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金融论文范文

2023-09-16

西部金融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提要:在农地流转背景下,积极稳妥推进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了当前构建农地金融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农地金融制度的组织体系与机构选择初步设计方案,即近期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选择农村信用社作为开展农地金融业务的信用机构,待条件成熟时组建土地银行或土地金融公司;中长期目标模式是:“固定两头,转换职能”,即应以国家政权为依托,利用现代信用制度这一人类文明成果,以银行为载体,在最上层构建适合农业特殊需要的宏观信用制度安排,在最下层逐步形成一个与农民具有亲和力的金融组织;成立国家农地抵押贷款委员会,负责国家农地抵押贷款系统的管理,其常设机构是设在财政部的国家农地抵押贷款局;设立国家土地银行、私人股份土地银行和农地金融中介组织。论文还论述了农地金融制度创新需要的相关配套条件以及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与建议。

关键词:农地使用权;农地金融制度;方案设计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随即,“土地流转”一词风靡全国。同时,《决定》指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这是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方向的高度概括,也是30年来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探索的可喜成果。当前,针对是否允许农民对土地使用权抵押已经成为农村金融问题专家学者、众多涉农金融机构和新闻媒体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们认为,应当积极稳妥推进农地流转与农地金融制度创新,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农地金融制度是农业土地经营者以其拥有的土地产权向金融机构融资的行为关系的总和,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制度以及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地金融制度。虽然各国建立农地金融制度的历史背景不同,构建农地金融制度的时机、运作程序与相关配套政策各有侧重,组织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协助政府农业政策推行、集中资本进行农业基本建设、促进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一元化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构建农地金融制度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5%左右,但农业在整个金融机构中占用的贷款余额还不到6%,农民和农村企业从正规渠道获得的信贷支持不足30%。农村金融依然是需要加强的弱势领域,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二元结构”并未根本改变。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比较贫困,由于区域经济不发达,没有形成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有效需求,而自然条件不良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使得农业生产集中于粮食生产,且仅勉强维持温饱,基本上符合托尼(R. H. Tawny)70年前的形象描述:农民就像一个人长久地站在齐脖深的水中,只要涌来一阵细浪,就会陷入灭顶之灾。因此,农民贷款难、农村融资难、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农民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即农业信贷资金投入占农业总投资的比例还相当低,其原因除了农业投资周期长、比较效益低、回收慢、农业产业特点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差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缺乏较为理想的抵押品,农地使用权还不能作为抵押品获得融资,农村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不足。

从农村现实状况来看,农民可以选择的抵押品主要有:房产、正在生长但尚未收获的农作物、家畜、家禽、订单农业中的订单、土地使用权等。其中,前3种价值不大且评估较为困难,订单农业还只是在农业产业化较为发达的东部省份出现。因此,从普惠金融的角度,在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背景下,完全可以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选择适当时机建立新型农地金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的“短腿”问题,形成高效率、可持续、普惠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的资金融通,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抵押贷款具有如下优点:债权可靠,较为安全,可以实行土地债券化;由专门机构执行与推行;在聚集资金与分散风险上有着独特而有效的功能;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农业中长期信贷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资金供求矛盾。农地金融制度的优势,还在于整个贷款过程都有一种促进农地流转、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机制。在贷款项目的审批中,土地规模、项目的盈利性、管理水平等是取得信贷的重要条件。能及时收回的良性贷款和优质农户会得到进一步的资金支持,而经营较差、信誉度低的落后农户则得不到需要的资金,有可能会加快农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总之,土地使用权抵押是土地流转的重要形式,通过抵押,农户可以在金融机构取得资金,缓解资金供求矛盾,提高农民通过信贷从金融机构融资的能力。

二、农地金融制度的组织体系与机构选择初步设计

(一)组织体系设计。建立农地金融制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构建一种什么样的组织体系。从农地金融业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来看,其农地金融机构比较健全和比较完善,形式多样,自成体系。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信社等都有能力承担农地金融业务,开展业务创新。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筹建或新建土地金融公司或土地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这5类金融机构承担农地金融业务的优势、劣势比较如表1所示。

在笔者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主任基金应急项目“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方案与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70141024)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西部农地金融的组织体系构建与信用风险分担研究”中,课题组对中国农地金融制度构建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以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为背景,以农业融资中抵押品的特征与要求为中心,在贵州省湄潭县(农地金融制度试点县)等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地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基础地位,通过对农地金融一般特征与中国农地金融特殊性和国内外农地金融制度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总体思路、方案构想与管理创新建议。其过渡方案是:近期中国农地金融组织体系宜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和利用现有的农村信用社这一农村金融机构来构建,在县信用联社内部设立“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部”,负责农地使用权贷款业务,在各级农村信用社内部设立“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办”,负责农地使用权贷款的发放与回收等具体业务,并应加强对农地金融业务的指导、管理、监督与服务。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目标模式是:“固定两头,转换职能”,即中长期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应以国家政权为依托,利用现代信用制度这一人类文明成果,以银行为载体,在最上层构建适合农业特殊需要的宏观信用制度安排,在最下层逐步形成一个与农民具有亲和力的金融组织。成立国家农地抵押贷款委员会,负责国家农地抵押贷款系统的管理,其常设机构是设在财政部的国家农地抵押贷款局;设立国家土地银行、私人股份土地银行和农地金融中介组织,农民可以按每借款100 元认购一股的比例认购国家土地银行的股票;在最基层设立农民贷款协会,由10 户或10 户以上农民组成。为了保证农地金融构建方案与管理创新模式的顺利实施,应把充分吸收国外经验和尊重中国国情密切结合起来,坚持农地集体所有、政府支持、合作原则与渐进式原则,分为试点阶段、推广阶段与完善阶段,由点到而,逐步推开,同时还必须培育农地流转市场、改革金融体制,制定农地抵押证券市场法规,建立农地金融人才培训与资格认证制度,推行农民个人所得税制度,起草并颁布《 农地抵押贷款法案》,加强对农民信用观念与信用意识的培养。

总之,结合我们的实地调查和实践,近期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选择农信社作为开展农地金融业务的信用机构,待条件成熟时组建土地银行或土地金融公司。其组织体系宜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由国家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对此确定并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来进行组建。在县级联社内部设立“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部”,负责农地使用权贷款业务。接受由基层农信社交来的土地抵押贷款业务的有关资料,确定农地使用权的抵押担保关系,发行土地债券并负责还本付息;贷款的发行与贷款期限的确定。把贷款发放给乡农信社,并根据贷款的类型来确定其期限;抵押物的处理。若贷款人到期不能如期偿还债务,则接受借款人的农地使用权来抵偿债务,然后再将农地使用权转售给其他农民。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资金来源有四方面:国家拨给的资本金及专项基金;发行土地债券筹集的资金;净利润分配中的公积金;农信社原有资金及新筹集的资金等。

