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财务报表论文范文

2024-07-13

开放教育财务报表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信息化时代要求财务人员逐步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财务分析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目前以讲授为主、脱离经营环境单纯分析财务数据的授课方式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文章针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提出了依托企管沙盘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改革方案,并分析了课程改革的效果。

【关键词】   企管沙盘;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改革

信息化时代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财务机器人的出现使得财务人员逐步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现实情况是高校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课程改革方案。

一、財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特点

1.综合性强。财务报表分析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在学生学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以后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求学生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内容比较熟悉,又要求他们对财务管理中涉及的筹资、投资等决策及利益相关人有清楚的认识;既涉及财务信息,也涉及非财务信息。

2.计算公式多。财务报表分析中用来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的指标很多,计算公式也较多,学生容易把公式记混、记错,有些学生存在畏难情绪。

3.实操性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学会几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了解几张报表数字的变化,而是透过这些数字去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而这种实操能力的培养是比较困难的。

(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1.理论讲授为主,很多学生只会计算不会分析。目前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大多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教给学生计算财务指标,学生的分析能力不足。部分高校虽然尝试了案例教学法,但也是以导入案例为主,仍然是教师主导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很低,学习积极性不高。

2.仅局限于财务数据,不了解企业的经营环境。任何企业的经营都离不开所处的特定经营环境,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学生只是根据财务数据计算财务指标,并不了解企业的经营背景等大环境,因此只能就数字论数字,只能局限于财务分析,而对于商业环境分析、战略分析和企业发展前景分析几乎没有涉猎。

二、依托企管沙盘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改革模式

针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特点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尝试用企业管理沙盘模拟软件作为工具,让学生虚拟经营,再以虚拟经营的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进行财务分析,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方法改革

1.理论知识精简。理论知识本着够用的原则,尽可能地精简,首先用案例导入法介绍财务分析的利益相关人,让学生理解分析角度不同则分析重点也不同,再用一次课的时间介绍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对此有大致了解。尽管学生学过财务会计课程,但由于课时有限,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又很多,对于财务报表基本上只是介绍了大致的编制方法,学生并没有实际编制过财务报表。因此,用比较多的课时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资料动手编制财务报表。经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为后续的报表分析做好准备。

2.基于企管沙盘模拟的经营环境进行财务分析。第一阶段,先给学生简要介绍企业管理沙盘的基础知识,让他们了解基本的竞争规则,然后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分别担任财务总监、运营总监、销售总监和CEO(根据班级人数个别小组可能出现3人一组,可以一人兼任两个角色),让他们模拟经营企业,最初的两次没有额外任务,仅仅让他们体验企业虚拟的经营环境。第二阶段,结合虚拟企业的经营过程,加入财务报表简表的分析任务,如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趋势分析、垂直分析。教师给出Excel版的空白表格,让学生根据经营结果将报表数据填入,再自己设置公式计算趋势分析的增减额和百分比,以及垂直分析的构成比率和变动情况。第三阶段,学生对企业模拟经营已经渐入佳境,兴致很高,小组之间的竞争很激烈,这个阶段引入财务报表的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和获利能力分析,让他们结合自己的虚拟经营结果计算相关的财务指标。具体指标的计算公式教师不讲解,直接下发任务,让他们通过小组学习写出计算公式,并在Excel表格中把虚拟企业的会计报表数据填写好,财务指标则是要求他们设置计算公式,通过表格内部或表格之间的数据关系得出财务指标的结果。第四阶段,教师结合一些经典案例分析,启发学生对自己虚拟经营企业的报表进行分析,简要写出财务分析报告,找出财务指标变动的原因,为后续经营制定计划,提出改进措施。

3.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分析。经过前面基于企管沙盘的财务报表分析训练后,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有了初步认识,熟悉了财务指标的计算,掌握了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和简要分析报告的撰写,在课程学习的最后阶段要让学生对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财务分析。按照企管沙盘模拟的小组,每个小组找一家上市公司5年的财务报告数据及相关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了解公司组织结构及主要产品、所处的行业环境,分析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销售策略等;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张主要报表进行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杜邦综合分析,撰写一份财务分析报告。由于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分析是在临近期末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学习任务,还要加上PPT展示环节,每个小组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上台汇报本小组的分析结果,小组互相评分,这样,学生既学到了专业技能,也锻炼了沟通表达能力。

(二)考核方式改革

1.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以往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主要是以期末考核为主,题型也限于选择、判断和简单财务指标的计算,更多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检验。这样做,一方面容易造成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考前突击,不注重平时的学习,另一方面,受考试场地、时间的限制,很多操作性的技能例如财务分析报告的撰写,也无法在期末考试中检测。而职业教育恰恰要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结合教学方法的改革,财务报表分析课程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并重的方式。具体而言,综合成绩=平时表现×30%+沙盘模拟成绩×30%+期末考核×40%。平时的表现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和阶段性作业,沙盤模拟成绩则是根据企业管理沙盘虚拟经营的结果按照系统排名,由任课教师将成绩折算成百分制,最后一名60分,第一名95分,中间各个小组根据组数设置一定的间隔,前后两个小组的分数相差5分左右;期末考核采取百分制,对财务分析基本方法、财务指标计算等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2.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评价为辅。改变以往教师单一评价的模式,让学生也成为课程评价的主体。综合成绩中平时考核的出勤分由教师给出,课堂表现部分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阶段性作业中涉及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基本素质的评价,以学生小组互评为主,涉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部分由教师评价;沙盘模拟部分,由教师在系统自动评分的基础上给出每个小组的评分,然后由小组成员根据完成任务时的参与程度互评,教师参考学生评价后在小组得分的基础上给出每个成员的个人得分;期末考核部分完全由任课教师完成。

三、课程改革的效果

(一)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

课程改革以后,不再是单纯的教师讲授、填鸭式教学,而是学生带着不同的任务在做中学,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小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小组成员内部是互助关系,小组之间是竞争关系,课堂气氛变得活跃。特别是沙盘虚拟经营阶段,学生更是想尽一切办法要超越其他小组,经常是下课了还意犹未尽,讨论经营策略。沙盘模拟结束后的财务分析阶段也能看到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努力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分析结论的合理性。

