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故事范文

2024-03-21

清朝的故事范文第1篇

2、从乌拉划子到冰嬉大典

3、全面抗战前中国军事优抚考评

4、从《红楼梦》探析清旗人女性出阁前后的家庭地位

5、通商口岸护稳定——广州满城

6、青州:一座满城的百年记忆

7、清代八旗庄园建筑特征研究

8、试论清代科举中的翻译科

9、军、师、团建制的由来

10、“奴才”一词是怎么来的

11、清朝选秀女 绝非选美那么简单

12、明清两代如何疏解北京人口

13、从《清稗类钞·教育类》谈清代教育

14、清代八旗子弟到哪里上学

15、冰嬉大典:清代“冬奥会”

16、嘉庆朝汉军旗人生计问题的政治史考察

17、徐世昌督东时期奉天省旗人生计教育探析

18、关于一件清代铁叶铠甲的历史考据

19、《节孝祠部文碑》考释

20、蒙古旗籍满洲家族研究

21、略论八旗军队指挥体系的发展和特点

22、故宫箭亭《训守冠服骑射》碑解读

23、乾隆时代的遗产及其当代意义

24、“兵”和“勇”的区别

25、清代东北驻防官兵装备与操演枪械状况考

26、浅谈清入关后满族的汉化问题

27、清代黑龙江地区的京旗回屯

28、明清时期如何疏解北京人口

29、清代法律制度——八旗制度

30、清代官庄旗地沿革浅析

31、清代盛京等省的“城守”与“城”

32、清朝入关前后军政体系改革的研究

33、活用教材让高中历史教学高效化

34、浅谈清早期的侍卫群体

35、“民族”的边界与认同

36、《茶馆》: 民族民间风土的记忆

37、清代畿辅地区驻防城的创建及其形制研究

38、试析呼伦贝尔八旗建立的意义

39、清初盛京总管与盛京八旗驻防体制确立

40、清初甘肃军政建制与西北边防

41、满洲八旗驻防乌鲁木齐与满城的建立

42、京畿东省兹门户,水舸陆车汇路程

43、清代黑龙江财税管理状况略论

44、八旗蒙古巴林氏家族研究

45、从族谱编纂看满族的民族认同

46、清初达斡尔族编入八旗起始时间初探

47、从“住蕃”到世界公民 —海外华商奋斗史

48、当雄“蒙古八旗”和赛马节由来探究

49、清朝旗民婚姻政策考论

清朝的故事范文第2篇

在清朝时期牙行是民间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是政府与商业联系的重要纽带。“牙行(牙人)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交换活动中起中介作用的人和组织。牙行的服务范围广,涉及行业宽,几乎遍布城市、市镇、集、场、墟的各个行业。即使是在房地产业、债务、人口买卖中,以及在广东等地的外贸交易中,也都有牙行介入。”自宋朝起,牙行这个名字就已经出现,而牙行这种作为中间商人的活动,自汉代就已经兴起。牙行因为符合时代变迁,作为中间商谋取利益最大化,从而一直在不停地发展壮大自己。同时,在《福惠全书》中记载,“凡城乡贸易之处置一卯簿,发给该牙行经纪,逐日逐起登簿收税。如不登簿,即以漏税查究。”由此可看出牙行除了在评估物价,主持交易之外,在清朝还承担着为官府征收商税的职责。事实上在清朝时期,牙行已经不简简单单是一个民间产物,更是半个官方收税的窗口。

任何事物出现之初都是以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并且带有积极意义,牙行也是如此。牙行成立之初是为了平衡物价,保证市场公平,促进商品流通。事实上牙行也的确做到了这几点。牙行在古代的市场上起到标杆的作用在稳定市场秩序的同时还在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在清朝,牙行种类丰富,除绸、缎、油、铁、布、炭、楠竹、皮帽等,还有烟、茶、麻、广福杂货、砂糖、瓷器、西货等进行销售。”而且牙行在清朝还承担着政府收税的职能。由此牙行成立之初,设置牙帖制度(相当于营业执照)。清雍正十一年(1733),改行额定牙帖制度,经各省确定全国牙帖总数约18万张,并规定以后只能“退帖顶补”。各地方政府皆有权审批。可以说牙行有半个官家的名头。与此同时,牙行也像是一个巨大的物流公司,全国各地的商品都可以在当地相对应的牙行找到。牙行在清朝的经营范围遍布全国各地,产品广销海内外。

但凡事有利皆有弊,随着时代的发展,牙行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例如,哄抬物价,官商勾结,交易时中饱私囊等。由于各地方政府可以自由审批发放牙帖,牙贴的审核和牙人身份的考核制度并不能严格执行,这就导致许多非法牙行的产生。只需要贿赂当地政府,便可以获得官家的许可证明。但这种牙行商品定价远远偏离市场上该商品应有的价格,而供应商需要通过牙行销售货物,小商小贩则也需要通过牙行购进商品再进行二次销售。商品在通过牙行时,非法牙行在其间牟取暴利致使商品价格上涨,直接导致百姓购买商品时的价格远远高于其商品自身价值。另外牙行承担税收责任,使许多非法牙行从中谋取私利,轻税重收。清朝初年,一时之间,民怨四起。但在清朝时期,清朝统治者并没有像明朝初年统治者一般实行“一刀切”的政策,彻底禁封牙行,也导致了在明朝商业出现短暂的混乱时期。反而清政府仍能利用牙行自身所存在的优势,规避其弊端,进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小农经济在一段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清朝时期是其中之一。但随着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同时在清朝,人口大量增长(清乾隆年间人口数量达到三亿),原有的以及新开垦的土地无法供给每一位农民,原有的小农经济已经无法保证清朝百姓获取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加之在清朝时期土地兼并严重,许多农民无地可种,由此许多农民沦为佃农或耕丁。在古代没有土地,便是没有生活来源;没有生活来源,农民必然会产生暴乱。所以,清朝统治者为稳定社会秩序必须要在人口增长的同时,让剩余劳动力有事做,有生活来源。以此来稳定国家的政治统治权。

牙行在清朝时期存在官商勾结,哄抬物价,乱收佣金等种种弊端。但牙行也起到了促进商品流通,稳定市场秩序,和增加就业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清朝统治者深知牙行的优势与劣势。因此清朝统治者利用牙行自身特点,相互克制。一方面既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严惩了官商勾结,保证了政治清明。

二、牙行存在的必然性

存在即合理,牙行的存在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牙行在明朝时期一度被禁牙,但在民间却屡禁不止。这完全可以证明牙行具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当然这一切也源于牙行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改变自己原有的经营模式。这也使得明朝中后期牙行再次兴盛。而清朝统治者知道牙行的种种弊端,却不以为然。清朝的统治者为满人,他们了解若想统治汉人所处市场,必先掌控牙行,控制了牙行,就等于控制了市场的方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牙行正是这句话最好的体现。如果将牙行比作商人,天底下的商人,无论谁为统治者,他们都是要做生意,谋利益的。对于他们来说获取利益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清朝统治者正是利用商人这种以利为先的思想,许给牙行半官家的身份,用于提高牙行的社会地位,这也就是变相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用来稳定市场,同时也拥有了市场的主导权。换句话来讲,这正是清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表现。

