职责。这些组织有:“公民反对政府浪费”、“监视管理和预算办公室”、“政府责任项目”、“改进政府工作协会”、“公仆廉政中心”、“公务员政策中心”、“关于政府行为的私人调查机构”等。非政府组织不遗余力地监督政府的努力成为美国反腐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④选民。选民在美国的行政伦理实践中同样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2005年华盛顿州思博科恩市的市民经过“罢免选举”,成功地将不称职的市长拉下马,从而彰显出社会民众对政府的外部监督的巨大影响力。

可见,基于道德缺失、认识局限与权力特质的理论假设与认识,西方国家在对行政伦理进行制度设计时,充分意识到行政伦理的监督是行政伦理制度化的重要一环。因而,在权力体制内,他们在不同部门与领域设立了诸多监督部门与职位,形成了多元化的监督渠道;在社会领域,社会团体发挥了积极的监督作用,新闻界、学术界、非政府组织与选民都积极主动行使了对政府及其雇员的伦理行为的监督权力,尤其是当前涌现的非政府组织在西方行政伦理建设中起到了无与伦比的监督作用。

四、西方行政伦理建设的学术依托性

学术依托是西方行政伦理建设的第四个特征。在西方行政伦理建设的立法导向性、组织化路径与多元监督性的背后,还离不开一些专业协会的推动。如美国的国际城市管理协会、美国公共行政协会、兰德公司、布鲁金斯研究所等。这些专业的研究机构积极地为政府制定方针出谋划策,或是通过撰写论文、专著与报告等方式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对美国政府在伦理问题上的政策制定,这些专业协会同样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而,借助于专业协会的理论研究来推动行政伦理实践成为西方行政伦理建设的又一趋势。

美国公共行政协会创立于1939年,是美国公共行政领域内最大的专业协会。其宗旨如下:①发展公共行政和非盈利行政的艺术、科学和实践;②增进和提升公共服务专业的价值;③架设追求公共目的的人的联系桥梁;④为致力于提高公共服务价值的人们提供联系网络和专业发展机会;⑤针对治理面临的挑战,提出有创意的解决方案。在创立以来70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公共行政协会一直秉持着公共行政的专业精神,致力于公共行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塑造着美国公共行政的专业标准,为美国的公共行政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就行政伦理议题而言,正如本章第一节所述,美国公共行政协会通过主办的《公共行政时代》与《公共行政评论》两份期刊,传播有关行政伦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专业知识,并先后举办过30余次有关行政伦理的专题研讨会,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行政伦理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该协会的另一显著的贡献是制定了伦理规范。1985制定的伦理规范共十二则,该伦理规定以威尔逊的公共行政专业人士应有的专业精神为内在逻辑,将官僚精神(即强调效率与节省)定位为规范的核心内容,这与时代的主流官僚文化氛围不无关系;1994将之修改为五则三十二项,这一新的伦理规范同样也深受20世纪的主流价值观影响,因而,决策过程中的行政选择权和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成为了这一伦理规则的核心内容,修改过的伦理规范进一步彰显了20世纪公共行政领域专业精神的核心——为公共利益服务。

西方行政伦理理论研究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还表现为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独立公司或研究所的参与和影响。这些独立的公司或研究所汇集了各类社会精英,如知名学者、大学教授、专业研究人员等,他们以团体而不是个人的力量与智慧从事相关政策研究,以思想智库的方式影响着政府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可以说,这类公司或研究所在现实实践中充当了学界与政界的“旋转门”,对事关政府的内外政策的敏感问题起到了交流与缓冲的作用,并以某种价值取向引导社会舆论。美国的“布鲁金斯研究所”拥有不同领域专家学者,他们的研究涉及众多公共领域,医疗制度改革、全球金融、城市发展战略、中东和平等领域无不囊括其中。可以说,他们的建议与方案往往主导着不同时期的公共话题议程,对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兰德公司”擅长领域是军事战略与政治经济学,因而,他们的研究对政府制定与实施各项政策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些研究对政府的伦理法规的制定与遵守同样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类似的研究机构还有美国的“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法国的“透明国际”、英国的“亚当·史密斯研究所”等,他们分别就地区研究与民主推广、反腐败、自由市场与社会政策等领域展开研究,以期引导政府的各项政策走向,当然,也包括政府伦理法律与规范的走向。正如美国著名的行政伦理专家凯登博士所言,反腐败、反贪污的斗争光靠执法机构是不行的,它要求全民的参与,要求整个社会的介入。上述的独立公司与研究所正是基于其擅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介入行政伦理建设的又一写照。