在农信社内部设立“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办”,负责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发放与回收等具体业务。接受农民的农地使用权作为抵押标的物,受理贷款申请并登记在册;聘请农地评估中介机构或专家对抵押农地进行评估;向县信用联社汇总上报贷款申请,获准后负责贷款的发放事宜;对农地使用权贷款的用途进行跟踪,实施动态管理;负责农地使用权贷款的回收等。

(二)农地使用权抵押的切入点。现行法律对于土地流转后的土地用途问题的规定和严格限制,已经从制度上解决了土地抵押后保持原有用途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农民收入呈现多元化趋势,土地已不再是农民生存发展的唯一依赖,而成为一种财产性质的资源。即便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允许农民通过对土地设定抵押获得信贷资金,发展农业生产,只要精心安排,也不但不会削弱其生活保障能力,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其生活保障水平。建议在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选择“四荒”地、城镇一体化土地和开发成本低或增值潜力大的土地作为试点,向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个体承包户、家庭农场和土地合作社等发放贷款。农信社有权根据贷款合同监督项目资金运行,到期偿还有困难的,可依法对土地使用权及地面的作物进行拍卖。(三)农地金融制度全面推开的时机。当土地能够大面积连片和集中,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对资金需求更强烈时,农地金融制度可考虑全面推开。全面推开的时机主要是:

1.比较发达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此时,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趋于弱化,由于社会保障体系起到了“兜底”作用,即使参加农地使用权抵押而失去土地,农民无后顾之忧,也不会因此倾家荡产。

2.宽松的户籍制度。人们自由选择居住地,农地使用权跨地域流转成为必然,金融机构拍卖土地使用权成交率可以提高,农地才可能向种植大户、规模种植户、养殖户、科技示范户、加盟农业产业化农户手中集中。

3.完备有效的农业保险制度。包括巨灾在内的自然灾害对农地金融的正常运转带来很大危害,如果有完善有效的农业保险制度,农地金融也会具有更大安全边际。

三、农地金融制度创新需要的相关配套条件

当前不能将土地承包权、宅基地和农民房产作抵押,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必须避免农民“失地、失业、失住房”的情况发生。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抵押,以及拍卖等相关流程怎么操作等,需国家法律政策配套。为了促进农地金融制度有效运行并取得预期效果,应当加强相关配套体系建设。

(一)加强对农地金融业务的指导、管理、监督、协调及服务。农信社尤其是县信用联社受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开展新业务的难度较大,加大人民银行对县信用联社的业务支持力度,做好农地使用权抵押的顶层设计,是农地金融顺利开展并推广普及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建立科学的土地评估体系。土地债券发行之前,必须进行土地价值的评估。为了科学合理地确定土地价格,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土地评估系统。提高评估从业人员素质,通过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促使专业评估人员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促进评估机构之间开展公平竞争,为各类评估机构公平竞争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环境,同时鼓励民间评估机构的发展;允许国外土地评估机构进入中国评估市场,一则可以引入国外比较先进的土地评估办法;二则可以学习国外评估业的先进管理经验。

(三)完善农地金融制度的法律配套条件。主要有:(1)改革农地经营方式。在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方式,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稳定土地承包权,促进农地使用权流转与抵押。(2)防范农地金融风险。一是农信社要加强对农地抵押贷款的可行性研究,对贷款进行跟踪监控,动态管理,把贷前管理、贷中管理和贷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控制在最低限度;二是要消除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障碍,为其顺利转向其他产业提供宽松环境;三是政府要对申请农地贷款的农户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竞争力。(3)建立农民贷款保险制度。农户以土地使用权作抵押获得贷款,其本身存在投资风险,而贷款保险具有分散风险、移转风险的功能。具体操作过程如下:获得农地金融贷款的农户按其贷款金额的一定比例交保险金给保险公司,从而获得贷款保险。当经营失败不能偿还贷款而失去土地时,保险公司给予一定的赔偿。农地金融制度的推行使保险真正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机制来防止农户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

(四)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失业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失去土地农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农民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制度,做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避免贷款资金违规使用和非农使用。

四、农地金融制度创新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与建议

(一)从1987 年开始,根据中共中央(1987)5 号文件精神,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20 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30 个农村改革试验区。贵州省湄潭县是30 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农地金融制度是其试验的一个主要内容。该试验区1988—1997年对农地金融制度进行了先期探索,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农地金融制度进行的最早探索,虽然由于顶层设计、经济金融环境、具体操作等多种原因最后夭折,但它在解决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总结此次实验在制度建设的切入点、组织构建、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成败得失,可以为新阶段的农地金融制度构建提供难能可贵的经验。建议对贵州省湄潭县的农地金融制度实验进行细化研究。同时,还要对近年出现的山东枣庄全国首家注册土地合作社向农信社抵押贷款、成都农信社积极参与和支持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浙江嘉兴市主推的农屋新政等农地金融制度实验做深入观察、研究。

(二) 发达国家对农地金融制度的实践起步较早,形成了一整套完善而成熟的做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多且较为深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实践起步较晚,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德国早在1770 年就率先发展了农地金融,其主要特点是抵押土地债券化组织方式是先组织各地的土地抵押合作社,然后向上发展成为联合社及联合银行。美国于20 世纪初建立了农地金融制度。在组建方式上,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政策,即先由政府拨款充当联邦土地银行的股金,发行土地债券,同时分区辅助农民组织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在组织方式上,它采用了银行及合作社双重体制。日本农地金融实践开始于19 世纪末期,它充分借鉴了欧洲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大胆创新,特设立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国家土地银行,向农、林、渔业的永久性建设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在农地金融制度的研究中,发达国家主要是侧重于土地金融制度功能的深化与完善,并注重其运行方式和效率。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未建立像发达国家那样完善的农地金融制度,因此,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准备试办农地金融业务。世界银行也采用小额贷款的方式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农地金融制度建设。因此,应开展对农地金融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系统总结国外农地金融制度的经验,为中国农地金融制度创新提供必要借鉴。(三)继续推进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中国农地金融制度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重点围绕“三农”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度和财务可持续性,大力推进抵押担保、产品工具、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承包权、农户宅基地、集体用地和城乡结合部的集体用地抵押信贷产品,切实解决农村贷款“担保难”问题。从必要性上看,它是农村土地制度深层次改革的必要举措和内容;是实现土地流转的一种中介形式,有利于农村地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能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保证;有利于完善农村信用机制和政府推行农业政策及土地政策。从可行性上讲,中国农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为明晰土地产权关系与土地财产价值计量准备了条件;社会资金的迅速积累和农民投资意识的增强,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土地证券化准备了物质基础;法律基础正在逐步建立;良好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正在形成。这些都使农地金融制度创新成为可能。当然,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残缺和农地市场发育迟缓,形成了制度构建及运行的障碍因素。应认真分析这种制度约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障碍,为农地金融制度的发育创造条件。

