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论文范文

2024-07-22

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

这几年, 我国对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重视, 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 我国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关注, 越来越希望高职院校也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做出一定的贡献。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指的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 通过从事一定的工作实践或者是生产操作, 从而, 就可以掌握特定的技术以及技能或者是综合职业能力的过程。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 同时也是执行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关键环节, 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 在我国的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基本上都要进行顶岗实习, 所以, 为了更好的实现顶岗实习的目标, 达到顶岗实习的效果, 高职院校一定要建立与顶岗实习相符合的顶岗实习教学档案, 与此同时, 还要不断的完善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

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 为了更好的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实现学校的教学的目的, 在此过程中, 顶岗实习是每个学生所必须要的经历的。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可以更好的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 还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程度, 并且可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也是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顶岗实习教学档案记录了同学们在这一整个时期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顶岗实习档案了解同学们在整个实习期间主要情况, 了解他们的教学情况以及教学能力的大小。还有就是, 同学们可以通过顶岗实习来获取工作经验, 并且, 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这一顶岗实习的档案来为自己谋取一些便利。可以使得让领导人员相信你有工作方面的经验, 从而, 可以帮助你一到工作岗位就可以进行工作, 就不用参与培训。而且, 相关人员也明白顶岗实习是培养和提高自己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 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这一方式更好的帮助他们选择人才。所以, 顶岗实习的档案可以帮助同学们的就业, 证明他们的技能和素质。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说, 顶岗实习是了解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和方法。通过顶岗实习可以, 相关企业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实习生各个方面的情况, 因此, 可以帮助企业招聘到更加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完善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档案管理的方法

首先, 可以加强对顶岗实习生的管理, 强化管理机构的工作。甚至可以适当采取跟进式的方法, 加强对顶岗实习生的监督。其次, 构建顶岗实习生学习教育管理工作平台, 实施顶岗实习学生过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最后, 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制定顶岗实习生的管理方法, 促进同学们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 顶岗实习是学生必须要经历的教学实践, 因此, 要更加关注和提高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生的档案管理, 从而, 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广, 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建设, 并且也越来越关注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发展现状。这几年高职院校学生去顶岗实习是一个普遍现象, 与此同时也是国家教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通常来说, 顶岗实习是我国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有所要求的、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 也是学校锻炼高职院校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融入社会的重要方法之一, 总之, 顶岗实习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适应顶岗实习这一现象, 高职院校必须要建立与顶岗实习相适应的教学档案管理体系, 这是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方式和有力手段。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档案管理,建议与意见

参考文献

[1] 魏良模, 程忠国, 曾光辉.高职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 2011 (01) .

[2] 王亚丽, 毛亚茹.关于高职学生建立顶岗实习档案的新探索[J].兰台世界, 2010 (22) .

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1 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1.1 符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

2000年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1.2 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的需要

近些年,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一直很紧张。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砝码, 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是各高校在进行教学改革中不断思考的问题。顶岗实习可以将学生的职业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 提前解决学生所学专业技能向行业工作能力转化的瓶颈,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 影响顶岗实习质量的因素

根据与实习生学生的交流, 结合自身三年来的实习指导经验, 发现影响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1 实习前准备不足

主要表现为: (1) 对各实习单位认知不足。我院酒店实习分为自主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模式, 且没有稳定的实习基地, 导致学生对各实习单位整体认识不足, 对实习单位的各岗位要求不甚清楚。 (2) 实习目标不明确。很多学生认为实习的过程就是“做廉价劳动力”的过程, 认识不到实习对就业产生的益处, 或者认为实习根本一点意义都没有。

2.2 实习态度不端正

实习生对酒店实习的态度不端正,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计较报酬。实习对于较少接触到酒店实际岗位的学生来说, 是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但是不少学生看重的是实习单位提供的实习补贴。 (2) 大学生不是服务生。很多学生在实习时身份转变较慢甚至是不愿意转变, 认为自己是大学生, 放不下身段为客人服务, 不能很好的融入到自己的岗位中去。

