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范文

2024-08-02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范文第1篇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局党委等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越秀公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期间举办了多场花卉展、书画展、摄影展等专题展览,并且在每年的春节举办广州园林博览会,在国庆黄金周举办“与游客同乐”大型文艺演出等。在上级的正确指导下,我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服务运行机制逐步健全,服务能力快速提高。现将近几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及经验介绍如下:

一、大力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打造游客喜爱的生态公园

针对不同游客的文化活动需求,公园近几年兴建了多个文化亭廊、表演场和小舞台,在踏趣园、鲤鱼头、老人山增设了文体活动设施,并重点维护好韩国园、成语寓言园等专题文化园,为游客打造舒适的文化活动场所。

另外,园内设有有三大游乐场及两大游艇部,包括金印游乐场、东秀儿童乐园、北秀游乐场以及东秀北秀游艇部,大大满足了不同游客玩乐的需求。

二、着力提升公园文化内涵,为广大游客奉献精品大餐 公园每年都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尤其利用节假日、重大纪念日等举办多项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涉及层面广,让广大市民游客都能感受到公园的文化气息。

(一)展览方面,近几年来,公园举办了“哥德堡号扇艺展”、“南雪金石书画作品展”、“越秀墨韵书画展”、“迎亚运书画展”、“叶建强跑街摄影展”、“创建文明城市,建设和谐越秀图片展”、“鸟语花香,给力羊城摄影展”、“新加坡陶艺家烧陶个展”等展览。

(二)演出方面,公园以往每年邀请专业演出团队于春节或国庆黄金周期间为游客奉上精彩的演出节目,有歌舞表演、魔术表演、变脸表演,还有杂技表演等。现在,公园更创新形式,与园内游客合作,邀请常在公园表演的多个游客团体同乐演出,举办了多场“越秀公园与游客同乐演唱会”,更是广州公园首次举办此类活动,受到了游客的高度评价。

(三)兰文化方面,围绕兰花的生长特性,结合春节、五

一、国庆、元旦公共假期举办特色兰花专题展览。并积极开展兰文化宣传活动,向市民展示灿烂悠久的兰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兰花名品,让广大游客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兰花以及兰文化。在兰圃的兰文化知识长廊内有各式各类、内容丰富的兰文化和兰花知识介绍,使人们在观赏兰花的同时,亦进一步加深对兰花的了解。

(四)文化科学方面。不定期举办花卉专业知识讲座,吸引了大批花卉爱好者前来听课。

三、抓重点,求突破,积极开展示范性文化品牌建设

(一)传承广州园林博览会这一知名品牌,不但举办艺术园圃、大型公共景点、植物造景、艺术插花、元宵灯会等园林艺术精品展览,还精心打造了多姿多彩的游览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市民游客的节日生活。尤其是第十六届园博会,在公园免费开放、收入递减的情况下,为给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一个娱乐休闲的场所,我园识大体,顾大局,不讲价钱,全体干部职工群策群力,上下齐心,迎难而上,勇于创新,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园博会的工作,为公园免费开放后最受市民关注的第十六届园博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结合科技活动周,认真组织开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宣传活动。集中精力,利用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等资源,重点打造扁颅蝠保护区,桫椤保护区等区域。

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不断加强文化人才培养 一方面以公共文明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大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文化项目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基层公共文化资源综合利用、共建共享。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理论政策和制度设计研究,探索建立符合我园实际、符合文化发展特点和公园发展规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基本框架。另一方面,大力引进人才,努力提高原有人员文化知识构架,培养了一大批文化有特色、业务有专长的高素质人才。

“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今后我园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公园党委、全体干部职工的重要职责和首要任务。

目前我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文化专业人才缺乏、培训不够、经费缺乏等。今后将针对薄弱环节加强人才建设、体制建设,着力提升人员素质,打造一支具有越秀公园自身特色的高精尖服务队伍。

今年,我园将结合建党90周年以及辛亥革命100周年契机,举办相关的历史图片展览等。选定兰圃几处层次丰富,品种多样、较有特色的植物区作为科普植物区,详细介绍该区的品种和搭配特色,并增加科普设施,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认树种、摄影、绘画场地。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范文第2篇

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越来越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 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其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要求, 所以, 在文化建设过程中, 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时, 也要面对现实, 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也要总结,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