(四)农地抵押并非土地私有制的产物,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也可以进行抵押。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原则,抵押仅限于农地的土地使用权,并且不改变农地用途和性质。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方案与管理创新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问题,需要结合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域发展进行深化研究,更深入探索土地资源配置、农村资金运动与农地金融机构演变的有关规律,推动农村金融创新。

(五)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与管理创新,具有一定超前性。建议国家恢复农地金融制度改革试验,可考虑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贵州省湄潭县继续进行试点,以总结经验,选择适当时机在全国推广。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研究项目“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方案与管理创新研究” (项目编号:70141024 )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西部农地金融的组织体系构建与信用风险分担研究”(项目编号:02JA79004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罗剑朝等.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成思危主编.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01):418—473.

[3]罗剑朝,聂强, 张颖慧.博弈与均衡:农地金融制度绩效分析——贵州省湄潭县.农地金融制度个案研究与一般政策结论[J].中国农村观察,2003,(03):43—51.

[4]王选庆.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3,(03):25—34.

[作者简介]罗剑朝(1964—),男,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党委书记,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农业投资经济、金融理论与农村金融政策、金融工程与农村金融管理、区域经济发展等。

[收稿日期]2009-11-27

责编:黄晓梅;校对:正融

西部金融论文范文第2篇

自党的十八以来, 党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九大更是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 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实现农村和农村居民, 特别是贫困地区和贫困地区居民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血脉, 农村金融服务更是关系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由此, 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年) 》中也明确提出“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通过“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 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 为金融机构更好地为乡村提供金融服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相对落后, 存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撤并导致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导致“三农”资金供求矛盾加剧、贷款利率定价固化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服务手段单一等突出问题。本文从金融服务如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考虑, 分析金融服务在支持农村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深刻剖析存在问题原因, 为以后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更好推动中西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二、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方式

(一) 金融支农组织体系

1、明确各类乡村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

农商行、农信社等合作性金融机构作为服务地方经济, 尤其是农村金融经济的主力军, 要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的机构网点优势, 下沉服务重心, 做好农村金融经济服务主力, 同时发挥好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发挥资金规模优势, 以“精准扶贫”大政策为参照, 重点支持乡村脱贫攻坚转型产业;邮政、农业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要明确支农责任, 严防脱实向虚, 重点在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上发力, 充分利用好各级政府地方性扶贫产业政策, 坚持导向, 理清思路。

2、优化布局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

金融机构要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服务农村金融需求为主线, 不断在组织网络化建设突破, 采取差异化经营模式, 提高机构网点覆盖率。金融机构要以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满足现代农业各环节子资金需求为着力点, 进一步完善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作、相互补充的资金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的现代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各个金融机构应明确自身定位和特点, 建立差异化的运作模式。农开行、国发行等政策性银行等应继续着力开张政策性、开发性业务, 支持农田水利、公共设施、扶贫攻坚基础工程等长期性、稳定性项目提供信贷服务, 发挥政策导向和政策性银行的引领作用, 引导社会资本“回流”, 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国有银行等应进一步下沉服务网络重心, 增设乡村网点, 提升营业网点覆盖率, 同时落实三农信贷中心建设, 适当下方县域分行信贷业务权限, 给予乡村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灵活有力的支持, 将吸收的资金更多用于当地农业相关产业发展。农商行等地方法人金融单位应继续发挥支农支小功能, 深入了解农村产业经营主体变化, 调整信贷业务模式, 打造专业化为农服务体系。股份制、村镇银行应扩大业务范围, 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 提升农业产业信贷可及性。

3、构建涉农金融联动机制, 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方面持续且相协调的推进。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 需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协调, 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 激活乡村金融服务链条, 防止无序竞争。

第一, 构建涉农金融联动协作机制是打破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行业恶性竞争的主要途径。长期以来, 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着各自为政、互相拆台的行业问题, 构建联动协作机制以加强行业自律、增强行业互信会有利于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信用缺失、信息失真等难点困难, 可以降低农村金融服务监管成本, 创建竞争适度、互惠互利、发展有序、风险可控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第二, 整合涉农金融资源形成支农金融合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包括农发行、国发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组成的服务网络, 既包括政策性银行, 也包括商业银行, 互相之间各有优势, 要形成合力就应发挥各自特色。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农发行有必要站在支持农业发展、维护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稳定的角度依据国家政策适时调整信贷结构, 一方面支持粮棉油的市场化收储, 另一方面稳健发展农村地区中长期项目信贷业务。而作为类似“毛细血管”作用的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和人力优势, 充分用好信贷政策培育和支持农村地区优质农业产业项目, 盖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并且, 涉农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可以强化城乡联动, 将商业性贷款更多投入乡村振兴项目领域, 并且固化农村当地储蓄资金, 成为农村小微信贷和普惠金融的源头活水。

(二) 创新金融支农产品和服务

加快金融产品创新, 必然要求农村金融服务业扩大抵质押担保范围, 完善抵押物评估体系, 开辟林权质押、无产权房屋电影等适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抵质押形式, 形成符合农村特色的信贷服务方式, 另一方面, 加快农村金融信息科技建设, 推动村村通移动POS等农村金融支付终端升级, 打造村村通便民服务点, 普及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其他移动终端的应用, 提升网络金融服务覆盖率, 引导农户通过移动金融平台完成资金支付结算业务。具体内容为:

1、创新产品和服务手段, 满足农业产业化需求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村地区不断出翔规模化的经营主体, 如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这些经营主体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客户。针对涉农信贷业务与新型经营主体需求间的不匹配问题, 银行机构须大力开展金融创新。一是创新金融产品。根据供给侧改革趋势, 通过细分市场, 增强金融业务与新型经营主体间的适配性, 本着“低端做简, 中端做大, 高端做强”的原则, 简化小微信贷程序, 适度下放小额金融业务权限, 积极开拓中端市场, 与基层乡镇积极沟通协调, 创新担保模式, 抢抓高端市场订单, 以优质案例开拓高端市场。同时, 充分发挥政府增信和龙头企业增信的杠杆撬动作用, 着力破解担保难题。二是创新供给方式。根据实际情况, 积极创新“三权”抵押产品, 拓宽抵质押物范围, 探索农业生产工具设施抵押、农业直补资金抵押、农产品订单抵押、应收货物抵押等多种抵押方式, 在不发生系统风险前提下, 探索以现金流为抵押的信贷模式。三是创新扶贫金融模式。通过“财政+金融”, 财政资金先行, 引导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准入和定价要求, 加强银政扶贫合作, 有效放大扶贫金融的资源效应;创新产业链金融产品,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帮助弱势群体提升脱贫造血功能, 构建扶贫金融可持续发展机制。