三、牙行可制约官与商

牙行,表面看上去是一个官与商连接的桥梁。实际上牙行是清朝统治者制约官与商的一个工具。假设将牙行单列入商业这个领域。牙行的发展会使它在商业这个领域势力过于庞大,政府很有可能无法控制,反而更有可能出现商业控制政府的现象。如当今世界中的韩国一样,家族财阀过于庞大就会控制韩国的政治。又可以假设将牙行列入官家,这则会导致其在商业领域失去商人的信任。商人们会认为牙行已经完全沦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对其他产业和商人,牙行则表现为监管职能。清朝统治者深谙此道,因此统治者采用半官半商的方式来展现牙行的性质。用半官性质来压制牙行牟取暴利的商业特点。用半商性质压制牙行与官府勾结的特点。趋利避害,用这种方式控制牙行,虽为政府所用,但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牙行在中国的历史久远,更为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做出过非常大的贡献。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牙行逐渐沦为外国资本侵入中国市场的工具。与此同时,牙行在类似于上海一般的大城市逐渐衰落,但在一些落后地区牙行依旧盛行。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才被社会的发展全部被淘汰。现在的中国市场虽然没有牙行,但是许多类似牙行的产业和工作层出不穷,不妨将这理解为牙行的细分,只是不再使用牙行这个名字而已。例如中介,现代市场的中介分类有很多种,像房产中介,留学中介等。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起到传递消息的职能,通过赚取中介费用获得收益,但很多时候,中介也会利用信息来源的差异性来赚取大额中介费。而政府为了管控此类事情的发生,也颁布了法规以控制中介服务费的收取。商业与政治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了解牙行在清朝时的发展与作用,来推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而服务于政治,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具备一定历史条件的。牙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几乎都有它的参与,它是商品经济发展下的产物。从简单的双方民间的买卖交易发展到政府管理的具有一定体系化的牙行制度,可以说牙行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对于我们今天而言,研究牙行的发展史就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史鉴今,通过研究牙行在清朝的发展和其自身特点,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来服务于当今现代化的市场经济。

摘要:牙行自出现以来到清朝一直都在不停地发展,发展过程中虽然保证了市场公平,但又引起了官商勾结等弊端。清朝政府利用牙行,既稳定社会,维持统治,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牙行的作用,可以进一步了解政治与经济不可分割的特点。

关键词:牙行,清政府,商品经济

参考文献

[1] 魏金玉,经君健,方行.中国经济通史[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1:959.

[2] 黄六鸿.福惠全书.卷8.

[3] 湖南省例成案户律,乾隆二年卷34.

[4] 张廷玉,嵇璜,刘墉,纪昀等.清朝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清朝的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清朝;新疆;经济;开发

随着清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统一与行政建置的设立,清政府为维持驻防官兵与当地各族人民的经济生活需求,在原有开发的基础上,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与经济开发措施。驻守新疆的军队,不仅负责镇边戍防,还承担着屯垦生产、城池修筑等任务,使新疆天山南北城镇布局的构架基本形成。通过采取屯田实边措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基本改变了新疆历史上以天山为界,南农北牧的生产格局。随着新疆地区农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矿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也日益活跃。清朝新疆的经济开发与繁荣,离不开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一、新疆天山南北城镇布局的基本构架的形成

清朝统一新疆后,为了加强边防力量,1763年4月—1765年7月,从盛京调锡伯营到伊犁河南岸察布查尔驻防。1763年,由黑龙江调索伦达虎尔(达斡尔)营到伊犁河北岸霍尔果斯驻防;从张家口调察哈尔蒙古营到博尔塔拉(今温泉、博乐地区)驻防。1765年,从热河调厄鲁特蒙古营到伊犁河南岸昭苏、特克斯驻防。这些驻军不仅担负着戍守边疆的责任,而且还肩负着开发建设边疆的重担。

清朝廷规定,新疆驻军中以满族人、蒙古人和索伦人、锡伯人、达斡尔人组成的八旗兵,主要负责镇边戍防;以汉族和回族为主的绿营兵在履行镇边戍防职责的同时,更多地承担着屯垦生产、维护邮驿畅通、道路安全、城池修筑、看管水磨、筑坝拦水等任务。为了解决驻防军民的栖身之所,各地驻军首先肩负起了城镇建设的任务。当时在伊犁地区先后修建了塔勒奇城(1761年)、绥定城和宁远城(1762年)、惠远城(1763年)、惠宁城(巴彦岱,1766年)、广仁城、瞻德城、拱宸城和熙春城(1780年),塔城地区修建了绥靖城(1766年),乌鲁木齐地区修建了迪化城(1765)和巩宁城(1772年)。在巩宁城的东北路,建有城堡14个,即六道湾的惠徕堡、七道湾的屡丰堡、古牧地的辑怀城(均建于1762年),阜康城(1763年)、济木萨双岔河的育昌堡和柳树沟的时和堡(1771年)、济木萨的恺安城(1772年)、堡惠城和三台堡(1777年)、孚远城(1775年)、奇台县的靖远城(1777年)、木垒城(1767年)、巴里坤的会宁城(1772年)、镇西府城(1731年)等。在巩宁城的西路,也建有城堡14个,它们是:头工的宜仁堡(1762年)、二工的怀义堡(1762年)、三工的乐全堡(1762年)、四宫的宝昌堡(1762年)、头屯所堡(1777年)、昌吉县治宁边城(1762)、呼图壁巡检治所景化城(1764)、塔西河堡(1777年)、芦草沟(1777年)、绥靖远关(1777年)、库尔喀喇乌苏的庆绥城和精河的安阜城(1783年)。巩宁城南路建有:喀喇巴尔噶逊守备驻所嘉德城(1782年),吐鲁番的广安城(1781年)和辟展巡检治所辟展城(1799年)。南疆地区在原有城址的基础上,修建了8座城,即:喀什噶尔(徕宁城)、英吉沙尔(辑远城)、叶尔羌(嘉艺城)、和阗(伊里齐城)、阿克苏、乌什(永宁城)、库车(巩平城)、喀喇沙尔。为了实行民族隔离政策,每城都建有满城、回城或汉城、回城,分族而居。上述城镇的修建,构成了今天新疆天山南北城镇布局的基本构架。

二、大兴屯田使新疆的农牧业经济大发展

始于清康熙、雍正年间的以筹集军粮为主旨的兵屯到了统一新疆之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包括兵屯、回屯、民屯、旗屯、犯屯等多种形式的农业开发事业,屯田范围和规模也比从前有很大拓展,它不仅推动了新疆农业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为近代乃至现代农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还增强了清政府对西北边陲的军政管理能力,巩固了清朝对天山南北各地的统治。

为了解决新疆驻军及眷属的粮饷供应,节省开支,清朝廷在新疆大兴屯田。其中,以绿营为主的军屯,士兵每人种地20亩,由朝廷提供农具、耕畜、籽种,按月发给粮饷。所产粮食除自身食用外,全部上交国库,成为当地国库存粮的重要来源。广大绿营官兵不仅白己屯田生产,他们的子弟长大成人后也大多在新疆认垦土地,成为国家在籍的农户。以锡伯营为主的旗屯军民“向无官给口粮米面,均系自耕自食,现在生计有资”,[1]成效显著。至于满族、蒙古、索伦官兵的屯田,虽然成效不大,但也对当地的开发起了一定作用。

