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2024-07-22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划分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中存在的“知识型失范”“文化型失范”“文明型失范”和“法治型失范”四层类型,判别背后深层次的大学生群体特征,从虚拟空间下的个人身份偏差、对网络“权利”的低认知、对网络“权力”的高诉求等方面阐释和分析大学生网络话语现象的心理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支持正向网络话语、引导高雅网络话语、养成网络话语规范、形成网络话语自治机制等大学生网络话语引导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群体特征;心理动因;引导策略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2.018

作为网络社会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网络社会延伸和拓展了大学生的现实话语空间,赋予了大学生更为自由的话语权力,也改变着大学生的话语形态、话语模式和话语权效,大学生在网络社会可以颠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以一种完全不同的身份参与到网络社会中,对各类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校园事务进行网络话语表达,然而,其中相伴相生的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却日益凸显,表现在对现有语言规范的改造或否定、对现有文化的低俗解读、对现有道德规范的曲解及利用网络话语实施违法行为等方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因而,为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与实效性,亟需对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类型划分、群体特征、心理动因及引导策略等进行深层次解读与研究。

一、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类型划分

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是指在网络交流与互动沟通中,大学生创造或运用的网络话语违背了一定的话语规范和话语准则,表现出的网络话语偏差行为或现象。笔者以百度贴吧、微信、微博和校园BBS为调研平台,选取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表现作为调研对象,运用问卷调研法、观察法和信息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研究分析。笔者综合分析得出,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不符合传统语言规范的“知识型失范”,不符合优秀传统文化规范的“文化型失范”,挑战道德底线的“文明型失范”,违反法律法规的“法治型失范”四种类型。

1.知识型失范

知识型失范,是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最低层次,主要表现在不符合传统的语言规范,其核心特征是话语制式违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写法和标准,主要分为文字变形和字义变形两种。

第一,文字变形。在网络交流过程中,大学生乐于使用数字或者字母代替文字,用符号谐音代表文字,从而使语言更加简略,提高语言的情感强度,创造相对较宽松平等的聊天环境,提高交流效率,获得更好的网络交流体验,比如“2333”(來源于猫扑表情第2333号,是一张捶地大笑的表情)这一网络话语深受大学生青睐,他们常在论坛发帖的时候加上一句“2333”,引申为某件事情“很有趣、搞笑”等含义。大学生广泛使用这类有“故事”的文字变形的网络话语,致使网络语言规范更大化的区别于传统语言规范。

第二,字义变形。大学生通过改造或附加来延伸或拓展传统旧词的意义,使其在语义上具有更形象的新解释,或在原有语义的基础上转变语言倾向及语气色彩,比如“奇葩”本意为“奇特而美丽的花朵”,为褒义,而大学生常将其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比较“奇怪”,为贬义;又如“恐龙”原语义中性,是“一种物种”的名称,而大学生常将其用于描述“丑女”或“难看”的景象,为贬义。此外,大学生创造的各类“校园体”网络话语,也是一种特殊的字义变形,即用一种特殊的语序形式使得校园网络话语具有更丰富的语义内涵。

2.文化型失范

文化型失范,是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第二层次,主要是指大学生网络低俗话语,其核心特征是违反中华优秀文化的准则和原则,将规范的话语和表述扭曲化,更多地体现大学生作为网络话语实践者的一种恶趣味。如果说知识型失范某种程度上是对语言相对中性的再创造,那么文化型失范便是当代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恶性发展的第一步。

第一,网络恶搞。在网络交流中,大学生容易将现实生活中不太显露的低俗、恶俗甚至反文化等表现进行网络话语投射,有些大学生甚至觉得对网络话语的“恶搞”是网络交流的必要,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对传统话语文化准则的扭曲,对恶搞话语的迎合、运用甚至创造,尤其是对传统语言色彩倾向性的倒置使用,已经成为常见的大学生网络话语模式。就例如最简单的“尼玛”,“尼玛”在藏族文化中是一个神圣的词汇,在藏语里译为光明的、神圣的,同时也有“太阳”的意思。[1]而在大学生网络交流中,大学生往往将“尼玛”变成“你妈”的谐音,并且加之贬义的解释,表示惊讶和愤怒之情。

第二,低俗话语。笔者调研中发现,96%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在网络中运用过低俗话语,57%的大学生使用网络低俗话语频繁,36%的大学生表示如果使用低俗话语更易于融入网络交流中。进一步网络调查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在网络交流中,易于使用的低俗话语中包含经过网络变形的生活中脏话,如“草泥马”“尼玛”等,或是一些英文发音的低俗文字,如“碧池(bitch)”“逼格(bigger)”“滚粗”等,以及一些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网络热词,如“绿茶婊”“屌丝”等。

3.文明型失范

文明型失范,是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第三层次,主要是指大学生网络话语不符合道德要求,违反历史积淀的精神文明,但是不触犯法律,其核心特征是违背传统道德规范,是一种网络话语价值规范缺失的表现。

第一,网络骂语。网络作为一个与现实世界并行交融的世界,它的开放性、交互性、匿名性让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可以轻易地违背道德规范,其中最先发展的是网络骂语。网络骂语污染的是网络环境,大量粗鄙的网络语言从中滋生,大学生处于因网络骂语造成的无序混乱的交流环境中,为了融入网络的特定圈子,也易于随波逐流地将网络骂语作为网络交流手段。这样的话语形式不仅在精神上带给当代大学生大量消极的精神养料,也培养了一批潜在的网络暴民,这些“种子”,为之后大学生网络话语暴力做了攻击形式上的铺垫。

第二,网络暴力。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身体相接触的暴力行为,它借用虚拟网络中的语言文字进行伤害。大学生参与到网络暴力中的角色是复杂的,既可能是引起人们注意的言论发起人,也可能是伸张正义的有识之士,更可能是趁机发泄的网络暴民。尤其当话题引起大学生在观点立场上的共鸣,大学生更易于参与到大规模的口诛笔伐中,甚至于“人肉搜索”。

第三,网络泄愤。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环境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情绪,话语中通常具有攻击性和否定性,这种泄愤所表现出来的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浮躁和无序是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又一种形式。例如,一名理工大学学生设计的“网络树洞”里,已经得到1700多位學生关注。其中,有人通过“网络树洞”发泄对同学的不满“同学欠钱不还,好烦躁!”像这样的“网络树洞”,流行于相当多的高校,这样的网络树洞因为其匿名性成为了相当多在校大学生的泄愤途径,他们通过树洞向身边的同学、老师,甚至整个社会不断的传达消极情绪。

4.法治型失范

法治型失范,是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最高层次,主要是指大学生网络话语触犯法律,其核心特征为违背现实法律制度和条例,是一种网络话语法治意识缺失的表现。

