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论文范文

2024-07-22

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论文范文第1篇

1 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的意义

1.1 文化导入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 激发学习兴趣

外语教学不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 且应包括文化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结合课本内容有意识地导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详细的文化导入可以使学生对所学材料产生极大的兴趣, 并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如, 在讲《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第一册的第八课Body Language in Daily Use时, 教师可以在导入新课前, 给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身体语言, 并举例对比不同文化环境中, 同样的身体语言代表的不同含义。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些知识非常感兴趣, 不但熟悉了各种身体语言的应用, 而且能够使他们在实际交际中避免了由于身体语言使用不当而带来的误解。再比如第一册的第六课Christmas Traditions, 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用图片, 视频资料介绍一些有关圣诞节的来历, 风俗活动等, 使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1.2 文化导入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家Dell Hymes于1971年在《论交际能力》文中, 指出交际能力的培养包含两个方面:掌握语言规则 (t h 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 和语言使用规则 (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 。这里的语言使用规则指衡量语言使用是否得体的文化规则。在日常交际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即使语言准确无误, 有时也会产生误会。例如:学生看见外教, 出于礼貌, 想打个招呼, 便说:“Hi!Miss…, where are you going?”这样一句话在中国人看来是很正常的话, 在英、美国家的人看来却是不礼貌的, 甚至被认为有意干涉别人的私事。因此, 在日常交际中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规则, 尤其是一些文化禁忌对于学生的日常交际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1.3 文化导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任何语言都是由它所处的文化编织而成的, 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成为外语学习的障碍。相同的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 而学生在阅读理解、听力理解、选词造句上最感到困惑的也就是这一点。比如, 英语中的“receipt”和“invoice”译成汉语分别是“收据”和“发票”, 所以, 很多学生无法理解这样的句子:“Having lost the receipt, I can’t get my traveling expense reimbursed.”和“Our company sends invoices to customers after they order from us.”因为在中国, 收据是不能用来报销的;而发票是支付的凭证而不是定购的凭证。实际上, 在英国receipt (收据) 指买方付款后收到的证明已经付清该款的正式凭证, 也就是可作报销凭证的正式收据, 俗称“发票”;而invoice (发票) 则指销售商品的公司开给购买者的列有所发货或服务清单及这些货物或服务应付款的凭证, 即“发货清单, 销售发票”。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该重视并引导学生注意这些文化差异, 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力。

2 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 从其功能角度看, 包括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文化的渗透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

2.1 知识文化的导入

所谓知识文化, “指的是那种两个不同文化背景培养出来的人进行交际时, 对某词、某句的理解和使用不产生直接影响的文化背景知识”, 包括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通过对知识文化的导入, 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概况以及中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在拓宽视野的基础上, 对所学语言有更好的理解。

2.2 交际文化的导入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黎天睦先生指出:“所谓交际文化, 是指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熏陶下的人, 在交际时由于缺乏文化背景知识而发生的误解, 这种直接影响交际的文化知识, 我们就称之为交际文化”。它包括交际中使用的问候、称呼、致谢、道歉、委婉语、禁忌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言语行为。也包括身体语、体态语、行为、声音、语调等非语言行为。比如,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以表示关心, 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 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英美国家的女性对询问年龄尤其反感, 因为英语国家的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 青春永驻, 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因此, 只有了解这些交际文化中的惯例和禁忌, 才能跨越障碍, 避免误解, 使日常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3 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的原则

由于文化知识包罗万象, 往往需要教师对手头的文化资料进行选择和整理。总体来说, 教师对文化的导入需遵循以下原则。

3.1 相关性原则

所谓的相关性原则就是指教师要传授的文化知识需要与所讲内容相关, 为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而服务。《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每一课都围绕一个话题展开, 每一个话题都有相关的文化知识, 教师应该根据课文及话题内容选择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讲解。

3.2 适度性原则

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 也极其复杂。每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不同类型的文化, 如一国之中因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东部文化、西部文化;由社会阶层的不同而形成的中产阶级文化、贫民文化、嬉皮士文化等。教师应选择文化中的主流因素进行讲解, 同时要鼓励学生通过大量实践阅读, 对相关知识进一步探索, 使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文化洞察力、语言技能与文化能力同步增长, 避免在文化讲解时出现“填鸭”现象。

3.3 实用性原则

文化导入的实用性原则要求教师传授的文化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教师要选择与学生学识水平相当的文化知识及在跨文化交际常用的文化信息进行讲解, 使学生学有所得,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3.4 系统性原则

由于高职英语课时少, 教材内容多, 教师在教学中很少有精力对教材中出现的文化现象进行详尽的阐释或对比分析, 往往是遇到一种文化现象顺便解释一下, 缺乏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教师在进行文化导入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 注意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让学生逐渐理解文化内容的本质。使学生从一开始的了解文化知识逐步过渡到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4 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方法和策略

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提出了以下一些基本方法。

4.1 结合教材, 阐述相关文化知识

这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即教师对与教材相关的文化知识, 或那些含有丰富文化意义的词语、典故、习俗等进行直接讲解, 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此外, 教师也可以采取“头脑风暴” (brainstorming) 的形式, 让学生分组讨论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以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英语读物, 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

4.2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

对比法是跨文化语言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只有通过对比才能使学生发现中英文语言结构及文化之间的异同, 从而产生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例如: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常常是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的赞扬时, 自己却贬损自己。中国人在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长相、衣服漂亮时, 往往会谦虚一番:“哪里, 哪里”。当这种赞扬遭到中国人的拒绝时, 美国人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错误的判断。

4.3 充分利用视听素材

教学实践证明音乐、电影等视听素材对于英语课中文化的导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观看英语电影、录像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最生动的语言和文化信息, 而且还可以了解到英美人的手势、表情、身体语言等非语言交际方式。此外, 教师可在课外开展专题讲座, 英语角等活动, 从而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

5 结语

英语教学不只是语言教学, 还应该包括文化教学, 这一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 在教语言知识的同时, 导入文化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 采取适当的方法, 把传授文化知识贯穿到实际英语教学中去。同时, 作为高职教师也应该对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 以便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文化意识, 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最终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

摘要:教授一种语言, 同时也在传授一种文化。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不可分离、相辅相成。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还必须培养他们的社会文化能力, 使之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本文结合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论述了在高职英语课中进行文化导入的意义, 原则及策略。

关键词:文化因素,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 (美) Timothy Light (黎天睦) .现代外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87:188~189.

