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药用植物学的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0

关于药用植物学的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 要: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有数十万人因疟疾而死亡,我国疟疾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中国云南边境地区和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本地疟疾病例依然存在,再加上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地理位置特殊,与周边疟疾高发的国家接壤,边民来往十分频繁,传染源输入无法杜绝。为了发现植物来源的新型抗疟疾天然产物,该研究依次用75%乙醇和蒸馏水对30种滇西植物进行回流提取,并采用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实验对这些样品进行抗疟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0种植物中,玉叶金花、回心草以及云南甘草等19种植物粗提物具有不同程度的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具有抗疟活性的植物种类涉及17个科、19个属。其中,虾子花、东方紫金牛、姜花水提物以及反瓣老鹳草地下部分醇提物的活性较好,其IC50值分别为796.0、951.0、1 033.0、1 388.9 μg·mL-1,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虾子花、东方紫金牛的HPLC分析结果显示,其活性成分应为酚性成分。

关键词: 滇西, 植物, 抗疟活性, 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实验, HPLC

Key words: West Yunnan, plants, anti-malarial activity, β-hematin formation inhibition assay, HPLC

瘧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91个疟疾流行国家和地区2016年共有2.16亿疟疾病例,因疟疾死亡人数达44.5万。其中,90%的疟疾病例和91%的死亡病例发生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7%的疟疾病例和6%的死亡病例发生在东南亚地区(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a)。另外,2014年全球疟疾病例为2.1亿例,2015年为2.11亿例,2016年为2.16亿例,明显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a)。在我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从建国初期疟疾发病人数高达3 000万例到2016年的3 321例来看,我国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张丽等, 2017)。虽然我国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并且2016年99.9%的疟疾病例为境外输入性病例,但在云南边境地区和西藏林芝地区本地疟疾病例依然存在(张丽等, 2017)。加上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地理位置特殊,与印度、尼泊尔、缅甸和越南等周边疟疾高发的南亚、东南亚国家接壤,边民来往十分频繁,传染源输入无法杜绝。因此,我国疟疾防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主要为奎宁和青蒿素两类(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0, 2015)。由于长期使用氯喹和青蒿素,其疟原虫抗药株已逐步显现(Imwong et al., 2017; Price et al., 201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b)。因此,研发新一代抗疟药物对疟原虫病防治工作意义重大。研究发现,游离血红素对疟原虫有毒性,疟原虫通过将血红素转换成疟原虫色素(β-羟高铁血红素)的方式解毒(Orjih et al., 1981; Pagola et al., 2000; Slater et al., 1991)。与此同时,奎宁等红内期抗疟药可与血红素络合从而抑制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成为红内期抗疟药物的作用靶点之一(Chong & Sullivan Jr, 2003)。因此,本研究采用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实验对30种滇西植物进行抗疟活性筛选,并对活性较好的植物样品进行初步的HPLC分析,以期能发现若干种活性较强的植物,为寻找和开发继奎宁、青蒿素之后的第三代植物来源的新型抗疟天然产物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和仪器

试剂:氯高铁血红素、氯喹二磷酸盐、HEPES均购于美国Sigma公司;吡啶、冰醋酸均购于上海申博化工有限公司;乙酸钠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二甲基亚砜购于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色谱甲醇购于Fisher Chemical公司;HPLC用水为市售娃哈哈矿泉水。

仪器:BioTek Synergy HT多功能酶标仪为美国BioTek仪器公司生产;MCO-18AIC CO2培养箱为日本三洋公司生产;AL204电子天平为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生产;EYELA FDU-2100冷冻干燥机为日本东京理化器械株式会社生产;RE-5205旋转蒸发器为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生产;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为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2 植物样品

30种植物样品(表1)均于2013年采自滇西地区,由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生药教研室张德全博士鉴定,植物标本均存放于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姜北教授研究组。

1.3 植物提取物的制备

取约50 g干燥的植物样品粉碎,依次用75%乙醇、蒸馏水热回流提取。处理过程:(1)用7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50 mL),将3次提取的溶液合并后在50 ℃下用旋转蒸发器除去大部分溶剂,之后转移至冷冻干燥机上充分干燥。(2)经75%乙醇提取过的植物残渣继续用蒸馏水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蒸馏近干,之后转移至冷冻干燥机上充分干燥。(3)精密称取上述植物提取物浸膏干粉5.0 mg,以1 mL蒸馏水溶解得相应溶液,之后用水按比例(1∶4)稀释成系列浓度溶液备用。植物提取率以冻干粉重量除以提取植物样品干重后乘以100%计算。

1.4 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实验

参照肖朝江等(2014)对30种滇西植物进行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测试的方法。将50 μL不同浓度的供试样品和50 μL氯高铁血红素储备液(1.0 mmol·mL-1,溶解于DMSO中)混合于96孔板中,一式3份;同时,设置蒸馏水阴性对照和氯喹二磷酸盐阳性对照。之后每孔加入80 μL的醋酸盐缓冲液(4 mol·mL-1,pH 5.0),置于50 ℃培养箱中孵育5 h;取出待室温后,每孔加入100 μL 30%(v/v)的吡啶-HEPES溶液(20 mmol·mL-1,pH 7.5)使微孔板中固体混悬;室温放置待未反应的羟高铁血红素溶解完全后,从每孔中精密移取50 μL上清液至另一96孔板中,之后均以200 μL上述吡啶-HEPES溶液稀释,并于40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值。由羟高铁血红素标准曲线得出未反应的羟高铁血红素的浓度,从而计算出供试品对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的抑制浓度(以IC50表示)。