(二)结合虚拟经营环境,丰富财务分析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实战能力

如果脱离了企业经营环境,那么学生只能就财务报表本身来分析,评价企业历史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样的财务分析是不全面的。课程改革以后,通过沙盘模拟经营,让学生体验了真实的经营环境,结合经营业绩来做财务分析并规划下一步的经营,内容包括商业环境分析、财务分析、战略分析、未来前景分析,尽管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还很难做到分析深入,但财务分析的内容还是比较全面的。通过财务分析,使学生的沙盘模拟经营变得更理性、更有依据,投资决策不再盲目。

(三)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让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和团队合作

课程改革以后采取是的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评价为辅的评价模式。在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下,增加了平时考核所占的比重,每个阶段性的任务也都有学生互相评价,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课堂学习,小组内部成员也会对组员完成任务情况进行互评,团队内部“搭便车”现象有所改善。

综上所述,依托企业管理沙盘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改革是可行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今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结合沙盘模拟经营,设计更适合学生的教学任务,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实战能力。X

【主要参考文献】

[1] 任家华.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1).

[2] 陶静燕,许庆高,吴大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06).

[3] 邵争艳.财务报表分析课程3R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J].财会月刊,2012,(1下).

[4] 程良友.财务报表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3).

[5] 宋夏云,王成方,冷军.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J].商业会计,2016,(11).

开放教育财务报表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现在石化设备制造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之间由于业务的关联导致很多时候需要进行财务报表的合并,而合并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复杂化。因此针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合并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其中的很多内容进行了规范,同时企业报表合并的理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根据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报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合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经验,从而让企业管理更加的科学和现代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业务的融合和扩张经常会有企业之间合并的情况发生,从而出现了很多大型的企业集团,这些都给企业财务报表的合并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应运而生,财政部参考国际企业财务报表合并的标准对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对企业合并范围也做出了明确的劃分,同时也将企业合并原则进行了重新规定,对于企业合并应该披露的内容以及企业合并的分类进行了重新的规范,为企业合并提供了参考依据。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下,重要性原则已经不再是企业合并会计报表中唯一注重的原则,同时也对原有的比例合并法进行了改变,比如新会计准则规定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公司的份额作为非控制权益在企业的合并报表中所有者项目下面单独列示。这也说明了企业准则对于企业合并报表的要求变化是非常大的。

1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简介

企业合并就是企业为了能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或者能够打通企业产品生产的上下游关系采取的通过吸收或者对企业进行控制而形成的经济行为,通常情况下根据合并与被合并企业是否受同一家企业控制可把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按照企业合并的结果可以把企业合并分成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对于企业来说,合并另一家企业的主要目的和动机是能够获得被合并企业的净资产或者能够对被合并企业进行控制。在企业进行合并以后就要编制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在对企业会计报表进行合并编制时母公司应该把需要合并的所有子公司都纳入合并范围当中,同时将母子公司的一些往来、控股、投资等经济行为进行内部抵消,按照抵消后的金额作为企业集团的会计报表数,这样才能够真实地反映整个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避免企业合并时由于合并企业之间的往来交易、相互持股或者投资造成企业合并会计报表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虚增情况。通过合并财务报表企业集团的经营行为能够得到最真实的体现,在对企业集团报表使用中或者决策时可以根据最真实的会计信息来判断,同时也可以根据合并报表了解企业集团的运作情况,因此企业合并报表在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中至关重要。

2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报表合并问题

2.1 改变了原有的财务报表合并范围

在旧的会计准则体系下,对于企业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通常包括了母公司及其子公司。但是在新的会计准则下对于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发生了变化,扩大了合并的范围,现在的会计报表合并除了传统的母公司和子公司,还包括了母公司能够起到实际控制作用的子公司,也就是只要企业能够对子公司进行实质的控制就要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范围内,这一规定与国际会计的准则趋于一致,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本身就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企业之间的复杂持股的合并问题上,没有准确的定义和格式条款。

对于子公司拥有不同比例持股条件下的核算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样就会导致不同的财务编制标准会得出不同的结果,造成企业合并报表缺乏真实性和可比性。其次也没有准确的定义什么是实质控制,这样就会让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过程中,会计人员无法掌握真正明确的尺度和标准,这就会导致企业合并实际控制的尺度和标准无法准确的界定,导致很难判断什么企业能够纳入会计报表合并范围之中。最后是暂时性控制的问题,在新会计准则上也没有明确的划分,导致了实际操作上存在一些困难。

2.2 少数股东权益和损益变化

传统的会计准则存在一些不明确的问题,比如对少数股东权益的定义上到底属于权益还是负债没有明确的说法,在新会计准则下有了明确的界定,要求在合并利润表中的净利润项目前单独设置少数股东权益,这也就是说承认了少数股东权益的合法地位,同时将少数股东权益当作了所有者权益来进行会计处理,在企业合并过程中会产生商誉,商誉由全体股东共同享有,体现出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的做法。新会计准则对于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认定也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相对来说不完善,因此对于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评估还没有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操作体系规范,这就会导致企业合并中由于会计操作不同导致商誉价值不符合实际或者存在虚假收购的问题,导致评估资产公允价值存在不确定性。

3 新会计准则下完善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路径

3.1 明确界定合并会计报表范围

新的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以后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合并时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的合并工作进行科学的分析,尤其是要认真的考虑企业能否真正对被合并企业实施控制,可以参考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相关内容或者向先进的国家学习,确定好相关的合并范围以后合并会计报表就要将符合会计报表合并条件的所有企业都纳入合并范围中,如果不是在会计期初合并还需要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对期初会计数据进行追溯调整。

3.2 对公允价值进行准确的评估

在企业合并中经常涉及的是对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评估,在现在的会计处理规范中通常评估净资产公允价值可以采用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相比较来说还不太完善,因此市场法不太适用于我国。因此在合并中可以采用收益法,采用现金流折现的方式来评估被收购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现值,作为确定公允价值的核算基础,这种操作方法计算简便,而且容易操作。成本法则是在以上两种方法都无法使用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价值计量方法。不同的净资产公允价值评估方法对企业合并的结果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企业合并过程中,要对净资产公允价值评估方法进行谨慎的选择。

3.3 强化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

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合并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对会计人员的挑战,因此在新会计准则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内部财务人员也要进行调整,要通过不断的调整来适应新会计准则给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作为合并中的母公司要做好财务的记录工作,确保母公司的价值能够得到公平的体现,让企业对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有一个清醒的认知,从而让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加规范。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合并也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因此对于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也成了财务人员的重点工作之一。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会计报表合并提出了新的规定,但是还存在合并范围不明确、不具体的情况,需要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实践中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分析判断,从而不断地提升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水平,让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赖光林.新会计准则在合并财务报表上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9(5).

