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论文范文

2024-07-13

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研究主线,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存在缺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协同育人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创新创业师资不足等问题,并提出要健全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加强师资拓展和培训、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加强统筹管理,由此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创新驱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作者简介]吴洁(1980- ),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牛彦飞(1980- ),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河北  石家庄  05008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创新驱动背景下河北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8457617D)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强调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中国”已成为我国的战略发展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为创新创业人才培植好沃土,努力探索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机制,已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综合国力的有力支撑。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创新活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我国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强劲力量和内生动力。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既是国家创新实施体系的核心,也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高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和机制建设,加强师资拓展与培训,完善课程体系与平台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满足新时代需求、有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既是当今时代发展赋予高等学校的新挑战和新使命,也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应然要求。

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背景与成效

1.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背景。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国务院、教育部及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文件,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了具体部署,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历时20年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養历程中,先后经历了试点探索期、全面推进期和深入发展期三个重要时期,在这个由点到面、由探索到深入的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得以扎实推进。

第一阶段:试点探索期(1999—2009年)。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振兴教育事业的要求,教育部于1999年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教师和学生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要求高等教育重视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真正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概念。事实上,早在1997年,清华大学就以创业计划大赛的形式开创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先河。2002年,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拉开了政府支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序幕。

第二阶段:全面发展期(2010—2015年)。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2010年,教育部召开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自主创业,是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大举措。这一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正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由点引到了面,为支持高校全方位地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支撑。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开幕式上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做了全面部署,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阶段:深入推进期(2017—2019年)。新时代背景下,党和政府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出台,鼓励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高校毕业生投身创新创业。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进一步提出高等学校要“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造就源源不断、敢闯会创的青春力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建设优质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到,高校要积极加大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协同创新进程。

2.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效。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随着复合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攀升,各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普遍给予了充分重视,积极探索现实可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机构与平台建设、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创业竞赛等方面开展了诸多探索与实践。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实践成效如下:一是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使创新创业成为社会共识。“截至2016年底,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超过2.6万余人……建设了200个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①,并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不断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推动了高校综合体制改革。高校在创新创业培训、孵化平台、行业导师等支撑体系建设方面做了诸多探索,通过搭建平台、建立专门保障机构,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将企业专家引入课堂,将企业的实践思想引入课程建设,更加强调产学研用一体化。三是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高校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挑战杯”及创业设计类竞赛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各地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纷纷涌现,吸引了更多的高校创业者投身于创新创业。“近年来,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呈星星火燎原之势,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已达到3%”②,成为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缺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部分高校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教育观念还停留在培养企业家和创业家上,过于关注创新能力培养,而忽视了综合素质提升。据有关数据显示,部分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严重不足,已开设的课程也没有真正渗透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2.协同育人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培养人才的过程,需要政府、学校、行业、企业、风投机构以及其他创新主体的协同参与,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跨界人才,而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多通过校方开展创业课程和竞赛等形式来推进,单纯依靠学校,会形成固定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

3.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据2017创业教育报告数据显示,创新创业课程并没有完全融入正规的课程教育体系,大约40%的高校以就业指导课程的形式开设,大约35%的高校以全校范围的公选课或通识课的形式开设,甚至有8%的高校并没有开设此类课程。而且面向的教育对象往往是全体在校学生,没有做分层教育,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授课效果难以客观地进行评估,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开发与设计。

4.创新创业师资不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创业教育师生配比在2000∶1左右”③,创新创业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且,相当一部分创新创业教师来自高校内部,缺乏实战经验,专业化程度较低,师资结构不合理,能给高校创业者提供的社会资源较少。

三、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路径

创新驱动发展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高校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要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这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是单靠高校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参与、高校实践创新,更需要构建一种动态、开放的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营造全社会参与创新创业的氛围,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创造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力,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

1.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保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效。组织机构是为实现共同目标,按照一定形式和结构,将多种要素和资源(如人力、物力和智力等)进行重组,以实现有效开展相关活动的单位。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首要问题是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与服务机构。这里所指的机构,并非只是高校内设置创新创业中心这样的单个机构,而是由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集创新创业中心、科技园区、行业企业研发基地等为一体的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组织机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政府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保障作用,高校发挥育人职能,行业企业发挥其技术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共同做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

制度是要求各社会机构与组织共同遵守的办事规范和行动规则的总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同样需要相关的制度予以规范和保障。健全和完善校企协同培养、师资队伍共建、创业平台共搭等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直接关系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能否取得实效。