第一,网络犯罪。大学生的网络犯罪以传播色情信息、传播不正当政治言论为主。作为性成熟期的当代大学生集体,对性总是充满好奇和幻想,网络的信息便捷性让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网络上了解性知识,以至于起到反作用。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侵蚀了部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导致他们在网络言论中传播色情文字信息,并丝毫没有意识到违法。而政治语言更是如此,一些大学生以政治为主题传播一些危害国家形象的信息,例如网上流传着一些以国家政治领导人为原型的明显带有恶意的恶搞文字,甚至编篡有失偏颇的民谣,一旦这些信息大量恶意传播,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网络失实。调查显示,对于“如何辨别网上信息的真假”,60.1%的大学生“根据发布网站、发布者的权威性来辨别”,57.3%的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辨别”,28.2%的“和他人探讨后做出判断”,15.1%的“有辨别的意识,但不会辨别”。[2]因而,当代大学生相对缺乏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同时大学生具有心智相对单纯易受群体信息影响的特点,当看到一些失实却又具有蛊惑性的网络信息时,大学生易于不经过查证而直接传播该类失实的网络信息。

二、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群体特征

“失范”一词源于社会学的“越轨”理论,“轨”泛指人类社会中所有与规则、规范相关的东西,既包括道德法律,也包括价值观念。[3]失范,简单来说,就是不守规矩,出现行为偏差。

在网络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体系,没有现实社会的道德约束,缺少现实社会的法律条例规范,再加上网络身份的多重性、可匿性等,大学生在网络上“吐点槽”“喷喷脸”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殊不知时不时的“不守规矩”若不加以规制,就极为可能酿成大错。结合上述的四大类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和大学生网络现实表现,我们可以归纳出其中蕴含的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群体特征:

第一,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非完全否定性。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只是违背了一定的话语规范和准则,但并不一定是坏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接受性的、建设性的,可以是一种超越传统规则的存在,是一种话语体系的创新。

第二,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非完全主动性。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并不一定都是主动意识发动的,也有可能是在一种网络环境中,受到多元因素影响,尤其是大学生所处的一种群居共生环境因素,受到他人话语辐射而被动产生一种话语实践。网络话语的影响力,加上网络的虚拟性,使网络话语群体很难进行方向性地引导和区分,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易受到网络负面话语多角度高频次的辐射,而导致话语偏差。

第三,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非完全违法性。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未必一定是违法犯罪。如果大学生网络话语中触犯到法律法规,有破坏性和危害性时,网络话语失范就等同于网络犯罪。也就是说网络犯罪一定是网络话语失范,网络话语失范并不一定是网络犯罪。网络话语失范比犯罪的内涵更为广泛,不仅包含了法治失范,还包含了其他的违反知识、文化或道德等话语实践行为。

第四,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非完全个体性。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不一定是大学生个体的行为,有可能是一个学生集体的共同网络话语集合,如针对某件校园事件的大学生共同的网络集体诉求和声援,或是针对迎合某种网络文化所形成的网络话语体系等,都是一种网络话语失范的表现。尤其是一批网络“水军”和网络推手的存在,以集群力量对事实进行转移式放大或者加工式引导,强化某一方势力对事实的态度和判断,对网络信息的公正性和自由度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又鉴于大学生思想判析能力的不成熟,更容易被这样的一种群体环境所辐射并误导,引发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差。

三、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心理动因

1.对网络空间中的大学生身份的认知偏差

罗伯特.默顿(1938)曾提出著名的“社会失范理论”,即把偏差行为归结为失范,也就是对社会规则的破坏,因为这种社会规则让人体徒有雄心壮志却没有成功的机会。社会学家科恩(1955)在默顿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提出的“身份挫折理论”:认为社会在鼓励各阶层实现目标的同时,也是社会下层成员更难圆梦。结果他们不得不以自己的方式,即用偏差行为的方式,获得身份和地位。[4]

大学生渴望社会地位,但由于学校运行模式极难满足大学生的身份需求,基于个人对现实的无奈而延伸出的一种“偏差文化”:希望拥有话语权和现实学生身份之间的差距,导致身份挫折,进而向网络社会寻求平衡,从而产生网络话语偏差。同时网络的开放性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大学生可以在网络社会随意的变换身份,消除了大学生害怕自己发表意见不同而可能遭到孤立的顾虑。

此外,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更深层次的内因还归结于这种身份落差,催生了大学生网络话语表现的一组低“权利”认知和高“权力”诉求的矛盾体。“话语权利”主要指网络民众在网络环境中具有的责任和义务,“话语权力”指的是网络民众在网络环境中所拥有的影响力。细分来看一方面大学生在网络中话语空间得到充分释放,在网络中的言论自由度增强,出现一种可以在网络社会中“胡言乱语”“信口开河”甚至“无中生有”“信口雌黄”的话语自由扭曲意识;另一方面大学生需要在网络环境中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凸显自己的存在感,在这样的意识偏差下,大学生的网络话语“权力”欲望凸显,网络话语“权利”意识弱化,也就进一步地在网络虚拟空间呈现一种话语“失范”的形态。

2.对网络话语“权利”的低认知

大学生都清楚地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若真触犯了一些法律规章,侥幸就会变成不幸,冲动就会酿成悲剧。但是在网络社会,大学生的网络话语,无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或是法制规范,并没有明确的规则和界线。大学生往往认为在网络中“吐吐槽”并不违法违纪,大学生的网络“权利”意识被极大程度弱化。而事实上,中国互联网话语规制有关的法律法规共有38份,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已有法律增补与网络话语实践有关的内容和条款和专门设立网络相关法律法规两种(胡颖,2015)。这其中如201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以及之后出台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中已经对“网络实名准入”已经有了明确的阐释,如《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網络实施徘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些法律条例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网络违规行为做出了相应的惩罚对策,网络中明晰且日益增多的法律条目对应的是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的淡薄,这直接导致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失范。

3.对网络话语“权力”的高诉求

网络社会网民相互之间缺乏现实社会中的敬畏意识、等级界线,一句随意的网络话语可能成为别人争相追捧的对象,一次无心的网络评论也可能成为众人跟贴讨论的热门话题。当话语权不再只是掌握在少数当权者手中,当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也可能成为当前社会思潮中的弄潮儿,成为话语核心和意见领袖,这对大学生来说是无法抗拒的。大学生在网络社会可以收获在现实社会中缺少的认同度和成就感,因而热衷于对网络“权力”的追逐,渴望提高自身的被关注度。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曾提出:“越轨行为是经济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产生的一种副产品。”[5]现实和网络虚拟的身份差距所带来的话语权力的不同,导致大学生的道德认同失调或错位,更加催生了网络话语失范的可能性,甚至产生了违背规范和叛逆性逆反的大学生网络话语现象。