[2]李永芸.新会计准则下企业会计报表合并实务的现实选择——评《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J].染整技术,2018(9).

[3]温毓敏.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的会计处理初探[J].纳税,2017(32).

开放教育财务报表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由美国首先提出,我国于2010年开始实行内部控制审计后,整合审计已经成为未来所大力提倡的审计方式。本文在分析财务报告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流程的基本框架及其关键点,分析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审计的效应,并提出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建议。

【关键词】财务报告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 整合研究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由美国首先提出,我国于2010年开始实行内部控制审计后,内部控制审计成为我国注册会计师的重要业务。整合审计已经成为未来所大力提倡的审计方式。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一、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提出的背景、发展与应用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由美国首先提出,即要求由同一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执行同一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是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经验。

(一)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提出的背景

2001年美国安然及世通等大型公司的财务舞弊案震惊了整个美国资本市场,也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对于企业财务信息可靠性的信赖程度。这些典型案例中的财务舞弊现象引起了包括监管者、投资者、债权人等各方的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关于应如何尽量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可靠程度的思考,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经过多番的讨论与修改,最终在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 2002 USA,简称SOX法案)。其中“第302节” 和“第404节”要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财务报告内控有效性出具审计报告。这一制度安排适用于在美上市的美国本土和非美国上市公司。SOX法案除加重了对企业管理层的责任以及建立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简称PCAOB)以外,更重要的是首次提出了应该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的要求。内部控制审计的实行为日后所提出的整合审计形式提供了实践基础。整合审计被正式提出以前,SOX法案中已经存在这种整合的理念,在SOX法案中提到可以由为企业进行财务审计的事务所,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出具审计报告。在2004年,PCAOB颁布的第二号审计准则(AS2)直接提出了内部控制审计应与财务报表审计相结合建议,PCAOB考虑到两种审计目标存在差异性,但最终认为尽管目标存在不同,审计师应该设计综合审计计划以同时满足两种审计目标的实现。AS2的颁布促进了整合审计的发展,但其也存在一些不足,于是PCAOB在2007年颁布了取代第二号审计准则的第五号审计准则(AS5),在AS5中进一步完善整合审计的理念,明确了部分定义,以及增加整合审计的可操作性。AS5是目前一直使用的关于整合审计的审计准则,至今还没有新的准则出台对其进行替代。可见AS5中整合审计的概念已为美国资本市场所广泛接受,在实际的审计中为企业以及事务所所应用。

我国于2008年5月22日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范鼓励、倡导企业进行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加深了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关注度。但仅限于企业内部建设,不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报告或审计,所以只有规模较大的企业或管理理念较为先进的企业,开展内部控制改进或完善工作,自然内部控制审计、整合审计开始执行的时间比起西方国家要晚。2010年4月15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共同制定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首次提出要求企业需要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同时提出了整合审计的概念。但对于企业应进行单独内部控制审计还是应进行整合审计没有做出强制性规定,而是由企业自由进行选择。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成为首先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企业,这些企业规模较大,且内部控制建设比起一般企业更为规范,其中如果是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受SOX法案的影响,可能会使这些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较为顺利。2011年,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部分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也需要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同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对内部控制审计的指导体现了整合审计的思想。如在描述控制测试应包含的时间范围时,指引中提到如果进行整合审计,则控制测试所涵盖的时间范围应宽于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时间范围,在进行整合审计时,需要考虑财务报表审计所必须的时间范围,以及在形成内部控制审计最终的审计结论时,需要考虑财务报表审计中存在的错报或其他可能影响内部控制的结论,最后综合形成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我国实行内部控制审计的时间较短,到2014年需要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企业范围增加到全部主板上市公司,未来审计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到中小板及创业板,有关整合审计的规范性指导也将可能随着内部控制审计的进行而继续完善与发展。

(二)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应用

西方国家内部控制审计发展的时间较长,美国大力提倡整合审计,在SOX法案提出需要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之初,就已经表现出了将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整合的思想。在后续PCAOB所发布的两个审计准则均提倡整合审计,审计准则均以整合审计为蓝图进行修改与完善,以使得整合审计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效率与质量的提升。SOX法案中提出的整合思想,提到尽管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并不一致,但审计师应该通过审计计划的设计将两种审计结合,共同达成目标。但SOX法案并没有给出如何将两种审计进行结合的具体执行方法,面对这样的新生理念以及突如其来的内部控制审计要求,SOX法案的受众公司感受到了极大压力,既包括技术上的也包括成本上的。数据显示,美国在1998年至2004年共有484家公司退市,其中有372家是在2002年至2004年退市的,在这个时间段退市的企业占大多数,使企业退市的原因是多元的,但在这个时间段,不排除是SOX法案所提出的要求使企业感受到了过大的压力。

从2002年7月SOX法案发布到2004年PCAOB发布AS2这期间,审计师们依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内部控制审计。2004年AS2的发布为审计师进行整合审计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指导,AS2中提出了关于进行审计需要制定整合审计的计划、评估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自身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流程、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了解、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以及运行的效果、形成内部控制审计结论这些内容的要求以及执行方法。AS2的发布为审计师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提供了指导,但AS2的执行效果却并不理想。在AS2发布与执行一年后,PCAOB就其执行情况做了相应调查,并发布了报告。报告指出AS2审计准则的执行效果并不好,调查当中PCAOB发现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这些困难包括:缺乏有经验且对内部控制审计熟知的技术人员,技术人才的缺乏使得审计进行困难,并且过去没有先例供审计师所参考,以及SOX法案颁布时间和PCAOB审计准则颁布时间较短,使得审计师感觉到时间非常紧迫,而任务却很沉重。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PCAOB认为:一是审计人员缺乏工作效率且没有有效的利用他人的工作成果,可能也是由于审计人员缺乏经验与知识所造成的,使得整个审计过程中做了许多无用工作,降低了整体审计效率;二是审计师没有贯彻整合审计的理念,没有将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有效的结合起来,如将两种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可以节省审计中的不少时间,使效率大大提高;三是审计准则中采用的自上而下的审计指导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审计师在实施审计时多采用了自下而上的方法,使得在审计中无法有效的把握风险较大的部分,降低了整体审计效率。PCAOB相信伴随着审计师经验的积累,AS2的执行将进行得更加顺利。