1、政府在加强社会公共管理中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由于我国公共文化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 一些体制机制未能很快完善, 明显存在一部分问题, 这其中与政府的公共管理有着较大关系, 最为突出的就是政府对公共文化的发展并未有足够的重视, 往往只是在应付国家的文件精神, 没有对文化建设下大力度和决心进行解决。在推进公共文化建设中, 会由于发展GDP的片面要求, 而忽视对公共文化建设, 甚至完全只是在流于形式, 过度追求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这种认识较为极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对文化事业的追求表现的越来越明显,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越来越凸显, 所以, 政府在加强社会公共管理中要打破传统的思想,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 坚持一手抓经济, 一手抓文化, 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公共文化产品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

往往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 在文化建设中体现出的公益性文化产品也会较多,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差异化, 尤其是创新性文化产品比较缺少, 对价格较高的文化产品一般人却难以满足, 精品文化和高层次文化产品只能在小范围内满足, 无法实现大众化。公共文化产品的缺乏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出现不协调、不合理的现象, 经济发达地区会时常享受到较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贫困地区很难或者几乎不可能拥有机会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在偏远的山区, 由于常年没有高层次的公共文化产品, 只能在基层开展一些传统陈旧的文化活动, 甚至在一些农村地区, 那些低俗的表演比较泛滥, 严重影响着百姓的精神需求, 也严重影响着地区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所以, 公共文化产品未能在广泛的空间和地区间开展公共服务, 这是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难题。

3、文化结构在配置上存在不合理, 基层文化需求严重缺乏

由于地区的差异,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产业, 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不一样, 在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中, 由于文化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 对文化活动的投入较为缺乏, 所以, 这类地区的文化建设很难取得较大成绩, 群众对文化产品的追求比较渴望。而在经济发达地区, 由于文化基础设施投入较大, 文化建设取得了丰收的成果, 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公共文化服务追求的多样化日益凸显。再从文化管理的结构上看, 地方政府对于人员的配置不够合理, 有的地方文化专员身兼多职, 有的乡镇负责文化的同志或许也就一个人;有些地方没有专门的剧院影院, 没有专门的图书馆博物馆, 或者有了图书馆, 里面的图书资料明显较为缺乏, 甚至在里面随意摆放一些与文化建设不相关的其他物品, 把文化设施当作其他用途。在乡镇或者农村只是在结构上设置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办公室, 而形同虚设, 常年不见公益文化活动;在财政拨付上, 用于文化事业的偏少, 这直接导致文化服务跟不上, 文化人才流失, 文化产品难以形成。

4、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 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得不到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但是文化发展水平未能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 导致地方政府对文化建设的不够重视, 尤其是在基层, 文化人才队伍严重缺乏, 一般街道和社区负责文化的专人由于没有编制, 待遇低、升迁机会少、人员流动性也大, 甚至有的人身兼多职。虽然也有存在专门的负责文化建设的办公室, 但是普遍文化素养较低, 缺乏文化创新的素质, 专业性的人才很难留住, 结构性矛盾突出。基层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 很难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种种原因严重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得不到创新,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能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感。所以,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素质建设, 从文化理论的政策到社会实践, 都需要加强培训, 培养一批文化素养优、服务意识强、文化觉悟高, 富有活力、甘于奉献的年轻人才队伍带动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 搞活文化产业, 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

1、逐步加强理论与结构的创新

一切实践活动需要理论的指导, 一切高效优质的实践活动需要先进科学的理论指导,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离不开公共文化理论的创新。我国的公共文化理论源自于传统文化, 要想实现理论的创新就必须突破传统文化, 用新的公共文化理论指导文化建设。当前,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主流文化的指导思想, 一切新的文化理论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 形成一套科学先进, 符合大众需求以及符合我国文化主旋律的文化理论。把先进科学文化理论与传统的文化理论充分的结合, 抛弃一些低俗文化理论, 弘扬优秀文化。实现理论的创新务必要加强文化管理的结构创新。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市场成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样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所以追求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 应该加强文化服务的市场化, 把由政府主导、主抓、主管的文化服务适当转给市场, 由市场把握社会需求, 形成竞争机制, 优化文化结构, 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

2、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制的创新

正如上述所言, 基层公共文化管理机构由于人才、经费、编制等问题, 很难再发挥其管理职能, 很难承担开展公益文化事业活动。所以在公共文化的体制方面需要改革, 基层公共文化去功能化, 由主导、主创、主抓转变单纯的主导型, 交由市场发展。而基层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加强区域文化发展规划、保障基层财力水平、强化职业资格制度、拓宽基层公共文化目标等方面着手。公共文化的管理一体化决策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文化发展现状, 所以,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务必需要一种分散化的决策模式。形成由政府主导, 明确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者和生产者以及消费者均参与其中的模式, 形成政府、公共文化单位、社会文化组织、文化消费群体组成的网络系统, 形成联动有效、有进有出、有助于基层文化发展网络组织系统。