1.5 HPLC分析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 (250 mm×4.60 mm, 5 μm),检测波长220 nm,体积流量1 mL·min-1,进样量20 μL,柱温30 ℃。虾子花提取物洗脱程序:水(A)-甲醇(B):0~40 min,0%~35% B;40~50 min,35%~70% B;50~60 min,70%~100% B;60~70 min,100% B。东方紫金牛提取物洗脱程序:水(A)-甲醇(B):0~30 min,0%~25% B;30~40 min,25%~50% B;40~50 min,50%~60% B;50~60 min,60%~100% B。

2 结果与分析

热回流提取实验(表1)表明,30种滇西产植物75%乙醇的平均提取率为21.7%,最高为39.0%(高河菜);水的平均提取率为5.1%,最高为9.2%(拔毒散)。

抗疟活性筛选结果(表2)表明,30种滇西植物中虾子花、东方紫金牛、姜花、反瓣老鹳草、拔毒散、高河菜、滇黄芩、土香薷、曲苞芋、接骨木、云南贯众、四翅月见草、西南委陵菜、玉叶金花、木芙蓉、回心草、瑞香狼毒、小苞黄芪和云南甘草19种植物具有不同程度的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其中,虾子花、东方紫金牛、姜花水提物以及反瓣老鹳草地下部分醇提物的活性较好,其IC50值分别为796.0、951.0、1 033.0、1 388.9 μg·mL-1。此外,本實验筛选出来的活性植物涉及千屈菜科、紫金牛科、牻牛儿苗科等17个科,虾子花属、老鹳草属等19个属。

运用SPSS统计软件(版本19.0)进行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玉叶金花和回心草水提物以及云南甘草醇提物与阳性对照氯喹二磷酸盐对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兩种活性较好的植物样品虾子花、东方紫金牛乙醇提取物、水提物的HPLC分析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图1和图2两个样品谱图中主要成分a-f峰的相关在线UV谱图,其为酚性成分的可能性极大,这与两种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结果相一致(Das et al., 2007; Mishra & Aeri, 2017; Okuda et al., 2006)。同时,鉴于两种植物样品水提物表现出较好的活性,d、f两个峰应为其重要的活性成分,值得注意。

3 讨论

随着疟原虫对奎宁类和青蒿素类抗疟药物耐药性的发现(Imwong et al., 2017; Price et al., 201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b),研发全新的抗疟药物已刻不容缓。目前,抗疟疾药物的研发主要通过对活性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或者合成其结构类似的衍生物的方式进行(Jampilek, 2017; Vangapandu et al., 2007)。虽然这种研发模式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往往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或与先导化合物具有相似作用机制而容易产生耐药性等因素,致使最终能应用于临床的抗疟药物寥寥无几。尽管近些年来抗疟疫苗已问世,但要应用到临床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Birkett et al., 2013; Matuschewski, 2017)。此外,一些植物来源的非奎宁类和青蒿素类天然产物陆续被发现具有抗疟疾活性(Kayser et al., 2002; Mojab, 2012; Pohlit et al., 2013; Xu & Pieters, 2013),且目前所筛选的植物种类与浩瀚的植物种类相比仅冰山一角。因此有理由相信,从植物中寻找、发现抗疟药物的可能性非常大,其前景必定广阔。

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很可能具有化学结构、官能团类型的选择关联性,羟基尤其是酚羟基为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实验的主要活性基团(肖朝江等, 2016)。近年来有研究显示,含有多个酚羟基的黄酮类成分芹菜素具有显著的体内抗疟活性,其体内抑制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的活性在70 mg·kg-1·day-1时可达到70%,效果十分显著(Amiri et al., 2018);本研究对芹菜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抑制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的活性十分显著,其IC50达到168 μg·mL-1,从一个侧面反映了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与酚羟基以及体内抗疟活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本研究中活性最好的两种植物样品的HPLC分析结果显示,其主成分均应是酚性成分,这进一步印证了上述联系,值得深入研究。

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供试的30种植物中有19个植物具有不同程度的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显示出潜在的抗疟活性。这些活性植物醇提物的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总体弱于相应水提物的活性,提示抗疟活性较好的化合物可能为水溶性的、极性偏大的物质。本研究30种供试植物涵盖了21个科29个属,在植物科属分类范畴方面跨度较大,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所筛选出来的活性植物涉及17个科、19个属,进一步证实了从天然产物中发现奎宁、青蒿素等抗疟药物的合理性,以及今后从中发现新型抗疟先导化合物的可行性。因此,本研究为寻找、开发植物来源的新型抗疟天然产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为进一步研究上述供试植物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AMIRI M, NOURIAN A, KHOSHKAM M, et al., 2018. Apigenin inhibits growth of the Plasmodium berghei and disrupts some metabolic pathways in mice [J]. Phytother Res, 32(9): 1795-1802.