PCAOB虽然对引起审计执行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但审计成本高昂的问题依旧摆在企业面前。Raghunandan K.等(2006)研究显示,AS2实行后的一年,调查内容中的样本公司审计成本比起上一年高出86%。在2007年,PCAOB发布了第五号审计准则(AS5),这一新的审计准则取代了过去的审计准则,进一步规范整合审计。AS5比起AS2产生了新的变化:新的审计准则更强调重点,审计的资源是有限的,应将有限的资源与精力放在最重要的审计事件上,为此新的审计准则修改了一些定义和指标,更加强调自上而下的风险评估方法。此外,新的审计准则删除了一些不是必须的程序,如评估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自身内部控制情况的评估流程,但审计时依旧需要对企业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估,所以删除的部分并不影响审计工作与质量,只是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SOX法案的受众企业包括小规模的企业,适用于大型企业的审计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小企业,因此新准则中对此进行调整,强调审计师应对审计的重点部分进行把握,依据企业的规模及不同的复杂性对审计程序进行调整;最后新准则呼吁在把握审计重点的情况下,对审计中的细节、要求进行简化,并且提高报告的可读性。AS5的这些改变代表了整合审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即灵活运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把握审计中的高风险重要区域,将两种审计进行有效的结合,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在保持审计质量的情况下降低审计成本。AS5开始执行后的一年,安永(2008)的调查发现,AS5的执行使得审计成本降低了46%,这一结论得到了审计师以及企业的认同。

二、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意义、功能与作用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对于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以及需要使用企业财务信息的相关各方都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内部控制审计的提出是审计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革,整合审计模式对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长远来看,内部控制审计以及两种审计的整合是企业完善管理、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化的必经过程。

(一)引导企业管理理念的改变,建设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及促进其有效运行

内部控制审计以及整合审计的提出给上市公司带来了经济上与技术上的巨大考验,但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积极效应,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推动我国的企业管理向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在我国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文件出台以前,部分追求先进管理理念的企业较为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但多数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关注不够,内部控制审计政策的出台使得企业必须重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将影响企业的整体价值。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将为企业带来诸多利益,如内部控制中涉及的一系列业务流程、审批制度等,将为管理层对企业情况的准确把握提供帮助,减少企业内部舞弊、防范风险;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使企业的内部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与使用;通过设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企业各部门既保持联系又相互牵制,使企业日常业务有条不紊的进行。这些内部控制为企业所带来利益的实现建立在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关注程度上,内部控制审计以及整合审计的提出成为了推动企业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最有力的推手,这将对企业管理理念的改变以及内部控制的完善产生重要意义。

(二)扩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范围,同时促进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的迅速提升

内部控制审计的提出拓展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范围,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是未来审计的大势所趋,尽管我国目前对审计的方式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但统计数据表明,自2010年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开始,所有需要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中,选择将两种审计交由同一家事务所进行整合审计的公司占绝大多数,这说明整合审计在实际操作中更为企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接受。整合审计这种新兴的审计模式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既是新的挑战同时也是新的机遇,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整合审计的发展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注册会计师面临重大的考验,即目前会计师事务所中具备内部控制审计经验与技术的人员较为缺乏,多数注册会计师对于整合审计的经验以及知识不足。但新事物的建立与发展均需要时间,所以整合审计审计模式的迅速发展将成为促进注册会计加强专业修养、提高自身执业素质的动力,在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专业水准、人员素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三)降低财务报表审计及内部控制审计的整体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尽管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存在差异,但整合审计需要综合考虑两种审计的情况,设计综合审计计划以达成两种审计的目标。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审计,但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共性与联系,这些共性与联系为两种审计的整合提供了整合基础,使得两种审计的审计证据、审计成果可以相互利用,进而起到降低整体审计成本的作用。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均需要对企业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内部控制测试及实质性程序的方向,这其中需要收集文档资料,对企业员工进行询问,这些审计证据中大部分都被两种审计所共同需求,如果采用整合审计的方式实现两种审计间的资源共享。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看,将节约不少时间与精力,而站在企业的角度看,企业有义务配合注册会计师所提出的要求,提供所有资料。如果不进行整合审计而是将两种审计分开执行,企业将耗费不少的人力与物力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配合,选择整合审计则可以省去中间这些重复的步骤,整合审计除可以实现资料的共享以外,还减少了因为相互利用工作成果的而产生沟通成本,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整合审计将使沟通、交流进行的更加便捷,这些内容都将促使整合审计产生降低整体审计成本的作用,且这些资源浪费的减少以及时间的节约都将使审计过程变得更富有效率。

(四)降低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风险及提高审计质量

制定综合审计计划进行整合审计还可以起到降低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提高两种审计质量的作用。财务报表审计在进行实质性程序之前需要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这一步骤如果是在单独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其效果将不如内部控制审计所评估的详细与准确。而整合审计将充分利用内部控制审计的优势,依据审计计划的适当安排,提升内部控制评价的效果,与不进行整合审计相比,将更加有利于财务报表审计应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对后续的实质性程序的内容、范围进行准确的安排。在评估企业内部控制情况时,整合审计中通过利用、参考内部控制审计的成果将更有助于降低财务报表审计的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反之,当财务报表审计程序基本结束后,所发现的重大错报等结论,也可以为内部控制审计的结论提供验证。如果存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审计在进行控制测试时没有发现,由于执行的是整合审计,此时将可以规避这种风险,继续调整内部控制审计,直到得出更为准确的审计意见。整合审计中两种审计的相互利用与验证使得两种审计均降低了审计风险,同时由于两种审计间存在着优势互补,也使得两者的审计质量均得到提升。

