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心理学范文

2023-09-19

公共管理心理学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在阐述大五人格理论对游戏设计的意义和简单介绍大五人格理论基础上,着重研讨了与游戏节奏设计相关的几个方面问题,最后展望实施相关措施后对游戏设计及市场运作的影响。

关键词:游戏节奏;大五人格;情感工程

引言

今天,游戏界对大五人格理论的探索与应用已开始起步。对作为游戏生命的游戏节奏设计,其好坏将直接影响游戏能否吸引和安抚玩家,能否使玩家获得对游戏的掌控感。本文现以较复杂的PRG游戏为例,从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在大五人格理论指导下如何进行游戏节奏设计,以便我们能设计制作出节奏明晰、符合五种人格因素玩家需求的不同版本游戏。

1 游戏节奏定义与大五人格理论

从情感工程出发,游戏节奏是游戏的艺术形式和个性美的重要内容[2]。它渗透于游戏的各种构成因素中,这些因素的长短快慢等都会影响游戏的节奏。在PRG游戏中,游戏节奏则是指玩家在其交互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情感体验。它由玩家控制,而由设计师在游戏进程中,通过各种节奏的设计,引导和促使玩家与游戏情境融为一体,进入心流状态。不同类型游戏具有不同节奏;同类型游戏也会因设计不同而存在节奏差异。

大五人格理论是一种特质论,是用来描述人的人格特质的五个人格因素,它们分别是:外倾性、神经质、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1]。

2 交互行为节奏设计

交互行为节奏设计是由交互设备、交互界面和交互行为三者协同设计构成。目前因技术发展限制,三者的协同设计变得较为牵强。由于人格因素决定交互行为,故用大五人格理论指导设计,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交互行为节奏。为此,未来交互设备技术的发展应满足五类人格因素玩家在人性与个性方面的多样化需要;交互界面设计也应随交互设备和交互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每种人格因素玩家可拥有各自非统一的交互界面;不同人格因素玩家的交互行为节奏设计可采用对应的交互设备、交互方式和符合自身的交互行为来获得三方协同设计带来的整体上自然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其设计。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工作只能在诸如不同人格因素的人在起思想、行为方面存在差异等心理学研究产生成果基础上才能进行。在满足上面提及的条件下,设计师才能通过调整存在于各相关游戏构成因素中的交互频率、交互间隔时间等让五类人格因素玩家承受既定的压力,形成游戏动机,并在一定游戏玩法下,促动玩家完成相应的交互行为,形成所需自然的交互行为节奏。

3 剧情叙事节奏设计

游戏要有精彩的故事内容,应借助电影叙事手法,使角色造型符合人物性格,用内部和外部两种节奏来表现性格。故事情节发展应伴随矛盾冲突逐渐显现。应利用情节中的矛盾冲突,精确处理好它的强度、时间和类别差异,形成完美的游戏剧情叙事节奏;可通过设计环境风格确定合适的动画基调,用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及其风格样式设置故事背景;可把交互行为作为剧情情节的内容之一,尽量使情节环境中的游戏点上的内容与交互行为在自然性和人性化等方面保持统一,让两者互为依托,共同表现主题,实现剧情叙事和玩家交互行为节奏上的整合。按五个人格因素来设计,应利用叙事三要素或社交互动形成刺激,调节刺激强度来控制外向性玩家的兴奋度;利用叙事三要素使神经质玩家产生适度消极情绪;利用叙事三要素的新颖处理、新玩法、新交互设备、新社交方式等来满足开放性玩家需要;利用叙事三要素唤起随和性玩家乐于助人热情,并提供便捷的社交互动方式;利用叙事三要素、关卡等激活玩家的自律特质,调节挑战性的强度来控制尽责性玩家成就感的大小。

4 画面节奏设计

画面节奏是通过其整体布局实现的,镜头画面中物体的主次关系、大小疏密、虚实处理将直接影响游戏推进过程中的情节动画序列的空间深度和画面节奏。无论标题还是情节画面,设计师应使画面布局主体突出,意图明确,具有美感和表现力。由于五种人格因素玩家各有其审美标准,故设计的画面节奏肯定不同,例如,就画面最基本的色彩基调问题而言,相关研究表明,外倾性玩家爱好红色、黄色,而神经质玩家则喜欢黑色、趋于躁动不安复合色,另外三种类型玩家也各有所爱。由于画面节奏是由剧情发展的快慢、蒙太奇各种手法的运用及角色动作的不同处理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不同的速度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节奏感,故可通过调节画面的速度快慢变化来满足五种人格因素玩家对画面节奏的不同需求。

5 音乐和音效节奏设计

音乐和音效节奏设计类似电影,用来实现画面造型或交互行为与声效的有效结合。设计师可应用音乐的高低、强弱、长短等变化来表现情感、思想和传递信息,实现感情的概括;用合适的音乐节奏感产生所需的听觉效果,赋予角色产生匹配的性格;可对音乐的连续播放、骤停、断续或改变声音大小进行合理搭配,创建出既符合主题要求又能配合情节画面或交互行为的音乐节奏。音效节奏也同样如此。音乐与动画设计师应进行协作,按导演规定的情节、动作和节奏要求,使音乐和音效与每个镜头的内容相匹配,与情节发展的速度保持同步,使音乐与画面的动律节奏实现统一。另外,相关研究表明,外倾性玩家喜欢另类音乐、硬摇滚音乐等风格节奏,神经质玩家爱好戏剧音乐风格节奏,另外三种类型玩家也各有所爱。由此可见,上述内容是用五个人格因素设计音乐和音效节奏的重要基础。

6 关卡节奏设计

在PRG游戏中,关卡设计指将设定的故事情节、反映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的环境、玩家角色和各种NPC辅助角色、物品,目标和任务等一并提供给玩家,让玩家在此环境中通过相关交互活动,实现游戏目标和完成游戏任务,并借此推动剧情发展和角色成长。关卡设计师应引导和掌控环境中的玩家行为,同时利用好作为游戏节奏和难度阶梯载体的剧情故事,在关卡内对两者进行调节和控制;要考虑到用五种人格因素来进行设计带来的不同关卡节奏差异;可通过研究获得五种人格因素玩家偏爱的大、小关卡难度阶梯曲线,并以之指导大关卡节奏设计;要想使关卡中的游戏设计点为故事情节服务,则必须做到过场动画、关卡中的人、物、环境要与故事主题、情节相符,并保证通过它们能够向玩家准确传递剧情和游戏信息,吸引和保持玩家的注意;大关卡的设置要与整个故事的高低潮匹配,小关卡的设置要与情节中的高低潮相联;音画要与情节同步相联,关卡间的衔接要尽量自然,可用设计风格一致的关卡引领玩家一路品尝游戏的各种体验;关卡步调的设置要与剧情矛盾冲突的程度和伴随紧张感程度相一致,在不影响经验的或者既定的游戏时长情况下,遵循电影惯常采用的破题-对立面-综合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时间限制手段来打造玩家过关的紧张感,形成合理的关卡步调节奏;交互行为节奏的快慢应与由故事的高低潮以及关卡的难度、复杂度构成的玩家紧张度相匹配,让玩家的交互行为与其情感的变化同步。

结束语

利用大五人格理论指导游戏节奏设计,可使游戏作品具有不同的节奏和版本,从而使游戏的艺术与商业价值得以升华。今天,我们深信,随着人们对大五人格理论深入研究和相关应用开发经验的积累,在不久的将来,该理论必将在我国游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获得硕果。

參考文献

[1]倍智人才研究院.大五人格心理学[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5.