2.3 酒店方对实习生的错误认识

出于节省人力资源成本的考虑, 大部分酒店企业都喜欢招实习生。但由于酒店方对实习生的错误认识,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习质量。主要表现为: (1) 将学生看成是廉价劳动力, 将之派往比较辛苦的岗位。 (2) 实习生就要“从一而终”。很多酒店企业不会在实习期间给实习生安排调岗。 (3) 实习生就应在服务岗位。不管实习生自身的素质如何, 酒店是不会为其安排管理性岗位的。

3 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途径

针对以上影响酒店顶岗实习质量的因素, 本文从四个角度提出了以下对策。

3.1 学生:转变实习态度, 积极面对实习

“态度决定一切”。学生是实习的主体, 只有学生深刻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 变被动的“要我实习”为主动的“我要实习”, 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实习质量才有可能提高。转变学生对实习的态度, 可以从日常的学生管理、理论教学以及实习动员抓起, 让学生意识到实习于个人能力的培养、未来就业的意义, 转变对实习这一环节“可有可无”的看法。

3.2 校方: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考核体系;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学校作为学生实习工作的前期策划者和实习过程中的把关者, 在提高实习质量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主要体现在: (1)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考核体系。规章制度应该涵盖职业道德、实习时间、实习质量等方面, 考核体系要做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2)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稳定的实习基地是保证实习质量的重要基石。学校可以通过与酒店企业签订校企合作的协议, 从而保证实习基地的稳定性。当然, 与之签订的酒店企业要符合学校关于实习基地硬件和软件标准, 实地考察, 择优选择。

3.3 酒店方:重新定位实习生, 重视对实习生的培训

因为有些实习生对实习过程比较满意的话, 有可能直接进入其实习单位工作, 所以酒店方应该把实习生当做酒店的储备人才来看待, 将实习生纳入整个酒店的人力资源系统, 根据实习生的自身条件和意愿安排实习岗位, 发挥其在提高酒店服务水平和员工素质等方面的作用。

3.4 实习指导老师:重视实习前的动员, 加强实习过程的管理, 做好实习结束时的总结

实习指导老师是学校、学生与实习单位的桥梁, 既是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管理者, 又是专业指导老师, 其作用十分重要。实习指导老师应重视实习前的动员工作, 如做好纪律要求, 帮助学生转变心态等。在实习的过程中, 实习指导老师应加强与学生的联系, 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加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 做好实习单位与学生的协调工作, 同时需要积极的将学生的实习情况如实反映到学校。在实习结束后, 应做好与酒店的交接工作, 组织学生做好实习总结工作。

摘要:顶岗实习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旅游管理专业的实操性较强, 顶岗实习的质量极为重要, 直接关系到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质量和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文章分析了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并从实习前准备、实习态度以及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认识三方面分析了影响顶岗实习质量的因素, 最后根据这些因素提出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顶岗实习,实习质量,影响因素,提高途径

参考文献

[1] 易朝晖.提高我校实习教学质量的思考[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0, 6 (3) :65~66.

[2] 毛颖善.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提高顶岗实习质量[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1 (2) :20~22.

[3] 韩卢敏, 陆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的创新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32 (3) :277~280.

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3篇

1 对顶岗实习的认识

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校内实训向校外的延伸, 是一门综合实践必修课, 它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学生身份的双重性。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既是学生又是“准员工”, 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共同管理。

(2) 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是以“岗位群”设计的;但学生在进入企业以后, 接触是的具体“岗位”, 其学习的内容会更具体、更明确、更有针对性。这种特点决定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 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没有讲的具体知识和技能。

(3) 技能学习环境的真实性。顶岗实习从“以课堂和学校为中心”到“以岗位和企业为中心”, 提供了学生专业学习最真实的环境。学生在这种“真刀真枪”的环境下, 得到一定的工作经验, 养成一定的职业素养, 使专业技能在岗位上得以综合训练。

2 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心理准备不足

从28名学生自动放弃顶岗实习返回学校这个事件看, 一方面, 学生从课堂到车间, 从“校园人”变为“企业人”, 这种较大的转变使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另一方面, 一些学生自我感觉良好, 认为自己受高等教育, 让其从事具体的操作, 有“大材小用”之感, 工作中缺乏主动性、责任心, 导致在一段时间内处于“高不成, 低不就”的被动状态。