2.进一步加强师资拓展和培训,推动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多样化。创新创业师资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高校要积极整合资源,通过校企互通组建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进一步拓展师资,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现有师资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水平,加强 “双师型”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专业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一是通过培训、激励、引导,在校内选拔和培养创新创业教师,主要来源是专业知识扎实、有创造性思维以及取得了创造性成果的专业教师或管理人员。学校通过定期组织专项培训、实训和交流,开办创业导师培训班,引导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创新创业实践等方式,使其获取更为丰富的创业知识和经验。鼓励有条件的教师考取“KAB创业讲师”“职业指导师”证书,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二是通过人才引进,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弥补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匮乏的问题。聘请热衷于教育事业的创新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和知名学者专家等作为兼职教师,加强与校内教师的创业体验和实战经验交流,同时直接指导创业者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三是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完善创新创业教师管理机制。对于校内教师,可适当参照国家离岗创业相关政策,鼓励有意愿、有条件的教师离岗创业,为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案例范本。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创业实践或到企业挂职,获得更多创业体验和实战经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对于校外兼职教师,可借鉴珠海、深圳等地的先进经验,通过差异化激励措施或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调动来自社会各界的创业专家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进一步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与载体。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不同的创业者在创业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因此高校要根据创业者的特点,明确培养定位,开展分阶段教学,将理论学习与实战演练结合起来,开发有针对性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和载体。

为满足高校创业者的个性化需求,应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挖掘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内涵,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发现创新点,自主提升创新意识。高校应实施分层分类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普及型创新创业基础教育,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为目的,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开设的课程偏重理论,形式为聘请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开展讲座、咨询服务或宣传活动等,着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在二三年级阶段开展创业教师专门指导,加强对创业过程的指导,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训育,聘请校外的成功创业者、企业家或优秀校友,对在创新创业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和指導;在高年级阶段结合项目开展专家指导,实施创业跟踪扶持指导,从校外聘请具有指导资质的创业知名专家,结合具体的项目,对创业者开展系统的针对性指导和项目扶持,发挥创业导师的专业优势和成功经验,密切追踪项目的实施过程,帮助他们塑造创业品质,提升创业者的实践能力。

4.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构建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升创业者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应积极大胆地创新组织模式和载体,在政府的引导和统筹协调下,与社会各界同心协力,为高校创业者搭建集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共享平台,使创业者获得专业咨询、课程资源、竞赛资讯、项目投资等多角度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互联网技术,建立海量资源库,搭建即时互动性强的APP平台和微信平台,在虚拟的网络化空间里完成对创新创业的全方位辅导。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联合共建创新创业机构,形成校企共建的长效机制,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培养更多优秀创新创业人才。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建立创业教师服务体系,健全任务科学分解、逐层落实的工作机制,成立创业教师指导委员会,统筹指导创业教师服务工作。通过给予补贴、报酬以及荣誉称号等方式,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将创新创业教师培训列入“国培”体系,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师指导服务系统,加强专业指导、职业道德、服务规范等方面的系统化、专业化的指导性培训。鼓励校内教师到行业企业调研,了解创业政策,掌握创业项目市场运作经验,打造优秀的校内创业师资队伍;鼓励校外创业专家来校挂职锻炼,开办大师工作室,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和创业论坛,既弥补了高校创业者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又使校外创业专家在社会荣誉和个人发展等方面受益。

5.加强统筹管理,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投入和支持力度。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行业、企业、政府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同时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如何满足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协调错综复杂的关系。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合作机制,关系到各参与主体能否实现协同发展,合作共赢,也关系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否真正取得实效。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应成立多元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建立完善的联盟组织机构和多层面的统筹管理机制,形成多方参与、稳定和谐的定期会商制度,随时解决合作中产生的矛盾与冲突。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委员会,统筹协调创新创业人才多方协同培养工作。各主体分别设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部管理机构,组建协同培养工作小组,安排人员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经费投入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政府和高校应适当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政策配套和经费支持力度,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推动项目培育,创新支持方式,多措并举地扩大财力、物力方面的保障来源。将高校创新创业基地与科技园区以及创业孵化中心结合起来,为具有创业意向和能力的高校学生提供技术、场地支持。将创新创业的文化理念推行到全社会,形成浓郁的社会氛围,达成社会共识,吸引社会各界对高校创业者的支持和资助,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注释]

①②忠建丰.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呈星火燎原之势[EB/OL].(2017-09-09)[2019-09-17].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2017090801/mtbd_2017090

801/201709/t20170911_314104.html.

③王聪聪,谢宛霏.创新创业:走进课堂 走出课堂[N].中国青年报,2017-12-01.

[参考文献]

[1]黄兆信.高校创业教育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03-16.

[2]梅伟惠,孟莹.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府、高校和社会的角色定位与行动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6(8):9-15.

[3]商應美.高校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滕智源.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8(4):64-67.

[5]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20-28+73.

[6]曾骊,张中秋,刘燕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需要协同发展[J].教育研究,2017(1):70-76+105.

[7]张根华,冀宏.应用型本科视阈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16.