3、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创新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创新关系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要秉承为人民群众服务、便捷、高效的原则, 注重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化, 着力保障人民群众在新闻、娱乐、读书、看报、影院的文化权益。让这些更具直接效益的文化产品向基层倾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完善特色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 使特色文化产品尽可能满足更多的民众需求, 挖掘地方特色, 弘扬国家主旋律, 唱响国家文化传播的主题歌, 把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与地方文化相结合, 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扩大现代技术在文化服务与传播中的应用范围, 打造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数量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同时还应注重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 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以此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和凝聚力。让公共文化的内容更加与时俱进, 把每个时代最优秀最具特色的文化服务展现给人民群众, 用先进的思想、感人的事迹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4、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创新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是推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 公共文化服务应该由政府主导、主创、主抓适度转交给市场, 不断挖掘文化市场发展的潜力、增强文化市场发展的活力, 一些基本的文化单位要在新形势下整合文化资源、优化组织结构、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增加公共文化的数量、提升公共文化的质量。充分发挥文化市场机制, 大力发展地区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用率、改善服务效果、创新服务方式、发掘服务资源、提升服务水, 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开放水平, 定期开展读书、读报、科技讲座、技能比赛、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完善文化领域法律法规政策, 出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 强化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立法, 用法律的形式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三、总结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 完善公共文化管理机制, 除了以上几种创新外, 还要在实现目标任务方面创新、领导工作机制的创新、实现投入方式的创新、公共文化技术手段的创新需要加强改进, 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发展公共文化服务, 真正维护公民的文化权益。在新的发展阶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我国政府改善民生、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更好地建设、管理, 如何更好地服务, 从而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还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细化规划。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 要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 以政府为主导, 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 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 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与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创新, 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策略, 提高整体认识, 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部署, 党和政府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从繁荣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来加深认识;从纳入立法、规划、会议议题、财政预算、设施建设、干部考核的重点等途径来落实地位。多元化经营, 公益化和市场化相结合拓展资金来源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政府作为公共文化的主导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的经费投入力度, 还需要引导社会参加到公共文化建设中来, 分担政府工作, 保障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公共文化提供服务。需要对文化服务的人员加强培训, 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素质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当前基层专职文化服务人才缺乏, 力量单薄, 普遍存在年龄、学历、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服务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对公共文化服务模型进行创新, 有助于推进基础文化服务平台建设, 做好社会的文化导引和渗透, 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 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获得了社会的肯定, 但是在文化体制、文化管理、文化覆盖、文化服务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以来, 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进行了阐述,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体系研究,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新的文化动力。

关键词:公共文化,公共文化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 罗云川、阮平南:“十二五”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J) , 图书馆建设, 2011年12月.

[2] 傅才武: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的转型 (J) , 江汉论坛, 2012年1月.

[3] 张惠、王莉莉: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甘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研究 (J) , 甘肃理论学刊, 2014年5月.

[4] 高福安、张鑫:基于服务科学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模式研究 (J) , 现代传播, 2011年10月.

[5] 陈坚良、张喜萍: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要素 (J)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4月.

[6] 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M)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3年4月.

[7] 孙洪敏、牟岱、陈东东合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M) , 人民出版社, 2011年1月.

[8] 汪请松、秦文、黄红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前沿报告 (M)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5年10月.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范文第3篇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档案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 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档案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 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 彰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维护了国家安全。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 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础, 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原始记录的产物。档案不仅是一种物质载体, 而且具有极高的精神内涵, 并展示着独特的社会主义文化魅力。档案文化有着民族独有的显著的精神内涵, 可以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积淀, 是民族文化心理的情感寄托。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档案文化所彰显的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更加明显, 民族文化价值是档案文化价值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

(二) 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加强文化建设, 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 以提供标准化、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 满足公民基本的文化需求, 保障公民基本的文化权益为根本目标。享受文化成果、参加文化活动、进行文化创造、文化成果受到保护等是公民最基本的文化权益。公共档案部门肩负着收集、保管、提供利用档案的工作, 其工作成果满足了公民的文化需求。

( 三) 增强公民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坚定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觉, 加快文化改革发展,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档案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 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积淀,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中坚力量。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的当下, 通过各地公共档案部门组织的革命文化纪念活动、革命题材的展览活动以及开发革命文化产品等, 真正提高了档案文化的服务效能, 弘扬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激发民族凝聚力, 增强了公民的文化自信。

