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难问题论文范文

2024-07-07

企业融资难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现状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因素,例如企业资产规模问题,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有些还存在信誉缺失等问题,难以控制信贷风险。由于外部因素,例如现行金融体制的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程度过高,不利于开展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活动。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方式,渠道狭窄,政策供应不足等,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得大问题了,我们需要解决。

首先,第一基本点,中小企业要自我提高。(1)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建立良好信誉。提高自觉还贷意识,保持良好的银企关系。小企业的良好信誉形象是融资成功的重要角色,

2)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水平,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3)建立监督机制。不仅企业内部需要建立的机制是监督机制,企业外部也要建立监督机制。因此,中小企业必须从自身做起,通来扩大社会影响力。

第二.加强政府的制度供给。(3)由政府发起,同担保机构、银行、企业、四方共同组建贷款融资平台,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1)政府主导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由政府出面组建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进行担保,这样不仅能够使中小企业获得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风险。(2)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手段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与资金支持功能,培育、引导规范发展中小企业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构。由政府来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些都将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第三,深化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完善。(1)完善中国的银行体系,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在金融机构上有所创新,例如建立民营银行,这样有效的降低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打破现有的银行垄断,实现金融的多元化,更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2)同时,还要加大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例如可以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建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专项基金等(3)利率和银行收费市场化。应该进一步使利率市场化,发挥市场的作用合理配置资源。

第四,建立与完善信用担保制度(1)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利用企业信用记录,对企业的综合信用度评出若干不同等级,为政府部门监督、银行放贷、社会中介担保组织和投资经营者提供信用信息服务。(2)要加快建立中小企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通过信用等级评估,将各个中小企业按照信用等四类:守信企业、警示企业、失信企业、严重失信企业。然后设立黑名单制度,将不守信用企业在各类媒介中曝光,加强新闻媒体监督,使企业不敢失信。(3)建立信用担保制度及机构,中小企业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支持。这是中小企业融资信誉度的最有效方式。政府还应鼓励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基金,多渠道﹑多形式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范围,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企业融资难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要破解扶贫小额贷款难问题,就要找出银行资金难以贷出的原因。

银行按照其规定的贷款程序,在进行扶贫小额贷款的信用等级评定时,因很多建档立卡贫困户不符合准入条件而无法放款。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贫困户无明确的生产经营项目,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不具备清偿贷款本息的能力。

二是贫困户户主年龄超过了60岁,不符合银行规定的20~60岁之间可贷款条件。

三是少?灯独Щг谧窦褪胤ǚ矫娲嬖谖侍猓?有的资质信誉度不够,有的存在不良信用记录。因此,通过不了银行信用等级评定,扶贫小额贷款申办不下来。

破解扶贫小额贷款难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对症下药。

首先,当地政府和单位驻村工作队应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对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资助其发展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扶贫产业,并形成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达到可贷款的条件,具备充足的贷款偿还能力。其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主可以易名,改成家庭其他年龄在20~60岁之内的家庭成员,让符合条件的成员办理小额扶贫贷款手续。

最后,当地政府应出台精准扶贫优惠政策,设立精准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精准扶贫小额信贷、贫困户危房改造贷款、异地搬迁贷款等给予免息补偿,以减轻银行的压力,防控贷款风险,降低银行贷款门槛。

(作者单位:湖北省赤壁市财政局)

企业融资难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融资难问题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一个巨大障碍,本文作者在分析了中小企业的特点基础上,探究出企业融资存在的多种难点,然后运用经济学理论证明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市场失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外部效应、银行业垄断、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并根据此根本原因,结合外向型企业的特征,对症下药,得出解决融资难问题的几种有效方法,包括:建立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健全的信用评估机制、健全的担保体系、丰富的资本市场、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等几个方面。指出解决融资问题需要的是社会多个部门共同的合作。从而使企业走出融资“瓶颈”,实现业务的高速、健康成长。

关键词

中小型外贸企业 市场失灵 信用评估 金融工具

Abstract It is financed by a huge obstacle to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e authors of the first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to explore the existence of a difficult corporate finance, corporate finance and the use of economics theory proved difficult in the root causes of “market failure.” Major role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ir external effects, banking monopoly,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so on, and based on the root causes of the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identity problem. It includes: the establishment match small financial organ, the perfect credit appraised the mechanism, the perfect guarantee system, the rich capital market, use the new financial tool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resulting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financing of several effective methods that solve the problem of financing needed is a common social-sector cooperation. So that the financing of enterprises from the “bottleneck” and achieve high-speed operation, the healthy growth.