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针对当前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水平较低,难以满足软件企业不断增长的对国际化软件专业人才需求的问题,以培养复合型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研究软件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本科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出了一个实际可行的软件工程本科课程体系架构。

关键字: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国际化人才;教学改革

一、引言

当今,世界软件业已经超越国界,只有遵循国际标准和规范的软件产品才能投入世界软件市场,只有能够开发出标准产品的企业才具有国际竞争力[1]。然而,软件企业不断增长的国际化软件专业人才需求同软件人才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已成为软件工程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提高国家竞争力,美国、日本及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韩国、印度的一些高校也都出台了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培养高端软件人才[1,2]。在国内,为了提升软件专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教育部于2001年批准成立了37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这些软件学院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在双师型队伍和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一些示范性软件学院派教师去国外大学访学;有8所软件学院联合引进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本科课程[3];臧斌宇等学者对软件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及模式进行了研究[4]。然而,部分高校的研究实践表明,目前在软件工程国际化人才教育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培养模式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不得当等,与实现国际化软件人才的培养目標和创立“国际化+工程型”的人才培养特色还有一定差距。合理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培养目标与培养出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软件工程国际化人才,本文以我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对软件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二、国际化软件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与技能

国际化人才是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5]。而国际化软件人才,应该是掌握一门以上外语,能利用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工具或途径进行跨国文化交流与服务,并在软件工程领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本通晓国际行业规则的人才[6]。

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国际化软件人才,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首先需要明确国际化软件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与技能。就软件工程专业而言,合格的国际化软件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国际化专业知识结构,还需要具有国际化综合素质。国际化软件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主要包括软件开发新技术、现代软件工程及工程领域背景技术三个主要部分,此外还应具备语言能力、团队意识、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7]。

三、国际化软件工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架构

在对国内外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以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国际化软件人才为目标,制定了如图1所示的国际化软件工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采用了从计算机科学导论展开与强调编程能力的程序设计优先相结合的课程启动策略,根据国际化软件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与技能,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强调在技术、工程与管理方面的综合培养;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外语教学贯穿始终,在实践环节中逐步加强创新能力、团队意识等素质的培养。具体考虑如下。

首先,在软件开发技术培养方面,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设置“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方法学”作为启动;在专业方向课程中设置“网络编程”、“Web应用开发”等软件开发技术类课程,这些技术类课程进一步对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进行了加强。在设置这些课程时,从不同应用领域出发,使学生能够在网络、Web、嵌入式等各方面编程得到锻炼,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选择。此外,前面的程序设计均以C/C++为主线,为了使学生对两大主流语言均有掌握,在选修课中设置了“Java程序设计”,另外还提供了一些高级程序设计类课程,如“多核程序设计”等,这些课程为培养学生的软件实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软件工程技术与理念培养方面,从“软件工程导论”出发,通过开设“软件需求工程”、“软件设计”等专业方向课,使学生对软件开发的各阶段有了深入认识与理解,掌握了一套完整的软件开发技术。此外,通过开设“软件工程的形式化方法”、“软件复用”等选修课程,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软件工程理念。

第三,在工程领域技术与技能培养方面,在“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课程中安排了项目管理领域相关知识,并开设了“管理学概论”、“经济学基础”、“工程经济学”选修课程。

第四,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首先,开设了“团队激励与沟通”课程,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其次,为了加强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英语教学贯穿始终。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大学英语教学,培养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英语沟通与写作技能,该课程体系中“面向对象方法学”、“数据结构”等双语课程的开设,逐步向学生传递专业外语,“IT职业英语”课程的开设则专注于增强学生的专业英语交流和文档写作的综合能力。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职业素养,在实践课程设置上,从锻炼学生个人开发能力的课内实验出发,让学生先从小模块入手,逐步转向以某门课程内容为中心设计与开发一个相对完整项目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中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可以选择一人一题或多人一题。不仅如此,为了让学生了解与感受企业中实际项目的开发流程,设置了将学生带入企业中的生产实习环节。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由企业工作人员负责带领一组学生,模拟一个开发团队,让学生各司其职,完成一个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工程理念与职业素养。在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设计中,学生一人一题,独立地完成从需求分析到设计再到编码的操作,实现了整个项目的开发,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软件工程理念进行了巩固与加强。

四、总结

为了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人才,本文以我院软件工程专业为参考,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国际化软件工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架构,该课程体系以国际化软件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与技能为依据,通过合理的课程与实践环节设置,以达到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邢薇薇,卢苇.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2,(8).

[2]韩国名校提供全奖培养国际化软件人才[EB/OL].新浪教育.http://edu.sina.com.cn/a/2010-08-09/1406191909.shtml.[2010-08-09].

[3]卢苇,王伟东.双师型队伍国际化课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

[4]臧斌宇,赵一鸣,李银胜,叶德建,朱军.国际化、创新型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8,(11).

[5]国际化人才[EB/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486108.htm?fr=aladdin [2014-11-10].