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档案文化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一) 档案文化建设资源不足。丰富的馆藏是进行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通过丰富馆藏、优化馆藏结构, 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公众利用需求。然而目前我国档案馆馆藏资源不足且馆藏结构单一, 馆藏来源范围狭窄, 载体形式单一, 同时对自身馆藏资源疏于开发, 因而难以满足群众拓展知识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二) 文化服务机制不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重要特性在于“服务”, 然而, 档案文化服务机制不健全有悖其服务性, 如普通公民利用程序繁琐, 方式单一;服务理念偏于传统, 档案工作人员甚至出现“官本位”的服务理念, 淡化了公共档案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三) 档案文化人才建设有待加强。档案文化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服务精神。由于缺乏科学全面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标准, 档案工作门槛偏低。虽然某些地区也进行了档案工作人员上岗前培训考试, 可是由于缺乏系统严格的规范程序和标准, 往往收效甚微, 影响了档案利用的满意度。

三、发挥档案文化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档案中蕴含着人类丰富的精神文明成果, 充分发挥档案文化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是弘扬民族之魂、走向强国之路的重要环节和渠道。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及华夏文明都离不开档案文化的传承和记载。

(一) 挖掘档案文化资源。档案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 只有充分挖掘档案文化资源, 才能是繁荣发展档案文化。第一, 调查新资源, 深入调查, 摸清家底, 对中华历史文明不断深入发掘, 全面提升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服务水平, 夯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档案文化基础。第二, 制定新规划。结合以往对历史档案资源挖掘的部分基础,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与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历程相关的档案史料挖掘进度。同时随着档案馆藏量的不断增加, 档案资源内容不断丰富, 有必要制定出新的档案资源研发规划, 以突出党的建设历史亮点。第三, 找准新定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档案文化所彰显的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量, 充分利用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经济发展的优势, 乘势而上, 做强、做好、做大档案文化这篇大文章。

(二) 创新档案文化建设。文化是生产力,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档案文化也是软实力。第一, 创新思维。档案文化思维创新是档案文化传承发展的灵魂和原动力。以思维创新引领创新行动, 树立“以文化人”思维。根据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和我国文化发展的规律, 找出路径、选准目标使档案文化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实现“中国梦”有关的档案文化资源的挖掘, 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充分有效利用档案文化资源,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摒弃档案文化发展的片面观点。第二, 创新体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实施重大文化工程,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档案管理体制是档案文化发展的活力。结合国情, 不断创新、深化改革, 建立健全档案文化管理体制, 解放和发展档案文化生产力, 特别是要创新历史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体制, 不断推进档案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 创新内容。档案详细记录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遗存、形式、内容、精神等, 档案文化传承了历史文明的精华, 这正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根基。创新档案文化内容是核心,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 使档案文化融入大众、融入社会, 实现档案文化知识化、影视化、网络化, 从而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第四, 创新方式。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档案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受制于不同的传承方式。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 着眼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创新档案文化的传承方式。面对当前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使档案文化传播方式愈加丰富多彩, 从而增强其内容的感染力。

(三) 完善档案文化发展的法治保障。《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贯彻《档案法》是在我国进入改革攻坚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一环, 同时, 也是挖掘档案文化资源、深化档案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需要。全面推进档案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普及化、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 认真做好档案普法宣传, 增强“依法治档”意识, 使档案法律法规真正入脑入心, 为档案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四) 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为了更好地发挥档案文化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人才是支撑。第一, 健全档案人才培养机制。档案馆可以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 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尤其加强与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档案管理相关的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对档案人才进行培训, 不断更新档案知识, 洞悉档案文化建设前沿, 优化知识结构;加强档案人才业务交流,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培养一批懂档案、善管理、敢创新的档案人才。第二, 健全档案人才管理机制。更新观念, 创新体制, 政策倾斜, 提供优厚待遇, 引进海内外档案专业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建设结构合理的档案人才队伍, 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摘要:档案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民族精神内涵, 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创造、再挖掘、再升华, 是对历史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 发掘档案文化资源, 补齐档案文化建设短板, 凝集共识, 切实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范文第4篇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含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就是指政府发挥其引导作用, 并借助政府财政资源以及社会文化资源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 确保我国群众文化工作顺利开展, 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通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能够为我国公共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打下夯实的基础, 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相应的文化食粮, 保障其基本文化权益。通过建立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能够加速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发展。