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借助翻译克服了语言差异的障碍,跨越了文化差异的沟壑,实现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语言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文化在翻译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语言塑造了文化,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又不能脱离或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微观的语言问题,而且是宏观上的文化问题。所以,语言的文化属性决定了翻译的跨文化交流本质。

关键词:语言 文化 翻译 跨文化交流

世界各民族语言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造就了千差万别、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如何实现沟通和交流呢?最为直接有力的回答当然是:翻译。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赖以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它不仅仅是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更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在推动各民族和全人类进步以及全球文化融合与更新的进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21世纪经济和文化全球化愈演愈烈的时代,不同文化人群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和便捷,文化的差异性、多元化和多样化特征愈发凸显,“翻译在各种文化之间始终充当着协调者和中介的作用,其作用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变得愈加重要”[1](P66),因而,如何阐释语言的文化属性、从跨文化的视角解读和理解翻译的跨文化交流功能和作用也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基本文化成果,是文化的实体存在,是文化的核心,它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具有自律性、内在性、独特性的文化属性。特定的文化人群或地域人群在用其特有的语言表达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传达社会经验、精神情感、信仰、价值观念、心态系统以及世界观等的时候,就给自己的语言符号打上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印记,并赋予其特有的文化附加意义及衍生意义,从而决定了语言的异质性和语言的文化属性。

第一,语言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团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义等诸多范畴的结构体系。它具有任意性和约定俗成性。语言的任意性和约定俗成性存在规定了语言符号外观、遣词造句和承载文化底蕴上的分歧和差异。”[2](P107)人们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在逐渐了解并进入该语言所记录、描绘和表达的文化世界。因此,无论是汉语的象形文字还是英语的拼音字母或是拉丁语的拉丁字母,都是音、形、意相结合的、有意义的符号单位,都带有其各自所属民族文化系统的特征。表意象形的汉字的偏旁部首展现的是所表达意义的具象,与西方的拼音字母中前后缀所指示的共相或抽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比。英语和汉语在语法方面也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英语的名词有着较为复杂的性(gender)、数(number)、格(case)的形态变化,动词有非常复杂的时态、体、语态、语气、人称等的形态变化,而且句子的主语和谓语要保持人称和数的一致,这反映了英美文化世界的语言使用者们看重精确与形式逻辑的分析话语体系,希望通过严密的分类和演绎推理保持理性的语言价值体系。而汉语的动词和名词没有如此复杂的区分,没有形态的变化,有时动词和名词甚至是可以通用的,这反映了中国人偏重直观,相对不受逻辑规约的束缚,得“意”而忘“形”,用形象化语言进行思辨的综合性思维方式。又如,汉语中没有英语的定冠词、动词时态、主谓一致等语言规约,所以中国人觉得英语语法很生硬呆板,而英语国家的人会认为汉语不够严谨;另一方面,汉语用于限定可数名词的的量词却又十分严谨,如汉语的“一个(人)”“一头(牛)”“一只(鸡)”“一匹(马)”“一辆(车)”“一扇(窗户)”等在英语中均可以用不定冠词“a(n)”来表达:a man、a cow、a chicken、a horse、a car、a window等,所以英美人会觉得汉语的量词很繁杂,而我们会认为英美人没有区分事物本质差别的逻辑。

第二,任何一种语言都根植于语言使用者赖以生存的文化,特定的语言与其生存的文化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和共通性。人类世界之所以有意义、有“文化”,是因为生活在世界中的人在使用被赋予了意义的语言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同时,也用语言来构建意义世界,构建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并通过语言的方式拥有文化世界,从而发现自己的存在。可以说“人类几乎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思索着自己与语言的不解之缘,并在语言的规范下创造和传承着不朽的文化”[3](P8)。语言中的词语包含着深厚的民族和文化因素,都被赋予了各自文化特色的附加意义和衍生意义,各种文化都为自己语言的词语意义打上了独特的文化印记。譬如,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家族伦理居于核心地位,在亲属称谓中,嫡亲或外亲、宗亲和姻亲、直系或旁系等辈分及长幼的排列非常明确。所以,对于汉文化中丰富的亲属关系称谓词语的理解有时需要更多地依赖于上下文和各种不同的语境。《红楼梦》第三回描写林黛玉初进贾府时,最能体现林黛玉身份和地位的称谓用语有两处,一是林黛玉向众人说起癞头和尚要化她出家之事,因父母不肯,癞头和尚便说:“若要好时,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是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生……”。二是王熙凤初见到林黛玉时,对其大加赞赏:“……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其中所使用的“外亲”“外孙女”“嫡亲的孙女”等称谓都有意无意透露出对林黛玉在贾家的身份和地位的暗示。贾姓人士对于林黛玉是“外亲”。反过来说,林黛玉对于贾家也是外姓人士,是“外孙女”,而非“嫡亲”。所以,林黛玉虽然进了贾府,但总归是外人,暗示了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命运。而这一点,对于不了解汉文化中称谓文化的外国人而言,是难于理解的。

语言是联系人与文化世界的纽带,语言在文化中不断发展,并被不断地赋予更为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内涵。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规约着人们的语言使用,人们从出生之日起就浸润其中。

二、翻译与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交流是指分处于异质文化中使用不同语言的信息发出者个体和信息接收者个体之间通过特定的信息传播途径进行信息传通的过程。对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而言,实现这个完整的信息交流过程所依赖的特定的信息传播途径主要就是“翻译”。翻译的介入或者确切地说翻译者的介入和参与使讲不同语言的民族得以相互交流、彼此沟通,并最终实现相互对话的目的。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必须首先破译源语信息,把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而不改变原文蕴涵的意义或所要传达信息,然后用译入语赋予该信息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中的相同意义,以保证信息发出者意向所指的接受者感受到完整的信息传递,并接受其影响而做出反应或采取行动。语言的文化属性表明翻译已远远超越了源语与译语之间简单的语言转换或信息传递,它不仅是一个在尽量不改变原文蕴涵的意义或所要传达信息的前提下,把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过程,而且是在多种文化语境参照下的、多种社会文化因素参杂糅合的、在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进行协商调适的复杂的信息转换过程。每个从事翻译的人都会感受到源语和目的语中若隐若现的“文化”以及每个文本中所蕴含着的某种难以言表、难以捉摸的潜藏在词语里面的模糊的、含蓄的、多义的文化特质。

第一,从微观层面上看,翻译是两种语言形式之间的转化、阐释和再现的过程,如把英语译成汉语或反之。翻译从外在形式上看是指用一种语言(译入语)对另一种语言符号(源语)进行阐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通过在译入语中寻找能够最大限度地准确再现源语作品的一切语法、词汇及篇章特征,将原文语篇中包含的所有真实信息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在译文中。翻译的结果是:承载原文内容信息的语言符号发生了改变,语言表达的逻辑和方式发生了改变,但是原文的信息和内容被另外一种语言重写并保留了下来。语言的文化属性表明语言不是在真空中起作用的,一个人语言的习得、使用和生存离不开它所赖以生存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语境,一个人学习一种母语就意味着在这个母语的文化世界中成长,其语言使用必然要受到他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和文化观念的制约,所以,当翻译活动开始时,译者就“进入了一种文化关系中,而他又是作为养育他的那种文化的个体显现进入这种关系的,所以他完成的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关照、比较、体验、领悟。”[4](P69)为了翻译,译者必须理解文本存在的另一种文化的全部符号系统,也就是说,译者在带着自己的文化意识和规范翻译原文本时,必须把自己融入超过文本本身的文化之中,通过译入语的文化背景使原文文本富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下面以上文提到的汉语文化中的称谓词的英译为例,说明文化对于翻译过程的作用和影响。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描写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王熙凤对林黛玉的赞美之辞中最能体现林黛玉在贾家的身份和地位。

原文: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

译文: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ished.She doesn’t take her father,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but looks more like a Chia.No wonder our Old Ancestress couldn’t put you out of her mind and was forever talking of thinking about you.