由于新疆统一后社会相对的稳定,内地居民大批进入新疆。据统计,这一时期新疆人口发展速度和增长率均高于同期全国水平。大批满族、汉族、蒙古族、锡伯族、索伦(达斡尔族)伴随着清朝平叛的军事行动进入新疆,新疆的民族成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清代新疆移民及人口的增长有益于当地经济的开发和社会进步。对内地愿意到新疆屯田的人,清廷制定了优惠政策。由朝廷提供车辆、路费、护送至新,供给土地、农具、籽种及房屋、口粮,帮助其安家并尽快投入生产。垦种后,6年之内不纳赋税,收入归己。使移民们“到屯即有房间栖止,又有口粮度日,得领地亩、农具、马匹、籽种,尽力田亩,不致周章”[2]。内地,特别是陕、甘一带的汉、回居民大批迁居新疆(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和巴里坤两地)开荒种田,成为农业生产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到嘉庆末年,天山北部民屯(在册)人口已达20万人以上,垦种土地1 113 711.6亩。

清朝初年,游牧于伊犁地区的准噶尔部兴起,四处进行扩张,十七世纪中叶,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率其部众向南越过天山,征服回部。为了充实经济实力,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准噶尔部掠新疆南部一带维吾尔族农民迁至伊犁垦田,并称之为“塔兰奇”,以示同游牧民族的区别。清朝平定了准噶尔封建贵族的叛乱之后,为了开发和巩固边疆的需要于乾隆二十五年至三十三年(1760—1768),从吐鲁番及南疆迁维吾尔族农民至伊犁屯田纳粮。他们每产种地20-30亩,每年纳粮16石。乾隆二十五年,从阿克苏、乌什、赛哩木迁移的300名维吾尔农民在官兵护送下移民伊犁。第二年初,第二批维吾尔人500户迁到,预定秋后再迁200户。六月,管理回屯的阿奇木伯克茂萨因庄稼长势良好,请求提前迁移,以助收割,获得允准,屯户总数达到1000户[3]。后来又有不少维吾尔农民从南疆自动来到伊犁,屯田规模进一步扩大。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调入的索伦、察哈尔及凉州、庄浪兵不下万人,对军粮的需求激增,维吾尔人户的派遣也由此达到高潮,从一年前的368户,猛增为1500户,乾隆三十年(1765年)再迁入1796户。到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迁移停止时,回屯共有6004户,20 356口,分布在海努克、哈什、博罗布尔噶素、济尔噶朗、塔舒鄂斯坦、鄂罗斯坦、巴尔图海、霍海等地[4]。对这部分维吾尔族农民仍沿用“塔兰奇”的称呼,后来“塔兰奇”便成了伊犁的维吾尔人的称谓。塔兰奇人在伊犁披荆斩棘,垦荒造田,引水灌溉,有的还种瓜育果,或经营商业,对清代伊犁地区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对于流放到新疆的犯罪人员,清廷也安排他们在驻军的监督下进行生产。《清高宗实录》记载了这一决定:“军机大臣等议奏,御史刘宗魏奏请嗣后盗贼、抢夺、挖坟应拟军流人犯,不分有无妻室,概发巴里坤,于新辟夷疆并安西回目札萨克公额敏和卓部落迁空沙地等处,指一屯垦地亩,另名圈卡,令其耕种……应如所请。”[5]流放到新疆的犯罪人员单身者每人种地12亩,有家眷者每人种地15亩,籽种、耕牛由朝廷按军屯的半数拨给,生产的粮食除留少量口粮外全部上交。屯犯可以随带家属,表现较好者,罪轻的过3—5年,罪重的经过10年就可以在当地落户,成为民屯的一部分。当时,全疆屯垦总面积约301.9万多亩,基本改变了新疆历史上以天山为界,南农北牧的生产格局。

清朝统一新疆初期,农业生产和军事需要的牲畜主要靠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供应。从1760年起,清廷在伊犁先后设立了马、牛、羊、驼各牧场,由厄鲁特、察哈尔、锡伯、索伦等各营牧养。不久,在乌鲁木齐也设立了马、牛、羊牧场,交厄鲁特蒙古牧民牧养。巴里坤、木垒、古城、哈密、喀喇沙尔、库车、乌什、喀什噶尔等地的牧场则主要由绿营管理。这些牧场的兴办,满足了各方面的需要,为恢复发展新疆畜牧业打下了基础。

三、矿业和商品贸易的发展与繁荣

新疆地区有丰富矿藏资源, “回部所产五金”,[6]反映了清统一初期南疆既有的矿业开采情况。清廷在新疆设治驻兵,大兴屯垦后,因财政、军事、屯垦、民生的需要,着重发展以铜、铁为主干,包括金、银、铅、锡、硝磺、煤、玉石多项的采矿冶铸业,使新疆的矿业生产得以进一步发展。

自1760年起,清廷先后在叶尔羌、阿克苏和伊犁开炉铸造钱币。为保证铸钱原料,在伊犁、阿克苏、乌什、库车、沙雅、叶尔羌、喀什噶尔、焉耆等地采铜,在和阗、乌鲁木齐、玛纳斯、呼图壁、昌吉、塔城采金,在吐鲁番、乌鲁木齐、孚远、伊犁、拜城、喀喇沙尔、库车、英吉沙尔等地采矿炼铁,在阿克苏、叶尔羌、伊犁、喀喇沙尔采挖铅矿,制造铅丸,在库车、阿克苏、叶尔羌、和阗、乌鲁木齐等地采挖硫磺与硝制造火药,在哈密、乌鲁木齐、伊犁、塔城、喀喇沙尔、昌吉、库尔喀喇乌苏、阜康、奇台、库车、喀什噶尔等地采煤。采矿多由朝廷组织,当地居民实施,这对新疆早期矿冶业的开拓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以新疆的玉石业为例,新疆多处产玉,其中叶尔羌密尔岱山及和阗玉龙喀什河最著名。叶尔羌密密尔山出产的青玉,质地坚硬,声清且长,被定为朝廷贡品,用来制磬,自乾隆二十七年至五十五年(1762—1790年),曾经七次办供,此外还有玉宝、玉石料等“凡重四千七百五十斤”。[7]和阗玉更是玉中精品,每年春秋,由官兵监督回民入河采捞充贡。清廷原规定采玉石之后挑上品进呈,其余玉石可发卖变价,这使内地玉商特别是江浙商人争相来此采购,促进了民间的玉石开采和销售。嘉庆四年(1799年),清廷宣布解除对玉石的禁令,无论玉料、玉器,仅在嘉峪关纳税后即可放行,使和阗、叶尔羌等地又掀起一个采玉售玉的热潮。

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商业贸易逐渐繁荣起来。这一方面表现在官营商铺的设立,最初进入新疆的俄罗斯族和乌孜别克族多为从事经营的商人;另一方面是清政府对于商品贸易有效的管理,特别是对外贸易进行的严格控制。新疆统一后天山南北官方及民间商业都很活跃。与此同时,财政管理以及税收制度逐步建立,铸造局统一币制,逐渐同内地接轨。据《西陲总统事略》称,乌鲁木齐“商贾辐辏,百物灌输,为关外北路一大都会”。[8]早在1762年,来自内地的商人就开了500家店铺。当时的乌鲁木齐,有一条“江南巷”,是来自南方的人们聚居的地方。在伊犁地区,总人口十多万人,是当时中国最大城市集群之一。据赵翼的《皇朝武功纪盛》,伊犁“村落连属,烟火相望,巷陌间羊马成群,皮角毡褐之所出,商贾辐辏”。[9]清政府每年运到伊犁,供各族人民消费和边疆贸易的茶叶,就达几十万斤。

参考文献:

[1]李毓澍.钦定新疆识略[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

[2]朱批屯垦.乾隆四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3]清高宗实录(影印本)[M].(卷615、卷639),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

[4][清]傅恒等撰.西域图志[M].(卷33),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武英殿刻本.