综上所述,在西方政府行政实践从一个“E”(即单向度的“效率”)向两个“E”(即双向度的“效率”与“伦理”)的转换过程中,行政伦理建设呈现出管理化趋势,并沿着这样一条轨迹运行:制度规则上,行政伦理建设凸显立法导向;实施路径上,行政伦理建设拥有众多的管理机构;监督机制上,行政伦理建设运行于多元化监督主体的视线下;理论研究上,行政伦理建设得益于精通专业知识的协会、独立公司与研究机构。

西方行政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3、论中国大学管理传统与制度创新

4、柔性管理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5、邓小平的社会管理思想论纲

6、儒家文化管理思想的启示与借鉴

7、试论《商君书》中的“刑赏”激励管理

8、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探究

9、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10、公共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研

11、对管理理论发展规律的初步认识

12、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管理学教学的研究

13、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14、浅析《孟子》管理思想

15、关于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关系之思考

16、人本管理思想在中小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7、学习学派视角下哈慈经营失败案例分析

18、浅论老子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

19、人本主义管理思想在幼儿园的应用

20、中西方管理思想相似性比较探究

21、转型期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究

22、《道德经》的管理思想

23、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改革初探

24、关于中西方管理差异分析的文献综述

25、毛泽东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6、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27、管理哲学视域下的人性假设刍议

28、书院制:第二课堂教育管理的新兴管理模式

29、中西式管理的差异交融及路径选择

30、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改革的理性思考

31、综合性大学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创新研究

32、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

33、柔性管理理念下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

34、《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35、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演变的系统视角

36、企业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思想的矛盾与辨析研究

37、中西方经济思想中的科学性探析

38、对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因素的思考

39、幼儿园仁爱管理及其行动策略

40、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理性主义传统反思性

41、柔性管理在本科艺术类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42、后现代思潮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43、本科管理会计学双语教学初探

44、西方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易传》管理思想之比较

45、试论东西方管理思想差异与西方(欧洲)遗产管理模式

46、高职院校“书院制”宿舍社区化管理创新实践研究

47、西方管理思想对中国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

48、通识课教学:常识与通识

49、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示

西方行政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从一张民间票贴看晚清北京的货币、金融与信用

3、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亟待拨乱反正

4、明清货币商人的金融文化

5、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6、现阶段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基本原则与路径

7、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影响的实证研究

8、从法治层面保障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

9、稳健货币政策下金融资金供求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10、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的比较与思考

11、基于数字货币的金融监管研究

12、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怎么改

13、数字货币将带来金融业巨变

14、试论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调控作用及影响

15、货币型基金对金融业的影响

16、数字货币开辟金融发展新途径

17、基于VAR模型的货币政策金融体系内部传导的研究

18、重塑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

19、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调控效应分析

20、渤海银行天津分行开展“货币金融知识宣传月”系列活动

21、明清货币商人的金融工具创新

22、信用货币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合作

23、数字货币的金融影响和监管方法

24、主权数字货币、金融科技创新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25、优化央行货币金融政策内审机制研究

26、论加密数字货币对未来金融的巨大影响

27、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

28、如果能有一种货币,让金融系统真正步入数字时代

29、应用型大学《货币金融学》课程改革研究

30、数字货币对金融会计的影响

31、对我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思考

32、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33、浅谈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东亚金融货币合作