[2] (美)David Freeman编,邱仲潘译.游戏情感设计[M].红旗出版社,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5,2,1.

公共管理心理学范文第2篇

摘 要:学生干部的培养是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文中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绩效评估、激励、沟通等手段,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如何实现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体系化、培养体系创新等问题。

关键词:学生干部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生干部的培养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我创新。学生干部培养是学生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该问题的重要性愈发凸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步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我们必须站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度来培养学生干部,使培养模式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此,我们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体系,运用管理心理学知识培训学生干部,实现学生干部培养模式创新。

1 加强工作分析,明确岗位设置

学生干部工作的载体主要是班级、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不同学生组织具有不同的特点,在选拔学生干部时可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现实工作的需要,设置学生干部工作岗位,并及时调整工作的重点和内容,例如:随着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的深入开展,有很多新的工作要承担,结合这些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可以相应地设置公寓团干部、公寓党支部等岗位。做好工作分析,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培训、绩效考核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把握用人标准,科学选拔人才

打破传统的学生干部选拔方式,将选举、面试、考察三者相结合,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公平競争的原则。即学生干部的录用,按照各方面表现和综合素质进行取舍。二是任人唯贤的原则。在学生干部选拔过程中,应当遵循德才兼备的标准,作为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作为一个重要参考标准。力争为每一个有才能、有潜力、有先进意识的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

3 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使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应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对学生干部进行有效培训,开发学生干部的潜力,将其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在具体的培训方法上,引用欧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所使用的“随时随地的教育”模式,也就是主管要利用生活工作中的一切机会引导和教育自己的部员,将此理念贯穿于学生干部整个任职期限内。在培养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具备以下四种意识,并使意识转化为行为习惯。

3.1 强化服务意识

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就是指学生干部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思想和为同学成才甘做人梯的奉献精神。学生干部担负着“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的双重任务,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可能不可避免地会与个别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如果不能正确树立服务意识,学生干部就容易产生“表现自己”、“凌驾于他人”等不良现象。此类情况的发生,必将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无法真正体现“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的群众路线,更不利于集体主义的发展。

3.2 强化形象意识

学生干部首先是一名学生,但又有别于一般学生。要想成为学生中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工作职责和对象决定了除了加强自己的能力培养外,还必须注重自我形象的设计与塑造。大学生群体是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富有开拓性的特殊群体,要在这样一个优秀的群体中发挥骨干作用,必须具备优秀的能力。因此,学生骨干要不断加强个人修养,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我形象,养成规范自我言行的良好自我管理能力和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

3.3 强化全局意识

学生干部特别是服务于校、院级学生会、社团的学生,他们的工作面广,工作的不可预见性大。因此,他们的工作需要体现出全局性和预见性的基本要求,并且要从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角度来衡量学生干部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干部自觉强化自己的整体意识,从整体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工作方向,从全局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工作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才能和作用,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使他们个人能力的提高发展为集体前进的催化剂。

3.4 强化效率意识

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的骨干力量,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和活动任务。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他们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工作上,这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习。为了保证学生骨干必要的学习时间,培养他们处理问题的独立性,做到学习、工作的全面发展,我们把学生干部的工作效率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提高效率来让他们“找回”必要的学习时间。

4 重视绩效评估,完善激励机制

绩效评估从现象上看是对学生干部的工作实绩考核,但事实上,它是对学生干部队伍进行管理的不可或缺的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可以了解学生干部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可以建立指导老师和学生干部、学生干部和普通同学之间的沟通渠道;可以共同探讨工作中的得失和未来的工作目标。

激励是管理心理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也是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所谓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激励大师金克拉曾说:“你若想成为人群中的一股力量,便必须掌握鼓励,生活就是这样,你把它放在自己所处的人际中,人们就记得你信任你,就像是黑夜相信灯光一样”。只有充分的激发每个人的潜力,才能使每个人做到人尽其才。

因此,激励的手段在学生社团的建设中也具有普遍适用性[2]。对学生干部的激励,也是学生干部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仅仅停留在“综合考评加分”的基础上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于他本身的需要,只有把具体的工作要求与学生干部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要根据学生干部的实际工作情况,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他人激励和自我激励相结合,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使激励在学生干部的培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5 加强沟通,增进友谊

学生干部作为优秀学生的一个群体,其个体思想比较成熟,学生干部之间、学生干部和教师之间、学生干部和普通同学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多样化的形式。沟通是处理这种较为复杂的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经常与学生干部进行生活、工作上的交流,在交流中渗透指导,在沟通中建立友谊,使学生干部体会到参与工作的快乐。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干部创造互相沟通的机会。例如,班级之间可以通过联合活动增进两个班级学生干部之间的沟通,学生会的部门之间可以通过部门合作承办活动,在活动中增进交流。

科学有效的将管理心理学与学生干部的培养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干部的工作效率,并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发展舞台。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设计的学生干部培养体系之间的各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的,必须要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才能把学生干部培养得更好,才能使学生干部体会到自身正在先进的管理知识中实践,切实为自身的成长成才服务,才能使其在学生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红岩.运用管理心理学理论 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J].网络财富,2010(17):53~54.

[2] 张藏云,李玲玲.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招聘与激励[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8):250~251.

公共管理心理学范文第3篇

作为中国特色的民主党派人士,虽然此“京官”非彼“京官”,朱永新却从不把自己当“花瓶”

站在不同角度,一百个人眼里会有一百个朱永新。

可能因为他有一连串名头响亮的本、兼职务。他曾任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民进江苏省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常委;现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或因为他学术太过精进,立言立论影响遍及海内外。正值盛年,已著作等身,20年间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多本;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并多次获奖;其《朱永新教育文集》(十卷本)首次被日、韩等国购买版权在海外出版发行,刚刚出版的16卷《朱永新教育作品》又被世界著名的教育出版机构麦克劳希尔引进英文版权……

更因了他身体力行,常年为中国教育改革鼓与呼。在政协、人大的舞台上,他的建言献策每年都成一道风景,曾有一年一口气提交提案达12个之多;他创办有自己的网站,每天与数十万网友及他的追随者作心的交流;他发起“新教育实验”,将这一民间教育改革运动自苏南一隅渐次推向全国广袤大地,并坚持至今……

于此,他留给外界的印象就有了五花八门的版本。人们对他的新称谓——诸如所谓“教育疯子”、“理想主义者”、“行者”、“观察者”等等,也伴随着他的各种行动滋生并一路走来。

多年亦官亦学,朱永新如何穿梭其间长袖善舞?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他又如何能把“官员的平民情结、学者的实践精神、教育的理想追求”融为一身?