[6]李庆领,吕耀.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意义及策略[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7]文俊浩,胡海波,杨丹,向宏,陈林.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4).

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概述了电子信息技术在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海洋经济建设中担负着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大连海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课程体系改革和实践环节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李松松(1973-),女,辽宁朝阳人,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郭显久(1963-),男,辽宁锦州人,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辽宁 大连 116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G08DB065)的研究成果。

一、找准专业定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电子技术、信息系统以及有关信息特性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以及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1世纪是开发空间与海洋的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到:加大海洋资源调查、开发、保护和管理力度,加强海洋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发展海洋产业。加强海域利用和管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大连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水产为特色的高等院校,应根据国家的需求进行专业创新和专业结构调整,建设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教学课程体系,以顺应新世纪对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政策的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随之调整,结合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水产的整体优势,找准定位,办出特色。因此大连海洋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探讨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海洋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有海洋特色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21 世纪要求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掌握最新的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及其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大连海洋大学教师于2008 年开始进行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申请了“海洋科技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辽宁省“十一五”规划的教改课题,并以这个项目为核心,深入开展了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优化了电子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科学规范的培养计划。进一步制定了科学规范的教学培养计划,明确了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对本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1]构建了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齐头并进,满足21世纪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改革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优化课程设置,加强重点专业课程建设

由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门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的专业,这决定了此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原来的培养方案下,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微机原理的开设时间分别在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学期,而第五和第六学期又是专业课的最佳修学时期,导致这两个学期平均每学期要有10门左右的课程,所以学生的压力很大,直接影响了后续的专业课的学习。经过调整后,把数字电路和微机原理分别提前了一个学期,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专业课的学习时间。

另外原来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业课很多但是却很泛泛,导致多而不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加强了重点专业课程的建设。例如重点加强了EDA(FPGA)技术嵌入式技术及DSP技术等三门课程的建设。这三门课之前实验课时少,又没有课程设计,所以学生修过后掌握得并不好。改革后这三门课程都加设了一周的课程設计,这样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以专业方向为导向建设特色课程

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和社会发展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结合大连海洋大学海洋院校的特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立了以专业方向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信息处理方向”和“海洋电子技术方向”两个课程体系方向,如图1所示。

第一条是信息处理方向。目的是突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特点,该条主线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理论教学,使学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二条是突出海洋大学的特色:海洋电子技术方向。在该系列课程教学中,开始的课程主要有“电波与天线”、“声纳原理与设备”和“船用通导设备”,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加强学生对海洋探测专用电子控制设备的维护和应用能力。形成了既有海洋型院校的内涵与特色又具有与国内其他高校教学体系接轨的较为完整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是学校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的重要专业方向,每年可为船运公司输送一批优秀的毕业生。

3.根据需要开设新课程

随着电子业的日新月异,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设计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开设了一些新课程,如“ASIC设计”、“SOPC技术与应用”等课程,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更应着眼于培养模式的探索。针对企业招收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人才的现状,学校的实践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为了适应这个趋势,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加强实践训练,进行海洋电子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研究”。着重加强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非定期工厂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主线的实践环节改革,[2-4]如表1所示。

实践教学内容的制订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变实验教学观念,从教学型实验转化为实践型和应用型实验;增强学生的竞争和创新意识,注重实践环节中综合知识的应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形成完善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研培养模式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学的持续发展、保持高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确保学生与社会的快速接轨。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加强基础课程实验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除了基本的电子技术实验和计算机技术实验外,主要的专业课程实验就是工程应用型实验,可以通过C 语言编程、电子线路仿真、电路焊接、单片机和嵌入式实验、FPGA和CPLD 硬件实验、PROTEL电路及PCB 设计等基础实验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对工具的熟练使用,提高实践能力。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独立完成实验。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锻炼了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能力,做到融会贯通。

2.开设综合性课程设计

为了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了本专业主要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及综合性课程设计来帮助学生建立工程应用的概念。比如综合CAD电路仿真技术、EDA技术、嵌入式技术和DSP技术设立了《应用电子技术综合型课程设计》;另一方面,综合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及图像处理设立了《信号与信息处理综合型课程设计》。综合应用设计一般采用学生分组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方式,整个流程包括选题、方案设计、程序设计、验收答辩和提交设计报告。这样既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也让学生经历了项目设计的部分流程,为学生接下来参加毕业设计及就业招聘积累了宝贵的专业经验,也为今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积极参加各种电子竞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和各大公司举办的多项赛事,如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5]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能更好地理解和灵活应用,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在实用中的创新能力。一般从二年级开始选拔一些动手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让他们走进创新实验室重点培养。学生可以从教材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到实验室完成设计制作,也可以跟着老师做一些具体的课题。在创新实验室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指导,同时指导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道搞一些开发创新,这样十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学会从选题设计、项目实施到方案修改、数据处理、报告撰写的一整套科学实验方法,为参加大赛做好准备。

4.与企业联合共建实习基地

为了能很好地与企业的需求接轨,我们和辽宁省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辽渔集团及大连东软集团建立了联合实习基地,每年定期去这些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学校把培养一批与企业接轨的高级人才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的一个长远规划,促进电子信息学院的教学、科研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实践表明,这些以工程实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化集中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加强达到了使学生通过实验和工程实践来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素养的目的,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赞同和认可,从而使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宁章,谢敏.深化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J].广西大学学报,2005,(Z1):7-8.