译者杨宪益夫妇没有将原文中的“外孙女”和“嫡亲的孙女”这两个独具中国文化内涵的称谓词语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为“your daughter’s daughter”或者“granddaughter of maternal side”和“close paternal granddaughter”,而是从原文文本的整体意义出发,在充分考虑了英语读者的文化接受心理的基础上,采取了“移花接木”的手段,将原文中的“外孙女”转译为“老祖宗的女婿的(女儿)”,将“嫡亲的孙女”转译为“姓贾的孙女”,即清楚地交代了贾母和林黛玉的关系,又很婉转地点明了林黛玉是外姓林家的人,抬高了贾家的地位。译者巧妙地弥补了英汉文化差异造成的称谓词语概念范畴的词义欠缺,又机智地避开了汉语和英语在称谓文化上的冲突(毕竟“外孙女”和“嫡亲的孙女”在中国古代像贾家这样一个大家族中的地位是有本质区别的,而这种差别是英语文化中所没有的),以此达到传递原文信息的目的

可见,翻译是对源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都进行转换和改造的过程,翻译者既要在译入语中找到与源语相对应,同时又能为译入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的词语来进行相应的置换。翻译者在源语和译入语之间展开的翻译实践活动涉及到“源语和译入语两种不同文化以及两种文化语境中的诸多因素的一个非常复杂的交往行为”[5](P70)。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不应该只是满足于字面上的忠实,“而更是注重从文化的整体视角来考察如何准确地将一种语言中的文化现象在另一种语言中加以再现,尤其是忠实地再现一种文化的风姿和全貌。”[5](P39)

第二,语言的文化属性决定了翻译的过程就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文本在两种异质的文化传统背景下发生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通常会充分发挥译入语的优势,将源语所携带的异质文化通过翻译创造性地改造后被植入到译入语的文化中,并在译入语文化中获得了重生(afterlife),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英语商品名的汉译为此提供了最佳的例证。很多从西方引进的产品的英文原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标识人物的符号。但是,在它们进入中国市场后,这些产品的中文译名却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汉语文化内涵。如女士化妆品Estée Lauder是用产品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本身并不带有文化色彩,但是其汉语译名“雅诗兰黛”,却蕴含有“高雅诗意幽香佳人”的含义;体育用品Nike取自希罗神话,被译作“耐克”,内含“耐用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语义;汽车品牌Mercedes-Benz取自于制造商的名字,利用音译策略,译作“奔驰”,含有“飞奔疾驰”之意,将产品的功能赋予语言文字之中。类似只有汉语才拥有的词义如果直译,恐怕会使商家和美国消费者大吃一惊。其诸如“宝马(BMW)”“保时捷(PORSCHE)”“美宝莲(MAYBELLINE)”“麦当劳(MCDONALD)”“必胜客(PIZZA-HOT)”等都在翻译过程中(即使是音译)译者在进行汉字选择时进行了创造性的异质文化的本土化改造。尽管在这个本土化改造的过程中,经过翻译的原文,所传达的信息不可能与原文完全等量,但是这种差异在新的地理和文化空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翻译“激活了静态的、同一性的原文,使其获得了他性,使同一性的文化在他者文化中得以延续。”[6](P5)。异域文化经过翻译被植入到了译语文化体系当中,丰富了源语的语言和文化,同时其异国元素和他性本质也得到了保存,得到了认同。

第三,从宏观上看,翻译本身就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因为翻译使跨文化交流中的两种异质文化或者两种异质文化中的人实现了互识、互证和互补。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翻译对于世界各国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以及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礼记·王制》篇中就记载了我国远古时代的传译之事:“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寄、象、狄鞮、译”就是指通解五方语言,为五方之民进行口头言语翻译之人。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提到的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传奇故事也可以说明翻译的跨文化交流本质:故事讲的是遭绑架后被贩卖到利比亚和希腊的两个埃及女祭司分别学会了当地的语言,然后将埃及神庙的祭祀仪式翻译成当地语言并传给了当地人。由此可见,“不同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一种需要。任何一个民族想发展,必须走出封闭的自我,不管你的文化有多么辉煌,多么伟大,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在不断碰撞中,甚至冲突中,渐渐相互理解,相互交融。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又是民族文化在空间上的一种拓展,在内涵上的一种丰富。”[7](P6)这一点对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显得尤为突出。由于中国和西方在地域和文化传统上的巨大差异,翻译在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所起到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使用不同语言的两个文化群体通过翻译实现了跨文化交流双方的“互识”。他们不但认识到各自语言文字的差异,也意识到各自思维方式、信仰系统、价值体系、世界观等文化因素的差异,通过理解和认同这些差异,实现最终的对话。通过翻译,跨文化交流双方在各自的语言和文化的空间内涵上得以拓展和丰富:中国历史上的印度佛教之于中国,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之于欧洲启蒙哲学家,马克思主义之于“五四运动”,古希腊、古罗马文献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等。翻译为译入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新思想、新文学、新科技等的生命之花开辟了新的生存土壤。国学大师季羡林(1911-2009)在谈及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时说道:

“不管经历多少波折,走过多少坎坷的大陆,既有阳关大道,也有独木小桥,中华文化反正没有消逝,原因何在呢?我的答复是:倘若拿河流来比,中华文化这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是从未枯竭。原因是由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常葆青春,万能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大用矣哉!”[8](P9-10)

三、结语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翻译在中西文化交流,尤其是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翻译的跨文化交流本质也愈加明显。正如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在中国翻译研究院成立仪式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与中译外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开幕的致辞中所指出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翻译工作在对外介绍我国进步发展、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和了解、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任务越来越繁重。”[9]译者只有认真领会语言的文化属性和翻译的跨文化交流本质,才能真正发挥翻译作为多样语言和多元文化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媒介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翻译的跨文化交流的作用,体现翻译的跨文化交流本质。

(本文为昆明理工大学学科方向团队建设项目“翻译研究”阶段性成果;昆明理工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重点项目“西南地区高校外宣资料翻译现状与翻译策略的应用研究[KKZ12014540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贵珍.全球化视野下翻译理论的建构与重构——《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评述[J].中国翻译,2015,(2): 66-68.

[2]葛中俊.语言哲学关照下的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A].谢天振. 翻译的理论构建与文化透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107-118.

[3]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4]罗竼.翻译、变异和创造[A].乐黛云(中),勒·比松(法)主编.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66-75.

[5]谢天振.文化转向:当代翻译研究领域的新拓展[A].乐黛云, 李比雄.跨文化对话[C].2004:65-70.

[6]王宁.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7]许钧.生命之轻与翻译之重[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

[8]季羡林.季羡林谈翻译[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王英 云南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650500)

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 跨文化交际已经变得日益重要, 这是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非常容易地聚在一起进行交流。另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也是原因之一。这意味着跨国公司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从事经营。这些跨国公司雇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来为它们工作。翻译更是成为不同民族﹑国家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社会对翻译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对我们的英语翻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在传统翻译教学的基础上将文化交流因素融入教学当中。

1 文化和翻译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 普遍意义上的“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风土人情, 人文信仰, 艺术音乐以及其他所有的人类思维产品”。因此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由这个民族世世代代所积累沉淀下来的, 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时代的特性。因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 所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离不开翻译。可见, 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有的学者甚至认为, 翻译的难与易、好与劣, 与其说与语言有关, 不如说主要与文化有关。如果翻译时只注重字面意思的翻译, 而忽略文化背景, 势必产生可笑的翻译错误, 翻译的过程本身就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 由此可见翻译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翻译教学中跨文化因素的导入

跨文化意识是指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自觉或不自觉所形成的一种认识标准和调节方法, 是译者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以及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 即译者对两种语言在文化上的细微差异、完整性与多样性的感知。翻译工作者必须是一个文化人, 是了解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在文化上异同的文化人。著名翻译学家Nida给译者划定了必备的文化知识框架里包括了:生态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等。我们的翻译教学当中应将这些文化知识贯穿始终。

2.1 生态文化的导入

中英文两种语言在生态文化方面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动物、植物、山脉、草原、风等。而这些生态文化方面的差异会给我们的学生在翻译时带来障碍。