2、以互联网化技术创新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短板

针对农村金融机构布局不足、成本偏高、不能有效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互联网金融新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机会。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服务。为此, 金融机构可以在科技金融服务“三农”方面积极作为:一是顺应“互联网+”政策发展趋势, 利用移动互联终端, 构建普惠金融平台, 加大技术应用、优化业务流程, 以“放管服”为契机, 服务更多乡村用户。二是加强信息客户端建设, 搭建“互联网融资平台”, 搭建开放式惠农互联网基础服务平台, 直接连接生产端与消费端, 将产品交易和融资支付无缝融合。

(三) 完善金融支农激励政策

考虑我国目前金融资源支持乡村的动力不强、“缺血”的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供给不匹配的情况, 要使金融支农、金融惠农的尽快实现, 加大“激励”, 使资金流向农村是政府当下的必然途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与2018年国务院在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年) 》中均强调完善金融支农激励政策对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的重要作用。因此应不断加快完善金融支农激励政策, 其具体内容为:

1、继续加大政策工具支持“三农”金融服务

第一, 充分奖励、补贴等政策手段。一方面, 以涉农金融机构为对象, 对其发放信贷的资金增量进行奖励, 并针对发放贷款所产生的费用进行一定补贴, 直接进行物质奖励, 通过财政的利益诱导, 弥补支农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机制下的损失, 提高此类金融机构一定收益额;另一方面从农户及农业经营主体角度, 政府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 完善涉农贴息贷款政策, 从而降低其的融资成本;第二, 加大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给予涉农金融机构一定税收优惠, 加其经营成本, 同时, 完善相关税收优惠制度, 具体实施措施应科学合理, 妥善处理普惠性与特惠性问题, 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实际经济情况, 采取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 力求兼顾公平与效率。

2、改进农村金融差异化监管体系, 合理确定金融机构发起设立和业务拓展的准入门槛

由于奖励、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 改进农村金融差异化监管体系, 需要合理确定金融机构发起设立和业务拓展的准入门槛, 强化地方政府金融风险防范处置责任, 规范相关金融机构行为。在实施激励政策的同时, 为金融支农政策的落实提供保障。具体落实监管的途径有:通过有限牌照管理等方式, 规范金融机构商业行为, 落实农村基础性金融服务;定期审核金融机构业务, 做到业务事前报备, 事中风控, 事后核对;对突破监管、偏离金融支农定位的业务行为, 严格落实监管惩处, 严控风险, 保持金融机构可以合规开展业务。

3、加快完善农村融资担保体系

考虑到由于资金供需方信息不对称造成而造成高成本而造成资金外流的问题, 加快完善农村融资担保系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需要政府的适时干预引导, 充分发挥好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作用, 具体可分为以下途径:第一, 政府直接出资建立担保机构, 间接扶持金融机构, 激励贷款方履行信贷契约;第二, 政府间接引导, 政企合作, 构建商业化担保机构;第三, 政府对地方联保组织进行支持, 引导其在农村融资中发挥作用。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是21世纪中国稳速发展的新课题,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渠道,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发力点和助推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村环境与生态问题突出、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急需加强。基于此, 本文就如何推动中西部乡村振兴战略为出发点, 在分析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方式上, 从创新产品和服务、完善金融支农正向激励政策、金融支持扶贫攻坚等方面深入分析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 为未来金融服务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可行建议。

西部金融论文范文第3篇

一、“互联网+”金融管理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一) 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十三五”时期是内蒙古自治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金融业作为支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必须相应发展。自治区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金融业。在新兴技术影响下第三方支付、P2P网货、众筹、大数据征信、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保险、电商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等, 一些互联网金融创新商业模式正蓬勃发展也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金融产业格局。金融业正面临一波前所未有的跨界型、创新型变革, 竞争对手市场格局、金融产品服务流程都正在被重新更迭。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充分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动向, 充分了解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区域经济大发展的新背景下, 扎实做好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二) 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15-2018) 》对于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高职院校要加强专业建设, 凝练专业方向、改善实训条件、深化教学改革, 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 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 “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需要

自2013年腾讯CEO马化腾在演讲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后, 互联网就如火如荼的与各行各业相加起来, 形成p2p、众筹、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消费金融等业态, 并形成了更高层次的产业升级, 尤其在商业领域, 逐步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形态。

二、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定位

从“互联网金融”元年开始, 5年来, 互联网金融逐渐由一个跨界的行业成为了主流金融中的一大类, 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 将资金实现线上线下融通, 互联网金融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 经过大量的网络调研、校企合作企业调研, 通过对于数据的整理和统计, 我们将金融管理的人才培养定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区域内的村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 主要从事客户服务、理财规划、信用卡等具体业务咨询与受理等工作, 以及互联网金融产品运营师、金融产品风控师、投资、理财顾问等岗位工作。除此以外还面向上海、北京、江苏及内蒙地区的金融外包服务机构, 提供可以胜任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卡服务、催收、账单分期、电话营销等工作的人才培养。

三、金融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具体思路

(一) 课程设置方面的互联网+

在课程设置方面, 我们在金融领域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基础之上, 增加了互联网金融系列课程, 《互联网思维》、《新媒体营销》、《第三方支付》、《Axure原型设计》、《互联网金融产品运营与推广实践》等, 进而培养熟悉金融基础知识, 具备互联网金融思维、能够运用互联网工具进行理财、运营、营销咨询等的复合型人才。

(二) 教学内容的互联网+

通过每学期教师深入的下厂实践、外出培训等, 形成对于当前金融岗位的深度认知以及互联网金融前沿知识、技能的理解和领会, 进而反复推演各课程内容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推进教师基于成果导向进行课程内容的甄选,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 如按照业务操作类、产品营销类、产品运营类等金融业中岗位特征来设计课程模块和内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将各大金融机构的线上产品业务, 作为案例引入课堂, 进行体验式教学, 让学生感受实际工作内容, 保证技能培养与实际需求不脱节。同时做好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 如面向区域经济中的金融外包服务机构, 合作开发《电销话术》、《催收话术》等沟通交流类的课程内容, 在课上让学生反复训练、演习, 以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技巧。