2.2 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

案例中学生集体撤离的现象表明学校教学目标缺——学校没有把顶岗实习当成课程来教授, 教师也不知道顶岗实习如何进行实施。这样导致很多学生实习期间纯粹是混个日子, 抑或赚个生活费, 更则是变相的早就业。

2.3 教师缺乏指导, 学校管理跟不上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配备专职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除指导实习外, 还担任其它的教学任务, 对实习指导往往感到“心有余, 而力不足”。又由于学生实习单位众多, 地点分散,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只能是远程指导。本报道中提到“学生诉苦说在企业里受到老员工的排挤”的时候, 由于他们得不到及时沟通和直接指导, 导致轻易放弃实习机会。更有学校或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的学生一扔了事, 学生在大三顶岗时实际上是长期处于“放羊”状态。

2.4 企业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顶岗实习是学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习地点在企业, 这样育人环境和育人的主体都发生了变化。学校和企业是不同的社会机构, 各自的运行规律和追求目标不同。学校以育人为主要目的, 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不同的目标会使双方在许多方面的认识出现偏差, 甚至产生矛盾。在本案例中提到:学生头两个月的顶岗实习非但没有报酬, 而且出现有产品损坏时要自己掏钱赔偿。

3 对策思考

加强顶岗实习组织管理, 是确保学生顶岗实习质量与效果的重要保障。顶岗实习作为专业教学计划的一门重要课程, 必须坚持学校管理为主体, 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 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必须要跟上, 否则学生到了企业就会“放羊”。

3.1 加大顶岗实习的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 学校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向学生宣讲顶岗的意义、目的及顶岗期间的学习任务。在顶岗实习过程中, 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引导他们正确定位, , 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职业人的角色。

3.2 落实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任务

学校在大三学生出去顶岗实习前, 必须给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可以给学生以若干小课题式的任务, 让学生带着这些课题进入企业边顶岗、边调研。又可以要求毕业论文内容与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紧密联系, 从岗位工作及操作过程出发, 进行顶岗实习过程及内容的总结及理论升华, 从而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

3.3 重视指导教师素质, 加强过程管理

学校要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全面而动态的过程管理, 严密制定过程管理制度和考核实施办法。专业教研室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基层管理部门, 应该要选择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具体负责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 并明确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和指导任务。

3.4 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稳定长久的实习基地

顶岗实习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 学校需要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能满足顶岗实习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专业要选择一些与其对口的具有现代规模的企业, 找准校企利益的结合点, 本着“双赢”原则, 建立学校企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

落实和加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活动是坚定不移地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道路的最现实的落脚点和基础平台。因此, 要积极探索顶岗实习学生的有效管理模式, 增强学校顶岗实习的效果,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高职的顶岗实习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以“28名大学生顶岗实习缘何半途而废”的报道为案例, 分析了高职顶岗实习教学实施与管理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顶岗实习,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1] 钟忻.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3) .

[2] 万平.提高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J].洛阳工业高等专课学校学报, 2006 (3) .

[3] 刘学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研究及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

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4篇

一、当前信息化平台下高职旅游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 工学云实习管理管理平台下的顶岗实习管理现状

“工学云”是一个为高职院校提供实习管理的云服务信息系统, 通过“PC+APP”多端协作, 依托手机App——“蘑菇丁”, 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远程式实习管理, 并在实习过程中进行数据统计。目前全国有260所高职院校使用工学云实习管理平台, 由于APP工学云实习管理平台的蘑菇丁手机APP端的广泛便利使用, 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三阶段的清晰可现且及时便捷。

通过工学云实习管理平台, 实习前, 各专业要创建实习方案, 进行实习指导教师分配、完善登记所有的实习企业信息、学生信息、学生实习单位的分配;实习过程中, 学生通过手机端蘑菇丁完成实习签到、实习周记的撰写, 请假审批、转换岗位的填报, 实习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查看实习签到动态、周记内容、周记数量, 通过动态数据对学生实行过程管理;实习结束后, 学生完成实习总结, 实习指导教师 (包含企业指导教师) 在平台上完成对学生的考核评分。