四、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引导策略

1.支持正向大学生网络话语,丰富高校学生工作语言

创新性的正向网络话语,尽管与传统文化制式和语言规范不尽相同,但是这也是作为另外一种话语方式,充实和丰富现代话语体系。因此面对一个被网络环绕的大学生生活环境,高校学生工作者充分认识到网络社会的多元异质特性,支持网络话语的多元、共生和个性,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正向的大学生网络话语,对正向的、符合大众认可的网络话语进行肯定和支持,将网络文化与社会文化、校园文化相包容。同时,高校网络管理者应该尽快地适应、接受甚至紧跟大学生网络话语创新步伐,善于运用这些网络话语,将其充实到日常的工作中,实现高校学生工作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以便更好地贴近学生、走进学生,使网络话语为丰富和活跃校园各类文化和生活而服务,努力提升自身话语的可信度和影响力,以一种合理的运用方式来充实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这更利于良好的高校网络文化生态的养成。

2.引导“高雅”大学生网络话语,净化高校网络文化环境

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出发点,加强大学生网络话语的内涵引导,以智慧、趣味、创意为出发点,对网络社会文化、信息、规范等进行资源整合,推出一批大学生爱好的优秀网络文化品牌,倡导“高雅”网络话语,以一种健康正面的、贴近大学生生活的网络话语来有意识的净化校园网络环境,促生网络话语的健康革新,让网络低俗话语日渐淡出,让网络文明优美回归大学生成长环境。同时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培养一支负责任的“网络公共知识分子”队伍,邀请一批校园中有着丰富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的教授、学者作为大学生网络话语的引导者,对大学生关心的网络话题进行讨论并发表观点,对大学生的网络意识形态进行引导。

3.养成大学生网络话语规范,发挥丰富多元的网络能量

良好的习惯都是在逐步养成的,大学生良好的网络话语规范,需要有意识的养成和引导。因此,高校管理者一方面要善于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大学生网络话语信息掌握,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对网络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例如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团队创立的微信公众号:新媒体指数(微信号: IndexMedia),该账号就作为一个关于新媒体媒介生态分析的量化产品,以大数据为参考和依托,为广大新媒体/自媒体用户提供大数据挖掘和服务的平台,也同时可以作为高校管理者网络话语规范的数据参考。另一方面,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大学生正处于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在网络道德的发展阶段。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更应该对大学生个体给予足够的尊重,使大学生在网络德育过程中养成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品质,形成自律和他律的全方位道德价值理念,要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习得。

4.形成学生网络话语自治机制,开启网络文化启蒙运动

有规则才能有监督。高校应该形成自治的网络话语机制,引导大学生明确网路话语自由也是具有边界的权力形式,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行使也同样和现实社会言论一样是以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利为底线的,否则将构成违法行为,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方力量,构建高校网络管理队伍,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力量,激励大学生共同参与网络管理,由大学生担当校园网络管理的主力。提出高校“网络文明公约”,倡导“上文明网,文明上网”,形成公认的网络文化认知、共同的网络社会操守。开启一场网络文化启蒙运动,保证大学生网络话语的基本原则和界线,让大学生形成网络话语使用的责任意识,对自己在网络中的一言一行负责,不滥用网络话语权,不践踏网络身份。

五、结语

古言:“积土成山,三人成虎”。网络是把双刃剑,积极正面的言论可以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但是在整体网络语言缺乏监管,个人信息容易被隐藏的网络环境下,在肯定大学生网络文化贡献度的同时,观其项背我们发现网络文化的急剧发展同样伴随着大学生网络话语的失范表达。当网络话语的情绪化表达出现极端化,而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传播和放大效应将这种网络话语失范现象进行极大的扩张,从而造成一系列相对负面的影响,这就是今天我们研究当代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的主要原因。希望能够通过此类现象的解读研究,引发高校学生管理者对此的重视和深思,以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尼玛(藏语词汇).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E5%BO%BC%E7%8E%9B/9839762.

[2]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建设 培养高素质“数字公民”[EB/OL].[2015-04-03].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403/c40606-26793769.html.

[3]皮艺军.越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0-22.

[4]亚历克斯·梯尔.越轨:人为什么干“坏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8.

[5]罗伯特·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82.

[6]郭祺佳.大学生网络话语权发展趋势探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123-126.

[责任编辑:张学玲]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高职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道德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其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整个社会存在的问题。当代高职学生的道德现状令人困惑,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业、经济社会的压力下,高职学生道德现状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值得思考。

[关键词]高职学生 道德现状 成因

[作者简介]王锡金(1973- ),浙江奉化人,浙江纺织服装学院讲师,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浙江 宁波 3152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从总体上来看,当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各种思潮大量涌入及价值观念的冲击,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高职学生中存在着道德素质低下、道德观念变异、徘徊于道德底线的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

一、当代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

当代高职学生的道德状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的道德现状有喜有忧,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从积极方面看,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够把祖国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能够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阶级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能够维护国家的尊严,自觉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严格遵守校纪校规,维护校园的安定和秩序。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思想,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具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学风,具有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具有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拓进取精神、公平竞争与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自强自立、讲求效益、惜时守信等观念,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但也必须看到,当代高职学生道德现状中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甚至有些正徘徊于道德底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诚信观念严重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作为社会宠儿的高职学生本应该成为诚信的典范,但近年来,面对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分配关系多样化的形势,他们的诚信道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令人担忧。

1.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在大学校园里,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作弊的方式更是无奇不有、防不胜防,作弊队伍不断壮大,作弊者的心态也由过去的偷偷摸摸变得比较坦然。尽管各高校对考试作弊现象都采取了最严厉的处罚措施,但这股风头并没有被遏制住。事实上,作弊现象在全国高校内普遍存在,即使在最拔尖的一些高校也不例外。

2.学术作假成风。高等学府本是学术的来源地,真实则是学术的命门。而有些高职学生为了写论文或完成作业,不钻研求实,仅靠剽窃求成。据调查,在今年4月某高职院校的一次《读书与人生》征文比赛中,共收到179篇文章,其中,157篇直接来自网上下载,让评审老师感到非常震惊。长此以往,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将受到严重损害。

3.履历造假、背信违约频繁。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生为了找一个好职位而在求职履历上做文章,如涂改成绩、虚构经历、购买或伪造荣誉证书等。同时,高职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就业合同意识淡薄,背信违约跳槽现象频繁发生。去年在广州批量招聘的大学生中,就业大学生中约有30%毁约,另据调查,在全国其他城市,大学生毁约率也都在20%~30%。