现阶段, 国家综合实力的比拼, 不仅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方面的对比, 还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的对比, 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好坏, 不仅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国民文化素养和文化水平提升的重视程度, 还能从一方面反映出来国家科学技术实力。因此, 我们可以说, 公众文化服务的构架, 不仅符合“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构建时, 政府部门需要将工作重心放在其中,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法律法规体系, 只有完善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才能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公共文化事业在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城市书房的定位

(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结构决定了城市书房的定位

上文提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政府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出资出力, 还需要社会各界力量来进行支持。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体结构入手, 我们可以发现政府部门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承担着相应的建设任务, 因此政府部门的职责划分也同时决定了其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需承担的作用, 同时也决定了城市书房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定位。城市书房是继公共图书馆之后新出现的能够承担公共文化服务任务的重要场所, 它所承担的任务包括文化图书类产品的生产以及阅读服务。所以说, 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对城市书房进行准确的定位, 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及功能性具有直观的影响。在未来的建设过程中, 需要对城市书房准确定位, 确保其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

(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职能决定城市书房的定位

政府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时, 需要明确其基本职能就是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 让公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途径来进行文化学习和精神文明获取。具体来说,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职责包括对城市范围内的文化知识遗产进行保存、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对国民进行文化服务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城市书房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重要场所, 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面向人民群众以及全社会、同时对部分参与文化活动有困难的人群, 需要具备一定的友好性, 争取实现大范围、多人群的文化服务活动开展。

三、城市书房在公共文化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一) 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城市书房与公共图书馆类似, 存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以及文献资料, 人民群众通过在城市书房进行阅读, 能够对丰富的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理解, 从而将其普及并发展壮大。同时, 通过相关工作人员对城市书房进行全面的管理, 能够确保文献资料不断保存并长久的传播下去。由于城市书房与公共图书馆类似, 因此它也具有与公共图书馆相似的功能, 即在短时间内进行某一话题的搜集以及查阅。现阶段, 城市书房因其管理方便、启动资金小等优点, 逐渐取代公共大兴图书馆成为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市书房的大规模建立, 不仅能够方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也能够借助互联网技术将历史文化以及精神文明进行宣传。

(二) 开展社会教育

城市书房的本职功能是给居民提供阅读途径, 从而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播。而文化知识的传播是社会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可以说城市书房能够有效进行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具体来说, 首先城市书房能够提供各种类型的图书以供人们进行阅读和学习, 同时城市书房的设立也能够促进人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当前, 城市书房已经逐渐成为了继学校、公共图书馆之后能够开展公共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 由于学校招生的限制性, 导致学校在进行社会教育传播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城市书房以其包容性能够有效实现社会教育的开展, 从而满足无法在学校进行学习群体的学习欲望。另外, 城市书房与公共图书馆一样, 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它赋予了所有公众接受教育的权利。

(三) 传播科技文化

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时, 进行科学技术的传播也是其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城市书房具有丰富的图书, 这其中就包含了与科学技术相关的文献和书籍, 从而帮助人们在进行科学技术学习以及探索时提供知识保障。较之于学校, 城市书房的开放性较强, 因此在进行科技文化的传播时极为方便。同时, 由于城市书房在建设过程中应用了互联网技术, 因此学习的人可以通过查询以及借阅的方式找到更多的科技信息, 并将其进行良性传播。

四、促进城市书房作用充分发挥的途径

(一) 加强城市书房总分店体系建设

上文提到, 城市书房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基础组成部分, 其应用效率直接影响着学习资源的供给服务质量。当前, 社会发展极为迅速, 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需求逐渐增大, 在这种情况下, 倘若不对城市书店的图书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 就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通过城市书房存储资源的优化, 能够实现书籍、资料的分类, 从而为不同领域的读者提供相应的图书。因此, 对城市书房来说, 其建设情况以及存书情况需要以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读者阅读喜好作为参考, 制定与当地资源现状相匹配的城市书房建设及管理制度, 从而推动城市书房服务体系的完善。

(二) 加强城市书房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的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着城市书房的服务质量。倘若城市书房人才队伍无法满足新时代下我国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体系建设需求, 利用城市书房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便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 有必要对现阶段城市书房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首先, 需要切实加强城市书房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由于城市书房是一种结合了互联网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的新型图书借阅机构, 因此其管理工作难度较高, 工作人员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借书、还书统计, 而是要重视如何提升对读者的服务质量。其次, 要注重城市书房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在进行工作时, 具有责任心、同时具有较高的服务意识, 对读者在阅读以及借阅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可以详细、热情的进行解决, 从而提升读者的阅读满意度, 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快速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 近年来, 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也开始更加注重公共文化服务及其体系的建立。当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体系改革的重点关注内容。城市书房, 是一种新型的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 通过城市书房的广泛普及, 能够为人们进行阅读提供极大的便利性, 同时各个城市书房的连接又可以加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成熟。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和内涵, 分析了城市书房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应用, 并深入探讨了促进城市书房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城市书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贤林.城市书房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刊, 2018, 40 (5) :61-65.