我们先了解两个民族对待动物的态度上的差异, 通常汉语中“狗”被看作是人类的仆人, 诸如:“狗眼看人低”, “狗仗人势”, “狐朋狗友”, “丧家之犬”等。因此可以看出汉语中“狗”大部分是带有贬义色彩。而在英文中“狗”被看作人类的朋友、宠物甚至是伴侣, 比如:“Love me, Love my dog”应译为“爱屋及乌”, “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是“助人于危难”, 而“You are a lucky dog”译文为“你是一个幸运儿”。“龙”西方和中国人对于它的看法是大相径庭, 汉语中有“龙马精神”“龙飞凤舞”, “龙”所象征的意义是吉祥、权利甚至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都自称为“龙的传人”。然而在西方, “dragon”是一种嘴里能喷火的动物, 象征着邪恶、凶残。

东西方文化中对于“东风”和“西风”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汉语中春天总是伴随着“东风”而来, 它带给我们温暖、绿色以及希望。有诗句为证“东风破早梅, 向暖一枝开, 冰雪无人见, 春从天上来”。而“西风”所代表的意思恰恰相反, 如:寒冷、悲伤甚至绝望, 著名古代诗人马致远的作品贴切地诠释了“西风”所代表的意境,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但是在西方“西风”却与汉语中的“东风”意义相似, 著名诗人雪莱的在作品“Ode to the West Wind”中表达了他对美好未来的希望。那么英文中的“东风”也就与中文的“西风”意义相近。为何存在这种差异, 主要还是地域的差异导致文化的差异。

我们再看看杜甫的一首诗。“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在这首诗里, 杜甫也将月亮同一个人的家或家乡联系起来。当许多诗人都这样用月亮进行联想时, 即使用其扩展的意义, “月亮”就逐渐地获得了表示家或者家乡的引申义。因此, 在中国, 我们有中秋节。每逢中秋节, 家里的所有成员都要团聚在一起。但英文中的“moon”则没有这样的引申意义。如果在美国, 情况可能会是这样:当一个小孩子仰望月亮, 他不会想到他的家或家乡。他可能会想到有一天他要登上月球, 或者坐航天飞机去月球。因此, “月亮”与一个人的家或家乡相联系的文化内涵只有汉语才有, 或者说, 只有中国文化才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必须使学生明白英汉两种语言在自然文化这一环节上的差异。在实践环节, 也就是翻译课上通过练习及译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 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2 语言文化的导入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形式之一, 是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桥梁。事实上, 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将原文和译文完全对等起来。大量译例表明由于中西方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 导致翻译不可能将原文与译文绝对的对等起来。如果我们翻译时只是字对字的直译, 那么很难表达原文中深层次的意思, 有时甚至误解作者的原意, 这种情况下, 要求我们的翻译工作者必须将文化考虑其中。以下面的俗语为例:

“不要班门弄斧” (试比较:不要交鱼儿游水) 。

Beauty lies in lover.“情人眼里出西施” (试比较:情人眼里出卖人) 。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一个和尚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 (试比较:一个人的事干得好, 两个人的事论平均, 三个人的事无人管) 。

在这些例子中“鲁班”、“西施”、“和尚”都带有鲜明的汉语文化特点, 如果我们将只是通过字面意思直译的话, 那么译文就不能表现原文中深层次的意义, 而且也会破坏其美感。在英语翻译课的教学过程中, 在传授翻译理论和技巧之前, 不妨抽出几个课时从宏观上进行中西语言文化的比较, 使学生对中西语言特点、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宏观上产生一种认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 学生不仅能深刻地了解英语的词汇特点, 同时也加深了对汉语词汇的理解和认识。

2.3 宗教文化的导入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在人类任何一种文明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在中西方宗教都已经发展了数千年, 他们分别有不同的信仰。在西方, 基督教构成了西方文化的大背景, 它对西方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们甚至可以说,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 而且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支柱。仅《简爱》一部小说, 就引用《圣经》成语126处之多, 可以说不了解《圣经》很难理解西方文化。而在中国, 人们传统信仰佛教和道教, 我们在很多文学巨著中找到这些痕迹, 比如《西游记》、《红楼梦》等。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译例:

世人都晓得神仙好。 (第一回)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杨译第一回P16)

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霍译第一卷P63)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第六回)

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杨译第一回P90)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霍译第一卷P152)

从上述两个译例中很容易发现, 依据不同的宗教信仰可以得出不同的译文。“immortals”和“heaven”这两个词带有道教色彩, 而“salvation”和“God”虽然更容易被西方人接受, 但是却不贴近原文中所隐含的宗教色彩, 很容易让人误解成中国人也信仰基督教。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一旦谈到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就单方面强调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忽视对母语文化的认识, 事实并非如此, 东西方宗教文化的导入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

英语翻译教学中应该将跨文化交流因素贯穿始终。学生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知之甚少, 主要还是文字到文字的对译, 文化的缺失经常导致错译或误译。虽然在我们大部分的英语教学中并没有讲授文化差异的专门课, 但是文化的学习必须穿插在我们的翻译教学当中, 文化的渗透在学生的翻译学习中起到关键作用, 这些文化渗透的内容包括了: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宗教信仰、礼俗规范等。而对教师来说, 翻译教学就是一个语言到文化文交际的教学实践过程, 文化的融入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 使教师能够更加生动地释义文本内容, 实现语言和文化在教学上地结合。翻译教学要与文化教学结合并且同步, 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在结构和文化上地异同, 并将这些差异放在一定的语境下讨论对比, 那么学生翻译出来的译文才能最大可能的符合原文的风格和意境。

4 结语

翻译并不仅仅研究单纯的语言转换, 翻译教学也不应该局限于翻译方法的讲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 应该引导学生明确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有计划、有系统地导入跨文化交流因素。使他们在英汉互译中克服“文化迁移”, 消除文化干扰。翻译教学不能只是传授一般地翻译技巧, 或只是做机械地练习, 而是要教会学生从文化内涵来分析作品, 理解作品, 并且懂得英汉文化地差异及其语言表达上地不同, 较系统地向学生导入有关语言、宗教、生态等各方面的文化知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实际交流能力。

摘要:传统的翻译教学只注重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的传授, 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外语水平与实际翻译能力严重脱节。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关键词:英语翻译教学,跨文化,导入

参考文献

[1]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2] 康晓芸.跨文化交际因素融入翻译教学的原则和技巧[J].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6 (12) :142~143.

[3] 黄碧蓉.翻译视角下的习语文化差异探究[J].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4] 宋子燕.论文化内涵的翻译技巧——以《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为例[J].上海: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5] 刘颖.论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应对策略[J].辽宁: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29 (1) :77~79.