[5]清高宗实录(影印本)[M].(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二月己巳条)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

[6][清]椿园.西域闻见录[M].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1967.

[7][清]徐松.西域水道记[M].(卷2)北京:中华书局,2005.

[8][清]汪廷楷.西陲总统事略[M].中国书店,2010.

[9][清]赵翼.皇朝武功纪盛[M].清乾隆五十七年湛貽堂刻甌北全集本.

清朝的故事范文第4篇

清朝历史故事篇一

清顺治定鼎北京伊始,首重吏治,从严整治明末以来的吏治贪腐,摄政王多尔衮有一句名言:“贪官必诛,何必论赃多少!”康熙朝大治天下,也把吏治摆在了首位,宣布:“惟以察吏安民为要务。”这样的为政特点与时代政治,造就了绝非偶然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

独赴危境,他仅一驴相伴

于成龙,山西永宁人,顺治18年,45岁的他任广西罗城县知县。从其家乡到任职地,有6千里之遥,罗城地处万山丛中,一年四季毒瘴迷天,又屡经战火,城郭无存,百姓外逃,豺狼虎豹白昼肆行。这里瑶、壮等族杂居,好斗,攻杀不已。友人、亲戚视罗城为危地,多劝阻免行。于成龙感慨长叹:“惟国家所使,人生仕宦,岂择险易哉?”临行时,对亲朋表达自己的志向:“此行决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说完,跨上一头驴便走。

于成龙初到罗城,凡目光所及,一片荒烟,居民仅数家,看不到行人,到处是残垣断壁。大白天就听到野狼阵阵嚎啕,入夜,猿啼不止。没有官邸,他自寻一间无人住的破屋,前半截作为办公地,没有几案,就挖土堆垒成桌。后半截为居室,他与二仆人合居。旁边放置一锅一盆,作为炊事用具,就地生火煮饭。他日食粗砺,为应付潮湿,每晚只饮酒四钱。他与仆人拔除青草,插棘为门,这里就成了罗城县衙。

于成龙每天早晨,必出外讯问百姓疾苦,商量兴农事。他上下悬崖、绝涧中,不辞劳苦,奔波于各处。在田野上,一遇到农民就与人攀谈。当地百姓一听说成龙到,都拥上前来,环坐在树下,给他拿来饮食,欢声笑语,如同家人。他动员当地百姓建筑房屋,召回外散的人口居住;奖励勤于农事的人,公正地解决瑶壮族人相仇的矛盾,建乡勇,震慑瑶族头人,地方从此获得安宁;建养济院,扶助穷困;创设学官,鼓励子弟读书。仅3年,罗城由死气沉沉变得生机勃勃。至7年,县大治,各族和谐,社会安定。

于成龙在罗城,如史书所评:“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故深得罗城县民心,对他百般爱护。县民都乐意纳田赋,亲自交给他过目,又经常留数钱放置在他的案桌上。他不解,就询问是何意。乡亲说:“阿耶不要‘火耗’(明清附加税之一),又不谋衣食,难道还不买点酒喝吗?”他大受感动,只留能买一壶酒的钱,其余退回。他一人生活,孤苦伶仃,罗城人十分同情,每天早晚集合一大批人前去问安。隔几天,就集体凑些钱馈送给他,恭敬地跪在地上,说:“知阿耶清苦,我们供些盐米费,请收纳!”于成龙谢绝:“我一人何需这么多东西?你们拿回去,奉孝父母,如同爱我一样。”罗城人只好将钱收回。

有一天,罗城人听说于成龙家人来看望,奔走相告,说阿耶家人来,需要钱物安家。于是,又凑了些钱前去于成龙的住处馈送。于成龙笑着说:“此去我家6千里,单人携带钱物负担太重啊!”说完,让他们都回去。罗城百姓伏地哭泣,坚请收下,于成龙亦哭,最终还是不收。

康熙6年,于成龙被提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当他离开时,罗城百姓一齐出动,拥塞道路,追送数百里,痛哭而回。

合州承四川大乱之后,州中遗民百余人,地方残破,穷困状况与罗城不相上下。于成龙到任,革除积弊,招民垦田,贷以耕牛与种子,只月余,民增至千户。

后来,他升任福建按察使。乘舟上任,行前派人买了数石萝卜搬上船。别人都觉得奇怪,不禁笑问:“萝卜是贱物,何多为?”他答:“我沿途吃饭,全赖此物。”

官至总督,他依然驾驴赴任

于成龙官越做越大,作风却一如在罗城县时。其属员及下属机构官员不时地给他送礼,尤其管一省司法,为请托而馈送钱物、打通关节的人很多。于成龙始终一个态度:一律回绝!各级官吏畏惧,再也不敢送礼了。不久,他被提升为直隶巡抚,至此,真正进入封疆大吏之列,但还是清廉依旧。第二年,他进京觐见,康熙帝当面称赞:“尔为今时清官第一,殊属难得!”

于成龙在巡抚任上时,总有一些亲戚、朋友相托求办私事,他一概严厉拒绝,所属人员及亲友时有馈送礼品,他是“一介不取”。康熙帝大为赞赏:“知其家计凉薄,特赐内帑银一千两、朕亲乘良马一匹,以示鼓励。”

那年,康熙帝以特旨授以江南江西总督,地方官吏大多以此职为极限。从直隶任赴南京,成龙与幼子雇驴车一辆,各带钱仅数十文,沿途投住私人旅舍,不去惊动当地官设驿道公馆。在繁华的南京城,仍过着简朴的平民生活,每天只吃青菜或豆腐,江南人称他为“于青菜”。仆人喝茶没茶叶,每日采衙后槐树叶当茶叶,不久,树叶都给采光了,成了秃树。他的儿子冬天只穿粗布棉衣,江南风俗侈丽,在于成龙倡导并身体力行下,当地改穿布衣,士大夫家出门减舆从,婚嫁不用音乐……于成龙办公通宵达旦,常穿上便服深入民间私访,察知民间疾苦及属吏表现。属下官员无不谨慎供职,吏风大为改观。

于成龙以总督之贵,后又兼摄江苏、安徽两巡抚事,权力如此之大但仍不改昔日清廉作风,生活极其清苦。他的长公子自山西来看他,当其返家时,署中刚好有一只腌鸭,他用刀砍下一半给了儿子,备其途中食用。此事传至民间,遂有“于公豆腐量太狭,长公临行割半鸭”之谣。

于成龙历官20余年,从不携带家眷。去世时,将军、都统及同僚属吏入府吊唁,府中几无他物,吊唁者无不隐然为之哭泣,市民闻讯,罢市聚哭。

康熙帝南巡时向大学士们感叹:“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又叹道:“居官如成龙,能有几人耶!”