Keywords

Medium-sized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Market failure Credit assessment Financial instruments

目 录

引言„„„„„„„„„„„„„„„„„„„„„„„„„„„„„„„„„„ 01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01

(一)当前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01

(二)外向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01

二、中小型外贸企业融资的难点„„„„„„„„„„„„„„„„„„„„„„ 02

(一)企业的经营规模偏小导致抗风险能力较差„„„„„„„„„„„„„„„ 02

(二)担保条件难以达到银行要求„„„„„„„„„„„„„„„„„„„„„ 03

(三)复杂的审批程序与即时性的外贸业务之间存在矛盾„„„„„„„„„„„ 03

(四)中小企业自身也存在局限性„„„„„„„„„„„„„„„„„„„„„ 03

三、中小型外贸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分析„„„„„„„„„„„„„„„„„„ 04

(一)信息的不完全与不对称性„„„„„„„„„„„„„„„„„„„„„„ 04

(二)外部效应的存在„„„„„„„„„„„„„„„„„„„„„„„„„„ 05

(三)银行垄断的存在„„„„„„„„„„„„„„„„„„„„„„„„„„ 05

四、解决融资难的对策与建议„„„„„„„„„„„„„„„„„„„„„„„ 05

(一)大力发展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 06

(二)建立健全信用评估机制„„„„„„„„„„„„„„„„„„„„„„„ 06

(三)建立健全担保体系„„„„„„„„„„„„„„„„„„„„„„„„„ 07

(四)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 07

(五)充分利用新的金融工具来解决企业实际需求„„„„„„„„„„„„„„ 08 结论„„„„„„„„„„„„„„„„„„„„„„„„„„„„„„„„„„ 0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引 言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小企业已从初期的拾遗补缺型角色,成长为现在的国民经济的主力军。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他们的经营环境并不理想,尤其是企业的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广大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瓶颈。细化到外贸企业,其融资问题更是已经成为关乎生存的大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一)当前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0世纪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告诉我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一国的产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品的成本水平,而在一个固定时期,产品成本水平的高低是由生产要素的不同价格决定的,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则是由它们的要素丰裕程度不同造成的。就我国目前的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现状而言,呈现出劳动力资源丰裕,资本却相对不足的现状,因此,更符合我国生产要素投入结构比较优势的产业就应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由于自身的特点,我国的中小企业恰好顺应了这一市场需求,从而大幅的发展起来。目前,我国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超过l 000万家, 占全部注册企业99%,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创造的税收占全国税收的43%,提供的出口占60%,解决了全国75%以上的就业问题。

(二)外向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2003年9月起,中国大幅度放宽非外商投资企业(即内资企业),从事进出口经营业务的标准,并把有关核准登记的权限下放到地方。中国商务部已经为此正式发出了《关于调整进出口经营资格标准和核准程序的通知》。通知对在中国境内注册的所有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在进出口经营资格管理方面实行统一政策。政策规定,从当年9月1日起,申请进出口经营资格的内资企业注册资本要求由现在的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中西部不低于300万元)降低为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中西部不低于50万元),并取消原来成立时间须1年以上的要求;申请自营进出口经营资格的生产企业,注册资本要求由现在的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中西部不低于200万元)降低为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

根据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2005年后即现今中国企业都已自动拥有了

外贸经营权。进出口经营资格为一部分企业所持有和垄断的格局已彻底改变了。中小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外贸市场,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自由调整自己发展的目标和战略。中小企业凭借自己的机动灵活性可以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上发挥很大的优势,填补大型企业行动迟缓带来的市场空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外贸市场。

但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竞争将更加激烈了,竞争不光来自与国内同行,由于加入WTO以后,大量外资企业涌入朝气蓬勃的国内市场,这些企业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成型的运营模式。这些都使我国的外贸中小企业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当前形势下,唯一的出路就是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仍局限于原有的企业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业务操作流程,将使企业处于十分尴尬被动的局面。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外贸中小企业如何提高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显然,资本金与筹资能力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源,谁拥有更多的资本资源,谁就将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二、中小型外贸企业融资的难点

所谓融资主要是指资金的融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资金筹集。具体是指企业从自身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策略与发展需要,经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通过一定的渠道,采用一定的方式,动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资金,以便组织资金的供应,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一种经济行为。国际贸易融资是一种具体的运用。它具有操作灵活、适应性广的特点,是促进外向型中小企业进出口业务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随着进出口经营权门槛的降低,很多中小企业深为融资难的问题所困扰,贸易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外贸业务发展的重大障碍。许多企业在取得外贸经营权后,缺少经营外贸业务的能力,或虽有国外客户的订单,却因融资困难不得不放弃。中小型外贸企业融资难的客观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的经营规模偏小导致抗风险能力较差