[2]姚远,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7,(1):118-120.

[3]李永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江汉石油学报,2003,(3):68-69.

[4]谢云.新形势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3):134-135.

[5]徐振方,孟艳花,王艳.从电子设计竞赛看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5-136.

(责任编辑:刘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是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创新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起着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作用。文章基于区域经济环境要求,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教学环节等几方面提出创新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区域经济环境创新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覃晓琪(1982- ),女,壮族,广西柳州人,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周柳琴(1970- ),女,安徽桐城人,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广西柳州545006)

[課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区域经济环境下的地方院校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GA084)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12年外语学科建设重点项目“桂中地区高职高专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项目编号:12WY06)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现实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有机结合的一项重要举措。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对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起着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得人才培养工作目的明确,循序渐进,事半功倍。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广西科技大学位于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市,作为桂中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依托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柳来河”(柳州、来宾、河池三市)一体化经济发展区的地理优势,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确立了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的创新复合型英语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从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等多维度构建创新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创新复合型英语人才模式的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由此可见,英语专业教学培养目标是不仅要培养学生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人文知识,还要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我院针对区域经济特色,依托区域经济优势中的可利用资源,提出了创新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掌握基本的经贸、科技翻译等知识的英语人才。目前我院开设了商务方向和科技翻译两个方向的英语专业:一是培养具有国际贸易知识,特别是针对东盟国家经济的英语人才;二是培养具有工科基本知识,例如汽车相关知识的科技翻译方向的英语人才。培养创新不仅是理论创新,也是实践创新。它不是单纯地破旧出新,“一刀切”地抛弃以往的经验和知识,而是辩证性地继承前人成果,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地求新发展。

三、创新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我院实行的创新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涵盖三个方面:课程设置创新、教学环节创新和实践环节创新。

1.课程设置创新——“三个平台”。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构建科学、合理而又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地方性高校英语专业的迫切任务。目前复合型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强调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不够系统,经贸、金融、法律等相关专业课程寥寥数门充门面。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我院提出了“三个平台”的课程设置模式。“三个平台”分别是公共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为基础,专业课程平台为深化,公共课程平台为补充。

学科基础课程平台由学科必修和学科选修课程组成。学科必修课程是指针对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听说读写四大技能模块的基础课程,学科选修课程则包括教学法、词汇学、修辞学、跨文化交际学、中外文化概论等语言知识拓展课程。为突出商务和科技翻译英语的复合型特点,我院还分别开设了商务礼仪、商务英语阅读、秘书英语、理工职场英语、文学翻译等课程供学生适时选择。

专业课程平台涵盖专业必修课、方向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专业必修课是针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阅读和写作的巩固课程。方向限选课则是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商务方向的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实务、市场营销等夯实商务英语相关知识的课程;科技翻译方向的英语专业开设高级翻译、专题翻译、法律文书翻译等深度训练翻译技能的课程。专业任选课是为了继续深化区域经济特色,例如东南亚经济与贸易、东南亚概况和文化、旅游英语等。此外,鼓励英语专业学生跨专业选课,选修其他学院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拓展相关专业知识,比如工商专业英语、汽车专业英语、机械专业英语等。

公共课程平台包括必修的通识教育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公共课程平台能拓展英语专业学生的视野,有效满足学生强烈的课外知识渴求,学生在无过分心理焦虑的状态下学得的知识也较容易内化。为此我院开设了公共必修课程——第二外语(包括日语、俄语、越南语和泰语等),以及英语电影赏析、英美国家概况、英语演讲等公共选修课程。

综观我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变化发展(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学科基础课程总量减少,所占比重下降。专业课程总数虽变化不大,但所占比重增大。专业课的三种类别课程(必修、方向限选和任选)分别所占比例日趋均衡。需要注意的是,学科基础课程减量不减质,专业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两手都要硬化”,双管齐下。过分重视或忽视某个模块课程,都极易出现短板现象,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创新质素培养。

早在2005年,王金洛曾撰文提出外语选修课种类和领域的扩增,不仅使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灵活多样化,而且对英语专业学生各种潜力的发挥、个性的自由发展和多种技能的培养,特别是文化素质、科学素养以及创新素养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选修课比重仅占20%左右,相比国外选修课所占比重为35%~45%,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学生个体差异,适度增加三个平台的选修课程门数,提高学生选课自由度,是构建创新型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举措。选修课程不能仅仅是个摆设,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发挥学生的创新个性,使选修课的优势作用最大化。