4.恶意拖欠助学贷款、学费。国家设立助学贷款是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大举措,但不少受助学生恶意拖欠,使这项善举处于尴尬境地。据报道,大学生助学贷款运行几年来,大学生毕业后的还款率不甚理想。目前,大学生毕业后不按时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个别地方违约率达30%左右。与此同时,全国各大高校还面临着严重的学费拖欠问题。据对新疆部分高校的了解,2000年以前的学生欠费金额,各校一般都在几万至几十万元,而近几年,大部分院校学生欠费金额少则一两百万元,多则七八百万元,个别院校学生欠费率高达30%以上。

(二)社会公德失范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当代高职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应该成为良好公德素质的典范。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高职学生的社会公德失范,存在着很多问题。

1.基础文明素养较低。在大学校园里,一些学生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在食堂就餐不排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个人衣着考究,宿舍脏乱却无人打扫;对私人物品爱护备至,对学校公物却任意损坏;对旷课逃学、互抄作业习以为常;利用网络欺骗他人;不讲究学术道德,随意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等等。更令人担心的是,部分学生对文明标准的认识比较混乱。有的学生把穿着背心、趿着拖鞋出入公共场所视为生活小事;有的认为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着奇装异服是有个性;有的认为在宿舍内违章用电属于个人自由;有的把浪费粮食视为个人生活习惯。

2.缺少感恩意识。黑格尔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以礼待人。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学生更应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经典诗句的真正含义。然而大学生中却有为数不少的不知恩、不回报者。如深圳著名歌手丛飞曾无偿捐出300万元,用来资助178个贫困学生,可是,当他自己重病住院时,那么多受他资助的学生竟无一人去看望他,更不用说助他一臂之力了。

3.缺少拾金不昧的精神。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社会文化层次较高人群的大学生,理应成为这一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和典范,然而,现状却不容乐观。如校园中有同学丢失饭卡,可“拾主”很多动作“快捷”,大部分丢了饭卡的同学在报失前,电脑上都有被别人或多或少用过的记录。

(三)社会责任感缺乏,参与政治的价值取向具有功利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从总体上看,学生对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与以往相比有趋于平淡的态势。根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问题上,有35%的学生认为“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哪个党领导都可以”,有45%学生认为“不清楚”,还有20%的学生“不关心”。具体而言,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在政治价值取向上,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存在着较明显的功利性倾向,根据有关资料调查表明,有39%的学生党员承认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是“为了个人就业的需要”,部分学生写入党申请书只是随波逐流,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

(四)婚恋观念畸形发展

20年前,校园里谈恋爱的现象还很少见。而现在,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他们大学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之相伴的是,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也越来越趋于开放,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视爱情为游戏。中青在线上曾报道,重庆沙区某高校完成了一次“大学生思想健康状况”调查活动。结果显示,在对待爱情的问题上,30%左右的大学生“脚踏几只船”。他们乐于玩爱情游戏,即使获得自己期望的理想爱情,也不愿意给对方以承诺,以免被束缚。(2)道德底线失守。近年来,午夜陪聊、成人热线等行业大打学生牌,有不少大学生为了金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丧失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3)性观念过于开放。随着大学校门的逐步敞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经常出双入对,共筑爱巢,大学生同居已经成为见怪不怪的校园现象。据在西安、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大城市的一些著名高校进行的无记名问卷式随机调查显示,对婚前同居行为表示“可以理解”或持肯定态度的占48.5%,“说不清”的占27%。也就是说,几乎75%以上的大学生差不多“认可”或“不反对”同居这一行为。

二、当代高职学生道德缺陷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作为时代骄子、社会精英,应该成为社会公德维护的先锋,然而当代高职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却令人困惑、值得深思。目前这种道德现状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一)社会大环境的消极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加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当前,社会腐败现象的孳生、蔓延,受市场利益驱动而大量出现的重利轻义行为,社会关系中人际交往感情的淡漠等,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诚信原则发生了动摇和怀疑,而由于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市场规则还不够完善,惩罚机制还不到位,使一些诚信素质较低的社会成员在现实生活中把不诚信当做一种谋生手段,甚至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这些对大学生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教育中“重智力、轻德育”的不良影响

目前,在中小学阶段,学校主要进行的是应试教育,学校、教师关注的焦点是学生的分数、升学率,德育往往被虚化。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许多中小学教师不讲诚信,在毕业生鉴定表上任由学生填写学习成绩和政治表现,这种不负责任的造假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在大学阶段,仍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各大高校都把工作重点放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上,缺乏或轻视德育教育。另外,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观、教育方式和方法等都会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有的老师到处兼职赚钱,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有的搞学术腐败,剽窃别人的科研成果;有的高校在招生、毕业生就业、各类评估上弄虚作假,都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三)学生自我要求不高,家庭教育不当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复杂,层次良莠不齐,许多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对思想道德的自我要求不够。另外,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书本知识,疏于对孩子“做人”的熏陶。有些家庭物质条件较好,但成长的环境不理想;有的父母不管孩子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的父母好开“空头支票”,甚至有的父母还经常在孩子面前宣扬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道德、不诚信的行为和信息。这些都势必从客观上导致许多高职大学生虽“成了才”,但“成不了人”。

(四)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冲击着高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网络的出现,使地球上的人们在虚拟现实中变成了小村落。网络因具有全球性、开放性等特点和集文字、声音、图片为一体的表现手法,加之传输内容涉及全球各个领域,正在广泛地被高职大学生所接受。然而,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互联网上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比,具有更明显的不确定性,使它在给人们带来丰富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给青年学生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和道德问题。

网络的开放性和无政府性使一些违反人类社会本质的信息内容得到广泛传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高新网络技术,加紧了对我国进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渗透。面对互联网上滚滚而来的西方文化,高职大学生们一方面缺少理想根基和阅历,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容易被信息的奇、新、异所吸引,久而久之就会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和腐朽生活方式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导致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动摇。

另外,网络行为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国家政府部门对网络公民的行为难以加以确认,监管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使得网络色情无法杜绝,各种色情网站、色情图片、色情广告铺天盖地,各种以交友、商贸等为名的欺诈行为随处可见,有许多高职学生在网上欺骗他人,也有很多人受骗上当,造成了他们道德人格的严重失衡。

当代高职大学生是21世纪的应用型科技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然而,当今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却存在着令人困惑的现状,认真分析其成因,对于积极探索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会玲.论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重塑[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6).

[2]许振华.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障碍及排除[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

[3]薛丽,张琳琳.浅谈网络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4(5).

[4]赵素珍.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5(5).

[5]李惠荣.关于大学生同居的一些思考[EB/OL].http://www.sexstudy.org/,2007-04-03.

[6]刘艳军,张盛楠.现实、守望、游戏,还是追求完美与另类——解读与透视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J].教育艺术,2004(6).