中小企业普遍实力较小,缺乏抗风险能力,在对外贸易方面缺乏经验。中小企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出口额较小, 中小企业进出口额从几万美元到几百万美元不等;二是注册资金少,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生产企业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流通企业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即可申请进出口权;三是中小企业多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或缺少实体的贸易公司,缺乏比较优势;四是业务发展不稳定,波动性强,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国际市场汇率、利率等因素变化对企业的进出口业务

往往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五是没有自己的品牌和拳头产品,综合竞争力不强。受上述因素影响,中小企业从银行取得贸易融资支持往往比较困难。

(二)担保条件难以达到银行要求

提供有效担保是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普遍要求,与普通流动资金贷款一样,在贸易融资方面,中小企业也普遍存在担保难的问题。首先,符合银行担保要求的大企业,不愿意承担为中小企业担保的风险;其次,中小企业也难以提供适合的抵质押,很多中小企业的土地属无偿或无证占用,缺乏作为设定抵押的条件和可供质押的物品或凭证,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再次,社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担保补偿机制和责任分摊机制,担保公司真正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外贸业务发展的担保资金很少。在担保不能落实的情况下,银行无法授予其融资额度。中小企业为解决担保问题,往往几家企业之间互保,这样,不但担保能力有限,而且也为企业的长期经营埋下了隐患。

(三)复杂的审批程序与即时性的外贸业务之间存在矛盾

近几年多变的国际金融形势,加上有些信用证发生垫款等因素,使部分银行业务人员认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较大,甚至高于流动资金贷款,他们认为贸易融资涉及面广、业务规则要遵守国际惯例,业务风险难以把握,银行出于风险考虑往往对外贸融资贷款制订了许多限制条件,而且相对来说,银行普遍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的严格标准,业务操作流程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大,导致了中小企业申请贸易融资比普通流动资金贷款更难。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一般不愿对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授信,往往实行业务分笔审批。这些都不利于体现贸易融资的时效性,容易延误商机。

同时,由于需要逐笔落实担保等一系列问题,企业要实际获得融资支持并不容易。加上银行部分融资管理人员不愿承担责任,营销意识薄弱,对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要求往往惜贷、怕贷,这样,一般的中小出口企业的授信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企业难有长远规划。在洽谈贸易合同时,往往心中无数,大单子不敢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四)中小企业自身也存在局限性

企业对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不能熟练运用新的金融工具。经营进出口业务的中小企业往往由内销企业转变而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缺乏高素质的外销人才和管理者,对国际业务、银行业务和外贸业务熟悉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对银行贸易融资手段了解较少,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贸易融资品种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大多数中小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本企

业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金融产品,加上银行和企业沟通不够,企业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且容易丧失业务先机,造成业务发展被动。

三、中小型外贸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分析

融资过程实质上就是资源配置过程,是通过对各种要素投入进行有机组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宏观浪费和实现资金最大化利用。由于个别收益率与平均收益率之间存在差别,资金的优化配置过程,就是通过资金投入方向上的不断变化,引导资金流向个别收益率较高的行业或企业,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以资金供求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源配置过程:即企业能否取得资金,以何种形式、何种渠道取得资金。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很多个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探讨,也可以由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诸如缺乏政策法规支持、金融服务机构缺位、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等)出发。若从所学经济学角度分析起本质原因,就一定是“市场失灵”这个现象在作怪。所谓市场失灵,也即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市场机制在某些领域无法发挥作用而不能有效合理地配置资源的现象。在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机制中,资金的流动应该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市场能够及时有效地将资金从供给者手中配置到需求者手中,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由于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机制不健全,中小企业作为资金需求一方,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资金缺口。初步分析,融资问题的市场失灵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信息的不完全与不对称性

完全竞争市场的高效率是建立在交易双方对信息的把握、搜集和了解是对称的,即信息具有完全性。这也是理论经济学建立的基本假设之一。然而,信息经济学告诉我们,信息不对称在经济活动中是普遍存在的,它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大大降低经济运行的效率,使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陷于一种模糊的状态。“道德风险” 主要是借款人不按照与银行的协议或对银行的承诺使用资金,或者在有能力偿还银行信贷的情况下,不偿还银行债务的风险。一方面,在外贸融资市场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上问题更为严重,另一方面,外贸行业的业务特征使银行对企业的业务信息了解更为困难。对于银行来说,减少中小企业的道德风险,主要靠加强监督;然而,对中小企业投入人力和收集企业信息的成本都远高于大企业。因此,银行宁愿在低利率水

平下满足风险较小的大企业的信贷需求,也不愿在较高的利率水平上冒险给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同时,信息的不对称也使广大的中小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进行融资比较困难。