BIRKETT AJ, MOORTHY VS, LOUCQ C, et al., 2013. Malaria vaccine R & D in the decade of vaccines: Breakthrough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J]. Vaccine, 31(Suppl. 2): B233-B243.

CHONG CR, SULLIVAN JR DJ, 2003. Inhibition of heme crystal growth by antimalarials and other compounds: Implications for drug discovery [J]. Biochem Pharmacol, 66(11): 2201-2212.

DAS P K, GOSWAMI S, CHINNIAH A, et al., 2007. Woodfordia fruticosa: Traditional uses and recent findings [J]. J Ethnopharmacol, 110(2): 189-199.

IMWONG M, SUWANNASIN K, KUNASOL C, et al., 2017. The spread of artemisinin-resistant Plasmodium falciparumin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A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bservational study [J]. Lancet Infect Dis, 17(5): 491-497.

JAMPILEK J, 2017. Design of antimalarial agents based on natural products [J]. Curr Org Chem, 21(18): 1824-1846.

KAYSER O, KIDERLEN AF, CROFT SL, 2002. Natural pro-ducts as potential antiparasitic drugs [J]. Stud Nat Prod Chem, 26(Part G): 779-848.

MATUSCHEWSKI K, 2017. Vaccines against malaria—still a long way to go [J]. Febs J, 284(16): 2560-2568.

MISHRA S, AERI V, 2017. Biotransformation of lignan glycoside to its aglycone by Woodfordia fruticosa flowers: Quantification of compounds using a validated HPTLC method [J]. Pharm Biol, 55(1): 360.

MOJAB F, 2012. Antimalarial natural products: A review [J]. Avicenna J Phytomed, 2(2): 52-62.

OKUDA T, YOSHIDA T, HATANO T, et al., 2006. Fractionation of pharmacologically active plant polyphenols by centrifugal 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J]. J Liq Chromatogr, 13(18): 3637-3650.

ORJIH A, BANYAL H, CHEVLI R, et al., 1981. Hemin lyses malaria parasites [J]. Science, 214(4521): 667-669.

PAGOLA S, STEPHENS PW, BOHLE DS, et al., 2000. The structure of malaria pigment β-haematin [J]. Nature, 404(6775): 307-310.

POHLIT AM, LIMA RBS, FRAUSIN G, et al., 2013. Amazonian plant natural products: Perspectives for discovery of new antimalarial drug leads [J]. Molecules, 18(8): 9219-9240.

PRICE RN, VON SEIDLEIN L, VALECHA N, et al., 2014. Global extent of chloroquine-resistant Plasmodium vivax: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Lancet Infect Dis, 14(10): 982-991.

SLATER AFG, SWIGGARD WJ, ORTON BR, et al., 1991. An iron-carboxylate bond links the heme units of malaria pigment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8(2): 325-329.

VANGAPANDU S, JAIN M, KAUR K, et al., 2007. Recent advances in antimalarial drug development [J]. Med Res Rev, 27(1): 65-10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0.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aria: 2nd ed [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5.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aria: 3rd ed [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a. World Malaria Report 2017 [R].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b. Artemisinin and 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y resistance [R].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XIAO CJ, DONG X, HAN BY, et al., 2016. Antimalarial activity of Isodon yuennanensis [J]. Chin Pharm J, 51(8): 612-615. [肖朝江, 董相, 韓冰洋, 等, 2016. 药用植物不育红抗疟活性研究 [J]. 中国药学杂志, 51(8): 612-615.]

XIAO CJ, XU W, LIU ZQ, et al., 2014. Evaluation of the antimalarial activity of 25 herbal medicines from West Yunnan [J]. J Pathog Biol, 9(6): 542-545. [肖朝江, 徐伟, 刘子琦, 等, 2014. 滇西地区25种药用植物抗疟活性研究 [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9(6): 542-545.]

XU YJ, PIETERS L, 2013. Recent developments in antimalarial natural products isolated from medicinal plants [J]. Mini-Rev Med Chem, 13(7): 1056-1072.

ZHANG L, FENG J, ZHANG SS, et al., 2017. Malaria situ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2016 [J]. Chin J Parasitol Parasit Dis Dec, 35(6): 515-519. [张丽, 丰俊, 张少森, 等, 2017. 2016年全国疟疾疫情分析 [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35(6): 515-519.]

关于药用植物学的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1 教学内容

第四版《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将原独立开设的《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 精简了两门课程的重复内容, 使教材内容“少而精”, 便于在课时较少的情况下, 组织《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教学。

在药用植物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 我重点介绍了与原植物鉴定, 生药显微鉴定相关的内容, 如细胞后含物, 各器官的显微构造等, 并且适当讲解药用植物的药效, 既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又大大提高的学生的学习兴趣。生药学教学中, 总论部分介绍现代生药学的基本常识及学科发展的动向, 便于学生对学科的把握。各论部分在218种生药材中, 介绍了49种重点药物的来源、植物形态、产地、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药理作用和功效等项。