[7]叶松庆.守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底线[J].青年研究,2003(6).

[8]李庆祝,钟瑞荣.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及确立正确道德观的路径[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5(1).

[9]郑志刚,唐丽.对高职学院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EB/OL].http://www.xjzjszyj.cn/dygz/ShowArticle.asp?ArticleID=79/,2006-12-04.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更新观念, 同孩子一起成长

网络时代下的教师, 必须不断地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 善于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是教育变革的动力, 没有教师的转变, 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信息素养教育, 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迫切需要我们对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培训, 在培训内容中除了专门的信息技术培训, 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知识, 学会运用常用的工具软件之外, 更重要的是转变教育观念, 强化信息意识, 开发和利用网上信息为教育教学服务。

中学生的闲暇时间主要是在家里度过的, 家也是学生上网的主要地点, 家庭对网络道德教育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首先, 家长对中学生上网应有辩证的认识, 不能视网络为“洪水猛兽”, 更不能“因噎废食”, 也不能“过度信任”, 甚至“不闻不问”, 其次, 家长应该转变观念, 主动“触网”, 与时俱进, 同孩子一起共同学习、探讨网络知识, 共同处理在网络社会中遇到的问题。“合理利用”和“正确疏导”, 才是家长处理孩子上网问题的上策。

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针对孩子在家上网提出了以下建议:1、不要将电脑安装在孩子的卧室, 最好放在家中明显的位置。2、控制孩子使用电脑的时间和方式。3、常了解孩子网上交友的情况。4、在电脑上安装禁止访问色情网址的软件。5、教育孩子不要轻易公布个人隐私信息。6、非经父母许可, 不要让孩子与网上结识的陌生人会面。7、与孩子一起上网。

网络交流的平等性和多极性, 使教师、家长的权威地位受到削弱, 然而正因为网络交流的这些特性, 更能促进教师、家长和孩子进行平等交往, 相互尊重, 通过这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法, 让他们在开放的网络环境和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下, 学会鉴别, 学会选择, 培养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 自觉远离不文明言行和不健康网站, 努力提高个人修养, 逐步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

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开设相关课程

网络道德意识的增强首先要培养网络道德需要。网络道德需要作为网络主体内在的自我完善的追求, 是网络主体道德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内在源泉和动力。培养中学生的网络道德需要, 也就是帮助青少年树立网络道德观念, 主要靠潜移默化的大氛围来引导。学校应当开设相关课程宣传、教育中学生培养网络道德需要, 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网络道德和法制课程已成为一些西方国家学校必须的教育课程, 开设相关的课程在帮助青少年系统学习网络道德知识, 启发道德自觉性方面是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与之相对照的是, 我国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中, 学生基本上是涉及技术理论与应用, 少于探讨网络道德乃至文化课题, 在现行的思想政治课本上, 也没有谈及网络道德素养问题。从而导致不少学生认为网络只是技术问题而不存在道德问题更谈不上法律问题的错误认识。

我们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应当改变重技术轻道德的倾向, 结合我国的国情和青少年学生的特点, 尝试把网络道德纳入公德教育, 在思想政治课中增设“网络道德”专题, 或以讲座形式开展网络道德规范、法规常识教育。

而对于学校教育工作者来说, 网络道德教育亦可作为校本课程来开设, 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在2006—2007学年度秋季学期联合信息技术教研组和政治教研组共同研究编写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道德》校本课程, 共计10课时, 课堂教学中包括的内容有:1、引导学生学习网络道德规范, 明确网络道德要求。2、通过典型违法犯罪案例, 指导学生反思自己和同伴的行为。3、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异同之比较。通过专题讲座、小组讨论和网上探讨的形式并与中学生共同探讨网络语言道德、网络行为文明、如何抵制不良信息、如何交友、如何建设我们的校园网等内容, 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顺应网络需要, 更新德育观念

学校德育的开展及其效果离不开其存在的外部环境, 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 学校德育必须做出相应的调适, 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能促进学校德育实施的有利因素, 同时尽力消除不利因素。如今网络已逐渐走进学校和家庭, 将成为人生存的另一个空间, “就像我们先辈教自己的孩子如何应付马匹或汽车的世界一样, 我们也必须从现在就帮助我们的孩子躲避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危险, 使他们得以成为高效率、有成就的电脑化世界的公民。”面对网络时代提供的机遇和挑战, 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更新观念。

传统的学校德育, 由于与过去封闭的、限定的社会控制方式之间有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因此比较注重“学会顺从”的教育。然而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处于一个价值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中, 既有精华, 也有糟粕, 既有健康有益的信息, 也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信息。

面对多元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并存的网络环境, “教会选择”将成为网络时代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首先需要培养的是批判性思维。传统的德育强调对既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传承和接受, 使用的方法是说教、榜样、说服、限制性鼓励等, 然而“把那些预定好的东西兜售、强加给别人, 不仅不能产生思想, 而且会扼杀了德性的发展, 因为它们缺乏人性所需要的自由探究、审慎思考和理性的观念。”这种“教会选择”不是倡导相对主义价值观, 而是“在教育者价值观引导下自主地做出选择, 把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传承变为主体自主选择、自主建构的过程。”

因此, 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在新的网络教育环境中, 应将学生视为道德教育的主体, 将自己从知识的传授权威定位为与学生同处一交流平台的共同学习者的地位, 在教育观方面, 要摈弃传统的简单批评教育方法, 要引导、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与学生共同学习和交流。在教育过程中不是向学生兜售不容置疑的道德戒律, 而是允许学生思考、选择和发展,

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 建立学校自己的特色网站

网络的竞争被称为“争夺眼球的竞争”, 即谁能吸引住网民的鼠标点击, 谁就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网络是一片浩瀚的海洋, 据CCNIC的调查, 仅中国网页总数有44.7亿个, 网页字节总数为122, 306GB。面对当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互联网, 我们除了要学会善于抵制不良侵袭之外, 还应该积极主动介入。

我们的政府建立了权威性的教育网络和党团组织网络两大体系。也有专门性为青少年的服务网站, 提供学习、交友、成长、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公益服务。相当数量的学生表示根本不知道有这些网站, 学校应当大力推广和宣传。

中学校建立自己的校园网, 不仅是展示校园文化、校容校貌, 做宣传广告。同时, 也应当是中学生的“家园”。在网页设计和版面上要符合青少年的审美特点, 形式多样化, 不能陈旧老套;内容及时更新, 及时反映国内外、校内外大事, 贴近学生的生活;开通BBS, 针对他们关心的问题, 开设多个板块, 如国际形势, 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 在不违反相关规定的原则下让学生能在校园网上充分地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开通学生自建栏目, 如团委、学生会、广播站、电视台、学生社团;在学校网站上让学生自己建立“博客”, 展示个人风采;通过网站建立学生与教师和各职能部门的双向沟通渠道, 及时反馈信息。总之, 少一些说教, 多留点空间, 信任学生, 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充分发挥个性特长, 让他们真正喜爱上自己的“精神家园”。