从苏北到姑苏

青葱岁月逐梦行

人说朱永新是教育之子,盖因他出身教育家庭,在大学讲台主授教育学,当市长分管教育,建言献策大讲教育,奔走呼号还是教育……

1958年,朱永新出生在江苏大丰县南阳镇一个教师家庭。六七岁时,当小学校长的父亲每早都会把他从梦中拖起,不等他揉醒朦胧的眼睛,就塞给他一枝毛笔,让他去临写柳公权的楷书。于是,背地里,朱永新曾经把父亲比作“周扒皮”。但是多年以后,读大学的他却以《父亲的礼物》为题,写了一篇文章,由衷地感激父亲当年的严苛给自己以后的发展带来的精神和意志资源。

中学时代是多梦时节。一路走过的朱永新先后做过诗人梦、作家梦,各科学业轻松完成之外,最热衷的就是读读写写,尽管那时能看到的书不多,他却逮着一本翻烂一本,甚至“抄书”——曾用他练就的柳体小楷抄了一本普希金的长诗,精心制作成一本自己独享的“藏书”,时而习之,不自觉间,缪斯女神已悄然眷顾了他的心灵……

1975年,弱冠之年的朱永新高中毕业。在无大学可读的当时,高中毕业即意味着当学生已到了顶,接下来该谋份职业养家糊口了。而此时,已经担任南阳镇文教助理的父亲本可轻易为儿子安排一份代课教师的职业,可他拒绝这样做。

朱永新理解父亲,可也不能成天在家闲着,于是,大约前后一年多,他在苏北那个小镇上到处转悠,几乎是见活就做:在建筑工地上一身汗一身泥地给泥瓦匠打下手;在乡镇小厂里,把通红的铁水小心翼翼地灌进刚做好的砂模;或者肩挑背驮,踏着忽闪忽闪的跳板,装卸沉重的货物……在尝试过大队会计、翻砂工、泥瓦匠小工、搬运工、营业员、秘书等等临时性工作之后,他终于进了当地的供销社担任棉花检验员。他很快熟悉了业务并成为操作能手,还代表厂里去参加操作比赛而屡屡获奖,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好青年。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朱永新感叹地说:“有了高中毕业后那两年吃的苦垫底,后来什么样的苦对我都是小菜一碟。”

1977年恢复高考,给了朱永新那代青年改变命运的历史机遇。朱永新顿若离弦之箭,跃马冲刺久违的考场,一举考上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当一叶扁舟将不满20岁的他从苏北载入姑苏城,他决不会想到自己人生的一段重要旅途,将会从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江南名城开始并持续至今。

像是为了把失去的日子补回来,他的大学时光完全可以用“苦行僧”三字概括。从清晨5时“闻鸡起舞”开始,除了学习就是读书。他的阅读量大得惊人,几乎每周都要读几本书——手里那高高的一摞书常常吓坏图书管理员。这种阅读习惯即使到了现在,仍是“一日不读书,如同一日不吃饭”。

超负荷的学习让他有了一次不寻常的机遇。大三时,学校由于急需教育心理学教师,决定通过公平竞争,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派5人到上海师大教育心理学研究生班深造,全校呼啦啦有几百人报名。眼见不一定轮得上自己,朱永新情急之中抱上厚厚几大本教育学心理学读书笔记找到系党支部书记。

“这些笔记都是你做的?”“是的,这都是我平时自学的。”“不简单呐。首先,你有勇气到我这里来,另外,你的这个勇气还是有根基的……”

为他的好学精神打动,学校经过筛选推荐他参加了考试。1980年9月,朱永新带着对未知领域探索的激情和理想来到上海。更有幸的是,他成为了心理学泰斗、著名教授燕国材的弟子。

燕国材教授把“创新”作为治学的灵魂,这很对朱永新的胃口,因为,他常常把自己的名字理解为“永远创新”。燕教授给朱永新他们开设“心理学概论”、“教育心理学”和“中国心理学史”三门课。“中国心理学史”这门课的讲授是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去邻家”这句诗词开始的。这一下子激起了一个本就爱诗的年轻学子的强烈冲动——研究中国心理学史,破译中国人心灵的密码!燕教授后来语重心长地鼓励朱永新:“我们再也不能让外国人来写中国心理学史了。中国心理学源远流长,是一座丰富的宝藏,需要有志青年去开掘,去发扬。”于是,朱永新的第一篇习作《朱熹心理思想研究》被燕教授带到一个重要的学术会议上,向潘菽、高觉敷教授等学界权威大力推荐,很快收录在二老主编的《中国心理学史》文集中。第二篇习作《二程心理思想研究》再次被燕教授推荐到权威核心期刊《心理学报》上发表。接下来,《达尔文与心理学》《王夫子心理思想研究》《列宁教育思想初探》……一篇篇珠玑锦绣的文章连篇出炉,朱永新开始引起学界关注。

这以后,朱永新一面回到母校苏州大学任教,一面继续上海的攻读生涯,从上海师大、同济到复旦,由研究生、博士生一直到博士后。

1987年,本该参加评定讲师的他,凭着近百万字的著作和学术成果,又一次“破格”,成为当时江苏省最年轻的副教授。1991年他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研修回来后,1993年他成为最年轻的教授并被校党委任命为教务处长,又成了全国高校中最年轻的教务处长。而就在当上“处长”的当年,由他独立撰写的《中华教育思想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这部长达75万字的专著创立了以教育思想为主线的研究方法,成功地总结了中国有史以来的教育科学成就与教育思想。此书在国内外引起震动,被媒体评论为“一部由个人撰写的内容涉及面最广、时间跨度最大的著作”,中国权威的《教育评论》杂志则称其“填补了我国教育思想史研究的一项空白”。

从1978年考入苏州大学到留校任教,不到10年的时间,朱永新跨越了从一个收棉花的临时工到江苏省最年轻的教授这样一段不平凡的人生历程。苏州大学见证了朱永新的青葱岁月,更是他事业起飞的基地。

从“蓝衫”到“紫袍”

当官就为民做主

1997年12月,时年39岁的朱永新作为党外人士,走马上任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这一脱掉“蓝衫”(他并未完全脱掉)换“紫袍”的角色转换,无疑对他是一次全新挑战。