生药学是一门概念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课堂内接受的理论性知识, 只有结合实践才显现理论的指导作用, 使学生在操作、验证之后, 更有兴趣和信心, 而且理论得到了巩固。因此每讲解完几味生药在实验课中就拿出生药实物让学生们自己观察, 对照鉴别, 并鼓励学生采用鼻闻, 口尝等方法, 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同时结合学生实习、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作了加强。实验课中, 安排了设计性实验, 对几种未知生药的粉末, 有学生设计方案, 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鉴别。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1]。

2 教学手段

2.1 认真细致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根据教育规律, 备课主要从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三个方面为上课作好准备。 (1) 教师在研究教科书时必须考虑如何促进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科学知识和各种能力的进步与提高;另外, 教师应该善于挖掘教材的兴趣点。参考资料是教科书的重要补充, 将最新的知识充实到教学中, 从而提高教学的新鲜感。 (2) 成功的教学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而且正确的了解基础上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的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和兴趣特点、班级情况等都是应该加以研究的。在上一学期我曾经给05级药学的学生任教, 所以对这班学生有所了解, 并且努力与学生交朋友。因为,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因素, 师生之间应该有良好的沟通。教师应该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有兴趣听课。 (3) 教师应该设计方法从而形成教案。教案不是按照教科书照本抄下来的, 使教师对整个教学的过程的一个总体规划, 旨在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更好的是学生掌握该门课程。所以要从课时、学生学习效率多方面考虑, 合理安排。

2.2 趣味性教学[2]

教学过程不仅要“教”, 更重要的是“学”, 如何避免平铺直叙的讲解和灌输, 积极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所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中药的发展史中, 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传说, 其中包含着深邃的科学方法和哲理。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历代本草学记载的一些趣闻, 引导学生去寻觅中药发展的足迹, 追溯中药的源流, 从而引发学习生药学的积极性。比如, 讲授各论中各味生药时, 如果仅对它的来源、性状、成分、鉴别及功效等作一一介绍, 就会使学生思维处于静态被动状态之中, 而感到枯燥无味。但若穿插介绍一下诸如药名来历等小故事、趣闻, 效果就大不相同。例如, 讲授生药何首乌时, 可以设问:知道这味生药因何得名的吗?相传:汉武帝时有一位姓何的老者发现吃了它之后, 满头的白发变成了黑发, 所以名为何首乌。学生听了后会兴趣大增, 求知欲增强,

2.3 形象教学

生药学教材中概念、名词术语极多, 采用一般的定义概念灌输法教学, 通过语言文字的反复强调, 效果不佳。而在教学时先把书上概念性极强的描述语转变成很容易理解吸收的生动形象的直观语言, 以此来把握概念, 效果就不同。如教材中对天麻的性状描述:“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 半透明, 有纵皱, 可见数轮点状突起的芽痕, 排列成环状节纹, 顶端有干枯的芽苞或残留的凹陷茎基, 另端有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 不易理解和记忆, 而通过归纳成为“哈蟆皮, 鹦哥嘴, 肚脐眼”, 就形象、生动、易于掌握。此处哈蟆皮指天麻表面有皱纹和突起, 鹦哥嘴指天麻另一端残留的红棕色芽苞, 肚脐眼指天麻另一端圆脐形的疤痕。通过一连串的生动形象的比喻, 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天麻的鉴别特征, 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了。

2.4 比较教学

对于一些易混淆品种, 比较相同部位、同类项目下其共同点及不同点, 往往教学效果要好。例如讲授生药三种黄连——味连、雅连、云连的性状特征时, 如从其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等逐一描述, 知识简单罗列, 繁杂, 收效较差。而将其比较对照讲解, 注意特征比较, 督促学生主动思维, 同中求异, 味连形如鸡爪, 有过桥, 雅连状如蚕, 过桥杠长, 而云连如蝎尾, 无过桥。这样, 记忆扎实。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 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中, 应不断的探索, 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学以致用, 更能胜任今后的工作, 以及弘扬传统中医药学的历史使命[3]。

摘要:对新开课程《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经验进行总结, 分析了教学内容, 探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手段, 为本门课程的深入学习与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生药学,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王庆伟, 刘雪英, 等.药用植物与生药学教学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8, 10 (5) :541~543.

[2] 王捷频, 王剑波, 等.浅谈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兴趣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 (3) :527~528.

关于药用植物学的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1 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1.1 迁移的定义及分类

学习的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1]迁移的影响有时表现为先前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 称为顺向迁移;有时表现为后来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称为逆向迁移。有时表现为积极的影响, 称为正迁移;有时表现为消极的影响, 称为负迁移;有时两种学习之间相似性或一致性程度低, 一种学习不会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称为零迁移。[2]减少和避免消极的负迁移, 促进积极的正迁移才有助于有效的学习。

1.2 学习迁移的相关理论和研究

自18世纪中叶以来,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出发对迁移提出了众多的理论和解释, 在教学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2.1 相同要素说

由美国心理学家Thorndike.E.L.通过大量实验提出:当两种情境中的刺激相似而且其反应也相似时, 迁移才会发生, 而且一个情境与另一个情境中相同的元素越多, 迁移越大。后来Woodworth.R.S.将其改为共同要素说, 也是说两种活动中有相同的成分才能迁移。[1]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两方面:第一, 把内容相近、有共同点的, 能产生正迁移的内容安排在一起讲解。第二, 除了注意相同要素的作用外, 对于可能出现负迁移的教学内容, 要分不同的情境进行不同的解释。