摘要:探讨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 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分析及教育对策进行探讨, 旨在对当前的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有一点启示作用。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大规模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早已渗透到了我国社会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工作都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悄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并逐渐形成了21世纪所特有的文化形式,即网络文化。由于我国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仍在形成过程,因此并不能良好地了解互联网络的本质特征以及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一来,便使得互联网在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考验。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关联性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为我国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之余,也使得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矛盾日益尖锐。就当前的互联网使用人群而言,高校大学生是我国最为庞大的网络受众群体。互联网与日俱增并不断更新的产品吸引着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关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学网络的普及更使得电脑成为了如今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标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阶段还不足以让他们具备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越来越多的网络非法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大学生这一网络群体上。近年来,各地层出不穷的大学生行为失德、思想偏激等现象为我国的高校教育蒙上了一层阴影,网络的快速发展让高校思想教育早已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因此,深入分析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之间的关联性,并以此进行高校思想教育模式的创新成为了我国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网络文化同大学生思想道德观的密切融合

作为知识高度开放的信息化平台,网络文化凭借其自身的高度包容性将各种各样的知识融汇其中,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人类知识库,人们可以依据自身的需求在知识库中进行知识搜索,网络教育更是成为了当前全球教育领域的大势所趋。通过对现实世界的仿真模拟,互联网文化创造出了一个虚拟的仿真世界,从而为网络中各类创造性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平台。尽管高度包容性是网络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但不能回避的是,网络文化身上仍旧有功利性的色彩,“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同样适用于网络文化中,无法获得网络主流价值观认可的文化同样会遭到网民的抛弃,层出不穷的应运时代发展需求而诞生的新思想会不断取代以往不符合时代特色的“封建”思想,思想的更新在网络文化中将更加快速。不过,在网络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方面,网络文化给予了它们高度的尊重,从而保证了主体能够在互联网提供的仿真世界中更好地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进行创新活动,赋予了网络主体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

(一)网络文化提升大学生网民整体素质

对于我国当前的高校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正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时间观逐渐成形的时期,相比于其他的网络受众群体,大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兴趣关注点也更为广泛,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心,因此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互联网文化的营造的仿真世界恰恰让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激发,而我国当前网络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更能为他们提供高效获取当前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动态变化信息的渠道,让他们的知识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不仅如此,网络世界的互动性让他们能够在网络上自由地发表言论,并借助于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他们还能与网络世界中的人们进行观点交流与探讨,从而使得他们的思想境界在良好互动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完善,不仅如此,通过大学生网民思想层次的不断提升也能促进我国网络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由于网络文化对现实世界的高度仿真性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实践空间,因此,在互联网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地根据自身需要学习各个领域的先进观点与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让自己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化发挥,不断进行文化产品的创新,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下,不但能够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培养,还能够让大学生的网络言行和文化素养得到稳步提高。

(二)网络文化开阔大学生的视野

网络文化的强大包容性赋予了互联网优良的人文环境与文化氛围,我国民族的优秀文化与精神都能在互联网中得到体现,而且对于外来的文化,网络文化也进行了有选择性的融合,网络文化前所未有的多元融合为大学生们建立起了触手可得的互联网知识库,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之余,更为学生们提供了全新的认知世界的角度,让他们能够更为全面地去思考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精神和自主创造性,如此一来,便为大学生和社会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保证学生们的大学生活不与社会发展脱节,通过不断更新的社会知识让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使得学生的人格能够得到全面综合发展,让大学生们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更迅速地适应社会工作。

二、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观的相互促进

(一)网络文化与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相辅相成

网络文化之所以能够集知识学习与游戏娱乐于一体,并让二者不发生冲突,完全得益于其四大特性,即教育性、娱乐性、丰富性与开放性,在它们的帮助下,我国广大网民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互联网生活不断学习到新的知识,以实现理论水平的同步提升。不同于小学与中学,绝大多数大学生是首次脱离父母的陪伴与管束,离开家乡开始自己的大学四年生活的。刚刚告别三年高中繁重课业的他们,尽管在努力让自己的思想逐渐独立,但由于实际社会生活经验的匮乏,他们的是非观念是十分薄弱的,再加之思想道德观念还未能完全建立,往往导致他们在大学生活中无法进行良好的自律。尽管大学生活中仍旧有老师的管理与教导,但大学始终与中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即老师无法全天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进行监督,从而使得大学在监督学生的工作上没有连贯性与实时性,老师无法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面对大学教育这一方面的不足,上述互联网的特性刚好起到了良好的弥补作用。我国政府与社会各界为了给学生们营造更加良好的网络环境,在规范网络文化上做出了不断的努力,大力促进各类绿色文章的建设工作,为了让学生远离网络中各类不良信息与偏激观念的影响,更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对网络信息开展了全面的安全监控,适时把握网络舆论的走向,力图不断净化网络环境,为学生们营造自由、健康的互联网空间,让大学生对各类知识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之余,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在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帮助下,大学生们获得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网络言行也会反哺于网络文化环境,促进网络文化整体水平的显著提高,从而让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网络文化形成良好的互动,共同进步,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增强,并保证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首先,实现了大学生知识的拓展与课余生活的丰富。网络文化成为了大学生学习与娱乐的主要方式,网络文化所具有的视听效果是其他信息表达方式所不能够相比的,为学生提供了资源信息、娱乐方式等。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无形中造成了大学生的巨大压力,网络文化能够降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泄不良情绪,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其次,实现了大学生视野的开阔与交往能力的提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文化的丰富,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在课堂中没有学习过的知识,实现了视野的开阔与知识的丰富。网络具有共享性,实现了大学生人际交往面的拓展,能够让大学生接触更多的人群,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最后,促进了大学生的主体成长与个性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往往缺乏主体性与个性。网络文化为大学生主体性的形成与个性的张扬创造了条件,实现了大学生的自我建构、自我创造与自我展示。大学生通过网络能够参加各种网络创意活动,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不受父母、教师的监督,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理想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接触符合自己特点的朋友,酣畅淋漓的展现自己,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特征。

(二)消极影响

首先,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模糊化。大学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网络文化以其独特性获得了大学生的青睐,但是网络文化本身具有多元性与变化性,可能导致大学生存在困惑,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破坏大学生的文化与价值观。其次,大学生文化品味低俗化。网络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这就导致网络中充斥着各种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视听造成了侵害。如果大学生意志不坚定,将不能够意识到这种不良信息的危害性,被这些信息所毒害,放纵自己在网络中的言行,出现各种不文明的形象。此外,大部分学生对网络文学类型的选择也出现了低俗化的趋势,更趋向于言情、武侠等,而很少问津古典文学精品。最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异常化。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维系的纽带,网络的特殊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数字化的方式,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增加了虚伪,而掩藏的真诚。在这种掩护之下,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中肆无忌惮,造成了大学生网上与网下人格的冲突。大学生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将会改变其现实生活规则,对其人际交往方式造成影响。网络文化使得人际的交往出现了种种“异化”现象,不利于青年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

四、总结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快速进步对于社会大众的影响越来越深。作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网络文化的普及既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自由空间,也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健康面临更多的威胁。网络文化与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呈现出日益融合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与教育部门应该抓住网络文化的教育优势,大力建设绿色网络空间,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惠良,毕然.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44):165-173.