顶岗实习过程中, 使用了工学云实习管理平台, 学生实习状态可随时显示、方便学生随时记录学习收获, 过程管理有了痕迹记录, 可随时掌握实习大数据的动态信息, 过程管理清晰可现。但缺点是, 实习质量和实习效果还无法有效的提升, 比如实习周记、实习总结的质量无法规范和衡量, 目前只能规定实习周记的字数, 统计实习周记的数量, 无法反映出周记的质量、学生实习的效果。

(二) 当前顶岗实习指导存在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 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在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做了很多尝试, 顶岗实习管理的水平和效果也有很大提升。通过对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化管理、三导师制的实施连续两年的调查, 发现顶岗实习形成了较为普遍的事后管理实习指导模式。具体表现情况如下:

1. 实习过程中, 学生小事不汇报, 出了大问题才求助

学生的顶岗实习场所在企业的地域距离影响老师与学生的及时交

流, 专业老师按照要求每周与学生网络条件下沟通, 实习顺利时学生都简单回复老师, 甚至于不需要老师。只有学生出现诸如宿舍不想住、不想继续实习或者被实习企业退回的情况, 才会开始紧追老师寻求指导。

2. 实习指导偏重于事后问题处理

当学生出现了较大、较严重的问题才会向老师求助, 老师大多数变成了“救火员”, 在事件问题出现后紧急处理。

3. 实习指导不系统

目前老师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指导, 多倾向于实习指导流程, 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老师指导标准, 难以满足学生实习各个阶段的需要。

4. 重复指导多, 效率低

实习指导过程中, 同一问题在不同学生身上反复出现, 同样一个问题, 需要老师对不同同学不断的重复指导, 效率低。

5. 学生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内容不规范,

结合工学云实习管理平台, 在老师的督促下, 学生基本能按时提交实习周记、实习报告, 但只能做到基本的字数限制, 且内容不规范, 周记和报告的质量都不高。

6. 实习指导不够深入

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 面临的是步入职场各个方面的问题, 校内指导教师由于专业限制, 不可能对所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指导, 老师不能答复全部的问题。企业指导教师因为业务管理是重点, 很难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

二、混合式顶岗实习指导模式改革及特点

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对2015级、2016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323名学生实施网络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涉及对顶岗实习的态度、预期在顶岗实习企业会遇到的问题、认为在实习期间学校指导老师的作用、所关注的实习成果等八个方面, 结果反馈:学生对于顶岗实习的教学方式是认可的。

71.7%的同学是非常期待顶岗实习的, 15%的学生对顶岗实习抵触、不接受;学生们在企业实习期间最担心的问题密集的反映在人际关系、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方面;70%的学生希望在实习过程中有问题时学校的指导老师能够及时出现给予关注, 实习期间最希望得到学校老师的指导方式是微课的方式而非面对面的指导, 学生们对顶岗实习的信心还是缺乏的。

结合调查结论和以往实习指导教师的经验, 将实习典型问题、实习任务和目标通过微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提出解决方案。我们设计出包含28个微课的旅游专业顶岗实习微课包, 每个微课在3-10分钟, 微课包分为六个专题, 分别针对不同阶段的实习提供相应课程。有了微课包的课程支持, 运用以往实习管理规范, 利用工学云的实习管理平台, 结合顶岗实习微课包的线上指导, 我们开发了混合式的顶岗实习指导与管理模式。

改革后的混合式顶岗实习指导模式呈现以下特点:

(一) 系统

整个顶岗实习微课包是按照学生从即将进入企业到步入职场实

习的全过程来设计的, 根据学生在每个阶段的需求列出大纲, 系统呈现全部指导过程。

(二) 深入

面对学生步入职场的所面临的可能性问题, 通过提前聘请行业精英、专家讲授他们擅长的内容, 通过整合优秀实习生的实习秘籍, 通过选择优秀的指导教师讲授他们的指导经验, 以微视频的方式汇集成技能技巧篇, 实现深入、全方位指导的学生。