三、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基础

现代企业的发展以及规模的壮大得益于所采取的两权分离治理模式,所有者与经营者各司其职,使稳定的资本与优秀的管理技术相结合,共同促进企业的壮大,为企业的相关利益各方带来收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既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如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究其来源均可以归结为信息的不对称。财务报表一直作为利益相关者各方了解企业真实信息的主要途径备受关注,但美国在本世纪初所发生财务舞弊案件,使人们意识到仅通过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真实信息不够,还需要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因此会计年度结束时,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作为独立的一方为企业提供两种审计的鉴证服务。

(一)整合审计的实践基础

两种审计的并行必将使得企业增加在审计方面的投入,这通过率先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美国已经得到验证,企业均表现出审计成本压力过大的情况。2004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调查显示,94%的企业认为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收益小于成本。而将两种审计交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将审计过程进行整合,可以有效降低审计成本。美国提出整合审计理念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于2008年进行调研,结果显示进行整合审计后,会计师事务所第二年审计成本下降了46%,这证明审计方式的改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审计成本。

审计证据的收集是非常基础以及重要的步骤,内部控制与财务报表之间,存在着过程与结果的相关关系,使得在进行审计中两者的许多审计证据是重复,如果将两种审计交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整合进行,在证据的收集这一部分,将可以节省不少重复的人力与物力,证据收集所节约的资源是双向的,包括企业与事务所双方审计成本的降低。在审计计划的安排上,两种审计均需要在审计初期对企业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以及调查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以便安排后续的审计程序。这其中也存在重复性的工作,两种审计如果进行整合,这些资源即可共享,减少事务所人力、物力的消耗。免于收集重复证据所减少的资料负担,以及资源共享所节约的时间成本是审计成本降低的主要途径,这为整合审计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整合审计的理论基础

进行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为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供合理保证,而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则是为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的有效性提供合理保证,只有设计与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才能保证经由这一过程形成的财务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因此,这两种审计的最终服务对象都是企业财务信息的受众,即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监管部门等相关各方。因此两种审计可以在目标上形成统一,即最终目的都是维护企业信息受众的利益,提高相关利益方对于企业所发出信息的信赖程度。在审计方法的使用上,财务报表审计目前采取风险导向模式,帮助审计人员选取风险较突出的地方进行详细审计;而内部控制审计在执行过程中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推进后续审计程序执行,这两种审计方法均以风险为指引安排后续的审计程序及范围,目的是在降低审计实施过程中风险的同时兼顾审计程序完成的效率。两种审计在审计方法所遵循的理念上具有相似之处。在审计流程方面,两种审计均包括风险评估与控制测试,步骤上有重合。审计目标、方法与程序上的联系与共性均为整合审计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审计目标、方法、程序上的共性为财报审计及内控审计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性,而从国外两种审计的经验看,审计成本的增加会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整合审计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与事务所双方面的成本,这体现了实行整合审计的必须性,理论上的可行性以及资本市场的需求为整合审计的实施提供了基础,也将推动整合审计的发展。

四、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流程

审计目标、方法、程序以及审计证据收集、资源共享,这些存在于两种审计过程中的共性及相关点,应作为开展整合审计的主要整合点,围绕这些整合点,整合审计在开始之前应确定将两种审计进行融合的审计计划,切实考虑被审计单位的现实及具体状况,综合两种审计的需求及范围。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计划会因企业的行业、规模等因素的不同产生变化,但审计的主要程序是基本一致的,本文将对整合审计的整体流程进行设计以及整合流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整合审计的流程设计

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在审计的开始阶段所做的工作基本一致,都需要对企业的基本情况、所处环境以及内部控制设计情况进行适当的了解,将这两者整合在一起进行可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减少重复工作。在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后,注册会计师应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得出基本判断,评估内部控制风险,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设计并执行控制测试。控制测试应是全面的,这其中应包含影响财务报表信息生成的内部控制,以及不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的内部控制。由于是整合审计,注册会计师应根据自己的职业判断率先对财务报表信息相关的内部控制程序进行测试,然后再对不影响财务报表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以帮助财务报表审计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进而安排执行后续的实质性程序,这样由控制测试开始分别执行两种审计的后续步骤,得出结论。由于两种审计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在设计整合审计的程序时,需要添加验证步骤,如果财务报表审计发现了重大错报,则相应的内部控制审计结论上应该有所体现;反之如果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则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则难以判断。两种审计结论之间的相互检验虽然不能形成严格的因果对照关系,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审计风险,帮助注册会计师更为严谨的得出审计结论。整合审计流程设计如下图所示。

(二)整合审计注意的问题

依据两种审计之间的共性与联系,可以将两种审计流程进行有效的融合与连接,但在整合的过程中,为了形成准确的审计结论,注册会计师必须注意如下问题:第一,两种审计的整合使部分审计证据与结论可以相互利用,但当注册会计师使用这些信息时必须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可盲目借鉴,否则两种审计间的关联性可能会导致某一项审计错误的放大与传递,进而导致审计结论的偏颇;第二,注册会计师应注意把握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内部控制审计本身所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企业的控制环境、企业的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制度。这些均属于内部控制审计需要考察的内容,而不是仅局限与财务报表相关联的内部控制内容,将两种审计进行整合以后,容易使注册会计师更侧重于两种审计的共同处而忽视内部控制审计本身的内容,内部控制审计是一项独立完整的审计,而不是辅助另一项审计高效率低风险完成的工具;第三,在实际进行整合审计时,依据企业行业、规模、所处环境的不同,两种审计中的交叉项也会发生变化,并不如流程中所显示的步骤清晰、界限分明。整合审计的实施过程中充满灵活性,每一步骤结束后审计过程的继续推进均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这将是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结构与执业能力所面临的巨大考验。