1.2.2 概括化理论

概括化理论指出原则概括化会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而概括化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 与教学方法密不可分, 如果教学方法上注意如何概括, 如何思维, 就会增加正迁移出现的可能性。按照这种观点,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学习内容中存在的相同要素, 而且更要善于把相同要素概括成一般原理和原则, 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学习中的正迁移和知识的牢固掌握。

1.2.3 转换-关系理论

转换-关系理论认为:迁移的产生依赖于两个条件, 即两种学习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及对这一关系的“顿悟”。按照这种观点, 在教学中为了达到充分利用正迁移的目的, 教师要注意知识之间关系的总结和讲解, 提高学生发现知识之间关系的能力, 最终达到促使学生产生顿悟的效果。

1.2.4 元认知与迁移

新近认知心理学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日益重视元认知在学习中的作用和影响。弗来维尔认为元认知是对认知过程和认知策略的认识;具有元认知能力的学习者能自动地掌握、控制和监控自己的认知过程。在学习及其迁移中元认知有两种:有关自己已有知识的思考和有关如何调控自己学习过程的思考, 后者又表现为对自己学习过程及其所用策略的反思。对自己学习掌握程度及完成情况的判断和预期等。[1]

近年来, 还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 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也是一种学习迁移。1999年著名心理学家Simons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认为学习迁移有三种产生方式:一是从过去学习中所获得的先前知识到当前获得新知识的迁移;二是从当前已获得的知识到以后学习知识的迁移;三是从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迁移。[3]

2 课程特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直观性很强的课程, 分为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两部分。前者讲述植物形态、显微构造等基础知识, 后者着重生药应用。这门课程一般在大学二年级开设, 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刚进入大学不久的新生, 学习方法处于探索时期, 而本课程的知识点较为零碎, 需要学生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学习迁移”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先前所学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 很好的解决了二者的之间的问题, 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适用于《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3 学习迁移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3.1 总结相同要素, 促进学习迁移

相同要素是学习迁移的前提, 抓住知识中的相同要素, 注重相同要素的讲解, 可以促进知识间的正迁移。药用植物学中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生长发育过程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两者都是先初生生长 (长长) , 后次生生长 (长粗) , 初生构造上均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这样把两者相同的部分重点解析, 不仅可以促进正迁移, 而且可以增强知识间的联系, 加深对知识的学习。

3.2 对比不同之处, 避免负迁移

概括总结相同要素有利于积极迁移的产生, 但是当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相似却有不同时, 则有可能对新知识的学习造成影响, 引起负迁移。根和茎的发育规律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方面, 髓射线和维管射线是根和茎的横向输导系统, 在根的初生构造中没有射线, 二者只存在根的次生构造中, 而在茎的初生构造中就出现了髓射线, 次生构造中出现的维管射线。讲述这部分时可以通过列表比较的方法来区别二者的不同之处, 从而有效避免学生学习中负迁移的产生。

3.3 提高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顿悟”能力

原理概括化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 教师要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 培养学生的原理概括能力, 使学生的学习不只局限在书本上的知识和原理, 而是能够将原理、原则运用范围拓展开来,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侧根的形成为例, 根原基由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共同产生, 先进行平周分裂, 后经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共同形成。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的概念较为抽象, 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果以对比的方法换一个角度来想就相对容易理解, 侧根属于主根的分支, 发育规律是符合根的普遍发育规律的, 也就是说符合先伸长后长粗的规律。前面已经引导学生总结了根的发育规律, 将其运用于侧根中, 这样将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理解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

3.4 加强知识应用, 提高实践能力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注重实验与教学的结合, 可以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从而更好的促进学习的迁移。以花类生药的显微鉴定为例, 花粉粒的形状、纹饰和腺毛、非腺毛的有无及类型是鉴定花类生药的关键, 所以在实验中设置了大量常见花类生药的专项练习。这些具有针对性的大量练习, 帮助学生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了生药鉴别中。

这种提供正确答案的练习并不能有效地锻炼学生在未知环境下的学习迁移能力, 因此, 要增加一些没有提供正确答案的练习。在此过程中, 学生要自我寻找答案, 学习和发现未知环境下的学习迁移的条件, 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不断探究, 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养成。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个未知粉末的鉴定 (多种确定生药粉末的混合) , 在学生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 依据特征判断生药的类型, 最终确定粉末中生药的种类。这样实验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特征知识, 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迁移能力。

3.5 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动机、情绪等主观因素也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 因此激发学生兴趣, 提供良好的学习迁移环境是很重要的。《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以常用生药为研究对象, 这些生药大多是中成药的主要成分, 多联系生活, 讲到生药时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于学习迁移的发生。例如讲到地黄时可以常用药——六味地黄丸为例, 其中含有熟地黄, 起到滋阴补血, 补肾阴的作用, 这样举例不仅学习了地黄不同炮制有不同的药用功效的知识, 而且联系了生活实际, 熟悉了生活中的常用药,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双黄连口服液中含有金银花, 起清热解毒的作用等等。

4 结语

在教学应用中, 学习迁移理论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学习迁移理论的运用中, 教师是引导者, 学生才是学习迁移的主体, 而学生的能力是有高低之分的, 因此, 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不仅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教材, 改进教学方法, 还需要教师因材施教, 通过不同的方式激发和鼓励各个层次的学生积极思考, 提高学习迁移的能力, 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学习迁移理论的研究和恰当应用对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为迁移而教”应当作为教师的重要目标。

摘要:“学习迁移”在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知识间的迁移,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将“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应用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中,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 认为:大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这门课程的良好方法之一是学会应用学习迁移, 教师应该积极促成学生学会学习迁移, 形成学习迁移的能力, 这样不仅对本门课程, 就是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会形成积极的迁移作用, 从而整体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迁移,药用植物学,生药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106.