[2] 石少微.合肥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8.

[3] 严贝妮, 程诗谣, 李永钢.城市阅读空间的构建研究——基于合肥市“悦·书房”的解析[J].图书馆建设, 2018 (5) :64-69.

[4] 叶帆.公共图书馆打造“城市书房”案例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 2018.

[5] 吴蛟鹏.社会力量参与温州“城市书房”建设和运维的现状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 2017 (10) :29-31.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范文第5篇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解读

●目标与任务

基本完善五大服务体系

旅游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经济组织为满足海内外游客的公共需求,而提供的基础性、公益性的旅游产品与服务,主要包括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服务、旅游交通便捷服务、旅游便民惠民服务、旅游行政服务等内容。

《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旅游公共服务发展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旅游行政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政府主导、全社会协同,公益性原则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具体工作目标分别是:

——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信息全面准确及时、传播渠道多元化、覆盖面广泛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全面发布游览咨询信息、旅游市场信息、境内外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信息、旅游服务质量信息等旅游公共信息。超过50%的游客通过各种渠道享受到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全国旅游咨询中心数量年均增长15%。

——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覆盖国内、入境、出境三大市场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全社会共同保障游客安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类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应对、对旅游业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减轻,旅游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安全、顺畅、优质、实惠的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从交通枢纽到集散中心(点),从集散中心(点)到旅游景区的旅游集散体系,形成各类旅游集散中心(点)1000余个。完善旅游城镇与主要旅游景区间的公共交通,强化旅游服务功能,在主要旅游城市开通观光巴士。基本形成标识完善、服务配套的自驾游交通服务体系。

——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旅游惠民便民服务体系。实施免费的旅游景区、公共游憩区等公益惠民资源比“十一五”期末增加20%以上。建立健全覆盖旅游活动全过程的通信、邮政、金融、医疗、无障碍、环卫等便民服务设施。出台更多针对特殊人群的旅游优惠政策。

——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功能齐全、部门协作、地区协同的旅游行政服务体系。旅游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游客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保护,

旅游投诉机制进一步健全,旅游投诉圆满解决率年均达95%以上。文明旅游、绿色旅游和理性消费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健全旅游公共服务的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健全旅游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完善旅游公共服务相关保障制度,形成旅游公共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局面。加大旅游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十二五”期间,旅游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形成旅游志愿者参与旅游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十二五”期末,参与旅游咨询服务的志愿者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

五大体系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

看点一: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发展思路:以制定旅游公共信息标准为基础,完善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旅游公共信息资源,扩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覆盖面,提高服务水平。以建设旅游咨询中心示范项目为突破,完善以旅游资讯网站为中心的在线旅游信息服务集群,以各类旅游咨询中心为基础的现场信息服务窗口和以旅游服务热线为基础的旅游信息声讯服务系统,形成覆盖不同人群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

工作重点:一是制定旅游公共信息与服务标准;二是加快建设多样化、广覆盖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渠道;三是加强旅游重要信息发布。

看点二:完善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

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安全旅游目的地”战略,以完善旅游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为基础,以社会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为依托,以科技应用和手段创新为突破,以旅游安全风险防范为重点,以联合建立旅游气象服务示范区、推动旅游客车安装卫星定位装置、指导建设地方专业性旅游应急救援基地为抓手,以完善旅游保险体系和旅游应急救援体系为保障,进一步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为游客营造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

工作重点:一是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法制、体制、机制;二是加强旅游安全风险防范;三是强化旅游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加强旅游安全及应急宣传教育与培训;五是建立健全旅游保险保障体系。

看点三:完善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

发展思路:加强与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的合作,以公共交通网络为依托,强化旅游服务功能,在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服务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从满足散客交通需求入手,逐步建立网络化的旅游交通集散体系;从适应自驾游快速发展的趋势入手,建设自驾游营地、完善旅游交通标识引导系统,形成便捷的旅游交通服务网络。

工作重点:一是推进完善公共交通的旅游服务功能;二是推进建立旅游集散中心体系;三是推进建设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四是推进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看点四:完善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