清朝历史故事篇二

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和珅(1750一1799)字致斋,原为正红旗满洲人。

和珅既贪财又贪色,他的身边不仅有北京城的名门千金,也有秦淮河畔的烟花女子,甚至还有碧眼金发的西洋美女,和珅这贪官一生对于女色贪得无厌。

一、冯霁雯:和珅的结发妻子,当朝宰相英廉的孙女,冯霁雯与和珅成婚时,和珅尚在官学读书。他们婚后生得二子,长子丰绅殷德(字天爵,号润圃,)娶乾隆皇帝膝下十女儿和孝公主为妻;次子于嘉庆元年夭亡。冯霁雯悲伤过度,身染重疾,在嘉庆三年,即公元1798年春天病逝。终年四十七岁。冯霁雯的葬礼十分隆重,当时的王公大臣无不前往吊唁。

其实,和珅迎娶结发妻子冯霁雯之前,是一个破落家族中的咸安宫官学的生员,而冯霁雯是一个满清世家的独生女,其祖父英廉多年出任户部尚书和总管内务府大臣,掌管国家财政和负责宫廷事务,深受乾隆皇帝的信任,是一个实权人物。英廉将独生孙女嫁给和珅,等于为他提供仕途发展的机会。冯霁雯出身名门,性情温顺,进入和珅府后,一直秉持相夫教子的传统妇德,对和珅体贴入微,和珅在冯霁雯面前也未敢横行无忌,为所欲为。

二、长二姑:和珅的小妾,称之为二夫人,和珅最为信任,由于善于理财,就负责财务,成为和珅府上的财务总监督。长二姑很有主见,和珅若遇到了棘手事情总是与她商量解决,因而在和珅府上也是最有权势。长二姑的父亲家境贫寒,在正蓝旗牧地上放马,长二姑在十一岁时就被送到刑部曹司员家做奴婢,其时,她不仅学会管家理财,还学会吟诗作赋,琴棋书画也略通一二。

长二姑长大后,姿色天成,被曹司员纳为小妾。后来,曹司员窃知刑部秋审处有个空缺,他垂涎三尺,欲把此肥缺弄到手,就忍痛割爱,把长二姑送给和珅。和珅见长二姑年轻貌美,欣然接受,长二姑进入和珅府,得到和珅的宠爱,成了他的得力内助。

三、吴卿莲:能诗善画,且言语乖巧,体态轻盈,令人心醉神迷,是名噪江南的苏州才女,原是浙江巡抚王亶望的爱妾。在杭州西湖畔建有饰以宝玉的楼阁供其居住,称为“迷楼”。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冒领赈灾钱粮大案发生,王亶望和时任陕甘总督的勒尔谨等二十余人被处死,家庭财产被抄没,其爱妾吴卿莲被侍郎蒋锡所得。后来蒋锡为巴结和珅,又把她奉献给和珅。

苏卿莲到了和珅府以后,长二姑主持内部事务,外面帐目则由苏卿莲独立整理,成为和珅府上理财的左右手。

四、豆蔻:容貌秀丽、风姿绰约,是扬州多才多艺的美女。

和珅当年随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时,扬州盐商汪如龙在精心训教进献美女给皇上的同时,也把豆蔻作为贡品进献给好色成性的和珅,于是,和珅在乾隆面前力举汪如龙任两淮盐政。后至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豆蔻得知和珅在狱中被处死的消息,在悲痛之下,赋七律二首挽之,并以此自悼:诗中有“白练一条君自了,愁肠万缕妾何如”,“自古桃花怜命簿”,“伤心一派芦沟水,直向东流竟不还” ,“一缕青丝坠玉楼”等句,诗成之后,豆蔻纵身从楼上跳下,追随和珅而去。

五、纳兰:名为和珅的干女儿,实为和珅的情妇。其父亲苏凌阿在江西饶广做道台时,早就梦想到京城做大官,他巴结了和珅,把十三四岁生得如花似玉的女儿纳兰拜和珅做干爹。从此,纳兰与家人得到说不尽的好处,享受到数不清的荣华。其父亲苏凌阿从江西调到京城,先做吏部侍郎,后坐相位。和珅对纳兰爱不释手,本想把她娶过府来,但一时难于改口,又怕背后被人说三道四,就一直以干女儿相待。

六、黑玫瑰:本是扬州盐商汪如龙选送进贡的美女,她那黑缎子似的皮肤,身材丰满结实,风韵独具,令和珅早已神魂颠倒。后来乾隆皇帝到了晚年,后宫每年都遣散一批宫女,和珅买通太监总管,借机把黑玫瑰从皇宫转移到和珅的别墅“淑春园,”两人随即共赴巫山云雨,之后,和珅又把黑玫瑰接进府中做小妾。后至嘉庆皇帝在罗列和珅二十条罪状中的第四条“纳出宫女子为次妻”者正是指此女。

七、

八、小莺和紫嫣:也是与黑玫瑰由地方官员进贡的美女。当时和珅随乾隆皇帝南巡江宁,来到秦淮河畔观风问俗,两江总督和江宁织造安排江宁的名妓集于船上,好不热闹,当晚,还向乾隆皇帝谳上两名江南佳丽,一个倾国倾城,一个国色天香的小莺和紫嫣。和珅见了神魂颠倒,为此而迁怒于两江总督和江宁织造,廹得其送上十几万两银子才算了事。但是,这两位美女也像扬州的黑玫瑰一样,让和珅朝思暮想了好多年。直到后来这两个美女被遣送出宫,才被和珅收进府中做了小妾。

九、玛丽:西洋美女,金发碧眼,凸胸翘臀,别具风骚。她与豆蔻二人在和珅妻妾中是最为漂亮的美女,平时与吴卿莛、豆蔻和黑玫瑰同住在家庙后院。

清朝的故事范文第5篇

清朝历史故事篇一

清顺治定鼎北京伊始,首重吏治,从严整治明末以来的吏治贪腐,摄政王多尔衮有一句名言:“贪官必诛,何必论赃多少!”康熙朝大治天下,也把吏治摆在了首位,宣布:“惟以察吏安民为要务。”这样的为政特点与时代政治,造就了绝非偶然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

独赴危境,他仅一驴相伴

于成龙,山西永宁人,顺治18年,45岁的他任广西罗城县知县。从其家乡到任职地,有6千里之遥,罗城地处万山丛中,一年四季毒瘴迷天,又屡经战火,城郭无存,百姓外逃,豺狼虎豹白昼肆行。这里瑶、壮等族杂居,好斗,攻杀不已。友人、亲戚视罗城为危地,多劝阻免行。于成龙感慨长叹:“惟国家所使,人生仕宦,岂择险易哉?”临行时,对亲朋表达自己的志向:“此行决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说完,跨上一头驴便走。

于成龙初到罗城,凡目光所及,一片荒烟,居民仅数家,看不到行人,到处是残垣断壁。大白天就听到野狼阵阵嚎啕,入夜,猿啼不止。没有官邸,他自寻一间无人住的破屋,前半截作为办公地,没有几案,就挖土堆垒成桌。后半截为居室,他与二仆人合居。旁边放置一锅一盆,作为炊事用具,就地生火煮饭。他日食粗砺,为应付潮湿,每晚只饮酒四钱。他与仆人拔除青草,插棘为门,这里就成了罗城县衙。

于成龙每天早晨,必出外讯问百姓疾苦,商量兴农事。他上下悬崖、绝涧中,不辞劳苦,奔波于各处。在田野上,一遇到农民就与人攀谈。当地百姓一听说成龙到,都拥上前来,环坐在树下,给他拿来饮食,欢声笑语,如同家人。他动员当地百姓建筑房屋,召回外散的人口居住;奖励勤于农事的人,公正地解决瑶壮族人相仇的矛盾,建乡勇,震慑瑶族头人,地方从此获得安宁;建养济院,扶助穷困;创设学官,鼓励子弟读书。仅3年,罗城由死气沉沉变得生机勃勃。至7年,县大治,各族和谐,社会安定。