(二)外部效应的存在

外部效应即某个厂商的行为或活动影响了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如果一个人或厂商的行为活动使得其他人或厂商因此而受益,可以称为正的外部效应;反之,则是负的外部效应。无论是正的外部效应,还是负的外部效应,它们都使产品生产的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产生差异。如果不能予以纠正,其结果都将是资源配置的失效,也就是说具有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过少.不可能实现具有效率的均衡。具体到我国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实力弱、制度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差、资信等级低、易受经营环境影响,导致信贷成本高、风险大。对于某银行来说,对中小企业贷款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显然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即存在正的外部效应。但是,由于银行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以及收益与风险的不匹配,使其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目前,银行虽可以适当浮动利率,但仍不足以抵偿贷款的风险与成本。因此,当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信贷所获得的风险溢价不足以抵偿其所承担的风险与成本时,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只能部分地被解决,即在所有的中小企业贷款申请中,一部分得到贷款,一部分的贷款被“无情”地拒绝。相反,银行对于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大中型企业贷款则趋之若鹜。

(三)银行垄断的存在

市场的真谛在于充分竞争,不充分竞争容易产生垄断。当市场中存在非自然垄断时,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均不支持资源有效配置的顺利实现。也就是说,垄断者可以通过控制产品供给量、抬高价格等方式操纵市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我国目前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是商业银行数量少、市场准入条件高的寡头结盟市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近70%的存款资源和65%左右的贷款份额,在商业金融体系中占据绝对垄断地位。这样一种高度非自然垄断市场,不仅从总量上限制了信贷供给,而且从方向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即使四大银行都陆续的制度改革,股票卖的漫天飞花,其垄断地位短期内是改变不了的,也很难使国有商业银行真正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据统计,2005年中小企业新增贷款主要是由股份制投资公司和城市商业银行完成的。可见,在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竞争极不充分的条件下,大型银行仍然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小企业身上。

四、解决融资难的对策与建议

作为对外贸易领域的新生发展力量,中小企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企业运作经验的积累,经营规模的扩大,市场了解度与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将随之降低。既然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由以上多种原因造成的,就需要企业、银行、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内外两方面环境共同完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一)大力发展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

传统观点认为,应该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原国家计委经济政策协调司调研组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增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意识,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建立适应中小企业需求的信贷管理体制,制定适合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和审批程序;有人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应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公开信贷政策,简化信贷业务,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事实是,人民银行虽一再要求增加中小企业贷款,但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是按行政区域布局的,组织链条通常达5个层级,即总行——一级分行(省、自治区)——二级分行(地、市)——县(市)分行——各地分理处,如此之长的传导链条往往使得银行经营管理顾此失彼。一方面,总行对基层银行业务管理鞭长莫及;另一方面,各级分行由于信息和交易成本问题,总是偏好向大型企业贷款,即使利率浮动方案也仅仅能取得有限的效果,对于中小企业贷款还是更加注重处理高风险与高收益之间的关系。因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创新的金融机构是一个合理的突破口。

就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现状来说,中小金融机沟立足于为中小企业服务具有相当的经济合理性:一方面,中小金融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由于管理层次少、运营成本低、机制灵活、金融服务高效,使其非常适合中小企业批次多、数量少、时间急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中小金融机构分散在各地,扎根基层,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资信状况和企业家素质比较了解,因而在放款过程中能够以较低成本搜集有关信息.克服信息不对称和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偏高的障碍。而且它们在放款之后还能够相对容易地监督贷款的使用情况,从而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二)建立健全信用评估机制

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体系,使信用评级科学合理地反映中小企业的状况和偿债能力。针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成立时间短,融资需求旺、额度小的特点,制订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办法,在

进行传统财务报表分析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外销渠道、经营者的素质、结算方式、贷款归还、尤其是产品的科技含量及市场潜力等内容的审查,从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对中小企业进行综合信用等级评估。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库,收集中小企业产品情况、市场情况、进出口情况及资信情况等资料,改变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结合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实际特点,国际贸易融资与进出口商提供的国际结算业务相关,国际结算单据等权利凭证本身也是贸易融资的有效履约保证。客户在银行的国际贸易结算和融资业务记录可以为银行提供具体的参考资料,因此国际贸易融资应更多地把握客户办理业务信用记录.而不是主要按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来选择客户。银行应该为每个客户建立往来业务档案,通过了解客户的业务能力、交易对手资料、客户的信用记录等来选择客户,构建质量优良的中小企业客户群。

(三)建立健全担保体系

采取多样化、创新性的担保措施和手段,切实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

1.建立多种合理的担保方式 (1)担保机构按出资方式

可设立如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由政府财政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中心。