好在他是个“全能型”选手,且已在教务处长这种行政管理的岗位上好好练了一把,还做得成效卓著,被评为江苏省和全国的优秀教务处,而且推出了学分制、激励性主辅修制、必读书目制等创新教改举措——但一个堂堂市政府面对的可不是相对封闭的大学校园,那可是几百万苏州市民的“父母官”呐!朱永新当然能掂出个中的分量。

一上任,他分管的工作就面广量大: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医疗改革、妇女儿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城市管理……这么说吧,这座城市的生产生活,除了生产他不管,但凡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与他分管的工作有关。更具挑战意味的是,一坐上副市长的位置就赶上创建国家卫生城,该着由他担任“总指挥”,而当时的情形是,苏州的“创建”工作虽已历时八年,在前任们的辛劳下已经打下不错的基础,但问题仍然很多,谁也没把握能创建成功。更要命的是,当上总指挥的他,距离国家验收考核只不过短短四个月时间了。

在学术上享有“拼命三郎”之称的朱永新,在副市长任上同样也豁出去了。数月间,他几乎走遍了苏州市的大街小巷,天天“现场办公”,面对着那些居民区和城乡结合部的垃圾、“白色污染”、违章建筑,抓重点,攻难点,极力遏制住了“回潮”的势头,“一百多天走的路,超过了我在苏州20年所走的路,走破了两双皮鞋……”朱永新现在说来一脸轻松,可熟悉的人都知道,那段时间他人整个儿瘦了一大圈!

1998年5月,苏州市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出手不凡的朱副市长为苏州人民交了一份出色答卷之后,来不及为自己庆功,便又立马组织相关人员研究制定了城乡联动、整体推进、扩大创建成果的工作思路和一揽子措施。连续几年下来,苏州所辖的6个县级市也都全面建成国家卫生城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群,受到国家爱委会的通报表扬。

长达十年的市长生涯中,朱永新在其所分管的领域建树颇多,每个部门都留下了他辛勤劳作的坚实印记。他率先提出“教育与文化立市”,为这座有着数千年人文历史积淀的古城在新的历史时期跨越发展找到了最佳的契合点,为苏州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此外,还有诸如市图书馆新馆、市中心血站新大楼、市卫生监督所、苏州图书馆新馆、市体育中心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标志性建筑,都默默记载下他曾经的呕心沥血。

然而,成绩最大的无疑还是教育。在这位热衷教育的主管副市长的主导下,苏州在扶贫助学、改造薄弱学校、培养名师名校长以及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富有影响的努力,倡导并主抓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其中后来被媒体广为称道的“6大计划”的推行和实施,让苏州的教育跃上更高层面,苏州市成了中国最早实现义务教育全部免费的地区,成为社会各界及舆论的关注焦点。这也正是朱永新作为学者和官员双重身份所带给他的特殊资源优势的体现。作为学者,他对中国当代教育方方面面的相关研究,早使他进入了卓有建树的精英行列;而作为官员,他能够坦荡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调动起自己的学术积累,为自己深爱的城市和深爱的教育事业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让自己的教育理想借助于部分行政力量,得以部分变为现实。

从这个意义上说,苏州幸甚,朱永新幸甚。

从地方到中央

勤为人民鼓与呼

2003年,朱永新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2008年,朱永新转任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年底,朱永新被选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后来又兼任秘书长。

也就从那时开始,朱永新的“政治舞台”从江南水乡搬到了首都北京,成了“京官”。

作为中国特色的民主党派人士,虽然此“京官”非彼“京官”,朱永新却从不把自己当“花瓶”,他珍惜这难得的高层平台,他知道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工作再繁忙,也时刻不敢忘记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其背后的责任与期待,要求自己积极履行职责,认真把民间的声音反映上去,更希望将声音转化为政府的意志和行为。

他的工作性质和专业,决定了仍主要关注着教育。每年“两会”,这个“提案猛人”超量的提案议案中,教育问题总是占有绝大多数。而为了这些提案议案,朱永新花在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所进行海量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的精力和心血,实在大得惊人!曾经有一年,为调研教育经费投入等问题,他一口气去了陕西、山西、山东、湖南、天津等地,到过的学校不下100所,东西部教育状况的严重反差让他触目惊心,同在蓝天下,孩子们受教育条件的巨大差距,成为他心中一块沉重的痛。于是,《在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的建议》《关于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的建议》等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提案议案,就在那一年重磅出笼,并最终影响到决策层,很多问题以后都陆续得到解决。朱永新说:“其实很多问题,如教育乱收费问题,农村教育问题,西部教育问题,老师工资问题等等,其实都跟教育经费投入有很大关系,这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

如何把民间的声音及时带到两会,是朱永新经常思考的问题。身处这样一个网络社会,朱永新认为通过网络来征集大家的建议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于是,从2004年开始,他将在两会上要提的提案议案,贴到人民网强国论坛、还有他自己创办的“教育在线”网站上,就自己一年来参政议政的情况和提案情况,与网友进行广泛而直接的在线交流。

这种交流常常让朱永新感动。他发现许多网友其忧国忧民之心并不在他之下,虽然他们不似他有高层的平台和表达的机会。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参与政治的程度,每个公民如果都能够有这样的爱国热情,都能够关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包括关注国家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弊端,这无疑是一个国家的福音。于是朱永新的“网聊”更加频繁。与网友的互动也让他收获颇丰,一方面他可以更清醒地反观自己,提升了建言献策的水平;另一方面了解到更多的社情民意,使自己眼界更加开阔。曾有一个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提案,就是源于网友的建议。他说,以前自己对乙肝病毒的携带者没有多少了解和认识,看到网友建议,才知道全国还有那么多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遭受了很多不公正。“我有义务为他们呼吁,而且我也刚刚知道,包括在我们苏州,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我一定要呼吁,要尽可能地促成这件事情。”

还有一份《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中小学教育评估的建议》的提案,同样也来自网友的呼声。

朱永新说,在教育在线的教育论坛区,大家把所有的教育问题都贴在上面,然后发帖进行讨论。那年,他发现关于教育评估问题大家谈论的较多,不少老师都有牢骚,他们发帖说到:“现在的这种评估是在做‘台帐式’的表面文章,它所起的负面作用远大于正面的”,还有的说,“说到评估,大多是政府职能部门闲得没事干而想出来的道道,什么绿化、师德、文明、治安、卫生,他们来都是看看材料、听听汇报,吃顿大家都很不愿意吃的饭,走了。深入了解多少,评估到什么程度?93%的学校都是文明学校了,我们再去评,多没劲,但还必须去搞。否则,其他的多项政府考评之类的都要有问题……”老师们的牢骚抱怨引起了朱永新的关注,于是,也就有了这份关于中小学教育评估的提案。

带着人民的呼声,每年的两会上,他渐成风云人物。记者追着他,电视镜头少不了他,大会发言不断冒出高论,提案议案中少不了真知灼见……在中国最高的政治舞台上,朱永新把自己“京官”的角色扮演得如此多姿多彩。

从理想到行动

“新教育”星火燎原

2000年1月的一个子夜。沉湎在书斋中的朱永新正在用心阅读一本新书。

蓦然间,他读到一段这样的文字:1950年元旦,约瑟夫·熊比特在弥留之际,对前去探望他的彼德·德鲁克说:“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

仿若电光火石,此时的朱永新心灵被极大地震撼了。正值不惑之年的他,开始怀疑自己以前对教育的关注,在多大程度上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改变教育现状?