(三) 实习指导重点从问题解决转为学生能力提升

通过六个专题的微课课程设置, 为学生构建了完整的实习岗位能力体系, 学生将注意力转向个人的能力全面提升, 实习指导的定位也不再是问题的事后消防员, 而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有效指导。

(四) 提升指导老师的工作效率

有了微课包的设计, 并不能替代指导教师的指导, 指导教师的指导从问题解决提升为个性化指导和辅导, 常规性问题由微课包解决, 指导教师的精力用以解决非常规的问题, 提高了老师指导工作效率, 提升了顶岗实习指导和管理的质量。

通过设计制作旅游专业顶岗实习微课包, 基于工学云的实习管理平台开发混合式顶岗实习指导模式, 有效推进了实习指导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提升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减少教师低水平重复的工作量, 提高了指导教师实习指导的工作水准。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旅游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 虽然各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在不断实践升级, 同时引入了信息化平台工学云实习管理平台开展全过程管理, 但目前的旅游专业的顶岗实习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工学云实习管理平台的基础上, 设计旅游专业顶岗实习微课包, 开展混合式顶岗实习指导模式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的有效尝试。

关键词:实习管理,顶岗实习,旅游专业

参考文献

[1] 李成, 郝俊.高职旅游类专业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26 (2) :45-47.

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5篇

近年来, 有关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管理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各个部门的关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升和推广, 顶岗实习实现信息化管理也就是早晚的事情。

一、五年制高职学校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对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进行了战略部署, 为落实部署, 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 要求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广泛、深入和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 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 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2016年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等5部委联合下发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 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学生实习过程管理, 明确了实习工作的各项要求和各方职责。2017年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联合检查的通知》, 2017年11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下发了《关于遴选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的通知》。

顶岗实习是五年制高职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活动, 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 实现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教学途径。然而, 近些年实习问题层出不穷, 长期以来受社会和媒体诟病, 实习管理是教学管理中的很大一个盲点, 这成了很多五年制高职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大难题。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 互联网+教育的出现, 通过互联网技术, 可以很好地解决五年制高职校实习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并为实现五年制高职学校内涵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做出重要贡献。

为推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 教育部于2012年3月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中, 指出要“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建设实习实训等关键业务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 “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2015年8月, 教育部发布的《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 (2015-2018年) 》的通知中, 将实习管理规范活动作为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之一, 明确提出“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 “改变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不一致等现象。六大行动中的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中, 进一步明确“健全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管理制度, 成立专门机构, 确定专职人员, 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保证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和安全”。顶岗实习信息化运行机制是顺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广泛应用的潮流, 以学校、企业、学生、教师为核心, 利用网络管理系统“沟通及时、交流便捷”的特点, 通过同步和非同步远程互动, 对学生的实习生活工作进行实时管理, 突破了学校、企业、教师、顶岗实习学生实时联系的空间界限, 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密切配合。通过信息化岗位遴选、信息化过程监控、信息化质量评价等, 实现了“学校在线遴选企业与学生择岗;学校与学生在线交流信息;学校与企业在线管理、在线授课、在线评价”等功能, 从而实现学校高效管理、学生高效实习的双赢目标。

二、五年制高职学校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目标

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 通过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 实现顶岗实习的规范化管理对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 五年制高职校在实习管理过程中, 普遍存在着的问题有:一是实习企业和实习岗位零散, 学生分布不集中, 集体管理实现不便;二是实习过程监管缺失或较弱, 教学指导手段有限, 教学任务落实难;三是缺乏有效沟通平台, 互动不充分, 信息上传下达不畅;四是安全责任监督难, 实习学生动态监控缺失;五是动态数据采集难, 考核评价流于形式;六是总结统计实效差, 实践成果难以量化和标准化处理;七是实习过程复杂, 流程混乱, 实践教学和实习就业质量大打折扣;八是学校、企业和家庭三方没有有机链接和结合, 校企合作层次未深入, 优质资源难以互补共享。

虽然, 许多五年制高职学校已经开始尝试搭建实习管理WEB平台来解决难题, 但是由于PC端Web技术滞后、流程复杂、实时性差以及上网局限等问题, 导致老师的工作量不减反增, 学生使用频率不高, 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但是回报甚少, 达不到对学生的预期管理效果。