于成龙在罗城,如史书所评:“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故深得罗城县民心,对他百般爱护。县民都乐意纳田赋,亲自交给他过目,又经常留数钱放置在他的案桌上。他不解,就询问是何意。乡亲说:“阿耶不要‘火耗’(明清附加税之一),又不谋衣食,难道还不买点酒喝吗?”他大受感动,只留能买一壶酒的钱,其余退回。他一人生活,孤苦伶仃,罗城人十分同情,每天早晚集合一大批人前去问安。隔几天,就集体凑些钱馈送给他,恭敬地跪在地上,说:“知阿耶清苦,我们供些盐米费,请收纳!”于成龙谢绝:“我一人何需这么多东西?你们拿回去,奉孝父母,如同爱我一样。”罗城人只好将钱收回。

有一天,罗城人听说于成龙家人来看望,奔走相告,说阿耶家人来,需要钱物安家。于是,又凑了些钱前去于成龙的住处馈送。于成龙笑着说:“此去我家6千里,单人携带钱物负担太重啊!”说完,让他们都回去。罗城百姓伏地哭泣,坚请收下,于成龙亦哭,最终还是不收。

康熙6年,于成龙被提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当他离开时,罗城百姓一齐出动,拥塞道路,追送数百里,痛哭而回。

合州承四川大乱之后,州中遗民百余人,地方残破,穷困状况与罗城不相上下。于成龙到任,革除积弊,招民垦田,贷以耕牛与种子,只月余,民增至千户。

后来,他升任福建按察使。乘舟上任,行前派人买了数石萝卜搬上船。别人都觉得奇怪,不禁笑问:“萝卜是贱物,何多为?”他答:“我沿途吃饭,全赖此物。”

官至总督,他依然驾驴赴任

于成龙官越做越大,作风却一如在罗城县时。其属员及下属机构官员不时地给他送礼,尤其管一省司法,为请托而馈送钱物、打通关节的人很多。于成龙始终一个态度:一律回绝!各级官吏畏惧,再也不敢送礼了。不久,他被提升为直隶巡抚,至此,真正进入封疆大吏之列,但还是清廉依旧。第二年,他进京觐见,康熙帝当面称赞:“尔为今时清官第一,殊属难得!”

于成龙在巡抚任上时,总有一些亲戚、朋友相托求办私事,他一概严厉拒绝,所属人员及亲友时有馈送礼品,他是“一介不取”。康熙帝大为赞赏:“知其家计凉薄,特赐内帑银一千两、朕亲乘良马一匹,以示鼓励。”

那年,康熙帝以特旨授以江南江西总督,地方官吏大多以此职为极限。从直隶任赴南京,成龙与幼子雇驴车一辆,各带钱仅数十文,沿途投住私人旅舍,不去惊动当地官设驿道公馆。在繁华的南京城,仍过着简朴的平民生活,每天只吃青菜或豆腐,江南人称他为“于青菜”。仆人喝茶没茶叶,每日采衙后槐树叶当茶叶,不久,树叶都给采光了,成了秃树。他的儿子冬天只穿粗布棉衣,江南风俗侈丽,在于成龙倡导并身体力行下,当地改穿布衣,士大夫家出门减舆从,婚嫁不用音乐……于成龙办公通宵达旦,常穿上便服深入民间私访,察知民间疾苦及属吏表现。属下官员无不谨慎供职,吏风大为改观。

于成龙以总督之贵,后又兼摄江苏、安徽两巡抚事,权力如此之大但仍不改昔日清廉作风,生活极其清苦。他的长公子自山西来看他,当其返家时,署中刚好有一只腌鸭,他用刀砍下一半给了儿子,备其途中食用。此事传至民间,遂有“于公豆腐量太狭,长公临行割半鸭”之谣。

于成龙历官20余年,从不携带家眷。去世时,将军、都统及同僚属吏入府吊唁,府中几无他物,吊唁者无不隐然为之哭泣,市民闻讯,罢市聚哭。

康熙帝南巡时向大学士们感叹:“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又叹道:“居官如成龙,能有几人耶!”

清朝历史故事篇二

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和珅(1750一1799)字致斋,原为正红旗满洲人。

和珅既贪财又贪色,他的身边不仅有北京城的名门千金,也有秦淮河畔的烟花女子,甚至还有碧眼金发的西洋美女,和珅这贪官一生对于女色贪得无厌。

一、冯霁雯:和珅的结发妻子,当朝宰相英廉的孙女,冯霁雯与和珅成婚时,和珅尚在官学读书。他们婚后生得二子,长子丰绅殷德(字天爵,号润圃,)娶乾隆皇帝膝下十女儿和孝公主为妻;次子于嘉庆元年夭亡。冯霁雯悲伤过度,身染重疾,在嘉庆三年,即公元1798年春天病逝。终年四十七岁。冯霁雯的葬礼十分隆重,当时的王公大臣无不前往吊唁。

其实,和珅迎娶结发妻子冯霁雯之前,是一个破落家族中的咸安宫官学的生员,而冯霁雯是一个满清世家的独生女,其祖父英廉多年出任户部尚书和总管内务府大臣,掌管国家财政和负责宫廷事务,深受乾隆皇帝的信任,是一个实权人物。英廉将独生孙女嫁给和珅,等于为他提供仕途发展的机会。冯霁雯出身名门,性情温顺,进入和珅府后,一直秉持相夫教子的传统妇德,对和珅体贴入微,和珅在冯霁雯面前也未敢横行无忌,为所欲为。

二、长二姑:和珅的小妾,称之为二夫人,和珅最为信任,由于善于理财,就负责财务,成为和珅府上的财务总监督。长二姑很有主见,和珅若遇到了棘手事情总是与她商量解决,因而在和珅府上也是最有权势。长二姑的父亲家境贫寒,在正蓝旗牧地上放马,长二姑在十一岁时就被送到刑部曹司员家做奴婢,其时,她不仅学会管家理财,还学会吟诗作赋,琴棋书画也略通一二。

长二姑长大后,姿色天成,被曹司员纳为小妾。后来,曹司员窃知刑部秋审处有个空缺,他垂涎三尺,欲把此肥缺弄到手,就忍痛割爱,把长二姑送给和珅。和珅见长二姑年轻貌美,欣然接受,长二姑进入和珅府,得到和珅的宠爱,成了他的得力内助。

三、吴卿莲:能诗善画,且言语乖巧,体态轻盈,令人心醉神迷,是名噪江南的苏州才女,原是浙江巡抚王亶望的爱妾。在杭州西湖畔建有饰以宝玉的楼阁供其居住,称为“迷楼”。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冒领赈灾钱粮大案发生,王亶望和时任陕甘总督的勒尔谨等二十余人被处死,家庭财产被抄没,其爱妾吴卿莲被侍郎蒋锡所得。后来蒋锡为巴结和珅,又把她奉献给和珅。