“中国的教育缺什么?缺钱、缺物、缺机制、缺服务意识,但最缺的是人文精神。”这是朱永新对于中国当下基础教育的判断。他信奉法国经济学家阿兰·佩雷的观点,相信国民的“精神气质”在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其重要程度常常会超过物质条件。

痛感人文精神远离教育实际的惨淡现实,朱永新把他的思考,写入了即将要出版的新著《我的教育理想》的“引言”中: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

就在朱永新开始思考如何从曲高和寡的理论构建,转而面向与教育实践休戚相关的操作层面,转而面向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之际,他的那本《我的教育理想》恰逢其时的出版,给当时的中国教育界引发了一场持久的“理想旋风”,许许多多不甘平庸的一线教师们争相购买传阅,一时洛阳纸贵,满城争说朱永新。

怀揣着美好理想并急于把理想变为行动的朱永新,与一群急于改变教育现状却一时找不到突围方向的教师们,在同一时刻心灵契合了!于此,“新教育实验”应运而生,成了他义无反顾的最佳选择。

1999年,朱永新应湖塘桥小学邀请到该校讲座。在这所当时是两所平房的农村小学里,朱永新全面指导、收徒帮带,迈出了走入田野研究的第一步。这里,也从此成为新教育实验的井冈山。

2002年9月,新教育首家实验基地在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挂牌。当年身为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朱永新原本可以调动各种资源,开拓新教育实验,但耐人寻味的是,他却别辟蹊径——选择了借助民间力量做课题的方式进行。如此,“新教育实验”被定位为公益性实验活动,凡实验学校及个人均不缴纳实验费用。课题组为申请者开列的条件,不是“硬件”而是“软件”:凡接受本实验项目的教育理念,愿为实现“新教育理想“而行动的学校和个人,都可自动参加新教育实验。

朱永新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场实验让教育回归它的本来面目:让人活得更有尊严,并走向崇高。为此,朱永新赋予“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追求目标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价值取向是“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相信教师和学生无限的潜能,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具体实验行动主要有“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应用双语;建设数码社区;创建特色学校。

半年不到,他八到昆山,九下吴江,三到苏州工业园区;他奔无锡、南通、扬州、常州;他远赴浙江温州、湖南桃源、山东青岛、四川成都、吉林、贵州……他把“新教育”的种子越播越广。一批接着一批学校申请加盟,一个接着一个教师启动项目。朱永新每到一地,总是一番激情演说,不收分文“讲课费”,甚至连铜牌,也是他自己掏钱做的。

就在“玉峰”开始了新教育实验在中国的破冰之旅不久, 朱永新开始“触网”,与几位学生一起筹建并创办了教育在线网站。当年的6月18日,“教育在线”在互联网上悄然开放。而教育部原副部长韦珏此前则在一次研讨会上表示,敢办论坛的教育官员只有朱永新了。

随着一拨热衷于新教育实验的最优秀教师的加盟,教育在线成为一所虚拟的师范大学。网站没用一分钱“公款”,其费用投入主要也是来自朱永新的稿费和讲课费。谁都没想到的是,几年之后,教育在线会成为当下中国广大一线教师们热烈追捧的精神家园。

教育在线开通不久,朱永新就在论坛上发出了名曰“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

公司宗旨:确保客户利益,激励客户成功。

参保对象:不限。但尤其欢迎教育界人士,因为教育的成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

保期:十年。

投保条件: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来本公司,如果坚持下去而不能成功,本公司愿意退保并赔偿。

江苏盐城的数学教师张向阳成为最早的投保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在教育在线上写出数十万字的教育随笔。

一个个经典的故事自此开始在网站上流传,有成千上万的教师活跃于其中。十年间,一批批教师通过这里成长为中国基础教育界的优秀骨干教师,由此,该网站也被誉为“中国教师的精神家园”、“中国最大的网络师范学院”;而“新教育实验”之火,也借助这个网站越烧越旺。

有人说,中国教育积弊重重,不是大家视而不见,而是找不到出力气的方式,缺乏一个组织或一个灵魂人物的引领。朱永新的振臂一呼,正是适逢其时。如果“玉峰学校”算是新教育实验播下的第一粒种子,那么现在,这第一点星火已成燎原之势,已波及全国,在25个省市自治区中,共有35个实验区、1411多所学校、130多万师生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实验。

“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这是朱永新在其著作《我的教育理想》中说过的。理想总是呼唤着崇高,但崇高的事业需要理想支撑,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所以朱永新又说,我是具有理想的现实者。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朱永新以执著与赤诚游走其间,当理想缺失,他著书立说,当头棒喝;面对中国教育积弊深重,他奋起举起“实验”大旗,集合起一大群有志于改变现状的教师们,坚持不懈开始行动。他深知,他以及他们无法改变全部现实,但他自豪于“我们惟一改变的是自己”。

责任编辑 陈晰

公共管理心理学范文第4篇

【摘 要】 管理学当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就是管理心理学,而管理心理学也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尤为迅速,国际之间的经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国际经济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应用管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人力资源进行利用与开发,是现阶段增强企业实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加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本文简单的介绍了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状况,阐述了管理心理学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密切关系,并且深入的探讨了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企业 管理心理学 人力资源开发 研究

前言

大量的实践以及资料显示,人的积极性能够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的企业理论工作人员、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实业家更加的注重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与学习,并且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具体应用到了企业的管理实践以及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的工作当中。

1.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状况

国外心理学界将管理心理学称作组织心理学,而在工商管理界则将管理心理学称作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重要的一个分支。在二十世纪初期,工业心理学被提出,但是心理学真正产生是在1927年,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管理心理学才成为了一门真正的学科,并且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应用。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工作环境当中的组织群体以及个体等阶层人的影响因素与人的行为,而它强调的主要内容是人在管理当中所发挥的作用。管理心理学不仅研究组织发展与变革、领导行为、团队沟通、团队建设、管理决策以及跨文化管理等理论性的管理问题,而且还从个体之间差别的角度来对人员选拔、人员培训、职务分析、薪酬分配的方法和理论进行研究。