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多元模式教学方法是提升英语翻译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环境,对英语翻译教学工作中多元模式的应用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结合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实际要求,对多元模式的教学活动策略进行了分析处置,对有效的提升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整体水平十分重要。

【关键词】多元模式 高职院校 英语翻译教学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工作对于翻译教学的重视程度较高,目前,针对英语翻译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是优化英语课程实用性的关键,也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多元模式教学方法的整体价值。

一、多元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领域的应用意义

1.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环境的改善。英语翻译教育工作是一项在技术层面较为复杂的工作,学生不仅仅需要针对个人智力开发需要进行具体的教育工作适应,还必须保证个人的英语基础知识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积累,以此保证高职院校的英语翻译教学工作得到有效的完善化处置。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工作对于客观环境因素的重视程度较高,必须保证学生可以很好的顺应教育环境的优化处理需要,并使相关影响性质的因素可以更好的顺应英语翻译活动的控制处理要求,为高职院校进一步适应教学环境的优化处理水平创造有利条件。在高职院校应用都远教学模式改善英语教育之后,各类教育工作体系的实践都可以为高职院校具体的教育工作积累良好的经验基础,使高职院校可以更好的凭借多元教学体制的有利条件,与多元模式推进过程中的各类英语翻译实践活动相对接,保证英语翻译活动能够更好的得到指导性思想因素的有效支持,并使智能教育工作的价值可以在高效的实践活动影响之下,顺应英语翻译教学活动的优化设计需要,促进教学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2.优化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文化氛围。多元模式的实践首先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领域提供良好的理论因素基础性支持,使高职院校可以更好的凭借教学工作的经验性因素,适应各项英语翻译技能的掌握需要,保证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能够在环境因素的有效促进之下,顺应教学文化的应用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英语基础知识学习空间。除此之外,要加强对英语学习工作进程性因素的关注,有效的保证个人的学习活动可以在智能化教育工作的经验带动之下,适应多元教学模式的优化应用要求,为技能性质因素的优化配置创造良好的基础性条件。

二、多元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领域的优化应用策略

1.应用多元教学模式拓展英语翻译教学途径。英语翻译工作必须保证可以将各类教学活动进行集中统一的控制性处理,并且保证翻译工作可以在诸多基础性信息资源的有效支持之下,适应英语翻译业务的具体要求,为多元教学模式的優化处置创造良好的基础性条件。在进行英语翻译教学基础支持因素教学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多元教学模式可能涉及到的教育领域各项工作,对教学活动的倾向性影响加以研究,有效的保证教学活动可以凭借学生实际行为因素适应学生思想倾向的调整要求,保证英语翻译活动可以在基础支持因素的影响之下,顺应多元教学模式的优化处理需求,保证英语翻译活动能够得到翻译业务的精准有效支持。英语翻译活动必须结合基础知识培养换进的特点,对考核活动模式进行设计,使考核业务可以不断的适应多元教学模式的优化需要,保证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考核都能在相同的模式基础之上进行有效合理运作处置。

2.调动学生参与英语翻译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多元模式的应用工作必须加强对英语翻译活动的关注,要针对现有的英语翻译业务运行方法,对翻译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多元模式特点进行分析应用,并使多元教学模式的价值可以更好的在翻译教学因素的影响下得到贯彻,以便多元模式的操作实践可以更好的顺应英语翻译工作的优化配置需要,促进学生参与英语翻译活动积极性的提升。高职院校还需要加强当前学生对英语翻译相关文化需求的关注,有效的利用英语翻译活动的合理操作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英语基础知识学习资源,以便学生可以在高职院校多元教学模式的带动之下,适应英语翻译活动的优化配置需要,保证英语翻译的全部活动都能在学生积极性的带动下得到全面推进,顺应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调动需求。

3.优化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硬件资源配置。高职院校目前在一些英语翻译活动的硬件资源配置和技术环境优化方面缺乏充足的客观环境支撑,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保证高职院校可以尽快的获得文化软实力因素的有效支持,创新高职院校英语翻译工作的教学模式,可以直接优化多元模式在教学工作领域的应用水平,并且保证英语翻译工作可以凭借文化性质的优势与英语翻译具体业务实现对接,促进都元模式价值的更好实现。要结合多元教学模式的完整推进要求,对具体的英语翻译教学工作在各个阶段所必须的资源处置情况进行分析,并且保证英语翻译教学工作能够在资源配置体系的价值得到明确的情况下,争取到更加高水平的资金资源支持,为高职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经费方面支持体系的优化提供更高水平的业务运行空间。

三、结论

多元模式是提升英语教学活动质量的关键性因素,结合高职英语教学工作的实际要求,对英语翻译工作的价值进行明确,并结合多元教学模式的实际特点进行具体的英语基础性教育工作改善性策略的制定,对有效提升多元模式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袁燕华.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论文范文第5篇

在美国 ,法律教育是一种学科涉猎范围甚广的大学后续教育 ,即主修法律者须首先修完普通大学的课程 ,足见其难度 ,因此法律英语的翻译也就不能等闲视之。本文将从法律英语中词、 句的特点以及法律文化底蕴等方面入手 ,分析其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法 ,中国大量借鉴和吸收外国法学的精粹 ,为中国法学注入活力 ,从而造就了中国法学的日益繁盛。这离不开法律英语的翻译 — — — 这座法律文化交融的桥梁。但是 ,要 “融和土洋 ,贯通中西” 绝非易事 ,因法律英语这种特殊的语体在词、 句方面所具有的特点 ,以及有关法律知识的欠缺等因素 ,对法律英语的翻译都会产生不小影响。

法律英语中词汇的特点及其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于法律英语的词汇特点 ,不少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法律英语最重要的特点是用词准确 ,但不排除使用模糊词语;[1 ]有的认为法律英语中常派生出 “-ed” 型名词表示“某某人”,如 “the deceased 死者” 、 “the accused被告人”,显得很委婉。 [2 ]此外 ,法律英语尚具有下列一些特点。1. 1 普通英语( EGP)词汇在法律英语中被赋予了新义一词多义现象在法律英语中十分普遍 ,故不能仅靠词典来确定其含义 ,而要审视全文 ,方能理解其在原文中的意思 ,进而有效地实现原文的意旨。例如 com mon law 一词 ,在当今任何一部法律词典中均可查到其含义 ,即 “普通法”,但也有学者从其与大陆法相对应的层面考虑 ,将其译为 “海洋法” 。但是 ,如果从英美法系的发展史观之 ,该术语在不同场合应作不同解释。在英格兰被诺曼人(Norman)征服后 ,英王派自己的法官到各个领主区域的法院 ,依据当地的习惯并参照诺曼人的法律观念审理案件 ,并将判决的内容用文字记载下来 ,成为日后相似案件判决的基础和标准。该法律的适用有一致的法律标准 ,且在全英国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与原先英国各地不一的标准有别 ,故首先 ,common law 应译为 “普遍法” 。 [3 ]如译成 “普通法”,则给人以此法非常普通的感觉 ,于其功能则有误导之虞 ,①而且 ,对于某国内法因法律调整范围不同而划分的 “普通法” (general law)与“特别法”( special law)②而言 ,也不无混淆之虞。至于从 “大陆” 与 “海洋” 的区别而类推出“common law ” 应译为 “海洋法”,从而与 “civillaw” (大陆法)相对 ,则更是大谬矣 ,因现代法律体系中已有一专门的海洋法(ocean law) ;其次 ,当与equity (衡平法)相对而言时 ,应译为 “习惯法” 。因自中世纪以来 ,案件要进入诉讼程序须符合严格的诉讼格式 ,即便是诉讼格式被废除后 , “其仍在地下对我们发号施令。 [4 ]” 而 equity不需严格的诉讼格式 ,而是按实质公平正义进行判断 ,二者正好相对;再次 ,当与 statutorylaw(成文法)相对而言时 ,应将 common law 译为 “不成文法”,因前者是以抽象法律条文为特征 ,而后者则以法院判决内容这种不成文的方式作为法律规范;最后 ,当与 cannon law 或 ec2clesiastic law (教会法) 相对而言时 ,应将 com2mon law 译为 “世俗法” 。依本论文由大家网topsage.com整理提供据教会法的规定 ,对事实可以通过 “wager of law” 的方式进行审理。比如在债务纠纷案中 ,被告可找来十几个局外人为自己作证。这些证人手持 《圣经》,宣誓说被告不欠原告债务 ,则被告可胜诉。而依据common law ,是不允许此种类似 “神判” 的方式判案的。推而广之 ,了解到有关知识后 ,才不至于将 j ury t rial i n equi ty 和j ury t rial i n law分别译成 “衡平法上的陪审” 和 “法律上的陪审” 。在此时, j ury t rial i n law 应理解为 juryt rial in common law ,即与衡平法上的陪审相对而言的 “根据习惯法的规定而进行的陪审” 。在法律英语中尚有大量类似的短语③,须结合上下文才能决定其含义。助动词可谓是英语词类中相当重要的表达语意的工具 ,在法律英语中更是功能独特 ,用法特殊 ,两个完全相同的文字叙述可意义迥异。以最为常见的 shal l 一词为例。该词大量使用于法院的判决中 ,或用于表达被规范对象 “应该” 或 “不应该” 作某事 ,常译为 “得;应当” 。为何要使用 shall 而不用 must 来表达 “必须” 或“应该” 呢 ? 对此 ,Black’ s Law Dictionary 作了解释:因为 must 并未将 discretion (裁量 ,决定)之意涵盖在内。从法规制订的目的而言 ,应将立法者的裁量与决定用文字表达出来 ,法院的判决亦是如此。e. g. : The Option Period shal l be the peri2od of 10 days starting f rom the 30thday af ter theexecution of this Agreement . (在此句中 ,shall 表达了合同订立者的意图) ;e. g. : The seller shal l ensure that all theinformation will be correct and complete. (在此句中 ,shall 一词体现当事人的义务) ;e. g. : The Convention shal l not affect , orbe incompatible with , the application of any in2ternational convention or national law relating tothe regulation and cont rol of t ransport operations(此条规定系对公约效力的规约 ,体现了制定该公约的目的 ,可译为:本公约不得影响任何有关运输业务管理的国际公约或国内法的实施) 。故只有了解了法律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强制性特征后 ,方能将 shall 的语气恰当地译出来。1. 2 大量虚词在法律英语中的特殊用法也使法律英语的翻译困难重重如在“The value of US dollars under thecont ract is determined by the ratio of the meanbuying and selling rates of US dollars agai nstdeut sche marks and f rench