五、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效应

我国自2010年开始施行内部控制审计到如今仅有五年时间,直到最近才将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企业范围扩大到主板上市公司,因此内部控制审计的实践经验不足。整合审计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整合审计虽然实行时间不长,但依据率先实行整合审计的其他国家经验以及整合审计本身所具备的特点,整合审计将为资本市场、企业以及审计行业带来诸多积极的效应,值得成为未来所大力提倡的审计方式。

(一)整合审计将促进内部控制审计的长效健康发展

为使企业的信息使用者获取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提升相关利益者对企业信息的信赖程度,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是现代企业发展必经的道路。但两种审计的并行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对于处于盈亏边缘的企业而言更是不堪重负,企业难免对于内部控制审计的实行怀有抵触的情绪,但迫于相关监管部门以及政策的压力,企业必须进行内部控制审计。长此以往,企业很可能会采取敷衍的态度对待内部控制审计,同时也会造成内部控制审计行业的扭曲发展,这也会造成内部控制审计的施行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而整合审计理念的提出,为企业带来了审计成本降低的切身利益,缓解了企业的负担,这将促使企业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面对内部控制审计,而不是将其视为负担,企业将有动力发展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所传递出的良好信号也将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这种投资者、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监管部门多方受益的局面,将促使内部控制审计的长效健康发展。

(二)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双重提升

整合审计中审计结论的相互引导、相互印证可以帮助审计高效率低风险的完成。并且由于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两种审计,将使审计过程中信息的发出、接收、与交换更有效率。这种信息之间的共享与互为基础和指引的关系,将对两种审计的质量提升产生积极的作用,产生协同作用。施平(2014)指出,财报审计与内控审计的整合符合产生协同效应的条件,两种审计相互影响、相互协作所产生的整体效益要远超单独进行审计所带来的效果,将共同提升财报审计与内控审计的质量。

(三)促使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和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

整合审计这一新兴理论的实行让人们看到了注册会计师们将会面对的巨大压力,整合审计中审计计划的安排以及其中涉及的职业判断,对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结构以及从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既是对我国注册会计师适应审计行业发展所提出的严峻考验,同时也强制性的推动了注册会计师行业职业水准的整体提高。对于企业而言,过去上市公司普遍对于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内部控制审计政策的实施使企业将面对监管以及资本市场的双方面压力,促使企业必须重视内部控制管理,相信这样的压力会敦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迅速成长。

开放教育财务报表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步入商业社会后,经济与每个人都变得密不可分,看懂企业财务报表,对于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来说都很重要,通过分析企业财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这三大报表,可以了解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状况,企业的获利能力或亏损数额,企业现金数额和收支去向,为企业管理者掌握企业经济状况、了解企业发展前景提供直接依据,也为投资者提供获取财富的机会。

关键词: 商业社会 管理者 投资者

本文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正确分析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大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和它们各自内部的勾稽关系,以及几个重要经济指标值,帮助财务报表初学者和使用者快速看懂企业报表,通过分析报表及时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一、如何分析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的底子,反映企业在出报表那一时刻的资产负债情况如何,即反应企业一定日期内的财务状况,是一张时点报表。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内容包括资产,负责和所有者权益三部分,格式一般是左右结构,表的左边是资产,表右边的上半部分是负责,表右边的下半部分是所有者权益,此表的主要内部勾稽关系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按通俗的说法来讲,当前我拥有的一切叫资产,借来的钱叫负债,自己的叫权益,即现在拥有的一切等于自己的加上借来的。报表中资产和负责明细项目是按照它们的流动性大小顺序来排列,即兑现时间越短,流动性越高的项目,排列在最前面,反之亦然。按照是否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可以变现或偿还债务,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资产负债表明细项目众多,资产类主要关注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待摊费用,无形资产,资产的不同存在形式反映了资金的运用方向,负债类主要关注长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交税金,所有者权益主要关注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

此表要计算的重要指标:资产負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责总额/资产总额,通过这项指标可知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一般来说若该指标控制在55%-65%,说明企业合理稳健型发展,70%以上,该企业要打上预警信号,若小于50%,在企业盈利时可以通过适度增加借款用以实施新的经营项目,或者进行新产品的推广,以获得额外的利润,但前提是新的项目要确保盈利,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如何分析利润表

利润表是企业的面子,反映企业在一段时间里盈亏情况如何,就是说企业在这段时间里是赚了还是赔了,并能清楚地看到赚赔的具体数额,属于时期报表。此表的主要内部勾稽关系是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表的格式一般是上下结构,报表的项目分为五个层次,从上到下分别为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看此表时,一般先关注净利润数额,它指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总共赚到的钱扣除缴纳给国家企业所得税后,企业最终得到的钱,即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盈亏数额,然后从上到下看利润表项目五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负担的税金=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净利润。从上看出利润总额包含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所得,若一个企业前者金额超过后者,说明这家公司专注于主营业务经营,一般投资者都会青睐这种公司。

此表要计算的重要指标是营收增长率和盈利增长率

营收增长率=(当年营收-上年营收)/上年营收

盈利增长率=(当年净利-上年净利)/上年净利

以上指标,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越高越好,指标越高代表了该企业产品的市场规模大,产品的竞争力强,产品的社会认可度高, 说明企业发展前景好。

三、如何分析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企业的日子,反映企业在一段时期里流入,流出及结余的现金数额,即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筹资三项活动对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数额,属于时期报表,这里的现金是广义的现金,指有立即支付能力的资产,除了货币资金外,还包括可以随时变现的短期投资等其他资金,现金流量表里的数字就是反映这些有立即支付能力的资产的流动及结余情况。此表的主要内部勾稽关系是企业在这段时间内流入的现金-流出的现金=结余的现金,这个现金结余,财务上就叫现金净流量。现金流量表一般是上下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反映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三大活动的现金流进流出和结余情况,将这三类活动分别计算出现金流入流出及结余量,再汇总得出企业在这个时间段现金总的流入流出及结余量。所以对于这些现金流入流出及结余量应作具体分析,并不是流入量及结余量越多越好,比如筹到大额资金,一定时期后对方要有超额回报,也不是流出量增加结余量减少一定不好,例如是企业有好的投资项目,进行了大量的资本性支出,等待未来有好的资金回报和现金流入。

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之间的关系

1.三张报表之间内部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利润表中的本年净利润累计数。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现金流量表中最后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量。