根据我院近三届毕业学生的评教结果,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反映1~4学期的低年级课程数量相对较少,且课程种类相对单一;而5~7学期高年级的课程相对密集,学习任务过于繁重。为此,我院在不增加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平台的课程数量的前提下,适度增加公共课程平台的课程数量,并在2~4学期开设。主要开设英语文学、中国文学和文化、英语演讲等文化素养相关课程,以及依托东盟自由贸易区,突出区域地方院校特色,相应开设东南亚经济与贸易、东南亚概况,第二外语(越南语)等课程。该措施既有效补充和丰富英语专业低年级的学科基础课程知识,又为高年级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了基础。

2.教学环节创新——“一引导,二提挈,三反馈,四激励”。教学创新,就是进行反思性教学,培养学生思辨和创新能力。在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应该加强该模式的应用。

“一引导,二提挈,三反馈,四激励”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模式。首先,教师以导师的角色参与课堂教学环节,不过分参与学生的学习和思考,但也不是彻底放手,冷眼旁观。通过“一个好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其次,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个體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知识重点和难点方面,应有意识地点拨学生,使其思维发散,发挥其创新能力。再次,在帮助解答学生疑惑的过程中,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总结。反馈不应固定在课堂教学结束或是下一堂教学的开始阶段进行,应贯穿于引导和提挈环节中,不时地与学生发生教学互动。最后,课外教学监控是课堂教学环节的延伸,而学习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够极大地帮助课外的教学监控。学习激励机制包括硬性激励和软性激励。硬性激励指的是平时成绩等终结性评价。教师通过课程论文、读书笔记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并给予一定的分数;软性激励指的是精神鼓励和语言的赞赏。教师在课前的点评或者是通过网络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其更加努力学习。

3.实践环节创新——“四个渠道”。杨贤玉等在2011年提出适应新时期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呈现平行四边形形态,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独立且平行,随着学期的推进,理论课程学时越来越少,而实践课程学时随着理论课程内容的深化逐渐增加。为此,我院提出集中实践环节的“四个渠道”,包括课程实践、第二课堂活动、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

第一,课程实践是为具体的某门课程所搭建的实践环节,是对学生课堂知识的有效补充。我院开设的课程实践内容按照技能模块进行系统训练,学生通过外语学习网络平台和同声传译系统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自主模拟训练。此外,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商务方向的英语专业学生在具有丰富国际贸易知识甚至东盟国家经济知识的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国际商务模拟训练;而科技翻译方向的英语专业学生则因地制宜,立足柳州市工业重镇的经济特色,建立科技方面的口笔译工作坊。

第二,依托柳州市或学校网络平台和多媒体资源搭建的外语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开设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包括全国性、自治区级和柳州市举办的各种英语竞赛和活动。例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广西英语翻译大赛以及“中国——东盟贸易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柳州)——东盟机械及汽车零部件博览会”等。建议第二课堂活动中的英语竞赛在低年级阶段积极开展,鼓励高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强调自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国际性活动。

第三,毕业论文采用“四步走”:第一步,专门开设毕业论文指导课,为学生搭建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内容、方法等的总体框架。第二步,师生双向制。导师和学生就论文方向和题目进行讨论,导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结合专业方向和区域特色制定论文框架,但应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发挥其创新思维和能力。第三步,第二导师制。聘请专业方向相关学院的教师承担不同方向论文的第二导师,比如财经专业或工科专业教师,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完成自我创新能力的突破。第四步,双向匿名评审。双向匿名进行论文二审,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更公平公正。

第四,我院每年组织学生前往已挂牌签约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根据校市相容、校企合作的办学方针,与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国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充分调动学生进入社会的积极性和树立自我创造的信心,使校内知识学习的创新思维在现实中得以发散和验证。

以“三个平台”的课程设置创新为基础,以“一引导,二提挈,三反馈,四激励”的教学环节为手段,以“四个渠道”的创新实践环节为目的,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知识有效转化为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和集中实践环节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因此,教师不仅要加强理论课程教学,也要兼顾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不仅仅由教研室或系部负责,负责学生工作的部门也应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有效地组织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四、结论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这进一步要求高校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区、柳来河一体化发展区为打造广西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打造西南地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新型城市群的整体战略定位。我院依托“校市共建、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突出其地理优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自身的专业特色,遵循英语专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开创出一条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模式,力争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复合型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深艳.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构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6).

[2]黄振定,黄艳春.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刍议[J].外语教学,2013(1).

[3]王金洛.关于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的思考[J].外语界,2005(5).

[4]杨贤玉.地方高校特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外语教学,2011(1).