f rancs published bythe Bank of China on the date of negotiation” .这句话中 ,斜体字 under the cont ract 和 agai nst分别表示 “根据合同” 和 “对” ,与我们平时所了解的意思大不一样;而 “at common law” 中的“at” 也可译为 “根据 „„” 。又如 w here 一词,一般是用作连接副词引导地点状语 ,如: I don’ t know where I keep it ;或用作关系副词引导定语从句 ,如: The cit ywhere I work is well- known for it s fog. 但在法律英语中 ,其使用范围广泛而用法特殊: (1)当用于句首时 ,该词具有抽象条件的含义 ,常译为“在 „„时” 。如: Where statute operates in thelaw of tort s , it s function is usually to reform orto limit the common law. (在侵权法领域适用制定法时 ,后者的功能是修正或约束普遍法) ; (2)引导非限制性同位语从句。如: Through本论文由大家网topsage.com整理提供 sale ,gif t or com pulsory acquisi t ion by law , e. g.w here goods or land are compulsorily acquiredby statute , or taken by dist ress in execution ofjudgment .在此句中 ,where 代前面的 “依法强制性取得”,故不妨译为:通过买卖、 赠与或依法强制性取得 ,即通过征用或者在执行法院判决时扣押动产或土地从而依法取得所有权; (3)引导表语从句。如: The normal method of dischargeis w here both parties perform their obligations.(此句表明了严格履行合同义务的一般理论即通过履行合同而解除合同义务 ,故试译:合同通常因双方都履行各自义务而解除) 。此外 ,在正式的法律文本如合同中大量使用了 whereof、 wherein、 whereby、 herein、 here2inaf ter、 herewith、 therefore、 theref rom、 thereon 、whereas等古体词 ,使表达更为精练。在使用了这些词的句子中 ,where、 there 或 here 可理解为which 或 that ,指代前面或后面的某物或情况。如果对这些虚词的用法不了解 ,势必影响理解和翻译。如: Herei naf ter referred to as the“Joint Venture company” 该句中 hereinaf ter 等于 in and af ter which ; later in the same officialpaper or document ,故可译为:以下简称 “合资公司” 。又如: According to other authorities ,however , special circumstances may make it in2equitable to allow the defense of ult ra vires , aswhere benefit s have been received or the cont racthas been performed by the party seeking the en2forcement thereof .在本句中 ,whereof 相当于ofwhich ,故可译为:但按照其他权威人士的见解 ,凡是在已经获得利益或积极实施有关合同的一方业已履行合同的特殊情况下 ,再允许其以越权行为作为其抗辩理由 ,则有失公平。再如:They should consider such problem as the modeof paying the purchase price and the tax conse2quences resulting theref rom . 在此例中 , there2f rom的意思为 f rom which ,故可译为:他们应考虑支付方式及其有关的纳税问题。1. 3 拉丁语和法语等外来词给法律英语翻译带来的影响在美国的法律教育中 ,法科学生在学习法律时必须在 1 至 2 年内修完拉丁语 ,考试合格后才有可能申请学位 ,足见对外来语的重视。作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这两大法系中的一支 ,罗马法及后来的法国法律对整个世界法学的繁荣兴旺可谓功不可没 ,因此在法律英语中大量借鉴和使用了拉丁语和法语词汇。如 o2bi ter dict um 为法官判决时所作的非决定性的附带意见(该意见不具有约束力) ,而 rat io di2ci dendi 指判决理由(该判决部分对以后法院判案具有约束力) 。又如 res意思为thing (物) ,在decree in rem (对物判决)中 rem 为 “物”,而在chose in possession中chose 为法语词 ,其意亦为“a thing” (物) 。由此可见 ,了解并熟悉拉丁文等外来词定会对法律英语学习有所裨益 ,否则会给翻译带来不少困难。

2 语言的文化背景

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不一 ,在行文结构、遣词习惯及句法层面上相去甚远。英语句子重分析 ,故造句多形合( hypotaxis) ,是 “以限定动词为核心 ,控制句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故句子复杂化只能通过前呼后拥 ,递相迭加来实现” [5 ]。因重复使用词语在英语中并不合语法规范 ,故在英语中使用代词或助动词来进行替代(lexical equivalent s)的频率高;而汉语句子则重意合(parataxis) ,是靠 “逻辑事理的顺序来实现意合、 流动、 气韵三位一体的横向铺排的。 ” 正由于两种语言特征各异 ,再加之法律语言的措辞要求严谨 ,故在翻译时往往不能正确遵循各自的语法要求 ,从而有悖于表达。诚如前苏联翻译家尼• 查波罗斯基所云 , “人们责备不少翻译者不精通翻译所依据的外国语 ,这种责备是公正的。不过 ,翻译者之首要职责却是应很好地了解他们写作所用的本国本论文由大家网topsage.com整