(2)由有条件的企业或个人提供担保

企业联保,经银行审核认可的企业可组成联合体,在一定金额内为联合体内的企业提供担保,联合体内的其他企业共同承担连带责任;个人担保,企业出资者或法人代表等自然人可为一定金额期限内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

2.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强的担保方案,丰富抵、质押方式

对有条件提供质押的企业,可采取动产等质押方式,以企业的动产(包括产品、原材料等)作为质物,向借款人发放比如动产质押贸易融资,质物在质押期间可以循环流动的方式保存,其他类似的创新担保产品还包括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仓单质押融资等。这些方式说新不新,可是对中小企业来说,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3.积极采取免担保的融资手段

如福费廷或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等融资方式,银行可有效控制风险,在避免担保问题的同时,解决了企业资金紧张问题。

(四)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过度依赖于金融中介的间接融资,这样既限制了融资规模,又增加了融资成本,并且单一的融资方式不利于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科技创新。与此相反,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来源广泛,不仅货币市场发达,而且资本市场完善。以美国为例,其资本市场包含了全国性证交所、地方性证交所、第三市场(上市股票的场外交易)、第四市场(大机构和投资家直接交易的市场)、纳斯达克全国市场、纳斯达克小型市场、小额股票挂牌系统及粉红单市场等多个层次,其中后三个层次的市场是专门为中小企业的资本交易提供服务的,入市标准也逐层降低,在最低层的粉红单市场,企业原则上不需要任何条件即可上市。而在我国,只有上海和深圳两个全国性市场,即使深圳证交所设立了中小企业板,上市标准也与主板市场大体一致。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我国金融体系所缺乏的正是一个多层次、能够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解决之道可以从多方向作尝试,如适当降低入市门槛,完善运作机制;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可以考虑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或中小企业信托投资公司,引导闲散的民间资本多渠道、多形式地进入,同时,在政策上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等向中小企业投资;发展地方性证券交易市场,可以由原证券交易中心、各地的产权交易市场改造而成,为那些达不到进入中小企业板市场资格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积极发展债券市场。

可喜的是,目前我国的金融债券市场已经表现出强势的改革势头,股票全流通的完成解决了我国股市最核心的诟病,健全的金融债券市场就在不久的将来。

(五)充分利用新的金融工具来解决企业实际需求

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信息与经验不足,使一些大型企业正常使用的金融工具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为此,一是银行要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实质;二是银行要能够适时向企业推荐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如在进口信用证业务中,通过假远期信用证,出口商可以即期收到货款,作为进口商的中小企业,则可利用银行提供的融资实现远期付汇的目的,这样既能满足业务需要,也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同样,通过福费廷、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贷款、出口保理授信组合、出口信用证授信组合等融资手段,满足中小企业开展正常进出口业务的贸易融资需求;三是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对传统产品,要办出新意,如打包贷款业务,不只局限于信用证业务项下,要逐步拓展到托收和出口发票融资,进口业务方面可采用转开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等业务形式,进出口业务相互联动,以出口养进口,以进口带出

口,满足中小企业的多方面融资需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结 论

随着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与中小企业的队伍日趋庞大。中小外贸企业与大型外贸企业相比有非常大的优势,但缺乏良好的融资途径与融资方式往往成为影响中小外贸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有哪些难点?中小企业融资难,其本身又有哪些局限性呢?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将会丰富现有的中小外贸公司理论,而且对中小外贸公司的成长与壮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本文在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与实地考察获取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既存在市场与制度上的缺陷,也存在自身的一些局限性。

当然,本课题的研究仍然存在着局限性:本课题只选择了一些参考资料和当地的一些中小外贸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可能导致研究结论不是很全面。因此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加强对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做相关研究。

致 谢

在毕业论文和实习报告写作期间,我得到了老师的无私帮助和悉心指导。陈老师和居老师治学严谨,思维敏捷, 学术基础扎实,其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非常值得我学习。并且,我的专业知识在这次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加深和提高。

在此,也要衷心感谢的其他老师给予我的宝贵帮助。同时对在我文中出现的各位文献作者专家,正是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才有本文的诞生。

参 考 文 献

[1] 马 凯. 在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上的演讲[R].2004,06. [2] 江曙霞.厦门市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报告[R]2004,11.