苏卿莲到了和珅府以后,长二姑主持内部事务,外面帐目则由苏卿莲独立整理,成为和珅府上理财的左右手。

四、豆蔻:容貌秀丽、风姿绰约,是扬州多才多艺的美女。

和珅当年随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时,扬州盐商汪如龙在精心训教进献美女给皇上的同时,也把豆蔻作为贡品进献给好色成性的和珅,于是,和珅在乾隆面前力举汪如龙任两淮盐政。后至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豆蔻得知和珅在狱中被处死的消息,在悲痛之下,赋七律二首挽之,并以此自悼:诗中有“白练一条君自了,愁肠万缕妾何如”,“自古桃花怜命簿”,“伤心一派芦沟水,直向东流竟不还” ,“一缕青丝坠玉楼”等句,诗成之后,豆蔻纵身从楼上跳下,追随和珅而去。

五、纳兰:名为和珅的干女儿,实为和珅的情妇。其父亲苏凌阿在江西饶广做道台时,早就梦想到京城做大官,他巴结了和珅,把十三四岁生得如花似玉的女儿纳兰拜和珅做干爹。从此,纳兰与家人得到说不尽的好处,享受到数不清的荣华。其父亲苏凌阿从江西调到京城,先做吏部侍郎,后坐相位。和珅对纳兰爱不释手,本想把她娶过府来,但一时难于改口,又怕背后被人说三道四,就一直以干女儿相待。

六、黑玫瑰:本是扬州盐商汪如龙选送进贡的美女,她那黑缎子似的皮肤,身材丰满结实,风韵独具,令和珅早已神魂颠倒。后来乾隆皇帝到了晚年,后宫每年都遣散一批宫女,和珅买通太监总管,借机把黑玫瑰从皇宫转移到和珅的别墅“淑春园,”两人随即共赴巫山云雨,之后,和珅又把黑玫瑰接进府中做小妾。后至嘉庆皇帝在罗列和珅二十条罪状中的第四条“纳出宫女子为次妻”者正是指此女。

七、

八、小莺和紫嫣:也是与黑玫瑰由地方官员进贡的美女。当时和珅随乾隆皇帝南巡江宁,来到秦淮河畔观风问俗,两江总督和江宁织造安排江宁的名妓集于船上,好不热闹,当晚,还向乾隆皇帝谳上两名江南佳丽,一个倾国倾城,一个国色天香的小莺和紫嫣。和珅见了神魂颠倒,为此而迁怒于两江总督和江宁织造,廹得其送上十几万两银子才算了事。但是,这两位美女也像扬州的黑玫瑰一样,让和珅朝思暮想了好多年。直到后来这两个美女被遣送出宫,才被和珅收进府中做了小妾。

九、玛丽:西洋美女,金发碧眼,凸胸翘臀,别具风骚。她与豆蔻二人在和珅妻妾中是最为漂亮的美女,平时与吴卿莛、豆蔻和黑玫瑰同住在家庙后院。

清朝的故事范文第6篇

清朝历史故事篇一

清顺治定鼎北京伊始,首重吏治,从严整治明末以来的吏治贪腐,摄政王多尔衮有一句名言:“贪官必诛,何必论赃多少!”康熙朝大治天下,也把吏治摆在了首位,宣布:“惟以察吏安民为要务。”这样的为政特点与时代政治,造就了绝非偶然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

独赴危境,他仅一驴相伴

于成龙,山西永宁人,顺治18年,45岁的他任广西罗城县知县。从其家乡到任职地,有6千里之遥,罗城地处万山丛中,一年四季毒瘴迷天,又屡经战火,城郭无存,百姓外逃,豺狼虎豹白昼肆行。这里瑶、壮等族杂居,好斗,攻杀不已。友人、亲戚视罗城为危地,多劝阻免行。于成龙感慨长叹:“惟国家所使,人生仕宦,岂择险易哉?”临行时,对亲朋表达自己的志向:“此行决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说完,跨上一头驴便走。

于成龙初到罗城,凡目光所及,一片荒烟,居民仅数家,看不到行人,到处是残垣断壁。大白天就听到野狼阵阵嚎啕,入夜,猿啼不止。没有官邸,他自寻一间无人住的破屋,前半截作为办公地,没有几案,就挖土堆垒成桌。后半截为居室,他与二仆人合居。旁边放置一锅一盆,作为炊事用具,就地生火煮饭。他日食粗砺,为应付潮湿,每晚只饮酒四钱。他与仆人拔除青草,插棘为门,这里就成了罗城县衙。

于成龙每天早晨,必出外讯问百姓疾苦,商量兴农事。他上下悬崖、绝涧中,不辞劳苦,奔波于各处。在田野上,一遇到农民就与人攀谈。当地百姓一听说成龙到,都拥上前来,环坐在树下,给他拿来饮食,欢声笑语,如同家人。他动员当地百姓建筑房屋,召回外散的人口居住;奖励勤于农事的人,公正地解决瑶壮族人相仇的矛盾,建乡勇,震慑瑶族头人,地方从此获得安宁;建养济院,扶助穷困;创设学官,鼓励子弟读书。仅3年,罗城由死气沉沉变得生机勃勃。至7年,县大治,各族和谐,社会安定。

于成龙在罗城,如史书所评:“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故深得罗城县民心,对他百般爱护。县民都乐意纳田赋,亲自交给他过目,又经常留数钱放置在他的案桌上。他不解,就询问是何意。乡亲说:“阿耶不要‘火耗’(明清附加税之一),又不谋衣食,难道还不买点酒喝吗?”他大受感动,只留能买一壶酒的钱,其余退回。他一人生活,孤苦伶仃,罗城人十分同情,每天早晚集合一大批人前去问安。隔几天,就集体凑些钱馈送给他,恭敬地跪在地上,说:“知阿耶清苦,我们供些盐米费,请收纳!”于成龙谢绝:“我一人何需这么多东西?你们拿回去,奉孝父母,如同爱我一样。”罗城人只好将钱收回。

有一天,罗城人听说于成龙家人来看望,奔走相告,说阿耶家人来,需要钱物安家。于是,又凑了些钱前去于成龙的住处馈送。于成龙笑着说:“此去我家6千里,单人携带钱物负担太重啊!”说完,让他们都回去。罗城百姓伏地哭泣,坚请收下,于成龙亦哭,最终还是不收。

康熙6年,于成龙被提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当他离开时,罗城百姓一齐出动,拥塞道路,追送数百里,痛哭而回。

合州承四川大乱之后,州中遗民百余人,地方残破,穷困状况与罗城不相上下。于成龙到任,革除积弊,招民垦田,贷以耕牛与种子,只月余,民增至千户。

后来,他升任福建按察使。乘舟上任,行前派人买了数石萝卜搬上船。别人都觉得奇怪,不禁笑问:“萝卜是贱物,何多为?”他答:“我沿途吃饭,全赖此物。”

官至总督,他依然驾驴赴任

于成龙官越做越大,作风却一如在罗城县时。其属员及下属机构官员不时地给他送礼,尤其管一省司法,为请托而馈送钱物、打通关节的人很多。于成龙始终一个态度:一律回绝!各级官吏畏惧,再也不敢送礼了。不久,他被提升为直隶巡抚,至此,真正进入封疆大吏之列,但还是清廉依旧。第二年,他进京觐见,康熙帝当面称赞:“尔为今时清官第一,殊属难得!”