(三) 实训基地的互联网+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资源, 为学生提供各类最新的实训环境、条件和机会。在校内, 甄选具有系统性、实战性的整体、分类实训项目, 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反复的实训模拟演练, 使其具备金融管理思维和互联网金融工作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校外, 通过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引企入校, 建立校中企, 将实践的课堂搬到校中企中, 实现学生足不出校即可完成企业实习的工作任务。学生在企业中服从企业管理要求,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 直接从事金融服务管理工作。工作中运用的知识和技能, 一方面来自学校教师的讲授, 来自学哥学姐的传授, 也来自于企业管理者的引导, 逐步储备知识、技能与经验。

(四) 教学手段的互联网+

充分利用当前的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模式, 将理论知识通过精品的在线课程呈现给学生, 将大量的线下课堂教学时间留给学生的技能提升、拓展训练, 如, 通过课上引导学生熟练使用、操作当前各类金融理财、银行、证券、保险以及第三方支付等金融App工具, 并通过这些工具与客户进行良好的业务沟通与交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将技能的培养和提升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综上所述, “互联网+”背景下, 为了更好地服务内蒙古中西部区域经济, 更好地围绕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应用, 更好地培养高职金融人才, 我们需要从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上进行教学改革, 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摘要:新的时代背景下, 区域经济发展、教育形势的发展等都要求人才培养工作紧跟时代步伐, 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训建设、教学方法等各环节实现互联网+, 培养出高素质的金融专业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高职,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柯戈, “互联网+金融”高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

西部金融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农村地理新课程改革也同样是我国地理课程改革中的薄弱环节。基于此,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云南省建水、思茅、昭通、曲靖等地的乡镇中学师资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到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现状为: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水平低、教师非专业化现象突出、地理教学整合科技新技术手段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鼓励与支持地理教师加强专业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开展教学研究、促进专业发展,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地理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初中地理;西部农村;教师现状;对策

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对地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都相对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这种高要求与低能力的矛盾极为突出。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了解我国西部农村地理教师队伍现状,将有助于落实地理新课程在西部农村地理教学实施,同时,有利于解决其实施过程问题,以此推进地理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地区的有效实施。为此,了解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状况,通过对云南省部分农村乡镇中学开展调研,以期解决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实施地理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现实实践意义。

一、研究调查情况

围绕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基本状况的目标,对云南省建水、思茅、昭通、曲靖等乡镇中学师资状况进行调查。

调查采用问卷方式,内容涉及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教育背景、专业素养、教学状况等问题,调查对象为上述各地一线初中地理教师。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98份有效,即有效问卷率为96.07%。

二、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现状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在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状况并不容乐观,因此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调查数据显示,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师资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1.年龄结构是师资队伍现有和潜在实力的重要体现,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地理教师的创新能力、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调查显示,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比例低于于老年教师,如20--29岁的年轻教师较少,只占16%,30--50岁的中青年教师占32%,而50岁以上的临近退休的教师占了较大比重,即52%。

2.说明地理教师的年龄结构不甚合理,人才梯队中明显缺乏年轻老师,这种年龄结构不利于农村学校地理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师资的教龄与职称结构存在不足

从教龄来看,地理教师的教龄结构表现为“两头多、中间少”,即教龄在5年以下和20年以上的各占20.1%和38.5%,前者虽有朝气但经验不足,后者虽经验丰富但职业倦怠感也相对较重,而既有一定教学年限,又有充沛精力的中年教师相对较少为41.4%,教龄结构不尽理。另外,本专业出身的地理教师,教龄相对较短;而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者是非地理专业出身,或者是兼代其它学科。从职称来看,职称结构偏低,即地理教师的低级职称较多,而中高级职称过少,这与教师的教龄明显很不相称。同时,一些地理教师的职称多是通过其它学科长期的教学而取得,也就是说地理教师的职称与地理教学没有多少联系,这从他们教学地理科目的时间也反映出来,这些教师中,有58.1%的教师教授地理的时间为2--5年,有31%的教师教授地理的时间在两年以内,只有10.9%的教师教授地理的时间是6--10年,而没有一位教师教授地理在十年以上。

(三)地理教师学历水平低

学历结构是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调查显示,本科学历的地理教师仅占29%,而专科学历的地理教师比率却高达71%;地理专业的教师占29.2%,而非地理专业的教师占了70.8%。并且经了解高学历的教师大多都是通过函授等学习手段后期获得的,可见,初中地理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专业对口的教师比例小,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农村初中地理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教师非专业化现象突出

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地理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地理教学理论、地理教学技能等内容。一位地理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在教学中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不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地理教师的专业思想也不坚定,这可从近86%的教师教授地理是因为“上级的安排”或者“教地理比较轻松”中明显的反映出来,而且绝大部分地理教师对自己地理教学的要求仅仅是“能应付过去就行”或者“混日子”,他们对个人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持有一种被动应付、得过且过的态度,没有高远的理想,缺乏专业提高和教学成功的心理预期,同时学校主要对他们的主科教学或主要工作进行评价,打击了教师对地理这一副科专业提高的积极性。据了解,一些长期工作在农村且为农村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教师,得到职称晋级的机会却依然很少,付出与获得很不相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缺失,对待教学和新课程也缺乏热情。

从对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专业素质调查的情况来看,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偏低且缺乏提高专业素养的意识。初中地理课程多是由物理、化学、体育、计算机、英语等教师来上,绝大部分的地理教师都未受过正规的地理专业课的系统训练。调查数据显示,西部农村初中的地理课程,极少是由地理专业毕业的教师担当,而更多是由所占比例高达70.8%非地理专业的教师担任。

大多数教师在进入地理教学岗位之后,他们并没有就地理专业知识做专门的研修或者相关的系统培训,本身的地理专业知识极为匮乏,他们难以根据地理学科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这很难保障教学质量。

(五)地理教学整合科技新技术手段水平不高

由于这些乡镇初中的地理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地理专业培训,所以他们的地理教学技能也很不足,比如说,地图技能是地理学最为基本的一项技能,也是初中地理新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但是据了解不少地理教师上课仅要求学生勾勾重要文字,死记硬背图形。

接受调查的地理教师中,对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3S技术”、“全球变化”和“数字地球”等知识不了解的居然占到了61.2%,听说过但不清楚的为38.8%,而且,超过86%的地理教师并不清楚这些反映当今时代发展特点的地理知识。

总的来说,这些乡镇中学地理教师严重匮乏,非地理专业教师比例大,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年龄结构与教龄结构不合理,高职称教师数量少,地理教学态度与方法有待改善,专业素质偏低且提升意识不强,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地理教育发展。