[3] 国家计委经济政策协调司赴江、浙调研组.江、浙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机构发展调查报告[J]. 经济研究参考,2002,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5年秋季). 2005,10,28 [5] 朱加凤,赵元兵.美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交流,2003,2 [6] 张捷.结构转换期的中小企业金融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7] 胡小平.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8] 韩康.公共经济学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企业融资难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一.我国交通经济融资现状

交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便利的交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便利的交通也为人们的行动提供了方便, 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交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 交通经济对于区域内的整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我国目前的交通经济的实际情况来说, 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都有了一定的改善, 所有的经济的来源都是经过政府部门的, 政府部门是是直接的职能部门, 但是, 这一渠道资金的来源并不能有效的解决交通的基础建设问题, 有时工程做到一半, 由于资金不到位, 会导致停工一段时间, 这给交通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我国传统的交通经济当中, 主要是当地政府和财政部门拨款, 或由中央财政拨款, 来进行交通的建设。这种方式虽然为交通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资金帮助, 但是来源太窄, 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快速步伐。因此, 在近几年, 我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交通的建设依靠企业融资的形式进行交通经济发展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 政府部门也注意到银行的发展, 并且近几年银行开始实行各种贷款制度, 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和一些设施的建设。

二.我国交通经济融资主要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 我国的交通设施在不断改进, 不断地建设。目前, 我国的交通融资的主要形式是国家拨款。随着时代的发展, 城市建设大规模发展, 交通经济的压力也在不断地加大, 国家投放的用于建设交通设施的资金已不能满足建设所需要的资金, 而且这种融资渠道太单一。因此, 为了满足交通的建设, 需要从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来解决目前的交通经济问题。

三.解决我国交通经济融资的问题的优化政策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交通的建设中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交通的建设, 需要交通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发现交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并解决交通建设中融资难的问题, 在社会中寻找资源, 动用有效的资源, 寻找多渠道的融资单位, 解决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的问题。首先, 交通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的融资策略, 颁布相关优化政策, 使交通经济建设的融资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在交通融资的问题上, 国家的经济调控和相关部门的政策与融资问题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目前,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市场经济的管理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交通建设的融资, 交通部门必须解决交通建设融资难的问题。

(一) 交通债券对交通经济建设融资问题的缓解与促进

交通债券是主要的融资方式之一, 交通债券有很多的优越性, 在先进的国家中, 公路和铁路建设的经济建设中, 都使用的是债券, 债券的融资方式有利的促进了交通行业的发展。逐渐的, 我国也使用债券作为主要的融资手段之一, 促进交通的建设。目前, 在我国交通债券的的发行上, 有地方债券和政府债券之分, 这两种债券方式都可以用到交通建设的融资中, 促进交通的建设, 有效缓解交通建设的融资难问题。

(二) 实现交通银行贷款的有效监控

目前, 我国的很多银行加大放款力度, 有效的解决人们或企业或工程的资金问题, 交通建设也不例外, 交通建设中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建设融资难的问题, 但是交通经济建设融资在银行贷款方面较突出的问题是高额的利息, 使得交通的建设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因此, 交通部门应从银行的融资贷款风险角度出发, 降低融资贷款的债务风险, 优化相应的贷款政策, 双方达成协议, 改善当前交通建设中融资难的问题, 确保交通建设的有利进行。

(三) 加强民间资本经济的引入

在交通的建设中, 民间资本的引入是交通建设中资金来源的一个渠道, 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交通建设的融资压力。然而, 在交通的建设中如何有效合理的利用民间的资本, 是交通部门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因为只有有效的利用了民间资本, 才能加大民间资本的引入。目前, 在交通的建设融资中, 由于交通建设的收益小, 风险大等问题, 导致民间资本引入较低, 交通部门需要对交通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引起重视, 有效的解决, 降低交通建设中的融资风险问题, 加大民间资本的引入, 从而改善融资难的问题。

(四)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在交通建设中, 起着重要作用的是当地的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决定着交通的建设, 一条公路的建设,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 这项建设是搞不起来的, 首先, 组建不了有效的建设团队, 其次, 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 人们相信我国的政府机构, 政府是他们的支柱。有了政府的参与和支持会给交通建设带来一定的便利。因此, 在交通的建设中, 首先在政府财政力度的建设上, 推动地方区域的改革, 加强中央财政对地方交通建设的支持, 为地方的交通建设提供资金, 来促进交通的建设。其次, 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 积极分析融资方式在交通建设中存在的风险, 并降低风险, 使得交通建设中的融资比较容易。

四.结论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交通建设压力也越来越大, 便利的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 近几年, 我国的交通在不断地建设, 以便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 方便出行, 也方便经济的往来。然而, 伴随着交通建设而来的是交通建设融资难的问题, 这一问题阻碍了我国的交通建设的进行。交通建设是需要资金的, 这些资金从哪里来, 如何获得这些需要的资金是交通建设的关键。目前, 我国的交通建设打破了传统的融资方式, 采用从多个渠道的融资方式, 来促进我国交通的建设。

摘要:交通是我国重点进行改造的一个方面, 一个国家的交通是这个国家的命脉。交通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的有利因素, 通过交通将我国的各个地方连接在一起。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 交通不仅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也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先行者, 近几年, 我国的一些城市对交通进行大力的改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是他的投资量大, 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给交通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交通建设,融资,探讨

参考文献

[1] 江佳, 江泽升.银行办理出口押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04) .