理提供语。 ” 因此 ,应充分利用翻译的各种技巧 ,如 “增词法 ,重复法 ,省略法 ,正反表达法” [6 ]等 ,再结合法律规范或文本语言的特点 ,从而准确而精练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例如:1. They were ready to be disposed of bytheir parent s if alive , or otherwise by their near2est relations.该句系有关法律规定 ,翻译应该严谨 ,故应将其中省略的补充完整。试译:如其父母健在 ,当由父母领回;若父母已故 ,则由其近亲属代领。2. This Convention does not prevail over anyinternational agreement w hich has al ready beenor may be entered i nto and w hich contai ns pro2visions concerni ng the mat ters governed by thisConvent ion.此句亦为法律文件,为了严谨准确,对该句中的后置定语应作相应的处理,而不应拘泥于原文语序。试译:本公约不优于业已缔结或可能缔结并包含与属于本公约范围内事项有关的条款的任何国际协定。3. Whoever commit s arson , breaches adike , causes explosion , spreads poison or usesother dangerous means to sabotage any factory ,mine , oilfield , harbor , river , water source ,warehouse , house , forest , farm , thrashinggrounds , pasture , key pipeline , public buildingor any other public or private property , therebyendangering public security but causing no seri2ous consequences , shall be sentenced to fixed-term imprisonment of not less than three yearsbut not more than ten years.该句系有关法律条文 ,法律规范应精练而明晰。该法律规定是针对任何人的 ,原文中有主语 ,但在翻译成中文时却一般不将主语译出来 ,以符合中文及法律规范的行文要求。试译:放火、 决水、 爆炸、 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 矿藏、 油田、 港口、河流、 水源、 仓库、 住宅、 森林、 农场、 谷场、 重要管道、 公共设施或其他公私财产 ,危害公共安全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4. In addition , the cont ract must satis fy thefollowing requirement s : (1) The goods in ques2tion are , at the time of the conclusion of the con2t ract , in the course of carriage , or will be carriedf rom the territory of one State to the territory ofanother ; or (2) The act s constituting the offerand acceptance have been done in the territoriesof different States.该句中使用了并列和平行结构 ,这在法律英语中使用频率甚高 ,使要表达的意思衔接密切 ,故在译成汉语后 ,也应体现法律文本的相似特点。试译:此外 ,合同须符合下列条件: (1)在订立合同时 ,有关货物正在或即将从一州装运至另一州;或(2) 在不同州管辖区内 ,要约和承诺行为业已完成。

3 法律文化底蕴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

诚如奈达先生所指出的 , “To be bilingual ,one has to be bicultural1” 王佐良先生也认为 ,“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之词 ,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 ”法律英语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对译 ,恰恰相反 ,由于法律英语涉猎范围甚广 ,包括各部门法以及诸多法律边缘学科 ,故从事法律英语翻译的人士须熟悉有关的法律知识。如果缺少相应的法律文化底蕴尤其是一些法制史方面知识的了解 ,稍有不慎就会谬以千里 ,造成不完全理解或理解错误。1.众所周知 ,在美国 ,对州法院的判决不服 ,可上诉到州最高法院。州最高法院一般都称为 the Supreme Court ,但纽约州例外 ,该州的最高法院叫 the Highest Court ,而 the S upremeCourt 在该州却被称为第一本论文由大家网topsage.com整理提供审法院。知晓其法院系统等级的人都知道 ,因为该州在殖民初期地盘并不大 ,且人烟稀少 ,故设立一个法院已足以审理所有的案件 ,且该法院是当时最大的地方法院 ,故用 the Supreme Court 表示地方法院。后来案件增多 ,方另设一级法院 ,称为 theHighest Court ,即纽约上诉法院( Court of A p2peals of New York) 。不了解该州法律史是很难明白个中缘由的 ,那翻译时又岂有不错之理 ?2.在契约的分类中 ,有一种叫 simple con2t ract。如果不了解契约的发展历史 ,则很难译出其内涵。这种契约并非内容简单 ,而是指未经类似宗教仪式的宣示程序而订立之契约 ,是与 “封印契约” (cont ract under seal)④相对的契约类型 ,故并非 “简单契约”,实为 “非正式契约” 。3.法律英语教程[7 ]第 15 课(第 234 页)中将 right i n perf ormance 译成 “上演权” 。众所周知 ,版权法中的 “表演权或上演权” ( right toperform) ,是作者以表演的方式使用其作品的权利 ,或许可他人以表演的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 ,属于著作权之中的财产权;而 “right in performance” 是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 “表明表演者身份、 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以及许可他人为营利目的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 的权利 ,即 “表演者权”,属于与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二者虽然有一定的联系 ,但毕竟有别 ,不可混淆。4.法律英语

教程(同上)第 12 课第 182 页的注释中,编者将 cont ributory negl igence 解释为 “共同过失” 。该术语是否应作如此解释呢 ?熟悉民法的人可能都知道 ,所谓共同过失 ,在侵权法理论上 ,又称为共同过错或共同侵权行为 ,指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 ,基于共同的敌意或过失而致他人损害”,[8 ]或 “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侵权行为” 。 [9 ]由此可见 ,共同过失的特点在于两个以上行为人所实施行为对象的一致性 ,即共同指向第三人。而在课文中的情形是:陪审团为了保护有过失的原告的利益转而采纳“比较过失原则”( rule of comparativenegligence) ,由此可见 ,原告与被告对损害的产生均有过失 ,则符合 “混合过错” ⑤的特征。因此 ,在课文中 , cont ributory negligence 应译为“混合过错” 或 “过失竟合” 。5.法律英语教程(同上)第 166 页将 “pleabargaining”翻译为 “被告的抗辩交易”,是否应作如此翻译呢 ? 根据 Black’ s Law Dictionary(Fif th Edition)的解释 ,所谓 “plea bargaining ,乃a process whereby the accused and the prosecutorin a criminal case work out a mutually satis facto2ry disposition of the case subject to court ap2proval”,即在提起公诉前 ,检察官与被告方就被告人的定罪与量刑问题所进行的协商和交易。之所以达成这种交易 ,一方面是检察官感到案情复杂或有太多的案件难于一一应付 ,而另一方面是被告方感到难逃其咎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达成协议:被告人认罪伏法 ,检察官则相应地减少指控罪名、 降低指控犯罪的幅度或向法院提出对被告人减轻刑罚的建议。不过协议的有效性须经法院审查。故从实质上讲 ,该术语实际上是公诉方和被告人的一种私下交易 ,而非 “被告的抗辩交易” (在此姑且不论其使用 “被告” 这一术语的错误 ,因在刑事案件中应称为“被告人” ) 。现在 ,该术语在刑法学界通译为“辩诉交易”,不妨从之。6.法律英语教程(同上)第 163 页上有这样一句话: These dif f erences can be sum med up bynot i ng that on the one hand , there is no realcounterpart to our pret rial discovery mot ionpract ice , w hi le on the other hand , there is nogenui ne“t rial”i n our sense of a si ngle culmi2nat i ng event。课文后的译文为:归纳这些差别可以发现,一方面 <普通法系 >没有与我们相应的披露文证即动议程序,另一方面也没有我们 <大陆法系 >那种概念上的对一个案件进行真正一次集中 “审理” 。从该句的译文看来,译者没有理解上下文的意思 ,故出现了偏差。但是如果对两大法系在程序法上的区别有所了解的话 ,也就可轻易地发现其译文之错。比较两大法系在诉讼程序上的区别 ,我们可以发现 ,英美法系常包括复杂的长时间的审前证据开示程序 ,在该开示程序之中常伴随审前动议 ,就程序或实体上的问题提出请求 ,而后进行为时较短的集中审理;而在民法法系中 ,没有采用任何形式的审前开示程序 ,在前期听审之时 ,证据未被“开示” (discovered) ,当事人请求提交证据的项目(items) ,法官就证据的 “相关性” ( relevancy)和 “可采性” (admissibility)作出裁决 ,即可采纳的证据在此后的审理中一次性予以提交。 [10 ]故原译文刚好将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特点弄颠倒了。因此须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 ,方能准确地译出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