〔2〕朱一玮,徐畅,孙丽丽.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3(43):115-117.

〔3〕于淑华,陈丽红.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6(63):128-130.

〔4〕何家梅,何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53):104-108.

〔5〕张敬斌,宾文高.论全球化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1(74):103-120.

(责任编辑 徐阳)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针对在“微时代”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微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包括学习、生活和心理等造成的影响,本文内容包括对适应“微时代”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微时代”下造成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探寻疏导途径,大学生舆论环境快速干预机制的探索和建立等。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微时代”是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信息内容短小精炼、分散度高,文化内涵简明浅显、通俗易懂,语言丰富、更新传播速度快,受众群体庞大、参与度高、消化信息时间短,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整体内容仅仅百余字,便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这些使得“微时代”的空间范围迅速扩张,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不但成为信息的接收者、传播者,也成为观念的塑造者和被塑造者。因此,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把握新时代的新变化,在“微时代”中,积极探索和发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新新思想、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教育工作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 “微时代”社会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造成的影响

(一)“微时代”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的影响

在“微时代”特定背景下,人们交流的媒介称为“微媒介”,包括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等,这些媒介的共有特点就是短小,如微博、微信、微小说要求一次表述不超过 140 字,微电影播放时长不超过 300 秒等。这些特点是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下的必然要求,在简短的要求下,不可避免的使信息的内容呈现出琐碎、不完整、无逻辑、断片、不深入、不系统、不连贯,快速、大量地发布、传播信息等特点。因此,一方面,形成了一种浅尝辄止的文化舆论氛围,这种氛围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求甚解,缺乏深入研究精神;对当今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肤浅、片面,缺乏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呈现出一种不求甚解、心浮气躁的言行举止和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在便捷高效地接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信息的同时,也会将自己的生活现状,即时心情,价值取向,社会评析传递出去。这就容易产生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而夸大歪曲事实,做出偏激的评论,甚至对“微环境”发生的现象不加思索、不辨真假、不分片段的进行不负责任的舆论评说等。漠视基本的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采用极端态度和言语表达对事物的看法。由于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强,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海量信息辨别和读取,同时筛选真实、有效、有用信息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抵御社会不良影响的能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二)“微时代”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我们的周围的大学生中随时随处可见刷微博、刷微信、增加关注等指尖上的行为,这种行为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影响,在网络通讯环境下,尤其是现代便利网络随处可见如WiFi、3G、4G网络可以随时、随地、随意的认识任何人,说任何话,并不受任何的处罚,通过一些激进的、耍怪的、无厘头的言行,反而会赢得不少的粉丝,能够通过关注度实现自我价值、肯定自我价值,削弱了现实生活中的自卑感、挫败感、疏离感和恐惧感,无论本人现实中何种状况,因而会使大学生更加依赖这种虚拟空间带来的满足感,而漠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即与同学、朋友、老师和家长接触和交流越来越少,感情越来越淡,往往会因为一些琐碎之事闹得不可开交、敌视,甚至仇视,然而从网络中获得的小小满足感并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网络环境中的“得意”与现实生活中的“失意”这一矛盾也成为了一个新的负担,进而可能会引发新的心理问题。

(三)“微环境”对大学生情绪宣泄的影响

“微媒介”有着对象的隐匿性,使用的便利性,信息的公开性,受众的广泛性,表达的不限性,方式的不拘性等特点。因此,大学生经常通过“微媒介”来进行信息接收、传递、交流、发泄和对话,在遇到学习、恋爱、生活、工作等困惑或困难时,便会通过“微媒介”随时随地地进行自我倾诉、宣泄,一方面使得心里的困惑和压力得以释放出来,将心中的淤积不吐不快,有效的排遣消极情绪,及时舒缓情绪,与此同时还可以得到关注者之间的劝慰、鼓励、出谋划策,使宣泄着信心增强,使心理不良情绪及时得以调整,可以说是一种“自我疗愈”的好途径。教育工作者关注,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学生的行为打算,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信息,有利于教育工作者选择最适宜的思想教育方法。

二、利用“微媒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拓宽教育的主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是“面对面”教育、提问、回答的模式,现通过“微媒介”的使用,开辟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教育工作者可以将有关的教育内容通过“为媒介”传到网络上,通过关注和粉丝将内容影响扩展到所有人,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在线教育和思想引导,既可以同步即时教育,也可以异步延时教育,这种形式的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在“微媒介”上针对热点话题发起讨论,对热点问题进行剖析,通过提问或辩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真实想法,互动交流,有效结合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二)及时了解疏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日常生活需求

面对通讯终端手机已进入3G、4G网络时代,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率大幅增加,大学生对利用“微环境”来发表看法,舒缓情绪,提出要求更加方便、快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大学生心理角度,对通过“微环境”所发出的不同声音,进行从主体动因、客体环境因素的角度进行剖析,推论大学生“微媒介”用户主体意识、态度、观点、言论和情绪的正负倾向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并针对个别表现呈负面倾向性的学生进行关注,并及时了解情况,进行有效沟通,隐含式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对有诉求的学生言论,学校相关部门加以关注、讨论、研究、作出决策,借以切实解决学生关心关注的生活诉求问题,做好服务学生的工作。

(三)有效的整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多股教育力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纯靠学校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矛盾时,就会削弱学校的教育,因此,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整合教育力量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根本。将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相关部门和企业通过“微媒介”的互相关注、“微圈”等方式建立信息链接、互动平台,使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社会环境的新动态,社会就业情况,同时也使家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教师可以将学生在校情况及时向家长说明,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配合教师对学生进行督促管理,齐心协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达到正向引导教育的效果。