所以, 必须在梳理近年来五年制高职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更为科学、完善的信息化运行机制, 运用互联网、校园网、手机APP、微信等信息化平台和手段, 将顶岗实习的规章制度、组织架构、实习任务、人员安排、过程监督、信息互动、考核评价、学习成果、质量跟踪等管理要素加以整合, 建立全方位的信息化运行机制, 从而提升顶岗实习管理水平, 保障学生高质量实习就业, 推进学校现代化管理能力, 促进产教融合落到实处。

三、五年制高职学校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思路

(一) 开展广泛的顶岗实习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开展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实习生和实习单位对学校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需求, 根据对需求数据的分析, 为构建顶岗实习信息化运行机制平台奠定基础。所以, 问卷设计必须要有针对性和逻辑性, 以确保数据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只有全面掌握了近年来五年制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成效及存在问题, 才能设计出符合五年制高职学校需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二) 设计开发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

设计信息化平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把原来传统的运行机制形成信息化、数据化,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顶岗实习本身就是多元化、多主体的管理工作, 需要学校、企业、学生、家长共同协调, 才能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 所以, 平台的设计必须体现其多主体和多元化。根据角色权限, 主要实现五大功能:一是校级管理, 主要包括师生管理 (教师管理、学生管理) , 班级管理 (通讯管理) , 统计分析 (实习统计分析、师生交流统计、积分统计分析) , 工作流管理 (实习岗位发布、实习申请审批、实习协议审批、实习保险投保、实习日志批阅、实习签到管理、实习报告批阅、实习鉴定评测、调查问卷、通知信息管理) , 实习状态预警 (签到预警、位置预警、报表预警) 等;二是企业管理, 主要包括企业信息管理 (企业审核、企业备案、合作伙伴) 、实习学生管理、实习鉴定评测;三是学生通道, 主要包括实习申请、实习协议、实习日志、实习签到、实习报告、实习变更、实习鉴定、评测教师、评测企业、互动交流等;四是系统维护, 主要包括校级设置、专业设置、数据导入, 系统权限管理, 系统日志管理, 数据维护管理;五是在线交流, 主要包括即时通讯、信息通知、在线互动等。为了提高平台的工作效率, 平台采取PC端和移动端, 主要以移动APP+WEB端为主, 移动端包括iOS和Android客户端。

(三) 建立顶岗实习风险和质量监控工作委员会

通过委员会的专业论证和科学评价, 一方面保证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科学运行, 为五年制高职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服务, 在运行过程中把握信息的保密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负责设立风险防范的预警措施以及处理路径, 建立实习质量监控体系, 使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程序化。

总之, 五年制高职学校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必须根据学校、企业、学生等各方面使用信息化工具的特点, 将PC平台和移动APP相结合, 围绕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和师生、校企、生生互动交流的中心目标, 以信息化为核心和手段, 既能满足学校、企业顶岗实习管理功能的需求, 又能面向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更多的功能和信息服务。同时, 在信息化平台的运行过程中, 还要紧密结合五年制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的实际需求不断加以优化完善, 使得平台更加简洁易用, 功能全面。

摘要:本文旨在积极探索通过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对五年制高职校顶岗实习进行高效、科学的管理, 提升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并深入探索五年制高职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学校,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蒋乃平.职教课程改革要点与课程模式[J].北京教育, 2000 (03) :25-27.

[2]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高职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6篇

( 一) 实习生的身份界定模糊

顶岗实习生同时具有学生和职员的双重身份, 这种身份的不确定性导致在意外事故发生时实习生难以做到有效的维权, 也有可能既享受不到正式员工的劳动待遇, 又得不到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很多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把顶岗实习视为正式就业, 导致了学生工作压力很大, 同时由于单一的工作岗位使实习生接受不到职业发展需要的训练, 学校也没有制定顶岗实习期间的教学培训计划, 直接把学生交给用人单位就不闻不问了。