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普遍认为,现阶段管理心理学研究所面临的是面向世界经济竞争的科技创新、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跨国企业的飞速发展而带来的全球化这三大课题。在当今的经济体制下,最为突出的因素就是人,国际竞争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便是人力资源的开发。近些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将人力资源的开发规划为经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管理科学的迅速发展也要求各个心理研究专家为社会的變化与科技的进步及时的提供最新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从崭新的视角,深入的对管理心理学问题进行研究。

2. 管理心理学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

当今的国际市场当中,各个国家的企业之间竞争非常激烈,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这就迫切的要求各个企业探索出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的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机制。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对人的适应心理、复杂系统的控制与管理激励机制干预政策、职业发展等所有的企业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建立起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的管理心理学应用的是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与知识,来对企业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由此看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由管理心理学所提供的。

企业在竞争当中取得优势地位的重要对策就是技术创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当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人力资源。当今企业发展中,人们尤为重视的是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企业管理者所作的决策,更加的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人力资源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管理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大,这就给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带来了进一步的挑战和要求,使人力资源的管理逐渐的成为企业研究的重点内容。

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才。企业发展的前提是拥有充足的物质资料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虽然这些因素非常的重要,但是如果缺少了人力资源全力且准确的投入,即使有良好的企业发展前提也是没有意义的。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当中,只有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的企业,才能够在竞争当中取得有利地位。具有较高生产力的企业员工是企业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这也是企业发展动力产生的重要源泉。

3. 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管理当中的应用

3.1企业的团队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开发并且研究人力资源的主体模式就是对企业实行团队管理,团队管理的实行使得企业的管理结构逐渐的网络化与分散化,并且成为了当今企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将企业所有的人力资源转换为一个团队,进而采取整体管理的形式,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让企业的各个员工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进步,不仅要培养出能够作出正确决策的员工,还要培养出善于倾听以及积极执行的员工,除此之外,整个团队的员工还应该具备各种专业的技能,通过团结合作来共同完成团队的任务以及实现企业的目标。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特点是不同的,为了将团队的员工融合成一个整体,这就要求企业团队具备良好的团队文化与凝聚力。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之间都要勇于沟通、善于交流、乐于合作、互相信任,建立起良好的工作氛围,以不断的促进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

3.2企业的激励制度

激励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够让企业的员工切实的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并不断的提高自己,由此看来,激励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由于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的业绩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手段就是对员工进行适时的激励。对员工的激励要从员工的实际需要出发,实际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还包括生理需要和发展需要,企业管理者只有充分对员工的需求进行实际的了解,才可以有效的满足员工的需求,进而调动起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对企业员工的生活和工作进行观察,从而了解员工的真正需求,并采取准确且恰当的措施来激励他们,例如制定科学且合理的制度、为员工创造优越的工作条件。

3.3尊重企业员工之间的差别

世界上每个人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每个人之间都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差别,由此便会体现出不同的特征,而心理特征是最为显著的特征。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能力与性格方面的差别是很容易察觉出来的,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工作当中,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每一个员工的优势,扬长避短,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特点给他们分配适合的工作,让他们在最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个人价值,从而更深一步的为企业创造价值。

结束语

将管理心理学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当中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不断的增强综合实力,增强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刘洪.试析“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08(12).

[2] 陈鸿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全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9(27).

[3] 朱玲.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运用[J].职业时空,2011(5).

[4] 徐方.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的运用[J].管理观察,2011(1).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

公共管理心理学范文第5篇

摘要:管理心理学是管理学和心理学的重要交集,本文在分析管理心理学的应用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在当前行业管理中应用管理心理学的措施,将理论用于实践,拓宽企业管理视域,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企业管理;应用

管理心理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早已得到公认,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好管理心理学不仅可以拓宽企业管理视域,同时也为企业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探讨当前行业企业管理中应用管理心理学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

一、重视应用管理心理学的必要性

(一)必要性之一——内在驱动

管理心理学的主要核心思想是“以人文本”,它的特点之一是不需要借助权力来衡量管理下的员工,而是扎根于员工,在探求员工心理、行为基础上坚持以员工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解放员工人性、员工和管理者之间权利平等、民主化的管理”,从内心深处管理员工的心理、行为需求,再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之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创造力。从内心深处驱动员工的创造精神,使每个员工在工作之时都保持心情畅快,从而不遗余力的为企业发展开拓新生市场,以确保企业在山河奔涌的新时代屹立不倒。由此可见,管理心理学的内在驱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物。所以在企业管理之上,应用好管理心理学是企业欣欣向荣的必要举措,从而在内在驱动的核心影响之下促使企业在行业内逐渐拔尖。

(二)必要性之二——影响力持久,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管理心理学强调将企业文化(价值观、文化精神等)融入员工,将管理制度规定实行转变,让员工自主自愿的承诺,并在承诺的内在驱动下变为员工的自觉意识,从而自觉的行动。在这一过程的转变之中,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以达到管理心理学的要求。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在企业日常的工作中,员工之间的个体差异、文化差异,以及领悟能力差异都会导致企业文化的传统观念转型过程中产生极大程度的影响,就会导致企业整体规划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上的严重出入,从而难以协调。为了解决这一类问题,通过管理心理学加以辅助,就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从而达到管理制度上的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高度一致,员工的认识上的认知上也会获得独立性。

(三)必要性之三——激励制度有效性

以人文本是管理心理学的基准,管理心理学就是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基本欲望所產生的一类新型管理模式。管理心理学旨在以人为基准的管理线的基础上,分析人的心理行为,然后通过相应的激励让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在行业企业管理中,管理心理学不仅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同时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

二、管理心理学的认知

(一)发端与形成

管理心理学的发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最开始指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同时企业运营管理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当时还形成了两种理论,人企业管理者很头疼,究竟是让人去适应机器还是让机器去适应人,对于这方面理论的研究学者泰勒和闵斯伯格,前者提出了科学管理运动,后者开创了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完全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心理学的提出更多的研究学者开始着手于工业心理学的研究,尤其是在1927年提出的“人群关系理论”,大大增快了管理心理学的成型。人群关系理论认为: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他人的性格和爱好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在工作中,他们也会受到亲朋好友的影响,往往会和兴趣爱好契合的同时成为朋友,这种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管理,关系的维系是人基本需求之一,当满足这类基本需求之后,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会被激发,更加便于企业高层的管理。

(二)基本概貌

如下图所示:

外部环境研究 内部环境研究 心理学理论基础

信息化 组织设计 行为主义

全球化 组织文化 认知理论

多元化 激励系统 社会认知理论

规范化 人本主义

精神分析

个体研究 群体研究 组织研究 绩效管理研究

人格与态度 群体 沟通 行为管理

动机与过程 群体规范 决策 领导过程

应激与冲突 团队 领导风格

(三)基本内容

如下图所示: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动机管理 认知管理 情绪管理 行为管理 组织管理