三、提升西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素养的对策

1.加强专业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对自身的专业素养不足有清醒的认识,要不断加强专业和技能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以适应地理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西部农村山区贫困县,地理教师就是学生获取相应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地理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尤为重要。那么,农村初中地理教师该如何学习呢?这要根据农村初中的实际情况而定,主要有以下学习方式:一是通过地理教师的自学或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二是参加有关部门的各种短期或长期的地理教师职后培训,如地理教师的新课程培训、职称晋升培训等;三还可通过自学考试、函授等各种学历教育加强学习。此外,也可以结合国家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来学习。

2.开展教学研究,促进专业发展。

地理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是现代地理教育的召唤和必然要求。首先是地理教师跟上教育改革步伐的需要,地理教师只有通过各种教学研究来认识并适应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变化,才能走在地理教育改革的前列;其次是提高地理教育质量的需要,地理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要靠地理教师的埋头教学,更要靠地理教师的教学研究;再者教学研究也是提高地理教师素养的必须途径。然而,就该区而言,其开展教学研究的条件不足,加之大多数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较低,很难开展教学研究。因此农村地理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素质和研究条件,选择适合于自身的教学研究方法和类型。比如,初步参加教学研究的农村地理教师可以从撰写教学经验与体会式文章入手,渐渐的地理教师更要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注重对地理教学经验、体会进行研究和总结,从而逐步的提升撰写比较严密和规范的地理教研论文的水平。

3.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地理教学。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但是据调查农村初中乡土地理教育缺失,这使得不少学生认为地理课程远离个人生活。其实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无疑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尤其是素材性资源,如独特的地貌、气象气候、生物生态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古朴的建筑、淳朴的民俗民风、古老的民间传说、动植物的栽培养殖技术等社会资源。因此,在缺乏乡土地理教材的农村初中,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就地取材。比如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现有的新课程地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开展乡土地理教学,地理教师也可以结合本地特色,通过新教材开发乡土地理内容,使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与农村社会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独立学以致用的效果。

4.鼓励与支持地理教师加强学习和教学研究。

教育的得失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关键。而所调查的老师中,都普遍存在着的地理教师教学水平低、专业素质差等现象。因此,要真正落实地理新课程,学校还应该鼓励地理教师参加各种学习,支持地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通过地理教师的学习和教研提高其实施地理新课程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比如学校可以争取给地理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以促进他们提升学历、增强科研意识与能力等。此外,还可多开校内外交流会等,以形成互助共长的和谐校园氛围。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地理教育新课程实施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整体素质偏低,这种现状存在的原因主要与地理学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农村经济实力不足有关。可以说,由于受到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素质不高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初中地理新课程实施效果不明显。对此,应该提升地理教师素质,加大投入,建设并完善地理课改配套体系,从各方面保障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既要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要加强专业学习,开展地理教学研究,同时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地理教学,促进专业发展,切实做到学教研结合,从而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民,仲小敏. 地理教学论[M].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7.

[2] 钟启泉.地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夏志芳.地理新课程.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西部金融论文范文第5篇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功能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文化产业是指文化部门所管理和指导的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具有特殊的精神和文化属性;与其他一般产业部门一样具有经济属性,以追求利润、产品价值的补值和增值为目标;可进行批量生产并与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的工业化、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且采取经济战略,其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是单纯为了促进文化发展”。这就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了文化产业区别于其它产业的双重属性,其一是经济属性,作为知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它可以创造财富和就业岗位;其二是精神属性,传递价值观、思想,促进和维持文化多样性。因此,文化产业的功能就体现在经济功能和娱乐教育功能上。

二、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产业总量迅速增长

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物质和非物质基础,与我国中东部相比,西部地区的文化资源具有丰富性、多样性与原生性等特征,在客观上构成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特有胎记。近年来,西部地区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总量迅速增长,占GDP的比重不断提升。如,2008年云南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突破3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3%,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陕西省文化产业却逆势而上,2008年实现增加值174.73亿元,较2004年的65.33亿元增加了109.4亿元,年均增长29.4%,比同期GDP年均增速高出15.5个百分点,比同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出17.1个百分点。同时,文化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已经形成了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演艺业、音像业、网络文化业、艺术培训业、图书报刊业、文化旅游、文物和艺术品业、会展业等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行业,文化旅游、演艺等行业在全国已经具备一定竞争优势。总体看,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2007年、2008年西部省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如表所示。

(二)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西部地区在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的同时,积极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突出优势,合理开发。既大力发展对传统优势文化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实现产业升级,也在积极推进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数字视听、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文化、会展博览等新业态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呈现出结构不断优化、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势头。以重庆为例,2008年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等产业实现增加值60.84亿元;“外围层”,包括以互联网信息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以旅游、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以广告、会展、文化商务代理为主的其他文化服务等产业实现增加值53亿元;“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实现增加值32.62亿元。统计分析表明,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实现增加值之比为41.54:36.19:22.27。

(三)文化精品工程不断出现

西部地区在党委和政府的主导下,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战略,推出了一批具有西部特色的文化精品挤进了国际国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2003年,由杨丽萍主创的《云南映象》成功演出。这部大型原生态歌舞剧,目前已经在国内巡演300场,其上座率和购票率高达100%,创造了中国舞台阵容最大、巡演时间最长、所到城市最广、演出场次最多、票房收入最好等6个第一。广西桂林则把利用著名的漓江山水、壮族民歌和传说中的民族歌手刘三姐的品牌资源通过国内有名的舞美、灯光、编导整合起来,在基于传统歌舞剧《刘三姐》的基础上,成功运作了大型山水实境歌舞剧《印象·刘三姐》,极大促进了桂林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四)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文件的支持和引导下,西部地区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文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不断优化,文化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活力显著增强,文化创作和文化市场空前繁荣。如,陕西省全部省直文化单位已经成功完成了转企改制,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大型文化企业公司相继成立,尤其是在具有深厚盛唐文化历史底蕴的曲江建设了曲江新区,极大促进了全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区并没有沿用国内常见的经济开发区模式,而是按照西安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要求,确立了以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区定位,借助于市场化手段,先后建成了大雁塔周边园林景区、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曲江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促进了文化资源的快速提升与市场转化。2007年8月,曲江新区与深圳华侨城一起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五)文化产业已步入多元化经济形式发展阶段

随着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产业格局进一步得以巩固。鼓励和引导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效果明显。如云南省民营文化企业也在政府扶持下,发展成为云南省文化产业的一支生力军,涌现出云南映象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吉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民营文化骨干企业,带动了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西部地区与国际相关文化企业合作也在深入,如《云南印象》在国内国际团队的通力运作下,成功改造成符合欧美主流文化市场需求的作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和文化效应。