4 结束

语基于上述种种因素 ,法律英语翻译比一般语言的翻译更为复杂。故在翻译时须顾及两种文化在历史沉积、 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并勤于平时积累语言点滴 ,加强母语和有关法律文化功底的修炼。只有重视英汉两种文化的特点并对法学有关知识有一个更准确的把握 ,方能更准确有效地进行翻译 ,扫清法律英语翻译过程中的 “外行话” 障碍 ,使译文读者能如原文读者一样领会作者的文章(矛盾语) ,从而为法学的繁荣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要求大学生能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但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多偏向西方文化的导入而忽视了对中国文化的输出,结果大多数大学生不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要重视中国文化输出的原因,讨论了中国文化输出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对大学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中国文化;输出;大学英语

一、背景和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我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渗透到各个领域。在全球一体化和世界各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中国文化必然伴随着我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走向世界。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因此,让工作人员学会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以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获得理解、接受甚至认同是很重要的。

大学生作为未来职场的中坚力量,能够准确、熟练地输出中国文化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要主动汲取中国文化相关知识,并且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练习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5)》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在注重发展学生通用语言能力的同时,应进一步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使学生在不同领域或语境中能够有效地交流。由此可以看出,自新时期教学改革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经历了从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到侧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再到如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与目前的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是一致的。

二、强调中国文化输出的原因

21世纪初,一些专家和学者敏锐地意识到中国文化输出受阻的现象。从丛指出即使有着较高英语水平的博士生,在日常汉语交流中汉语文化底蕴也显得苍白,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即不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张为民、朱红梅调查了126名清华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用英语转述包含中国食物、民俗以及历史名胜古迹等中国特色文化话题的能力,结果表明,大多数测试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中国特色文化。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各层次教学中中国文化输出受阻现象都存在。综合起来,其原因有以下几条:

1. 缺乏输出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内容包含欧美文化和中国文化双向的导入和输出。在近些年的教学中,欧美文化的导入和输出早已引起廣大师生的重视,并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可喜的成绩,而中国文化则被忽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一致强调要在目的语文化中学习目的语,有的文章甚至把文化教学等同于英语文化教学。由此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广大师生习惯于把自己置身于英语文化中输出英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而缺乏对汉语文化的输出意识。

2. 输入量不足

对于中国的传统与文化,其实学生从小到大并没有修过系统介绍中国文化的课程,对中国文化的摄入主要依靠课内外日积月累的“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中国大学生只有选修“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时才会系统地思考“中国文化”这个话题,然而只有极少数大学生才有机会接触这门课程。因此,总的来说,学生在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中,中国文化的输入是不足的。

3. 缺少输出机会

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广大师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盲目自信,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自然很了解中国文化;更重要的是,遇到对外介绍中国文化的机会不多,很难发现自己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西方文化输入,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同时升华学习者的本民族文化修养,提高中国文化的输出能力,争取对外交流机会,做到学以致用。

三、中国文化输出的内容

大学英语教学是基础教学阶段英语教学的提高和拓展,主要帮助学生在中小学英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译五项基础能力,还要求学生获得人文性质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大量实践机会,使其能用英语输出中国文化。大学生需要了解中国文化输出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概况

国家概况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基础,让学生了解中国国家概况,不仅仅是了解中国目前的地理位置、人口、政治、经济、文学、科学等信息,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个国家的发展与变迁。一个国家正是由于其地理、历史的变迁,才会形成独特的民族、宗教、传统及风土人情。具体来说,中国传统节日、烹饪、烟酒茶、服饰、建筑、地方戏曲、表演艺术、武术和中药这些中国文化中最直观、最表象的东西,往往是对外交流中最难表达的东西。因此,让学生做好中国文化的知识储备,是保证成功传播中国文化的前提。

2. 汉语语言特征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必然在语言上有所体现。尽管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如何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但在实际的对外交流活动中,我们不能排除对方接触到中国语言的可能。中国的人名、地名、菜名及其他物品的名称以及汉语语言的一些特殊表达,都会成为对外交流的内容。很多学生在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时,认为很难将中国的独特文化用英语表达出来,认为中国文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究其原因就在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上有巨大差异。因此,学生要深化对汉语语言的理解力,总结汉英两种语言的区别,在提升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化领悟力和传播力。

3.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一国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个人对中国文化的感知与领悟会随着自身阅历与人生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虽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各有不同,但总会呈现出一个民族的共同性,总的来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和其他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尽管在对外交流中使用的是英语,但我们面对的是有各种不同文化背景和各种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不同国家的人。因此,在对外交流活动中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阐释往往可以解除误会与疑惑,达到理解并接受的目的。

四、中国文化输出的方法和途径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中国文化输出的方法和途径通常有以下几种:

1. 引导学生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

通过系统的学习、归纳与总结,发现规律,探求中国文化的本质,使学生不至于一味地在中国文化导入基础上进行原文输出。近些年,对外交流中对中国文化的输出引起国家重视,有关机构颁布了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指导性英文译文,如对中国菜名和标识语的指导性译文。大学英语教学也对中国文化的导入加以重视,甚至出版了专门的著作,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高等学校英语拓展系列教程中的《中国文化概况》(A Glimpse of Chinese Culture)。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国家概况、文教科技、民俗风情、旅游览胜、中国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图文并茂,适用于大中院校英语专业低年级大学英语公共课使用。但大量输入并不能保证对未知的及尚未涉及内容的正确输出,相反,掌握中国文化本质,则相当于掌握了汉英切换的原则和方法,对中国文化输出中的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2. 加强学生汉译英能力的培养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学生应增加有关中国元素的翻译练习。教师在讲解译文时应找出其体现中国文化的地方,并适当联系相关文化知识,对此知识点进行适当展开,尤其是一些含有历史、宗教、语言文化背景的成语、习语和典故、特别要注意那些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词。

3. 模拟真实的对外交流场景

角色扮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对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和文化导入不同,文化输出的主体在于學生,所以应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方式转换成以学生实践为主体的一种授课方式,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一些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顺利开展,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写作、演讲、拍摄英文短片、面对面的情景交流等各种形式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尝试用英文介绍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实现中国文化的输出。

4.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教师及相应的学生机构管理人员应鼓励学生利用实习、兼职等机会进入社会实践,参与到真实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中。课堂教学有其显而易见的虚拟性,在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图书中,人们获取的信息极易被这些媒体控制。这些媒体倾向于提供标签式的文化,阻碍了人们接触到其他民族文化的真实情况。而像社会实践这样真实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接触和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好机会。

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中国文化必将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鉴于英语“世界语言”地位的现实,让大学生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是我国各层次英语教学的共同任务。在基础英语阶段,尤其要提高中国文化的输出意识,增加学生的中国文化输入量,同时为学生争取更多的中国文化输出途径,使学生在未来的跨文化交际中“使交际双方能够充分发出属于自己文化的声音,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从最初的克服双方文化理解障碍到“文化共享”,直至最后成功达到的“文化影响”。

参考文献:

[1]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 姜波.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3] 叶朗,等.中国文化英语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 陶恒.模因论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英语教学[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3,(3):17-18.

[5] 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17-21.

[6] 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S1):35-40.

(编辑:秦俊嫄)

上一篇:工程化实践教学广告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市场营销费用会计处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