企业融资难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就业素来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更是重中之重。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亟须解决。深刻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高高等教学质量,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不仅关系到学生本人及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专业健康持续发展,所以研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观念    应对策略

1.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超越2015年的749万,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同时人社部的毕业生数据显示,加上中职毕业生和2015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数量,今年共有1500万名大学生待就业。巨大的就业基数与当前社会提供的有限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尖锐。虽然成熟的大型上市公司仍然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储备,但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巨大的基数需求。普通公司更偏向招募有工作经验、入职适应快的员工,这样可以节省很大的人才再培养成本,留给应届毕业生的职位有限,又碰到了最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队伍,可想而知,今年的就业竞争将会非常激烈。

大学生就业地域往往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这些一线城市因政治、经济等因素形成罕有的顶端优势资源。很多学生选择工作时将物质利益看得过重,把工资待遇、住房条件、生活环境作为选择工作的主要标准,只重眼前利益,缺乏前瞻性,淡化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然而,随着近几年这些大城市为解决“大城市病”而推出的控制人口规模等政策,导致一线城市就业越来越困难,就业率总体持续走低。

2.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从经济产业结构看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产业结构仍然集中在传统和能源行业。据以往统计,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经过最近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随着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目前大概GDP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能够拉动140万人就业。由此可见,经济结构是就业的基础。

另外我国产业结构还无法适应这么多高学历复合人才的需求,目前需要最多的是中职学历的专业人才。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推进,对实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多,而部分大学毕业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上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不少用人单位对当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很满意,部分毕业生对实际工作缺乏应有的认知,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还不能较好地胜任工作。与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构有很大的关联,产学研结合还不够紧密。

2.2学用落差[1]与供需失衡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学用落差”和就业市场的“供需失衡”现象比较明显。市场的招聘与就业信息越来越广、渠道越来越多,但招聘难与就业难的问题长期共存,并越来越突出。学生找不到自身满意的工作,企业招不到心仪的人才,就业难与招聘难共同存在,面临有“人才困局”。现在高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生产需求相脱节,大学教育过分看重学历文凭,轻视社会实践。陈旧的课程缺少实用价值的教材,未能及时更新授课内容,无法适应当前发展需要,导致理论与社会应用脱轨。并且,大学宽松的管理制度,使许多大学生停留在书本理论学习状态,高学历低技能,认为只要能够拿到毕业证,一定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大学“严进宽出”的特点使很多能拿到毕业证的学生并不具备企业要求的技能,致使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市场长期处于失衡状态。

2.3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因素

当今大学招考制度与管理制度脱节,管理制度改革滞后于招考制度改革。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迅速上升,高考录取分数线却在下降,录取进校的学生综合素质随之下降。学生人数增长导致学生实践机会减少。扩招后的大学生学习能力大幅下降,优秀生源被稀释,很多大学依然采用自由的“放养”模式,有些大学生经历过高考的洗礼,考入大学后压力骤减,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处于迷茫状态,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缺少对毕业后的展望,荒废时日,无所事事,从而使得原来就没有自制力的学生自由自在,消极度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才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但不少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心态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没有完成转变,在就业观念上仍存在较大落差[2]。许多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工作期望值过高。始终以“天之骄子”身份自居,姿态过高,对自身和现实缺乏准确的评估,很难做到放下身段求职,盲目地为自己的就业设置障碍。因此,大学生必须改变就业观念才能适应当前的就业环境。

3.改善大学生就业策略

3.1政府和社会企业的帮助

当前政府的工作重心应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其次,调整结构,增加岗位[3]。从今后发展趋势看,解决就业问题的出路主要是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再者,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架起沟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桥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加大投入,搞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使劳动力市场信息越来越完善。同时政府要做好再就业工作,对往届毕业生予以相应的关怀与帮助。

社会企业家应加强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树立诚信意识和长远目光,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制。企业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毕业生从高校毕业,缺乏实际经验,要发挥价值需要一个过程,应对其进行培训,形成人才梯队。总之,用人单位应改变人才观念,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2高等教育方式的转变与指导

高等教育要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精简招生,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一方面改革高校课程设置,设置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的专业;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一致,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核减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应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学习,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实践需要。由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指导学生规划,收集、整理与发布本校毕业生社会用人需求信息,帮助大学毕业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与当前就业状况,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和有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与个性特点的过程,运用职业评价分析、调查访谈、心理测量方法和手段,依据市场人才供求,按照择业者个人条件与求职意愿及用人单位要求,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实现人职合理匹配的过程。开发职业潜力,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用人观念,合理设计职业生涯。应用职业指导技术帮助往届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帮助他们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以更加理智的态度择业。

3.3大学生自身综合素养提高

首先,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基层就业观。要有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挖掘潜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其次,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必须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最后,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找准机遇,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浩,仇多利,庄道元,张文健.台湾经管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及其启示[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01:105-106.