发展思路:从为游客谋取更多的福利入手,推动社会推出更多的旅游惠民产品和优惠措施,提供更充足的旅游便民设施,推出针对老人、学生、残障人士、低收入人群等的特殊优惠政策,以进一步发挥旅游在提升生活品质、提高居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功能,使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及旅游业发展的成果。工作重点:一是推进更多的旅游资源优惠或免费开放;二是鼓励推出更多优惠和便民措施;三是推进惠民休憩环境建设;四是推进便民服务设施建设。看点五:强化旅游行政服务功能

发展思路:以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强化优化旅游环境、投诉受理、引导游客文明出游等旅游公共服务职能。强化部门协同、区域合作,努力形成大旅游公共服务格局。

工作重点:一是健全部门间、区域间及境内外的合作机制;二是完善旅游服务质量引导、监管、评价和改善机制,保护游客权益;三是引导游客文明、理性、绿色出游;四是引导休闲度假发展;五是加强对旅游公共服务的宣传和研究。亮点

实施八大重点工程

工程一:旅游咨询中心示范工程

通过宣贯实施《旅游信息咨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制定旅游咨询中心示范项目标准,推动各地在旅游咨询中心建设上给予用地、资金、税收等方面支持和优惠政策,整合在线和声讯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完善咨询中心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每年遴选出在人员、资金、土地投入模式、运营模式、服务功能、绩效考核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的20-40个咨询中心(站点),将其培育成具有推广意义的典型。

工程二:旅游气象服务示范工程

选择部分旅游景区和城镇,在旅游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旅游气象信息发布、气象灾害防护、建立旅游气象灾害风险目录等方面进行示范,提炼形成旅游气象服务示范项目标准,以点带面,带动各地旅游气象服务能力的提高。工程三:旅游保险示范工程

到“十二五”期末,争取90%以上的旅行社参与旅行社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推动保险机构开发针对旅游饭店、景区等旅游经营主体的责任保险及游客的意外伤害、行程取消、行程延误、财物丢失、医疗救助等的个人保险示范产品。

工程四:旅游集散中心示范工程

通过宣贯实施《旅游集散中心设施与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制定旅游集散中心示范项目标准,推动各地根据游客需要和旅游景区的分布及品位,科学规划建立由旅游集散中心、集散分中心、集散点组成的集散中心体系,实现从交通枢纽到集散点,从集散点、集散中心到景区的“无障碍”交通换乘,逐步丰富旅游集散换乘、旅游信息咨询、交通景区住宿的预订、行程讲解、旅游套票及旅游纪念品销售等多种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从各地不同类型的旅游集散中心中选取30个左右在人员、资金、用地投入,服务功能、运营模式、区域合作,与公共交通融合发展,安全监管等方面有代表性的项目作为示范项目。工程五:旅游观光巴士示范工程

编制实施《旅游观光巴士设施与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制定观光巴士示范项目标准,推动符合国际惯例的观光巴士的生产,推动主要旅游城市规划并加快开通旅游观光巴士,并从中选取5-10条在投入模式、运营模式、设施功能、多语言讲解以及整合交通、游览、住宿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的线路。

工程六:公共休闲设施与服务示范工程

“十二五”期间,选择30-50个领先全国水平、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宣传推广价值的公共休闲设施及公共服务产品,作为向全国宣传推荐的休闲公共设施与服务产品示范区(点)。

工程七:旅游行业“刷卡无障碍”示范工程

积极推动旅游行业与中国银联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制定《旅游行业无障碍刷卡示范商圈标准》,推动旅行社、宾馆、餐饮、娱乐等旅游相关企业和消费场所无障碍刷卡,为旅游者提供便捷、安全的支付环境,提高旅游行业的现代化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推动发行境内外通用、统一标准、统一标识、具有多种旅游优惠功能的“游中国”和“游世界”旅游卡。工程八:旅游标准化试点工程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程,推动旅游标准的应用和普及。试点工程将分批在全国选择旅游标准化工作基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省、城市、县和旅游企业进行,通过一定时期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培训、辅导,经过评估达到试点要求后,在此基础上形成经验,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规划》还提出组织保障、规章制度保障、投入保障、人才队伍保障、信息技术保障、区域协调保障等系列措施,以保证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专项规划的落实。●环境与背景