[2] 顾援.迁移与课堂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0) :39~46.

关于药用植物学的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一、循环超声提取技术与设备的特点

通过大量的试验充分证明, 循环超声提取技术与设备, 与国内、国外相关设备相比较, 具有以下极其显著的特点与优势。第一, 提取效率高。此技术的提取时间按照物料情况, 在30分钟-60分钟之间, 具有较高的提取效率。第二, 提取能耗较低。因为小功率的超声波就能够对大量的物料进行破碎与提取, 通常情况在室温下对其进行提取, 不必使用大功率对其进行搅拌, 能够有效的降低单位物料处理量的能耗。第三, 目标提取物的提取率被提高。由于通过对循环超声提取技术的使用, 能够确保不断对药材中有效的成分进行充分的释放, 从而确保不断对目标提取物的提取率进行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与常规的方法相比较, 能够更加快速的对其进行提取。第四, 适用范围极其广泛。因为循环超声提取技术能够在挥发性与非挥发性提取介质中使用, 所以可以在各种重要有效成分与天然产物提取中使用[1]。而且也能够在实验室研究中使用, 在新建中药与天然产物提取车间, 以及对现有的中药与天然产物提取工艺装置进行改进。因此循环超声提取设备不仅能够对陆地、海洋、各种天然产物挥发性与非挥发性提取介质进行提取, 也能够在超声分散、乳液制备与纳米胶囊制备等进行使用, 应用还能够不断对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农产品深加工、植物提取物、烟草、食品与化工等多个领域进行扩展。同时在整个生产过程对计算机控制进行使用, 不仅能够对因人为因素而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情况, 也能够对自主创新、技术集成、生产自动化控制水平进行大幅度的提高, 还能够对我国中药提取技术水平与产品整体进行大幅度的提高, 以及不断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从而确保逐渐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

二、循环超声提取技术与设备的应用

中药有效成分主要包含生物碱、萜类、酚性成分、多糖类与黄酮类等, 各自的提取方法也不相同。因为在对中药中的多糖类成分进行提取时, 主要通过使用沸水或醇回流搅拌对其进行提取;再利用粗提物石油醚脱脂, 最后采用沉淀法分离;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时, 主要采用乙醇等加热抽提或冷浸。所以在对中药中天然成分进行提取时, 必须确保能够快速、高效的进入提取介质, 同时中药的有效成分大部分为细胞内产物, 在对其进行提取时, 会对原料细胞壁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通过使用循环超声提取技术与装置, 已经成功的对数百种中药材原料中天然的产物进行提取[2]。部分结果如下, 能够充分的表明循环超声提取技术装置具有十分良好的放大性能, 而且相同的设备对不同的工艺条件进行选择, 会导致结果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 萜类、内酯类

通常在50℃以下采取石油醚、汽油冷浸或者搅拌提取青蒿素, 提取时间为24-48小时, 提取率为60%左右。而且通过使用TGCXN-2B提取青蒿素, 分别研究与分析流体循环流动基本特性、超声时间、超声强度、搅拌速度、提取温度对青蒿素提取率与石油醚损耗的影响。同时在相关的实验下, 与其他常规的提取方法相比较, 能够使青蒿素的提取率达到90%以上, 不仅大幅度的提高青蒿素的回收率, 也有效的缩短提取时间使其时间为50分钟, 还促使石油醚回收率高达90%。

(二) 生物碱

从肉苁蓉用水提取甜菜碱时, 用TGCXN-2B提取20分钟与常规浸提24小时, 以及100℃回流6小时甜菜碱提取率相当。同时通过利用TGCXN-2B以1%酸水为提取剂, 对“砂生槐”中的总生物碱进行提取, 再使用室温超声对其提取30分钟, 并对其进行两次的提取, 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提取率使其超过85%, 而且提取三次的效果最佳。并且与常温浸提4-6小时/次相比较, 比常温浸提提取三次的效果更佳, 以及与渗滤24小时效果相比较, 也是其提取效果更佳。其次如果以氯仿为提取剂, 利用超声对其提取7次, 与常规连续提取一周效果相比较, 也是其提取效果更佳。