[2]张美俊,张景书.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态研究[J].商业经济,2010,04:25-26+108.

[3]李迎果.国家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2.

企业融资难问题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原因;对策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小企业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小企业总全部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的貢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为社会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因全球经济气候问题,融资难的问题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对我国经济稳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抑制其活力的瓶颈,概括起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企业自身、融资机构、政府三个方面:

(一)企业自身原因。我国中小企业是从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等逐步发展而来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因自身内部管理模式、财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对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积极性不足。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一些中小企业管理层缺乏现代企业意识,特别是信用意识薄弱,法律意识淡薄,经营目光短浅,决策随意更改,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及方式认识不足,缺少主动和积极适应银行信贷条件的观念,主观意识或多或少存在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的思想等问题。

(二)融资机构方面的原因。一是国有银行的融资条件比较苛刻,对于贷款条件相同的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并没有因两者的差别而有所区分,而且因担心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还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设定诸多条件。二是金融机构内部缺乏竞争机制,国有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机构,享受国家制订的各项金融政策,垄断了国内的贷款业务,使得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地位不平等,企业不能主动的选择金融机构。

(三)政府方面的原因。虽然中小企业已逐渐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地方就业问题的支柱力量,但政府对它们的支持和服务却相对不足,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府机构。而且因中小企业利税少等原因,某些政府部门对于中小企业的服务意识淡薄,在工作中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的情况,甚至于还存在找借口来搪塞企业,从而影响企业办理贷款的事宜,对企业申请贷款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支持体系

1、为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安排,法律法规的建设至关重要。一是进一步完善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二是中小金融机构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应以政策文件的形式予以确认,并在金融体制改革时,加快转变信用合作社的体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三是结合中小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贷款条件以及审批流程。

2、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通过再融资、再贴现增加贷款,贷款利率可以适当给予优惠,并增强利率弹性。对于法律规定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可以上浮30%的规定,必须严格予以落实,并扩大利率浮动空间;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将贷款权限下放提上议事日程,制定完善的信贷奖惩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能力,加快市场的开发力度。

(二)创新融资手段,增加企业融资渠道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下,中小企业应充分考虑国家财政、信用、金融等情况,并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各种路径,发挥各方优势,创新融资手段。

1、票据贴现融资。票据所有者将商业票据转给银行,获得扣除贴息后的资金。在我国,有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种。票据贴现融资的优点是银行会根据市场情况(销售合同)来贷款,而不仅依据企业规模来放款。

2、发展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企业资金短缺又需要增添设备时,由出租人代其购买或租赁所需设备,再将设备出租出承租人使用的租赁方式。作为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成本高于银行贷款。

3、吸收创业投资。国外的经验表明,作为中小企业重要的直接投资方式,创业投资答合中小企业管理和分阶段投资的特点,这种融资方式不仅适合中小企业,而且在管理和技术上也可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4、保险公司融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融资时,一般都会提供经济实力强的大企业作为担保方,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担保市场的逐步成长,风险控制已成为大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大企业为中小企业作担保的情况逐步减少。贷款方不能依时还款时,担保企业赔偿金额较少,而且担保企业自身也承受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资金加收存在影响,而保险公司开展融资业务可以分担银行风险,加强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心。

(三)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自身素质

1、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中小企业应主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经验,逐步建立适合自身情况、适应市场的组织架构;促进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使企业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逐步形成;推动中小企业公司化,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公司管理结构;遵守我国有关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强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系统。

2、培育和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利用自段优势,如本地资源、技术、市场等,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注重人才的培养,引时先进技术并加以吸收消化,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水英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长沙理工大学金融系,2004.

[2]徐中丽 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经济师,2005,(1).

[3]杜长义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及解决对策[J]中国中小企业,2002,(8).

[4]张萍,喻晓飞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财会月刊,2004,(11B).

[5]张朝元、梁雨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6]胡娟、程树武 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对策[J]人民论坛,2010年第23期.

上一篇:汽车消费心理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职业学校班级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