[5]曾令奇,张希胜.我国高等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J].职教论坛,2006(5).

[6]周柳琴.地方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优化的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

[7]郑玉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

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世界经济全球化是现阶段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总体趋势,网络的发展加强了各个国家的交流,尤其是人才培养方面。我国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是支撑我国基建工程有序开展的基石,在对外学习与交流过程中,有可能会受到外界不良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我国应当加强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意识形态上的教学,由信仰的力量引导学生学习好专业知识,并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关键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意识形态;重要性

引言:

隨着我国对外交往日益密切,交流深度日趋加深,各种思潮都向我国社会涌入。这部分思想与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不同、价值取向差异较大,并不利于我国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学习与利用。面对着学习专业知识与意识形态侵略的矛盾,我国高校教育应当做好抵御意识形态冲击的准备,加强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意识形态上的培养,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进行。

一、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学存在的漏洞

1.意识形态教学假大空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大多偏重于数理化知识的学习,对人文科学等语言类学科的理解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较低。所以即便进入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对思政理论教学的课程接受程度也不高,所以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并没有进行深度的进行教学准备工作。这也就导致了教学工作的内容缺乏理论重点,教学的内容脱离了实际的社会内容。

2.意识形态教学方式落后

虽然在现代社会已经做到了全面普及网络,网络信息化技术发展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在高校的思政教学工作中仍以“课堂讲授式”授课方式为主,授课的主要工作还是依靠教师完成,并没有充分的利用起网络信息技术。教师讲解多、实践少不仅没有办法提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无法有力开展高校教学中的意识形态教学。

3.教师思想意识界定不明确

高校教师对待意识形态的教学态度也会影响着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思想深度。部分理工类高校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做到紧跟社会热点,课堂讲述内容仍然是传统的理论教学,并没有将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科重点与意识形态教学相结合。同时落后的教学方式与并没有办法做到对外来意识形态的抵抗能力,无法做到对学生在意识形态上与引导。

二、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意识形态培养的必要性

1.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大多在毕业之后会走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岗位,所以拥有正确的价值思想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极为重要。现阶段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通过思想正在逐步向我国进行渗透,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思想威胁。所以在高校的课堂建设中,思政教学的内容加强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培养能够有效遏制国外不良思潮对我国的侵略。

2.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历史大变局,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保证自身的霸主地位,在与我国的交往与沟通中不断发起挑衅。甚至依托着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断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荼毒着我国大学生的心灵与价值观。所以我国在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建设上展开教育反击战能够有效抵消外来侵略势力的力量,从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加强立德树人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党政事业建设的生命线,所以我国高校思政教学部门应当打消教学中区别对待学科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并且将土木工程行业中的英雄人物事迹与教学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我国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做好理论指引。

三、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中意识形态培养策略

1.创新意识形态教学方法

在意识形态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当仅限于理论引导,更需要联合实际教学增强学生对意识形态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将土木工程项目与意识形态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项目实训中加强对本专业的了解,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明确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

2.提高教学队伍整体素质

高校思政教学队伍中有少数教师意识形态认识较差、对于立场问题不明确,这都有可能造成对学生的反向引导。所以,高校应当对教学团队进行排查,严肃处理意识形态上存在问题的教师。并通过开展思想建设论坛进一步加强思政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与教师素质。

3.建立意识形态教学新阵地

高校应当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搭建起新型意识形态教学阵地。例如,高校可以加强对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应用,以网络技术为依托让学生们能够更便捷、更全面的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并且将土木工程行业在社会建设上的重要地位对学生通过校园网进行广泛的普及,在全校内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

4.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对多年探索成果的总结,其中蕴涵着我国综合实力从小到大的发展经验,所以高校应当以此为教学纲要展开意识形态教学。例如,高校可以选择我国社会基础工程建设的篇章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普及,让学生感受到老一辈土木工作者的职业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操,并由此提升学生自身的意识形态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一流大学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抓住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增强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实学实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孜孜不倦。

参考文献:

[1]郑建中. 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目标及主要原则[J]. 经济研究导刊, 2018, (2):78-79.

[2]罗华, 王玮玮, 王光辉,等. 浅析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科研数据共享对人才培养的意义[J]. 人才资源开发, 2018, (21):31-32.

[3]夏炜东. 浅析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 (14):3395.

[4]王宁, 倪国葳, 陈建伟,等.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探讨[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1):93-96.

[5]李丽民, 阳令明, 张贤才.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 40(5):55-56.