(三) 黄酮

在对银杏黄酮进行提取时, 在对其进行4小时的常规水煮, 提取率为56.5%;在常温下使用TGCXN-2B进行提取, 提取时间30分, 提取率为88.3%, 提取时间10分钟, 提取率为82.6%;而且在40℃下, 通过对TGCXN-50G进行使用, 对其进行30分钟的提取, 提取率为91.6%。同时在对蜂胶黄酮进行提取时, 对其进行48小时的常规浸提, 提取率为36%;通过对TGCXN-2B进行使用, 在室温下对其进行30分钟的提取, 提取率为41.8%;在30℃的条件下, 通过对50%乙醇TGCXN-2B进行使用, 对淫羊藿进行30分钟的提取, 黄酮的提取率为87%。并且在对甘草黄酮进行提取时, 通过对TGCXN-20B进行使用, 对其进行60分钟的提取, 在85%乙醇时提取的总黄酮的得率为8.8%, 在80%乙醇时总黄酮的得率为11.5%。

(四) 甙类

在肉苁蓉中通过使用甲醇, 对肉苁蓉甙类物质进行提取时, 通过对TGCXN-2B进行使用对其进行30分钟的提取、常规浸提24小时与80℃回流5小时, 甙类物质提取率相同。同时在30℃条件下, 通过对50%乙醇TGCXN-2B进行使用, 对淫羊藿进行30分钟的提取, 淫羊藿甙的提取率为90%。

(五) 多糖

在肉苁蓉中使用水对多糖进行提取时, 通过使用TGCXN-2B对其进行20分钟的提取, 与常规浸提24小时、100℃回流6小时对多糖进行提取相比较, 使用TGCXN-2B提取20分钟的提取率较高。

同时通过对TGCXN-2B进行使用, 对海带中的硫酸酯的多糖进行提取时, 在30℃的条件下对其进行20分钟的提取, 与水煮法 (100℃) 对其进行提取5小时硫酸酯多糖提取率相同。

(六) 茶多酚

在茶叶中对茶多酚与儿茶酚进行提取, 通过对超声波进行使用在常温下对其进行10分钟的提取, 茶多酚与儿茶酚的总量与100℃水对其进行30分钟的提取, 提取率被提高40%以上, 而且获得的茶多酚与茶多酚样品的性状一样, 并不会改变茶多酚与儿茶酚的各组分结构。

(七) 溶剂在浆萃取耦合集成提取纯化 (不通顺)

用TGCXN-2B进行了溶剂在浆萃取硫酸酯多糖的研究, 希望实现低微含量天然活性成份浸提、过滤、浓缩、粗提、分离纯化过程的耦合集成, 直接得到纯化产品。同时通过利用分离纯化强化浸提, 在室温下超声作用时间30分钟, 以及萃取剂浓度7%等条件下, 多糖的萃取率可达92%以上, 多糖中岩藻糖含量≥3596, 能够充分的满足医药用多糖 (岩藻糖含量≥30%) 要求, 而且其成本仅为常规提取的四分之一左右。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因为循环超声提取技术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能耗低、提取产品质量高、目标提取物提取率高、适用范围较为广泛、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产品性价比较高等极其明显的特点与优势。所以在药用植物化学中对循环超声提取技术进行应用, 能够不断充分的释放药材中有效的成分, 从而确保不断大幅度的提高目标提取物的提取率。同时为确保我国中药与天然产物生产企业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我国逐渐将循环超声提取技术, 作为我国中成药技术未来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技术之一。

摘要:现阶段因为我国中药生产水平发展越来越缓慢, 所以导致与世界先进的天然药物的提取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对我国中成药产品在世界药品市场的地位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逐渐加入WTO, 为确保不断增加我国中药与天然产物生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度, 必须不断对先进的、高效的循环超声提取技术进行研究。而且为使我国中成药产品生产、销售与中医药悠久历史的地位相适应, 因此需要不断科学合理的将循环超声提取技术, 在药用植物化学中进行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循环超声提取技术,中成药,医药植物化学,应用

参考文献

[1] 黎桂燕, 超声技术在中草药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 2016, 35 (15) :144-144.

关于药用植物学的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1 鸢尾属植物的本草学考证

鸢尾属植物有悠久的民间用药历史。自《神农本草经》始, 就有关于鸢尾属植物的大量用药记载[3]。鸢尾属植物用药部位主要为根状茎, 如鸢尾、扁竹兰和马蔺等。鸢尾属植物除在中药中有广泛应用外, 在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中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2 鸢尾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

鸢尾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主要有四大类:黄酮类、萜类、苯醌类和二苯乙烯类, 四类物质均为中药中常见的植物化学成分。

2.1 黄酮类化合物

鸢尾属植物富含异黄酮类化合物、氧杂蒽酮类化合物、二氢黄酮、盾木素类似物等黄酮类化合物[4]。仅1999-2008年, 从15种鸢尾属植物中就分离出90多种已知黄酮类化合物和38种新的黄酮类化合物。

2.2 萜类化合物

近30 a来, 鸢尾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三萜类化合物多达65种[5]。其中鸢尾醛型三萜类化合物主要分布于鸢尾科的鸢尾属和射干属, 如德国鸢尾及射干[Be lamcanda chinensis (L.) DC][6]。

2.3 苯醌类化合物

苯醌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止血及治疗慢性炎病等多种药理活性。鸢尾属植物中的主要苯醌类化合物为烷基化的对苯醌及其衍生物[7],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马蔺子素。