三、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存在主要问题

(一)文化产业的总体规模还比较小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显示,2008年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量占全国的59%,从业人员数占67%,拥有资产占75%,营业收入占78%,增加值占69%。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看,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本地区GDP的2.73%,中西部地区分别仅占1.63%和1.34%,东北地区占1.38%。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大,这与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富集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二)文化消费市场不够活跃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乡居民收入较低,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不强。虽然我国整体进入了小康社会,但大多数居民的收入仍然较低,文化消费极其有限,这种情况在西部地区更为典型。西部地区文化消费能力不足,市场不够活跃这种特点也极大地制约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及综合人均文化消费增长幅度较“十五”期间皆大幅下降,人均文化消费绝对值差距更是迅速拉大,文化消费占收入比重、占总消费比重均比“十五”期间大为下降。2008年,西部城乡居民综合人均文化消费占收入比重为5.23%,低于“十五”末年1.29个百分点,广西、重庆、云南、甘肃、四川更是落到了全国最后5位;西部城乡居民综合人均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为6.80%,低于“十五”末年1.23个百分点,重庆、甘肃、四川、云南落到全国最后4 位。同时,东西部地区文化消费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三)文化企业总体竞争力不强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无论是文化产业的主体还是文化贸易的主体都应是企业。西部地区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培育、扶持、帮助一批具有战略眼光、有实力、有能力的文化企业,迅速形成强大的市场主体。对西部地区而言,市场微观主体重塑远未被提高到应有的认识高度,而是大多依赖于政府的主导和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界限比较模糊,体制内享受财政扶持实惠的“单位”继续享受产业政策的好处,文化企业没有得到应有的政策扶持。文化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在第二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西部地区仅有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家入围。

(四)文化资源的转化形式和手段比较单一

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和基础尚不够坚实,实际上是在走资源依赖型的老路,沿用单一的利用资源本身的经营模式。资源的转化形式和手段比较单一,产品市场定位比较模糊,产品质量粗放。许多开发往往不顾及环境因素和产业链条的其他因素,单一地、孤立地转化,由此而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多属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不但不能形成效益,客观上还造成了资本、人力、资源的浪费,甚至造成对资源的毁灭性“开发破坏”,例如各地普遍存在的旅游景区低水平盲目建设以及低层次的工艺品开发等。

丰富的文化资源为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绝佳的优势,但必须认识到文化资源丰富与否和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否并没有直接关联。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文化资源的拥有量,而在于能否合理开发和利用。之所以当前文化市场上存在大量不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偏好和娱乐需求的文化商品,是由于对文化资源的改造和转换仍然采用了传统的外延型发展模式,即更多地关注了文化资源的数量和原有存在状态,对其进行的仅仅是一些浅层次开发,而忽视了与当代情景和市场偏好的良好结合。误将传统第三产业运营模式用于文化的市场运作,而忽视了文化产业“以文化为内容”的精神生产的本质特征。

西部金融论文范文第6篇

一、“新西部电影”提出的背景

从1984年钟惦棐在西安电影制片厂(下文简称“西影”)提出中国的西部电影理论开始,中国西部电影便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1984年到1989年,是以“黄土片”为主的西部电影的发生阶段。文革刚刚结束,电影创作者们在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下精诚团结,爆发了极高的创作热情,结合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寻根”思潮和国内的“反思”潮流,肩负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责任心,将目光投向了西部这片中国文化之根的广袤土地上,以表现质朴的“黄土文化”为主,形成了雄浑阳刚的影视美学风格。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分别在这个阶段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创作出了风格和内容都极为丰富的西部电影。虽然这一阶段是西部电影的发生阶段,但也是西部电影成绩最为显著,成就最为辉煌的一个阶段:

陈凯歌的《黄土地》是“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吴天明的《人生》是第一部参加奥斯卡评奖活动的中国影片,也是掀起西部电影热潮的第一部作品;黄建新的《黑炮事件》题材新颖、表现手法大胆独特,在当时颇具先锋性;颜学恕的《野山》获得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大奖;田壮壮的《盗马贼》内容和风格极为超前;吴天明的《老井》获得第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最佳男演员奖、影评人费比西奖;张艺谋的《红高粱》获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滕文骥的《黄河谣》创新性的在影片中运用大量的民歌民乐,形成极具地域色彩的西部音乐电影。

在1990年到1999年的创作阶段里,西部电影有了新的电影语境,它要在保持传统美学风格的前提下,适应商品经济,结合市场的需求创作影片。同时,国外电影和香港电影进入大陆,对西部电影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西部电影独占全国的景象一去不复返。

在这种严峻的电影环境中,西部电影创作者选择了类型化的发展道路。将西部电影与其它类型电影相结合,形成了诸多“西部电影次类型”。类型化的西部电影,在这个以第五代导演创作为主,第四代和第六代导演创作为辅的阶段中,既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还能坚守传统西部电影的审美趣味和文化意蕴,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影片。

何平导演的西部传奇片《双旗镇刀客》获得了第3届日本夕张国际惊险幻想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张艺谋表现西部农村问题片《秋菊打官司》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徐克的《新龙门客栈》将香港武侠片同西部片相结合,是西部武侠片中的代表作品;王家卫的《东邪西毒》也成为西部武侠电影中的优秀作品;刘镇伟的《大话西游》是西部电影次类型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将西部电影一贯的悲壮雄浑风格彻底打破,让无厘头喜剧风格充分地融入到西部电影的核心审美特征中,形成了当时绝无仅有的无厘头西部喜剧片。张艺谋自《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八年,创作了反映西部农村儿童教育问题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他的这部影片为西部电影类型化道路的探索阶段,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然而,类型化的西部电影在市场的作用下,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西部电影走类型化道路,很容易使西部的地域特征、文化风貌沦为影片的背景,失去其独特而宝贵的艺术价值。这种创作危机在这一阶段中表现得并不明显,因为第四代导演对传统西部电影的坚守、第五代导演对西部电影传统的继承、第六代导演对电影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核的追求,使西部电影的类型化转向能够在适应商品经济的同时保证影片的艺术价值。然而,随着市场对电影创作的影响日益增大,这种对电影艺术的坚守、继承和追求日渐削弱,最终“西部电影”与“西部题材的电影”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西部审美趣味、地理风貌、人文景观失去了其深层的文化意蕴,成为类型电影的奇观元素,使西部电影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大量流失。这种倾向,在西部电影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中突出地显露了出来。

第三个阶段是在2000年以后至今。在这个阶段中,西部电影呈现出了两种倾向:继续西部电影类型化的道路或部分演放弃类型化道路的探索,重拾传统西部电影的创作。这种创作道路的坚持者以贾樟柯和王全安及为代表,他们继承了传统西部电影的美学风格,没有被淹没在商品化的潮流中。