动机研究 知觉与印象管理 情绪劳动与管理 领导 组织

激励理论研究 记忆与学习 应激与挫折管理 领导策略与方法 组织士气与气氛

激励理论应用 思维与决策 员工卷入与管理 领导者选择培养 组织变革与发展

三、管理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

管理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对我国影响深远的道家思想“无为而治”以及在长时间内占据国家治理的儒家思想“仁政爱民”,都是管理心理学的体现,但是受限于时代发展的影响,我国并没有深度思考这些思想下的背后管理,再加上秦国统一六国,在大一统的过程中很多思想文化被埋没在时代发展洪流中。而管理心理学在应用与我国是陈立先生在发表《工业心理学概观》之后,才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现如今的实践应用中,从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到人力资源管理、航天员培训都有管理心理学的缩影,并在不断的发展中,管理心理学逐渐应用到了众多领域,同时也产生了诸多分子学科。如下表所示:

管理心理学

基础理论:管理心理学的核心是人,人的各种行为是受心理活动支配的,因此管理心理学的核心就是“人”的管理。 应用学科

个体管理心理学 组织管理心理学

学习管理 家庭管理

生活管理 军队管理

工作管理 学校管理

工业管理

商业管理

农业管理

医院管理

城市管理

科学管理

国家管理

四、管理心理学在当前行业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企业领导决策层重视管理心理学理论和应用

要想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就必须要厘清这个理论的核心,掌握它的基本内容,并能够在工作实践中将理论用到恰当之处。所以在行业企业管理中应用管理心理学需要企业高层先对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学习,掌握它的基本内容和核心理论,然后在企业高层培训中针对性地对企业高层进行培训,让企业高层意识到管理心理学的积极作用,并对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核心理论进行自我了解,思考相应的对策应用管理心理学。

(二)构建工作机制

1.组织框架设计

管理心理学的企业根据新时代发展的基本需求,而建立的网络型扁平化组织,不仅替代了刚性模式下的网络型垂直化组织,更大程度的跟随着时代的步伐,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坚持以人文本,达到企业、员工高重合,从而在时代的变迁之中緊抓时代的新市场需求。

2.绩效考核框架设计

以往企业管理模式下绩效考核的框架大多属于“过程管理”即上级对下级的全程“监控”、全面评判式的考核。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上级的工作量大幅度的提升,不仅仅要管理日常的事物,更需要大花时间在绩效考核之上,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实不可取。而管理心理学应用下的管理则不同,可以分工明确,安排特有的绩效评定机构,从而达到“能人做能事、用人才华于可取之处”的办事模式。

3.激励机制框架设计

以往管理模式中,激励机制框架大多呈现出“一刀切”的状况,这样,不仅没有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更有可能适得其反,反而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管理心理学下的激励机制框架设计会更加合理、更加具有人文关怀性,具体的就是按照员工的工作性质进行相应的划分区域,从而在改变了全员评定的激励机制框架,更能“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五、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本身还需继续发展和完善,但是在近百年的实践应用中,已经有相当多的企业受益于它,说明在当前行业企业管理中应用管理心理学是可行的,同时也实行的通的。但是在应用管理心理学的过程中,企业领导决策层需要对其形成正确的认知,不仅要重视它的理论,同时也要重视它的应用效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娜娜.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9,(5):19-20.

[2]熊卫国.管理心理学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2):663.

公共管理心理学范文第6篇

十一二岁到十三四岁这一时段属于人生的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孩子不仅身体迅速成长变化,而且心理剧烈动荡。有人说,此时的孩子处于“危险期”,是孩子的“十字路口”,机遇和挑战并存,心理问题最易发生。因而这一时期加强心理教育十分必要,十分迫切。心理健康教育对这个时期的学生来说,好比“及时雨”,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将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对初中时期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班主任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马丁.赛里格曼说过:“积极的力量让幸福可以永恒。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催化心理学从只关注于修复生命中的问题到同时致力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这表明,当一个人的天分和意愿都很充足时,失败也有可能发生,这也许因为这个人是一个悲观的人。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处于乐观之中,因为乐观者可以更好的面对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班主任如果能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班级管理中,相信在班级的管理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的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主张心理学要以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挑战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革命性”观点。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下的教育注重优势的培养,关注积极情绪的体验,促进积极人格的发展,提倡积极教育条件的建构。这无疑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现实的依据。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接受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积极的心理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班级环境,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一、积极开设活动,促进学生成功,构建学生心理安全

如果没有升学压力,也许每个孩子能真正过得健康快乐。但是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不大。那怎样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业和心理负担中解脱出来。在教育教学中,我利用活动作为载体。因为广泛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与体验,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

1、进行戏剧表演,诗歌朗诵和主题班会活动。根据特点,学生在学习戏剧版块时,让学生自编自演。在学习诗歌单元时,我班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既让学生记住了诗歌,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我班还主办了一场“点燃我的梦 铸就中国梦”为主题的观摩班会活动,同学们经过认真准备,获得的市的二等奖。

2、利用好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安全。我校每年有几场大型活动,如“五四”表演活动,篮球比赛等。感触最深的是篮球运动会,我班的凝聚力超强。场上的运动员奋力拼搏,场下的啦啦队喊声震天,搞后勤的有的递水,有的捶腿,有的摄像。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一下子增强,初二

(二)班成为了每个同学的骄傲。同时,我因势利导,表扬那些体育优秀但文化课成绩差的学生,鼓励他们保持和发展体育方面优势,减轻了文化课成绩差带给他们的心理落差。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也明显增强。活动让学生洋溢在快乐的海洋里,他们是幸福的。

3、组织参加访问与社会调查,让学生在了解他人,了解社会的同时,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服务中锻炼与提高自己的生活与社会适应能力;组织各种比赛活动,使学生在比赛活动中与困难、挫折做斗争来磨练自己的品质;组织夏令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形成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等。

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精心组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活动中既要加强领导,又要注意安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成长,让学生找到了成功的感觉,促进了学生对成功的认识,心里越来越健康与安全。小刘是在七年级下从乡下转到我班的孩子。刚来这里,他对一切都很陌生,对自己充满了不自信,他感到孤单,自卑,迷惘,学习上找不到自信,然而在篮球比赛场上,他却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以及超强的技术,成了班上的“灌篮高手”,女同学心中的“男神”,在班上人气直线上升。他在篮球场上找到成功,找到了自信,这让他很快融入班级,逐渐经参与活动的干劲转移到学习上,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现在,他过得很充实,很开心。篮球活动,既锻炼了他们的身体,也提高了他们的素养。

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成才计划,增进学生的心理安全。像我班的小杨,学习很困难,对学习丧失兴趣,上课的时候经常走神,听不进。经过私下了解,我知道他在舞蹈,歌唱方面很有兴趣,于是在班级活动中,我们就请他担任文娱委员,在班级活动中经常请她展示自己的舞姿和歌喉。并代表我班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并为班级带来荣誉,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从此,课堂上的她便很少走神,人也越来越有自信了。