34、现行金融体制下的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关系研究

35、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

36、关于金融货币政策的若干思考

37、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在全球金融危机下的路径选择

38、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及投资启示

39、数字货币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40、从OCA理论看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前景

41、专家认为中国货币将改变金融世界

42、浅析互联网时代货币无纸化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43、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特点及其货币金融理论

44、冠以“货币”名称的货币及其相互关系

45、2008:货币政策与金融改革的悬念

46、亚洲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

47、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困境与人民币国际化

48、货币型基金对金融业的影响分析

49、“货币金融学”教学探讨

西方行政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三条基本思路

3、海德格尔《尼采》中对“尼采的形而上学基本立场”的阐释

4、崛起中的西方数码修辞学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观比较分析

6、浅析西方哲学及其历史于现代人及社会的启示

7、以消除误解为目的推进宗教文化研究

8、论哲学的语言转向与实践转向

9、过程哲学的硬核学说及其神学旨趣

10、知性思维的美学意义探析

11、论社会发展中的教育主体观演变

12、“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课程的教育价值

13、从技术的含义和本质看技术的价值负荷性

14、升格作文有技巧,看透因果明文理

15、在现实的面前,文学化的抒情是无能的

16、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作用

17、论理性悖论的嬗递及其流变

18、新时期大学生哲学素质培养的思考

1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哲学思想

20、亲近哲学与走近马克思

21、“重新理解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

22、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思潮及其影响研究

23、基于人本思想的高职学生管理对策研究

24、挑商学院也要门当户对

25、有一种乡愁是美丽的乡愁

26、试析杜威的实用主义职业教育观

27、自由的现代本体论追寻与自由教育的现实困境考问

28、叶圣陶“人己一体”伦理思想的主体间性意蕴

29、王斐南 醒着“做梦”

30、陈炎先生的学术次第与学术贡献

31、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精神实质及其当代意义

32、现代哲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论

33、关于《帝国的话语政治》的讨论

34、试析维特根斯坦哲学神秘性的意义

35、论迦达默尔哲学中的语言问题

36、关于现代西方哲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37、“人本管理”思想在组织活动中的运用分析

38、弗罗姆权威主义学说解读

39、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构建

40、“哲学在中国”与“中国底哲学”

41、“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42、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辩证批判的内在张力

43、对以人为本的“人”考量

44、全国党校系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理论研讨会综述

45、现代西方哲学的非理性主义理欲观研究

46、浅析杜威的自然主义艺术观

47、“泰勒公式”的导入与剖析

48、浅谈西方哲学史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49、实践范畴的语言哲学分析

西方行政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关键词:铁路施工组织;特点;影响因素;安全;团队

经过几十年的铁路建设历史和经验总结,铁路施工组织已形成了大量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知识,从施工前期的调查、设计准备工作,到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造价、安全、技术管理,铁路施工组织都有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这些理论知识为提高铁路施工组织管理效率打下了坚实基础。

1 铁路施工的特点

第一,施工流动性大。铁路工程是线性工程,是沿着地面延伸的人工构筑物,而线性工程又导致施工流动性大,施工中存在许多临时工程,作业面狭长,施工组织管理工作量大,给施工单位带来了极大困扰。而且,铁路施工现场很多都在荒郊野外,尤其是山区铁路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住宿、吃饭等又成了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第二,野外作业对工程质量、进度和造价带来不良影响。铁路工程施工中,遇到野外作业时,施工会受到水文气象条件、地质条件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对铁路工程的造价、进度、质量带来巨大影响。

第三,施工周期长。铁路工程具有规模大的特点,加上是线性工程,一个作业点需要进行分阶段施工,施工周期长。而各个阶段的工程又必须完美协调配合,保证施工的顺畅,既不造成时间的间断,也不造成空间的闲置,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