( 二) 实习生的劳动报酬缺乏保障

顶岗实习生由于不被用人单位视为具有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因此实习生无法得到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报酬, 而只能获得学生的非劳动法意义的报酬, 在部分用人单位中, 顶岗实习生甚至被视为廉价劳动力, 其劳动报酬远远低于相同职位的正式职工, 甚至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例如在2010年的《“两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调研总报告》中指出山西太原富士康工业园“以实习之名, 滥用学生劳动力”, 顶岗实习生付出了和企业正式职工相同的劳动, 却只能获得远低于正常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 其自身权益受到很大侵犯。

( 三) 实习生劳动保障机制不完善

在顶岗实习中, 大部分用人单位并没有同实习生签订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合同, 也并没有为实习生购买保险, 同时实习生有具有在籍学生的身份, 一旦出现了意外伤害事故, 并不能被认定为是工伤, 即便诉诸法院, 这种模糊的劳动关系也使实习生无法有效维权。我国《工伤管理条例》并不涉及实习生的意外伤害事故, 而且我国法律法规也没有明确顶岗实习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定义为正式的劳动关系, 这些法律法规的空白也造成了顶岗实习生的人身安全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 对于工作环境特殊的工作岗位, 顶岗实习生的身体健康也需要得到有效保障。例如在具有噪声污染、化学毒物和放射性环境的工作岗位, 用人单位需对实习生提供身体健康保护, 保障其免受有害工作环境对实习生的身体健康造成的伤害, 但是由于缺乏劳动法和劳动合同的约束, 很多用人单位并没有落实对顶岗实习生的劳动保障。

( 四) 实习生失职行为难以追责

由于部分高职学生纪律意识不强, 在顶岗实习期间, 因为失去了学校环境的监管, 很可能出现玩忽职守、意外伤害和寻隙滋事等失职行为, 同时在重要设备操作和财务会计等重要职位上的顶岗实习生也有可能出现安全责任事故和侵吞公共财物等违法犯罪事件, 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然而, 由于顶岗实习生兼具在职学生和企业职工的特殊身份, 而且实习生并没有和用人单位建立起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 因此这些失职行为很难被定义为是职务行为, 加之相关法律法规的欠缺, 顶岗实习生的失职行为责任究竟由谁来负尚不明确, 即便诉诸法律, 也只能就事论事, 没有明确的说法。

二、顶岗实习中法律问题的解决途径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存在的身份界定、劳动报酬、劳动保障和失职行为追责等法律问题, 我们亟需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 一) 明确顶岗实习生的身份界定

目前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对于实习制度方面仍缺少规定, 因此顶岗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身份界定模糊不清, 无法与用人单位建立起正式的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 顶岗实习生缺少明确的法律地位。只有明确界定了实习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使之与用人单位建立起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 实习生的人身权益才能得到切实保护。

( 二) 建立完善的劳动保障体系

为了切实保障顶岗实习生的合法权益, 需要扩大《劳动合同法》的管理范围, 将实习制度纳入其中, 从而使顶岗实习生与用人单位建立起明确的劳动关系, 享受劳动法规定的相关权利。同时可以参考德国“二元制”教育模式下对于学徒的保障制度, 补充针对实习生的工伤人身保险的条例, 保障顶岗实习生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 三) 建立基于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共同责任体系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学生的教育主体, 应当切实做好学生的培训和实习引导工作, 与相关的用人单位建立起双向互动的实习平台, 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岗位。 用人单位也应当积极参与共同责任体系的构建, 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相关岗位的同时也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深厚的人才储备。顶岗实习生也需要对自身可能存在的失职行为警醒于心, 严格按照生产规范进行操作, 保护自身人身安全的同时也避免了用人单位的损失, 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摘要:顶岗实习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实践中锻炼工作能力。然而由于顶岗实习生的双重身份, 缺乏具体的法律法规保障实习生的自身权益并约束其行为, 在身份界定、劳动报酬、劳动保障以及失职行为追责等方面出现了诸多法律问题。本文对这些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同时提出对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法律问题

参考文献

[1] 蒋君红.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劳动权益保护若干法律问题的思考[J].广西教育, 2011 (18) .

[2] 侯艳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法律问题探析[D].兰州大学, 2011.

[3] 阳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法律问题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 2013.

上一篇:企业并购选择路径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火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