2.4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是指含有1, 2-二苯乙烯母体结构的化合物, 是植物抗逆境胁迫时合成的一类化合物。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在鸢尾属植物中研究较少。目前, 在鸢尾属植物中鉴定到的主要包括二苯乙烯类化合物 (Stilbenes) 及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糖苷 (Glycosides) 。

3 鸢尾属植物的药用价值研究

3.1 抗癌活性作用

鸢尾属植物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 其中德国鸢尾 (I.germanica) 抗癌作用的研究最为活跃。德国鸢尾根状茎中分离出的两种新的异黄酮类化合物Iriskashmirianin A和Germanaism H能抑制埃利希腹水癌 (EAC) 细胞系的增殖[8]。

3.2 放射增敏作用及抗炎活性

马蔺的种子称为马蔺子, 从中分离出的马蔺子素为广谱抗肿瘤药物[9]。在乏氧条件下, 马蔺子素对人宫颈癌细胞He La、仓鼠卵巢细胞CHO有显著放射增敏作用[10]。

3.3 神经保护作用及保肝作用

细叶鸢尾 (Iris tenuifolin Pall.) 中分离的总黄酮显著抑制氧化应激条件下过氧化氢 (H2O2) 介导的皮质神经元细胞死亡, 且这一效应被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所抑制[5]。

4 展望

鸢尾属植物中含有大量次生代谢产物, 可为药物开发提供大量药物活性成分。经过对其生物活性的分析, 不同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已初步鉴定, 但其作用机理尚待深入研究。加强对鸢尾属植物化学物质生物活性的机理研究, 明确各种物质所参与的信号传导途径及作用靶位点, 能够针对性地开发相应药物, 并通过适当的化学修饰来提高其作用的特异性、消除其毒副作用。

摘要:鸢尾属植物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 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用于癌症、炎症、细菌和病毒感染等多种疾病的治疗。鸢尾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的深入研究对开发鸢尾属植物的商业价值、发展我国传统医学具有重要意义。概述鸢尾属植物的本草学考证、主要化学成分, 并对各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进行综述。

关键词:鸢尾,传统医药,化学成分,药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5:133-19061

[2] TAHARA S, INGHAMJ L, HANAWA F, et al.1 H NMR chemical shift value of the isoflavone 5-hydroxyl proton as a convenient indicator of 6-substitution or2’-hydroxylation[J].Phytochemistry, 1991, 30 (5) :1683-1689.

[3] 神农.神农本草经[M].黄山:黄山书社, 2013.

[4] GUAN Z, WANG H, LU Y.Flavonoids of the genus Iris (Iridaceae) [J].Mini Reviews in Medicinal Chemistry2010, 6 (3) :643-661 (19) .

[5] 杨阳, 陈洁君, 张大勇, 等.鸢尾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J].有机化学, 2006, 18 (1) :1244-1253.

[6] 顾卫卫, 谢国勇, 荆英姗, 等.鸢尾醛型三萜的分布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6, 31 (1) :122-130.

[7] 魏蕾.醌类化合物的分布和药理作用[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3 (1) :88-91.

[8] GUO-YONG X, XIAO-YING Q, RUI L, et al.New isoflavones with cytotoxic activity from the rhizomes of Iris germanica L[J].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2013, 27 (23) :2173-2177.

[9] CHUN-LEI Z, YAN W, YAN-FEI L, et al.Iridaltype triterpenoids with neuroprotective activities from Iris tectorum[J].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2014, 77 (2) :411-415.

关于药用植物学的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重庆市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

3、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际冰雪运动研究热点演化及核心聚类特征分析

4、浅谈中等卫生学校生物实验教学

5、高考生物学实验题题型初探

6、氧化应激状态下心肌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的差异表达谱分析

7、“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体会

8、将诺贝尔奖渗透到高中生物学教学中

9、2008年与生物学科有关的国内、国际重大新闻

10、2007年与生物学科有关的国际、国内重大科技新闻

11、基于生产实践活动改善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初步研究

12、倦怠与生理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13、维生素D在支气管哮喘中的研究进展

14、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健康安全教育

15、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16、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探索

17、“野生稻”转性研究:日本学者的利弊得失

18、高校生物学类实验课程教学设计模式初探

19、酚类抗氧化剂知识引入高中化学

20、生物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建议

21、优化实验教学 提高生物学教学的有效性

22、重视高中生物实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3、民族医学院校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24、关于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初探

25、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探索

26、太阳底下(长篇小说)

27、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8、儿童语言习得相关理论述评

29、政治意识形态: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及作用

30、浅谈人教版生物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31、十字路口的考古学:新在哪里

32、浅谈如何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33、国内外民族偏见理论及研究现状

34、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35、短学期制下《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36、注重生物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37、青少年高冒险行为与大脑发展

38、医学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全英文教学体会

39、细胞膜渗透性实验教法改进

40、三维打印机开启新领域

41、虚拟实验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2、生物学基础实验中心建设的探讨

43、初中生物实验的课堂控制

44、丹参及其复方制剂用于与微循环障碍有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45、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46、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47、运动抗抑郁作用的神经营养假说

48、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49、中国传统音乐在儿童孤独症干预性治疗中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上一篇:经贸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关于广告毕业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