2.三张表数据反映时点不同。资产负债表是一张时点报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两张时期报表,前者反映一个时点上的财务数据,后两张反映一段时期内的财务数据。

3.综合指标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

该指标反映企业的营运能力,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经营效率高的企业就反映出它的经营收入和利润高,同时也意味着它的周转速度快,企业的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说明企业销售能力越强,即企业的营运能力越强,企业也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方法,加速资产的周转,促使利润绝对额增加。

权益报酬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该指标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它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一般来看比值越高,说明投资者收益越高,如果企业具有持续盈利能力,意味着该企业的发展前景良好,该指标比值对于企业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意义重大,但是看此指标同时,还要看企业是否存在大量举债的债务风险。

作为成功人士,不但需要创业,更加需要学会理财,会理财就要学会看懂财务报表,以财务报表数据为依据,分析企业财务结构、资产结构、资产质量,了解企业资本能力,财务能力,利润的真正含金量,通过计算财务重要指标值分析企业存在的风险,使企业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在社会上都能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任翠霞.跟我学财务报表分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0

[2]段绍译.姚晓娟.财务报表分析一学就会.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4

[3]康晓明.零基础学财务报表分析.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6

[4]陈光.财报就这么简单.北京:金城出版社,2017.7

作者简介:王晓燕(1970.11—)女。浙江宁波人。会计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本科。

开放教育财务报表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涉及到多家知名的奶制品厂商,食品安全这个话题再次被国人所关注,奶制品行业受到重创。2011年中央电视台的《每周质量调查报告》发现,仍有7成国人不敢买国产牛奶喝。毒奶粉事件的影响时至今日仍深深印刻在每个国人的心中。作为国产奶制品的替代者,进口奶制品和更为亲民的豆浆似乎成为了这起事件的受益者,而本文的主角——九阳股份正是豆浆机行业中的龙头老大。200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108%,2008年营业收入增长率123%,市值最高达到2008年底时的130亿,甚至超过了当时家电业的一把手青岛海尔[1]。正所谓树大招风风撼树,九阳股份市值的合理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声,随后的2009年直至今日,各项经营指标随着毒奶粉事件的远去而趋于平淡,似乎更加印证了人们的猜测。九阳股份究竟是韬光养晦,还是江郎才尽,后文将从九阳股份股东结构及实际控制人、主要财务指标分析以及同行业比较等方面详述。

【关键词】财务分析 九阳股份

一、股东结构及实际控制人

九阳股份自从成立以来,股东结构曾发生多次变化,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未发生改变,一直为王旭宁、朱宏韬、黄淑玲和朱泽春四人创业团队,分别担任公司高管负责公司的营运工作,因此不存在代理人侵占股东权益的现象。然而,从九阳股份年报中披露的股权结构可以发现以下两点。其一,实际控制人并不是直接控制九阳股份,而是设立了一家不开展任何业务的投资公司——上海力鸿间接控制了九阳股份。实际控制人掌握了九阳股份49.71%的控制权,但所有权只有37.49%。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大于所有权,就可能产生大股东侵占小股东权益的可能性;其二,在九阳股份的大股东中有两个外商风险投资机构——BILTING和DINGHUI[2]。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企业的目的就是期望短时间内尽快收回成本,获取超额回报,然而这样的行为可能会直接影响公司长远的发展。譬如2013年,收回投资成本后的Dinghui,发现传统豆浆机业务下滑势态后,立即减持了持股比例,退出了前十大股东的席位。

这样的股权结构恰好解释了九阳股份上市以来大幅度利润分配的原因。曾有人戏称要想上市公司分红犹如要从铁公鸡上拔毛,而九阳股份却反其道而行之,连续六年大手笔分红,现金分红比例最高竟占到净利润的126%,甚至在经营业绩连年下滑时,分红比例仍不降反升。细想之,九阳股份没有把经营得来的现金流再次投入公司进行可持续发展,在公司年报中声称“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因此将大部分的经营成果分享给股东,这样的短视行为是否意味着实际控制人对未来前景不看好而急于套现想法。小股东投资企业的原因正是看中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而大股东这样的做法却恰恰损害了小股东的利益。

二、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一)资产结构分析

九阳股份的资产负债率普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自2008年上市后资产负债率更是一下子从原先的59.77%下降至34.35%,并且连续六年平稳的保持在这一水平上。一般来说,中国的上市公司在IPO成功后,资产负债率连年增加,因为在中国虽然权益成本很低,但是如果要增发股票却很困难,筹集资金的唯一办法就是发债、贷款,而以上市公司的名义向银行借款又很容易筹集到资金,因此循环往复导致资产负债率的节节攀升。而九阳股份较为稳定偏低的资产负债率对于债权人来说权益得到保证;但对于投资者来说,由于大部分资金来自企业体内循环,未来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九阳股份的资产结构很特别,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比重分别高达70.92%和98.75%。流动资产占比较高、非流动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占比较低的原因是小家电行业的特征及公司的经营模式特点密切相关。九阳股份一直以来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等投入。在新产品早期导入阶段,通过将产品生产外包的方式,从而避免了大笔的厂房、生产线等资本开支,将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和营销网络的建设,这样就可避免生产规模的不经济。另外,九阳股份的负债主要来源于流动负债,而且是流动负债中的应付账款与预收账款,分别占到65.27%和15.59%,说明企业在行业的上下游都有很强的谈判力,尤其是应付账款账期由原来的45天增加到60天。九阳股份的资产、负债还是比较配比的,公司资产构成中以变现性较强的流动资产为主,因此依靠成本较低的商业信用来支撑,节省了大量的财务费用。

(二)盈利能力分析

销售收入方面,九阳股份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来自食品加工机系列、营养煲系列与电磁炉系列。食品加工机系列受豆浆机销量的影响销售比重已从2011年的65.47%下跌到55.07%;电磁炉系列的销售比重基本保持不变;营养煲与西式小家电系列的销售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九阳股份近年来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的产品矩阵,利用现金牛产品——豆浆机,为其他产品提供资金支持,力图开发新一代的明星产品。