(四)加速建立高校“微环境”舆论快速干预机制

1.高校“微环境”舆论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

“微环境”中“微媒介”舆论影响状态的发展分为开始阶段、发展阶段、高峰阶段和衰没阶段(图1)。对于校园“微环境”的消极、片面、虚假、偏激等负面舆论干预要注意注意“三个要”,即要快速做出反应,发现问题关注度高,便已不是个别问题,控制发展节点,在发展阶段以前介入;要及时出手解决,快速反应机制启动后,迅速着手研究、讨论、解决问题;要做好事后教育工作,对当事者教育好,安抚好,并进行跟踪教育,并及时做好对大学生思想的正面引导。

2.“意见领袖”引导机制的建立

在热议问题出现后,网络上的海量信息的灌入,往往会让一般学生无所适从,这时活跃的“意见领袖”的观点就会成为学生们的追逐目标。因此,高校尤其要培养一批活跃的“舆论领袖”,通过他们影响舆论走向,正向引导学生的思想,从正向分析观点,让同学们学会包容、宽容、理解,对网络上的信息要学会筛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关注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传播正能量,间接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工作。

(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微”素质,培养“见微知著”的新理念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在知识的传播上和道德教育上都充当着权威的角色,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教育。在“微时代”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对当今大学生的教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更贴近了解大学生,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微语言”,才能交流通常,融入到大学生当中去,减少隔阂,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因此,学校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对思想教育工作者进行专题培训,提高教师掌握信息传播技术的能力,提升教师利用“微媒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增强警觉性、预见性、前瞻性,善于通过微小信息体察学生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暴露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向正方向努力;善于利用“微动力”,建立有吸引力、引导力的教育网站,使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有助于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自己去感悟。

在“微时代”的社会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利用“微媒介”,才会有效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被爱、被关心、被尊重,才能获取学生们的信任,这样可以更好地在“微环境”中聚拢人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侯庆海〕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一、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危机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一系列危机, 比如网络信息监管的力度不够、青年学生思想观念的异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不足等[2]。如何有效发挥网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增提升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 网络信息监管的力度不够

在网络环境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旦教育平台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延展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 就会给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监管带来新的挑战。而在移动互联网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共同作用下, 网络的虚拟性与隐蔽性特征越来越突出, 任何参与者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观点, 也可以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论和转发, 这对参与其中的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势必会产生影响。

(二) 青年学生思想观念的异化

网络具有匿名性和开放性等属性, “去中心化”和“多中心化”的特征也同时存在, 任何参与其中的个体均能够借助网络终端表明自己的主张、发表自身的观点, 来自不同层面的信息都能够在网络世界中汇集和碰撞, 期间的良莠不齐和鱼龙混杂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 网络及其承载的信息会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进行异化,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此以往, 不但会影响青年学生其正确价值观和思想范式的形成, 也会降低其责任感缺失, 阻碍其社会化进程, 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阻力。

(三) 思想政治教育权威被削弱

作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 当代青年学生对于网络的运用十分熟练, 他们能够借助手机、计算机等终端从网络空间获取所需要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可以说, 以课堂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正在降低, 网络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更为便捷的渠道。更为重要的是, 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虽然具备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 但是对网络的运用效果较差, 甚至排斥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比如, 部分教师不开通微博、微信, 与青年学生之间的沟通仅限于课堂, 这种做法不但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难以满足青年学生获取知识的诉求。

二、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危机的成因

在互联网络的作用下, 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迎来了机遇, 也需要面临严峻的挑战, 而一旦挑战未能及时得到应对, 就会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危机[3]。为了应对危机, 最大限度的消除由此而产生的后果, 需要对危机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效性缺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错位和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载体滞后等原因进行深层次挖掘。

(一)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效性缺位

在传统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教育者更加注重学生良好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的塑造, 希望通过教育或者教化活动的开展, 帮助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以此培养与提升其思想政治素养。但是, 在网络环境中, 针对青年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了全新的趋势与特征, 不但教育形式无法适应青年学生的多样化诉求, 由于教育内容难以及时跟进, 在一定程度上还会诱发青年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这一问题如果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也就无从谈起。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错位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教师或者教育工作者借助自身坚定的政治信仰与价值观念, 通过展现个人的人格魅力能够把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向深入, 在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过程中, 不断充实教育内容, 以强大的知识张力引导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正确认识并主动参与其中。可是, 在互联网络的影响下, 青年学生从传统教育框架中“游走”出来, 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接受网络和网络之上的新鲜事物, 在频繁的信息互动与知识搜索的过程中, 青年学生对于自身知识储备处于劣势、教师知识储备处于优势的格局有了新的认识, 这种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主体地位的错位, 让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在尴尬的境地。

(三) 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载体滞后

在传统的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能够借助的载体和平台可谓十分丰富——可以以团委活动与班级交流的方式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以社交活动与校园实践的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但是, 在网络环境中, 青年学生“不可阻挡”的进入到了网络世界中,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载体的劣势全面暴露出来。而在这一过程中, 虽然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载体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希望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 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不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 还是教育者本身, 依然存在坚持以传统教育方式与手段为主的情况, 未能充分认识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作出的调整和转变。

三、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 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唯有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才能让学生这一主体从中受益。因此, 在网络环境下, 需要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通过主观努力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网络技术结合在一起, 以便全面发挥网络交互平台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此同时, 要充分认识到青年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新型教育活动的范畴, 教育主体、客体、载体作用的发挥都至关重要。

(二) 通过创新教育载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在网络环境下, 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要取得良好效果, 需要教育主客体主动适应环境, 通过网络开展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这样一来, 不但能够激发青年学生将学习现代化科技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 让自身的兴趣与爱好得到正确的引导, 教育者还能够及时、客观的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波动和行为动向, 这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效率是大有裨益的。当然, 网络环境下的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还应按照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 通过对网络资源和现实资源的整合, 最大限度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作用。比如, 构建特色网站或者微信公共平台, 打通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线上线下的信息通道, 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三) 通过优化校园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环境

经验表明,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网络环境下, 构建同样优良的校园网络环境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能够为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环境保障。而为了实现这一点, 需要通过多种形式优化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境, 促使青年学生全面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提升其鉴别信息的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危机。为了消除危机,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需要以网络为切入点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应对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危机的关键举措。当然, 在这一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青年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正确认识, 以便在借助网络技术开展教育教育活动时更能体现工作的人群针对性和环境适应性。

摘要:在即时通讯工具与互联网的共同推动下, 青年学生已经完全处于网络环境之中。这一群体的学习和生活由此而变得更加便捷的同时, 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也深受影响。文章以此为视角, 对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危机与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 希望借此为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学生,教育危机,应对策略,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玉奇.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5 (3) :69-70.

[2] 徐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2) :21-22.

[3] 钱春芸.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 (8) :118-120.

上一篇:商业银行公司客户发展论文范文下一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