于成龙在巡抚任上时,总有一些亲戚、朋友相托求办私事,他一概严厉拒绝,所属人员及亲友时有馈送礼品,他是“一介不取”。康熙帝大为赞赏:“知其家计凉薄,特赐内帑银一千两、朕亲乘良马一匹,以示鼓励。”

那年,康熙帝以特旨授以江南江西总督,地方官吏大多以此职为极限。从直隶任赴南京,成龙与幼子雇驴车一辆,各带钱仅数十文,沿途投住私人旅舍,不去惊动当地官设驿道公馆。在繁华的南京城,仍过着简朴的平民生活,每天只吃青菜或豆腐,江南人称他为“于青菜”。仆人喝茶没茶叶,每日采衙后槐树叶当茶叶,不久,树叶都给采光了,成了秃树。他的儿子冬天只穿粗布棉衣,江南风俗侈丽,在于成龙倡导并身体力行下,当地改穿布衣,士大夫家出门减舆从,婚嫁不用音乐……于成龙办公通宵达旦,常穿上便服深入民间私访,察知民间疾苦及属吏表现。属下官员无不谨慎供职,吏风大为改观。

于成龙以总督之贵,后又兼摄江苏、安徽两巡抚事,权力如此之大但仍不改昔日清廉作风,生活极其清苦。他的长公子自山西来看他,当其返家时,署中刚好有一只腌鸭,他用刀砍下一半给了儿子,备其途中食用。此事传至民间,遂有“于公豆腐量太狭,长公临行割半鸭”之谣。

于成龙历官20余年,从不携带家眷。去世时,将军、都统及同僚属吏入府吊唁,府中几无他物,吊唁者无不隐然为之哭泣,市民闻讯,罢市聚哭。

康熙帝南巡时向大学士们感叹:“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又叹道:“居官如成龙,能有几人耶!”

清朝历史故事篇二

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和珅(1750一1799)字致斋,原为正红旗满洲人。

和珅既贪财又贪色,他的身边不仅有北京城的名门千金,也有秦淮河畔的烟花女子,甚至还有碧眼金发的西洋美女,和珅这贪官一生对于女色贪得无厌。

一、冯霁雯:和珅的结发妻子,当朝宰相英廉的孙女,冯霁雯与和珅成婚时,和珅尚在官学读书。他们婚后生得二子,长子丰绅殷德(字天爵,号润圃,)娶乾隆皇帝膝下十女儿和孝公主为妻;次子于嘉庆元年夭亡。冯霁雯悲伤过度,身染重疾,在嘉庆三年,即公元1798年春天病逝。终年四十七岁。冯霁雯的葬礼十分隆重,当时的王公大臣无不前往吊唁。

其实,和珅迎娶结发妻子冯霁雯之前,是一个破落家族中的咸安宫官学的生员,而冯霁雯是一个满清世家的独生女,其祖父英廉多年出任户部尚书和总管内务府大臣,掌管国家财政和负责宫廷事务,深受乾隆皇帝的信任,是一个实权人物。英廉将独生孙女嫁给和珅,等于为他提供仕途发展的机会。冯霁雯出身名门,性情温顺,进入和珅府后,一直秉持相夫教子的传统妇德,对和珅体贴入微,和珅在冯霁雯面前也未敢横行无忌,为所欲为。

二、长二姑:和珅的小妾,称之为二夫人,和珅最为信任,由于善于理财,就负责财务,成为和珅府上的财务总监督。长二姑很有主见,和珅若遇到了棘手事情总是与她商量解决,因而在和珅府上也是最有权势。长二姑的父亲家境贫寒,在正蓝旗牧地上放马,长二姑在十一岁时就被送到刑部曹司员家做奴婢,其时,她不仅学会管家理财,还学会吟诗作赋,琴棋书画也略通一二。

长二姑长大后,姿色天成,被曹司员纳为小妾。后来,曹司员窃知刑部秋审处有个空缺,他垂涎三尺,欲把此肥缺弄到手,就忍痛割爱,把长二姑送给和珅。和珅见长二姑年轻貌美,欣然接受,长二姑进入和珅府,得到和珅的宠爱,成了他的得力内助。

三、吴卿莲:能诗善画,且言语乖巧,体态轻盈,令人心醉神迷,是名噪江南的苏州才女,原是浙江巡抚王亶望的爱妾。在杭州西湖畔建有饰以宝玉的楼阁供其居住,称为“迷楼”。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冒领赈灾钱粮大案发生,王亶望和时任陕甘总督的勒尔谨等二十余人被处死,家庭财产被抄没,其爱妾吴卿莲被侍郎蒋锡所得。后来蒋锡为巴结和珅,又把她奉献给和珅。

苏卿莲到了和珅府以后,长二姑主持内部事务,外面帐目则由苏卿莲独立整理,成为和珅府上理财的左右手。

四、豆蔻:容貌秀丽、风姿绰约,是扬州多才多艺的美女。

和珅当年随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时,扬州盐商汪如龙在精心训教进献美女给皇上的同时,也把豆蔻作为贡品进献给好色成性的和珅,于是,和珅在乾隆面前力举汪如龙任两淮盐政。后至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豆蔻得知和珅在狱中被处死的消息,在悲痛之下,赋七律二首挽之,并以此自悼:诗中有“白练一条君自了,愁肠万缕妾何如”,“自古桃花怜命簿”,“伤心一派芦沟水,直向东流竟不还” ,“一缕青丝坠玉楼”等句,诗成之后,豆蔻纵身从楼上跳下,追随和珅而去。

五、纳兰:名为和珅的干女儿,实为和珅的情妇。其父亲苏凌阿在江西饶广做道台时,早就梦想到京城做大官,他巴结了和珅,把十三四岁生得如花似玉的女儿纳兰拜和珅做干爹。从此,纳兰与家人得到说不尽的好处,享受到数不清的荣华。其父亲苏凌阿从江西调到京城,先做吏部侍郎,后坐相位。和珅对纳兰爱不释手,本想把她娶过府来,但一时难于改口,又怕背后被人说三道四,就一直以干女儿相待。

六、黑玫瑰:本是扬州盐商汪如龙选送进贡的美女,她那黑缎子似的皮肤,身材丰满结实,风韵独具,令和珅早已神魂颠倒。后来乾隆皇帝到了晚年,后宫每年都遣散一批宫女,和珅买通太监总管,借机把黑玫瑰从皇宫转移到和珅的别墅“淑春园,”两人随即共赴巫山云雨,之后,和珅又把黑玫瑰接进府中做小妾。后至嘉庆皇帝在罗列和珅二十条罪状中的第四条“纳出宫女子为次妻”者正是指此女。

七、

八、小莺和紫嫣:也是与黑玫瑰由地方官员进贡的美女。当时和珅随乾隆皇帝南巡江宁,来到秦淮河畔观风问俗,两江总督和江宁织造安排江宁的名妓集于船上,好不热闹,当晚,还向乾隆皇帝谳上两名江南佳丽,一个倾国倾城,一个国色天香的小莺和紫嫣。和珅见了神魂颠倒,为此而迁怒于两江总督和江宁织造,廹得其送上十几万两银子才算了事。但是,这两位美女也像扬州的黑玫瑰一样,让和珅朝思暮想了好多年。直到后来这两个美女被遣送出宫,才被和珅收进府中做了小妾。

九、玛丽:西洋美女,金发碧眼,凸胸翘臀,别具风骚。她与豆蔻二人在和珅妻妾中是最为漂亮的美女,平时与吴卿莛、豆蔻和黑玫瑰同住在家庙后院。

上一篇:男士美容院范文下一篇:农行合规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