分产品系列毛利率方面,食品加工机系列的毛利率最高,但有逐年下滑态势;营养煲和电磁炉系列的毛利率比较接近,平均在26%~28%左右,不到食品加工机系列的四分之三。如果这两个产品系列是将来企业重点发展的对象,那么如何提高目前的毛利率、控制成本是企业目前需要思考的课题;西式小家电系列的销售比重虽然不高,但是该系列的利润率还是比较可观的,也是企业一个潜在的发力点。

(三)发展能力分析

九阳股份的营业增长率在经历了2007~2008年的高速增长后,增速放缓,2011~2012年甚至有所下降,在调整经营战略后,销售增速有所回升,随着营养煲系列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九阳股份未来的市场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3]。

资本累积率的增速近年来持续放缓,原因在于九阳股份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几乎都已经分配给股东,留存在企业内部的资金仅供日常经营流转,而无法再投入技术研发中,因此企业未来自身的发展令人堪忧。

总资本增长率也呈急速下降态势,该指标是从企业资产总量扩张方面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表明企业规模增长水平对企业发展后劲的影响。小家电企业要从控制成本方面下工夫,最关键的是依靠规模经济效益,如果在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很难形成经济效益。

三、总结与同行业财务指标比较

与同行相比,九阳股份最明显的优势在于资产的流动性与安全性方面。企业资金充沛,应收账款的回款能力强,并且在上下游拥有强势的谈判地位,因此能够利用商业信用支撑企业的日常运营。而九阳股份目前经营最大的风险在于缺乏未来的成长性,资本累计率与总资产增长率明显低于同行企业。这是由于企业把大部分的经营成果分配给股东,而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尤其在2013年,九阳股份拿出2.5亿元资金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恒赢系列2013年第49期和中信银行-惠益20号95期(比上年增长395.85%),预期获得的收益率分别为5.80%与6.30%[4]。而九阳股份2013年净资产收益率15.95%是远远高于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就是说九阳股份将2.5亿元资金投资理财产品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的,似乎暗示了企业如果不是没有好的投资机会是不会将现金存入银行、分配给股东的。

九阳股份未来的发展扑朔迷离,如果说它在2008年是一匹黑透了的黑马,昙花一现后的今天最多只能是一头吃老本的现金牛。

参考文献

[1]郭吉桐.九阳股份总市值130亿直逼海尔 超众多家电企业[J].理财周报.2009(03).

[2]张学光.九阳股份大比例分红的秘密[J].华夏时报.2013(01).

[3]张若夫.九阳:云中归来[J].商界评论.2013(06).

[4]九阳股份.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2013(04).

开放教育财务报表论文范文第6篇

文中研究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内容,在分析了国有企业管理层资产管理思维意识薄弱以及相关的资产处置不规范等問题时,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制定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制度,积极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能力。

由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入,在结合现有的经济发展格局以及资产管理模式下,进一步突出国有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发挥国有资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带动整个社会资产高效管理模式的发展。文中针对如何强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效果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的思维意识不强

国有资产管理主要于采购和购置为主,对于资产使用的管理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充分的意识到资产合理利用和资源搭配的效果的重要性,造成资产浪费的同时,增加了资产管理的成本费用,不利于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对于国有资产管理的思维意识发展缓慢,不仅降低了资产管理的整体效果,同时造成了部分国有企业资产的流失,以及资产的混乱。所以,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维意识是提高其资产利用效率和资源的高效利用的重要保证和前提,也是促进整个社会资产管理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财务部门对于国有企业资产的核算缺乏直接有效的手段,使得资产的使用制度化管理目标不明确以及固定资产的配置情况记录等存在一定的缺陷。部分闲置和报废的固定资产处置,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要求,由国有企业单位自行定价和处置,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所以,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是立足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低碳环保节能的角度,全面健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制度,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资产资源利用效率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资产考核指标不合理

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其资产考核指标不合理的情况下,对国有企业的亏损信息掌握不充分,造成企业预期的利润水平达不到标准,出现财务报表虚报的情况。国有企业在隐瞒亏损时,导致潜在的亏损资产难以评估,甚至出现存货过期以及固定资产销毁不及时等问题。在国有企业资产配置不合理的情况下,企业重复购置资产,且对资产又疏于管理,必然导致国有企业的资产出现高度闲置的情况,造成国有企业资产浪费现象。

二、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效果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层的资产管理意识

国有企业管理层应当注重提高资产管理意识,重视对闲置资产的处置。首先,管理层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财务部门的责任意识,对资产购置以及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应用提出指导性意见,激励员工参与到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中。其次,管理层参与资产管理监督工作,发挥管理层的领导和主导作用,从而实现对固定资产的优化管理,并督促做好资产利用记录、采购记录等,全面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效果。最后,国有企业管理层应当积极设定绩效考核机制,通过完善绩效考核指标和薪酬待遇制度,为员工参与资产管理提供一定的激励保障,全面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效果。管理者在资产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能够为财务部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指明方向,进一步丰富资产管理创新思路,从而满足国有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

(二)规范处置固定资产

规范处置国有企业资产,降低闲置资产比例,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部门的作用,合理控制闲置资产管理成本,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做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化建设,在固定资产配置以及固定资产资源利用方面,尽量符合国家低碳环保的政策需要,并积极建立固定资产购置等相关记录,以提升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利用率,有效降低固定资产管理不当的损失。因此,国有企业规范处置资产的行为,必然可以有效的遏制固定资产流失,防止国有企业潜在亏损情况的发生,并能够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

(三)完善资产绩效考核指标

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绩效考核指标,明确财务人的绩效考核方式和方法,激励财务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中来,并充分发挥自身在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优势,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效果和效益。在保证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绩效指标公平合理的前提下,进一步拉开不同绩效人员的薪酬待遇水平,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从而实现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效果,丰富资产管理的思路,明确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目标。

三、结语

本文研究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相关内容,立足于信息社会技术进步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新高度,注重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效果和投资收益能力,全面推进资产管理制度化发展,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带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为社会资产管理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借助于资产管理的制度化发展,进一步控制国有企业内部由于固定资产处置不当造成的亏损,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目的。

(作者单位:射阳县农业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上一篇:安全管理土木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信息技术美术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