2 铁路施工组织的影响因素

2.1 人力资源。人是铁路施工组织管理的核心要素,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组织能保证铁路施工的顺利完成。而一个铁路工程人力资源组织中,有不同岗位的人员,每个人又有不同的专长。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配合直接影响到施工的顺利进行,影响到人力资源价值的充分发挥。在一个高效施工组织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施工队、施工班组、工种结构、工人技能等级、工人人员比例、各阶段施工人数等的管理。

2.2 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合适与否关系到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在铁路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法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凡是使用到新技术或是对整个工程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项目,都需要详细注明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而一般结构的施工项目则无需详述。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施工方法是从技术层面提高铁路施工组织效率的基本保障。

2.3 机械设备。合理使用机械设备,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效率。机械设备的选择与施工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合适的机械设备能优化施工方法,优化的施工方法有利于施工单位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选择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原则。从现有条件和施工条件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类型,从经济角度考虑到机械设备的造价。

2.4 资金使用控制。铁路是国家基本交通设施资源,一般由国家直接投资。为了合理利用国家资金,以最低成本创造最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施工组织管理中必须做好资金使用控制,对资金进行科学管理。为了合理使用资金,在投资之前对投资项目进行目标值和计划值的预测评估,做出最佳投资决定。随着铁路工程施工的开展,必须以高质量的会计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铁路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提高铁路施工组织管理效率的措施

前文所提到的机械设备、资金、施工方法、人力资源管理都是铁路施工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任务,忽视任何一个都会给铁路施工带来不良影响,都会影响到铁路施工组织管理效率的提高。本文从团队建设、安全保障、事中控制和事后总结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提高铁路施工组织管理效率的措施。

3.1 团队建设。团队建设就是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价值,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建设一支高效务实、团结和谐的施工团队。施工前夕召开内部员工动员大会,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责任和工作目标,尤其是各层领导、队长、组长等目标和任务,保障铁路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前开展技能培训和业务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协调沟通能力、组织调配能力等,并进行相应的模拟训练,提高施工人员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为提高施工质量,每个工作面都要安排合适数量的施工监管和巡视人员,做到无遗漏、无死角,及时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相关组织,并迅速对施工计划做出调整,保障施工质量。

3.2 安全保障。安全保障是铁路施工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站区单位与施工單位签订《施工安全联保协议》,站区单位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监管,形成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格局。施工单位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有制度可依、违制度必究。

监管和巡视人员以激昂的热情面对每一天的工作,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危险源,并迅速报告相关部门,组织人员辨别、判断危险源,进而采取相应措施管控危险源。每个工作面都要专人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做好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处理,做到“当日汇总、当日整改”,今日事今日毕,最大限度减小危险源的不利影响。

3.3 事中控制。施工过程中,所有施工人员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开展施工活动,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事事有人监管。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协调沟通各个环节,加强各个施工负责人直接的交流,总负责人则要经常到施工现场了解施工状况,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在安全前提下维护施工现场秩序,并根据天气、水文等自然情况适当调整施工内容和计划。当施工中出现任务、单位交叉影响现象时,站区负责人则要全面掌握每项施工内容的施工情况,并协调各个施工单位的时间和范围,规范施工流程,制定合理安全措施,实现一区多项作业,节约时间。

3.4 事后总结。每日施工完成后开展小型总结报告会,汇总今天的施工情况,并提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到日事日清。定期召开专项会议,针对某一阶段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详细探讨,并完善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形成一个规范、安全的施工组织管理方案。

另外,施工单位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施工组织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保障施工安全。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客运和货运压力越来越大,加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铁路建设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我国铁路建设必须立足长远发展,在新形势下坚持创新,通过良好的施工组织管理提高施工质量、降低造价、保障安全,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路交通运输需求,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哈显沛.铁路施工组织问题探讨[J].科技风,2011(2).

[2] 宋敏.加强铁路既有线施工组织减小工运矛盾[J].包钢科技,2010, 36(4).

[3] 苏大鹏.铁路施工组织管理系统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8(24).

[4] 蒋国良.大准铁路营业线施工组织措施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 (23).

上一篇:硕士数据挖掘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小区设计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