然而,西部电影发展到这个阶段,其生存环境与第二个发展阶段相比更为艰难。消费时代和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优秀影片的流入,在人们高呼“拒绝沉重”的时代,电影之于观众,更多扮演的是娱乐消遣的角色。注重娱乐性的观众,会直接选择好莱坞大片或某个国家的某种有突出特点的类型影片;注重思想性的的观众,会直接选择欧洲的艺术电影。审美价值较高,文化内涵较丰富的中国西部电影,往往淹没在数量更为庞大的低品质电影中。观众没有耐心对良莠不齐的影片进行筛选,索性选择放弃观看。这就是为什么导演创作出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电影,往往必须先要获奖,才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美丽的大脚》就是典型例证。

面对西部电影的艰难发展道路,“新西部电影”的概念由西影集团总裁延艺云、西部文化学者肖云儒、西北大学影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阿利等人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同步提出。他们希望通过对“新西部电影”概念的逐步探索,可以在西部电影日益衰微的趋势下力挽狂澜,为西部电影的发展确定一条新的出路。

二、“新西部电影”概念的提出与逐步形成

西安电影制片厂是西部电影创作的摇篮。过去的20年中,西影厂在西部电影的创作中取得了巨大而辉煌的成就,2000年6月,经过陕西省政府和国家广电总局的批准,西安电影制片厂改组为西影股份有限公司,改称西部电影集团。改组前的西影,已经失去了其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的光华,西影的衰落和西部电影的衰落有着互相的作用。西影人希望通过改组这一契机,实现西影的振兴和“新”西部电影的崛起。

2002年,由西影集团出品,杨亚洲导演的《美丽的大脚》荣获四项金鸡奖奖项,成为西影改组以来第一部西部电影力作。肖云儒、延艺云和张阿利等人作为研究新西部电影理论的中坚力量,对《美丽的大脚》的创作经验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发现这部电影在保持了传统西部电影所具有的审美特征之外,还有了新的开创。导演一改传统西部电影对于西部的审视和剖析的姿态,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与西部对话、感受西部、除了对西部进行解剖,更多的体现出对西部的关爱和与西部的交流。正是这一视角的改变,使《美丽的大脚》成为不同于以往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的西部电影。

但是,这部在艺术上成功的影片在票房上却成绩平平,获奖之前没能引起观众的关注,被淹没在了市场竞争的浪潮之中。肖云儒、延艺云和张阿利认为这种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不对等是西部电影目前面临的最为主要的问题。西部电影的运营,还是按照传统的运作流程进行,这就使得西部电影无法在信息量极大,新片数量极多的电影市场上引起人们的关注,即便是制作精良,故事情节吸引人的影片,也不能实现其应得的市场价值,进而也就无法实现其社会价值,久而久之西部电影便陷入了无人问津的恶性循环之中。所以,他们希望通过分析《美丽的大脚》在艺术上的成功与市场上的失败,提出“新西部电影”的概念。

新西部电影之“新”是指现阶段在探索西部电影的新的美学规律的同时,更关注电影市场的运营,让优秀的西部电影通过可控的商业运作为人所知,形成完整的电影产业链和文化品牌,让西部电影在艺术上的发展有市场的支持。

2003年,张阿利在西北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中国西部电影的回顾与前瞻》,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总结了西影在80年代的辉煌成就,认为西影在90年代市场经济浪潮下创作与实践同时衰微的主要原因是产业机制和艺术创作的不平衡以及人才的流失。提出了将电影艺术创作规律、电影市场化规律、电影产业化运营等,作为“新西部电影”研究和探索的主要内容。总结了有利于发展新西部电影的经验。(张阿利:《中国西部电影的回顾与前瞻》,载《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4期)

我们可以看出,西部电影的复兴之路,不能再单方面依靠电影本身的文化艺术价值的探索,应当结合商业,将西部电影的创作置于更为宏观的世界电影市场的视域之内,同产业运营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强调在坚持传统西部电影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进行创作,让西部电影作为一个特色产业和文化品牌参与世界电影的角逐。通过商业运作、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西部电影的再度繁荣。新西部电影的研究对象已经从电影艺术创作的内部规律转向了电影与市场的关系。

2003年由延艺云、肖云儒和张阿利作为总策划,何志铭导演,西影出品的9集大型文献专题片《大话新西部电影》开始拍摄。2006年1月1日在陕西电视台播出。这个专题片借向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献礼,采访了50多位著名影人,回顾了西影的历史,展示了西影曾经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了多年来的创作经验,将“新西部电影”这一概念裹挟在对西部电影的怀念中推而广之,通过激起人们对于西影和西部电影的强烈情感,让人们将复兴西影和西部电影的希望寄托在“新西部电影”的探索和实践上,确定了新西部电影多元化、类型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至此,“新西部电影”的概念已经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

2008年,张阿利对延艺云、肖云儒、导演滕文骥、周晓文、黄建新、杨亚平,编剧芦苇等人进行了集中的采访,将采访内容整理成为《与中国西部电影精英面对面大话西部》和《群英汇聚共谋新西部电影发展大计》两部系列访谈笔记,连载在《电影画刊》上。

在访谈中,围绕传统西部电影创作经验的回顾和新西部电影之“新”的探索,总结了传统西部电影创作中成功和失败的两方面经验,从多角度全面解析了西部电影的发展和衰落,特别对西部电影的市场运作和产业化运营做了深入探讨,再次强调了“新西部电影”最具突破性也最为重要的创新点就在于要将西部电影置于更为广阔的多元文化平台和世界经济平台中,通过实现和发展它的类型化、市场化和产业化道路,给西部电影注入新的生机。

2009年,延艺云发表论文《新西部电影策》,文中总结了从2002年以来对“新西部电影”多方探索的理论成果,使“新西部电影”这一概念初步形成——“将时尚的审美潮流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相结合,将资金运作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塑造具有品牌效应和市场效应的集合性文化品牌。其中的关键是将资金运作和市场运作结合。”(延艺云:《新西部电影策》,载《电影艺术》2009年1期)

这个定义首先提出新西部电影要强调本土特色和地域风格。再将文化与经济结合,通过解决新西部电影的经济支撑、营销策略、体制改革和类型建设四个方面的问题,来实现新西部电影的资金运作和市场运作。最后,要通过打造新西部电影文化品牌,催生新西部电影的品牌效应和市场效应,形成其良性循环与发展。

至此,“新西部电影”的概念初步形成,它比以往的研究有了更为宏观的视角,将西部电影放在世界文化和世界经济市场中加以考虑,体现出了极大的创新和突破,实现了对西部电影的内部与外部两方面的同时探索,在保持其极具特色的创作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调整与运营,避免因市场运营的失败而造成电影艺术价值的流失。使新西部电影的发展和复兴有了双重保证。

(责任编辑:曾珍)

上一篇:审计实习论文范文下一篇:有机农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