六大机遇与四大挑战并存

“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投入稳步加大,旅游公共服务功能逐渐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是,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与日益增长的旅游公共需求相比,不仅存在着认识不清、经验不足以及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失衡等问题,还存在着供给主体、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体制机制的症结,具体表现为:一是旅游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支持和多元化参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二是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中规范合理的分工和问责制还没有形成;三是旅游公共服务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尚未形成;四是旅游公共服务的相关规制和标准尚未健全;五是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领域中还存在缺位、错位的现象。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发展旅游公共服务是实现旅游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目标、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我国旅游业发展新阶段、旅游目的地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旅游公共服务面临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期间旅游公共服务面临着的主要机遇有:一是随着产业功能的释放,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作为扩内需、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的重要力量,日益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旅游业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二是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着力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这为利用其他公共服务资源,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旅游公共服务日益成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要领域,并将获得越来越多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四是国外在旅游公共服务方面积累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建立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五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旅游公共服务方式的深刻变革,为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六是我国高铁、高速公路和民航的快速发展为建设便捷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范文第6篇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第一节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健全地方政府为主、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

图表:专栏17 “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重点新华社发 第二节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第一节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完善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场地安排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促进各类群体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机制。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开展对外劳务合作。

第二节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信息全国联网,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对未能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普遍实行劳动预备制培训。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鼓励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加强创业培训,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人员纳入培训范围。完善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健全失业监测预警制度,开展就业需求预测。

第三节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不断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全面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改善劳动条件,加快劳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第一节深化工资制度改革

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部分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缩小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第二节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出让制度,建立国有土地、海域、森林、矿产等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提高上交比例,统一纳入公共财政。完善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保障技术成果在收入分配中的应得份额。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严格控制职务消费。

第三节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整个人所得税税基和税率结构,提高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逐步建立健全财产税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较大幅度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

第四节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清理规范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外收入、非货币性福利等。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清理规范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加快收入信息监测系统建设。建立收入分配统筹协调机制。

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第一节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继续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

第二节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城乡低保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扶贫开发等政策的衔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

第三节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逐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逐步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动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加强残疾人、孤儿福利服务。加强优抚安置工作。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积极培育慈善组织,落实并完善公益性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第一节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积极预防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逐步建立农村医疗急救网络。普及健康教育,实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70%以上的城乡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孕产妇死亡率降到22/10万,婴儿死亡率降到12‰。

第二节 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达到2人。加快推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各类城市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格局。完善区域卫生规划,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第三节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并缩小差距。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和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全面推进门诊统筹。做好各项制度间的衔接,整合经办资源,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加快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医疗费用异地就医结算。全面推进基本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改革付费方式。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第四节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其他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现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建立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基本药物实际报销水平。加强药品生产管理,整顿药品流通秩序,规范药品集中采购和医疗机构合理用药。

第五节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改善医患关系,方便群众就医。推进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注重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第六节 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重视民族医药发展。发展中医药教育,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推进质量认证和标准建设。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

图表:专栏18 医疗卫生重点工程新华社发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

第一节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

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引导合理消费,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廉租住房制度。对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中高收入家庭,实行租赁与购买商品住房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和节约资源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

第二节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

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基本解决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多渠道筹集廉租房房源,完善租赁补贴制度。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使其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加快各类棚户区改造,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贷款、银行贷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保障性住房配租政策和监管程序,严格规范准入、退出管理和租费标准。

第三节 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

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和问责机制,把保障基本住房、稳定房价和加强市场监管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目标,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级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增加住房用地供应总量,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有效扩大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健全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合理引导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快制定基本住房保障法,修订完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强管理和扩大覆盖范围。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第一节 加强计划生育服务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完善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体系,提高家庭发展能力。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少生快富”工程奖励金和特别扶助金的标准,扩大范围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继续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服务范围。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大出生缺陷预防力度,做好健康教育、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筛查、营养素补充等服务工作,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第二节 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妇女发展纲要,全面开发妇女人力资源,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能力。加强妇女劳动保护、社会福利、卫生保健、扶贫减贫及法律援助等工作,完善性别统计制度,改善妇女发展环境。严厉打击暴力侵害妇女、拐卖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节 保障儿童优先发展

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实施儿童发展纲要,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改善儿童成长环境,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消除对女童的歧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和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孤残儿童、艾滋病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等问题。严厉打击拐卖儿童、弃婴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护理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实现养老服务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健康、辅具配置、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援助等方面延伸。增加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第五节 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为残疾人生活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实施重点康复和托养工程、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和“阳光家园”计划,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生产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推进无障碍建设。制定和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上一篇:竞聘手术室护士长报告范文下一篇:加强企业干部队伍建设范文