这些活动,让全班同学投入到班级建设之中,为班级建设出自己的一份力。同学之间能够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我班获得了“市优秀班集体”的称号。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学生的感受是幸福和快乐的。

二、积极关注,善于发现并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

学生是艺术品,老师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们,而他们能否成为精品,需要教师的巧手去打磨。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很容易把眼光盯在纪律较差、品德较差、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有时在语言和动作上对孩子有不妥的方式会让孩子长时间体验挫败、委屈、悲伤的消极情绪。这样的教育,往往会把师生的关系越推越远,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积极心理学倡导对人进行积极关注,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从尊重和认同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出发,用发展的眼观看待每个学生。管理时关注其身上的的闪光点及内在的潜力,给予正性的引导和评价,扬其长避其短。通过积极关注实现学生自我的积极、正确解读。

我班上有一个学生,从小动作协调性就差,走路姿势就是一拐一拐的。他的很多时光是在伙伴们的嘲笑中度过的,自卑始终困扰着他,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在班里停滞不前。我也曾叫他的母亲家长会后单独留下:“孩子的心理问题太严重了!”对此,他的母亲也倍感无奈,我看在眼里,暗想对策,等待捕捉教育时机。一天,学校举办运动会,班里的同学都积极报名参加各项比赛,惟有他坐在一边默默无语。“小敏,老师替你报了名参加长跑比赛!”我在他写作业时轻轻地走到他身边对他说。他惊呆了,神情呆滞地想了一会,然后放下手中的作业本低下头默默地抹眼泪,我顺手摸了摸他的头说:“试一试,就试一试,好吗?”“可我没有跑鞋!”他为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没关系,我去给你借!”第二天早上,我在校园一角看见他,捧着跑鞋对他说:“穿上,去吧,不管结果怎么样,老师都会为你骄傲的!”孩子在我的陪伴下第一次走上了人生赛场。奇迹出现了,孩子在全校得了第三名!同学们跑过来,簇拥着他,给他鼓掌,他却站在领奖台上放声大哭起来。哭着哭着,他又笑了,孩子渐渐地长大,他不再自卑,他的成绩也一天天进步。

面对身体有缺陷的孩子敢于迈出勇敢的一步的挑战,班主任的引导、期待、认同、欣赏、赞叹让孩子体验到自信、成功。这些积极的心理体验引发对自己的认同,从而变得越来越自信。

当一个孩子的某种潜能被激发,就有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带动他潜能的发展。积极关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的能量,从而实现学生对自我的积极认知,达到自我的有效提升。

三、积极交流、沟通,促进师生和谐关系

熟悉初中教学的教育者同时也明白八年级下期更是一个多事之春,问题学生往往在这个时候更加好勇斗狠,他们身体成长了、并有一定自己的思想,遇事容易冲动,在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影响下渐渐形成了一些小团伙,一旦出了事情就需要时间来处理,耽误了学习时间,他们就更加堂而皇之地把学习搁置一边,行为习惯上受了一定约束让他们有所忌惮,他们就在课堂的学习上捣蛋作乱,发泄其不满的情绪,对抗学校、对抗老师。因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心理时期,父母也很难与孩子沟通交流,在家里问题学生跟父母也呈现一种剑拔弩张的状态,所以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我认为只要还没有触犯道德底线,我们就不要太尖锐地去对待,应尽量以一种平和的眼光去看待他处理他。真诚地帮助他们,关心他们,体贴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对待问题,处理问题,而且顾及他们的合理要求,问题学生应该是会被老师的关爱唤醒良知的。爱是教育的灵魂,用好了它,对处理学生问题行为作用很大。所以,面对这些学生,我们不妨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与之沟通。

一是面谈。通过亲自与学生交谈,获得学生信息,可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个性,跟学生的谈话方式有多种,根据需要可找学生个别谈心,也可找班干或小组漫谈,还可对全班进行专题谈话,作为班主任,每学期对每位学生至少一到两次谈话。通过谈话帮助学生澄清问题,解除障碍,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学习和生活。在与学生谈话时,一要相信学生说的话,并善于引导学生发言,学生才会向你吐真言;二要运用教育机智,懂得心理,击中要害,才能使学生口服心服。在谈话过程中,要有记录,建立档案。档案中除建立学生基本情况外,还要详细记录学生所吐露的心理困惑,并摘要记录咨询过程和教育效果。

其二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个面谈更加行之有效(特别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笔者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性格也变得开朗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我们班有个别学生在科任教师的课堂上故意捣蛋破坏课堂纪律,科任教师反映到我这里,我并没有疾风暴雨地处理他们,我先利用在班会课表扬了近段时间班级在各方面做得好的地方,并让班委宣布进步的地方,颁发班级奖状,告诉他们我们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和谐温馨的氛围中的,希望同学们能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争取更大的进步,向着梦想的彼岸飞翔。然后我开始分别找几个违纪的同学谈话,首先我和他们推心置腹地交流,问明违纪背后的动机,并且不管是什么可笑可恨的原因导致了违纪,我都没有呵斥他们。而是耐心地开导他们,尽量消除他们对老师的误解。我会告诉孩子们老师心里的想法,老师对他们的期盼和爱,老师如果有时如果态度不好伤害了他们我会给他们劝慰并且表示抱歉。最后我一律还会感谢他们没有惹出更大的麻烦,希望他们能完善自我,向更好的人格,更好的学识迈进。通过这种以情感人积极交流沟通,孩子们冷静下来,开始检讨自己的行为,开始认真反思。第二天的课堂明显表现好了。

四、积极评价,增强学生自信。

班主任适时适度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了解学生,评价要有启迪性。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象孙悟空一样钻进学生的肚子里,把握学生心理、情感,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方可在评价中有的放矢,获取理想效果。(2)关爱学生,评价要有鼓励性。针对学生胆怯、焦虑等心理状况,班主任要主动关心学生,了解其不同心理,选择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提问,扬长避短,为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使其挖掘潜能战胜自我。(3)尊重学生,评价要有赞赏性。尊重学生就要做到尊重他们的人格,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作为有血有肉有思维的学生,他们既有学习知识的渴望,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尊重等精神要求。因此,尊重学生就要学会赞赏学生,教师对学生有个性特点,要敢于放下架子,给予高度的赞扬,满足学生成就感的心理需要,使其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存在,让学生在班主任赞赏性的评价中增强自信,克服怯弱自卑心理。班主任要积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这将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及自我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身心轻松、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可以实现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成功,体验幸福,真正意义上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红《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2】 侯永炎 雷兰兰《利用活动构建农村高中学生的心理安全》(发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年16期)

上一篇:社会劳动实践报告范文下一篇:素质教育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