作者简介:黄迪(1989.05-),男,广西钦州人,大学本科,学校专技。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引导、能力递进、全程合作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职业能力递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更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突破点。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加快以“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因此,必须进行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多样化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对人才培养规格重新设计。

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办于2003年,并于2007年被规划为校级重点专业,2010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重点建设项目。在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研究和重庆市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及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践中,以培养服务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装饰等行业,从事建筑行业相关岗位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顺应市场发展与时代需求,符合行业需要。

1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项目引导、能力递进、全程合作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

环艺专业着力培养掌握较扎实的环艺设计专业空间设计与规划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备一定的当代设计理念及艺术素养,职业能力符合房地产、建筑、景观、装饰行业设计、施工、管理第一线需要的;能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与项目管理岗位的;“会创意、能设计、擅操作、长沟通”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规格:

基本规格——具备较好的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职业素质;具有良好团队精神与团结合作意识,以及质量意识、规范服务意识。

能力规格——具备良好的市场资讯分析能力和空间设计能力,能够熟练完整的完成实际工程项目设计工作;熟悉行业标准,熟悉各项专业规范;具有较强的艺术修养及综合素质,能准确完整讲述设计方案能力。

2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与支撑

(1)遵循原则。坚持合作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原则,整合“行企校”优质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教师、学生、企业开放式的教学,以岗位(群)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职业能力,重构知识、技能、态度有效融合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紧密配合基于项目设计过程的双证融通,模块化课程体系。

(2)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由九龙坡区政府、建筑装饰行业企业和学院合作成立合作发展理事会,共建九龙创意产业基地,系部成立传媒艺术系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共同制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监控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指导专业开展社会服务等。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推进的互动合作、共育机制,推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3)教学环境与支撑。在三方联动实施過程中,校企共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九龙创意产业基地“专业工作室”和“基于Web2.0技术的远程教学”三大教学平台,构建校园学习、职场学习和远程学习三大学习环境;在专业教学委员会的监控下,以国家和行业企业岗位(群)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构建实用、够用,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两大课程体系;以行业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工作项目、工作过程导向开发设计专业学习情景和多种媒体学习资源。

(4)教学实施过程。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实践下,深化并实施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创新培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实施课堂理论教学、企业项目研发、工作室项目研发,远程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引导学习者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逐步推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及学习规律,进行归纳、序化,整合知识、技能和态度,分解学习情境,遴选教学内容,实作项目贯穿教学全过程,将设计工作过程融入专业实践教学,强调实践教学的逻辑性、系统性、递进性,同时体现教育性和职业性。

(5)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关注企业用人标准,建立理论考核、实作考核、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就业水平考核,创业成效等方式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形成结合学校、企业、社会(“作品展览、人才招聘、作品参赛”三位一体)多元参与评价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及总体框架

(1)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根据学校“两平台、五共同、三融合”的总体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构建了“项目引导、能力递进、全程合作开放”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引导: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结构,按“环境艺术项目设计过程”开发课程模块,贯彻“双证”要求,构建“基于项目设计过程双证融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以项目任务驱动环艺课程教学组织、设计工作任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能力递进: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托,分析必备的职业核心能力,归纳所对应的项目课程,按照由易到难、螺旋递进的原则编排项目课程,组织教学,使得学生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融入理论知识点,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从通用和专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专门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递进增长,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实现学生逐渐从艺术人→职业人→创意人的角色转变。

全程合作开放: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行校企全程合作始于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制定,止于培养目标的实现,贯穿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学校与行业企业开展全面、系统和密切的合作,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各自在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共同承担培养的责任,共同设计、制定和实施专业培养方案,统筹布局顶岗实习和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示范引领等工作,最终实现“学校培育英才、学生发展成才、企业获得人才”,三方联动实现共赢发展。

(2)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框架。紧紧围绕(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学校办学定位,以“五个共同”为核心,构建了“项目引导、能力递进、全程合作开放”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合作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原则,产学研多主体全程合作,建立“行、企、校”可持续发展机制,共同制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在三方联动实施过程中,校企共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九龙创意产业基地“专业工作室”和“基于Web2.0技术的远程教学平台”,构建校园学习、职场学习和远程学习三大学习环境,开发“基于项目设计过程双证融通、模块化”课程体系与学习情境,构建教学支撑;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带领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专业工作室职场教学、基于Web2.0的远程教学。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对象、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全开放,探索职业能力递进的培养途径,深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引导、能力递进、全程合作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见图1)

4 结语

紧紧围绕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提速发展需求,针对建筑设计、景观园林设计、室内设计等行业“高端生产性服务”的特点,以培养“会创意、能设计、擅操作、长沟通”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本专业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我们与相关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且让企业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计划和评价考核体系;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优化设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培养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创新人才,取得了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育才通道[M].

[2]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7.

[3] 黄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探析和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8):16-17.

[4] 卢仁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33):144-145.

[5] 陈解放.以校企合作工学結合为高职类型特色创新的抓手[J].中国高等教育,2008.

作者简介:徐江(1973—),重庆人,副教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研究。

龚芸(1981—),重庆人,副教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专业教师,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研究。

上一篇:企业物流管理创新论文范文下一篇:现代二级医院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